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村,位于城关镇东南面,主要靠耕种生产,著名的特产有早熟包谷,全村总面积2平方公里,总人口1333人,农业人口1320人,耕地面积1111.4亩是城关镇耕地面积最大的一个村,由多民族组成,办公所在地位-村三组
--人口总数:1333人 农业人口:1320人 非农业人口:13人
--行政区面积:2.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111.4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白族,苗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一,二,三,四,五,六,七” 生产总值:9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 名特产品:早熟包谷 办公所在地:大海村三组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520222101 | 561601 | -- | 查看 大海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九间楼社区 |
九间楼社区是贵州省六盘水盘州市双凤镇下辖的社区区划代码为520222101,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520222。邮政编码为561601,长途电话区号为0858 ,车牌号码为贵B。与大海村、红石岩村、对门山村、豆腐坡村、断桥村、南门村、南门社区、玉阳社区、碧云社区、思源社区、小观音寺社区、鼓楼社区、双凤社区、北门社区、小坪地村、金家庄村、龙硐村、银汞山村、松林村、薛官屯村、封家湾村、鄢家庄村、小河村、右所屯村、大庄村、下沙沟村、四里村相邻。 |
南门社区 |
南门社区位于城关镇中部,东抵九间楼社区,西抵南门村,南抵碧云社区,北抵对门山村。辖区面积为0.6平方公里,下辖18个居民小组,总人口3460余人,其中流入人口540余人,辖区内有县级医院一座及百多家商铺,社区办公室位于农业银行对面原畜牧兽医站。 --人口总数:3460人 农业人口:200人 非农业人口:3460人 --行政区面积:0.6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亩 --主要民族成分: 发展口号: --所辖村:十八个居民组 生产总值:2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人工面 办公所在地:城关镇农业银行对面原畜牧兽医站 |
玉阳社区 |
玉阳社区建于2003年,土地面积0.8平方公里,共18个组1056户3123人。辖区有敬老院一所。企业一家盘县火腿油辣椒厂,卫生室一个,中学一所,小学一所,私立学校一所,共有学生7800人。 --人口总数:3123人 农业人口:123人 非农业人口:3000人 --行政区面积:0.8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5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彝族 发展口号:为民服务 --所辖村:18 生产总值:12.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火腿油辣椒 办公所在地:城关镇玉阳路 |
碧云社区 |
碧云社区是贵州省六盘水盘州市双凤镇下辖的社区区划代码为520222101,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520222。邮政编码为561601,长途电话区号为0858 ,车牌号码为贵B。与九间楼社区、大海村、红石岩村、对门山村、豆腐坡村、断桥村、南门村、南门社区、玉阳社区、思源社区、小观音寺社区、鼓楼社区、双凤社区、北门社区、小坪地村、金家庄村、龙硐村、银汞山村、松林村、薛官屯村、封家湾村、鄢家庄村、小河村、右所屯村、大庄村、下沙沟村、四里村相邻。 |
双凤社区 |
双凤社区概况:双凤社区属城关镇的中心区域,是我镇的经济、商贸中心,社区总面积0.7平方公里,共有16各居民小组,常住居民2168人,周边与思源社区、鼓楼社区、小观音寺社区、九间楼社区相连,社区有城关一小、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村信用社、电信局、邮政局、移动公司、新华书店、红月超市、天合商场、中西医药公司、贵缘宾馆、林业宾馆等单位,各自然组的道路畅通,创造经济发展非常方便,给社区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社区两委有干部6人,镇下派干部3人,现有党员19人,入党积极分子1人,社区两委将在城关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以保持赏先进教育活动为基础,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带头作用,实践“-”重要思想,团结和带领全体社区干部,广大居民走向共同致富之路。 --人口总数:2168人 农业人口:644人 非农业人口:1524人 --行政区面积:0.7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回族,布依族,俄罗斯族,苗族,白族,彝族,满族 发展口号:依托区位优势,成就经济中心 --所辖村:十六个组 生产总值:6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商贸,木材加工 办公所在地:解放北路 |
