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德村位于大山镇东南方向,距镇政府所在地4公里,645户2599人,有汉、彝、回、白、土家5个民族,以汉族为主,15个村民小组, 2个自然村寨(长冲、 古德),以种植业为支柱产业,兼及养殖业,境内有大山镇七树凹塘石料厂、大山镇山对山石料厂。
--人口总数:2599人 农业人口:2569人 非农业人口:30人
--行政区面积:1036.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95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等 发展口号:发扬烤烟事业,构建和谐古德
--所辖村:15 生产总值:3.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烤烟 玉米 名特产品:烤烟 办公所在地:古德村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520222105 | 561601 | -- | 查看 古德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司寨村 |
司寨村位于大山镇南部,距镇政府所在地2.6公里,605户2205人,有汉、苗、彝3 个民族,以汉族为主,12个村民小组, 3个自然村寨(杀羊、老马地、司家寨),以种植业为支柱产业,兼及养殖业,境内有大山镇司寨小学。 --人口总数:2205人 农业人口:2105人 非农业人口:100人 --行政区面积:1450.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35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彝3 个民族 发展口号:构建和谐司寨 促和谐企业发展 --所辖村:12 生产总值:4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工农业 名特产品:无 办公所在地:村委会 |
嘎拉河村 |
一、自然条件 嘎拉河村距大山镇政府所在地3.5平方公里,东靠大河村,南连司寨村,西邻大山镇政府所在地,北与民主镇接壤。 1、地形地貌 全村地貌山高谷深,地势南低北高,西北两面山峦重叠,群峰挺拔,境内多陡坡,坡分三层形成三级阶梯,三层坡将全村分为四个地段。 2、气候条件 气候属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境内最高气温26.8℃,最低气温-3.2℃,年平均气温16.1℃,有霜期30到80天,年平均日照时间1023.6小时。 二、资源概况 1、土地资源 全村总面积8.6平方公里,林地占45.6%,耕地占8.34%,灌木林占18.3%,荒山占9.2%,其它占17.56%。耕地总面积1063.7亩,人均占有耕地1.1亩,境内耕地主要以坡地为主。 2、水资源 嘎拉河村水资源丰富,属自然性雨源,全村年平均降雨量1100mm?1600mm。 3、生物资源 全村森林覆盖率达60以上,有野生动物15种,境内有林业用地9532亩,其中林地5814亩。植物种类单一,主要为杉树,分布也比较分散。 4、矿产资源 境内矿藏主要有煤、铜等,因交通不便,投资跟不上等原因一直未被开采。 --人口总数:967人 农业人口:937人 非农业人口:36人 --行政区面积:3.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063.7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彝 发展口号:干群一条心 建设新农村 迈向幸福村 --所辖村:4个 生产总值:36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马铃薯 名特产品:蔬菜 办公所在地:嘎拉河村一组老大公路边 --自然条件:温度适宜,气候宜人 资源:煤,铜 会 |
皂角树村 |
皂角树村距大山镇政府12公里,位于大山镇南方,全村共有770户2872人,有汉、彝、苗、黎、布依、 土家6个民族,以汉族为主,20个村民小组,6 个自然村寨(皂角树、白腊、石门坎、雅厦、大丫口),以种植业为支柱产业,兼及养殖业,境内有盘县大山镇联发砂石厂。 --人口总数:2872人 农业人口:2852人 非农业人口:20人 --行政区面积:1405.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3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彝、苗、黎、布依、 土家6个民族 发展口号:稳定第一,构建和谐村 --所辖村:20 生产总值:13.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农业 名特产品:包谷 办公所在地:村委 |
小补泥村 |
小补泥村位于大山镇东大门,与马依镇相接,是一类贫困村,所辖面积518平方公里,18个村民组,836户村民,2826人,其中低保户由266户,该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业村,主要以传统的种植为主,森林覆盖率站26%左右,目前水电路三通的自然村站75%,还需国家重点扶贫。 --人口总数:2826人 农业人口:2312人 非农业人口:514人 --行政区面积:518.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5700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有汉、彝、布依、白4个民族,以汉族为主 发展口号:农业强村 --所辖村:18个村民小组 生产总值:8.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养殖 名特产品:油茶 办公所在地:小补泥中心位置 --自然条件:气候宜人 资源:煤炭 |
