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城村位于旧城镇的东南部,东至关坝村,西至旧城村,南至槐坪村,北至长坝村,永城村辖区内设有永城小学6个年级,烟叶点,村级卫生院,
全村共有1474户,共有人口5862人,其中农业人口5712人,非农业人口150人,耕地面积18500亩,林地面积23500亩
产业:现有烤烟1950亩,核桃基地500亩,金银花200亩,生猪年出栏量4678头,存栏4850头
矿产:永城村资源较多,未开发的有煤矿,铝土矿
--人口总数:5864人 农业人口:5712人 非农业人口:150人
--行政区面积:62.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85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仡佬: 发展口号:
--所辖村:代家沟,高家沟,严大务基,朱家,桐子元,李子垭,陈龙洞,中林沟,角腾坳,毛田,落王坝,杨矸沟,邓家岩,干家田,街上 生产总值:50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烤烟,粮食,生猪, 名特产品:黑猪 办公所在地:街上组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520325103 | 563500 | -- | 查看 永城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旧城村 |
一、群众年龄结构 全村所辖九个村民组,分别为街上组,亭子坝组,渔塘组,龟塘坝组,柏杨坪组,东门组,石笋坪组,岩角组,芙蓉江组,共有户数829户,总人口3416人,其中男性1630人,女性1786人。六十岁以上的男性134人,五十五岁以上的女性142人,十八岁至六十岁的男性1168人,十八岁至五十五岁女性1312人,十八岁以下的男孩378人,女孩332人。 二、群众文化程度 大专文化413人,高中文化837人;初中文化1540人;小学(含文盲)626人。 三、贫困户状况 全村贫困户370户,特困户267户,子女入学困难的有213户,就医困难的有370户。 四、群众收入的主要来源和生产发展的渠道 群众收入的主要来源靠外出务工、种植业、养殖业。生产中缺乏技术,设施简陋,基本上是靠肩挑背驮。 五、涉及群众生产生活的路、水、电等基础设施的情况 全村九个村民组虽然都通电、通水、通路。通过农网改造后,电比较保障;人畜饮水有二个村民组比较困难,设施简陋;除主干线附近的村民组外,虽然修通路面,但山高路陡,又无资金管护维修,通车比较困难。 六、村支两委制度建设,工作运行机制的情况 在镇党委政府的帮助下,村支两委的制度比较健全,班子团结,工作齐心协力。但村组工作繁重,资金缺乏,就连起码的办公经费都无法开支,给开展工作带来很多不便。 七、党员队伍情况 全村0党员74人,其中0预备党员4人,在家的大多是年老体弱的党员,较为年轻的党员大多数外出务工,对工作的开展带来很大影响。 |
河西村 |
河西村位于旧城镇西部,全村共4534人,农业人口4329,非农业人口205人,行政区面积17.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758亩,村下辖11个村民组,主要产业有水稻、玉米、烤烟、花椒等,生产总值32.2万元。 河西村位于镇西面,芙蓉江沿岸,与旧城镇人民政府隔河相望。东与旧城村接壤,南接隆兴镇连池村,西临隆兴镇永红村,北抵玉溪镇潘溪村。全村耕地面积7550亩(其中田3460亩,旱地4090亩)。全村合并后有11个大组,现有1020户,4532人,在外务工人员1680人,在家人数2852人,其中在校学生222人。 全村以农业收入为主,也有不少经济作物,其中烤烟面积317亩、花椒基地2700亩、桃子基地200亩、梨150亩,人均年收入为2780元。 --人口总数:4534人 农业人口:4329人 非农业人口:205人 --行政区面积:17.6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758.0亩 --主要民族成分:仡佬族,苗族,汉族 发展口号:着力发展现代农业,服务转型,强化群众农业技术培训,科技领先 --所辖村:黎明组,余家坪,天子岩,大堰组,青塘组,中合组,后湾组,三塘 生产总值:32.2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水稻,玉米,烤烟,花椒 名特产品:鲜桃,鲜梨,大枣 办公所在地:旧城镇政府旁 |
长坝村 |