思源社区 |
思源社区位于城关镇中心地段,与双风社区,对门山村,观音社区相邻,辖区面积为0.712平方公里,下辖20个居民小组,总人口2611余人,其中流入人口548余人,辖区内有县级医院一座及百多家商铺,社区办公室位于解放北路。 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社区干部和全社区人民的共同努力,全社区经济社会及各项工作得到了持续、协调、健康发展,社会安定和谐,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人居环境逐年改善。 --人口总数:2611人 农业人口:258人 非农业人口:2353人 --行政区面积:0.712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 .苗.彝等 发展口号:突出科学发展、建设和谐社区 --所辖村:20个居民小组 生产总值:1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商品批发 名特产品:小商品 办公所在地:解放北路 --自然条件:社区交通便利,气候适谊 |
小观音寺社区 |
小观音寺社区位于城关镇北面入城口处,社区成立于2003年,由原来的五、七、九街的部份居民区合并而成,辖区面积1.3平方公里,又与对门山村、红石岩相连。全社区分成20个居民小区,总人口4342人,现有党员21人,辖区内有21家企事业单位,四个车站、两家宾馆、一个大型综合批发商场,一个农贸市场,一所私立中学,二家私立医院,十余家公司。辖区内河滨路更是饮食一条街,汇集了各种特色餐饮美食。 社区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同时也是一个商业贸易集散地。 --人口总数:4342人 农业人口:320人 非农业人口:4022人 --行政区面积:1.3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彝 发展口号:突出科学发展、建设和谐社区 --所辖村:20个居民小组 生产总值:2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商业,小商品批发 名特产品:美食一条街 办公所在地:城关镇复烤厂宿舍 --自然条件:气候宜人、风境优美、生态宜居 资源:商贸 |
鼓楼社区 |
鼓楼社区座落在城关镇的东部,坐落城关镇商业中心地段,与鼓楼社区和双凤社区、观音社区、断桥村相连。社区总户数1148户,总人口3290人。辖区内单位有:大桥信用社、盘县一中、盐业公司以及贵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文庙古迹。 --人口总数:3290人 农业人口:/人 非农业人口:3290人 --行政区面积:5.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 发展口号: --所辖村: 生产总值:1.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0 办公所在地:城关镇七街城关镇宿舍 |
北门社区 |
北门社区位于城关镇北部,辖区内总户数为1198户,划分为16个组,占地面积为60836平方米,总人口3006人。辖区内有实验小学等4所学校,城北鼓楼、张道藩故居等6个旅游景点,拥有鸡蛋面、水豆鼓等特色美食。 --人口总数:3006人 农业人口:1人 非农业人口:2886人 --行政区面积:60836.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90.8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彝族 发展口号:为 --所辖村:16个组 生产总值:2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食品 名特产品:豆腐干、糕点、水豆鼓、鸡蛋面、米凉粉 办公所在地:检查院5楼 |
南门村 |
南门村位于盘县城关镇中心位置,属于城中村。它左邻盘县碧云公园,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右接盘县百年古寺东明寺,拥有浓厚的文化底蕴。辖区内有省级示范性高中盘县二中和历史遗留建筑古城墙及烽火台,又为我村添上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南门村总人数1116人,共426户,有耕地面积320亩,主要从事农业种植。全村共辖九个村民小组,是城关镇人口稀少,所辖辖区较大的一个村。 在经济发展方面,我村由于受地势和气候条件影响,在农作物种植上主要以种植早熟蔬菜为主,春季早熟蔬菜有:黄瓜、金豆、豇豆、番茄、辣椒;冬季早熟蔬菜有:花菜、白菜、菠菜、莲花菜、青菜。我村目前的养殖业主要以零散养殖为主,且规模较小。而位于西面的西门坡,辖我村一、二、七、八、九、五个村民小组,风景优美,植被茂盛,地理环境优越,推动了我村旅游服务业的发展。 在支部建设方面,我村通过各种教育形式,努力抓好我村的党员示范性教育,发挥党员在村的模仿带头作用。