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山东省 >>聊城 >> 莘县 >> 徐庄镇

徐庄镇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徐庄镇谷歌卫星地图)


徐庄镇简介

  徐庄镇位于莘县的东南部。全乡其有25万人,4.4万亩耕地,辖4个管理区,45个行政村,省级齐南公路和临商公路穿越乡境,东距京九铁路10公里,全乡拥有程控电话4200多部,交通、通讯十分便利,电力条件十分优越,小城镇建设初具规模。近几年来,乡党委、政府一班人团结带领全乡广大干部群众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全面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顽强拼搏,奋力开拓,全乡形成了优化产业结构和发展民营经济的两大格局,全乡的经济和其他各项社会事业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已初具规模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是农民群众发家致富的主要渠道。近年来,乡党委、政府按照市场所需,群众所求,不断带领群众外出参观学习,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高认识。根据全乡各村的不同情况,发展群众易接受的项目宜瓜则瓜,宜菜则菜,宜菌则菌,宜果则果,宜牧则牧,不搞一刀切,不实行强迫命令,不实行优惠政策,靠宣传发动,典型带动,技术推动,政策引动,帮助群众因地制宜地选好项目,不惜代价地提供技术,千方百计地扶植资金。""切实搞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抓好各个环节的落实,让瓜、菜、菌、果、牧在全乡普遍开花,全万位增加群众收入,把全乡的产业结构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目前,全乡己调整土地10000亩,发展以黄金梨、美香桃、凯特否为主的优质林果5000亩,新发展标准冬暖武大栅1000个,露地菜3000亩,食用菌面积达到100万平方,优质小麦和良种繁育面积突破30000亩;同时,培植了养鸡、养猪等十几个养殖专业村,在全乡形成了养殖业、种植业齐驱并进的产业格局。
  二、民营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无工不富、无衣不稳。乡党委、政府按照""-""的要求,咬住发展不放松,紧紧抓住解放思想这个总开关,招商引资这个总抓手,优化环境这条生命线,按照上级发展民营经济的一系列指示精神,优化发展环境,按照""先予后取,放水养鱼""的原则,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方便,帮助民营企业投资者解决占地、用电、办理证照、资金信贷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发展我乡的民营经济,乡党委、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发展民营经济的优惠政策。彻底制止""三乱""打击""五霸,净化发展环境。.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约25万人 ·莘县旅游·莘县特产·莘县十大特产·莘县十景 371522118 252000 0635 查看 徐庄镇谷歌卫星地图

徐庄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徐庄镇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燕塔街道

