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理位置:老君关村地处乌江镇北岸,整体地形为西高东低,平均海拨800米,与三合镇马坪村、长丰村相接,总面积17.8平方公里,有210国道、扎南公路、川黔铁路横穿老君关村。村办公室在后坝村民组(老210国道)边,距贵阳市100公里,距遵义60公里,距南白县城33公里,辖区村组机耕道贯通,交通十分便捷。
二、人口及村支两委情况:村辖21个村民组,共755户,有377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582人;村党支部下属6个党小组,共76名党员,其中贫困党员7人,外出党员21人,党员年龄结构偏老;村民代表54人;农村低保82户,共198人,城镇低保40户,共115人;14名留守儿童,14名空巢老人;两女结扎户共5户,得到补助2户;外出务工人员1000余人。 村卫生室3个,便民服务点3个,平安村寨示范点1个,中学1所,小学2所,寺庙1处(双龙寺)。
三、村情概况:耕地面积共793亩,其中田400亩,土393亩,主要分布在青合、联合、中苏、金刚、泥沟、泥兴等村民组,其中水源较好的有金刚组、白家坝和映兴村民组,其余村民组皆靠下雨耕种和灌溉。主要产业以常规蔬菜、李子、生猪养殖为主,地方特色有乌江豆腐、李子等。全村住房面积112500m2,其中砖木结构3500m2,木结构7750m2,现已实现改厕改造260户,新农村建设黔北民居改造310户,新农村建设“四在农家”建设点2个。集体林地5484亩,自留山854亩,共计林地10437亩,2008年全部纳入林改登记发证。
四、村内企业:村辖区现有企业7家,江北铁厂(或停或产)、腾元公司(停产)、锰钢厂(正常生产)、净化厂(停产)、-厂(停产)、在建的自力碳素厂(年内有望生产)和江龙饭店(正常营业)。
五、存在的困难:村基础设施仍然薄弱,多数村民组进组路是泥石路,凹凸不平急需硬化,学生上学路难行,60年代修建的堰塘水沟急需维修改变等问题;农村种养殖技术人员缺乏,急需培训有文化、有技术的致富带头人;人畜饮水工程有待完善;新农村建设等。以上问题都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解决。面对困难的村情实际,2011年村支两委就如何带领群众增收致富和发挥现有土地效益最大化利用作为村支两委的头等大事。
联系电话 0852-7391617
--人口总数:3776人 农业人口:2194人 非农业人口:1582人
--行政区面积:17.8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793.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 发展口号:深入发展科学发展观,切实为民增收致富!
--所辖村:21个村民组 生产总值:410.6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常规蔬菜,玉米,水稻,生猪养殖,韩国辣椒等 名特产品:白家坝李子,乌江豆腐 办公所在地:老君关村后坝村民组(210国道边)
--自然条件:气候宜人,常年气温在20摄氏度。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520321105 | 563100 | -- | 查看 老君关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乌江社区 |
乌江社区座落于素有千里乌江第一镇的乌江镇中心,东与息烽县养龙司乡接壤,南与养龙村为界、西与坪塘村为界,北与老君关村隔河相望。总面积5.48平方公里,辖9个村(居)民组,总户数1687户;人口5178人(农业人口714人,非农业人口4464人),现有耕地549亩(田:230亩,土:319亩),辖区内有大型企业4家,个体工商户108家,学校2所。210国道、川黔铁路、贵遵高速公路贯穿境内;有4桥景观的桥梁文化;有被誉为“中国一绝、黔北一技”的乌江豆腐鱼为代表的饮食文化,是集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 乌江,中国贵州省第一大河,长江上游右岸支流。又称黔江。发源于省境威宁县香炉山花鱼洞,流经黔北及渝东南,在重庆市涪陵区注入长江,干流全长1037公里,流域面积8.792万平方公里。六冲河汇口以上为上游,汇口至思南为中游,思南以下为下游。乌江水系呈羽状分布,流域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流域内喀斯特发育。地形以高原、山原、中山及低山丘陵为主。由于地势高差大,切割强,自然景观垂直变化明显。以流急、滩多、谷狭而闻名于世,号称“天险”。 水上人家,是我社区大坝的一特色餐饮服务点,以库区优美的环境作陪,衬托出乌江鱼的特色服务,而且鱼的品种极多,均养殖在大船周围的渔网中,顾客在品尝美味的乌江豆腐鱼的同时,也可观赏周围五颜六色的鱼种,以及周围库区的美丽风景,也是一番滋味啊。 联系电话 0852-7391082 |
