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贵州省 >>遵义 >> 绥阳县 >> 蒲场镇 >> 蒲场社区

蒲场社区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蒲场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蒲场社区简介

  蒲场居委会位于蒲场镇集镇辖区的上街镇标处,原207省道穿越老街,现有新街大道一条,街长约2.5公里,辖区地域面积1.2平方公里,街中心段距离高速公路下道口1.5公里,距绥阳县城12公里,距遵义市区30公里,属绥阳的中南丘陵平坝区,海拔高度约850米。
  居委会辖7个居民组(小区),居民总户数1427户,总人口2443人,其中:女1066人,居民常住户850户,1536人。辖区内有中小学校3间,企事业单位20个。
  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和蒲场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广大居委干部通过招商引资和宏观政策的调控,街道居民在住房修建,环境美化,商贸发展,个体经营,休闲娱乐等方面有较大的发展,根据统计,居民年均纯收入约4180元,居民户中有各类个体经营户86户。年创产值125万元。
  居委会居民李晶晶,参军退伍后,退伍不褪色,回到家乡后,发扬军队吃苦耐劳的精神,走上了致富之路。李晶晶于2010年在儒溪村207省道旁承包鱼塘15亩,修建农家乐2栋,共计400平方米,经营期休闲,垂钓,娱乐为一体的休闲旅游垂钓娱乐山庄。该山庄集钓鱼,休闲,KTV为一体,还有果园,在成熟季节可以品尝到葡萄,桃子等水果,而且山庄风景迷人,交通方便,是绥阳县比较闻名的休闲度假中心。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520323103 563300 -- 查看 蒲场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蒲场社区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蒲场社区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宜安社区

  宜安社区是贵州省遵义绥阳县蒲场镇下辖的社区区划代码为520323103,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520323。邮政编码为563300,长途电话区号为0852 ,车牌号码为贵C。与高坊子村、七九村、蒲场村、大溪村、大桥村、儒溪村、蒲场社区、新场村相邻。  

蒲场社区

  蒲场居委会位于蒲场镇集镇辖区的上街镇标处,原207省道穿越老街,现有新街大道一条,街长约2.5公里,辖区地域面积1.2平方公里,街中心段距离高速公路下道口1.5公里,距绥阳县城12公里,距遵义市区30公里,属绥阳的中南丘陵平坝区,海拔高度约850米。   居委会辖7个居民组(小区),居民总户数1427户,总人口2443人,其中:女1066人,居民常住户850户,1536人。辖区内有中小学校3间,企事业单位20个。   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和蒲场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广大居委干部通过招商引资和宏观政策的调控,街道居民在住房修建,环境美化,商贸发展,个体经营,休闲娱乐等方面有较大的发展,根据统计,居民年均纯收入约4180元,居民户中有各类个体经营户86户。年创产值125万元。   居委会居民李晶晶,参军退伍后,退伍不褪色,回到家乡后,发扬军队吃苦耐劳的精神,走上了致富之路。李晶晶于2010年在儒溪村207省道旁承包鱼塘15亩,修建农家乐2栋,共计400平方米,经营期休闲,垂钓,娱乐为一体的休闲旅游垂钓娱乐山庄。该山庄集钓鱼,休闲,KTV为一体,还有果园,在成熟季节可以品尝到葡萄,桃子等水果,而且山庄风景迷人,交通方便,是绥阳县比较闻名的休闲度假中心。   

