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渡村村民委员会位于河渡村一组,辖12个村民组,1147户,总人口5296人。现有党员88名,其中女党员10名。总面积3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020亩。
河渡村主要以烤烟、茶叶、中药材、辣椒、水稻、玉米、马铃薯为种植业。
河渡村现有养殖大户17户:其中养羊大户16户,共600只羊,年产值70万元。
河渡村现有烤烟生产基地2个,分别是:莲草坝烤烟生产基地;土香坝烤烟生产基地。共有烤烟350余亩,1050担,生产总值95万元。
河渡村现有茶叶生产基地3个,分别是:土香坝茶叶生产基地;白岒岗茶叶生产基地;龙家坪、黑青坝、饶家坝片区茶叶生产基地。现有3500余亩,其中老茶园1300余亩,幼茶林2200余亩,生产总值达180万元。
河渡村现有中药材示范基地1个,分别是:三锄坝中药材示范基地。主要种植金银花1000余亩,其中成林的有350亩,年产值45万元。
--人口总数:5318人 农业人口:5154人 非农业人口:164人
--行政区面积:31.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02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仡佬族等 发展口号:
--所辖村:一组,二组,三组四组五组六组七组八组九组十组,十一组,十二组 生产总值:1504.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烤烟,茶叶,金银花,辣椒等 名特产品:三锄坝金银花 办公所在地:河渡村一组(连草坝)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520324203 | 563400 | -- | 查看 河渡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市坪村 |
市坪村村民委员会位于市坪村下场口组,辖15个村民组,1598户,总人口7158人。现有党员110名。总面积2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600亩。 市坪村主要以烤烟、茶叶、辣椒、水稻、玉米、马铃薯为种植业。 市坪村现有养殖大户14户:其中养羊大户7户,共400只羊,年产值40万元。养猪大户4户,共200头猪,年产值50万元。养鸡大户2户,年产值20万元。野生动物养殖场1户,分别养殖野猪40头、刺猬120只,年产值40万元。 市坪村现有烤烟生产基地3个,分别是:石沟坪烤烟生产基地;二丛台烤烟生产基地;柏杨片区烤烟生产基地。共有烤烟800余亩,2200担,生产总值150万元。 市坪村现有茶叶生产基地3个,分别是:拖尔山茶叶生产基地;环担山茶叶生产基地;苏家、苦竹窝、大湾、分水垭、任家湾片区茶叶生产基地。现有5000余亩,其中成林茶园3000余亩,幼茶林2000余亩,生产总值达180万元。 市坪村现有辣椒生产基地4个,分别是:韩家湾、石沟坪、格斯坝片区;苦竹窝、苏家片区;柏杨片区;任家湾、猪头岩片区。种植辣椒500余亩,年产值120万元。 市坪共青湖位于市坪乡市坪村的刀塘组当门。这是正安县最大的人工造湖,该湖蓄水量约388万方。有南百干渠两条8公里,提水站三个,灌溉面积3500亩,解决人蓄饮水4000人、5000头蓄。所处的位置东面是庙坝、仁家湾;南面是苦竹窝、街上;西面是刀塘;北是苏家、柏杨。是一个峡沟,沟两边成梯土形状。湖泊面积198亩,其中(水稻面积150余亩,玉米面积48亩)。原有碾房一间,可供刀塘,苦竹窝、庙坝、仁家湾等地的住户碾米之用。 市坪海拔1040米,有庙坝、田村坝、饶家坝、粗石三坝等几个大坝子都没有水源灌溉,都只得是靠老天照顾。三年没有两年收,几乎不是天干就是水旱,遇上天干年,每天晚坝上、山沟都是灯笼火把,放水保苗,时常都有争水打群架的可能,一般的打架随处可见。当时的市坪发生的此内案件特别多,遇上水旱年人们为了不使自己的庄稼受淹,常把水放在他人地里。