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贵州省 >>遵义 >> 红花岗区 >> 金鼎山镇 >> 岩塘村

岩塘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岩塘村谷歌卫星地图)


岩塘村简介

  岩塘村距金鼎山镇人民政府8公里,东临巷口镇,南接野里村,西靠板桥村,北连莲池村。全村总面积1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410.81亩(田2572.5亩,土838.31亩),森林覆盖率61%以上。辖16个村民组,1085户,4357人。土地肥沃,盛产水稻、玉米、油菜、辣椒等农产品,经济来源主要靠农业、畜牧业、劳务输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770元,人民安居乐业。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村支两委带领群众,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建立了畜牧养殖小区,发展壮大了辣椒、优质米基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了食再香辣椒加工厂,引进了河坎石粉厂;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交通、通讯、电力、水利等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人口总数:4357人 农业人口:3898人 非农业人口:459人
  --行政区面积:17.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410.81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 发展口号:上下齐心、团结协作、永不言败、共创美好岩塘!
  --所辖村:联合,青山,唐家寨,岗村,白果,寨上,元平等16个村民组 生产总值:3018.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农业,畜牧业,渔业 名特产品:辣椒,玉米,水稻,高粱 办公所在地:岩塘村营屏山
  --自然条件:自然风光秀丽,物产丰富! 资源:山清水秀、气候宜人、有钼矿、溶洞等资源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520302106 563000 -- 查看 岩塘村谷歌卫星地图

岩塘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岩塘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金川村

  金川村位于金鼎山镇人民政府东北角约2公里处,东与海龙镇共界、南与银江村毗邻,西与后庄村接壤,北与汇川区高坪镇相连,总面积28.3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237.26亩(田1882亩,土515.26亩),下辖17个村民组,农户838户,3395人,外出劳动打工455人,2010年人均纯收入达5441元。农业生产以折耳根、水稻、玉米,红薯、马铃薯等为主;旅游资源丰富,境内有黔北佛教圣地金鼎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大板水等景区;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组级泥石路面改造全部完成,集镇至大板水景区公路已硬化,大板水景区至金鼎山公路硬化工程正在建设中,通过“四在农家”创建活动,全村联户路硬化达95%。并修往了通往扇子林村民组的公路4.2公里,新建了邓家湾村民组的提灌站1座,引水沟渠1.5公里,余家湾渠道700米,茶元组引水渠道2200米,更新了老场组提灌站1座,进一步发展新农村建设,共修建黔北民居252户,危房改造15户,修建沼气池78口,改厕129   --人口总数:3197人 农业人口:2898人 非农业人口:299人   --行政区面积:17.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860.21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青山,老场,余家湾,邓家湾,大洞窝,茶园等17个村民组 生产总值:326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养殖业,种植业 名特产品:折耳根 办公所在地:金川村邓家湾组   --自然条件:风景秀丽,民风淳朴,物种丰富 资源:土地肥沃、旅游资源丰富   

