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四川省 >>自贡 >> 富顺县 >> 龙万乡

龙万乡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龙万乡谷歌卫星地图)


龙万乡简介

  " 龙万乡位于富顺县城东,距县城13公里,乡政府驻地万坳场。东临中石、童寺,西靠东湖,南接琵琶,北抵代寺镇。辖19个村、2个社区居委会,幅员面积48.17平方公里,场镇面积180亩,现有人口3.3万人。已建乡、村公路65公里,实现村村通公路、电话。
   龙万乡党委、政府认真贯彻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农民增收为重点抓好各项工作。一是实施农业结构调整,开展规模种植和养殖,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动员和组织农民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业。二是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多方筹集资金用于土地开发整理、公路建设、山坪塘及渠道、电排维修。三是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制定发展个私企业的优惠政策、措施,努力为企业做好协调服务。四是抓好劳务输出,开发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
   2003年,全乡实现国内生产总值7748万元,农业总产值5686万元,工业增加值1063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31万元,乡镇企业营业收入7610万元,财政收入142.3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77元。
   龙万乡党委、政府紧紧依靠全乡广大干部、群众,认真实践“-”重要思想,推进“三个转变”,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开创了全乡工作新局面,经济持续增长,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社会政治保持稳定,欢迎各界客商前来投资兴业!
  ".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约3.3万人 48.17平方公里 510322200 643200 0813 查看 龙万乡谷歌卫星地图

龙万乡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龙万乡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富世镇

  " 富世镇是富顺县城所在地,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镇区划面积4507公顷,城区面积972公顷,耕地面积884公顷,辖10个社区居民委员会,132个社区居民小组,18个村民委员会,178个村民小组。国内生产总值7.28亿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321万元,财政地方级收入685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12.37亿元,乡镇企业利税总额2031万元,农业总产值723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85元,招商引资1200万元,人口自然增长率1.32‰。全镇经济总量和年度综合考核指标名列全县第一,2002年,列入省级试点重点小城镇,2003年,名列自贡市十强乡镇前矛,2004年,列入国家小城镇发展改革试点镇。    近年来,富世镇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迅猛,拥有食品、机械、化工、旅游等特色支撑产业。全镇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有吉安实业有限公司、火明食品有限公司、平澜锶盐化工厂等一批上规模、上档次的骨干企业。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栽植优质笋竹6000亩,成为全县笋竹基地镇;种植1000亩反季节蔬菜;实施5000亩水稻优化生产;500亩优质水果规范化栽培,推进了农业产业化进程,增加了农民收入。发动民营企业家捐资30多万元建成4公里的全镇第一条村级水泥路——富槽路。成功引进华英公司投资1000余万元建成一流设施的华英实验小学,成为全县新型办学模式的先锋和教育的一个亮点。党建工作成绩突出,全镇有16个村支部被评为“五个好”党支部,保持了“六个好”党委荣誉。    “大开发、大招商”的富世镇是一片投资的热土,该镇用尽、用活、用够县委、县政府对外来投资企业的各项优惠政策,竭诚欢迎各位投资商到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携手并进,实现双赢,共谋发展,共创富世镇美好的明天。".  

东湖镇

  " 东湖镇位于富顺县城近郊,与富顺县城隔江相望,红旗、晨光两座大桥与县城相连。全镇幅员面积64.14平方公里,辖33个村(居)民委员会,总人口6.04万人,其中城镇居住人口1.07万人。现有耕地面积3.02万亩,人均占有耕地0.54亩。    东湖镇是县城交通枢纽,邓隆、泸富、东牛、东黄、东福公路在这里交汇。1999年,经省批准为省级小城镇建设试点镇、省级工业示范区、省级科技示范镇、县个体私营经济园区。镇党委、政府凭借优越的地理环境,大力招商引资,目前引进了旺林堂药业、锦明食品加工厂、富峰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裕仁纺织印染厂等一大批民营企业前来东湖镇发展。现有民营企业918个(户),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农业结构调整已初具规模,现建成省级笋竹基地1个,全镇笋竹发展已达8162亩,阳光村奶牛场、卷坝村水产协会、楼台村生姜协会、久泰、云丰村蔬菜协会等一批新型的种养殖模式也蓬勃兴起。    东湖镇党委、政府将全面贯彻党的-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努力践行“-”重要思想,按照调整一个结构(农业产业结构);培育三个基地(笋用竹、蔬菜、东城工业园区及农业科技园区);巩固发展四个重点(非公经济、招商引资、计划生育、财政税收);狠抓四大建设(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党的建设、干部作风及机关制度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及精神文明建设);确保一个稳定(社会政治稳定)的工作思路,真抓实干,团结和带领全镇人民,为把东湖建成一个经济繁荣、交通发达、环境优美、功能齐备、富裕文明的新型集镇而努力奋斗。   ".  

