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庄村委会距遵义县城南白15公里,距镇政府所在地8公里,全村辖23个村民组,共1807户,7529人,地域面积13.6平方公里,全村耕地面积4045亩,其中田2950亩,土1095亩,森林管护面积289公顷,其中林地156公顷,灌木林地59公顷,国有林地30公顷,退耕还林45公顷。村党支部下设4个支部,共有党员110人,其中:男98人,女12人;高中以上文化程度34人,初中以上文化程度55人,小学以上文化程度21人。
村内有阁老坝火车站,川黔铁路纵贯全村,交通十会便利。阁庄新村街道自2000年建成以来,现已成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吸引了苟江、尚稽、新民等镇的群众前来赶集,交易农副产品,赶场天贸易成交额达50万元以上。2009年,阁庄村80%的地域被市、县划定为工业园区。
--人口总数:7529人 农业人口:7118人 非农业人口:411人
--行政区面积:13.6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4045.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 发展口号:
--所辖村:明兴;活庄;红光;高兴;从兴;同心;街道;柿花;杨七;天桥; 生产总值:1035.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广东工业园园区建设;水稻;油菜;辣椒;玉米。 名特产品:优质大米 办公所在地:三合镇阁庄村砂岗组
--自然条件:地处川黔铁路和规划中的渝黔铁路之间。 资源:天然矿泉水;黄沙。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520321104 | 563100 | -- | 查看 阁庄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泽头村 |
泽头村位于三合镇政府西面,由原里程村和泽头村合并。距政府5公里,属省级一类贫困村,又是移民后期扶持重点村。办公室修建于2005年,砖混结构,可使用面积350平方米,有党员活动室和村务公开栏。辖区面积10.3平方公里。全村共有14个村民组,总户数849户,总人口4038人。其中有8个移民组,移民人口3059人。泽头村总支下设4个支部,共有党员65人,预备党员3人。泽头村现有村干部9人,其中国家干部3人,民选干部4人,人事协理员和远程协理员各一人。全村共有耕地面积1400亩,其中土600亩、田800亩、退耕还林4560亩,村民主要收入来源于农业,务工收入,人均纯收入2060.00元。 三沙公路贯穿全村,交通十分便利。现有遵义县三层煤矿落户泽头村,解决泽头村300人就业问题,旅游业蓬勃发展,利用偏沿河3A级风景区大力宣传吸引了省内外游客到此观赏游览。每年游客人数急剧上升,大大带动全村经济发展,偏岩河风景区是一个休闲、娱乐、度假的好地方。 该风景名胜区的自然生态好,环境质量高,空气水体均未污染,景点分布相对集中,具有一定的规模,是一个集深涧峡谷、悬崖峭壁、奇峰异石、原始森林、溶洞为一体,有着雄、奇、险、秀特色的风景名胜区。 --人口总数:4038人 农业人口:4038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10.3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4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 发展口号:村有主导产业 户有致富门路 --所辖村:文光,浪潮,半坡,长新,合心,红权,里程,联合,等14个村民 生产总值:100.5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文光组烤烟基地,红权组油菜基地 名特产品:豆腐鱼 办公所在地:遵义县三合镇泽头村浪潮组 --自然条件:泽头村鸟语花香,是娱乐休闲的好地方。 资源:煤炭 |
冷水村 |
冷水村位于三合镇政府南面1.3公里处,东抵三合村,南抵互合村,西面与国家AAA级风景名胜区偏岩河毗邻,北抵泽头村。全村国土面积2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051,其中田1205亩,土1846亩,1059户,4379人;党总支下设4个党支部,8个党小组,党员81人,入党积极分子5名。现有常住干部7人,其中“到村任职”选聘生1名,后备干部4人。 冷水村属省级二类贫困村。 210国道、贵遵高速公路穿村而过、村内水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30%,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旅游资源可开发利用价值较高。现有远程教育光纤部点1个,学校接收点1个,家庭播放点11个。全村人民勤劳善良,民风淳朴。现全村交通方便,组组通水、通电、通路,农民市场经济意识强,农业科技推广力度大,主要种植烤烟、辣椒、油菜、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全村退耕还林面积有2308亩,涉及农户932户。近年来畜牧产业发展势头较好,村内现有各类养殖户数20余户,家禽存栏12300只,大型养殖场有合心绿色养鸡场、富阳鸽业、遵义华水生态养殖场,大牲畜存栏800余头。并以此为基础带动周边30户农户进行规模养殖,在热火、堰林两组建立了蔬菜基地。 --人口总数:4336人 农业人口:4336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22.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856.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仡佬族 发展口号:冷水村的发展一天也不能耽搁 --所辖村:合心,源泉,堰林,热火,前丰一,前丰二,年丰,永丰,建兴.. 生产总值:26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烤烟、辣椒、油菜、蔬菜、水果等 名特产品:花菇,生态鸡,肉鸽,黑山羊,肉牛 办公所在地:冷水村合心组 --自然条件:森林覆盖率30%,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资源:铁矿,铝土矿,煤矿,森林等资源 |