2011年,为确保我村党建工作取得实效,经村党支部研究决定,特成立城关镇南门村党建工作领导小组,明确村支书李正英为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并对其他村委人员进行了具体分工。在工作小组的带领下,南门村先后开展村党支部定期评议党员干部活动,开展党员批评与自我批评教育活动,这使得广大干部党员牢固的树立了先进性概念,敢于接触具体的人和事,还使广大党员振奋精神,提高了工作标准。在活动中,我们还注重发动群众进行民主评议党员,鼓励正面交锋,广开言路,给干部党员摆问题、提希望、拿建议,形成整个支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浓厚氛围。 在村风建设方面,我们一致认为,进行党务公开和村务公开是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一个重要部分,并且为了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效,得到群众的支持,我们按季度进行党务公开和村务公开。公开的主要内容有当年经济发展规划,国家各种惠农政策及落实情况,村季度工作落实情况,村财务运行情况,党支部民主生活会情况,收集民情及整改落实情况等。在每季度公开之前必须通过村支两委主要责任人签字确认后再公开。村委和党务实行规范化公开,让群众共同监督,为我村经济发展出谋献策,群策群力。共同打造经济发展村。 在便民利民服务方面,我村本着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的原则,严格按照镇党委、政府的相关要求,实行便民利民服务公开、透明办理,接受群众的监督,今年,我村还成立了南门村便民利民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南门村首问责任制度、一次性告知制度、限时办理制度等,已办理的服务涉及到计划生育、低保、民政、综治等方面,真正得到群众的好评。 随着社会发展日益加快的步伐,南门村将努力形成具有较强竞争能力和地方特色的经济结构和发展模式,不断增强村级综合服务功能,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继续提高村民生活水平,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努力提高村民素质和乡村文明程度,提升整体形象,逐步把南门村建设成为综合经济实力强、人民生活富裕、社会文明进步的现代化乡村。 --人口总数:1116人 农业人口:1006人 非农业人口:110人 --行政区面积:4.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2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 发展口号:建设新农村 倡导新生活 --所辖村:五个村民小组 生产总值:39.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养殖 名特产品:黄瓜 番茄 辣椒、花菜 白菜 菠菜 办公所在地:城关镇小桥 --自然条件:气候凉爽 资源:蔬菜 |
小坪地村 |
小坪地东接英武乡,南接马场乡、珠东乡交界,西接松林村,北接薛官屯村为界,平均海拔1648米,地势偏远,山高路险,地下储藏着丰富的煤矿、铁矿、铜矿等资源。少数民族以彝族为主,占总人口的二分之一。 --人口总数:4454人 农业人口:4407人 非农业人口:47人 --行政区面积:18.83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785.0亩 --主要民族成分:彝族,苗族,水族,汉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30个村民组 生产总值:352.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水稻,生姜,马铃薯 名特产品:生姜,马铃薯 办公所在地:小坪地村学校旁边 --自然条件: 资源:煤矿,铁矿,铜矿 |
龙硐村 |
龙硐村位于板桥镇东北部,东接银汞山村,南、西处乌都河与薛官屯村向望,北接金家庄。距镇政府中心所在 地1.5公里。平均海拔1400米。辖10个村民小组,957户,总人口2906人,劳动力1532人。土地肥沃,耕地面积100公顷,水田22公顷,水绕地78公顷。2010年粮食总产965吨,人均328.9公斤,蔬菜种植81.2亩,拥有大型牲畜197头。人均纯收入3219元。境内有盘县十中一所,竹篱笆厂一个,电杆厂一个。村民整体素质高,是六盘水的文明村,小康村。进村公路和通组公路村民都已在有关部门的帮扶下硬化完好。基础活动设施完善,村民活动室一个,老年活动室一所,篮球场有个。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油菜、蔬菜等。 --人口总数:3161人 农业人口:2906人 非农业人口:155人 --行政区面积:2.8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主要是汉族 发展口号:无 --所辖村:10 生产总值:26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竹篱笆、电杆、蔬菜 名特产品:无 办公所在地:村小学 --自然条件:阳光充足、交通便利、水资源丰富、土质好 资源:劳动力、土地 |
银汞山村 |