琵琶镇

  " 琵琶镇位于富顺县城东南部,距县城13公里,富泸公路穿境而过。幅员面积50.5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75万亩。辖19个村, 1个社区居委会。现有人口4.05 万人。    镇党委、政府解放思想,抓住西部大开发机遇,结合退耕还林政策,以发展为主题、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大搞生态农业,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根本出发点,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加强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促进全镇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各项社会事业共同进步。始终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摆到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以将军坝为依托,开发利用青山岭森林公园发展旅游业。    2003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实现 1.1亿元,农业总产值1.09亿元,乡镇企业营业收入1.3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320元。全镇共推广优质稻9500亩,油料播种面积2690亩,总产量348吨。建立了以楼阴村为主的黑山羊养殖基地,发展了养殖大户400户;优质黑山羊出栏2.8万只;肉兔出栏10万只。在土地、石柱、金竹村新建枇杷林1000亩,栽种优质葡萄50亩。先后投资140多万元,兴办了机砖厂、沙石厂、酒厂、金具厂等私营企业。    热忱欢迎社会各界人士投资琵琶这片热土。共谋发展!   ".  

狮市镇

  " 狮市镇位于富顺县城北10公里的沱江东岸浅丘地区。东与骑龙镇相邻,南与富世镇隔江相望,西倚互助镇,北抵回龙镇,呈长方形镶嵌在沱江边。沱江自北向南绕行,富隆公路穿境而过,水陆交通极为便利。狮市镇现有16个农业行政村、2个社区居委会,幅员面积42.5平方公里,耕地2.01万亩,总人口3.1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95万人。2个农村集贸市场。    2003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9531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达2.19亿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20万元,财政收入129.3万元,粮食总产量达1.27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2210元。特别是近年来,狮市镇民营经济发展较快,投资400万元的东升纸业有限公司、投资300万元的四川天成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等民营企业相继落户狮市镇。场镇水、电、气、通讯、闭路电视功能齐全。以笋材两用竹为主导的农业产业机构调整已初见成效。甘蔗、生姜、蔬菜、生猪、水果等传统种养殖业发展迅速,已成立养殖协会3个,建成了年产10万只以上的种鸭场1个,一批养猪、养羊、养兔大户正搏击市场。    狮市镇气候温和,雨量充足,土壤肥沃,盛产水稻、玉米、小麦、花生、大豆、水果、甘蔗、竹笋,是农业产业化发展项目的理想投资场所。黄泥滩库区水域广阔、风光秀丽,具有较大旅游开发价值。滨江路综合开发工程集防洪、住宿、旅游、休闲、商贸为一体,是商家投资赚钱的好去处。镇内现有闲置房产3处,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设备数百万元,是商家的投资热土。有闲置市场2个,面积近8000平方米,正对外招商。狮市镇党委、政府将恪守诚信,热忱为商家服务。   

骑龙镇

  " 骑龙镇幅员面积64.61平方公里,辖32个农业村和3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5.63万人。2001年4月由原骑龙镇、坩坳乡、永胜乡合并而成。气候温和,环境优美,特产丰富,盛产稻谷、小麦、玉米、水果、蚕桑、生猪、鱼类等,尤以黑山羊远近闻名。    骑龙镇将诚信政府、守信政府作为宗旨,把带领全镇人民共同致富奔小康作为追求目标。重点打造农业七大基地(笋竹、蚕桑、优质稻、养鸭、养兔、养羊基地);发展以洞子口农业观光旅游为核心的地方旅游业;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全镇公路总长178公里,实现公路村村通;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中小学教育得到普及;境内场镇设施齐备,环境优美;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稳步发展,居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  

互助镇

  " 互助镇位于富顺县城北8公里,自富水泥路穿境而过,全镇幅员面积42.6平方公里,辖18个村(居)民委员会,190个农业社,总人口3.63万人,2003年全镇人均纯收入1871元。    2001-2003年间,互助镇在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实施退耕还林和荒山造林工程,三年共实施退耕还林6240.7亩,荒山造林4264亩;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中,把农民增收放在第一位,在互助、友爱、高山村建立了1000亩的甜橙示范基地,并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兴建便民路10公里,兴建山顶蓄水池7口,规划农村沼气池450口;在友爱村建成“三元”杂交猪养殖基地和生猪产业化示范基地。三年来,场镇街道全面实现水泥路面,新建1个占地14.4亩的农贸市场,新建1条长800米、宽20米的商业大街。新修农村屯水田坎190根,整治山平塘43口,维修石河堰2座,清理和新修水渠4000米,新增灌溉面积800亩,新修村道11公里,整治维修机耕道20公里;改造学校D级危房1800平方米,新建校舍3所,6000平方米。成功进行了富顺烟花鞭炮厂的改制和文井果园的经营权有偿转让。    互助镇党委、政府凭着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开发资源和宽松的投资环境,积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先后有福兴橡胶厂、友爱薯类加工厂和禾庄忠绳加工厂前来互助镇落户;投资近100万的兴盛竹制品加工厂也正在筹建之中。现互助镇有10多家私营企业和484户个体工商户,实现年产值1.1亿元,利税200余万元;劳务输出1.20万人,引回资金6000余万元。   ".  

