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贵州省 >>六盘水 >> 盘州市 >> 柏果镇 >> 业租村

业租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业租村谷歌卫星地图)


业租村简介

  业租村位于柏果镇北部,东面与洒基镇交界,西面与迭脉村连接,两水公路旁,交通便利,距离镇中心5公里。全村共有六个村民组,总人口有2180人,农业人口有516人,非农业人口有1664人,耕地面积441亩,沿两水线拖长江两岸环境治理总面积达962亩,林地面积1200亩。享受城镇低保对象315人,农村低保对象125人。辖区内有土城矿、云尚煤矿、鑫源煤矿以及两个砖厂。
  --人口总数:2180人 农业人口:516人 非农业人口:1664人
  --行政区面积:5.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441.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白族,彝族,水族 发展口号:共同发展,共同富裕
  --所辖村:一组,二组,三组,四组,五组,六组 生产总值:56.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农业 名特产品:玉米 办公所在地:业租村活动室
  --自然条件:气候适宜 资源:煤、木材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520222117 561601 -- 查看 业租村谷歌卫星地图

业租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业租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团结村

  团结村位于柏果中心区往南3公里,距县城46公里,公路、铁路通过我村,乡村路通向每家每户。本村活动室坐落在本村一组,风景优美,环境优雅,气候温和。我村主要以种植玉米、小麦、土豆为主,主要经济来源于采煤。全乡总面积397亩,行政区面积为0.5平方公里,有7个村民组,汉、水、彝等民族聚居,总人口1191人,农业人口526人,非农业人口665人。   --人口总数:1191人 农业人口:526人 非农业人口:665人   --行政区面积:0.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97.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水,彝 发展口号:   --所辖村:一组,二组,三组,四组,五组,六组,七组 生产总值:200.2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小麦,土豆 名特产品:玉米 办公所在地:团结村一组   

大寨村

  大寨村住柏果镇东部,有国土面积7.9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108公顷.有水田面积20公顷,26个中心户长,居住着水、汉、彝、苗、布依等8个民族。我村东接煤炭沟,南与马过河村相邻,西与鸡场河村相邻,北与被拉村相邻。本村内有盘县发电厂灰坝。   --人口总数:1736人 农业人口:1684人 非农业人口:52人   --行政区面积:7.9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62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水”,“彝”,“苗”,“汉”,“布依”等 发展口号:以农业、养殖业、种植业等带动群众奔小康   --所辖村:大寨村“一组,二组,三组,四组,五组,六组,七组,八组” 生产总值:760.34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和养殖 名特产品:玉米 办公所在地:柏果镇猛者大寨村   --自然条件:自然条件优越 资源:柏果镇猛者大寨村村情概况   

洒米田村

  洒米田村座落于两水公路旁、拖长江畔(属盘县主要河流、因河流主要流经盘北一线、俗称“拖长江”、有“盘县母亲河”之美意.   洒米田村位于柏果镇的东北部,清水办事处腹地,村所在地距镇政府所在地9公里,距县城40公里,平均海拔1600米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全村总面积1.2平方公里,有三个村民组,汉,苗,彝,白,水等民族聚居,总人口978人,农业人口占50%以上,全村森林覆盖率20%以上.      --人口总数:978人 农业人口:546人 非农业人口:432人   --行政区面积:1.2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41.8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彝,水,白 发展口号:以农业为主,发展优势种植业及养殖业   --所辖村:一,二,三 生产总值:98.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养殖业 名特产品:魔芋,大白菜,肉鸡 办公所在地:洒米田村二组(清水办事处旁)   

清坪村

  清坪村地处云贵交接处,处于盘县与富源接壤之处,平均海拔在1700米左右。现有常住人口1528人,512户,耕地面积400余亩,森林覆盖率在30%左右,人均耕地面积较少,属于典型的石头多耕地少的自然村,也属于国家三类贫困村。   --人口总数:1528人 农业人口:1408人 非农业人口:120人   --行政区面积:360.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4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彝族”,“水族” 发展口号:因地制宜,发展优势产业   --所辖村:“一组:,“二组”,“三组”,“四组”,“五组”,“六组” 生产总值:3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红星养殖基地”,“红伟养殖基地” 名特产品:马铃薯,土鸡 办公所在地:盘县柏果镇清坪村   

包家村

  包家村位于贵州西部,柏果镇的西北面,距柏果镇政府10公里,距离盘县红果60公里。海拔1400米,是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全村土地面积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86亩,林场20亩,人口1338人,总户数434户,村民组3个,中心户长18个,党员32人,协会小组1个,协会人员195个,育龄妇女小组长3个。现任村支书敖成新,主任胡荣安,文书敖成荣,团支部书记崔茂川,民兵连长胡荣满,计生专干敖成等,妇女主任杨桃芬,包村干部孙恩阳、陈恒。   --人口总数:1338人 农业人口:1233人 非农业人口:105人   --行政区面积:3.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86.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白,彝,回 发展口号: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所辖村:一组,二组,三组 生产总值:128.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农业,种植业,养殖业 名特产品:玉米 办公所在地:村活动室   --自然条件:土地宽广,风景优美,人民淳朴,勤劳。 资源:土地,木材   

岩脚村

  岩脚村位于柏果镇西部,距镇中心8公里,村有国土面积5平方公里,耕地432亩。其中地工仅2亩,上年来总人口1119人,人均耕地面积0.43亩,本村下辖村民组4个,17个中心户长,党员14人,协会小组4个,协会会员45人。育龄妇女小组长4个,总人口1135人,总户数335户。   岩脚村先交通便利,乡村通组公路硬化工程已经建成。以石灰石为主的矿产资源极为丰富。   粮食作物主要有玉米;小麦;洋芋等   岩脚村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50C,年降水量1400毫米以上,平均海拔1514米,村境内水资源丰富,有一条五一河直接流入拖长江。   --人口总数:1135人 农业人口:1000人 非农业人口:135人   --行政区面积:5.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432.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一组,二组,三组,四组 生产总值:2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包谷 办公所在地:村活动室   --自然条件: 资源:石灰石,水   

老屋基村

  老屋基村位于柏果镇南部,距县城30多公里,总面积为5.5平方公里,接壤盘江镇,老屋基村全村共有5个村民小组。有430户农户,总人口1568人,总劳动力400人。总耕地面积 800余亩。   该村自然条件差,水土流失严重,水利资源十分落后,粮食产量严重偏低。其中受旱田占55%,全村年产粮食不足100吨,大部分靠买粮过日子。全村牲猪出栏450头左右。农民增收来源十分有限。全村共有400人左右在务工,务工收入是现在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人均纯收入只有850元。      --人口总数:1568人 农业人口:1260人 非农业人口:308人   --行政区面积:5.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8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彝,水, 发展口号:建设和谐村寨,   --所辖村:老屋基村一组,二组,马家沟三组,小脑自四组,五组 生产总值:3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油茶种植,养殖 名特产品:玉米 办公所在地:老屋基村活动室   