银汞山村位于板桥镇北部,多山,村辖区面积17.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666亩,农作物主要有玉米、水稻、小麦、生姜;全村1173户3570人,其中非农31人。 银汞山村为典型喀斯特地貌,多山,山高沟深,一部分村寨位于高山,春旱时节饮水很困难。由于地理状况的限制,交通状况很差,至今村主干道仍泥泞不堪,春季一片尘土,夏季处处泥泞,严重制约着经济的发展。 --人口总数:3670人 农业人口:3539人 非农业人口:31人 --行政区面积:17.2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4666.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布依族,彝族 发展口号:依托本村实际,发展本村优势产业 --所辖村:1,2,3,4,5,6,7,8,9,10,11....17 生产总值:12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天然砂石,生姜 名特产品:天然砂石 办公所在地:大银汞山 --自然条件:多山,部分组饮水较困难,交通状况较差 资源:天然砂石 |
松林村 |
松林村地处盘县板桥镇南部,距镇政府五公里处。东抵小坪地村,南接背阴箐村,西连赵官屯村,北靠薛官屯村,与各兄弟姐妹村互帮互助,共同发展。 全村国土总面积为13.6平方公里。平均海拔在1600米,地形以山地为主,有少量“坝子”。土壤多为黄棕壤,黄壤,砂壤。气候温和湿润,年平均气温15℃,年降雨量1386.1mm,积温5020℃,年最高温34℃,最低温7.8℃;日照时数1669小时,无霜期283天。是典型的宜居村庄。 全村共25个村民小组,主要由汉族及回族、水族等少数民族组成,民风淳朴,村风文明。全村总人口4236人。森林覆盖面积57.97%。总耕地面积3055亩,人均占有可耕地0.7亩。年人均占有粮食120公斤,人均纯收入1200元。村民粮食、果蔬基本自给自足。 我村本土劳动力、水资源充足。境内有可开发矿产资源:优质原煤和赤铁矿。可发展养殖业:生猪、肉牛、黑山羊及鸡、鸭、鹅、鸽子等家禽饲养。本村主要经济收入为粗放型农业。主产粮食作物:玉米、小麦、水稻和马铃薯。水果种植有:桃子、梨、李子、杏子、花红、枇杷及柿子等各类品种。干果类果木有:板栗、核桃、花生、枣子等。普遍种植的生姜、土瓜(地萝卜)等特色经济作物远销云南、四川等地。手工业有:竹、木类编织的日常生活用品及工艺品。教育资源:境内设有马坡小学。 --人口总数:4236人 农业人口:4146人 非农业人口:90人 --行政区面积:13.6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055.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回族,水族,布依族,彝族,白族 发展口号:依靠科学谋发展,谨记勤劳以致富! --所辖村:1,2,3,4,5……25 生产总值:56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生姜,马铃薯 名特产品:生姜 办公所在地:松林村村民委员会 --自然条件:全村国土总面积为13.6平方公里。平均海拔在1600米,地形以山地为主,有少量“坝子”。土壤多为黄棕壤,黄壤,砂壤。气候温和湿润,年平均气温15℃,年降雨量1386.1mm,积温5020℃,年最高温34℃,最低温7.8℃;日照时数1669小时,无霜期283天。 资源:优质原煤,赤铁矿。 |
薛官屯村 |
薛官屯村,位于板桥镇政府东南方向1.5公里处,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农家村,交通便利,刘坪线从境内穿过.土地肥沃平整,水源充足,乌都河横在村寨门前.最适宜开发农家乐项目,近年来村内发展甚快,新农村、基础设施、公路、河堤、水利的建设又给村容村貌有了更大改观.蔬菜种植.成了当地村民又一致富渠道.并引来了多个外商,在村内发展蔬菜种植.蔬菜胜产黄瓜、蕃茄、茄子、辣椒、小茐等.当地胜产的土特产有生姜、土瓜最为出名,水果桃子品种最为齐全,是全镇产量最多的一个村.手工业以中薛官的手工编织米箩最为出名,如有定购和前来投资者,请联系村支书郭景智.电话1898444348. --人口总数:4313人 农业人口:4179人 非农业人口:134人 --行政区面积:7.53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4511.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17个村民组 生产总值:393.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小麦”,“水稻” 名特产品:“生姜”,“蔬菜” 办公所在地:上薛官屯 --自然条件:乌都河、刘坪线从境内穿过 资源: |
大海村 |
大海村,位于城关镇东南面,主要靠耕种生产,著名的特产有早熟包谷,全村总面积2平方公里,总人口1333人,农业人口1320人,耕地面积1111.4亩是城关镇耕地面积最大的一个村,由多民族组成,办公所在地位-村三组 --人口总数:1333人 农业人口:1320人 非农业人口:13人 --行政区面积:2.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111.4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白族,苗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一,二,三,四,五,六,七” 生产总值:9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 名特产品:早熟包谷 办公所在地:大海村三组 |
