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四川省 >>自贡 >> 沿滩区 >> 王井镇

王井镇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王井镇谷歌卫星地图)


王井镇简介

  "  我镇毗邻川云公路中段,距沿滩区政府驻地9KM,距自贡市政府驻地24KM;北与沿滩区沿滩镇交界,南与沿滩区邓关镇相邻,东与富顺县互助镇一河之隔,西与沿滩区九洪乡、黄市镇接壤。幅员面积25.7平方公里,辖区内拥有10个行政村,三个居委会,95个村民小组,总户数5631户,总人口21824人,有乡村公路5条,总长19.8KM,村村通公路和电话,交通便利,信息较快,系农业与经济型交叉的中型乡镇。它主要以农业水稻、小麦、玉米为主,附带有初具规模的桂圆、西瓜、反时令蔬菜等多种经营作物为辅,且西瓜已远近闻名、独具特色。
   我镇现有企业489个(户),其中,个体394户,私营收入达18720万元,利税1207万元,投入600万元,在这些企业中,有重点骨干企业2个(一是东方电站阀门厂,二是中润石化)。在改善环境,强化服务方面,一是大力改善投资的硬环境,,以公路网化工程、农村电网改造,普及通讯设施和实施小城镇开发为契机,充分利用西部大开发对基础设施的优惠政策,以项目为载体,积极争取上级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积极探索以资源换 项目,以土地换设施和基础设施经营权等开发建设之路,加快水、电、气、路、通讯及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镇功能,改善招商引资硬环境。
  ".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约2.18万人 25.7平方公里 510311109 643030 0813 查看 王井镇谷歌卫星地图

王井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王井镇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沿滩镇

  沿滩镇位于自贡市东南,釜溪河西岸,是沿滩区党委区政府所在地,是沿滩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市工业企业扩散地和区集市贸易中心。全镇辖10个行政村,6个居民委员会,2000年末总人口为3665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3326人;全镇幅员面积29.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7618亩,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0.76亩;城区依山傍水,建成面积已达2平方公里。交通极为便利,距自贡市市中区15公里,距内宜高速公路圆拱桥出口仅10公里;近30公里的釜溪河沿镇城东侧绕镇而过,上至市区,下联沱江而进长江,行船方便快捷;川云路自北而南纵贯全镇,沿(滩)黄(市)公路由东向西横穿而过,镇域内村村通公路,陆路交通纵横交错。市政基础设施配套齐全,日供水12000立方米的沿滩自来水厂和日供气5000立方米的沿滩天然气公司为广大城镇居民的生活提供了舒适、便利条件;坐落在我镇飞跃村的飞跃110KV变电站为全镇及周边地区提供了充足的电能,城乡变压器总容量达5180KV,且镇紧靠国内同等级变电站中规模最大的川南电力集输中心洪沟550KV变电站,有效地满足了全镇生产、生活的需要;目前,全镇已实现村村通程控电话,90%的村民组已安装闭路电视,农村群众生活质量大为提高;位于城区内的市、区属中、小学校、幼儿园以及9所镇属小学校为中小学及学龄前儿童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健全的卫生医疗、保健体系解除了病、患者的后顾之忧;分布于城区各处的影院、剧场、娱乐厅、运动场为广大干部群众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提供了场所;综合性的农贸市场、工业品摊区、商贸一条街综合商场,竹木专业市场等为城乡集市贸易的繁荣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卫坪镇

  自贡市沿滩区卫坪镇地处市区城乡接合部,镇人民政府驻地距市政府驻地7公里。辖区内有19个村201个村民组,街道居委会2个,总人口45000人;川云中路横穿严家、打谷、蔡市、板苍、岱山、卫里6个村,沿兴公路经老房、岩山2个村。内宜高速公路自贡出口在卫平板苍村,乡村公路53公里,村村通公路;辖区内有一型水库1座,二型水库2座,釜溪河流经11个村32公里,水源条件丰富;水运、路运条件好,运输方便。基础设施水、电、气齐全。.  