   燕塔街道地处山东省莘县主城区,因中国名胜古迹燕塔坐落于此而得名。街道办事处成立于2009年3月,下辖6 街道一角个城市社区,5个农村社区,辖郝庄、大刘庄、小刘庄、王化、盛屯、武庄、胡楼、老宅、后姜庄、姜庄、曹楼、西街、安庄、后杨庄、堤子王庄、尧舜、礼院、张屯、谷庄、刘二庄、赵王庄、谢庄、段庄、后王楼、前杨庄、西彭庄、肖屯、西毛坊、东毛坊、孙炉、焦庄、前王楼、刘花园、袁花园、李花园、岳花园、田花园、焦花园、十里槽、魏马厂、杨马厂、安马厂、西虞庄、惠庄等44个行政村,总人口6万人,耕地3.2万亩。拥有冬暖式大棚6500座,大拱棚2800亩,陆地菜1500亩,食用菌种植面积15万平方米。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500元。今年以来,燕塔街道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科技为依托,以农民增收为目标,遵循“规模调大,结构调优,档次提升,亮点突出”的原则,把发展蔬菜大棚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主抓手,通过宣传发动,政策推动,典型带动,依托基地建设,迅速掀起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热潮。   -   经济发展   燕塔街道共拥有冬暖式大棚6500座,大拱棚2800亩,陆地菜1500亩,食用菌种植面积15万平方米。2010年,农 蔬菜生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200元。2011年,燕塔街道农业总体发展思路是:以建设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为总抓手,通过政府推动,典型带动,农民参与,政策扶持,市场运作等措施,重点抓好三大基地建设,加快基地上规模,上档次。一是继续加大对燕塔农业科技园二期建设扶持力度,抓好温室育苗连体棚和精品蔬菜配送中心建设;二是着重抓好刘二庄有机蔬菜生产基地建设,确保蔬菜产品早日进入超市;三是下半年在后姜庄再新建一处占地500亩,投资1000万元的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今年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目标是:全街道新发展冬暖式大棚2000座,改造旧棚1000座,户均达到2个棚,新建大拱棚1500亩,陆地菜1000亩,食用菌面积达到20万平方米。依托蔬菜产业,共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23个,以燕塔农业科技园为龙头,以马厂种植基地为中心,实行公司化运作模式,统一供种,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销售,按照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的要求管理,努力打造江北有机蔬菜基地。逐步形成了科技园+农户+超市的一条龙产销模式,对大棚户起到了积极带动作用,在科技园的带动下,投资600万元的燕塔有机蔬菜基地正在建设之中。   -   环境整治   燕塔街道确保辖区内徒骇河、安庄沟水质良好,化学需氧量、氨氮量均控制在标准值以内;辖区内无小企业及高耗高污企业;新建项目全部落实 “三同时”制度;辖区内所有企业环保手续齐全并达标排放。对辖区企业的厂 整治环境区卫生由安监工作组统一进行检查,确保没有排污情况。通过认真排查,立即组织人员对俎店渠燕塔段的水环境情况进行水环境综合整治,俎店渠燕塔段自俎店乡进入街道礼院村,经张屯、盛屯、武庄、胡楼至惠庄,全长14.8公里。排水企业有齐泰食品和盛屯面粉厂,职业中专、张屯小区、鲁福木器加工厂有生活污水排入,河边有部分生活垃圾及建筑垃圾。街道高度重视,立即成立了以办事处主任任组长、民发主任为副组长,组织、宣传、民发中心、工商、国土、建设、水利等部门为成员的环境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分解任务,明确责任,确保全街道环境保护工作取得实效,同时,街道办事处与各社区、村签订了目标责任书,明确了社区-是社区环境保护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并且把环境保护工作纳入到全年街道对社区的目标考核。同时,对俎店渠小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做了具体分工,民发中心负责对企业的监管,盛屯社区-负责盛屯段的环境整治,张屯社区-负责张屯段和职业中专、张屯小区的环境整治,曹楼社区-负责武庄和胡楼的环境整治,彩虹社区-负责惠庄的环境整治。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   -   风景   莘县燕塔坐落于莘县城中心,是一座存放高僧骨灰的佛塔,旧县志中称“古塔”、“宝塔”,外地人则称“莘县塔”。莘县人因塔上栖息一种体型较大的铁皮燕子而亲切地称为“燕塔”。   莘县燕塔   莘县燕塔的历史可追溯到北宋治平元年(即公元1064年),那一年举行了隆重的古塔奠基仪式。金天眷二年(即公元1139年),塔终于宣告竣工,一个塔前后竟建了75年。古塔共十三级,为楼阁式青砖木柱结构,塔体八面,每层四门,通高66.7米,塔基南北径长22米,东西径长23米,占地面积371平方米。  

莘亭街道

  全镇共辖46个行政村,3j万人,5.7万亩耕地。2003年人均纯收入2886元,比2002年增加203元,增长7.1%。2003年GDP达到1.37亿元,比2002年增加0.13亿元,增长9.5%,工商税收完成362.5万元,财政总收入783万元。    2003年,全镇固定资产投入完成8200万元,招商引资额5600万元,在全市各乡镇招商引资、固定资产投入排比中,莘亭镇的固定资产投入和招商引资一直名列全市前30名,列全县前茅,做好依托文章,净化投资环境,想方设法吸引客商,为客商创造卖主、舒心、放心的投资乐园。   该镇以富民为目标,努力搞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找准主攻万向,优化提升产业结构调整水平。一是努力扩大调整规模,用2一3年的时间,全镇大栅总数达到l万个,大、中、小弓棚2万亩。二是提高质量,注意引进先进种植技术和品种,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领市场,取得较好效益。三是引进农产品加工企业,搞好农副产品的深加工,努力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四是搞好资金服务。五是搞好技术服务。   依托县工业园区搞好镇驻地规划建设,镇的规划面积达到6平万公里,园区规划达到50平万公里。搞好镇驻地和园区的绿化、美化、亮化工程。今年计划投资8000万元,搞好二期电网改造、油漆路面的整修、排水设施及沿街的绿化。计划用2一3年的时间,把园区和镇驻地建成集工业、商业、居住、休闲于一体的,功能、设备齐全的投资乐园,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二、三产业的发展,力争在2010年70%的村建设成为高标准小康示范村。.  

