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贵州省 >>六盘水 >> 盘州市 >> 保田镇 >> 三万底村

三万底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三万底村谷歌卫星地图)


三万底村简介

  三万底村地处忠义乡乡政府所在地,是全乡的政治、经济、文化、商贸中心。交通便利,212省道从三万底村穿境而过,村民出行十分便利。全村辖6个村民组,2738人,0党员34名,境内有中学一所,中心小学一所,企业2家。近年来,本村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总体要求,积极推进农村三个文明建设,全村各项事业协调共进。
  
  --人口总数:2738人 农业人口:1821人 非农业人口:917人
  --行政区面积:8.37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235.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彝,白 发展口号:
  --所辖村:大寨,小寨,店子上,场坝上,达拉卡等6个组 生产总值:4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水稻 名特产品:生姜 办公所在地:店子上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520222200 561601 -- 查看 三万底村谷歌卫星地图

三万底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三万底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扯拖村

  扯拖村是忠义乡所辖11个行政村之一,距乡人民政府驻地16公里,全村共13个村民组、512户、总人口2250人。海拔高度1600——1800米之间,年降雨量1200——1500毫米,年平均气温14.7°C,年无霜期260天左右。   扯拖村村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农作物生长,粮食作物主要以玉米、小麦为主,经济作物以烤烟为主,烤烟收入占整个经济来源的一半以上。人均占有粮580公斤,人均纯收入1700.00元。   扯拖村人民勤劳,精神文明建设步伐加快,“四在农家”全面启动。教育、文化、卫生事业蓬勃发展,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以上。计划生育工作,实行村民自治。社会稳定,村民安居乐业,以饱满的热情,按照“二十字方针”要求,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积极贡献。   --人口总数:2250人 农业人口:2250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11.2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5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1,2,3,4,5,6,7,8,9,10,11,12,13 生产总值:31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小麦,烤烟 名特产品:林业 办公所在地:忠义乡扯拖村   

枯鲁底村

  枯鲁底村位于镇政府东北,国土面积7.7平方公里,距镇政府所在地8千米,与新民乡接界,全村共10个村民组,481户,1741人,有大牲畜568头(匹),枯鲁底村自然条件较差,经济文化相对较落后。主要以生姜、稻谷为支柱。 枯鲁底村生态环境较好,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大大提高了我村的森林覆盖率,改善了我村的生态环境,水土流失的现象得到了有效的遏制。   --人口总数:1741人 农业人口:1708人 非农业人口:33人   --行政区面积:7.7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125.0亩   --主要民族成分: 发展口号:   --所辖村: 生产总值:856.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稻谷,生姜,蔬菜 名特产品:蔬菜 办公所在地:枯鲁底村   

甘河村

  一、自然条件   甘河村距保田政府东3公里,地处东径104°39’至104°49’,北纬25°20’至25°28’之间。东靠阿方村,南连普田乡,北接忠义乡,西邻下保田村。   1、地形地貌   全村地貌较为平坦,地势东高西低,南北两面的山峦如两条腾飞的巨龙,引领我村的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平坦的地形为我镇发展“农产品加工工业园区”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也为我村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相信在上级的领导和关心下我村各方面的发展将会更美好。   2、气候条件   气候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境内最高气温35.5℃,最低气温-3.2,年平均气温14.1℃,无霜期250至300天,年平均日照时间1065.7小时。   二、资源概况   1、土地资源   全村总面积15.5平方公里,林地占35%,耕地占40%,水域占8%,其它占17%。耕地总面积7900亩,其中基本农田1600亩,人均占有耕地 2.6亩,人均基本农田0.53亩,境内耕地主要以坡耕地为主,水田主要分布在沿河两侧。   2、水资源   甘河村水资源较为丰富,清底河水库流出的水为全村一半人口的灌溉和人畜饮水都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3、生物资源   全乡森林覆盖率40%,境内有林业用地900亩,其中林地500亩。植物种类丰富,有形成产业的生姜约1000余亩,分布在各自然寨。      --人口总数:3100人 农业人口:2980人 非农业人口:120人   --行政区面积:15.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46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回族,彝族 发展口号:建设和谐村寨,使我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所辖村:上下甘河,南岭者,猫猫洞,铁厂,啦草滩 生产总值:6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生姜,烤烟 名特产品:生姜,烤烟 办公所在地:甘河村活动室   --自然条件:夏无酷暑,冬无严寒 资源:树木,山地   