人们以要打架,人民生产、生活非常困难。庙坝就是其中之一坝,为了解决这一突出矛盾。人们要求修水库的愿望,非常渴求。 县委-靳文斋同志于1958年1月26日,前来流渡区考察,听取了严光志同志(当时流渡区委书记)的汇报后。果断决策,于当年的12月30日破土动工。动工时有靳文斋、严光志、谢启万(流渡区委副书记兼市坪乡书记)、吴伦太(永光村支书)、吴碧太(永光村副支书)、杨茂财(红旗村支书)、和当地老百姓共500多人参加。组织了300余人的常年青年突击队(共青湖——因得名),成立了指辉部,谢启万同志为指辉长。由于工作量大,几乎每天都有五、六百人上工,运土400余方,填土石500余方,每天都早出工晚收工,不分节假日,人们都战斗在各自的岗位上,与天斗与地斗,苦干实干加巧干。就这样连续干了三年零三月,于 1962年2月30日竣工。 市坪人民盼望已久的正安县第一人工造湖——市坪共青湖,从此就展现在人门面前,市坪刀塘、苦竹窝、猪头岩、上下场口、场后头、苏家、仁家湾的人民从此摆脱了以前哪种不文明的生产、生活悲景。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曾先后大的维修以达四次。累计拨款以达600万元以上。为了发辉该湖的效应,乡党委、政府向县、市、省多次申请报告,特别是2010年9月到2011年6月,这段时间乡没有乡长的情况下,-郑娟同志为了打造旅游、观光、灌溉一体化,又向上争取资金800万元来新修提水站、小水塘、标准干渠。目前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 |
龙坪村 |
龙坪村是市坪乡的南大门,距乡政府所在地3公里,东接凤岗县,南接本县谢坝乡,总面积28.5平方公里,全村共1284户,人口5442人,辖青杠堡、小木丛前进、杨丰、覃家等18个村民组。总耕地面积3541亩,以烤烟、茶叶、辣椒、畜牧等为主导产业。 境内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平均海拔1060米,植物资源非常丰富,森林覆盖率达48%,获省级生态村称号,日照较为充足,苗族仡佬族特色文化氛围浓厚,并有龙桥飞阁,桃源洞等自然风光有待开发。近年来,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审视村情,切实按照“烤烟做优,茶叶做强,畜牧走特,沼气普及,奋力打造绿色生态与特色经济强乡”的工作思路。强化服务型党组织的功能,抓项目建设,以项目带动全村各项发展,奋力打造和谐人居村寨。 龙宇洞位于市坪乡南面约四公里远的龙坪村境内,与天桥毗邻,是市坪乡有名的游览胜地。 龙宇洞洞口并不大,像一个消水的小孔,看起来非常不起眼,但蹲身沿此洞口走进洞内,会让人豁然开朗,心旷神怡,洞内奇观美不胜收。 刚进入洞口,须蹲下身子往下滑。往前滑150米,再下一道坡,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条石柱。人称“将军柱”,两人合抱却手指不能相接。石柱拔地而起,吃力地顶着天花板,肌肤都被压得起了褶,仿佛强忍着什么,努力地支撑着那块天花板。顺着石柱往前走几步便是一个宽敞的大厅,犹如一个能容纳上百辆汽车的停车场,天花板上缀着对着千姿百态的石 花。穿过大厅右侧,便是两道对开着的大门,地方人习惯称左侧门为龙宫,右侧门为天门,进入龙宫的大门,走几步便是一道银色的门帘(岩浆结成的小石笋排列而成),穿帘而过。仿佛进入了石材工艺厂。石钟、石笋、石花、石公鸡……应有尽有,整齐地排列着,透着晶莹的光,让人眼花燎乱。 从龙宫出来,近直朝前,便到天门,走进天门便是一条小溪,淙淙的流水声和着天花板上滴下的水滴发出的咚咚声,富有节奏地演绎着细长的乐音,将游人引入祥和、安宁的乐园,继续往前走,左拐几步,便进入了“蔬菜市场”……是那样的逼真。如果光凭眼看,不用手摸,你一定想摘几个西红柿,采几朵蘑菇,掐几朵花菜带回家中,做一桌精美的菜肴。你一定不会相信那是岩浆凝结而成的。走过“菜市场”前面又是一条小溪,清澈见底,里面游着无拘无束的小红鱼,好像并没有因游人的到来而拘谨。 