土城村

  土城村位于盘县白果镇中心区,距镇政府所在地1.5公里,辖区面积3平方公里。全村共24个村民小组,1501户,总人口4486人。现有党员68名,村两委人员10人,驻村干部2人。境内座落有盘县发电厂、盘北选煤厂和4家金融机构,水柏铁路两线穿境而过,交通便利,人口流动大,运输业发达。本村村民主要从事商业、房屋出租,以种养业为辅。   现建设项目有廉租房、运煤专线和即将开工的柏果第二中学等工程,各项中心工作稳步推进,各项惠民工作逐项落实。      --人口总数:4868人 农业人口:428人 非农业人口:4440人   --行政区面积:3.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6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白族,水族,彝族,苗族 发展口号:以商富农 建设经济强村   --所辖村:二十四个组 生产总值:2225.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个体工商经营 名特产品:土城小龙滩白酒 办公所在地:土城村活动室   --自然条件:亚热带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资源:红色旅游   

东风村

  东风村位于柏果镇中心区,距离镇政府所在地2.5公里,辖区面积2.25平方公里。辖区内有国营企业天能焦化有限公司、盘北选煤厂,民营企业龙上头煤矿和富贵庄煤矿,新建一矸石选煤厂。全村有26个组。4316人,共1456户。   (一)村级组织情况   村支“两委”领导班子健全,成员分工明确,班子成员11人中全日制本科学历3人,大专学历4人,中专2人,高中1人,初中1人。村党支部有支部书记1人,副支书1人,支部委员1人,全村现有党员40名,村支两委成员团结务实,勤政守法,善于做群众工作,化解矛盾纠纷有力,便民利民服务有效开展,群众对村两委班子的满意率逐年提高。   (二)自然状况   (1)地质地貌   地势山高坡陡,属明显的喀什特地貌。平均海拔1600米。   (2)水文气象   气候特点是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21℃,,全年日照时数1700小时,平均降雨量1386.6㎜,无霜期320天。   (3)水资源   东风村属珠江水系拖长江流域,水资源丰富,松土河穿林而过。村民用水主要靠镇供水和村民自取地下水两种形式。   (4)土地资源   全村国土总面积2.2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51亩。其中:工企事业占地651亩,人均耕地不足0.2亩。   (5)矿产资源   境内矿产主要是煤。其中富贵庄没煤矿和龙山头煤矿储煤量约800万吨,石灰石丰富。   (6)森林资源   现有经济林1500亩,其中红梨示范基地600亩,核桃林900亩。    (三)社会经济状况   (1)人口状况   全村辖26个村民组,1456户、4316人,劳动力2488人,务工劳动力1617人,农业户 1163人,非农业户3153人,少数民族362人。村民居住在余家村、袁家村、新寨、胡家寨、沙子沟、龙山脚、和陆家寨7个自然村寨。   (2)经济发展概况   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200余亩,主要粮食作物有:玉米、小麦、,2010年末粮食产量为161吨,园林水果38.6吨,年末猪存栏3981头,家禽存栏6242只,猪出栏1597头,家禽出栏3757只,年末肉产量315.8吨,蔬菜种植66亩,产量128吨。    经济收入以务工、运输、酿酒和种养业为主。大量饲养生猪、鸡等。   (3)社会事业发展状况   文化教育事业有序发展,无线电视覆盖率达90%,电视机普级率达100%,有村卫生室1个,享有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人口达100%以上,基础教育健康发展,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   (4)产业结构特征   全村产业主要有:务工、经果林种植、牲畜养殖运输等。   务工和种养业是全村的主要产业。从事建筑业200余人、在企业务工1321人,商品经营11户;种植经果林121户,酿酒养殖163户。   (5)土地利用现状   全村耕地面积已很少,退耕还林1000亩,经济林1500亩,其中红梨示范基地600亩,核桃林900亩。   (四)基础设施状况   (1)交通   境内主公路有老鸡土路、柯嘎路、坝上路、英柏公路、袁龙山路和雨洒田路(被企业占用)水红铁路穿林而过,村寨道路通达率100 %,道路硬化正在有序进行中。   (2)供电通信   已实行农电网改造,村民享受城乡供电同网同价,境内有移动机站1座,通信网络覆盖率达100%,手机用户达3100人以上。   (4)给排水   全村住房1/3为木瓦结构,砖混结构占2/3,房屋及生活设施布局零乱,防火防盗状况不容乐观,住宅周围经果林茂盛,卫生状况较差。   (5)农村社会及事业发展状况   教育:远程教育培训中心1个、短期党员培训基地1个   卫生:卫生室1个   计生:计生服务室1个   公共活动中心:村活动室1个,设有党建活动室、便民服务站点、广播室、农民技术文化教育教室等。   --人口总数:4316人 农业人口:1163人 非农业人口:3153人   --行政区面积:2.2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751.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彝族,水族 发展口号:以党建带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农民持续增收。   --所辖村:1,2,3,4,5,6,7,8,9,10,11,12,13, 生产总值:6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运输,红梨基地,核桃基地,酿酒 名特产品:东风玉米酒 办公所在地:东风村22组   --自然条件: 资源:煤炭   