互合村 |
互合村位于三合以南,距v镇政府4公里,该辖区面积16平方公里,辖17个村民组,1147户,4534人,耕地面积3780亩(田2275亩、土1515亩)。党总支下设四个党支部,8个党小组,有党员75名,退耕还林967亩。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从为吃饱穿暖转向了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为使互合村的广大老年人能有一个健康的身心,和丰富的农闲生活,特联合镇老年大学的老年人开展了丰富的娱乐活动。 --人口总数:4534人 农业人口:4356人 非农业人口:178人 --行政区面积:16.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79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 发展口号:解放思想无止境,科学发展不停步,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所辖村:17个村民组 生产总值:2076.6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互群组辣椒基地”,“刘永明生猪养殖场”,“礼品西瓜基地”,“互合村香菇基地” 名特产品:“香菇”,“土鸡”,“波尔山羊”,“黑山羊”,“西门达尔” 办公所在地:互合村国保组 --自然条件:海拔800米,属中亚热带高原湿润季风区内,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雨热同季,无霜期长,多云寡照。绝大部分地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相似北亚热带气候。 资源:森林资源 |
长丰村 |
长丰村委会距三合镇政府所在地13公里,辖区面积52.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820亩(其中田4780亩,土6040亩),退耕还林面积2200亩。全村54个村民组,2011年底有2533户11688人(其中外出务工3866人)。长丰村党总支下辖生活支部5个,党小组20个,现有党员163名,2011年长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2150元,本村的特色产业有鱼塘大型蔬菜基地,烤烟生产,野鸭、野鸡、土鸡、黑山羊的养殖。 三毛公路通过长丰村把三合镇与新民镇连接起来,交通便利。光明煤矿落户我,解决了附近剩余劳动力500多人。鱼塘河河水清澈,水里鱼儿游来游去,鱼塘河附近是长丰村的蔬菜种植基地,这儿是上班族休闲娱乐的好地方。 --人口总数:11855人 农业人口:11855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52.6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082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 发展口号:产业富村,能人兴村,项目助村,科技强村 --所辖村:54个村民组 生产总值:2465.8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鱼塘蔬菜基地”,“通木山烤烟基地”,“刘进鼎野鸭养殖场”,“丰华土鸡养殖场” 名特产品:野鸭、野鸡、土鸡 办公所在地:长丰村金坪组 --自然条件:海拔800米,属中亚热带高原湿润季风区内,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雨热同季,无霜期长,多云寡照。绝大部分地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相似北亚热带气候。 资源:煤矿、高岭土 |
阁庄村 |
阁庄村委会距遵义县城南白15公里,距镇政府所在地8公里,全村辖23个村民组,共1807户,7529人,地域面积13.6平方公里,全村耕地面积4045亩,其中田2950亩,土1095亩,森林管护面积289公顷,其中林地156公顷,灌木林地59公顷,国有林地30公顷,退耕还林45公顷。村党支部下设4个支部,共有党员110人,其中:男98人,女12人;高中以上文化程度34人,初中以上文化程度55人,小学以上文化程度21人。 村内有阁老坝火车站,川黔铁路纵贯全村,交通十会便利。阁庄新村街道自2000年建成以来,现已成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吸引了苟江、尚稽、新民等镇的群众前来赶集,交易农副产品,赶场天贸易成交额达50万元以上。2009年,阁庄村80%的地域被市、县划定为工业园区。 --人口总数:7529人 农业人口:7118人 非农业人口:411人 --行政区面积:13.6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4045.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 发展口号: --所辖村:明兴;活庄;红光;高兴;从兴;同心;街道;柿花;杨七;天桥; 生产总值:1035.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广东工业园园区建设;水稻;油菜;辣椒;玉米。 名特产品:优质大米 办公所在地:三合镇阁庄村砂岗组 --自然条件:地处川黔铁路和规划中的渝黔铁路之间。 资源:天然矿泉水;黄沙。 |
