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贵州省 >>遵义 >> 播州区 >> 茅栗镇 >> 草香村

草香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草香村谷歌卫星地图)


草香村简介

  草香村位于茅栗镇东南部,距茅栗镇政府所在地22公里,与铁厂镇毗邻,与开阳县隔河相望。全村国土面积44.5平方公里,辖35个村民组,829户4200人,其中农业人口4172人,非农业人口28人,民族主要以汉族为主,有少数苗族、彝族、仡佬族。耕地面积6000亩,人均耕地1.5亩,是传统农业村。村主要产业以种植为主,养殖为辅,主要农作物为烤烟、辣椒、玉米、红薯、洋芋;大牲畜年出栏数分别为:猪3200头、牛800头、羊2000头。2010年度村人均收入5800元。村党支部下设4个党小组,有正式党员48名,入党积极分子6名,党员群众综合服务站1个,便民服务点2个,远程教育村校结合点1个,家庭播放点20个。
  草香村是茅栗镇最偏远的村,制约发展的瓶颈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交通极为不便,全村只有茅草公路和石笋沟至铁厂公路与外界相连,且路况非常差;二是水源严重缺泛,全村无任何山溏水库,人畜饮水和农业灌溉全靠雨水和山体发水;三是电力供应不足,草香村现有电网用的是落水孔电站的电,且线路严重老化,导致电力供应不足;四是村民文化素质不高,全村劳动力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多数只有初中和小学文化,文盲和半文盲也占了2%左右。
  但草香村经济发展也有自己的优势所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土地资源丰富,还有大量山林土地可以利用;二是草香村烤烟生产专业村已基本形成,种植面积和种植技术都稳步提高;三是特色高效农业初具规模,草香村的竹荪种植面积已达12000余平方米,目前市场价稳定,达到了340元/斤;四是伴随着芶皮滩电站水位的上升,草香村漩溏的观光旅游业和渔业开发指日可待。
  烤烟生产是草香村也是我镇的主导产业,为完成2012年烤烟生产任务,确保烟农增收,财政增税。4月20日,镇政府镇长池健、镇纪委书记陈强、纪委副书记甘建坤等同志一行对草香村烤烟生产情况进行了督导检查。池镇长强调:烤烟生产要总结往年经验,为预防伏旱,一定要抢抓季节,利用有利时机完成上厢垄覆膜工作,保持土地水分;另外一定要全面推广井窖式移栽技术,向烟农讲清楚新技术移栽的好处,以达到节本增效的效果。最后池镇长一行到县级千亩基地具体查看了拉厢起垄和育苗情况情况,看后满怀信心地说:看到现在的情况,我才真正有了底气,同志们要继续努力,力争0完成2012年目标任务,也是在基层组织建设年为老百姓办了一件实实在在的好事。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520321116 563100 -- 查看 草香村谷歌卫星地图

草香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草香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金山村

  金山村位于茅栗镇东北部,距茅栗政府东约1公里处。全村有873户,3839人,其中农业人口3831人,非农业人口8人。主要民族是汉族,少数民族有苗族和仡佬族。全村总面积:9.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283亩。辖龙江、金山、红江、新民、赵家寨、新江、河江、合兴、联坝、五龙、小元、和平、坪上、后坝岩14个村民组,金山村交通便宜,省道团尚公路贯穿全村。矿产资源丰富,有铝土矿、煤矿、铁矿、硫酸矿、铜矿等,储量较多的是铝土矿。本村是个农业村寨,主要农作物有水稻和玉米,主要经济作物有油菜、烤烟和辣椒。   近几年来,在金山村村支两委的带领下,硬化通组路20公里、串户路8公里,争取各级补助资金180余万元,全村14个村民组,11个组已通水泥路,四在农家建设覆盖率达80%,其中2011年通过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硬化通组公路7.5公里。   十一五期间,利用国家对“三农”政策的优惠,资金的投入,根据村的实际,结合“油水配套”、“烟水配套”、“防洪排涝”、“军民共建”等工程的实施,完成小二型水库一座,山塘水库二座的除险加固;新修大小水池10个,安全饮水工程6个,新修维修引水沟渠共计23400米,建设沼气池424口,争取上级补助资金共460余万元。实施危房改造43户,获补助资金39.5万元,132户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月获保障金额23540元,年获保障金额282480元,全村60岁以上领取养老金人员430人,月领取养老金:25800元,年领取养老金309600元。   近四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指导下,党支部的直接领导下,单位部门的协调配合下,广大村民的大力支持下,村支两委的共同努力,使金山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都得到了较快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得到了镇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三年获年终综合考核一等奖,一年获二等奖。   跨入“十二五”,金山村又以“创和谐、促发展”及新农村建设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生”二十字方针为主旋律,以农业资源的开发和乡村旅游建设为突破口,在增经济实力,在强辐射力,在紧队伍合力,创一流村。以崭新的风姿,迎接新挑战,争取新胜利!   