代寺镇

  " 代寺镇地处富顺东大门,省道邓隆公路穿境而过,幅员面积74.3平方公里,辖29个农业村,2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6.58万人。    代寺镇是省级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和全国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2003年,大力实施“追赶型、跨越式”发展战略,狠抓农业富镇、工业强镇、教育兴镇、小城镇建设扩阵,辖区面积扩展到1.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1.1万人,全面实现水、电、气、路、闭路电视、光纤通讯“六通”和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四化”工程。2003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达202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730万元,财政收入实现149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696元。2003年被评为自贡市“十强”乡镇。    工业企业初具规模,招商引资工作卓有成效。良好的区位优势,一流的优质服务,使四维、晔兰等一批年产值超过千万元的建材企业落户代寺镇;巧媳妇米业、意科碳素公司、复合肥厂等一批涉农、科技型企业产销两旺。    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努力增加农民收入。积极实施种植业“33133”布局和养殖业“123456”目标工程。同时,抓好劳务输出及“回引”工程,年输出人员1.9万人,年创收入达5000万元。    迎着新世界的曙光,代寺镇将以更加科学的发展理念、更大的优惠政策、更好的优质服务、更加的发展环境,为代寺镇谱写更加美好的明天。热忱欢迎各界人士前来这片热土投资兴业,共谋发展!   ".  

中石镇

  " 中石镇位于富顺县城东24公里处,辖10个村民委员会,132个农业社和1个社区居委会,幅员面积26.4平方公里。    中石镇交通方便,堰和路水泥路面基本贯通,场镇街道已全部形成水泥路面,建有大型的综合农贸市场,共修建村(社)道100余公里,实现了村、大部分社通公路。建有200多用户的光纤电视网,程控电话达到500多部,实现了村、大部分组通电话,镇内有自贡移动和联通公司分别建立通讯发射基站,网络覆盖全镇各个角落。    中石镇党委、政府坚持以农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规模化、市场化、产业化经济为突破口,形成特色、产业互动,改造基础设施。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6789万元,农业总产值1926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4443万元,增加值818万元,财政收入348万元,农民纯收入2313元,粮食产量达到1.10万吨。    中石镇有一个安全稳定的政治环境和生产环境,中石镇人民热忱欢迎有志之士来中石镇投资、经商、办企业,为中石镇的发展添砖加瓦。   ".  

童寺镇

   童寺镇位于富顺县东部,是省级小城镇建设试点镇,是县“五重镇”之一。全镇幅员面积53.09平方公里。   成自泸赤高速公路通过境内11公里,并设有出口一个在东禅村,东禅村出口距离场镇2.5公里,境内三条黑化路童踏路、福代路,马童路将在今年完工,场镇道路2.2公里的黑化改造和正在修建15公里环线村道,达到乡道13公里,村组道146公里,实现村村通公路,外畅内联的道路网络即将形成。     童寺镇是县的东大门,距县城27公里,幅员面积54.98平方公里,辖18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总人口3.7万人,耕地1.64万亩,林地1.84万亩。    2003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GDP)1.66亿元,农业总产值8398万元,工业增加值5454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57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总额1725万元,外出务工9240人,招商引资18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79元,财政收入1036万元, 2003年,镇党委、政府强力推行无公害优质稻1.3万亩,死保“童寺再生稻”省旗帜(蓄留面积1.4万亩,高产面积1万亩);扩展稻鱼养殖面积达600亩;笋竹栽植面积近1万亩,新增肉兔养殖120户;新增生猪养殖大户20户;有序组织劳务输出9240人。做强做大川渝南方石油公司,童寺水泥有限公司,富顺县宏发玻业有限公司,富顺县水泄煤业有限公司,富顺县恒通公司。川渝南方石油公司被评为自贡市2003年度“十强企业”。2003年童寺镇被市评为经济发展“十强乡镇”。    童寺镇党委、政府抓住机遇,团结奋进,与时俱进,牢固树立工业强镇、农业富民观念,大力发展镇域经济,着力打造“五省镇”:省小城镇建设试点镇、省再生稻基地示范镇、省安全生产达标示范镇、省特色文化乡镇、省双拥模范乡镇,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农村稳定的战略目标。   

古佛镇

  " 古佛镇地处泸、富、隆三县交界处,位于县城之东,距县城36公里,富泸等级公路过境,幅员面积29.35平方公里,12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耕地面积1.16亩;园林面积3000亩;总人口2.4万人。粮食常年产量1.11万吨,出栏肥猪2.0万头,国内生产总值达0.7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996元。    镇境内资源丰富,私营和个体企业已达150个,可谓星罗棋布,异军突起。盛产享誉川南的煤、白酒、矸砖、土陶,其中煤年产量可达15万吨,石灰矿不计其数,工业总产值年达1.75亿元。    全镇交通方便,通讯设施一应俱全。溪流、塘堰、水库、沟渠纵横交错,处处山青水秀。教育发达,社会风气良好,政治稳定,科教兴镇已成气候,有“煤乡”之誉,玻璃之源,闻名遐迩的罗贯山堪称独树一帜,3000亩的园林更具有0力,一座天然碱屏障,林径幽深,遮天蔽日,鸟语花香,令人流连忘返,具有种养殖业为一体的极好场所。    目前,我镇党委、政府趁西部大开发和加入世贸的大好机会,加大农业结构调整,近两年发展笋竹4000余亩。    全镇人民竭诚欢迎各界有志之士来此施展才华,宽松的政策环境将使你获得丰厚回报。   ".  