高坊子村

  高坊子村地处绥阳南大门S207省道旁,距历史名城遵义27公里,距绥阳县城13公里,交通便捷,山川秀丽,全村辖五星、长安两个自然村,27个村民组,1189户,4709人,耕地3157亩,全村党员68人,预备党员4人,入党积极分子5人,党小组2个,全村有农村专业合作社一个,蔬菜协会1个。高坊子村先后荣获“省级交通安全文明村”、 省级“五好”基层党组织、“市级文明村寨”、县级“科普示范带”村、 “四在农家”创建示范点村和远程教育“示范点”村等荣誉称号。   高坊子村气候虽然不至于真的天无三日晴,但一年到头,朗朗晴日确实远不到三分之一,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15°左右,常年降雨量1140.72毫米,无霜期285天,年日照数1114.2小时左右。一般在盛夏有三十天的大晴天,那只不定就会闹干旱了。阴天和雨天较多其他地方多,尤其是春秋两季,阴雨连绵,所以当地的传统木屋都是斜顶的,否则就会漏雨。这种气候是当地冬暖夏凉的主要原因。雨多,云朵,雾多,雪多,天气变化快,四季风景变化也很分明,这大概是村里有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出现的原因之一吧。   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这句农谚,正是贵州的真实写照,所以说到家乡,也不得不说山。或许,山本身并未给百姓带来多少财富,但是我们爱山,就像爱父母。其实山给我们的更主要的是精神上的滋养,大山教会我们,要生活,就得敢于面对困难,就要敢于走出去,不怕苦,不怕累,要敢于征服性格弱点,把握前途。大山教会我们的更是人生真谛的领悟,人活着可以很渺茫,也可以很伟大,如果不善于发现自我,磨练自我。挑战自我,就像山脚下的人,看什么都要昂头,如果注重自身修养,敢于创造,敢于攀登,任何事实浮尘都到了眼下。这,就是高原人的高度。大山带给我们的,还有无穷的趣味,和奇观,当我们有意或无意走进山林之中,就会发现自己进入了另一个世界,那里没有机器的喧嚣,充斥的是鸟兽的言语,置身在草木之间,有时似在翱游天地,有时却又好像在参与一场战斗,因为蓝天白云下,黄花绿树中,也不知道有多少毒蛇,豺狼在奔忙,不过害怕的往往是它们。   高坊子村是一个小盆地结构地形,既有大山四面环绕也有连野平畴,这使得高坊子村成了蒲场镇三大产粮重村之一,高坊子村区以水稻,油菜在田间轮种,玉米,土豆在土中轮种,再兼种其他粮食蔬菜作物,如辣椒,豆类,红薯等。其中辣椒作为当地最重要的经济作物,被大量种植,由于种植作物种类繁多,地方饮食也相当丰富。依靠粮食种植带动畜牧养殖是地方循环生态生产的基本方式,主要是养殖耕牛,猪,羊,鸡鸭鹅,猫狗兔鱼之类。采集山上药材也是农民重要的经济收入途径之一。   高坊子村全体村民有自己严谨的信仰,主要体现在宗族,习俗,文化态度上,每个姓氏的村庄都以各自的香火祭祀祖先,香火是以天地君亲师位书写的堂屋牌位,中间是祖先圣贤,楹联则说明家族堂号来源。每年的新年(一年之始),大年(正月十四,亮灯祭祖)元宵,清明(祭祖),小端阳,大端阳(缅怀大诗人屈原),七月半(祭祀荒野鬼神),中秋(聆听传说,团圆),重阳(丰收,登高),冬至(过年开始,可以杀猪了),除尘(腊月二十四),除夕(小年,家庭团圆,欢度一年)都是当地人所过的节日。西历的任何一个节假日不被作为节日。宗教方面,大多数人信奉道教,但混有佛教,现在佛教已逐渐丧失生命力,而基督教等外来宗教开始内传,但除市集,部分文化落后,经济发展较快的村落接受外其他绝大多数已只信仰道教。而且基督徒会受到很严重的歧视,死后同族人大多不会再去祭拜,还会遭到唾骂。蒲场从明清到民国,共和国没有多大社会动荡,基本思维还是封建时期的儒家占主流,子女降生后都遵从学而优则仕的理念,学习不好再另谋他路,十分注重文化培养。   