鹅毛寨村

  鹅毛寨村是一个独立的自然行政村。地处保田镇政府西面,西南与大山镇相连,西北与忠义乡为邻,迄今已有300多年历史。现共十二个村民组,全村总户数1013户,总人口3315人,全村国土面积5.5万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800亩,其中旱地6500亩,水田1300亩,有劳动力1600人,外出务工341人。全村以种养殖为主。   村领导班子健全,成员分工明确,村干部实行挂组管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带头作用。   我村现有现代化大棚20亩,以种植反季节蔬菜水果,养殖蚂蚱为主。有养羊基地1个,养牛基地1个,养鸡场1个。村民节约化小型养猪场4个。在新时期新农村建设中,起到了一定的带头作用。   全村主要以种植烤烟生姜为主,在新时期下正向新型农业过渡。      --人口总数:3315人 农业人口:3203人 非农业人口:112人   --行政区面积:5.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78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回,苗 发展口号:   --所辖村:1-12 生产总值:13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烤烟,生姜,玉米 名特产品:刺梨 办公所在地:鹅毛寨村活动室   

上保田村

  上保田村位于保田镇西南部,地处东经位于东经104°39′,北纬25°20′,东抵普田乡老格子村,南抵兴义市威舍镇,西与大山镇交界,北与本镇下保田村相连,距镇机关驻地2公里,距县城红果60公里。国土面积24.8平方公里, 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平均海拔1560米,最高海拔1800米,最低海拔1510米,以黄壤土为主,气候特点是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6℃,全年日照时数1658小时,平均降雨量1366.1㎜,无霜期278天;现有森林面积5020亩,森林覆盖率为33.47%,在现有林地中,用材林3370亩,经济林150亩,其中金秋梨900亩,板栗100亩,油桃200亩,早熟苹果300亩。   上保田村居住着汉、彝、黎、水等民族,少数民族占全村总人口的20%。村党支部2006年被评为盘县“五好基层党支部”、2010年被授予六盘水市“五好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里,人口4680人,分散在上保田、双锁山、方田、新营、密勒、松林田六个自然寨,主要以种植烤烟、生姜、玉米、水稻、芭蕉芋等为主,该村的土地肥沃,是我镇农产品的主要产区之一。   近年来,在国家大力支持下,上保田村村民的刻苦努力,上保田村的经济发展讯速,村容村貌整洁,环境优美,社会治安良好,村民过上了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      --人口总数:4680人 农业人口:4588人 非农业人口:92人   --行政区面积:24.8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5891.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回族,布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 生产总值:1035.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生姜,烤烟,稻谷 名特产品:生姜,烤烟 办公所在地:上保田村   

阿方村

  阿方村位于保田镇东北部,四周与忠义乡小河沟村、祭山坡村,我镇枯鲁底村、甘河村相接壤,全村区划面积11.3平方公里,辖区交通便利,保田镇至新民乡的乡镇公路经由本村,这为本村发展经济提供了便利条件。近年来,在国家和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阿方村村民经过艰苦努力,各项经济社会事业得到迅速发展,村民生活水平得到大幅提高。为我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提供良好保障。   地形地貌及气候特征   我村位于东经104°39′—104°49′,北纬25°20′—25°28′之间,海拔1350m—1975m,平均气温14.6℃,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属于山地地形,是典型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降雨量1504.8mm,年平均气温14.5℃,积温5315.1℃,无霜区269天。处于清底河水库下游灌溉区,是一个纯农业村。   社会经济概况   全村所辖5个自然寨,12个村民小组,共658户,总人口2374人;全村共有耕地面积2800亩。其中旱地2100亩,水田700亩,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小麦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有烤烟、生姜、魔芋、芭蕉芋、油菜等,养殖业以猪、牛、羊为主。   产业发展现状   阿方村现在没有工业,主要以农业为主,现有蔬菜大棚种植户1家,共有大棚11个,占地面积5亩,还有其他零散养殖户。   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阿方村的烤烟和生姜种植已具规模,但总体还只停留在传统农业模式下,农业种植结构单一,种植方式还没有向现代农业转移,限于地形等因素影响,农业生产方式落后,缺乏科学技术指导。村内环境治理也有待进一步改善。   --人口总数:2374人 农业人口:2343人 非农业人口:31人   --行政区面积:11.3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8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彝,布依,,汉,苗,回 发展口号:增加农民收入 改善农村面貌   --所辖村:阿方,岩丰庆,后山,李子沟,小阿方 生产总值:5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烤烟、生姜、玉米 名特产品:核桃、薏仁米 办公所在地:阿方村活动室   --自然条件:气候宜人 资源:林地、溶洞   