九龙村

  九龙村坐落在遵义县茅栗镇政府所在地,共有29个村民组,1860户,总计人口6685人。耕地面积有3782亩,主要耕作水稻、玉米、油菜和发展绿色蔬菜。九龙村主要经济来源是农业和外出务工。矿产资源有石灰石、煤、铝土矿等。   九龙村离县城有42公里,交通相对发达。近年来,九龙村总支部、村委高度重视投资环境建设。在硬件建设上,大力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积极开展文明村居创建,广泛开展环境综合整治,为投资者创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在软件建设上,进一步强化村民尊商、重商、亲商意识。以此能引进更多的企业带动九龙村的发展,实现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增长。   在农业生产上,九龙村以蔬菜生产为抓手,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狠抓绿色蔬菜生产。   一、抓宣传,提-部思想认识。充分利用远程教育、黑板报等形式广泛宣传,每月组织专题宣传2次并通过身边的典型人、典型事,真正使群众认识到绿色蔬菜生产带来的经济效益,把群众的思想统一到发展绿色蔬菜上来。   二、抓培训,使菜农掌握技术要领。定期、不定期的组织专题培训会,邀请专业技术人员和有技术有经验的专家,现身说法,现场培训,使菜农掌握技术要领。   三、抓示范,以点带面,整体推进。重点抓好有积极性的菜农发展蔬菜基地,以点带面,整体推进。   四、抓协会,为菜农服好务。我们积极组织菜农协会,帮助解决买卖难,运输难的问题,为菜农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开拓市场,搞活营销。   

花果村

  花果村位于茅栗镇西部,距茅栗政府约 5公里处,是茅栗镇的西大门,东与本镇九龙村相邻, 南与尚嵇镇清水村接壤,西邻尚嵇镇毛坪村,北与贵阳市开阳县隔乌江相望, 省道团尚公路横穿辖区而过,交通十分便宜。全村总面积约13.68平方公里,辖26个村民组,有1438户,5432人,其中农业人口5236人,非农人口196人,主要民族为汉族,少数民族有苗族、仡佬族、彝族等。全村耕地面约3556 亩,其中田2296亩,土1260亩。主要农作物有水稻和玉米,主要经济作物有油菜、 辣椒、烤烟等,是一个以农业为主,工业为辅的农业村。   近年来,在镇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 在相关部门的精诚协作下,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 发展方针,锐意进取,使全村各项事业得到较快发展。2009年和2010年分别获得综合考评三等奖和二等奖。   辖区内有丰富的煤矿和石灰石资源, 现有花果生石灰加工厂、筑义建材公司、婷鹏建材公司、恒基瓷业有限公司、加油站、213矿场等五个企业落户辖区。农业产业化正在蓬勃兴起,已建成大棚蔬菜20个,面积约30 余亩;养殖大户3户。   跨入“十二五”,花果村将以“创和谐、 促发展”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生” 二十字方针为主旋律,强抓机遇, 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以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和人居环境为目标,迎难而上,争取新胜利!         --人口总数:5432人 农业人口:5236人 非农业人口:196人   --行政区面积:13.68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556.0亩   