永年镇

  " 富顺县永年镇地处富顺县城以西,距县城12公里。幅员面积64.4平方公里。辖24个行政村,1个社区。总人口4.84万人,耕地面积2.78万亩。水路陆路交通便利,有川云公路、邓孔公路穿过境内,沱江及其支流釜溪河、镇溪河流经镇内。公路、闭路电视、电话村村通。是四川省小城镇建设试点镇之一。    2003年国民经济总产值3.1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92元,招商引资190万元,乡镇企业产值2.12亿元,劳务输出1.04万人。    驻地永年场,设有粮食、供销、金融、电力、电信、邮政等分支机构和公安、法庭、工商、税务等派出机构以及永年中学、永年中心小学。场镇供电、供水、供气及商贸、通讯、医疗、就学等综合服务功能日趋完善。    境内天然气、卤水、页岩、石灰矿石等资源丰富。乡镇企业以生产竹胶合板、机制砖、白酒为主。农村经济以种养殖业为主,是自贡市黑山羊繁育基地镇之一,也是自贡市黑山羊能繁母羊核心区之一。    农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农业“5133”工程全面完成(即新发展笋用竹5000亩,桑园1000亩,肉羊出栏3.3万头,发展养殖大户300户),农业“415”工程全面启动,以自贡市六顺养殖开发有限公司和富顺县三羊牧业有限公司为龙头,大力实施“肉羊工程”及“黑山羊寄养工程”,着力打造“福顺”牌黑山羊品牌,自贡市六顺养殖开发有限公司和富顺县三羊牧业有限公司两家龙头企业,年产值达100万元以上。黑山羊产业已成为永年镇经济发展的一项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笋材两用竹,蚕桑生产已形成规模。   ".  

彭庙镇

  " 彭庙镇位于富顺县城以西25公里,东顺川云公路,西连李桥镇,南与南溪县大坪乡接址,北临永年镇。2003年,全镇幅员面积4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77万亩,总人口2.49万人,总户数6530户,13个村民委员会(其中居委会1个),119个村(居)民小组长;全镇国民生产总值7011万元,实现粮食总产量2.44万吨,财政收入83.4万元,人均纯收入2380元,是主产农副产品圣地。境内永年、悬石岩公路与川云公路、邓孔公路连接。镇内村村通公路和电话,是革命烈士许祖雄的故乡。    彭庙镇农业资源十分丰富,适合水稻、小麦、玉米、红粱、辣椒、瓜果等农作物生长。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已发展新栽优质笋竹1200亩,无公害蔬菜2500亩,瓜果3000亩(主要是西瓜、核桃、枇杷等)。已规划落实养殖村6个(主要是生猪、肉兔、黑山羊、稻田养鱼等)发展种植业村6个(主要是药材、蔬菜、瓜果)。矿产资源丰富,么麽、新屋2村开采的矿石远销广州、深圳。旅游资源引人关注,红旗水库、普照寺朝圣旅游者日众。乡镇企业、个私经济蓬勃发展,生产的竹胶合质板、白酒远销重庆、江安等地。    彭庙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招商引资,积极为业主提供热情、周到服务,并在土地流转、技术指导、项目支撑、信息服务、市场开拓等各方面提供宽松的环境。彭庙人民勤劳善良,民风淳朴。热诚欢迎社会各界前来投资,共创彭庙镇的明天。   ".  

兜山镇

  " 兜山镇地处富顺南大门,位于川云中路和泸自路交接处,与宜宾接壤,辖区面积65.2平方公里,辖25个村,206农业社,人口4.03万人,耕地2.34亩,林地3.27万亩,森林2.90万亩。    兜山人民勤劳善良,民风淳朴,具有丰富的农耕文化积淀。农业资源十分丰富,适合水稻、小麦、玉米、辣椒、生姜、大豆等农作物生长。经农业结构调整,中药材、辣椒、西瓜、草莓、生姜发展迅猛,农业产业化初见端倪,境内煤炭、石英沙、石灰石、卵石、河沙储量丰富,再生塑料粒生产及加工已具规模。森林绵延起伏,景色秀美,“九龙湖、云峰寺”朝圣者日众,尖山坡溶洞怪石林立,栩栩如生。    自西部大开发以来,兜山镇上下一心,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以开明促开放,开放促发展,高效率树政府形象,政策带动,诚实守信,力争通过几年的努力,把兜山镇建设成为以特色农业为基础,以开发能源工业和加工工业为重点,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经济强镇。   ".  