养龙村 |
养龙村,距乌江镇政府6公里,由原三垭村沙坪村水头村和养龙村及坪塘村两个村民组合并,辖区面积17.5平方公里,辖23个村民组,1008户3636人,耕地面积 3200亩(其中:田 800亩、土 2400亩)。党支部下设 9个党小组。有党员 122名,35岁以下26名,占21.3%,36岁-55岁34名,占27.9%,56岁以上62名,占50.8%;高中、中专文化36人,占29.5%,大专以上文化5人,占4%,初中及以下的81人,占66.4%。入党积极分子8名,科技示范户5户,其中党员示范户2户。办公楼于 1970年修建,古墙结构,可使用面积 560平方米,有党员活动室建设和村(党)务公开栏。现有村干部11名(女1名),党组织负责人是民选干部,国家干部 6名,民选干部5名。国家干部中,平均年龄40.6岁,中专、高中文化 6人,大专以上文化 5人,村级工作经历2年以上5人;民选干部中,平均年龄46.4岁,初中文化4人,高中、中专文化 1人,大专以上文化0人,其中2人连选连任,分别是支部、副主任 。村级后备干部5名, 外出务工人员687人,其中流动党员 9人,“四在农家”累计创建516户,沼气池累计修建 319口,覆盖率31.6%,黔北民居累计修建48栋。主导产业有建材、加或、运输、餐饮,村(居)民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于农业、务工,远程教育属光纤类型。 --人口总数:3984人 农业人口:3719人 非农业人口:265人 --行政区面积:17.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2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 发展口号:坚持科学发展,大力引进兴办企业 --所辖村:高家堰,大木厂,山垭,马场坝,堰沟,九一,九二,五里堡,苗田 生产总值:3667.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天杰长毛兔养殖基地,高家堰野鸡养殖场,九寨韩国辣椒种植基地 名特产品:兔毛,野鸡,韩国辣椒 办公所在地:养龙村养龙站街上 --自然条件:人多地少,土多田少,煤矿非富。 资源:煤矿 |
坪塘村 |
坪塘村地处乌江库区南岸,2002年列为省级一类贫困村。平均海拔高度950米,全村总面积22平方公里,辖26个村民组750户3024人,其中:低保户172户417人(低保补助标准每人每月17-84元)。全村有3个党小组67名党员。坪塘村现任村支书由乌江镇镇政府下派的大学生干部(32岁)担任,现任村委会主任(58岁)由村民海选产生。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200元。村内现有小学一所,学生198人,有村卫生室一所。 坪塘村一是山多田少。耕地面积3428亩,其中田707亩,能种水稻的只有50多亩,土2721亩,地势以山地为主。二是人畜饮水困难。地处乌江河谷地质切割地带上,普遍缺水,至2009年底,仍有10个村民组的人畜饮水未解决。三是交通不便。2005年修建的乌江至坪塘9公里通村公路,属泥石路面,公路等级较低,同时还有11个村民组未通公路。四是经济落后。农业以传统产业为主,农产品商品率较低。矿产资源有煤炭,现有煤厂1家。村内有8个村民组700余人属乌江渡库区淹没区安置移民。五是社会事业发展滞后。村卫生室数量少,计划生育优质服务设备奇缺,人员素质不高,无法满足广大村民基本医疗服务的需要。社会保障渠道单一,仅有农村低保和少量救济粮救济款,无法解决部分极贫村民生活困难。文化基础设施薄弱,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单一,目前村村通全村有449户已开通。 --人口总数:3024人 农业人口:3024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22.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4135.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 生产总值:15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金银花 名特产品:无 办公所在地:关岩组 |
核桃村 |