莘州街道

   莘州街道办事处成立于2009年3月,地处莘县城区,是莘县新城规划中心,辖区面积20.172平方千米,总人口3150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4040人,农业人口17460人。   -   行政规划   辖皇行、兴州2个城镇社区和柳屯、双庙2个农村社区,康夏庄、位庄、尹营、蒋庄、前柳屯、后柳屯、于屯、小营、张洼、西段屯、东段屯、汤庄、后李庄、前李庄、牛庄、东虞庄、王炉、双庙、范庄、后十里坞、前十里坞、破楼、吴宋庄、刘庄、李名杨、林庄、虞路口、左庄、东街、南街30个行政村。   -   交通   东靠京九铁路,北距济馆高速公路30千米,筹建中的德商高速擦境而过,省道临(清)商(丘)公路、莘阳路、南环路、新南环两纵两横纵贯办事处。   -   风景名胜   风景名胜有燕塔、徒骇河公园、文庙、观光湖等。 徒骇河   -   人文   人文底蕴丰厚。徒骇河公园风景秀丽、燕塔广场气势磅礴、古文庙古朴典雅、观光湖上湖光0尽收眼底,一塔一河、一庙一湖旅游发展新格局正在形成。   -   经济   农业生产优质高效。现有蔬菜生产大棚6000余座,育苗棚几十座,无公害生产基地2个,具有绿色农产品品牌5个。   民营企业、服务业发展迅速,后劲十足。现有民营企业16家,已形成饲料、化工、食品等几大主导产业。招商引资政策优越,环境宽松。  

东鲁街道

    东鲁街道办事处地处山东省莘县城区东部,毗邻阳谷、东昌府,成立于2009年3月,辖乔庙、土楼、孙屯、寇 楼、寇庄、郑庄、北街、后邹梨园、前邹梨园、群贤堡、尹昌楼、田庄、八里铺、王庄、潘庄、李风桃、前邹家、邹东、邹西、刘马庄、东彭庄、前孙庄、后孙庄、郭王庄、刘河、蔡庄、大赵庄、朱庄、东王庄、黄河、江鞠庄、王升公庄、四合村、徐庄、盛河、曹庄、温庄、刁庄、相庄39个行政村。办事处驻原莘城镇检察室。办事处辖四个社区,39个居委会,3.8万人,耕地3.1万亩。这里曾是昔日孔子讲学故地,三槐王王旦故里,文化底蕴十分深厚。莘县古代八景,东鲁就占其三,称得上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自2009年3月成立以来,办事处党工委按照“新东鲁、新形象、新思路、新业绩”的指导思想,坚持以“保稳定、保增长、保民生、促和谐”为主题,牢固树立“为民、务实、创新、发展”意识,科学谋求和谐,扎实开展各项工作。东鲁办事处将会充分发挥便利的区位优势,丰富的资源优势,开阔的市场优势,良好的产业合作领域,优越的投资兴业环境,务实求真,团结干事,着力打造“人文东鲁”“诚信东鲁”“物流东鲁”“和谐东鲁”和“富饶东鲁”。   -   经济发展   工业上,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三个月的时间,新上项目和开工建设项目11个,其中投资2.8 亿的广潮生物发电有限公司正式开工建设,投资2000万元,年产1200万吨的莘县盛大饲料厂、加正饲料厂相继投产运营。以原有的17家铸造有限公司为基础,建立了金鑫铸造集团,充分发挥产业发展优势,全力打造特色铸造产业。目前,办事处拥有民营企业66家,已形成化工、铸造、纺织、食品、饲料五大主导企业, 以鸿图路、东升路交汇处的工业聚集区日益发展壮大。农业上,以标准化、产业化、特色化为方向,加快发展高效特色农业,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形成农业新亮点。徐庄村正在建设中的300多亩高标准农业示范区初具规模。该村紧紧抓住麦季换茬的有利时机进行土地调整,实行返租倒包的方式,实行棚户规模化经营,共建高标准冬暖式大棚80座。大棚长100米,棚内跨度12米,后墙高度7米,全部采用不锈钢支架,在种植上实行统一模式、统一供种、统一育苗、统一技术服务、统一销售、统一管理的六统一模式,实行有机化和无公害生产。 [1]   -   园区建设   自办事处成立以来,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总体工作思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现已成为全 街道乃至全县的重点支柱产业。省级重点建设项目鲁西国际现代物流城位于本辖区东升路两侧,规划面积1万亩,物流城以农产品交易市场为核心,其他专业市场相配套,北部以“农”字号市场为主,主要有农产品交易、农资、农机、汽车、粮油、饲料、兽药等专业市场和现代农业示范园;南部以“建”字号市场为主,主要有建材、钢材、家装、木材等专业市场;中部以文化休闲项目为主,包括农耕文化园、综合服务区、园区管理中心等;振兴街路口附近以日用品市场为主,包括百货副食酒水市场、家俱市场等。目前,在建项目主要有投资10亿元,占地575亩的生态谷物流园;投资5.5亿元,占地240亩的诺德贸物流园;投资6亿元,占地200亩的温州商贸城;投资6亿元,占地300亩的金羊汽车城;投资12亿元,占地500亩的建材市场;投资1.5亿元,占地100亩的酒水市场等项目。总体目标是,通过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打造国内先进、国际一流的综合性现代化物流基地,建材服务三农,方便民生,辐射冀鲁豫三省的商品集散中心。  