板桥镇

  " 富顺县板桥镇地处富顺西部,地貌浅丘,距县城22公里,自贡市区23公里,宜宾市区43公里,孔滩火车站12公里。幅员面积56.8平方公里。辖25个农业行政村, 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8个居民小组。总人口3.86万人,农业人口3.52万人,现有耕地面积3.17万亩,人均占有耕地0.8 亩。2003年,全镇国内生产生产总值1亿元,农业总产值1.06亿元,乡镇企业营业收入5686万元,财政收入135.7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57元。    板桥镇是富顺西部边远乡镇,内宜高速路横穿镇内,里程达8.7公里。距场镇1.2公里高速公路进出口,是连接宜宾、自贡、富顺的交通要道,交通便利,是省级小城镇试点镇。镇党委、政府凭借交通优势,抓住机遇,以小城镇建设为龙头,大力支持招商引资。目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已初具规模,农村经济多渠道发展,个私企业逐年剧增,村镇建设,财政税收,信贷金融,广播电视都取得了较好成绩。    板桥镇党委、政府将按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真抓实干,在未来的5年中,坚持“一个中心”,突出“两个重点”,打好“三张牌”,加大“四个力度”,做好“五篇文章”,把板桥镇建设成为一个经济繁荣,环境优美、交通发达,功能齐全的富顺西部中心镇。   ".  

福善镇

  福善镇位于富顺县西部边缘宜、南、翠屏区交界处,驻地:从善场又名坟山咀,距县城39公里,所处位置是东京104°44,北纬29°02,地形是三面环山,从镇溪河木桥沟堤坎下右端绵延山峰呈半包围结构,途经熊坝、黑竹坝、大峡口、彭角、双燕、阳升、菜子、响水直到彭塆村二组张桥下与李桥镇交界。其中有一个天然湖二高滩和五条沟都是休闲旅游的好去处。    福善镇是自解放后的福善乡、观乐乡、新华乡于1955年10月合为一个乡,1961年划为福善和观乐公社,其中福善公社就包括原新华乡辖区,1995年撤乡建镇,观乐乡并入福善乡为镇所设的福善乡、公社、乡、镇的建制中,福善都在从善场,至今的福善辖区20个农业村1个社区居委会。于2007年10月机构改革后为13个农业村和1个社区居委会,其中有:象鼻(包括张冲)、熊山、熊坝、灯山(包括均平)、彭塆(包括新桥)、石平(包括响水)、菜子、阳升、周安(包括双燕)、月形(包括彭角)、大峡口、黑竹坝、韩咀(包括凤凰)、总人口36538人,总户数9481户。幅员面积:约62平方公里。    福善镇是一个三乡合一的镇,地形地貌都十分复杂,也是富顺县的西大门。从镇域总体地形来看是西北、西南、东南处于一个弧形高山地带,也就是熊坝村(部分),黑竹坝村 (部分),大峡口村(部分),月形村(部分),现在月形中原彭角村(全部),同安村(部分),现同安村中原双燕村(全部),阳升村(全部),芽子村(部分),围绕着大部分福善镇边沿,均在海拔高度为400米以上,其中最高海拔是原彭角村一组五块田453米。地形向东南东北方向倾斜,其于大小河流都在福善镇彭湾村张桥,河口庙汇入镇溪河,自然海拔高度较低,最低是279.8米。水源是一个丰富的镇域,有一条横贯东西的镇溪河,河中清澈透明,担负着富顺县城几十万人口的饮水重担;第二条河是发源于宜宾王场乡左坝经二高滩,二斗茗山脚至熊坝村江湾汇进镇溪河;第三条河是发源于韩咀村大扁堤经从善场,油草坝至两河口进入镇溪河;第四条是发源于周安村沙子岩经黑骡子,响水涧至农坳口进入镇溪河;第五条是发源于阳升村四组,也就是风景秀丽的五条沟之一,经斯里沟在涧水汇入,流入镇溪河。   

李桥镇

  " 李桥镇位于富顺县西南部,距县城34公里。东临彭庙镇,南接南溪县林丰乡、大坝乡,西连福善镇,北抵板桥镇。距内宜高速公路板桥出口11公里。幅员面积67.8平方公里,辖19个村,2个社区居委会,现有人口3.1万人。农业、林业、畜牧业是李桥镇经济的三大支柱。农作物以水稻、小麦、红苕、玉米高粱为主;经济作物有油菜籽、大豆、蔬菜、水果、茶叶、花卉、笋竹等;养殖业以生猪、黑山羊、肉兔、鱼为主,鸡、鸭、鹅等小家禽均有一定养殖规模;岩区自制腊肉、咸菜名扬县内外。境内的五条沟自然风景区,沟壑纵横、层峦叠障,古洞悬崖,天造龙潭,是旅游、探秘的好地方。    2003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6472万元,农业总产值7168万元,全年粮食产量1.41万吨,乡镇企业营业收入3103万元,固定资产投资1235万元,工业增加值575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20万元,外出务工人数7800人,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40万元,财政收入104.9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36元。    李桥镇党委、政府狠抓发展第一要务,按照“调结构、立支柱;兴企业、活流通;夯基础、添后劲;建集镇、强辐射;上科技、增总量”的工作思路,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为中心,组织实施农业“234”工程,狠抓基础设施建设。2003年,筹资280余万元,完成了李桥镇到打渔山7公里的三级水泥公路建设;投资近100万元,完成了 2公里场镇过境公路水泥路面改造;新开了3个片石场;国家投资180余万元,完成了木桥沟右干渠渠系配套工程;实施农网改造和程控电话安装及光纤电视的开通。安装固定电话560部,实现了村村通电话。".  