七九村

  七九村位于S207省道24公里300米分支路于原三四0九厂驻地。七九村由原有富强、关岭两个自然村组成,全村共建27个村民组1048户,5112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52人)。村支两委干部共7人,七九村共建党总支1个,2个党支部,14个党小组,共有党员69名,预备党员2名。还创建村党员群众服务站1个,2个服务点。全村耕地总面积为3780亩(其中:田面积2650亩,土面积1130亩),林地面积占1310亩,森林覆盖率达40%,主导产业以粮食作物、蔬菜、辣椒和烤烟为主。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890元。   七九谓称朗里七甲和九甲,这里地势优越,交通便捷,曾被谓称黔北万亩粮油高产大坝之一。特别是近些年来,全村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不断得到提高和改善,社会经济等各项事业快速发展。七九村充分利用国营红岗机械厂转移之机,个体经营私营企业(如建筑、建材、加工等)种、养殖业在七九村率先垂 范。当今,广大党员干部紧紧围绕推动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主线,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村党总支、村委员将以服务型党组织为载体,借鉴先进经 验,突出区域特色,创新服务方式,创先争优,努力开创七九村各项事业发展新局面。   七九村坐落绥阳县最南端,大娄山脉分支毛盖山脉之西,东南与遵义汇川区团泽镇接壤,西面与新场村比邻,北面和高坊子村为界,南北走向的船行小盆地,土地肥沃,人杰地灵.五十年代七九村人民修建一座当时蒲场镇最大的水库——五星水库,碧波荡漾的人工湖泊,微风吹来,向千万条银蛇滚动,鱼儿游动,飞鸟盘旋,雄伟的假角山向一位严师用手拈墨挥画,好一幅改革开放——七九村的新画卷,五千多勤劳朴实的七九村人一起走进了中国特色的新时代。   七九村,顾名思义是数字,七、九得名,原来,追朔历史,明万历年间,改土归流,实行里甲制度,以现在的金星组以下为七甲,上面至现在的幸福组为九甲,后流传至今,都有七甲、九甲之称,今天的七九村顾而得名。   

蒲场村

  蒲场村位于蒲场镇中心地带,距历史名城遵义市30公里,距绥阳县城11公里,207省道横贯而过,由南华、蒲场、蔬菜、平原、前丰、共5个自然村组合为蒲场行政村,共17个村民组,1704户,7016人,设党总支部1个,支部5个,蔬菜协会1个,全行政村耕地面积3578、亩,森林覆盖率15%,蒲场村农业人口6926人,劳动力3275人,贫困人口368人,高中以上文化1015人,高中文化3015人,中学文化1565人,产业发展主要以,蔬菜、烤烟、大棚西瓜、辣椒2830亩。在我辖区有中学两所内含初中、高中。.小学一所.   蒲场村属平坝地区,气候宜人,适合各种种植养殖,交通便利,素有万亩大坝之称,现有遵义龙山生物塑业科技有限公司,老干妈加工厂。   

大溪村

  大溪村位于蒲场镇以北5公里处,距绥阳县16公里,距遵义市38公里。全村辖5个自然村,34个村民组,1125户,5266人,主要民族为汉、苗。总面积约1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299亩。属于高山半高山地区,自然条件较为恶劣。交通运输主要依靠贯穿全村的联盟公路。全村共有5个党支部,辖党员86人,其中预备党员4人,2011年度列入考察对象的入党积极分子4人。   大溪村为典型的农业村。群众主要经济来源为劳务输出、烤烟生产、现代食草型畜牧业以及传统农业等。2011年度,全村烤烟种植合同面积为1406亩,预计交售干烟30万斤;存栏生猪1669头,役、肉用牛452头,山羊695只。   主要优势:草山草坡、荒山资源丰富,日照充足,特别适宜发展食草型畜牧业以及烤烟生产等,加之远离污染,无公害蔬菜种植也大有可为。目前,大溪村已建设生猪养殖协会一个,无公害蔬菜种植协会一个,两个协会共吸引了52户农户加入,在增加了农民收的同时,还为市场提供了大量的优质蔬菜、肉食等。但因起步较晚,尚无较大规模资金投入开发,目前大溪村在内城、七家院等地仍有千余亩良田沃土亟待有识之士开发、利用。   

大桥村

  --人口总数:3736人 农业人口:3736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49.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559.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 发展口号:   --所辖村: 生产总值:156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辣椒 办公所在地:大桥村委会   