比中村

堕嘎村

  堕嘎村位于贵州西部、六盘水市西南部,地处滇、黔、桂三省结合部,素有“滇黔咽喉”之称,周边与水城县、普安县、兴义市和云南省富源县、宣威市接壤。全境南北长107公里,东西宽66公里,总面积4056平方公里。县人民政府驻地红果经济开发区。   盘县矿产资源丰富,煤电产业发展迅速。境内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煤、铁、铜、黄金、铅、锌等20多种,其中煤炭资源以储量大、品种全、质量优(特别是松河井田的煤炭资源是长江以南最好的主焦煤)等特点著称,现已探明储量105亿吨,远景储量380亿吨,为全省储量的15%,占全市储量的60%左右,是全省乃至全国重点产煤县之一,目前全县原煤生产能力近3000万吨,电力装机360万千瓦。境内有盘江煤电(集团)有限公司、盘县发电厂、盘南电厂等国有大中型企业,有在建的年产1000万吨的响水煤矿和年产240万吨的松河煤矿。依托煤炭资源优势,盘县将建成贵州乃至西南地区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和煤化工基地,建成国家“西电东送”和“黔电送粤”的重要电源点   盘县山川秀丽,气候宜人。地处云贵高原中部过渡地带,是珠江水系南北盘江支流的分水岭,地势西南高,中南部隆起,东部和南部较低,平均海拔1700米,最高海拔2865米,最低海拔735米,相对高差2130米,立体气候明显,适宜多种动植物生长,森林覆盖率36.96%。可直接利用的宜林宜牧荒山荒坡378.5万亩,为农业、林业、畜牧业和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盘县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区,年均降雨量1400毫米,年平均气温15.2℃,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凉都六盘水的重要组成部分。   柏果镇堕嘎村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约16摄氏度,年降雨量1400毫米以上,平均海拔1514米。村境内水资源丰富,小河,拖长江中心在村东交汇,自南向北流入珠江。粮食作物主要有玉米、小麦等。村中主要从事农业,煤炭企业务工,交通运输业以及畜牧养殖业等。      --人口总数:1339人 农业人口:883人 非农业人口:456人   --行政区面积:3.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75.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彝族,苗族,水族 发展口号:增加农民收入 改善农村面貌   --所辖村:一组,二组,三组,四组,五组,六组,七组,八组 生产总值:7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迭毛沟煤矿 名特产品:玉米,小麦,蔬菜,水果, 办公所在地:堕嘎村活动室   --自然条件:卡斯特地貌 资源:煤   

柏果村

  柏果村是盘县柏果镇所辖行政村之一,全村总面积为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27.69亩,人均耕地0.2亩,所辖4个自然村,22个村民组,共1313户,4009人,少数民族468人,党员68人,预备党员9名,入党积极分子15名。村民经济来源主要以打工为主。2010年人均收入3600元以上。   柏果村位于镇中心区南北部,距县城红果50公里,东抵盘北选煤厂,南接东升村,西抵云南省宣威市海岱镇,北接堕嘎村,区域内有盘县电厂一、二生活区、盘北洗煤厂生活区,茨古水电站,柏果镇中学,柏果一小。全村平均海拔1600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具有良好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是一个宜居、宜商、宜休闲、旅游的好地方。   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村两委领导班子抓住西部大开发的良好机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农民增收为重点,以创建县级基层综合示范点为契机,在“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重在实践、注重实效”的创建思路下,按照“十个一”的创建目标,大力发展特色水果种植、养殖产业,村党支部带头积极利用自然资源,开展荒山造林2990亩,经果林700余亩,其中柏果杨梅、红梨科技示范基地各200亩,黔龙生态示范园120亩,核桃林100亩。通过“门票+鲜果+羊汤锅”模式,单柏果杨梅示范基地每年可创收20余万元。随后,村民们又建起了几十亩大的杨梅园4个,家家户户房前屋后、田间地头都种上了几十到几百棵上千棵不等的各种果树,开创了一条属于柏果村发展的致富之路。   实行村民自治以来,村民自觉学习并遵守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认真履行计划生育政策,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禁毒、卫生和新农村建设等工作,利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学习一些实用种植、养殖技术,努力向社会主义新农村迈进。      --人口总数:4009人 农业人口:2826人 非农业人口:1160人   --行政区面积:6.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227.69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彝族,白族,布依族,苗族,水族 发展口号:举全村之力打造生态旅游精品村   --所辖村:柏果树,付里,大塘子,半坡,上木棕,下木棕,大沟边,茨古 生产总值:14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柏果杨梅科技示范基地,柏果红梨科技示范基地,黔龙生态示范园,野味山蔬 名特产品:杨梅,红梨,桃,樱桃,枇杷,核桃,李 办公所在地:柏果镇柏果村下木棕   --自然条件:全村平均海拔1600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是一个宜居、宜商、宜休闲旅游的好地方 资源:石灰石、水资源丰富,煤炭远储量约1000万吨   

堕丘村

  堕丘村位于盘县柏果镇东部,柏果镇大营办事处辖区内,柏果镇堕丘村属于国家二类重点贫困村,全村共有4个村民组,   共有286户,共有876人。3-4村民组共有165户,495人。堕丘村人口少,土地面积广,农作物产量高,畜牧业发展较快,生态资源丰富,有较好的开发前景。由于堕丘村的公路建设时间早,公路等级低,坡度陡弯度急,路面窄,加之多年失修,现已是晴通雨不通,给该村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较大的不便,严重制约该村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为了改善村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加快经济的发展,使堕丘村人民群众尽快脱贫致富奔小康,堕丘村人口少,土地面积广,农作物产量高,畜牧业发展较快,生态资源丰富,有较好的开发前景。      --人口总数:876人 农业人口:851人 非农业人口:25人   --行政区面积:50.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2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彝,水,白 发展口号: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建设新农村,倡导新生活!   --所辖村:四个村民小组 生产总值:18.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小麦 名特产品:玉米,小麦 办公所在地:堕丘村活动室   --自然条件:气候宜人 资源:石矿、白泥、山林   

红卫村

  红卫村位于柏果镇东北部,据中心区5公里,已修通通村公路(双边砂石路)6公里。红卫村海拔1500米左右,占地面积2平方公里,共有七个自然组,组组贯通,往来便利。红卫村东临松河乡银山村,南接柏果镇连营村,西连柏果镇红旗村,北挨洒基镇半坡村。这里民风淳朴,气候宜人,雨量充沛,土地肥沃,村民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为柏果镇城镇居民提供了优质可靠的蔬菜。   红卫村土质主要为石灰岩风化土,土质疏松,含水量佳,适宜蔬菜生长。本区蔬菜种植以四方田自然组为主产区向四周辐射,由红卫村出产的蔬菜在市场上大受好评,顾客争相购买!长期以来,红卫村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努力构建和谐红卫村。红卫村人民热忱欢迎您到这里来做客!      --人口总数:1498人 农业人口:1360人 非农业人口:138人   --行政区面积:2.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8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彝,白,水 发展口号:回归自然,发展无公害蔬菜,构建和谐家园!   --所辖村:共七个组 生产总值:15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农业 名特产品:无公害蔬菜 办公所在地:柏果镇红卫村二组   --自然条件:海拔1500米左右,雨量充沛,土地肥沃 资源:土地,人力资源,碳酸钙矿产资源   