张鲁镇

  张鲁回族镇是全省5个少数民族乡镇之一,是聊城市唯一的回族镇,也是全省唯一的回族中心镇,辖51个行政村,53200人(其中回民6500人),72860亩耕地。   张鲁回族镇地处冀、鲁、豫三省交界处,东依京九,西近京广,北靠济邯铁路、济聊馆高速公路,菩大、临观公路在此交汇。这里交通便利、水电充足、政通人和、物阜民丰。民族英雄马本斋司令员曾在这里战斗、生活过。""本斋陵园""成为当地最具民族特色的人文景观。   本镇土地肥沃、气候适宜,适于多种农作物生长。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全力发展高值田,实行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果园10000亩,冬暖式大棚3600个,-2000亩,桑园3000亩,枣杏杂果2000亩。   本镇在发展壮大传统养殖项目的基础上,发展种鸽10万多对。鲁西黄牛、小尾寒羊、波尔山羊年可宰杀600多万公斤,为此本镇被指定为山东小尾寒羊、波尔山羊繁育调拨基地。   本镇重视高新技术的发展,2000年在省农科院专家教授的具体指导下精选优质苹果树,运用强化氨基酸络合硒,通过生物化合形成含""硒多糖""的高富硒优质苹果,国家商标局注册为""一品翠"",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授予""绿色食品""称号。现已发展到5000多亩,该苹果投放市场后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   随着经济的腾飞,本镇民营企业发展迅速。伟隆影印纸箱厂、胜达化工厂、工艺茶盒厂、马北榨油厂等已初步形成规模,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朝城镇

  朝城中心镇位于莘县中部,全镇面积69平方公里,辖97个行政村,耕地7.5万亩,总人口13万人。2003年 全镇财政收入940万元,人均收入2523元。    朝城镇区位优势明显,处于莘县、阳谷、河南范县和南乐县的中心位置,东距京九铁路阳谷站20公里。两条省际公路临商路、齐南路在城内交汇,全镇已实 现村村通公路,交通十分更利,货畅其流,信息量大。朝城镇建立了一定规模的化工产品、牛羊肉、建材 、生资、农机、家电、百货、木材等八大专业市场,已成为冀、鲁、豫三省交界地区规模较大的商品集散 地。    朝城镇1994年被定为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镇,1995年被省政府命名为“百新工程”项目,2000年又被省政府定为中心镇。    2003年度镇党委坚持以发展经济为重点,把招商引资发展民营经济作为主抓手。一年内共新上企业16家,全年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4亿元,招商引资8600万元,完成工商税收508万元。被县 委、县政府授予“2003年民营经济先进乡镇”称号,被市委、市政府授予“2003年度民营经济明星乡镇” 称号,把农业结构调整作为“三农”问题的切入点,引导群众调优、调精、调好农村产业结构,新建冬暖式大棚580个,播种优质小麦34000亩、露地菜5000亩。优质杂果园2000亩、花卉700余亩、冬罩韭菜3000 余亩、中弓棚1000余亩。在城镇建设上,坚持发展经济和城镇建设相结合,用科学的发展观高标准规划和建设小城镇,三个居民区、二个商业区、二个工业区,六横六级十二条主干道的小城镇主体框架已形成。 连续几年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城镇化建设先进乡镇”称号。截止2003年底,全镇己实现村村通公路,共有公路里程126公里。镇党委、政府协调发展各项社会事业,综合实力提高很快。    2004年预计完成GDP6亿元,实现规模以上企业销售额超过3亿元,个体企业实现销售额超过1亿元,商业、服务业实现突破1亿元,农民收入实现突破1亿元。具体措施是:壮大化工、肉食加工两大行业、膨胀养生堂日化公司、源源化工厂、袭革皮毛玩具厂、天天清真肉联厂和惠明精细化工厂五大企业。牢牢抓住鱼类深加工、牛羊肉深加工、蔬菜深加工三个龙头行业,带动相关企业快速发展,走工业化推动产业化的道路。.  