赵化镇

  赵化古镇是“戊戌六君子”之一刘光第的故乡,素有“光第故里,沱江重镇”的美誉,距今有1000多年历史。赵化镇的七街四巷、九宫庙、-头、九口十八滩都载明了赵化镇建于宋、兴于明、盛于清的历史。   赵化镇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省级小城镇试点镇、“十二五”期间优先发展的“特色商贸型小城镇”,第四届“C21四川城市发展峰会”“四川十大名镇”,市、县统筹城乡试点镇,推进新型“两化”互动发展重点中心镇,“扩权强镇”试点镇,“自贡十大最美乡镇”。    赵化镇是省级小城镇试点镇,位于富顺县南部的沱江下游,距县城40公里,交通四通八达,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镇,全镇幅员面积41.9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25万亩,总人口3.92万人,辖17个村(居)民委员会,全镇国民生产总值2.9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32元,    赵化镇自1996年被列为省级小城镇试点镇以来,编制了城镇建设总体规划详规图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按规划要求,通过招商引资,投资1390万元,改造了过境公路,新建轮渡码头,新建5千瓦变压器,扩建程控电话装机容量、饮用水工程、光纤闭路电视、天然气等基础设施,使全镇村村社社通电话、汽车。投资800万元,新建商住楼2万平方米,投资1000万元,新建两条24米宽大街,商住宅区楼4万平方米,使集镇面积由0.6平方公里扩大到1.15平方公里。    2003年,镇党委、政府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发展栽植优质笋竹6500亩,优质大行桑500亩,无公害蔬菜1000亩,优质荔枝、桂圆500亩,发展养殖特色村4个(主要是生猪、鸡、鸭、白鹅、蚕、鱼),发展沼气特色村2个,乡镇企业、个私经济篷勃发展,农村劳动力有序流动,转移劳动力8000余人,劳务收入3100万元。    赵化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招商引资,以优惠的政策,营造宽松环境欢迎各界人士、四方嘉宾前来投资、经商办企业或定居,让我们携手共建赵化美好的明天。   

安溪镇

  " 安溪镇幅员面积75.1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57万亩,辖22个村,2个社区。总人口4.44万人。全镇国内生产总值1.57亿元。    2003年,在确保粮食产量稳定的前提下,重点抓了优质稻和再生稻的生产,增加了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养蚕4500张,产茧25吨,生猪出栏3.51万头,小家禽415万只,畜牧业占农业总产值比重为50%。全年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1.40万人,向外输出1.06万人,实现劳务收入4810万元,引进外资248万元,其中,3个煤矿共投入了168万元的设备和技改资金;泸州谭英权等人投资18万元新建小桥食品厂;自贡向诚可投资23万元开办诚信羊业有限公司;石英砂厂、安溪园艺场分别投入25万元和14万元扩大了生产经营规模。年内新增个体私营企业24户,个体工商户21户,固定资产投入358万元,实现工业总产值1.48亿元,销售收入2.34亿元,入库税金215万元。全力包装天山坡岩溶地貌、“小三峡”、金田寺、白果林等旅游资源,打造旅游品牌。    安溪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农业立镇,工业强镇,旅游兴镇”的发展思路,营造优良的自然、社会、政务“三大环境”为根本,真抓实干,奋力攻坚,促进了全镇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场镇、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社会事业得到全面发展,社会政治稳定。2003年,获“四川省安全生产示范乡镇”先进单位称号。是投资兴业的好去处。   ".  

万寿镇

  " 万寿镇距县城约28公里,东接怀德镇,南与赵化镇隔江相望,西与琵琶镇连界,北与宝庆乡接壤。1995年,乡镇建制调整由原来的沱江乡、双鹿乡和赵化镇四居委会合并而成,复员面积49.02平方公里,辖18个行政村、139个村民小组、1个社区居委会,人口2.9万人。    镇党委、政府坚定不移的执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政策,迎来了经济发展的大好机遇,全镇范围内程控电话、村级公路、光纤电视实现村村通,各项工作红红火火。青山岭森林公园占地面积4.9万亩,海拔高449.5米,境内有农家乐、了望塔、种子园基地等,深受旅游爱好者青睐。镇内有年产500吨白酒的万寿酒业有限公司;“自贡市肉兔产业示范化基地”,现有养兔户200户,建有标准化圈舍10万个,年出栏肉兔60万只,种兔3000只;自贡群羊养殖开发有限公司也位于青山岭森林公园脚下,占地4亩,拥有天然牧场120亩,年产值达450万元;年出栏生猪9万头和各类家禽50万只。    境内有煤、石灰砂、高岭土、黑泥矿等丰富矿产资源。竭诚欢迎各界人士前来万寿镇投资置业,共创美好明天。   ".  