鲁楚坡村

  鲁楚坡村位于盘县县委、县政府驻地(红果新城)南面,地处六盘水市西南边陲,素有六盘水市南大门之称。距镇人民政府所在地8公里,东与普田乡相邻,南抵兴义市清水河镇,西与威舍镇接壤,北与我镇上保田村相依。距保田镇人民政府所在地7公里,是保田镇七个行政村之一。全村总面积29.6平方公里,辖13个自然村寨,18个村民组共1088户,总人口3578人,农业人口占总人口98%,居住有汉、彝、黎、布依、回、白等民族。有劳动力2000余人,剩余劳动力1500余人。现在我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368元。   全村地貌山高谷深,群峰挺拔,最高峰1820米,地势西高东低,境内西部、北部以石岩层,东部、南部多以砖土为主。   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境内气候温和湿润,年平均气温在14度左右,无霜天在260天至300天,日照时间长,降雨充沛。   境内耕地以坡耕为主,水田主要分布在自然寨附近有水源的地方,俗称坝子。水资源匮乏,有两条河流瓦厂河、断头河,都属于谷底河,待开发利用,其余有少量的地表水。   全村森林覆盖率达45%,生物多样性突出,森林主要以杉木为主,还有广阔的梨园基地。境内矿藏资源丰富,主要以深层煤和砖土为主,都还未得到开发利用。   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小麦为主,经济作物主要有梨、桃、李、烤烟、生姜、薏仁米、蘑芋、芭蕉芋、油菜等,养殖业以猪、牛、羊为主。      --人口总数:3578人 农业人口:3511人 非农业人口:67人   --行政区面积:29.6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5217.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回,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 生产总值:798.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经果林,生姜 名特产品:黄花梨,生姜 办公所在地:鲁楚坡村狗场营3组   

三万底村

  三万底村地处忠义乡乡政府所在地,是全乡的政治、经济、文化、商贸中心。交通便利,212省道从三万底村穿境而过,村民出行十分便利。全村辖6个村民组,2738人,0党员34名,境内有中学一所,中心小学一所,企业2家。近年来,本村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总体要求,积极推进农村三个文明建设,全村各项事业协调共进。      --人口总数:2738人 农业人口:1821人 非农业人口:917人   --行政区面积:8.37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235.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彝,白 发展口号:   --所辖村:大寨,小寨,店子上,场坝上,达拉卡等6个组 生产总值:4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水稻 名特产品:生姜 办公所在地:店子上   

甘塘子村

  甘塘子村是忠义乡所辖11个行政村之一,距乡人民政府驻地4公里,全村共6个村民组、365户、总人口1169人,其中,少数民族46户、201人。村民均居住在风景秀丽、气候宜人交通便利212省道傍。总面积7.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980亩。海拔高度1600——1800米之间,年降雨量1200——1500毫米,年平均气温14.7°C,年无霜期260天左右。   甘塘子村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农作物生长,粮食作物主要以玉米为主,经济作物以烤烟、生姜为主,烤烟收入占整个经济来源的一半以上。人均占有粮730公斤,人均纯收入2800.00元。该村适宜林、牧、渔业、旅游业发展,森林覆盖率达51%,大牲畜存栏数540头(匹)。近年来,经水利部门和忠义乡人民政府的努力,绿树成荫,山清水秀,发挥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甘塘子村人民勤劳,精神文明建设步伐加快,“四在农家”全面启动。教育、文化、卫生事业蓬勃发展,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以上。计划生育工作,实行村民自治。社会稳定,村民安居乐业,以饱满的热情,按照“二十字方针”要求,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积极贡献。      --人口总数:1169人 农业人口:1150人 非农业人口:19人   --行政区面积:7.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98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彝” 发展口号:构建和谐村寨   --所辖村:6个组 生产总值:12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 名特产品:生姜 办公所在地:甘塘子村活动室   