富兴村

  富兴村位于茅栗镇东部,距茅栗镇政府所在地9公里,东与铁厂、张王两镇相邻,全村总面积30.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355亩,其中田3032亩,土2325亩,全村1509户、6268人,辖34个村民组,共有学校3间,其中小学2间,中学1间,水利设施有安庄福、三涨水两个小二型水库,集贸市场2个,即富兴、水浸,在本辖区有丰富的矿藏资源,主要有铝土矿、硫酸矿、铁矿等。      --人口总数:6268人 农业人口:6035人 非农业人口:233人   --行政区面积:30.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5355.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彝族” 发展口号:创和谐、促发展   

银都村

  银都村位于茅栗镇以南3公里,东邻团溪镇、南核富兴村、西临乌江河,北援九龙村,总面积为30.2平方公里,管辖20个村民组,全村总户数937户,4080人,以汉族为主,银都村矿产资源丰富,主要以铝土矿、铁矿、硫酸矿、和重晶石矿。环境优美,森林覆盖率达60%,特别是沿乌江河4公里长的河岸更是原生态旅游胜地,有“天然氧吧”之称。   银都村农业发达,拥有遵义县农业局水稻高产密植基地一个,种植烤烟1680亩,是遵义县烟草公司的样本点。近年来,为了调整产业结构,银都村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村干部带头发展种植,并引进西瓜种植技术。以提高全村经济发展。   跨入“十二五”时期,银都村工业化道路步入正轨,,拉法基铝酸盐遵义分公司正式落户银都村,年产量达800万吨,新农村建设更是迎来飞速发展的阶段,黔北民居拔地而起,水、电、道路改造齐头并进。      --人口总数:4116人 农业人口:3996人 非农业人口:120人   --行政区面积:30.2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55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仡佬族”,“仡佬族” 发展口号: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草香村

  草香村位于茅栗镇东南部,距茅栗镇政府所在地22公里,与铁厂镇毗邻,与开阳县隔河相望。全村国土面积44.5平方公里,辖35个村民组,829户4200人,其中农业人口4172人,非农业人口28人,民族主要以汉族为主,有少数苗族、彝族、仡佬族。耕地面积6000亩,人均耕地1.5亩,是传统农业村。村主要产业以种植为主,养殖为辅,主要农作物为烤烟、辣椒、玉米、红薯、洋芋;大牲畜年出栏数分别为:猪3200头、牛800头、羊2000头。2010年度村人均收入5800元。村党支部下设4个党小组,有正式党员48名,入党积极分子6名,党员群众综合服务站1个,便民服务点2个,远程教育村校结合点1个,家庭播放点20个。   草香村是茅栗镇最偏远的村,制约发展的瓶颈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交通极为不便,全村只有茅草公路和石笋沟至铁厂公路与外界相连,且路况非常差;二是水源严重缺泛,全村无任何山溏水库,人畜饮水和农业灌溉全靠雨水和山体发水;三是电力供应不足,草香村现有电网用的是落水孔电站的电,且线路严重老化,导致电力供应不足;四是村民文化素质不高,全村劳动力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多数只有初中和小学文化,文盲和半文盲也占了2%左右。   但草香村经济发展也有自己的优势所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土地资源丰富,还有大量山林土地可以利用;二是草香村烤烟生产专业村已基本形成,种植面积和种植技术都稳步提高;三是特色高效农业初具规模,草香村的竹荪种植面积已达12000余平方米,目前市场价稳定,达到了340元/斤;四是伴随着芶皮滩电站水位的上升,草香村漩溏的观光旅游业和渔业开发指日可待。   烤烟生产是草香村也是我镇的主导产业,为完成2012年烤烟生产任务,确保烟农增收,财政增税。4月20日,镇政府镇长池健、镇纪委书记陈强、纪委副书记甘建坤等同志一行对草香村烤烟生产情况进行了督导检查。池镇长强调:烤烟生产要总结往年经验,为预防伏旱,一定要抢抓季节,利用有利时机完成上厢垄覆膜工作,保持土地水分;另外一定要全面推广井窖式移栽技术,向烟农讲清楚新技术移栽的好处,以达到节本增效的效果。最后池镇长一行到县级千亩基地具体查看了拉厢起垄和育苗情况情况,看后满怀信心地说:看到现在的情况,我才真正有了底气,同志们要继续努力,力争0完成2012年目标任务,也是在基层组织建设年为老百姓办了一件实实在在的好事。   


草香村特产大全




草香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