兴隆镇

  " 沿滩区兴隆镇地处自贡市南郊,距市中心12公里,全镇辖8个村民委员会,97个村民小组,1个街道居委会,有乡镇企业635个,全镇幅员成积28.88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12660.26亩,总人口18437人,镇政府地处兴隆场。    乡镇企业情况    全镇现有乡镇企业635个,其中:镇企业9个,村组企业19个,个体575个,么营企业36个,有企业职工1793人,其中保类技术人才106人,在这106人中,有初级职称45人,中级职称的15人,助理46人。企业拥有资产1875万元,年可实现税利200万元左右,年值可达26584万元。全镇企业中,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有12个。分别是:自贡市工矿机械厂、自贡市三通管件厂、自贡市东方管件厂、自贡市东方金属制品厂、自贡市江南机砖厂、自贡市华新设备有限公司、自贡市达成机械厂、自贡市汇三面粉厂、自贡市兴隆轧油厂、沿建三司北院建筑工程处、自贡市旭东管件厂、自贡市兴隆预制场等。拥有资产情况:自贡市工矿机械厂758万元,自贡市三通管件厂249万元,自贡市东方管件厂158万元,其余企业分别拥有50至150万元。    全镇企业产品结构及销售情况:主要以矿山运输机械、管件系列产品、建材、机砖、预制件为主,其余分别为农副产品加工和建筑企业。矿山运输机械产品、管件产品系列销往省内外各地,省外主要销往新疆、云南、贵州等省区,自贡市三通管件厂产品曾荣获国家专利、首届中国(济南)金榜技术与产品博览会金奖,自贡市工矿机械厂产品曾获机械工业部颁发的生产许可证书。部分企业现已进入微机管理,产品与对口单位联网。    全镇企业中,有一批懂经营、懂技术、能管理的干部职工人才,还有一批出色的销售攻坚骨干人员。 ".  

富全镇

  " 自贡市沿滩区富全镇地处自贡市南部,距市中心30公里,距沿滩区政府所在地45公里。同自贡市富顺县的板桥镇、富和乡,宜宾市的孔滩镇连界;与本区的联络、永安、仲权、漆树等乡镇相邻。全镇辖九个行政村,一个居委会,100个村民小组,总户数5954户,总人口为24418人,幅员面积34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为16160亩,其中田面积13700亩,素有“鱼米之乡”之美称。    富全镇2000年4月被命名为省级试点小城镇,镇内交通便利,有四类客运企业一个,建有自贡市乡镇最大客运站,客车平均发150班次,日平均客流量5000人次,富全市街至自贡市中心全线为柏油和水泥路面。内昆铁路横穿富全境内,并在俞冲设火车站一个。镇内邮电通讯发达,建有移动、联通差转台各一个,有固定电话600门以上,平均10户就有一门固定电话,移动电话300多部,固定电话通村率100%,通组率96%;并建有邮电代办所一个,群众邮电和信息交流方便、快捷。镇内有线电视发展迅速,已发展到7公里以外的俞冲,用户达1000户,广播小调频覆盖全镇。    富全镇基本饮用上了卫生、干净的自来水,全镇改水面积已达98.7%,其中由镇自来水站供应的达7个村,75个村民小组和70%的农户;市街居民基本上安装了民用天然气。镇内教学环境得到很大改善,现有校园面积达2.3万平方米,教学面积达1.4万平方米;卫生医疗事业发展迅速,有卫生院1个,门诊部两个,甲级卫生服务站9个,医疗面积达2000平方米,医疗科室齐全,乡村卫生医疗一体化建设得到较好管理。    富全镇一镇两街,两街均逢场(富全市街和俞冲街),集镇设施齐全,路灯亮化,卫生净化,消防设施配套。镇内农村低压电网改造基本完成,完成永俞线10千伏专线新建,建成10千伏变压器15个,改造低压电网160公里,供电质量得到较大提高,建有供电所1个,极大地方便了群众。    富全镇在小城镇建设的同时,始终在农业大镇上做文章。在农业结构调整上建成了十大基地,即优质稻基地、田藕基地、水果基地、蔬菜基地、田麻竹笋基地、桑蚕基地、养殖基地、食用菌基地、田蔗基地、药材林基地。.  