继光村

  继光村概况   一、自然概况   继光村有国土面积1.95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622亩。土地622亩,田0亩,有十个村民小组,有六个自然村寨,总户数有462户,总人口有1720人,有党员32人,继光村西面、北面与洒基镇接壤,东面与红卫村相连,南面与比中村相接,我村煤炭资源丰富,有一年产三十万吨煤矿——麦地煤矿。继光村交通便利。村内自然生态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属亚带季风性气候,适宜玉米、马铃薯、蔬菜等粮食经济作物生长。   二、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全村现有耕地622亩,全村有贫困户177户,五保户6户,享受低保86人,加入合作医疗1615人。全村以种养殖业、劳务输出为主导产业,主要种植马铃薯 、玉米等作物,饲养猪、牛、羊、家禽等。去年年末生猪存栏589头,牛存栏123头,羊存栏338只,鸡存栏2358只,全村有8个组通了自来水,。村内现有医疗卫生室1所,村级活动室1所。   三、发展优势条件   1、继光村过去20年前自然生态环境优美,气候宜人,由于不合理的滥伐和开荒,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生态环境有待进一步发展,气候适宜玉米、马铃薯等多种粮食经济作物生长。   2、继光村位于柏果与洒基交界,通村公路直达洒基,距洒基省道2公里、柏果省道1.5公里,   四、目前存在的问题   1、农业产业结构单一,主要还是以玉米、马铃薯等经济作物为主;不能形成多种品种经济作物的大规模种植。同时生产经营方式粗放、产业化程度低,主要还是梨耕的原始耕作方式,不能形成专业化、机械化的作业;产业化生产水平低,未能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产、供、销一条龙生产经营体系;农民收入来源单一,主要靠出售农业初级产品创收,缺少加工增值环节,农民增收困难。   2、村庄建设规模有待进一步的提高,目前全村有10个组,新农村建设在镇政府的领导下正在进行中。   3、精神文明建设匮乏,村民的物质水平在逐渐提高,但是村民们的业余活动较少,主要还是观看电视为主,村民自觉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不高,不能体现“乐在其中”的创建思想,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有待加强和提高。   --人口总数:1720人 农业人口:1610人 非农业人口:110人   --行政区面积:1.9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00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彝,白 发展口号:以煤兴村,以煤富村   --所辖村:1组,2组,3组,4组,5组,6组,7组,8组,9组,10, 生产总值:980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马钤薯,玉米 名特产品:马铃薯,土鸡 办公所在地:继光村一组   --自然条件:四季如春,气候宜人,是避暑的好地方 资源:煤   

东升村

  东升村地处拖长江畔,位于镇中心区,总户数806户,总人口2580人,辖区内分八个村民小组,有耕地面积102亩,年人均纯收入2350元。   近年来,随着镇辖区内两厂一站建设顺利进行,为支持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促进我镇的基本设施建设和小城镇建设,本村的大部分土地被征用,因此,村两委领导班子抓住西部大开发的良好机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利用自然资源,开展荒山造林251亩,实行退耕还林1449.11亩,建造砂石厂3个,并组建了一支建筑承包队伍,开创出了一条属于东升村的致富发展之路。   东升村活动室位于火车站胖,建筑面积987㎡,总投资65万元,内设远程教育设备,会议室、广播室、图书室、及人口学校、计生办公室、禁毒办公室、警务办公室等,是一个集办公、学习、休闲的多功能活动室。   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村里加紧进行精神文明建设的步伐,开展文明村寨及星级文明户的创建活动,硬化进村公路及串户路5000多平方米,,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水、改灶、改厕的等活动,使村容村貌有了较大改观,全村全部实现农村电网改造,电话安装普及率100%,电视普及率100%,适龄学生入学率100%,计划生育率100%,全村有汽车40多辆,轿车50多辆,拖拉机10多辆,电三轮50多辆,摩托车40多辆。   实行村民自治以来,村民自觉学习并遵守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认真履行计划生育政策,积极参与禁毒工作,利用现代远程教育学习一些实用的养殖、种植技术,努力向社会主义新农村迈进。      --人口总数:2580人 农业人口:504人 非农业人口:2076人   --行政区面积:1.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02.0亩   --主要民族成分:彝族、苗族、汉族、布依族、水族、哈尼族等 发展口号:抢占先机 开拓进取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   --所辖村:河头上、响水河、真龙地、松树脚 生产总值:2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河头上、响水河、松树脚 名特产品:肥桃、核桃、酥梨、枇杷、李子 办公所在地:柏果火车站东200米   --自然条件:沿拖长江分布,环境优美,村容整洁。 资源:煤炭、水   

核桃村

  核桃村处于柏果镇边陲,与鸡场坪乡相邻,本村国土面积3.5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978亩,总人口2498人,人均耕地面积0.4亩,本村下辖9个村民小组,党员29人,协会小组9个,协会会员260人,育龄妇女组长9人,诚信组长22人,我村有丰富煤炭矿产资源,有2对年产30万吨煤矿;一个石厂;一个砖厂。      --人口总数:2498人 农业人口:2433人 非农业人口:65人   --行政区面积:3.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978.0亩   --主要民族成分: “汉族”,“彝族” 发展口号:抢抓机遇求发展   --所辖村:9个 生产总值:3618.6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煤炭 名特产品:煤炭 办公所在地:核桃村四组   

联营村

  联营村位于柏果镇东部,距镇中心区3.5公里,全村总面积4平方公里,土地总面积1908亩,林地面积1200亩,下辖13个村民小组,1207户,总人口3817人。是一个以种养殖业为主,外出打工为辅的农业村。   1、水资源   全村水资源丰富,已5个村民组解决人畜饮水工程,现有8个村民组尚未解决。   2、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丰富,有石灰岩,有煤,现有煤矿1个。      --人口总数:3817人 农业人口:3214人 非农业人口:603人   --行政区面积:4.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908.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彝族、白族 发展口号:发展就是硬道理   --所辖村:13村民小组 生产总值:1145.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矿业、种养殖业 名特产品:玉米 办公所在地:盘县柏果镇联营村活动室   --自然条件:冬暖夏凉,气候宜人,平均气温21度 资源:煤炭   

联强村

  联强村位于柏果镇东南方向,西与联营村交界,北与堕丘村交界,东与煤坡村交界,南与猛者办事处接壤。国土面积5.2平方公里,辖9个村民小组,有户数864户,总人口2603人.   --人口总数:2603人 农业人口:2390人 非农业人口:213人   --行政区面积:5.2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136.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白族,彝族,蒙古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一组,二组,三组,四组,五组,六组,七组,八组,九组. 生产总值:47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小麦,大豆,马铃薯, 名特产品:玉米‘小麦 办公所在地:联强村   