观城镇

  观城镇位于山东省莘县西南部,地处两省(山东、河南)四县(莘县、范县、清丰、南乐)交界处,南与-相邻,东距京九铁路40公里,西距106国道20公里,区位优势明显。全镇面积63.1平方公里,总人口3.7万人,耕地5.6万亩。   观城镇系鲁西食用菌生产重镇,共有双孢菇棚7000余个,食用菌种植面积152万平方米,年产量6000余吨。各种蔬菜棚3000余个,建有占地260余亩的高科技林果示范园1处,形成了山东省最大的美国甜杏生产基地,陆地凯特杏1000亩,凯特杏大棚100年,育有欧洲金太阳杏、新世纪红丰杏、美国甜油桃、澳大利亚李子等国内外优质苗木10万余棵,占地120亩的综合性蔬菜批发市场已投入使用。   近来年,观城镇宽松的投资环境,优惠的民营经济政策,使民营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圣鼎特钢有限公司,爱乐电子工艺制品公司、格菱生物饲料公司、金龙酒厂、野猪林酒厂等一大批民营企业脱颖而出,拥有广阔的市场,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莘县位于山东省西部,黄河北岸,山东、河南、河北三省交界处,属黄河冲积平原,土地肥沃,气候宜人。全县总面积137.74平方公里,129万亩耕地,95.8万人,是一个土地广袤,资源丰富,正在迅速崛起的开放大县。   莘县东依“京九”铁路,北靠济邯铁路、济聊馆高速公路,西临煤炭基地,南连-,区位优势明显。境内公路四通八达,形成了“三纵十横一环”的公路网络;电网改造基本完成,供电质量进一步提高;通迅方便快捷,已建成电话县。县城建设日新月异,综合服务功能日益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为加快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莘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境内有战国时期孙膑庞涓斗智决战的马陵道古战场,有《水浒传》中描述的野猪林、十字坡遗址。这片古老而神奇的热土,养育和造就了一代代举世英才。中国第一个宰相商朝的伊尹曾在此躬耕,北宋名相王旦祖籍莘城......。战争年代,-、-、-等老一辈革命家都在这里战斗生活过。新中国成立后,又出现了全国劳动模范曾广福、当代保尔张海迪等著名人物。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第二次赴藏前在莘县任县委-达4年之久。.  