儒溪村

  儒溪村位于蒲场镇中心地带,距离遵义市28公里、距绥阳县12公里,辖4个自然村,由原来的朝阳、选民、皂牙、太平等4个自然村组成,户数1530户、人口6443(其中含非农人口129人)人,男3262人、女3052人。其中农业人口6314人,其中男3262人、女3052人。少数民族人口47人,农业劳动力4175人,16至45岁,3350人,45至60岁,995人,65岁以上650人。如人农业总产值31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200元,粮食产量3000吨,人均占有粮食400公斤。耕地面积5220亩,其中稻田面积3200亩,旱地面积2020亩。林地面积10710亩,森林覆盖率40%,园地面积80亩。村所在小学2所,学生218人,教师14人,主导产业以蔬菜和辣椒为主,其收入分别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占30%和20%。种植水稻2037亩、辣椒887亩,种植其他(如水果)124亩。全村养牛620头,养猪1835头,养羊320头,养鸡16300只。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和县委关于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部署,村支两委班子结合儒溪村实际,认真推进、积极实践,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按照村支两委领导班子“五个一”活动的内容,即在培育一个产业下功夫,立足村情,使党建工作和农民增收致富相结合,做到典型引路、项目带动,找到党建工作和经济工作的结合点,认真组织规划,搞好产业布局,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在“万元田”实施的基础上,探索新的发展模式,深入村组,征求群众的意见,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给广大群众找到一条增收致富的道路。全村共实施“万元示范田”面积332.7亩、总户数224户、总人数860人、涉及党员17人,预计全年总产量5337000斤、总收入3500000元。探索出来一条“支部+协会+远教+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找到了一条科学发展的致富道路。   太平村处于半高山位置,交通不便,严重制约了儒溪村的经济发展,村支两委领导班子理清发展思路,结合太平村的实际,制定了以发展烤烟为主要产业,使烤烟这个经济支柱成为太平村的主要收入。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村支两委班子成员深入到太平,组织广大党员群众,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的内容,深入到村组,了解烟农的生产、生活状况,搞好烟区规划,指导烟农搞好育苗管理,帮助烟农实施以物放贷和烟地起垄工作,深入到田间地头指导烟农搞好地膜覆盖,为烤烟的大片移栽奠定了基础。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全村共签定烤烟321亩、总户数58户、总人数245人、涉及党员7人,预计总产量96300斤、总收入674100元,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实现了与农民增收致富相结合的工作目标。   前进组位于选民自然村,全组35户、135人、党员2人、田土面积99亩,在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村支两委领导班子充分认识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统一认识、解放思想、探索经验、促进发展、切实发挥好示范效应作用,认真推进,积极实践,做到学习实践与农民增收致富相结合.在前进组召开会议,通过学习,组织广大群众搞好产业结构调整,围绕科学发展,献言献策,找到了增收致富的结合点,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前进组实施韩国朝天椒120亩,总户数43户、总人口125人、涉及党员2人,预计总产量96000斤、总收入576000元,实现了学习实践活动与农民增收致富的目标.   

新场村

  新场村位于S207省道旁,距绥阳县城23公里,距遵义市18公里,耕地面积2992亩,总户数788户,总人口3472人,19个村民小组组成。全村现有党员72人,其中:正式党员67人,预备党员5人,妇女党员5人,入党积极分子14人,共有4个党小组。生产总值达4700万元。   2012年度新场村在县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新场村围绕自身工作实际、南大门树形象”的发展目标,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发展要求,积极转变工业经济增长方式,调整工业产业结构,推动企业技术进步,扶持企业做大做强,紧紧围绕全镇工作的中心工作和大局,以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发展、农民增收为主线,以发挥村“两委”基础作用、党员干部主体作用和农民的积极性为依托,充分发挥农村优势,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村经济发展、增加村集体和农民收入作出应有的贡献。为进一步增强村集体经济实力,增加村民收入,促进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结合新场村自身工作实际,经村两委会研究,特制定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工作思路。   


蒲场社区特产大全




蒲场社区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