被拉村

  被拉村位于柏果镇东部10公里处,全村占地面积1069.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06亩,人均耕地面积0.53亩,本村辖区内共有8个村民小组。中心户长20人,党员13人,协会会员41人,育龄妇女小组长8人,全村399户,共1334人。   本村辖区内拥有冬桃基地500亩,核桃基地300亩,马铃薯基地1200亩,主产玉米、大豆、马铃薯等农作物。   由于土地资源丰富,气候湿润,适宜种植业及养殖业。2010年,被拉村共养殖黑山羊1500只,在2011年时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提高了村民的经济收入。   根据被拉村丰富的土地资源及气候条件,被拉村村委班子决定带领全村村民发展大规模的种植业及养殖业。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发展现代农业。   改善村民的生活条件及生活水平、增加村民的经济收入,是被拉村村委班子肩负的任务,也是村委班子工作的主题。      --人口总数:1334人 农业人口:1304人 非农业人口:30人   --行政区面积:1069.2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706.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彝族,白族, 发展口号:改变传统农业,发展现代农业   --所辖村:一组,二组,三组,四组,五组,六组,七组,八组 生产总值:8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核桃基地,冬桃基地,马铃薯基地 名特产品:马铃薯,玉米,核桃,大豆 办公所在地:被拉村活动室   --自然条件:空气清新,环境优美 资源:土地资源   

泥水村

  柏果镇泥水村位于盘县柏果镇东部,柏果镇大营办事处辖区内,柏果镇泥水村属于国家二类贫困村,全村共有4个村民组,   共有365户,共有1106人。泥水村人口少,土地面积广,农作物产量高,畜牧业发展较快,生态资源丰富,有较好的开发前景。由于泥水村的公路建设时间早,公路等级低,坡度陡弯度急,路面窄,加之多年失修,现已是晴通雨不通,给该村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较大的不便,严重制约该村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为了改善村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加快经济的发展,使泥水村人民群众尽快脱贫致富奔小康,泥水村人口少,土地面积广,农作物产量高,畜牧业发展较快,生态资源丰富,有较好的开发前景。   --人口总数:1106人 农业人口:1095人 非农业人口:11人   --行政区面积:0.196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008.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彝” 发展口号:   --所辖村: 生产总值:15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玉米",马铃薯 办公所在地:泥水村   

岩头寨村

  岩头寨村位于盘县柏果镇东南部,东与滑石乡交界南接盘江镇交界,所辖面积4.5平方公里,405户,1218人五个自然小组,海拔1846米耕地面积227公顷是一个少数民族多的地区,分别有彝族,水族,布依族,哈尼族,汉族,苗族等。居住分散,人多地少,富余劳动力转移条件较差,石多土少,四周悬崖陡壁,有一条柏果镇通往滑石乡的公路,我村的公路还可通往盘江镇。水果优势也很好。   --人口总数:1218人 农业人口:1210人 非农业人口:8人   --行政区面积:4.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405.0亩   --主要民族成分:彝,水,布衣,哈尼,苗,汉 发展口号:动员全民以种植养殖发展经济   --所辖村:一组,二组,三组,四组,五组 生产总值:13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小麦 名特产品:杨梅,李子,桃子,雪梨,核桃 办公所在地:村活动室   

红旗村

  红旗村位欲柏果镇东北方向,全村总人口1258人,所辖七个组,四个自然村寨,全村占地1.25平方公里,人均耕地面积0.25亩,煤炭资源丰富,近年来,辖区内兴建有红旗煤矿,兴富选煤厂,两个乡镇企业,大大拉动了本村的经济发展,解决了人民耕地少的难题,本村组织机构健全,人民思想意识逐步加强和进步,自改革开放以来,红旗村人民抢抓机遇,知难而进,顽强拼搏,相互团结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奋斗前进.      --人口总数:1258人 农业人口:558人 非农业人口:700人   --行政区面积:1.2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12.0亩   --主要民族成分:“水”“汉” 发展口号:“志富”   --所辖村:“一”“二”“三”“四”“五”“六”“七” 生产总值:7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红旗煤矿”“兴富选煤厂” 名特产品:“玉米”“小麦” 办公所在地:红旗村三组   --自然条件:阳光充足,雨量充沛 资源:煤炭   

铜厂沟村

  铜厂沟村位于柏果镇东南部,地处高海拔山区,三面环山,靠天吃饭,身居山窝,地少山多,出门爬坡,交通闭塞,这就是铜厂村的面貌和特点。距镇政府所在地18公里处。与清坪村、民主村、云南西所交界,属于与外省结合部,全村总面积约为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为410亩,林地3800亩,荒山2500亩,草原5100亩,全村3个村民组,192户,总人口542口人,属高海拔高山地区,是一个偏远、落后、贫穷的山村。   近年来,在柏果镇党委、政府的重视下,交通部门支持和帮助下,铜厂沟通村(组)公路修通,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发生了巨大变化,由温饱一步一步向小康迈进,老百姓生产、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人口总数:542人 农业人口:520人 非农业人口:22人   --行政区面积:5.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410.0亩   --主要民族成分:彝族","汉族 发展口号:抓好生态建设,造就风景秀美铜厂沟   --所辖村:3个村民组 生产总值:1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养殖业","种植业 名特产品:黑山羊","土豆 办公所在地:铜厂沟村活动室   --自然条件:荒山多,林地多,人文纯朴,是种植、养殖的天然场所 资源:林业   

半坡村

  半坡村位于洒基镇南部,距镇政府所在地3公里,平均海拔1670米,年平均气温13.6℃,辖区面积3.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23.87亩,人均耕地0.16亩,林地768亩,其中经济林200亩,植被覆盖率15%。全村共有8个村民组,740户,2102人,其中党员41人,劳动力1423人,主要居住有汉、彝、白、回四种民族。村内云大、云河公路与两水线相连,村组公路组与组相通,形成便捷的交通网络。辖区内煤炭资源丰富,驻有盘江精煤有限公司土城矿半坡采区,荣祥、常箐两对有证煤矿,一个矸石砖厂,现新建有国投盘北煤矸石发电厂。   主要农作物有玉米、小麦、蚕豆等,经济主要来源于劳务收入,年人均纯收入3546元,村集体经济年收入0.36万元。全村自2004年以来,通过易地扶贫搬迁、采煤沉陷区搬迁、危房搬迁、电厂搬迁共计搬迁354户,每个搬迁点均按统一模式规划筹建,新农村建设已初具规模。村党支部有党员总数40名,其中:女党员8名,少数民族党员13名,35岁以下党员11名,36至59岁党员11名,60岁以上党员16名,平均年龄53.3岁,高中及以上学历党员9名,大学及大学专科学历党员4名。   --人口总数:2358人 农业人口:515人 非农业人口:1843人   --行政区面积:3.4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23.87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回族”“白族”“彝族” 发展口号:开动脑筋,科学发展。   --所辖村:1,2,3,4,5,6,7,8 生产总值:4307.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煤炭 名特产品:无 办公所在地:半坡大垴包自然寨   --自然条件:亚热带湿润气候 资源:煤 铁   