冬瓜岭村

  冬瓜岭村下辖11个村民组,全村总户数604户,总人口2160人。距忠义乡人民政府驻地约5公里,水、电、路通,但路况较差,通信设施齐备,位于212省道旁边,全村劳动力960余人。针对自然村寨分部概况而言,是全乡所有行政村中最为分散的一个村,也是忠义乡占地面积最大的村,2004年由原冬瓜岭村和石垭口合并而成,该村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降雨量1460毫米,适宜种植、养殖业发展、手工业、石料普及全村,各行各业发展正常,经济收入以烤烟为主,全村年收入410万元,人均占有粮食350公斤,人均纯收入2640元。冬瓜岭村基础较为雄厚,外出务工200余人,几乎无流失劳动力。在十二五期间,面临新的历史挑战和机遇,但村两委班子表示,他们将克服各种困难,努力实现全村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人口总数:2160人 农业人口:2143人 非农业人口:17人   --行政区面积:14.84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128.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彝,苗 发展口号:   --所辖村:石垭口,黑果菁,旧屋基,彭家菁等11个组 生产总值:41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养殖 名特产品:烤烟 办公所在地:冬瓜岭村活动室   

茅草坪村

  茅草坪村位于盘县南部忠义乡境内,212省道窘境而过,交通方便,各组均通公路,距乡政府所在地5公里,东与大山镇的播土村、司寨村接壤,西与冬瓜岭村相望,南与邱家树林村毗邻,北与三万底村相连。全村土地总面积6.4平方公里,有6个村民小组,2010年底全村共有532户1530人,其中0党员15人(其中男14人,女1人)。现有完小1所,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在校学生102人,教职工8人。   茅草坪村四面群山环绕,土地贫瘠,海拔较高,以种植马铃薯、玉米、荞为主。全村共有耕地面积3000余亩,退耕还林面积2013亩。   2011年县财政“一事一议”奖补资金金投入35.39万元,硬化通组公路7200平方米,现已完工,村容村貌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大部分农户拥有无线电视,交通通讯设备配套逐步完善。   茅草坪村人口以自然寨居住相对集中,是一个人多地少的行政村,大部分人口依山而居。通过近几年的新农村建设、危房改造建设,旧村换新貌,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各项事业和精神文明建设得到全面发展,社会治安稳定,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人口总数:1530人 农业人口:1499人 非农业人口:31人   --行政区面积:6.4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0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金竹坪,鸡说话,高坡,茅草坪4至6组 生产总值:2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马铃薯,玉米 名特产品:马铃薯 办公所在地:茅草坪村活动室   --自然条件:四面群山环绕,海拔较高   

邱家林村

  邱家林村位于忠义乡政府东北部,距乡人民政府驻地4公里,全村辖7个村民组,229户,总人口831人,全村占地10942.05亩,耕地面积520亩,有林地面积7300亩,森林覆盖较高,平均海拔1800米.   邱家林村交通便利,三万底村至扯拖村公路贯穿全境,全村7个组均通公路,百姓出入十分便利,全村农作物主要以玉米、小麦、马铃薯为主,养殖业较发达,特别是黑山羊养殖遍布全村,目前黑山羊存栏数为600只,养鸡专业户6人,共有家畜存栏3500余只,气候明显,特别适宜种植马铃薯和发展畜牧业。   邱家林村人口以自然寨居住相对分散,大部分人口依山而居。通过近几年的新农村建设、危房改造建设,旧村换新貌,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各项事业和精神文明建设得到全面发展,社会治安稳定,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人口总数:860人 农业人口:858人 非农业人口:2人   --行政区面积:7.3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52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布依,彝 发展口号:森林可持续发展   --所辖村:刘家屋基,滩子头,邱家树木,小白岩,山背后,回子大田,嘎布 生产总值:205.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养殖 名特产品:洋芋、玉米、竹子 办公所在地:邱家林村活动室   --自然条件: 资源:森林,竹子   

