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贵州省 >>遵义 >> 播州区 >> 苟江镇 >> 钩江社区

钩江社区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钩江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钩江社区简介

  钩江居位于芶江镇政府所在地,土地面积5.3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1653亩,辖16个村(居)民组,719户,4273人,是芶江镇的经济、文化中心,主要经济产业以集镇贸易为主。2003年12月,原芶江镇钩江居、原芶江镇沿江村合并组建为芶江镇钩江居。多平坝,主产水稻、油菜、小麦、蔬菜等作物。镇政府所在地,境内有芶江中学、芶江小学、芶江镇卫生院、芶江镇佳禾自来水厂、芶-出所、芶江土管所、芶江林业站、芶江农技站、芶江畜牧站、芶江烟叶站、芶江粮站、芶江供销社、芶江信用社、贵铝二矿芶江厂部、江发车队、芶江采石场、宏信超市、徐家超市、阳光大药房、万里大药房、益生源大药房、加油站。村委驻地:钩江街上原老协会处。
  --人口总数:4273人 农业人口:3264人 非农业人口:1009人
  --行政区面积:5.3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653.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 办公所在地:钩江街上原老协会处
  --所辖村:16 生产总值:30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生姜、大头菜、水稻、油菜、小麦、蔬菜 名特产品:大头菜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520321103 563100 -- 查看 钩江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钩江社区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钩江社区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钩江社区

  钩江居位于芶江镇政府所在地,土地面积5.3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1653亩,辖16个村(居)民组,719户,4273人,是芶江镇的经济、文化中心,主要经济产业以集镇贸易为主。2003年12月,原芶江镇钩江居、原芶江镇沿江村合并组建为芶江镇钩江居。多平坝,主产水稻、油菜、小麦、蔬菜等作物。镇政府所在地,境内有芶江中学、芶江小学、芶江镇卫生院、芶江镇佳禾自来水厂、芶-出所、芶江土管所、芶江林业站、芶江农技站、芶江畜牧站、芶江烟叶站、芶江粮站、芶江供销社、芶江信用社、贵铝二矿芶江厂部、江发车队、芶江采石场、宏信超市、徐家超市、阳光大药房、万里大药房、益生源大药房、加油站。村委驻地:钩江街上原老协会处。   --人口总数:4273人 农业人口:3264人 非农业人口:1009人   --行政区面积:5.3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653.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 办公所在地:钩江街上原老协会处   --所辖村:16 生产总值:30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生姜、大头菜、水稻、油菜、小麦、蔬菜 名特产品:大头菜   

红山村

  红山村位于芶江镇东面,地域面积17.8平方公里,辖17个村民组,535户,2348人,耕地总面积2520.9亩。红山村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有铝土矿、铁矿、高岭土、硫铁矿、硅矿等,尤以铝土矿著称。村内有芶江经济开发矿产有限责任公司、金山刚玉、振东矿业等企业厂矿。2003年12月,原芶江镇回龙村、原芶江镇红山村合并组建为芶江镇红山村。多山地,盛产玉米、小麦、烤烟、杨梅等。境内有贵铝二矿矿山、烤烟基地。村委驻地:东山庙。   --人口总数:2348人 农业人口:2348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17.8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520.9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 发展口号:   --所辖村:17 生产总值:400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农业,铝土矿开采 名特产品:玉米、小麦、烤烟、杨梅等 办公所在地:东山庙   --自然条件: 资源:铝土矿、铁矿、高岭土、硫铁矿、硅矿等   

义源村

  义源村位于芶江镇政府所在地北面,是芶江镇的北大门,距县城南白镇9公里,南芶公路穿越全村。该村地势平坦,交通方便,气候宜人,土壤肥沃,资源丰富。全村辖16个村民组,842户,3868人,面积6.6平方公里,是一个以种植水稻、玉米、小麦、油菜等为主的典型农业村。2003年12月并村时,芶江镇义源村保留原建置村,盛产水稻、油菜等作物。多平坝,境内有义源小学、蔬菜基地。村委驻地:义源小学(原蒋神庙)旁。   义源村奶油草莓试种基地有30余亩,引进国外高科技草莓种的基地,主要是日本进口红颜和张姬品种。该基地草莓因色泽口感俱佳,市场供不应求,而且售价比一般草莓高1倍左右。      --人口总数:3868人 农业人口:3868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6.6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1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16 生产总值:20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水稻、玉米、小麦、油菜 名特产品:大葱 办公所在地:义源小学(原蒋神庙)旁   --自然条件:气候宜人,土壤肥沃,资源丰富   