永安镇

  " 永安镇位于自贡市沿滩区腹心地带,地处王(井)舒(坪)路中段,东与本区黄市镇、刘山乡交界,、南与联络、富全二镇接壤,西与仲权镇相邻,北与兴隆镇毗连,距自贡市区16公里,距区政府驻地13公里,距自贡火车南站10公里,内宜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并在镇内设有出口,王舒路、永富路为连接外界的交通干线。    永安镇早在汉唐时期就是从益州(今成都)经叙州(今宜宾)、滇西至东南亚诸邦的“南丝绸之路”上的一个站口,宋元时代已形成有一定集市规模的驿站。永安镇原名鳌头铺,因鳌毛二字近音,又有毛头铺称谓,明末因战乱与瘟疫踵接,曾一度衰退,清初经移民实川,场镇又再度繁华,至清道光、咸丰年间,此处成为自流井盐和叙府土特产往返转运的重要集散地,清同治年间始有镇建制,相传因一子杀父案,激起民愤,惊吓官府,遂改鳌头铺为永安,以示永远安定之意。    永安镇在建国前长期属富顺县管辖,行政辖区多有变更。民国38年,富顺县设9区,置永安区,1958年组建永安人民公社,仍置永安区、辖永安、舒坪、黄市、联络、富全5公社。1959年,永安划归自贡市郊区。1962年新置永安街。1983年改公社为乡,1985年撤永安乡,永安街遂为办事处,改置永安镇。    永安镇镇域幅员面积34.4平方公里,辖12个行政村127村民小组,两个居民委员会。公安派出所、法庭、工商、税务等单位设在镇区内。医疗卫生机构健全,地区卫生院、镇卫生院两所医院共有床位近100张,医护人员100余名,村村建立卫生站,农村初级卫生保健网络已经形成。镇域内共有中小学九所,拥有教职员工200余人,在校学生近4千人。.  

联络镇

  自贡市沿滩区辖镇。1934年置富华乡,属富顺县,1950年更名联络乡,1995置镇。位于区境南部,距区府32公里。面积32.3平方公里,人口2.1万。内(江)宜(宾)高等级公路过境。辖新华、新弯、胡桥、高滩、海涛、江冲、中心、八一、新和9个村委会和周场居委会。乡镇企业有建材、机械、食品加工等厂。农业主产水稻、玉米、小麦,兼产薯类、黄麻、芝麻。.  

邓关镇

  " 邓关镇位于自贡市南大门,镇区距市区30公里,距沿滩区15公里,川云路、邓孔路横贯全镇,距富顺县城7公里,是市、区的工业重镇。镇域幅员面积17平方公里,辖6个村,45个村民组、8个城市居民委员会。全镇总人口3210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7250人,农业人口14850人,城市化水平53.7%。    邓关镇属中浅丘地形,气候温和,年降雨量1040毫米,适合各类农作物生长,农产品主要为水稻、小麦、玉米、红苕、油菜籽、蔬菜和水果,具有城郊型农业生产特点。镇域内有较丰富的盐卤、天然气和石灰石资源,经过40多年建设,先后建成制盐、化工、建材、机械制造、塑料制品等13个大中型企业。特别是具有30余年的生产历史的乡镇骨干企业“四川省新特水泥有限公司”拳头产品—水泥已占领了川南相当市场,产品供不应求,企业已成为市、区利税大户。此外。高等学府四川轻化工学院坐落本镇,附近1.5公里内有全国高分子科研基地晨光化工研究总院。    2000年镇域国民生产总产值4.3亿元,其中乡镇企业总值2.6亿元,镇财政收入460万元。镇内市镇基础设施齐备,自来水、天然气、程控电话、闭路电视网覆盖全镇,文教、卫生、商贸系统完善,使邓关的经济发展有了可靠保证。   ".  