飞龙镇

  " 飞龙镇位于县城东南部,距县城52公里。东邻富顺县石道乡、泸县石龙乡;东南与江安县铁清镇相连;现与南溪县长兴镇相接;西与安溪镇接壤;西北与赵化镇相依,是富顺、南溪、江安、泸县四县交界的边沿乡镇,有一步跨富顺、南溪、江安三县之称。镇幅员面积55.8平方公里,辖19个行政村,4个社区,总3.55万人。场镇面积达2.31平方公里。    飞龙镇属亚热带润湿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常年气候均在18oC以上,物产丰富。粮食作物主要以水稻、高粱、玉米、大豆、红苕为主。经济作物有蔬菜、水果、花生、油菜。养殖业主要以生猪、群鸭、鸡、白鹅、肉兔、鱼等为主。蚕桑生产是镇特色产业,年养蚕7000余张,享誉川南,位居自贡市榜首,年人平养蚕收入达100元以上。    飞龙镇乡镇企业及个私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稳中有增,现有乡镇企业、个体户、非公有制经济户382户,近年政府招商引资力度加大,有力地拉动了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飞龙镇山青水秀、人杰地灵,社会稳定,农副产品资源丰富,具有很强的发展潜力,是一个投资、发财、发展前景美好的乡镇。   ".  

怀德镇

  " 怀德镇地处自贡市东南,东临泸县,南与长滩镇隔河相望,西与赵化镇相接,北连宝庆乡。镇政府驻地怀德镇,距富顺县城39公里,全镇幅员面积43.2平方公里。总人口3.81万人,非农业人口5185人,耕地面积2.2万亩,粮食总产量1.55万吨,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24元,国内生产总值1.24亿元,财政总收入714万元。综合经济排名居全市第28位,居富顺前10名。    境内地形多属浅丘宽谷,年平均气温18.5℃,年降雨量800—1000毫米,适宜种植水稻、小麦、玉米、高粱、红苕等粮食作物,利于柑橘、龙眼、荔枝、花生、辣椒、油菜、瓜果类经济作物以及蚕桑、笋竹的发展。    怀德镇系富顺古镇,富泸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境内水泥硬化路面14公里。2000年被列为省级小城镇试点镇,镇内有学校、医院、粮站、供销、银行、派出所、工商、税务、邮电、电信等镇级事业单位和垂直部门29个,有大小乡镇企业471个,汽车站1个,供水站2个,固定电话装机数量达1318部,移动电话装机数量1201部,互联网上网用户达94户,有集贸市场3个,面积1.77万平方米,镇区道路铺装面积3.18万平方米,住房面积17.98万平方米,有线电视入户数1567户。经过近几年的建设,城镇的水、电、通讯、交通等基础设施基本完善,形成了良好的投资环境。    热忱欢迎社会各界人士前来怀德投资,怀德镇将积极为业主提供最热情、周到的服务,并在土地流转、项目支撑、信息服务等方面创造宽松的环境。   ".  

长滩镇

  " 长滩镇位于富顺县东南部沱江西岸,距县城64公里,泸州28公里,隆纳高速公路15公里,顺江而下25公里可直入长江,东与泸县海潮乡隔江为邻,南与泸州市江阴区通滩镇、石寨乡连界,西与石道乡、赵化镇接壤、北与怀德镇隔江相望,全镇幅员面积22.42平方公里,辖11个村,1个社区居委会,现有人口1.9万人。    镇内的渔家坝,是沱江流经富顺县形成的9大平原之一,沱江河最大的中坝——长滩中坝,有丰富的砂石资源,总面积2000亩,现已开发利用700多亩。主要种植水稻、玉米、高粱、小麦、红薯以及蔬菜、花生、油菜籽、甘蔗、水果等粮经作物,特别是3000亩无公害蔬菜和300亩晚熟荔枝远近闻名。2003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562万元,农业总产值4425万元,粮食1.04万吨,乡镇企业营业收入4276万元,固定资产投资582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26万元,财政收入69.9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79元。    长滩镇过境段公路已改造成水泥路面,“以路促街、以街兴贸、以贸促收”的格局已形成,公路沿线已建成各类房屋1万余平方米,城乡结合部的碑山中心村兴建竣工,自来水改水工程全面完成,政府街、农贸市场和场镇民用天然气站正在筹备中。镇党委、政府制定了《长滩镇第十个五年计划和十年远景目标规划纲要》,按照“以农促商,以商兴贸,以贸带工,贸工农一体化”的发展思路,用“一区三条街、一线带一片”的规划总揽长滩镇今后5-10年各项工作。   ".  