银江村

  银江村位于金鼎山镇东南面,距遵义市15.2公里,总面积13.5公里,耕地面积4449.99亩,其中田3838亩,土611.99亩,耕地1.1万亩,承包人口4246人,现有农户1260户,总人口5348人,总支委辖3个 支部,8个党小组,19个村民组,全村人均收入5239元。   银江村气候宜人,日照充足,温差明显,海拔850米,适应改造蔬菜水果的生长,农村经济以葡萄、无公害蔬菜为支柱产业,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交通便利,组组通公路,牛蹄至野里公路横穿其中,通讯发达,农户100%通电,98%通自来水。   银江村之所以能够取得好的成绩,这以镇党委、政府的领导,各部门的支持、关心、帮助、指导及村支两委领导的结果。   地理条件优越,交通便利土地肥沃,地域广,是金鼎山镇产粮区。在以后的工作中,继续抓好基地生产建设工作,力争打造好特色产业,抓好村旅游开发,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巩固原产业的基础上,调整产业结构,种植无公害蔬菜、葡萄,扩大种植面积,增加产量,增加农民收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开发旅游点,壮大村集体经济。   随着“四在农家”的建设,银江村全面实现了农村危房改造,实现了通组道路的硬化,实现了村庄整治。村居环境发生了极大改变,焕发出勃勃生机与活力。以“小青瓦、坡屋面、穿斗式,转角楼、罗马柱、雕花窗、白粉墙、三合院、小朝门”为主要风格的黔北民居随处可见。古朴雅致的房舍,或错落有致地排列在如黛的青山上,或零星地点缀于齐整的田地间。黔北民居是贵州省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符号和标志。为改变当地“白瓷砖、火柴盒、平顶房”的旧有建筑模式,当地政府帮助村民统一修建了房屋。如今,掩映于绵延山间的青砖白墙,成为贵州省农村的一副新表情。给人带来幸福的喜悦和欢笑,这是人民过上幸福生活的象征。      --人口总数:5348人 农业人口:4512人 非农业人口:836人   --行政区面积:13.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4449.99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磷前,堰合,枫香坪,马道子、七一一等19个村民组 生产总值:4102.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养殖业,渔业 名特产品:葡萄 办公所在地:银江村马道子组   --自然条件:土地肥沃,物种丰富,水资源丰富   

岩塘村

  岩塘村距金鼎山镇人民政府8公里,东临巷口镇,南接野里村,西靠板桥村,北连莲池村。全村总面积1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410.81亩(田2572.5亩,土838.31亩),森林覆盖率61%以上。辖16个村民组,1085户,4357人。土地肥沃,盛产水稻、玉米、油菜、辣椒等农产品,经济来源主要靠农业、畜牧业、劳务输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770元,人民安居乐业。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村支两委带领群众,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建立了畜牧养殖小区,发展壮大了辣椒、优质米基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了食再香辣椒加工厂,引进了河坎石粉厂;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交通、通讯、电力、水利等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人口总数:4357人 农业人口:3898人 非农业人口:459人   --行政区面积:17.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410.81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 发展口号:上下齐心、团结协作、永不言败、共创美好岩塘!   --所辖村:联合,青山,唐家寨,岗村,白果,寨上,元平等16个村民组 生产总值:3018.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农业,畜牧业,渔业 名特产品:辣椒,玉米,水稻,高粱 办公所在地:岩塘村营屏山   --自然条件:自然风光秀丽,物产丰富! 资源:山清水秀、气候宜人、有钼矿、溶洞等资源   

野里村

  野里村位于金鼎山镇南面,距镇政府13公里,辖14个村民组,851户,3373人,全村面积18.8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096.1亩(田1785亩,土1311.1亩),全村以水稻、玉米生产为主,主要收入来源于农业,该村组组通电,部分村民组通程控电话和公路、自来水等,区域内土地肥沃,年平均气温15摄氏度,无霜期270天,海拔1100—1400米,年降雨量1100毫升,该村属省级贫困村。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464元。   近年来,该村以辣椒该村以种植辣椒、生猪养殖为主要经济产业,全村人民的生活环境有了较大的改善,已实现了水、电、路、电话、广播电视等五通,促进了农民的增收致富。   --人口总数:3373人 农业人口:3000人 非农业人口:373人   --行政区面积:18.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096.1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关庄,场上,金钟,塘沟,机房,小庆,金山等14个村民组 生产总值:2235.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养殖业 名特产品:辣椒,泡桐,花椒 办公所在地:野里村场上组   