洒坝村

  洒坝村是忠义乡所辖11个行政村之一,距乡人民政府驻地11公里,全村共9个村民组、482户、总人口1560人。村民均居住在风景秀丽、气候宜人的洒坝水库两侧。总面积10.41平方公里,其中,占地面积17787.15亩。海拔高度1600——1800米之间,年降雨量1200——1500毫米,年平均气温14.7°C,年无霜期260天左右。   洒坝村村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农作物生长,粮食作物主要以玉米、小麦为主,经济作物以烤烟为主,烤烟收入占整个经济来源的一半以上。人均占有粮610公斤,人均纯收入1800.00元。该村适宜林、牧发展,森林覆盖率达51%,大牲畜存栏数826头(匹)。境内的洒坝水库是盘县的小一型水库,。近年来,经水利部门和忠义乡人民政府的努力,绿树成荫,山清水秀,发挥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洒坝村人民勤劳,精神文明建设步伐加快,“四在农家”全面启动。教育、文化、卫生事业蓬勃发展,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以上。计划生育工作,实行村民自治。社会稳定,村民安居乐业,以饱满的热情,按照“二十字方针”要求,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积极贡献。      --人口总数:1560人 农业人口:1559人 非农业人口:1人   --行政区面积:10.59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1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彝 发展口号:   --所辖村:老洒坝,二组,三组,四组,五组,六组,七组,大窝子,辣簸箕 生产总值:301.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烤烟,玉米 名特产品:林业, 办公所在地:洒坝村活动室   

五朋村

  五朋村是忠义乡所辖11个行政村中最大的村,距乡政府驻地17公里,全村共13个村民组,1116户,总人口3810人,海拔高度1600米左右,年降雨量1200—1500,村内风景秀丽、气侯宜人。   五朋村主要种植烤烟、玉米等农作物,有五朋烟叶收购点一个,目前有总投资400万的五朋烟叶站育苖工场和烘烤大棚正在建设之中。五朋村植被丰富,盛产桃、李、梨等水果。   五朋村人民勤劳,精神文明建设步伐加快,“四在农家”全面启动。教育、文化、卫生事业蓬勃发展,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以上。计划生育工作,实行村民自治。社会稳定,村民安居乐业,以饱满的热情,按照“二十字方针”要求,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积极贡献。      --人口总数:3810人 农业人口:3705人 非农业人口:105人   --行政区面积:13.23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252.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彝,布依,回 发展口号:大力发展现代烟草农业,实现五朋村各项事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   --所辖村:李家寨,马家寨,中寨,云南寨,瓦厂坪,孔家老坡等13个组 生产总值:52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五朋村大棚育苗 名特产品:烤烟 办公所在地:五朋村活动室   

祭山坡村

  祭山坡村地处盘县忠义乡东部,距忠义乡人民政府所在地14公里。全村辖6个村民组,325户,1285人,0党员14名,全村农民主要经济收入以烤烟种植为主,同时种植生姜、玉米等农作物,全村森林覆盖率达65%,生态良好,属典型的生态宜居地方。      --人口总数:1285人 农业人口:1280人 非农业人口:5人   --行政区面积:9.1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401.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彝,苗 发展口号:建设绿色生态村寨   --所辖村:1组,2组,石丫口,二坡,河沟头,湿水牛 生产总值:25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烤烟 办公所在地:祭山坡村一组村活动室   --自然条件: 资源:森林   