红石岩村 |
红石岩村位于城关镇东北面。东连大海,南靠对门山,西邻西冲镇,北接刘官镇。老320线和刘坪线穿境而过。由原来的白家坑村和红石岩村合并而成,全村共辖10个村民组,总人口2371人,其中农业人口2120人,非农业人口251人,全村总面积4.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31亩,其中水田296亩、旱地635亩、林地面积3592亩(其中经果林86亩),宜林荒山2900余亩。年平均气温15.2摄氏度,属来热带季风气候。 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村、支两委班子和全村人民的共同努力,全村经济社会及各项工作得到了持续、协调、健康发展,2011年各行各业共创造产值9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800元,村容村貌得到改观,农业基础设施得到务实。第三产业得到迅猛发展,全村社会安定和谐,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人居环境逐年改善。 在面临的历史机遇中,红石岩村在城关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将以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可持续发展“三大战略”目标为契机,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红石岩,着力发展城郊特色经济,把富民兴村的伟业落实到各项工作中,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努力奋斗。 --人口总数:2371人 农业人口:2120人 非农业人口:251人 --行政区面积:4.8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931.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白族”“彝族” 发展口号: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努力奋斗 --所辖村:“1”“2”“3”“4”“5”“6”“7”“8”“9”“10 生产总值:9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养殖业”“种植业” 名特产品:“鸡苗” 办公所在地:城关镇红石岩村委会 |
对门山村 |
对门山村位于城关镇东北面,东连大海村,北靠红石岩村,南抵豆腐坡村,西邻思源社区。全村总户数572户,总人口3105,其中农业人口2758人,非农业人口347人。全村土地总面积2362亩,其中耕地519.5亩,荒山1000亩,退耕还林288.4亩。是一个典型的城郊结合的村。 --人口总数:3105人 农业人口:2758人 非农业人口:347人 --行政区面积:2362.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519.5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彝,白,布依族 发展口号:建设新农村 --所辖村:一组至十四组 生产总值:84.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玉米 办公所在地:对门山村委会 --自然条件:气候适宜 资源:耕地,林业 |
断桥村 |
断桥村,位于城关镇政府所在地东面1公里处,与盘县西冲镇相邻,西红公路从村中通过,有城关镇‘西大门’之称,行政面积1.0平方公里,人口1300人,是盘县行政面积最小及人口最少的一个行政村。 --人口总数:1300人 农业人口:1200人 非农业人口:100人 --行政区面积:1.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54.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彝,苗等。 发展口号:建设新农村 --所辖村:1,2,3,4,5 生产总值:7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薄荷,韭菜 名特产品:薄荷 办公所在地:断桥村三组 |
金家庄村 |
金家庄村地处板桥镇西北方向,距镇政府2公里。分别与板桥镇山寨村、李家湾村、云汞山村,龙洞村,城关镇接壤,交通便利。 气候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境内最高气温38.℃,最低气温零下8℃,全年无霜期280天左右,年平均日照时间1120小时。 全村耕地面积约4515亩,森林覆盖率达47.34%,荒山荒坡面积2415亩,人均占有耕地0.93亩,主要以坡耕地为主 金家庄村境内有著名风景区风洞河,旅游资源丰富,有待于进一步开发 --人口总数:4279人 农业人口:3948人 非农业人口:331人 --行政区面积:15.77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4515.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彝,布依族 发展口号:清凉风洞河,美我金家庄 --所辖村:金家庄,大路边,二寨,五角沟,老鸦洞,干塘子 生产总值:142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金家庄,二寨,老鸦洞(生姜,地瓜),粑粑铺(油菜籽) 名特产品:生姜,地瓜 办公所在地:板桥镇金家庄村15组 --自然条件:气候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境内最高气温38.℃,最低气温零下8℃,全年无霜期280天左右,年平均日照时间1120小时 资源:土地,水,旅游 |