王井镇

  "  我镇毗邻川云公路中段,距沿滩区政府驻地9KM,距自贡市政府驻地24KM;北与沿滩区沿滩镇交界,南与沿滩区邓关镇相邻,东与富顺县互助镇一河之隔,西与沿滩区九洪乡、黄市镇接壤。幅员面积25.7平方公里,辖区内拥有10个行政村,三个居委会,95个村民小组,总户数5631户,总人口21824人,有乡村公路5条,总长19.8KM,村村通公路和电话,交通便利,信息较快,系农业与经济型交叉的中型乡镇。它主要以农业水稻、小麦、玉米为主,附带有初具规模的桂圆、西瓜、反时令蔬菜等多种经营作物为辅,且西瓜已远近闻名、独具特色。    我镇现有企业489个(户),其中,个体394户,私营收入达18720万元,利税1207万元,投入600万元,在这些企业中,有重点骨干企业2个(一是东方电站阀门厂,二是中润石化)。在改善环境,强化服务方面,一是大力改善投资的硬环境,,以公路网化工程、农村电网改造,普及通讯设施和实施小城镇开发为契机,充分利用西部大开发对基础设施的优惠政策,以项目为载体,积极争取上级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积极探索以资源换 项目,以土地换设施和基础设施经营权等开发建设之路,加快水、电、气、路、通讯及市政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镇功能,改善招商引资硬环境。   ".  

黄市镇

  " 黄市镇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又名黄镇铺(系指黄郑二家做生意的店铺得名)。解放后,成立了人民公社,逐步发展所在划分区域到现在。辖区辐员面积34.5平方公里,十二个行政村,一个居民委员会,13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万余人,其中农业人口2.8万人。地处沿滩区的腹心地带,与沿滩,已坪,永安,兴隆,刘山,贡井九洪等七人乡镇接址,距内宜高速公路金银湖进出口七公里,境内纵横王舒公路、沿黄公路(即高速公路连接线)。镇政府座落在两线的交叉口上,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属沿滩区的大乡镇之一,其主要特征有:    一、农产品丰富,赶集人员多。黄市地处自贡南郊,属浅丘,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日照较长,整个光、热、水、土、气等环境资源的组合功能较好,对农业生产的发展非常有利。    二、各项基础设施齐全有保障,对发展有利。    三、城乡企业发展较快,速度效益逐渐上升,但发展的力度还需加大,全镇 现有各类企业320户,其中,镇 集体企业两户,村办租赁企业7户,私营企业20哀悼,个体工商291户,现有固定职工1598人,其它从业人口2000余人(竹、草编),外出务工经商的4000人左右,现已拥有肉食品加工的支柱企业一家,塑料编织企业一家,饲料生产厂2家,砖厂2家,焊条企业3家,建筑队队伍2支,已初步形成肉食品,建工建材,饲料,竹草编等特色的产业结构。   ".  

瓦市镇

  1949年为瓦市乡,1958年卫家、安庆、永乐、瓦市乡合并,建瓦市公社,1984年复置乡,1995年沙溪乡并入建镇。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16公里。面积42平方公里,人口3.4万。富(顺)自(贡)公路过境。辖华山、双塘、卫家、长乐、新堂、王家、方湾、老豆、沱湾、古塘、点灯、刘山、大觉、玉吉、永乐、引水、沙溪17个村委会和瓦宅铺居委会。乡镇企业有酿造、建材等厂。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经济作物有油菜、甘蔗、花生。兼养蚕,养猪。境内蕴藏有天然气。.  

仙市镇

  1934年置仙市镇,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1995年姚坝、大岩两乡并入建镇。位于县境西北部。釜溪河东岸 ,距县城25公里。面积55.3平方公里,人口3.9万。富(顺)自(贡)公路过境。辖上水、天成、芭茅、华丰、石塔、月合、瑜龙、鱼洞、箭口、坳店、云溪、水口、姚湾、洞山、五七、蕉湾、象山、大岩、余家、百胜、八斗、狮吼、石桥、马丘、南和、柏树26个村委会和仙滩居委会。乡镇企业有酿造、饲料化工、化肥等厂。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红薯、玉米。经济作物有油菜、甘蔗、黄麻。兼养蚕,养猪。境内有古迹五庙和“渔洞”胜景,洞外石林之间有多处摩崖石刻。1992年4月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名镇古镇保护场镇。.  