磨嘎村

  磨嘎村位于洒基镇政府西北部,拖长江右岸,距镇5.6公里,面积9.3平方公里。东与锅厂河村接壤,西与宣威市田坝镇腊家村隔河相望,南和迤民村毗邻,北和坪地乡的启古村相依。汉、彝、白族杂居。耕地面积522.86亩,用材林3441.3亩,经济林510亩,天然林1242亩,经果林1100余亩,森林覆盖率53%,辖13个村民组,2070人, 4级公路通村,简易公路通各村民组。全村居民农户均用上了电。粮食作物以玉米、稻、麦为主。   --人口总数:2070人 农业人口:1209人 非农业人口:861人   --行政区面积:9.17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522.86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彝族 发展口号:齐头并进 共创生态磨嘎   --所辖村: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 生产总值:20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核桃,茶叶,中华冬桃,红梨 名特产品:红梨 办公所在地:磨嘎村磨嘎小学   --自然条件:亚热带湿润气候 资源:林木   

落嘎村

  落嘎村住于洒基镇东部,与松河乡接壤,距镇政府一公里,辖区面积5.24平方公里,“212”省道从村中穿过,从铁厂丫口直接盘县英柏线,村内有落箐经济路,交通发达,本村是一个产煤大村,有2对有证煤矿,境内有盘江煤电集团公司土城矿采三、采四两个采区,4个矸石砖厂,人口流动性大。   落嘎村有党支部一个现有党员28人,预备党员2人,村党支部领导成员3人,其中:村党支部书记由王兴会同志担任,委员分别由朱文龙、郭秀花同志担任。   落嘎村有村民委员会一个,村民委员会有领导成员6人,其中:村主任:朱文龙同志,妇女主任:郭秀花同志,文书:刘照春同志,民兵连长:赵永刚同志。下辖11个村民组576户,1907人,其中男966人,女943人。有组长11人,分别由:李如鸿、杨成启、梅小珠、严春乔(兼)、赵永刚(兼)、赵金花、徐学奎、张文俊、赵锁柱、敖成刚、赵小万同志担任。   耕地面积319亩,人均耕地0.15亩,全村共有林地3400亩,其中经济林100亩,植被覆盖率48%,人均收入4084元。      --人口总数:1907人 农业人口:134人 非农业人口:1873人   --行政区面积:5.24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19.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彝、苗、白 发展口号:   --所辖村:落嘎村11个组 生产总值:30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核桃 办公所在地:落嘎村一组   --自然条件: 资源:煤炭   

锅厂河村

  锅厂河村位于洒基镇北部,距洒基镇1公里,是一个以汉、彝、白族等为居住地的纯农业村。下辖16个村民小组,人口总数2858人。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26%,汉族占74%。锅厂河村总面积7.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200亩,森林面积4545亩,森林覆盖率居洒基之首,约占45%左右。锅厂河村交通便利,环境优美,现有通村公路10公里,林区公路17公里,进组公路完成100%。      --人口总数:2858人 农业人口:2383人 非农业人口:475人   --行政区面积:7.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2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彝,白 发展口号:创建“生态村”   --所辖村:共十六组 生产总值:25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农业 名特产品:玉米、洋芋 办公所在地:锅厂河村民委员会   --自然条件:亚热带温湿气候 资源:林业   

常箐村

  常箐村位于洒基镇东北部,下辖8个村民组516户1649人,少数民族人口占80%以上,全村面积5.6平方公里,而全村总耕地不过480亩,人均占耕地不足0.45亩,属于省级二类贫困村。全村规划种植新疆薄皮核桃397.6亩,成功搬迁226户农户,实行危房改造86户,农民增收已基本不依赖于第一产业的自我发展,而是靠第二、第三产业发展的拉动。蔬菜、水果等种植面积逐步扩大,牛、羊、猪等养殖方兴未艾,外出务工成为主流,截至目前,仅今年青壮劳动力的务工收入就超过120万元。同时,积极贯彻实施”经济搞上去,人口降下来”的工作方针,建立健全计生网络,落实各项优惠措施,努力开展优质服务,形成有效工作机制,大力推进人口与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人口已经出现负增长。   在村两委的努力工作中,得到镇党委政府的合理规划,修通一条横穿全村的通组公路,进村路面全部硬化,而两水公路又环抱本村,现在常箐村交通便利,人民群众自发建成3个休闲山庄,蔬菜大棚10个,全村人民已越过温饱线,正以昂扬的姿态迈向富裕、和谐、平安的新常箐。      --人口总数:1649人 农业人口:1488人 非农业人口:161人   --行政区面积:5.6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48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彝族,白族 发展口号:生活宽裕、乡村发展   --所辖村: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生产总值:20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农业 名特产品:马铃薯 办公所在地:铁厂丫口   --自然条件:气候湿润温和   

阿卡村

  阿卡村是一个以彝、布依、水、苗、汉等民族杂居的少数民族村,位于盘水公路旁,距离约6公里,全村共辖3个村民组,人口有738人,所辖区域3.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70.4亩,是一个以传统农业种植为主的纯农业村,人均耕地面积约0.8亩,有林地、荒三、荒坡670亩,由于受环境条件的制约,农民收入条件渠道少,导致村民贫困,村级无任何矿产资源,属典型的少、边,穷贫困地区,并被列为一类贫困村。   近些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村两委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积极发展生产,带领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并取得好成绩,广大村民逐步摆脱贫困。   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指导下,建立健全制度建设,建立《村规民约》及《村民自治》,带领广大农民积极发展生产,苦干、实干加巧干来改变阿卡村贫穷落后的面貌,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斗,阿卡村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村容村貌得到改观,使村民有一个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农民收入有了增长。   阿卡村民委员会   --人口总数:738人 农业人口:706人 非农业人口:32人   --行政区面积:3.4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570.4亩   --主要民族成分:彝,布依,水,汉,苗,白 发展口号:种植,养殖   --所辖村:鲁取古,新寨,发大木 生产总值:3126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小麦、土豆 名特产品:核桃 办公所在地:鲁取古   --自然条件:气候宜人 资源:石灰石   

马过河村

  马过河村位于柏果镇猛者办事处中心位置。北与大寨村,南与深沟,阿卡村,西与鸡场河村接壤。本村有国土面积4.2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430.46亩,其中田80.5亩,地349.9亩。本村下辖五个村民组,320户,总人口949人,有中心户长18人,协会小组5个,育龄妇女小组长5人,党员31人,预备党员1人,入党积极分子2人。辖区有猛者办事处机关和猛者中心小学。有非有制企业(矿石厂)2个,这将给我村的未来经济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人口总数:949人 农业人口:876人 非农业人口:73人   --行政区面积:4.2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430.46亩   --主要民族成分:水族,彝族等 发展口号:改变传统农业,发展现代农业   --所辖村:5个村民小组 生产总值:65.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养殖业、 名特产品:玉米、小麦 、蔬菜、油桃等 办公所在地:马过河村活动室   --自然条件:基地内有农家乐等娱乐设备。联系电话 13984648805(陆廷河) 资源:土地资源.矿山   