长坝村地处于旧城镇北面,人口共3813人,农业人口为99%,耕地面积为9471亩,下辖11个村民组,生产总值进70万元,长坝交通条件好,地势平坦,现代产业发展较好。 旧城镇长坝村利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新阶段扶贫开发这两大机制,针对存在的不足,以产业结构调整为重点,以“富、乐、学、美”四在农家为载体,理清发展思路。农业生产实现稳产提质,加强村寨道路硬化绿化净化建设,做到水电设施完善,住房及村容村貌美化,厕所、圈舍规范,村规民约切实有效施行;村务管理民主;计生、卫生、技术、社会医疗保障服务到位;村民收入、村民素质、自治管理水平、乡风文明程度得到提高。 --人口总数:3813人 农业人口:3803人 非农业人口:10人 --行政区面积:32.12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9471.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仡佬族,苗族 发展口号:服务群众 凝聚民心 推动发展 促进和谐 --所辖村:长坝,长五间,大田坝,龙井,庙坝,厅房,黄家,白岩凼,大木湾 生产总值:7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水稻,玉米,烤烟,畜牧,经果 名特产品:畜牧 办公所在地:长坝村庙坝组 |
槐坪村 |
槐坪村位于旧城镇东南部,距镇所在地7公里;东与务川县接壤,南与棕坪乡翻山村,西与旧城村,北与土城关村接壤。全村辖10个村民组1232户,5071人,耕地面积4854亩(其中田2644亩,土2210亩),村总支委员会下设4个党支部,共有党员86人(其中女党员7人),小学文化:33人,初中文化:31人,高中文化:6人,大学以上文化16人。 槐坪村风光秀丽,山水依人,有巍峨险峻的插旗山,山势奇绝的一线天,闻名一世,是不少游客观光的景点。全村电网覆盖100%,通信覆盖率95%;水资源丰富,有一二级电站各一个。 --人口总数:5071人 农业人口:5057人 非农业人口:14人 --行政区面积:5.1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4854.0亩 --主要民族成分:“仡佬族”,“汉族”,“苗族”,“土家族” 发展口号:解放思想、立足村情、抢抓机遇、加快脱贫致富新步伐 --所辖村:“郑家组”,“梅家组”,“江家组”,“白告组”,“学唐坝” 生产总值:5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烤烟”,“黑母猪”,“豆腐果”“蔬菜” 名特产品:豆腐果、土豆、红薯 办公所在地:槐坪街上 --自然条件: 水源充裕、土壤肥沃、气候宜人 资源:林木及水资源 |
永城村 |
永城村位于旧城镇的东南部,东至关坝村,西至旧城村,南至槐坪村,北至长坝村,永城村辖区内设有永城小学6个年级,烟叶点,村级卫生院, 全村共有1474户,共有人口5862人,其中农业人口5712人,非农业人口150人,耕地面积18500亩,林地面积23500亩 产业:现有烤烟1950亩,核桃基地500亩,金银花200亩,生猪年出栏量4678头,存栏4850头 矿产:永城村资源较多,未开发的有煤矿,铝土矿 --人口总数:5864人 农业人口:5712人 非农业人口:150人 --行政区面积:62.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85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仡佬: 发展口号: --所辖村:代家沟,高家沟,严大务基,朱家,桐子元,李子垭,陈龙洞,中林沟,角腾坳,毛田,落王坝,杨矸沟,邓家岩,干家田,街上 生产总值:50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烤烟,粮食,生猪, 名特产品:黑猪 办公所在地:街上组 |
关坝村 |
关坝村位于旧城镇最东面,海拔在500米至1000米之间,距道真县城50公里,东南部与道真县桃源乡接壤,而南北部与永成村、槐坪村接壤。 全村人口共2809人,8个自然小组,全村主要靠种植业和畜牧业,外出务工,种植烤烟为主要经济收入,全村森林覆盖率50%以上,耕地面积6034亩,其中,田:2928亩,土:3126亩,土壤肥沃,以丘陵为主,适宜种植烤烟,发展干果产业。 --人口总数:2809人 农业人口:2400人 非农业人口:409人 --行政区面积:10.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6034.0亩 --主要民族成分:仡佬族、民族、土家人 发展口号:解放思想 扩大开放 科学发展 --所辖村:关坝组,黎家咀,渔泉,柏香坪,沙岗岭,红籽坝,堡上,小堡 生产总值:3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烤烟 名特产品:畜牧 办公所在地:关坝组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