九洪乡

  绿色的瓜椒之乡 ,距自贡市中心32公里、距国道川云中路8公里,与邓关镇、王井镇、黄市镇、刘山乡、联络镇、富顺县板桥镇、永年镇接壤 。九洪乡是典型的农业大乡,以盛产优质西瓜、小红椒、花椒、南瓜、胡萝卜、豇豆、红苕等闻名。九洪乡于2003年经四川省农业厅批准认定为“万亩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四川省农产品出口基地”。九洪西瓜以其品质优、外形美、个头适中、色泽鲜明、瓤红皮薄、脆、甜等特点,1995年获得四川省西瓜评比第一名,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是消暑极品。    著名的西瓜之乡九洪,古称九台山,是一个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好地方.位于自贡南郊、距市中心32km、国道川云路8km,与邓关、王井 、黄市、刘山、联络、板桥、永年等乡镇接壤,亚热带气候、幅员面积利亚平方公里,可用于耕作开发利用的土地约50000亩,有乡、村公路87km,其中即将竣工的三级砼化路面公路6.26km与川云公路相连,交通较为便利。现辖十三个行政村.一个居委会,2000年末全乡总人口30989人,其中农业人口29254人。全乡电力总容2720KVA,能满足全乡工农业生产和企众生活需要。已装程控电话约500门,实现了村村有电话,中国移动通讯公司和联通公司分别在乡内建有移动电话通讯站。自来水、医院、广播电视、学校、市场等设施较完备。2001年,预计全乡粮食总产量15000吨,已种植“九洪西瓜”(京欣一号)15000亩,小红椒6510亩,蔬菜7000亩,生猪出栏可达20000头,肉羊出栏7000头,小禽畜35万只,水产品400吨;农业总产值5000万元,工业总产值3800万元;财政收入450万元。农民的生活水平基车达到小康。    新世纪里,乡党委政府提出了“新世纪、新九洪、绿色食品、现代农业”的口号,制定了“以-理论和江总-七一讲话精神为指导,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深化改革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为核心,以两抓一跨越(即抓招商引资、抓项目,不断跨越经济总量的一个个台阶)为突破口,以基层组织建设为保障,切实实施。一、二、三.四、五。工程的追赶型、跨越式发展思路”。具体就是高举一面旗帜(-理论和江总-七一讲话精神);实现两个根本转变(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优化三个结构(农业结构包括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企业结构、一—三产业结构),强化四个基础(基础设施、基层组织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把握五个重点(三高农业及农业产业化、招商引资和个私经济。劳动力开发输出、基础设施建设、基层组织建设),以人为本,创新机制,早日把九洪建设成为文明、富裕、繁荣、民主的最适宜人居的现代化新农村。   

刘山乡

  " 刘山乡地处四川省自贡市南部,幅员面积16.8平方公里,人口15160人。辖区内有7个村、1个居民委员会、73个村民小组。有中学1所、小学6所、卫生院、信用社、供电所、邮电所、粮食所、供销社等齐备,属自贡市郊外浅丘的观光农业乡。    刘山乡现初步形成观光农业乡,已建成500亩特优新伏季水果园500亩,规划在5年之内形成6000亩的伏季水果园区。    刘山乡的土地肥沃,属黑油沙地,水资源丰富。有四大水库(储水量2000万立方米以上)环围刘山,且石渠(19公里),电力提灌站(6座)配套;两条(望子河、羊叉河)水系纵穿刘山而过。刘山风光秀丽、空气清新,环境优美,无工业污染,是典型的观光农业乡镇。    刘山基础设施完善。交通方便,辖区内有乡道公路32公里,县道公路6公里,省道公路3公里,国道高速公路2公里;乡离自贡市城中区15公里。供电网络健全,现已装满变压器26台1500千瓦,高压线18公里,低压线120公里。通讯方便,全乡已实现村村通电话,手提130、139网站已建成使用。光纤电视、自来水全乡已普及到农户,真正以实现了农民交通公路化、饮水自来化,家家楼上楼下都有电视、电话、电器化.刘山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农民勤劳、善良、纯朴,每年都是自贡市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乡镇》。 刘山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常年都有3-5千农民出外打工,辖区内劳动力且廉价。    刘山乡党委、政府决定:在3-5年内,全乡实现生态旅游、休闲、度假、购物(绿色产品)为一体的观光农业园区。欢迎客商来此地与我们共创美好的明天。 ".  


王井镇特产大全




王井镇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