大地头村 |
大地头村位于大山镇政府东南东角,距政府大楼12.5公里。英大公路经过本村。全村有耕地面积1233.47亩,有国土面积约七公倾,人口2738人,居住的大部分是汉族,全村15个村民组。主要以农业种植为主。有一个煤矿企业(吉源煤矿)、和一个砂石厂,其次有一个常青养殖场。 --人口总数:2738人 农业人口:2712人 非农业人口:26人 --行政区面积:106.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233.47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布依族、彝族 发展口号: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所辖村:共12个村民组 生产总值:23.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农业 矿业 名特产品:玉米、马铃薯、荞 办公所在地:大地头村活动室 --自然条件:交通运输 水土资料 矿产资源 资源:煤炭 |
射麦厂村 |
射麦厂村位于大山镇南方,距镇政府所在地11公里,全村共有271户1084人,有汉、彝2个民族,以汉族为主,4个村民小组, 3个自然村寨(腊秕谷、射麦厂、粪塘,以种植业为支柱产业,兼及养殖业。 --人口总数:1084人 农业人口:1064人 非农业人口:20人 --行政区面积:1120.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0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彝2个民族 发展口号:共同发展改变村容村貌 --所辖村:4 生产总值:13.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农业 名特产品:无 办公所在地:村委会 --自然条件: 资源:煤炭 |
大河村 |
大河村距大山镇政府所在地正东面8公里,地处东经104°44’至104°47’.北纬32°18’至32°20’之间,英大二级柏油公路及煤八三级柏油路通乡公路贯穿大河村。 全村地貌山高大河壑,地势北高南低,东南面、西北面群峰挺拔,存在多悬岩,岩分四层形成四级阶梯。气候属中亚带湿润季风气候,境内最高气温36—37℃,最低气温-4℃,年平均气温16.5℃,无霜期250到300天,年平均日照时间1016.36小时。全村总面积9.8平方公里,林地占68. 7%,耕地占21%,水域占6.7%,建设用地2.1%,其它占12%。耕地总面积2848亩,人均占有耕地0.83亩,人均基本农田0.28亩,境内耕地主要以坡地为主。 大河村水资源较为贫乏(由于煤矿开采,导致水源下沉),两条河流成“Ⅴ”字形,河流均属雨源性可流,全村年平均降雨量1300㎜。全村森林覆盖率达68.7%,境内有林业用地9398.3亩,其中林地5814亩。植物种类主要为杉树林,毛竹林为主,分布在四面高山两侧。境内矿藏主要有煤矿,煤矿分布在东、南、北三面,现在开采的吉源、小河边两煤矿,还有玛依煤业有限公司玛依西一井一采区正在开始征地筹建当中。 --人口总数:3391人 农业人口:3306人 非农业人口:85人 --行政区面积:31.33333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848.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彝 ,水,白等族 发展口号:以工业促进农业发展 --所辖村:1——12组 生产总值:119.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养殖 名特产品:菌子、蚂蚱 办公所在地:大河小学傍边 --自然条件:气候宜人 资源:煤炭 |
松山村 |
松山村距大山镇政府所在地14公里,位于盘县南部,全村共384户1452人,有汉、彝、布依、水、穿青5个民族,以汉族为主,7个村民小组,6个自然村寨(松山坪、五斗种、大坑、新寨、岩头寨、独家村,以种植业为支柱产业,兼及养殖业。 --人口总数:1452人 农业人口:1442人 非农业人口:20人 --行政区面积:1350.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24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彝、布依、水、穿青5个民族 发展口号:发展发展再发展 --所辖村:7 生产总值:21.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农业 名特产品:无 办公所在地:村委会 |
小雨谷村 |
