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贵州省 >>遵义 >> 正安县 >> 乐俭镇 >> 东门村

东门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东门村谷歌卫星地图)


东门村简介

  东门村位于乐俭乡东面。距乡政府2公里,全村辖17个村民小组,626户,2819人,劳动力1358人。其中贫困人口1531人,0党员56人。全村总面积1769.6公顷。其中耕地423公顷,林地638公顷,园地53公顷,草地23公顷,荒地689公顷。种植茶园2400亩,人均纯收入2380元。人均占粮486公斤。全村通电、通电话。70%的村民组通公路。50%的饮用自来水,有村级学校及卫生室。广播电视覆盖率达90%。儿童入学率占98.5%。全村产业结构单一,经济社会发展缓慢,贫困程度深,贫困面积大,因灾返贫率高。是正安县重点扶贫“一类”。
  --人口总数:2843人 农业人口:2828人 非农业人口:15人
  --行政区面积:16.43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204.0亩
  --主要民族成分:仡佬族、汉族、侗族、布依 发展口号:
  --所辖村:白果、堡寨、村中、联盟、庙子山、上湾、田坝、桐林、桐心、寨上 生产总值:31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茶叶基地 名特产品:白茶 办公所在地:正安县乐俭乡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520324201 563400 -- 查看 东门村谷歌卫星地图

东门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东门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乐俭村

  乐俭村位于乐俭乡集镇所在地,距正安县城31公里,330县道贯通全村。海拔1080米,是典型的高山极贫困乡村。全村辖原革新、联山、荣乐等3个自然村、8个村民组、30个村民小组、834户、4261人,人均年纯收入2409元。其中农业人口4058人,劳动力人口2790人,贫困人口1612人,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有451人,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有2053人,小学文化程度的有2088人。全村设有一个党支部和一个茶叶产业协会,全村耕地面积4992亩,森林覆盖率达64﹪。   2006年以来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村坚持以乡党委政府提出的打造“茶叶专业乡”为工作目标,通过全村干部群众的艰苦努力,现有茶园4500亩。2006 至2008年作为县级新农村示范点,2009年荣获遵义市人民政府表彰的“茶叶种植先进村”, 生期组作为2011 “四在农家”市级示范点升级改造并已全部完工,在建党90周年之际,乐俭村分别被乡党委和县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今年新种植白茶230亩,绿茶80亩,改造梁子上老茶园80亩并全部种植白茶。全村实行了90﹪以上的村组通车、通路、通自来水,民生保障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社会安定稳定,农民收入稳步增加,人口计生、新农村建设、“一事一议”工程等各项工作都呈现出良好势头。   

长兴村

  长兴村位于乐俭乡东南部,330县道和长迎公路穿境而过。交通便捷,森林覆盖率达66%,与风景秀丽的华尔山相邻,无任何工业污染源,山清水秀,环境优美,特别是通过近几年来的生态村建设,村容村貌得到了进一步改变,初步具备了创建生态村的基本条件。   地理位置 :乐俭乡长兴村位于乐俭乡东南部,海拔1205米,村址四周森林茂密。   地形、地貌:乐俭乡长兴村地形为丘陵地区,全村总面积20.8   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819.5亩。土质以沙壤黄土为主。   气候:属典型亚热带季风气候。常年气候特点:冬夏季风交替显著,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全年无严寒酷暑,冬短夏长,四季分明,气候条件优越。年平均气温15℃,无霜期长达210天,年日照总数为2200小时。   水文和水系 :境内年降雨量900mm,地面径流通过小沙河流出系三界境内,最终汇入芙蓉江水系,水资源充沛,水质良好。农田小区内桥、涵、路、渠、闸设施完备,确保长兴村农业生产旱能灌,涝能排。   长兴村经济以农业为主,种植业以茶叶、反季节蔬菜、方竹笋、三大经济作物为主,加之花生、水稻、玉米等传统作物,近几年来,长兴村坚持走发展生态农业之路,根据长兴村山多、坡耕地多、牧场资源丰富的有利条件,种草养畜,畜牧养殖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全村共发展畜牧业年出栏生猪2000头,山羊1500只,水牛100头。农业生产全部按照无公害质量标准生产,按照产业化模式发展,遵循市场规律经营。   