从大厅左侧过去,便是一个“人”字形的大岔道,沿着“人”字形岔道的一捺往前走,则进入了一片“竹林地”,地上的竹笋与天花板上一排排倒挂的竹笋相对相亲,像一对对热恋中的情人头碰头,手挽手,毫无顾忌地相互拥抱、亲吻,各抱地势,向游人尽情地展示自己妩媚的风采。 从“人”字形岔道的一撇进去,便是一道阴河,隆隆的水声伴着冷飕飕的风迎面而来,即使在酷暑天也倍觉凉爽。从阴河的左侧岔道再往前走50米远,便来到一处峭壁下,壁下有一小孔,只能容一人爬着穿过,孔道大约长15米,穿过孔道,则又是一个宽敞的大厅,人们称此地为“洞中洞”,洞内景观与外洞大同小异,只是天花板上比外洞多了一个小孔。穿过大厅来到石壁前,沿着峭壁攀爬而上,进入小孔,便到了二楼,二楼景观一点儿也不逊色于一楼。 据以前钻过洞的许多人讲,龙宇洞可称天下奇洞,楼中有楼,洞中藏洞,总共七十二道岔。相传与遵义市四面山相通,全长100多公里,总共有七层楼,若是上到七层楼,农家鸡鸣犬吠声,舂碓推磨声等依稀可辨。但终归是传闻,因为洞内岔道众多,到处是游人标注的记号,若无极为熟识的人引路,要想贸然进入此洞,多半会因迷路而走不回来的。 |
河渡村 |
河渡村村民委员会位于河渡村一组,辖12个村民组,1147户,总人口5296人。现有党员88名,其中女党员10名。总面积3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020亩。 河渡村主要以烤烟、茶叶、中药材、辣椒、水稻、玉米、马铃薯为种植业。 河渡村现有养殖大户17户:其中养羊大户16户,共600只羊,年产值70万元。 河渡村现有烤烟生产基地2个,分别是:莲草坝烤烟生产基地;土香坝烤烟生产基地。共有烤烟350余亩,1050担,生产总值95万元。 河渡村现有茶叶生产基地3个,分别是:土香坝茶叶生产基地;白岒岗茶叶生产基地;龙家坪、黑青坝、饶家坝片区茶叶生产基地。现有3500余亩,其中老茶园1300余亩,幼茶林2200余亩,生产总值达180万元。 河渡村现有中药材示范基地1个,分别是:三锄坝中药材示范基地。主要种植金银花1000余亩,其中成林的有350亩,年产值45万元。 --人口总数:5318人 农业人口:5154人 非农业人口:164人 --行政区面积:31.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02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仡佬族等 发展口号: --所辖村:一组,二组,三组四组五组六组七组八组九组十组,十一组,十二组 生产总值:1504.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烤烟,茶叶,金银花,辣椒等 名特产品:三锄坝金银花 办公所在地:河渡村一组(连草坝) |
粗石村 |
粗石村位于市坪乡政府所在地北面,距乡政府4公里。辖12个村民组,876户,3963人,粗石村现有党员55人、预备党员4人、入党积极分子5人。辖区内有村级小学一间,师生共计250余人。粗石村有耕地3680亩、林地2273亩、森林覆盖率达68%。 --人口总数:3963人 农业人口:3938人 非农业人口:25人 --行政区面积:25.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680.0亩 --主要民族成分:“苗族”,“仡佬族”“汉族” 发展口号:大力发展茶叶产业,着力新农村建设,强力打造烤烟强村, --所辖村:“麻子坎”“大窝沟”“老鹰坝”“何家寨”“张村”“大湾” 生产总值:1125.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马鞍山茶叶基地”“当坝烤烟基地”“老鹰坝茶叶基地”“花石坝梨园基地” 名特产品:“辣椒”“茶叶”“大蒜”“水晶梨” 办公所在地:粗石村麻子坎组 --自然条件:村所在地海拔1058米,年积温5027.5°C,无霜期280天,年降雨量1072mm,年均日照时间1067小时。 资源:粗石村植被以林地为主,其次是尚未成林的荒山,植物品种繁多,乔木以松山柏为主。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