民主村

  民主村位于盘县柏果镇西部,面积约三平方公里,东与东升村相连,南与清平村相接,西与云南省核桃村比邻,北与柏果村相邻。是柏果镇的西大门有耕地面积886亩,人均占有耕地0.5亩,主产 玉米、马铃薯、荞麦等。辖区内共有住户542户,人口1724人,这里人民勤劳、豪爽、朴树,四通八达的通村公路和通组公路宛如一条条巨龙是民主村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早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民主村老一辈村领导班子带领人民群众在这里种下了绿色的希望,如今希望成了万亩林场,成了柏果观光、度假、避暑的理想场所,这里风景优美、气候怡人、原生态的山、原生态的水、原生态的森林这就是民主村的特色,现在民主村沐浴着改革的春风与它独特的区位优势巍然屹立在柏果镇西方。      --人口总数:1724人 农业人口:1603人 非农业人口:121人   --行政区面积:3.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886.0亩   --主要民族成分:彝族、汉族、白族 发展口号:勤劳致富!   --所辖村:上打峰岩2组,下打峰岩1组,雨都麦3组,凹子头4组,凹子头5 生产总值:34.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马铃薯,荞麦 名特产品:玉米,马铃薯,荞麦 办公所在地:凹子头4组   

煤炭沟村

  煤炭沟村位于柏果镇中心的东部,现有人口1174人,农业人口1149人,非农人口25人,行政面积4.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650亩,森林覆盖率达60%,有丰富的煤炭资源,经果林280亩(核桃.花椒)。   --人口总数:1174人 农业人口:1149人 非农业人口:25人   --行政区面积:1.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65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白. 发展口号:以党建带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农民持续增收。   --所辖村:5个村民组 生产总值:32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小麦. 名特产品:核桃 办公所在地:煤炭沟村一组   

法土村

  法土村位于柏果镇西北方,北接云南省宣威腊家村、风景村,南与本镇松树村接壤,东西群山环绕。距镇中心15公里,全村占地面积3平方公里,总人口1968人,共622户,党员35人,耕地面积1200亩,人均耕地0.6亩,全村以种植为主,大力发展植树造林和养殖业,主要种植玉米、小麦,兼产水稻、辣椒、马铃薯、大蒜、小葱、蔬菜,(蔬菜大棚基地正在建设中)等,养殖业以黄牛、山羊、猪和家禽等,全村水资源利用低,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用水困难,部分靠天然降水为主。辖区内有证煤矿一个。全村风景宜人,气候凉爽,年均气温13度。      --人口总数:1968人 农业人口:1908人 非农业人口:60人   --行政区面积:3.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2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水族,回族,彝族 发展口号:植树造林,建绿色村寨   --所辖村:一组,二组,三组,四组,五组,六组,七组,八组,九组 生产总值:19.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小麦 名特产品:玉米 办公所在地:法土三组   --自然条件:风景宜人,气候凉爽 资源:铁矿,煤矿   

小寨村

  小寨村位于柏果镇东南面,处于拖长江畔,山川秀美,人杰地灵。全村辖3个村民小组,面积15平方千米,总人口1300人,少数民族占总人口数的10%,农业人口占90%,属于纯农业村。   --人口总数:1300人 农业人口:1170人 非农业人口:120人   --行政区面积:15.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7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彝、白 发展口号:共同发展,携手共创美好家园   --所辖村:一、二、三 生产总值:2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农业 名特产品:小麦,玉米,马铃薯 办公所在地:小寨村   

迤民村

  迤民村位于洒基镇西南部,两水线296公里处,全村平均海拔1000米,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署,气候宜人,煤资源丰富,辖区国土面积6.72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630.02亩,退耕还林811.9亩,森林覆盖率达46%,人均占有耕地0.19亩,下辖四个自然村寨15个村民小组,现有1053户、3275人,汉、白、彝、布衣、水族等民族聚集,居民人口占总人口的90%以上。      --人口总数:3275人 农业人口:879人 非农业人口:2396人   --行政区面积:6.72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63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白,彝,布衣,水 发展口号:   --所辖村:15组 生产总值:38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煤炭 名特产品:煤炭 办公所在地:迤民村活动室   --自然条件: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资源:煤、铁   

竹烟屯村

  竹烟屯村座落于拖长江畔,处于柏果镇和盘关镇交界处,距镇中心12公里,农户沿国道和铁路水红线居住。全村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82.4%,丘陵地占9.2%,坝地占2.4%。宜林宜牧土地约2800亩占土地总面积的61.3%,宜耕地面积约1200亩,占土地总面积的23.9%。   村所属区境属亚热带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均气温19.2℃,年均无霜期271天,日照时数1593小时年均降水量1390毫米,雨热基本同季。5—10月的降雨量占年降雨量的88%,适宜于动植物的繁衍生长。亦时常出现局部性倒春寒、冰雹、洪涝、秋绵雨等灾害性天气。   --人口总数:1362人 农业人口:600人 非农业人口:762人   --行政区面积:3.333333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0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白 发展口号:靠山吃山,以农稳村,发展特色经济   --所辖村:一组,二组,三组,四组 生产总值:3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粮食作物,林业 名特产品:玉米 办公所在地:竹烟屯村活动室   

清水河村

  清水河村位于托长江畔,距柏果镇中心10公里,村域内水红铁路,托长江由北向南穿过,212省道从村域东面经过。东接老屋基,南界竹烟屯,西靠铜厂沟,北邻清坪村。总面积为2.1平方公里,全村共4个村民小组,1个党支部,13个党员。总人口885人,共293户,居住有汉族,彝族,白族,布依族等多个民族。      --人口总数:885人 农业人口:409人 非农业人口:476人   --行政区面积:2.1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66.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白族,彝族,布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1,2,3,4 生产总值:177.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农业 名特产品:玉米 办公所在地:清水河村活动室   