小雨谷村位于盘县南部,距大山镇政府所在的7.5公里,小雨谷村共有520户1956人,有汉、彝、满、瑶4个民族,以汉族为主,7个村民小组, 7个自然村寨(杨家河沟、何家寨、钟家寨、段家寨、大榔树、打六堆、张家湾子),以种植业为支柱产业,兼及养殖业,境内有南昆铁路小雨谷火车站、杨家河沟煤矿。 --人口总数:1956人 农业人口:1900人 非农业人口:56人 --行政区面积:1430.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11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彝、满、瑶4个民族 发展口号:共创造和谐新农村 --所辖村:7 生产总值:42.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工农业 名特产品:无 办公所在地:村委会 |
播土村 |
播土村位于大山镇人民政府驻地西南角,距离政府所在地3公里,有国土面积6.45平方公里,居民工矿区面积1281亩,林地面积3075亩,畜草地51.3亩,现有耕地2800亩,水域面积183亩,水利用地1260亩,村民委员会辖区6个自然村寨,10个村民小组,常住村民670户,2391人,其中肖姓占全村人口的80%,是一个地道的宗族支系群居的村落。 产业机构:播土村虽然人多,但是耕地面积少,受历史发展因素影响,仍以种植业为主,兼家庭养殖、服务业、采矿业为辅。 经济发展:因辖区内有国有大企业——盘南公司播土采区,个体私营企业大田边煤矿、旧屋基煤矿、吉祥选煤厂,故播土村发展经济靠劳务人才输出,挂牌为“劳务人才输出示范村”。 全村贫富差距大,工农纠纷突出,禁毒工作、计划生育工作、打击私挖滥采工作任务重大。 --人口总数:2397人 农业人口:2007人 非农业人口:300人 --行政区面积:6.4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8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有汉、彝、回、傣4个民族, 发展口号:维护社会治安 以企业为契机 输送本村人才 --所辖村:10 生产总值:32.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工业、农业 名特产品:荞 办公所在地:盘南公司播土采区旁边 --自然条件:气候暖和 资源:煤炭 |
新光村 |
新光村位于两省(云南、贵州)三县(盘县、富源县、兴义市)四乡镇(盘县的大山镇、响水镇、保田镇、兴义市的威舍镇)的交界处,南昆铁路瓦窑车站承建在新光村。在周边村镇中是站地面积最大、人口最少、居住疏散和经济收入底的一个村。 新光村共184户656人,有汉、彝、水、回、白、布依6个民族,以汉族为主,3个村民小组,3个自然村寨(段家台子、四棵树、瓦窑田),以种植业为支柱产业,兼及养殖业,境内有南昆铁路瓦窑田火车站。 --人口总数:656人 农业人口:606人 非农业人口:50人 --行政区面积:1200.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0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彝、水、回、白、布依6个民族 发展口号:构建和谐社会 稳定发展农村 --所辖村:3 生产总值:28.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农业 名特产品:马铃薯、生姜 办公所在地:村委会 |
高祥村 |
高祥村位于大山镇东南部,距政府所在地10.5公里,全村共有381户1486人,有汉、彝2个民族,以汉族为主,7个村民小组,4个自然村寨(犀牛塘、鸦乌得、塘子边、大寨),以种植业为支柱产业,兼及养殖业。 --人口总数:1486人 农业人口:1460人 非农业人口:26人 --行政区面积:1900.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503.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彝 发展口号:科学种植,科学走向致富 --所辖村:7个 生产总值:26.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农业 名特产品:包谷 烤烟 荞 办公所在地:村委会 |
高兴村 |
高兴村位于大山镇东南角,距镇政府所在地9.3公里,全村 331户1297人,有汉、彝、白、布依、藏5个民族,以汉族为主,7个村民小组,7个自然村寨(滑石板、大麦塘、打蜂岩、田坝、土瓜地、王家槽子、小核桃树),以种植业为支柱产业,兼及养殖业。 --人口总数:1279人 农业人口:1259人 非农业人口:20人 --行政区面积:1600.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2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彝、白、布依、藏5个民族 发展口号:想发展,要勤劳 --所辖村:7个组 生产总值:16.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农业 名特产品:烤烟 办公所在地:村委会 |
高山村 |
高山村位于盘县南部,这里有214户894人,有汉、彝、白、布依、回、哈萨克、水7个民族,以汉族为主,4个村民小组,2个自然村寨(普安者、圪垯地),以种植业为支柱产业,兼及养殖业,境内有大山镇高山小学,现有正在建设开发的宏盛煤化公司。 --人口总数:1050人 农业人口:998人 非农业人口:52人 --行政区面积:10.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0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彝、白、布依、回、哈萨克、水7个民族 发展口号:产业化经营 科技致富 --所辖村:4 生产总值:26.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养殖 名特产品:生姜 办公所在地:高山办事处内 --自然条件:气候宜人 |