鄢家庄村 |
鄢家庄村共19个村民组,分散居住在干翅膀、甘家庄、乌山坡、大湾、杨家庄、唐家沟、董家庄、赵家湾子、周家湾子、鄢家庄、大坪地、核桃园等十二个地方。全村总面积10.4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816亩,森林覆盖率34.73%。全村总人口3306人,1083户,全村共有党员50人,其中有3名预备党员,3名入党积极分子。 --人口总数:3304人 农业人口:3016人 非农业人口:286人 --行政区面积:10.41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4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彝族,布依族 发展口号:建设和谐新农村,倡导绿色新生活 --所辖村:19组 生产总值:18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经果林种植,特色养殖业 名特产品:猕猴桃 办公所在地:鄢家庄 --自然条件: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森林覆盖率高 资源:煤炭 |
下沙沟村 |
下沙沟村位于西冲镇东部,与城关镇、刘官镇、两河乡相临,行政区面积11.16平方公里,土地面积6000余亩,总户数1172户,总人口3560人,主要以种植玉米、水稻为主,兼养殖业。全村有退耕还林面积500余亩,种植名特产品樱桃100余亩。 --人口总数:3586人 农业人口:3424人 非农业人口:162人 --行政区面积:11.16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60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白组,彝族,布依族 发展口号:大力发展经果林种植和养殖业 --所辖村:1-21组 生产总值:115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养业 名特产品:樱桃,早桃 办公所在地:下沙沟村响水 --自然条件:水资源丰富,气候适宜 资源:砂石,煤炭 |
四里村 |
四里村位于西冲镇与城关镇交界处,距西冲镇政府5公里、城关镇2公里,西红公路直穿而过,交通便利,全村行政区面积2.6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750亩,辖区1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609人,以汉族为主,本村主要经济产业以蔬菜种植、养殖业为主,人均年收入2800元左右。 --人口总数:2609人 农业人口:2499人 非农业人口:110人 --行政区面积:2.68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75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彝族 发展口号:发挥区位优势,齐心协力谋发展 --所辖村:1-16组 生产总值:742.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蔬菜种植,养殖 名特产品:无 办公所在地:四里排 --自然条件:土地肥沃,交通便利,气候宜人 资源:耕地 |
小河村 |
小河村位于西冲镇东部,全村总面积3.83平方公里,辖22个村民组,851户,2838人。有耕地2479亩(其中水田280亩,旱地2199亩),人均耕地0.9亩。境内森林覆盖率达22%,水资源丰富,水质好,水域面积47.1亩,土质肥沃,交通便利。 小河村依据本村区位优势和资源状况,以发展城郊型农业为主线,全面带动其他行业发展,炒米加工、面粉加工、粑粑、水豆豉、糟辣椒、腌菜等产品已占有盘县较大市场份额,且远销云南曲靖、富源等地,每周稳定销到曲靖、富源的炒米有十五六吨。尤其是近年来,小河村依托便捷的交通、优美的环境发展起来的“农家乐”旅游休闲业,更是广受欢迎,现已经开办5家,生意红火,城郊型经济初见成效,2010年人均纯收入达3600元。 通过党建带动示范,村精神文明活动得到较好发展。自发组建了秧歌队、男女舞龙队、歌舞队、篮球队,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每逢节假日,群众便自发组织起来唱歌、跳舞、舞龙。村民们还组队参加每年县里的“盘州春韵”歌舞活动。先后荣获全国“巾帼示范村”、贵州省新农村建设“十佳乡村”、六盘水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殊荣。 --人口总数:2838人 农业人口:2658人 非农业人口:180人 --行政区面积:3.83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479.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彝族 发展口号:以城郊型农业为主线,全面带动其他行业发展 --所辖村:1-22组 生产总值:1143.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农副产品加工 名特产品:炒米、粑粑、水豆豉、糟辣椒、腌菜 办公所在地:上小河 --自然条件:境内森林覆盖率达22%,水资源丰富,水质好,水域面积47.1亩,土质肥沃,交通便利。 资源:“农家乐”旅游休闲业 |