阁老坝村 |
阁老坝村位于三合镇人民政府东面,距镇政府所在地11公里,东与苟江镇桥头村接壤,北与阁庄村相连,西抵长青村,南与长丰村和三合村相连,总户数1030户,总人口5199人,其中党员69人,学校两间,三塘水库18口。 --人口总数:5199人 农业人口:5199人 非农业人口:30人 --行政区面积:19.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84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东风,荷村,三桥,中心,坪上,营星,红星,红卫,建设,前进, 生产总值:4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农业 名特产品:高梁 办公所在地:三合镇阁老坝村坪上组 |
长青村 |
长青村位于遵义县城南面10公里,三合镇政府所在地北面5公里,面积10平方公里,辖25个村民组,有1652户6848人,全村一个党总支,四个党支部,11个党小组,117名党员,耕地面积3944亩,其中田3024亩,土920亩,人均耕地0.58亩,200年起,长青村立足抓“四在农家”建设,调整产业结构,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村容村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人口总数:6954人 农业人口:6020人 非农业人口:934人 --行政区面积:10.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944.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仡老、苗、穿青 发展口号: --所辖村:和平、 关井、中心1、青山、后山等25个村民组 生产总值:78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香菇、大蒜 名特产品:香菇 办公所在地:三合镇新站街上 |
堰河村 |
堰河村辖13个村民组,有村民908户,3968人。堰河村党总支下设3个支部。共有党员76名,地域面积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012亩、2010年人均纯收入6596元人民币,交通方便,土地肥沃,地势平坦,资源丰富,是市级新农村建设综合示范村。2004年以来,堰河村以创建新农村建设综合示范村为目标,扎实开展“四在农家”创建,走产业富村、科技兴村、党建强村之路,已建成雄心、合心、毛坪、青叶等10个示范点,创建农户904户,惠及群众3600人。堰河村农民收入以劳务输出和发展现代农业为主,先后创办了礼品西瓜基地、番茄基地、大葱基地、青田鱼养殖、祥荣养兔场、脱毒马铃薯、等高效农业示范基地。 2008年以来,在堰河、新村、雄心等10个村民组开展以“黔北民居”建设为载体的村庄整治,共建黔北民居685户,其中,美化94户、新建112户、改建479 户。 2009年打造出雄心、新村、毛坪三个村民组连片精品示范点,点上有农户216户,987人,党员24人,已建黔北民居190户,建有青田鱼养殖基地130亩、大葱基地80亩、优质米基地130亩和祥荣养兔场等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现在正在发展乡村旅游八家,计划入住500人,争取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加大致富能力培训,提高农民群众的整体素质。 村党总支通过“服务型党组织创建、支部+协会、远程教育、农村政教等工作的开展,把党的建设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党总支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形成了干群齐心共建新农村的良好局面。 我们相信,有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有全村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堰河村将在新农村建设的道路上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人口总数:3968人 农业人口:3765人 非农业人口:203人 --行政区面积:5.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012.0亩 --主要民族成分: 发展口号: --所辖村: 生产总值:6596.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大葱 办公所在地:堰河村堰河组 |
芦岩村 |