迭脉村

  迭脉村地处云贵高原中部,距离柏果镇中心区5公里,气候宜人,年降雨量充沛,辖区国土面积7.1平方公里,下辖八个村民组,耕地面积891亩,林地1200亩;总人口2209人,农业人口831人,非农人口1378人,党员24人;东面与柏果镇业租村相接,南面与柏果镇堕嘎村相邻,西面与云南省宣威市田坝镇接壤,北面与盘县洒基镇相邻;拖长江从境内流过,国有企业盘江煤电集团、恒鼎公司小云尚货场等坐落在境内,属典型的工农结合区。      --人口总数:2209人 农业人口:831人 非农业人口:1378人   --行政区面积:7.1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891.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白族 发展口号:以工带农,工农和谐,共同发展   --所辖村:迭脉,张家地,坡上,马家梁子,小瓦窑,平子上 生产总值:4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水豆腐 办公所在地:盘县柏果镇迭脉村一组   

煤坡村

  煤坡村位于柏果镇东部,距离镇政府大约8公里,英柏公路穿而过,交通便捷资源丰富,环境优美人居环境和谐。   我村现有国土面积大约3平方公里,全村共辖10个村民组,现有家庭常住人口843户,总人口2793人,本辖区内现有砖厂1个,洗煤厂1个,沙石厂1个,这些企业的发展给我村带来了应有的贡献,解决了煤坡村大部分劳动者的就业问题。   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以及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在镇党委以及镇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村形成了团结、务实、高效、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使我村的禁毒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绩,经济建设取得了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格局,新农村建设取得长足发展,村寨风貌涣然一新,干群关系和谐相处,村民互敬互爱,和谐相处。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我村经济社会发展朝着又好又快的方向发展,必定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取得新的进步。   --人口总数:2793人 农业人口:2689人 非农业人口:104人   --行政区面积:3.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2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白族”,“彝族” 发展口号:以煤和石灰石为主   --所辖村:-边,大坪子,七丘,煤炭坡,大坝田,魏家屋居,泥都,顺场,吴家洞,叉河 生产总值:7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小麦” 名特产品:“磨芋” 办公所在地:煤坡村委会   

业租村

  业租村位于柏果镇北部,东面与洒基镇交界,西面与迭脉村连接,两水公路旁,交通便利,距离镇中心5公里。全村共有六个村民组,总人口有2180人,农业人口有516人,非农业人口有1664人,耕地面积441亩,沿两水线拖长江两岸环境治理总面积达962亩,林地面积1200亩。享受城镇低保对象315人,农村低保对象125人。辖区内有土城矿、云尚煤矿、鑫源煤矿以及两个砖厂。   --人口总数:2180人 农业人口:516人 非农业人口:1664人   --行政区面积:5.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441.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白族,彝族,水族 发展口号:共同发展,共同富裕   --所辖村:一组,二组,三组,四组,五组,六组 生产总值:56.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农业 名特产品:玉米 办公所在地:业租村活动室   --自然条件:气候适宜 资源:煤、木材   

深沟村

  深沟村位于柏果镇东南部,村居住地2.8平方公里,东:以岩头寨村接壤。南以盘江镇大牛山村接壤,西以阿卡村接壤,北以马过河村接壤。居住着村民436户,人口1327人,其中少数民族56人。      --人口总数:1000人 农业人口:900人 非农业人口:100人   --行政区面积:9000.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 发展口号:   --所辖村: 生产总值:1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玉米 办公所在地:村活动中心   

罗家地村

  罗家地村位于柏果镇东南方向,地处高寒边远山区,自然条件恶劣,全村人杰地灵、环境优美、景色怡人,距柏果镇镇府所在地25公理,全村所辖五个村民小组,三个自然小区,面积12平方千米,人口约1300人,少数民族占7%,其中农业人口占98%,属于纯农业村。         --人口总数:1372人 农业人口:20人 非农业人口:1352人   --行政区面积:12.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5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彝族,水族,布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一,二,三,四,五 生产总值:42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 名特产品:玉米,马铃薯 办公所在地:罗家地村   

烂沟沟村

  烂沟沟村概况   我村现有人口1260人,其中农业人口300户,非家业人口150户,坐落在柏果镇中心区两水线往红果方面3公里地方,我村与团结村,清坪村,鸡场河村接壤。我村主要以家作物为主。我村现有陆中德煤矿和冬瓜凹煤矿,还有部分养殖户。   我村的发展目标,主要是以煤矿为辅,把种植业提升上来。为了接高我村农民的经济收入,我村将寻找各种经济型产业。发展地域性农产品。   我村受煤矿开采的影响,现在建有烂泥沟村新区。坐落于村活动室,烂泥沟小学旁,搬迁户数约200户,现准备新搬迁的还有原陆中德,现烂泥沟村三、四组村民。      --人口总数:1260人 农业人口:700人 非农业人口:560人   --行政区面积:3.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8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白族,布依族,蒙古族,彝族,汉族 发展口号:以工辅农,以农业发展为主   --所辖村:一组,二组,三组,四组 生产总值:1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煤炭,种植业 名特产品:玉米,土豆 办公所在地:柏果镇烂泥沟村活动室   --自然条件:环境优雅,气候怡人 资源:煤炭   

松树村

  松树村位于柏果镇西北部,北接法土村,西接云南,东接迭脉村,南接包家村,距五一办事处4公里,距镇政府15公里。全村总面积10.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360亩,林地2270亩,其余的是草山草坡及灌木等。村级公路长4.5公里,贯穿东西。   全村辖8个村民组,总人口2386人,其中农业人口2303人,非农业人口83人;劳动力530人;上大学的有43人;上高中的有76人;上小学和初中的有452人。   0党员22人,共青团员183人。   平均海拔1500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属典型的四季性湿润气候,气候宜人。   资源有煤、石灰石、丰富的草山草坡等。   --人口总数:2386人 农业人口:2303人 非农业人口:83人   --行政区面积:10.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36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彝,白,苗 发展口号:人民富裕,社会和谐,环境优雅,民风纯朴   --所辖村:共8个组 生产总值:236.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养殖业 名特产品:玉米 办公所在地:田中间   --自然条件:气候凉爽,温和 资源:煤,石灰石,丰富的草山草坡   

鸡场河村

  鸡场河村座落于两水公路旁、拖长江畔(属盘县主要河流、因河流主要流经盘北一线、   俗称“拖长江”、有“盘县母亲河”之美意).   下面给大家作以下鸡场河村简介:   1.两水公路:直穿村一至五个自然组、南连接上海至瑞丽(贵州盘县段)高等级公路.西接云南、东   接滑石纟、北近柏果镇中心区、优势:解决我村农业产品走出家门。   2.水红铁路:直穿于村四至五组、是连接南昆线、水红线、(连通全国各地)、优势:解决我村农   业产品出家门。   3.拖长江流域:村主要位落于拖长江畔、优势:人畜饮水、农田灌溉。   


业租村特产大全




业租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