东门村

  东门村位于乐俭乡东面。距乡政府2公里,全村辖17个村民小组,626户,2819人,劳动力1358人。其中贫困人口1531人,0党员56人。全村总面积1769.6公顷。其中耕地423公顷,林地638公顷,园地53公顷,草地23公顷,荒地689公顷。种植茶园2400亩,人均纯收入2380元。人均占粮486公斤。全村通电、通电话。70%的村民组通公路。50%的饮用自来水,有村级学校及卫生室。广播电视覆盖率达90%。儿童入学率占98.5%。全村产业结构单一,经济社会发展缓慢,贫困程度深,贫困面积大,因灾返贫率高。是正安县重点扶贫“一类”。   --人口总数:2843人 农业人口:2828人 非农业人口:15人   --行政区面积:16.43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204.0亩   --主要民族成分:仡佬族、汉族、侗族、布依 发展口号:   --所辖村:白果、堡寨、村中、联盟、庙子山、上湾、田坝、桐林、桐心、寨上 生产总值:31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茶叶基地 名特产品:白茶 办公所在地:正安县乐俭乡   

辽远村

  辽远村位于乐俭乡南面,距县城41公里,海拔920米,全村辖7个大组23个村民小组,共629户/2926人,全村占地面积13.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有2756亩。土壤贫瘠,农业生产水平低下,粮食平均亩产350公斤,历年退耕还林3256亩,森林覆盖率达64℅。部分村民组交通不便,学龄儿童上学要步行4公里左右。全村经济来源主要靠茶叶产业和青壮劳力外出务工,人均纯收入2410元。搬迁原因主要是部分村民组交通不便,水资源缺乏,居住环境差。需要搬迁的涉及辽远村凉水井、堡坪、辛家、斑鸠4个村民组89户/400人。   1、凉水井组:现属辽远村,有农户27户/121人,耕地面积215.6亩,其中25°以上坡耕地183.26亩,占耕地面积的85%,几乎全是25°以上坡耕地,人均耕地面积1.78亩,海拨980米,处在高山地区,且土地极为贫脊,气候恶劣,农业产出极低,缺房、缺水,人均纯收入2016元,人均产粮386公斤(含薯类折粮)。距安置点8公里,就医需要3公里,就学需要3公里,为了解决该组扶贫生态农户脱贫致富问题,拟将该组的24户/110人搬迁到乐俭村街上组依托小城镇进行集中安置。   2、堡坪组:现属辽远村,有农户29户/122人,耕地面积253.4亩,其中25°以上坡耕地228.1亩,占耕地面积的90%,几乎全是25°以上坡耕地,人均耕地面积2.08亩,海拨950米,处在高山地区,且土地极为贫脊,气候恶劣,农业产出极低,缺房、缺水,人均纯收入2135元,人均产粮402公斤(含薯类折粮)。距安置点9公里,就医需要4公里,就学需要4公里,为了解决该组扶贫生态农户脱贫致富问题,特将该组的21户/90人需要搬迁到乐村街上组依托小城镇进行集中安置。   3、辛家组:现属辽远村,有农户25户/104人,耕地面积218.9亩,其中25°以上坡耕地199.2亩,占耕地面积的91%,几乎全是25°以上坡耕地,人均耕地面积2.1亩,海拨1100米,处在高山地区,且土地极为贫脊,气候恶劣,农业产出极低,缺房、缺水,人均纯收入2127元,人均产粮367公斤(含薯类折粮)。距安置点7公里,就医需要2公里,就学需要2公里,为了解决该组扶贫生态农户脱贫致富问题,特将该组的22户/99人搬迁到乐俭村街上组依托小城镇进行集中安置。   4、斑鸠组:现属辽远村,有农户23户/108人,耕地面积221.8亩,其中25°以上坡耕地199.6亩,占耕地面积的90%,几乎全是25°以上坡耕地,人均耕地面积2.05亩,海拨900米,处在高山地区,且土地极为贫脊,气候恶劣,农业产出极低,缺房、缺水,人均纯收入2098元,人均产粮375公斤(含薯类折粮)。距安置点8公里,就医需要3公里,就学需要3公里,为了解决该组扶贫生态农户脱贫致富问题,特将该组的22户/101人搬迁到乐俭村街上组依托小城镇进行集中安置。   

迎接村

  迎接村距离乐俭乡政府所在地16公里,现有24个村民组,785户,3592人,其中贫困户341户,1554人。耕地面积6588.1亩,其中田3132.6亩,土3455.5亩。全村仍有5个村民组未通公路,2300人未解决安全饮水,农业排灌渠系不完善。全村共有劳动力2155人,其中女劳动力1056人,富余劳动力1142人。农民人均纯收入2410元。全村林地面积16455亩,其中有林地16290亩。境内有芙蓉江流过,公路方面207省道经过村委会所在地。   迁出地后坪、原水、大坪组在迎接村的所属村民组中是最边远的组,交通不便,尤其是水资源无法解决,人畜饮水十分困难。农户居住分散,环境条件恶劣,贫困程度在全村中最为严重,移民搬迁是最佳选择。   迁入地207风景线安置点,迁出户均有田地在山下,不需重新调整土地。207风景线已规划,即将动工,再结合移民搬迁项目的实施,全力打造乐俭乡新农村建设。   


东门村特产大全




东门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