芦岩村委会位于三合镇西北部,距镇政府所在9公里,辖区面积2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608亩(其中田2002亩,土1606亩),退耕还林1500亩。全村共有15个村民组,2010年底有924户4050人(其中外出务工1760人),友党总支1个,生活支部3个,党小组14个,现有党员71人,2010年人均纯收入3600元。芦岩村的特色产业友:肉羊养殖、高粱种植、天竺葵育苗等。 --人口总数:4050人 农业人口:4015人 非农业人口:35人 --行政区面积:22.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608.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仡佬、布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黄金、青元、中心、民山、大湾、柏杨、高炉等15个村民组 生产总值:1458.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农业 名特产品:肉羊养殖、高粱种植、天竺葵育苗等 办公所在地:芦岩村中心组 --自然条件:自然生态 资源:林业、矿产 |
刀靶村 |
刀靶村位于三合镇南部4公里处。距省城贵阳97公里,据历史文化名城40公里,面积约16.7平方公里,有良田2145亩,有耕地1843.5亩,经济林3075亩,防护林4678亩,属省级二类贫困村,由原来的刀靶村、青杠垭村和刀靶居委会合并而成,辖20个村民组,总人口6428人,其中农业人口5549人,非农业人口879人,少数民族142人,党员83名,外出党员16人,留守儿童62人,空巢老人71人。 刀靶水街上曾有一座久负盛名的九重庙,从山脚延伸到山冈,层层叠叠,飞檐翘角,琉璃绿瓦,巍峨壮观,惜早毁灭于元、明、清的战火中,现仅剩一殿,为村委办公用地。 刀靶水的繁闹,应该是20世纪20年代后期因贵州省主席周西成修 --人口总数:6428人 农业人口:5549人 非农业人口:879人 --行政区面积:13.7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988.5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布依族”,“苗族” 发展口号: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所辖村:“吉心”,“关心”,“云丰”,“林场 生产总值:398.8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养殖业” 名特产品:“手工鞋垫” 办公所在地:三合镇刀靶街道 |
马坪村 |
马坪村在遵义县三合镇政府以南,距镇政府9公里,由原丰岩村、马坪村、石笋村、阳光村四个村合并,辖区面积21平方公里,辖23个村民组,1507户6034人,耕地面积4588亩(其中:田2155亩、土2433亩)。党总支下设5个党支部,有7个党小组。有党员97名,35岁以下10名,占10.3%,36岁-54岁25名,占25.7%,55岁以上61名,占62.8%;高中、中专文化9人,占6%,大专以上文化3人,占3%,初中及以下的87人,占89.6%。入党积极分子5名,科技示范户4户,其中党员示范户2户。 办公楼于2006年修建,砖混结构,可使用面积320平方米,有党员活动室建设和村(党)务公开栏。现有村干部8名,其中国家干部1名,民选干部5名,协管员2名。国家干部中,平均年龄35岁,大专以上文化2人,村级工作经历2年以上6人;民选干部中,平均年龄49岁,初中文化5人,其中4人连选连任,分别是书记、主任、副主任和委员。村级后备干部4名,“四在农家”累计创建275户,沼气池累计修建259口,覆盖率17%,主导产业有种植、养殖。村民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于农业、务工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2600元。 --人口总数:6034人 农业人口:6034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21.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4588.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 发展口号:新思路,新举措,发展新马坪 --所辖村:底坝组,丰岩组,阳光组,映光组,南坪组等23个村民组 生产总值:220.2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乌江网箱养鱼 名特产品:乌江豆腐鱼 办公所在地:遵义县三合镇马坪村迎心组 --自然条件:马坪村山林较多,风景迷人,与乌江风景区相望。 资源:铁矿,铝土矿,煤炭等 |
三合村 |
三合村位于三合镇政府所在地,距遵义县城南白15公里,是集镇建设中心村,全村国土面积6.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344亩(土659亩.田685亩.林地3834亩)。辖15个村民组,1326户、8959人。其中农业人口4023人、非农业人口4905人。全村设党总支一个,4个生活党支部,9个党小组,有党员109人,现有办公楼一栋672平方米,村干部7人。 三合村交通十分便捷,210国道,贵遵高速路,三沙公路纵贯全村,已经开通的收费站匝道口,正在建设的迎宾大道,即将开建的风情街,休闲广场,综合农贸市场,将为三合村新一轮的发展带来无限商机。 三合村主要以一、二、三产业为主,2010年人均收入为5218元。 --人口总数:10560人 农业人口:4800人 非农业人口:5760人 --行政区面积:12.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6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布依族,苗族 发展口号:人均年纯收入超过八千元 --所辖村:三合组 生产总值:48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沙梨、琵琶 办公所在地:三合贸易璐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