古城镇

  古城镇系原范县,地处两省四县交界处。该镇历史悠久,曾为历代名人汇集之地:仲由曾在此设院讲学,秦始皇走马修堤、设立点将台;“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曾在此任县令,留下许多轶闻佳话;刘邓大军南下途经此处。悠久的历史,丰厚的文化底蕴,无不展示着古城古朴、曲雅的民风,热情好客的风俗习惯和礼仪之乡的优良传统。如今,镇内红砖碧瓦,店铺林立,商贾云集,货畅其流,物丰其源。1995年,被列为聊城市小城镇建设试点镇,1999年被列为省小城镇建设试点镇。   全镇共辖67个行政村,面积7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6万,城区人口2万,人杰地灵,物阜民丰,政通人和。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该镇为历史名镇,有丰富的历史人文景观,曾有孟望台、子路书院、郑板桥大衙堂;现有秦皇堤遗址、金代铁钟、仲子文庙和范、朝、濮三县联立乡师故址等,又东临着武松打虎景阳岗,西靠“水浒”十字城,古迹遗址,比比皆是,构成了黄金旅游之路。   该镇农产品资源丰富,现有菜棚4000多个,食用菌棚6000余个,种类有香菇、双孢菇、草菇等十几个品种,杂果5000亩,并设有山东省最大的花香菇交易市场和聊城市最大的香菜交易市场,周围皆是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有较强的家产品加工潜力。   近年来,该镇高举招商引资旗帜,为客商创造一切便利条件,提供一切优惠服务,并强化招商引资优势:一是位置重要,交通便利上。地处鲁、豫两省四县交汇处,是我省西部对外开放之门户,具有优良区位优势,东临京九铁路,南靠濮台高速,北接范莘超二级公路,境内有将古路、朝古路、王古路,纵横交错,通车里程160公里;水资源丰富,南依金堤河,东靠金线河,辖区内沟渠星罗棋布,仲子庙干渠贯穿南北;二是通讯快捷、迅速。全镇电话装机量达6000门,移动、联通基站林立;三是劳动力资源丰富,价格低廉,仅相当于发达地区的1/4到1/5;四是发展空间广阔、优越。西距-20公里,电力、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价格便宜量足,现可享受0.25元/度电,0.40元/平方米工业用天然气的优势条件,北距城区工业园区30公里,条件优越,服务优良;五是用地条件优惠。凡固定资产总额达150万元以上者,均可免收三年租赁费和减收3年土地有偿使用费。   同时,镇强化措施,创造硬环境,净化软环境,多服务,少干预,营造了大力招商的氛围和热情周到细致的超前服务,重招商,更重安商、富商。.  

大张家镇

  莘县辖镇。1949年属观城第三区,1956年划归范县属观城区,1964年归莘县,1971年成立大张公社,1982年更名为大张家公社,1984年改大张家乡,1987年设镇。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50公里,东西分别与河南省范县、清丰县为邻。面积58平方公里,人口4.1万。莘(县)濮(阳)公路穿境。徒骇河穿过镇境中部,东池干渠自南向北由境内流过。辖寨里、寨外、西仓、东仓、前仓、东大张、老洼张、道东、道西、安楼、郭冯海、后史楼、前史楼、双庙、邓东、邓西、孙庄、蒋庄、李庄、红庙、玉皇庙、马庄、会河、车川口、西武庄、东武庄、西刘海、东刘海、韩庙、后夏沟、前夏沟、保东、保西、杜河、吕楼、东开、西开、陈庄、常庄、肖屯、张斯楼、北马、南马、钱庄、王庄寨、陈营、陈村47个村委会。农业以种养业为主。镇特种钢厂生产各种耐抗热耐腐蚀特种钢,被国家机械电子部定为专业生产厂家,产品获第36届布鲁塞尔尤利卡世界发明金牌奖。古战场马陵道口故址在镇驻地东南4.5公里处。.  

古云镇

  "  古城镇系原范县,地处两省四县交界处。该镇历史悠久,曾为历代名人汇集之地:仲由曾在此设院讲学,秦始皇走马修堤、设立点将台;“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曾在此任县令,留下许多轶闻佳话;刘邓大军南下途经此处。悠久的历史,丰厚的文化底蕴,无不展示着古城古朴、曲雅的民风,热情好客的风俗习惯和礼仪之乡的优良传统。如今,镇内红砖碧瓦,店铺林立,商贾云集,货畅其流,物丰其源。1995年,被列为聊城市小城镇建设试点镇,1999年被列为省小城镇建设试点镇。   全镇共辖67个行政村,面积7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6万,城区人口2万,人杰地灵,物阜民丰,政通人和。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该镇为历史名镇,有丰富的历史人文景观,曾有孟望台、子路书院、郑板桥大衙堂;现有秦皇堤遗址、金代铁钟、仲子文庙和范、朝、濮三县联立乡师故址等,又东临着武松打虎景阳岗,西靠“水浒”十字城,古迹遗址,比比皆是,构成了黄金旅游之路。   该镇农产品资源丰富,现有菜棚4000多个,食用菌棚6000余个,种类有香菇、双孢菇、草菇等十几个品种,杂果5000亩,并设有山东省最大的花香菇交易市场和聊城市最大的香菜交易市场,周围皆是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有较强的家产品加工潜力。   近年来,该镇高举招商引资旗帜,为客商创造一切便利条件,提供一切优惠服务,并强化招商引资优势:一是位置重要,交通便利上。地处鲁、豫两省四县交汇处,是我省西部对外开放之门户,具有优良区位优势,东临京九铁路,南靠濮台高速,北接范莘超二级公路,境内有将古路、朝古路、王古路,纵横交错,通车里程160公里;水资源丰富,南依金堤河,东靠金线河,辖区内沟渠星罗棋布,仲子庙干渠贯穿南北;二是通讯快捷、迅速。全镇电话装机量达6000门,移动、联通基站林立;三是劳动力资源丰富,价格低廉,仅相当于发达地区的1/4到1/5;四是发展空间广阔、优越。西距-20公里,电力、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价格便宜量足,现可享受0.25元/度电,0.40元/平方米工业用天然气的优势条件,北距城区工业园区30公里,条件优越,服务优良;五是用地条件优惠。凡固定资产总额达150万元以上者,均可免收三年租赁费和减收3年土地有偿使用费。   同时,镇强化措施,创造硬环境,净化软环境,多服务,少干预,营造了大力招商的氛围和热情周到细致的超前服务,重招商,更重安商、富商。.  