桥头村

  桥头村是芶江镇最大的行政村,距镇政府2.5公里,面积9.2平方公里,辖27个村民组,1024户,4660人。境内交通方便,村组公路相通。有小二型水库两个,水资源丰富,土地肥沃。全村主要以种植水稻、油菜和大头菜等为主,有年产1250吨的大头菜加工企业一个。从2004年至今,该村已发展养殖小区3个,年出栏生猪三千多头。2003年12月,原芶江镇桥头村、原芶江镇樟门坎村合并组建为镇桥头村。多平坝,盛产水稻、油菜、大头菜等。境内有同心中学、同心小学、樟门坎小学、同心烟叶站、同心粮站、同心供销社、同心卫生所、显春蔬菜种植合作社、赵石堰周波养鹅场。村委驻地:原同心乡政府(学堂堡)。      --人口总数:4660人 农业人口:4660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9.2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9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 生产总值:25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水稻、油菜和大头菜 名特产品:大头菜 办公所在地:原同心乡政府(学堂堡)   --自然条件: 资源:小二型水库两个,水资源丰富,土地肥沃   

桥村村

  桥村村位于芶江镇东南面,面积9.5平方公里。辖12个村民组,480户,2557人。交通便利,同白公路穿村而过。桥村村以农业为主,盛产辣椒、烤烟。村内有铝土矿、高岭土等矿藏资源。该村水资源也十分丰富,有芶江镇四大水库之一的黔光水库。2003年12月,原芶江镇桥村村、原芶江镇桃子坝村合并组建为芶江镇桥村村。坝子和山丘,盛产水稻、小麦、油菜、烤烟等作物。境内有桥村小学、桃子坝小学、堰角采石场、蔬菜基地。还有一处游览胜地“桃源洞”。村委驻地:桅杆坝。      --人口总数:2557人 农业人口:2557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9.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1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 发展口号:   --所辖村:12 生产总值:16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水稻、小麦、油菜、烤烟 名特产品:烤烟 办公所在地:桅杆坝   --自然条件: 资源:铝土矿、高岭土   

天明村

  2003年12月并村时,芶江镇天明村保留原镇天明村。多坝子,盛产水稻、油菜等作物。境内有天明小学、八堰休闲山庄、雅园农家乐、全国万亩水稻高产示范基地、天养田大头菜种植基地。2007年12月,天明村面积6.5平方公里,辖19个村民组,人口3150人,村委驻地:八幅堰堤坝边。      --人口总数:3150人 农业人口:3150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6.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5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 发展口号:   --所辖村:19 生产总值:25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农业,养殖业 名特产品:水稻、油菜 办公所在地:八幅堰堤坝边   --自然条件:水源丰富,土壤肥沃 资源:观光农业   

白岩村

  2003年12月,原芶江镇白岩村、原芶江镇双合村合并组建为芶江镇白岩村。多山地,少坝子,盛产小麦、油菜、玉米、烤烟等作物。境内有双合小学、白岩教学点、-耐火材料厂、芶江镇敬老院、白岩采石场、大坪养羊协会、凯乐林场、阳光幼儿园。2007年12月,白岩村面积10.7平方公里,辖22个村民组,人口2555人,村委驻地:杨家关山三叉路口。      --人口总数:2555人 农业人口:2555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10.7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9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22 生产总值:40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小麦、油菜、玉米、烤烟、建材、铝土矿、经果林、养殖 名特产品:山羊 办公所在地:杨家关山三叉路口   --自然条件:多山地,少坝子 资源:铝土矿   

吉心村

  吉心村位于芶江镇东南面,面积17.5平方公里,全村辖28个村民组,509户,2300人。村内山青水秀,气候宜人。境内有较为丰富的森林资源,主要经济作物有辣椒和考烟等。2003年12月,原芶江镇吉心村、原芶江镇迎丰村合并组建为芶江镇吉心村。多山地,盛产玉米、小麦、烤烟等作物。境内有白马学校、白马烟叶站、白马粮站、白马供销社、白马卫生所。村委驻地:原白马乡政府(接圣人)。   --人口总数:2300人 农业人口:2300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17.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1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28 生产总值:24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小麦、烤烟 名特产品:烤烟 办公所在地:原白马乡政府(接圣人)   --自然条件:村内山青水秀,气候宜人。境内有较为丰富的森林资源   


钩江社区特产大全




钩江社区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