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庄乡饮马庄村位于杨庄乡西北,紧邻乡政府驻地。
饮马庄村原址位于漳卫运河东畔堤下,原名叫尹家庄,因紧靠运河大堤,历来是南北必经之地。旧时,村西堤下有一口呈20°左右倾斜的砖井。
相传五代十国末期,各路藩王争战,后周大将赵匡胤率兵争战河北大名,路经此地,口渴难耐,正好行至饮马庄村西,见有水井,下马想取水解渴,因没有水桶水绳,情急之下,用力将井口一扳,砖井竟向西南倾斜,赵匡胤随即顺井坡下去喝了个痛快。然后,又把坐骑牵进去饮水。喝完水后,他又将井口用力扳回,但仍然保持一些倾斜。
在附近干活的乡民目睹这一奇事,纷纷奔走相告,“神将饮马”的见闻从此传开。于是,此村遂被叫成了“饮马庄”。
如今,此井被废弃填埋。 信息来源:武城史志办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71428105 | 253300 | 0534 | 查看 饮马庄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戚庄村 |
杨庄乡戚庄村位于杨庄乡政府驻地东北2.5公里处。 戚庄村因戚姓居住最早而得名。据戚姓家谱记载,明永乐年间,冀鲁两省沿运河一带人烟稀少,土地荒芜,朝廷大规模从人烟稠密地向当地移民。戚姓始祖从登州府莱阳县大鼓庄迁移至此。延续至今,戚庄村戚姓人口800余人。近代山东著名革命烈士戚夯、戚烽父子系戚庄村人。 戚夯,原名伯黎,字牖民,早年在武城高等学堂和临清中学学习。毕业后考入山东政法大学。历任武城县地方自治筹备会主任、县财政保管处科长、财政局局长,平原县财政科长、济宁县(今任城区)财政科长。1939年秋组建武城县抗日游击队。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历任武城县抗日民主政府民政科长、代县长兼民政科长、冀南行署六专署文教科长、武城县副县长、邯馆铁路局会计科科长。1948年牺牲。 戚烽,原名戚绍炎、戚啸中。1935年考入山东省立第十二中学(德州中学)。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武城县戚庄抗日游击小组。后历任冀南四分区武城独立营基干连指导员、清河县大队教导员、武城县抗日游击大队副政治委员。1942年12月26日被捕牺牲。 信息来源:武城史志办 |
饮马庄村 |
杨庄乡饮马庄村位于杨庄乡西北,紧邻乡政府驻地。 饮马庄村原址位于漳卫运河东畔堤下,原名叫尹家庄,因紧靠运河大堤,历来是南北必经之地。旧时,村西堤下有一口呈20°左右倾斜的砖井。 相传五代十国末期,各路藩王争战,后周大将赵匡胤率兵争战河北大名,路经此地,口渴难耐,正好行至饮马庄村西,见有水井,下马想取水解渴,因没有水桶水绳,情急之下,用力将井口一扳,砖井竟向西南倾斜,赵匡胤随即顺井坡下去喝了个痛快。然后,又把坐骑牵进去饮水。喝完水后,他又将井口用力扳回,但仍然保持一些倾斜。 在附近干活的乡民目睹这一奇事,纷纷奔走相告,“神将饮马”的见闻从此传开。于是,此村遂被叫成了“饮马庄”。 如今,此井被废弃填埋。 信息来源:武城史志办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