十八里铺镇

  莘县十八里铺镇地处莘县县城南6公里,现有人口5.1万人,耕地8.6万亩,辖87个行政村,镇域面积107平方公里,是莘县地域面积最大的乡镇。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以加快经济发展为主题,以工业立镇,民营经济强镇,农业结构调整富民为目标,立足本镇实际,树立大招商、大开放、大发展意识,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民营经济,有力的推进了全镇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2003年,全镇完成国内生产总值8.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311万元。多次受到省、市、县的表彰,被评为“全省首届明星乡镇”、“省文明乡镇”、“省创安工作先进单位”、“省科普工作先进乡镇”、被市评为“发展民营经济明星乡镇”、“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明星乡镇”,“发展财源建设先进乡镇”。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搞好招商引资   发展民营经济是强镇之本,是解决镇财政困难的有效途径。镇党委、政府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一把手”工程,强化措施、明确责任、严格奖惩。制定了《十八里铺镇发展民营经济的优惠政策》和《关于招商引资的奖惩政策》,为全镇发展民营经济、招商引资工作创造了良好环境。全镇工商户数达到1200户,工业企业82家,其中骨干企业8家,限额以上企业4家,主要行业是纺织印染、塑料制品、电线电缆、炼铁铸造等,企业固定资 产2亿多元,从业人员7000多人。2003完成固定资投入8600万元,招商引资7000万元,民营企业销售收入6.8亿元,利税3800万元,实现工商税收900多万元。莘星纺织印染公司国家中(一)型企业,经贸部已授予自营进出口权,是市级文明单位。新亚纺织公司发展势头强劲,效益较好。   狠抓产业结构调整   近几年,镇党委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科技为动力,以农民增收为目标,立足本镇实际,积极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绿色生态农业。目前,蔬菜生产形成了产业化、基地化。全镇冬暖式大棚2.4万个,食用菌100万平方米,露地菜1.5万亩。黄瓜、芸豆、辣椒、西葫芦被省农业厅命名为“无公害农产品”,无公害面积30000亩,年产无公害蔬菜2亿多公斤。形成了以大蒜、西葫芦为主的露地菜,以太空椒、樱桃西红柿为主的稀特菜,以黄瓜、芸豆为主的常规菜,以双孢菇、草菇为主的食用菌等四大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  

燕店镇

  燕店镇区位独特,东靠京九铁路,北靠济邯铁路,西与马颊河及2006项目接壤,蒙馆与河王路两条省道串镇而过。110K变电站,5000门程控电话装机量配套齐全,交通、通讯条件十分优越。 该镇资源充裕,物产丰富,是长江以北最大的香瓜生产基地,1996年被国家授予“香瓜之乡”。    燕店镇现有民营企业50多家,总产值近亿元。主要有乳鸽加工、面粉、榨油、建筑材料、弓板加工、电缆、生物肥等。本镇工业园区占地600亩,已达“四通一平”的要求,是投资的理想之地。镇政府出台了《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规定凡是外地可以享受的优惠条件,在本镇都可以享受,素有“北方小温州“之称。    燕店镇人民真诚欢迎国内外朋友来燕店镇投资兴办企业,共谋发展大业,共铸辉煌。.  