板桥村

  板桥村位于红花岗区的西南面,距城区16公里,距金鼎山镇政府所在地15公里,全村总面积为12.58公里,其中耕地面积为1849.80亩(田1332.5亩,土517.3亩),该村该村辖9个村民组,农户283户,人口2486人,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151.52元,属省级一类贫困村。该村平均海拔1200米,无霜期长,气候温和,土壤肥沃,草木茂盛,有宽广的草山草坡和农副产品资源。   该村以种植辣椒,建立外二元杂交母猪养殖小区、生猪养殖基地、经济种植基地和林产品加工基地为主要经济产业。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全村人民的生活环境有了较大的改善,已实行了水、电、路、电话、广播电视等五通,建立了文体活动场所,逐步改变了其贫穷落后的局面,促进了农民的增收致富。   核桃湾水库是小(二)型水库,水面宽阔,水质清亮,适合观光置境,构筑园林。但见杨柳依依,月淡风清,爽爽夏日,到此小憩,舒展襟怀,可谓闲适可爱。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水库四周布满了黔北民居修建的农家乐。核桃湾是典型的农家风光,具有田园味道。随着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近年来板桥村发展有3000亩杨树,形成杨树林种植基地。成片的杨柳茁壮成长,清风拂来,杨花漫天飘絮,微雨点淅,煮青梅之酒,狎唱小曲,可谓风流。板桥村是省级扶贫村,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帮扶下,板桥村的村容村貌,人居环境得到了巨大的改善,公路、水电、通讯、住宿、卫生等条件优越,群众素质比较高,文化风气良好,有很好的旅游发展基础。到核桃湾旅游是你很好的选择。   --人口总数:2486人 农业人口:2286人 非农业人口:200人   --行政区面积:14.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849.8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 发展口号:   --所辖村:大元,水元,核桃湾,粮食坝,新民,新桥,花园,贾村,龙洞坎 生产总值:2208.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养殖业,渔业 名特产品:辣椒,糯玉米 办公所在地:板桥村贾村组   

后庄村

  后庄村位于金鼎山镇人民政府所在地西北角4公里处。后庄村,地理位置特殊,由新土沟、后庄沟组合而成,全村下辖6个村民组,农户651户,总人口2576人,耕地面积2319.91亩(田1436.8亩,土883.11亩),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807元,辖区有钼、镁、磷等丰富的矿产资源,交通、通讯较为通畅。   近年来,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乡镇企业,建立了无公害蔬菜基地,种植蔬菜220亩;有天鹅山水厂及钼矿开采企业2家;文教卫生设施全村有小学2所,村级卫生室2家。   后庄村辖区内的白云台是金鼎山镇的最高峰,也是金鼎山的主峰,海拔1700多米,白云台高耸天际,直插云天,景色甚为壮观。白云台上云气浩渺,气象万千。白云台森林资源丰富,物种众多,山泉甘美清澈,是我镇矿泉水的重要生产水源。   以前的后庄村是两条沟,叫做新土沟,意思是交通不便,土沟沟的意思。现在,在镇政府的大力改造下,后庄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交通条件得到改善,两条通组公路全部硬化。新农村建设在新土沟有了积极的发展。以“小青瓦、坡屋面、穿斗式,转角楼、罗马柱、雕花窗、白粉墙、三合院、小朝门”为主要风格的黔北民居随处可见。古朴雅致的房舍,或错落有致地排列在如黛的青山上,或零星地点缀于齐整的田地间。黔北民居是贵州省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符号和标志。为改变当地“白瓷砖、火柴盒、平顶房”的旧有建筑模式,当地政府帮助村民统一修建了房屋。如今,掩映于绵延山间的青砖白墙,成为贵州省农村的一副新表情。      --人口总数:2576人 农业人口:2450人 非农业人口:126人   --行政区面积:13.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319.91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大林、大元红岩、新土沟等6个村民组 生产总值:3326.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矿业、农业 名特产品:钼镍矿,油菜 办公所在地:后庄村大林组   