古德村 |
古德村位于大山镇东南方向,距镇政府所在地4公里,645户2599人,有汉、彝、回、白、土家5个民族,以汉族为主,15个村民小组, 2个自然村寨(长冲、 古德),以种植业为支柱产业,兼及养殖业,境内有大山镇七树凹塘石料厂、大山镇山对山石料厂。 --人口总数:2599人 农业人口:2569人 非农业人口:30人 --行政区面积:1036.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95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等 发展口号:发扬烤烟事业,构建和谐古德 --所辖村:15 生产总值:3.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烤烟 玉米 名特产品:烤烟 办公所在地:古德村 |
小寨村 |
小寨村地处大山镇南部,位于东经104°33′-104°48′北纬25°20′-25°38′之间。东临本镇云南寨村,南接民主镇雨打河村,西依响水镇阳桥村,北抵本镇松山村,距大山镇政府6公里,距小雨谷火车站6公里,距盘南电厂和响水煤矿6公里,交通非常便利。 2004年辙拼建后由原来的小寨村、大雨谷村、猴场村合并为现在的小寨村;全村共780户,2896人,住有汉、白、布依、回、彝、壮、黎等7个民族,以汉族为主,辖15个村民小组,5个自然村寨。 全村以种植业为支柱产业,兼养殖业,人均收入2160元,全村总面积12平方公里。人均耕地0.5亩,林地500亩,森林覆盖率40%,年平均降雨量1380㎜,年平均气温17℃,全年无霜期270天。 小寨村煤炭、石灰岩、森林等资源丰富。境内有年产30万吨煤矿一个,有私营学校3个,有采石场3个,有粤电建材有限公司乡镇企业,猴场集贸市场是小寨村的经济中心,水泥制砖,木材加工,汽车修理,家电维修,餐饮服务,批发零售等个体工商户30余家。 --人口总数:2896人 农业人口:2855人 非农业人口:41人 --行政区面积:12.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448.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白、布依、回、彝、壮、黎族 发展口号:搞好村庄规划 改善农村面貌 --所辖村:15个 生产总值:234.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土豆、生姜 名特产品:生姜 办公所在地:肖寨村活动室 --自然条件:环境好 资源:煤炭、石灰石、森林 |
云南寨村 |
云南寨村331户1297人,有汉、彝、白、布依、藏5个民族,以汉族为主,7个村民小组,7个自然村寨(滑石板、大麦塘、打蜂岩、田坝、土瓜地、王家槽子、小核桃树),以种植业为支柱产业,兼及养殖业。 --人口总数:1197人 农业人口:1182人 非农业人口:15人 --行政区面积:18600.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4092.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彝族、布依族 发展口号:要得富 先修路 少生多福 --所辖村:7个村民小组 生产总值:12.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烤烟、玉米 名特产品:无 办公所在地:打峰岩 --自然条件:自然条件好 |
上寨村 |
上寨村座落在六盘水市盘县大山镇东南角4公里处,该村为一类贫困村,是由原来的老上寨、嘎布、台草坝3个自然村合并而成的一个大村,全村共有国土面积7.1平方公里,其中有耕地1783亩,荒山2003亩,林地1879亩,没有水田,全村共856户,总人口3011人,有党员40名,其中女党员4名,有13个自然组,35个诚信协议小组,常住人口2680人,其中育龄妇女1310人,已婚育龄妇女465人,流入人口8人,壹孩户222户,贰孩户316户,多孩户146户,老年户179户。经济发展方面有一个有证煤矿,一个养殖场,种有210亩的黄花梨,还有一个正在建的马依公司煤矿南风井。主要是种养植为主(玉米、小麦、土豆)。我村人口多,底子薄,分布散,除边远山区,生产水平低下,人口素质低,交通不便,发展不平衡,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经济发展。 --人口总数:3011人 农业人口:2711人 非农业人口:300人 --行政区面积:7.1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783.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彝等 发展口号:齐心协力 支持企业 谋发展 --所辖村:13组 生产总值:15.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工业、农业 名特产品:小麦 办公所在地:上寨村中心位置 --自然条件:气候宜人 资源:煤炭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