封家湾村 |
封家湾村在西冲镇政府周围,距城关4公里,西红公路直穿而过,交通便利,全村行政区面积5.9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3公顷,辖区1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236人,以汉族为主。本村主要产品:玉米、水稻。经济产业:蔬菜,辖区内有两口煤矿。人均年收入在3200元左右。 --人口总数:3336人 农业人口:2920人 非农业人口:416人 --行政区面积:5.93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245.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为主,有少数白族,苗族,彝族 发展口号:齐心协力奔小康 --所辖村:1-19组 生产总值:1035.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养业,竹木器,铁器加工 名特产品:竹木器,农用铁具 办公所在地:核桃坎 --自然条件:水资源好,土地肥沃,气候适宜 资源:煤 |
右所屯村 |
右所屯村与封家湾村、大庄村、板桥镇两河相邻,行政区面积7.5平方公里,土地面积1300余亩,全村有退耕还林面积300余亩,种植各种产品、水稻、玉米1000余亩。 --人口总数:3427人 农业人口:3307人 非农业人口:120人 --行政区面积:7.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3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白族,彝族 发展口号:发展经果林种植,大力发展养殖业 --所辖村:1-22组 生产总值:165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 名特产品:无 办公所在地:右所屯 --自然条件:交通便利,土地肥沃,适宜种植各种经济作物 资源:煤炭 |
大庄村 |
大庄村位于西冲镇中部,全村辖区面积约4.07平方公里,耕地1450亩。有16个村民组,共676户2293人。有党员29名,多功能活动室120余平方米。大庄村经济以农业为主,是一个纯农业村,根据村情,村支部带领全村群众积极发展种植和养殖。到目前为止,全村生产总产值近800万元,人均占有粮食240公斤。西红公路穿村而过,交通便利。 近年来,大庄村狠抓党员干部队伍管理教育,使党的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村民收入不断提高,充分发挥了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建设和谐、文明、富裕的新农村作出了贡献。 --人口总数:2590人 农业人口:2485人 非农业人口:105人 --行政区面积:3.57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45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彝 发展口号: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种养业 --所辖村:1-16组 生产总值:96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猕猴桃基地,梅花鹿、野猪特色养殖,连片蔬菜基地 名特产品:蔬菜 办公所在地:大庄村 --自然条件:土质肥沃,适宜种植蔬菜。 资源:劳动力 |
豆腐坡村 |
豆腐坡村位于城关镇老城南郊一公里处,沿盘兴公路边。村域面积2平方公里,土地面积955.3亩。村东与城关镇大海村相邻,村西与西冲镇接壤,村南与板桥镇相接,村北与盘县老县城相连。全村有10个村民小组,1210户,3678人。一个党支部,党员42名。 --人口总数:3675人 农业人口:3400人 非农业人口:275人 --行政区面积:144.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955.3亩 --主要民族成分:苗族,白族 发展口号:团结努力,争取为百姓做好每一件事 --所辖村: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生产总值:8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农副产品种植,家群养殖 名特产品:生姜 办公所在地:豆腐坡村八组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