龙万乡

  " 龙万乡位于富顺县城东,距县城13公里,乡政府驻地万坳场。东临中石、童寺,西靠东湖,南接琵琶,北抵代寺镇。辖19个村、2个社区居委会,幅员面积48.17平方公里,场镇面积180亩,现有人口3.3万人。已建乡、村公路65公里,实现村村通公路、电话。    龙万乡党委、政府认真贯彻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农民增收为重点抓好各项工作。一是实施农业结构调整,开展规模种植和养殖,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动员和组织农民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业。二是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多方筹集资金用于土地开发整理、公路建设、山坪塘及渠道、电排维修。三是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制定发展个私企业的优惠政策、措施,努力为企业做好协调服务。四是抓好劳务输出,开发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    2003年,全乡实现国内生产总值7748万元,农业总产值5686万元,工业增加值1063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31万元,乡镇企业营业收入7610万元,财政收入142.3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77元。    龙万乡党委、政府紧紧依靠全乡广大干部、群众,认真实践“-”重要思想,推进“三个转变”,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开创了全乡工作新局面,经济持续增长,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社会政治保持稳定,欢迎各界客商前来投资兴业!   ".  

宝庆乡

  " 富顺县宝庆乡位于县城东南方,童怀水泥路横贯南北,距县城30公里,东邻泸州市泸县潮河镇,南接怀德镇,西连万寿镇,北达富顺县龙万乡、童寺镇。幅员面积31.49平方公里,辖10个农业行政村、2个居委会、5个小场镇。人口2.14万人,耕地面积1.32万亩,森林面积达万亩。    宝庆乡属浅丘地形,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盛产水稻、小麦、玉米、高粱、花生、大豆、油菜等,再生稻在川南独树一帜,畜牧业主要以生猪、牛、羊、兔及家禽、家畜饲养为主。境内有较丰富的烟煤、石灰石、页岩等地矿资源和淡水资源,乡镇企业主要有酒厂、打火机厂、煤矿、石灰石矿、机砖厂、竹片加工厂等,特别是年产200吨并荣获全国农牧渔业部二等奖的“福水”牌纯高粱白酒声名远扬。    2003年,宝庆乡粮食产量达1.11万吨,农业总产值4807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8830万元,工农业总产值实现1.36亿元,财政税收11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089元。实施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建成天池湖水库一座,开发建设天池湖生态休闲旅游风景区,发展第三产业,建成电灌站二座,灌溉渠3.3KM,田坎建设2.1KM,集雨节灌1000亩,改造低产田2000亩,改良土壤680亩,机耕道7.44km,预制板道路2.95km,推广优质稻1万亩,种植竹笋4000亩,巩固退耕还林2700亩,种植银杏5000余株。    宝庆乡党委、政府将以农业结构调整,天池开发,农业综合开发为重点,突出场镇建设,大力招商引资,不断推进全乡各项社会事业稳步发展,带领全乡人民共建宝庆美好明天而努力奋斗。   ".  

富和乡

  " 富和乡地处富顺县西部,东与富顺县板桥连界,南与宜宾县王场乡毗邻,西与宜宾县孔滩镇相连,北与沿滩区富全镇接壤。全乡幅员面积24.55公里,辖11个农业行政村,1个居民社区,88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1.01万亩,总人口1.59万人。2003年,财政总收入61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1100万元,农业总产值3518万元,人均纯收入1731元。    富和乡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农业乡,农副产品资源丰富,种养业为主导产业,竹编业为传统副业。种植业以发展笋竹、优质稻、中药材和饲草为主,现已初具规模,基本形成合理的粮、经、饲结构和比例,养殖业以基地建设为重点,现以初步建成了冯坝村黑山羊育种和肉羊生产基地;吴山村三元杂交生猪孕育基地;清平村肉兔生产基地和双坝村、吴山村、冯坝村三村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基地,养殖业比重正逐年上升,即将形成较合理的种养业结构比例。并积极与农产品加工、运销企业或公司联姻、合作,走产业化发展道路,以产业化促进规模化、集约化和科学化。    乡政府驻地长石塔,距县城33公里,距内昆铁路孔滩站3公里,距内宜高速公路板桥出口7公里,距自贡市区29公里。邓孔路横贯东西,交通十分便利,能源、供水、通讯、信息等基础设施已基本能够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非常明显的区域优势。   ".  

石道乡

  " 石道乡位于县城东南,驻地石道场,距县城53公里,泸州37公里,泸自二级水泥路横穿石道乡五个村,交通十分方便。现有村道24公里,其中水泥路面15公里,村村社社通公路,幅员面积22.15平方公里,耕地1.20万亩,辖区10个村民委员会和1个社区居委会,人口为1.90万人。    2003年,工农业总产值实现8244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实现2320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实现5924万元,粮食总产值达到8700吨,农民人均纯收入2159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50万元,发展笋材两用竹3300亩,中药材银杏和无花果600亩,小桑园300亩,荔枝150亩,优质天王桃100亩,财政收入达到91.8万元。    乡党委、政府着力抓好以笋材两用竹和生猪发展为主的农业结构调整,提高村级公路质量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稳定农村政策,深化农村改革,巩固税费改革成果,减轻农民负担,发展以个私经济为主的工商业,投资80万元,新发展企业4个,投资185万元,新发展个体工商户20户。创办塘冲特种养殖场,年出栏肉鸽3000只,肉鸡2.10万只,谭家肉兔养殖场年出栏肉兔7000只。增加了财政收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全面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努力为全镇人民及社会各界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不断提高群众生活水平。   ".  


龙万乡特产大全




龙万乡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