核桃村位于遵义县最南端,南与贵阳市息烽县小寨坝镇相比邻,北与乌江镇养龙村接壤,是遵义县的南大门。 全村辖9个村民组,共344户,1433人。国土面积7.23平方公里,耕地1498亩。村党支部下设3个党小组,党员36名。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800元。近年来,村两委始终把黔北民居建设和产业发展着为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重点来抓。先后被中央和省有关部门授予“全国文明村镇创建先进单位”、“文明村镇”和“美德在农家”示范点等称号。 截止2010年底,新建和改建黔北民居276栋、建沼气池197口、硬化村组公路和串户路达85%。在产业发展上,培育了以核桃生产为主的现代农业已初具规模。全村核桃种植面积2300亩,84000多株,挂果2800多株,年产量14万多斤,产值达420万元。为壮大村级经济,增加村级经济积累,提高核桃种植科技含量,进一步丰富核桃产业内涵,从云南引进技术兴办核桃苗基地,基地占地15亩,育苗20多万株。通过产业带动、特色发展,提高核桃村农业的现代化水平,增强了广大农民的科学发展意识,加快了核桃村的新农村建设步伐。 --人口总数:1433人 农业人口:1282人 非农业人口:204人 --行政区面积:7.23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498.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 发展口号:做大做强核桃产业、努力发展特色养殖 --所辖村:核桃林(何家寨、杜家寨、胡林坝),核桃菁(街上、中街、湾子),青山沟(青山沟、瓦脚湾) 生产总值:156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核桃产业 名特产品:核桃 办公所在地:核桃村委会 |
老君关村 |
一、地理位置:老君关村地处乌江镇北岸,整体地形为西高东低,平均海拨800米,与三合镇马坪村、长丰村相接,总面积17.8平方公里,有210国道、扎南公路、川黔铁路横穿老君关村。村办公室在后坝村民组(老210国道)边,距贵阳市100公里,距遵义60公里,距南白县城33公里,辖区村组机耕道贯通,交通十分便捷。 二、人口及村支两委情况:村辖21个村民组,共755户,有377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582人;村党支部下属6个党小组,共76名党员,其中贫困党员7人,外出党员21人,党员年龄结构偏老;村民代表54人;农村低保82户,共198人,城镇低保40户,共115人;14名留守儿童,14名空巢老人;两女结扎户共5户,得到补助2户;外出务工人员1000余人。 村卫生室3个,便民服务点3个,平安村寨示范点1个,中学1所,小学2所,寺庙1处(双龙寺)。 三、村情概况:耕地面积共793亩,其中田400亩,土393亩,主要分布在青合、联合、中苏、金刚、泥沟、泥兴等村民组,其中水源较好的有金刚组、白家坝和映兴村民组,其余村民组皆靠下雨耕种和灌溉。主要产业以常规蔬菜、李子、生猪养殖为主,地方特色有乌江豆腐、李子等。全村住房面积112500m2,其中砖木结构3500m2,木结构7750m2,现已实现改厕改造260户,新农村建设黔北民居改造310户,新农村建设“四在农家”建设点2个。集体林地5484亩,自留山854亩,共计林地10437亩,2008年全部纳入林改登记发证。 四、村内企业:村辖区现有企业7家,江北铁厂(或停或产)、腾元公司(停产)、锰钢厂(正常生产)、净化厂(停产)、-厂(停产)、在建的自力碳素厂(年内有望生产)和江龙饭店(正常营业)。 五、存在的困难:村基础设施仍然薄弱,多数村民组进组路是泥石路,凹凸不平急需硬化,学生上学路难行,60年代修建的堰塘水沟急需维修改变等问题;农村种养殖技术人员缺乏,急需培训有文化、有技术的致富带头人;人畜饮水工程有待完善;新农村建设等。以上问题都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解决。面对困难的村情实际,2011年村支两委就如何带领群众增收致富和发挥现有土地效益最大化利用作为村支两委的头等大事。 联系电话 0852-7391617 --人口总数:3776人 农业人口:2194人 非农业人口:1582人 --行政区面积:17.8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793.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 发展口号:深入发展科学发展观,切实为民增收致富! --所辖村:21个村民组 生产总值:410.6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常规蔬菜,玉米,水稻,生猪养殖,韩国辣椒等 名特产品:白家坝李子,乌江豆腐 办公所在地:老君关村后坝村民组(210国道边) --自然条件:气候宜人,常年气温在20摄氏度。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