莲池村

  莲池村位于金鼎山镇人民政府西侧5公里处,辖区内共有14个村民组,共有户数1377户,总人口5857人,有田土面积4628.1亩,其中田3522.4亩、土1163.7亩。主产水稻、玉米、油菜、洋芋、主要经济来源折耳根生产、辣椒和劳务输出。   辖区内农户黔北民居修建达30%,生态良好、环境优美、有中小学各一所、变电台站11处,一个加油站。社会治安状况良好,无种毒、贩毒现象发生,近年来,连续被政府评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村。   莲池村拥有全镇第三大水库——红岩水库,水库四周有着良好的生态环境。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地理调解使得这里成为休闲度假的极佳去处。在这里发展了许多家农家乐。农家乐拥有极好的家常小炒,客人还能吃到新鲜的水库鱼。   客人来到莲池村,都会到偏龙农家乐去休闲度假。偏龙农家乐处在群山环抱之中,潺潺溪流从农家乐绕过,很有些小桥流水的诗情画意。农家乐里可以欣赏到山歌、花灯等农家节目,相信不会让您失望的。   --人口总数:5857人 农业人口:4986人 非农业人口:871人   --行政区面积:22.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4628.1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老木水、凤鸣、堡上、小桥、但家塆等14个村民组 生产总值:3901.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养殖业,渔业 名特产品:水稻,玉米,折耳根 办公所在地:莲池村下庄   --自然条件:气候温润,土地肥沃,阳光充足 资源:气候温和,物种丰富   

黄钟村

  黄钟村距金鼎山镇12公里,与遵义县松林、毛石两镇接壤,全村面积18.8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655.74亩(田2339.5亩,土2316.2亩),有19个村民组,共1478户,5902人,2010年人均纯收入为4698元。土地、矿产、旅游等资源丰富,地质肥沃,适宜水稻、玉米、油菜等多种农作物生长,农业生产以种养殖业为主,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奶牛基地、蔬菜基地和蚕桑基地不断发展壮大;磷矿、钼镍矿储量大,品位高。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交通便利、通讯发达,农户100%通电、98%通自来水,村民组100%通公路,松毛公路穿境而过。   黄钟村属于卡斯特地貌,境内到处是溶洞景观,还有俨然突兀的石林石柱群。或矗立在山岗之上,或高耸百丈之巅,或座落于道途之旁,或暗藏山木之丛,可谓鬼斧神工,弥幻弥真,妙不可言。溶洞之中,别有一方洞天,钟乳之石,泡突之泉,淙淙然有声,如钟磬玉音,清脆悦耳,灵敏异常。有的垂乳玲珑、千姿百态,如天然画廊,游人至此,可谓美不胜收。   黄钟水库处在黄钟村印巴山下,水库贮水量大,是小(二)型水库。 水库两边发展有农家乐。   水库处在群山之间,山上植被广阔,灵秀葱翠,群山环抱,宛如虬龙。黄钟村的独特地势条件造成了他处于烟云咋幻,美奂骚雅的韵趣之中,大有沧浪田园的味道。黄钟村有大型水库——黄钟水库,水库蓄水量大,水面宽阔,水质清澈,适合养鱼,构筑园林。黄钟村为喀斯特地貌,到处是石林石柱群和溶洞。石林石柱群或矗立在山岗之上,或高耸百丈之巅,或座落于道途之旁,或暗藏山木之丛,可谓鬼斧神工,弥幻弥真,妙不可言。溶洞之中,别有一方洞天,钟乳之石,泡突之泉,淙淙然有声,如钟磬玉音,清脆悦耳,灵敏异常。有的垂乳玲珑、千姿百态,如天然画廊,游人至此,可谓美不胜收。黄钟村天气景观条件极好。春季百花争艳,清明微雨;夏日芰荷满塘,日出云海;秋天云淡风清,叶红西山;冬时雾凇雪景,皑皑世界。四季朝迎日出、暮送晚霞,还可远眺石林、莲花诸峰,俯视莽莽林海,得超然物上,意趣幽远。黄钟村的旅游资源可谓得天独厚,丰富而广聚内涵。   良好的地域条件使得在这里发展农家乐有鲜明的地理优势。游客来到这里,被黄中独特的自然风光所吸引,一定会留念忘返的。      --人口总数:5902人 农业人口:5502人 非农业人口:400人   --行政区面积:24.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4655.74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杨家寨,合心,黄钟,印山,火石等19个村民组 生产总值:2961.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养殖业,渔业 名特产品:鱼,油菜,水稻 办公所在地:黄钟村黄钟组   


岩塘村特产大全




岩塘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