小河沟村

  小河沟村是忠义乡所辖11个行政村之一,距乡人民政府驻地7公里,全村共8个村民组、432户、总人口1593人,其中,少数民族46户、201人。村民均居住在风景秀丽、气候宜人的小河沟水库两侧。总面积10.4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560亩。海拔高度1600——1800米之间,年降雨量1200——1500毫米,年平均气温14.7°C,年无霜期260天左右。   小河沟村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农作物生长,粮食作物主要以玉米、小麦为主,经济作物以烤烟为主,烤烟收入占整个经济来源的一半以上。人均占有粮730公斤,人均纯收入2800.00元。该村适宜林、牧、渔业、旅游业发展,森林覆盖率达51%,大牲畜存栏数826头(匹)。境内的小河沟水库是盘县的小一型水库,。近年来,经水利部门和忠义乡人民政府的努力,绿树成荫,山清水秀,发挥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小河沟村人民勤劳,精神文明建设步伐加快,“四在农家”全面启动。教育、文化、卫生事业蓬勃发展,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以上。计划生育工作,实行村民自治。社会稳定,村民安居乐业,以饱满的热情,按照“二十字方针”要求,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积极贡献。   --人口总数:1578人 农业人口:1573人 非农业人口:5人   --行政区面积:10.41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56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彝”,“白” 发展口号:   --所辖村:八个村民组 生产总值:31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小麦” 名特产品:“烤烟” 办公所在地:小河沟村活动室   --自然条件: 资源:水   

打碓窝村

  打碓窝村隶属于盘县忠义乡,属于山区。距离忠义乡人民政府所在地5公里,国土面积8.4平方公里,海拔1550米,年平均气温15. ℃,年降水量1450毫米,适宜种植等农作物和发展养殖业。有耕地2100亩,有林地600亩。全村辖8个村民小组,有农户430户,人口1480人,其中农业人口1460人,劳动力500人, 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410万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烤烟和生姜为主,2010年种植烤烟1350亩,生姜1210亩。该村目前正在发展特色产业,计划大力发展烤烟产业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有四连体的育苗大棚4个。该村到乡镇道路为 土 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交通不便。全村参加农村合作医疗1466人,参合率 99 %。   --人口总数:1480人 农业人口:1460人 非农业人口:20人   --行政区面积:8.4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1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 发展口号:   --所辖村:新荒田,老荒田,上长冲,下长冲,打碓窝,双巴窑,小米洼8个组 生产总值:41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养殖 名特产品:烤烟、生姜 办公所在地:打碓窝村五组   

下保田村

  下保田村下辖4个自然寨,9个村民小组,全村总户数791户、总人口2616人、全村国土面积18052亩、耕地面积7633亩、其中水田935亩、旱地6697亩、有劳动力1560人、外出务工206人。   下保田村是保田镇政府、保田镇居委会所在地,地处刘坪线71公里处,是保新公路、保普公路的起点,交通发达,区位优势明显。   村支两委领导班子健全,成员分工明确,班子成员6人中全日制大专学历1人,提升学历教育中专1人,高中学历1人,其他3人为初中以上学历。村党支部有支部书记1人,支部副书记1人,支部委员5人,党支部平均年龄37.5周岁。有村民委员会成员7人,其中村主任1人,委员6人,村委会组成人员平均年龄42.4周岁,全村共青团、妇代会、民兵连、治保委员会、调解委员会等各种组织健全并能发挥作用。   2010年荣获省“五好”基层党组织、荣获市2007—2009年度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2008年荣获市“五好”基层党组织、荣获市2006—2007年度“先进村居妇代会”、荣获市2008年度全市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先进集体”、荣获2004—2006年度“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荣获市2011—2003年度“文明村镇”、荣获2006年度“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获市2004年度“先进党支部”、荣获县2005年度“民主法治示范村”、荣获县1999—2001年度“文明村”、荣获县2005—2006年度“先进党支部”、荣获县2008年度“五好”基层党组织、荣获县2009年度“平安村”、荣获镇2006年度“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获镇2009年度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一等奖、荣获镇2010年度禁毒工作三等奖、荣获镇2000年度“先进团支部”、荣获2010度保田镇绩效考核一等奖等荣誉。      --人口总数:2616人 农业人口:1983人 非农业人口:633人   --行政区面积:13.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7633.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回, 发展口号:   --所辖村: 生产总值:1034.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生姜,烤烟 名特产品:生姜 办公所在地:下保田村   


三万底村特产大全




三万底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