董杜庄镇

  董杜庄镇是全国农业劳动模范曾广福的故乡,位于冀、鲁、豫三省交界处,西部导河南省南乐县、河北省大名县接壤,南依徒骇河,西傍马颊河,东距京九铁路,北靠济聊馆高速公路,省道临观公路纵贯全镇。全镇总面积刀.2平方公里,3万人,42个行政村,耕地47231亩。近年来,该镇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大、标准高,现已形了瓜菜生产、畜牧养殖两大主导产业。   全镇种植早春大棚西瓜两万亩,总产两亿斤,一般自四月下旬一直到六月下旬陆续下瓜,主要品种有京欣、金钟冠龙、无籽、礼品西瓜等十几个系列三十多个品种。2000年5月,该镇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命名为绿色食品西瓜生产基地,生产的""仙果""牌西瓜被认定为绿色食品。西瓜下茬后,种植延秋瓜莱一万亩,总产六千万斤,主要品种有辣椒、茄子、西红柿、黄瓜、白菜、萝卜等品种,今年引进了以色列FA一189、870西红柿新品种200亩;长春市大富农种业甜瓜品种""王子二号""400亩;荷兰黄瓜品种玛莎F1、玛莎F2 500亩,直接出口俄罗斯等国家。   全镇养蛋鸡100万只、牛8000头、猪20000头,现有50头猪以上养猪场40余处。蛋鸡养殖遍及全镇所有村庄,年产鲜鸡蛋900万公斤,主要销往安徽、湖北、湖南、福建、广东等地。今年引进蛋鸡新品种--尼可红种鸡5000套,现已取得很好的效益;我镇从吉林省辉南县梅花鹿养殖基地引进梅花鹿20组,现已收获鹿茸两茬,每组年获利近万元。   该镇有农贸市场三处:董杜庄、娄庄、毕屯。   该镇有省级重点保护文物韩民墓地石刻群、千年唐槐、三界碑等景点。.  

王奉镇

  位于两省三县交界处,西与河北大名县接壤,北与冠县交界,距莘县县城25公里,是莘县与河北联系的窗口,全镇辖41个行政村,4.9万人,总面积8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6.1万亩。    王奉镇地处黄河故道,属革命老区。这里人情淳朴、豪爽义气, 曾为新中国建设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小城镇建设已初具规模,公路建设迅速,交通、通信便利,镇辖区内有两所初级中学,一所职业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备一流,为国家不断输送着有用人才。    莘县王奉镇位于冀鲁两省、莘冠大名三县交界处,西接 106 国道,北连济聊馆高速公路,东靠京九铁路,临观省道穿境而过。镇内建有中国网通、中国联通两座微波传送塔, 350KV 变电站。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水、电、交通、通讯等设施齐全。   全镇下辖 41 个行政村, 5.1 万人, 6.9 万亩耕地,属温带亚湿润季风性大陆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期,温度适宜,光照充裕,全年无霜期 199 天左右,土壤沙性,极宜适合花生等油料作物和精品水果的生长。在四、五十年代,“远看雾气腾腾,近看芦苇丛生,抬头摘果子,低头拾花生”是这里的真实写照。   目前,全镇种植“皇家秋天”、“美国红提”、“早藤”、“超级无核”等世界优质葡萄品种三十多个,面积达 1.8 万亩,其中主导产品“皇家秋天”种植面积达 8000 多亩,年产无公害葡萄精果 4000 万斤,每年的 5 月份至 10 月份均有优质葡萄向市场供应。另外我镇每年可向社会供应名优葡萄苗木 1000 万余株。   全镇花生常年种植面积 5 万亩左右,年产无公害花生可达 2 万多吨。另外,该镇还是冀鲁两省交界处的花生交易集散地,辐射周边 10 多个县市。镇内拥有花生购销服务公司 30 多家,花生脱壳加工点 50 余户,中小型浸出油加工厂 10 多家。每年收购、贮藏优质花生米近 40 万吨,集生产、收购、加工、贮藏、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花生市场已经形成,产品销往欧美、日本、东南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樱桃园镇

  莘县辖乡。1956年观朝、濮县撤销,划归范县,为范县城镇区,1964年划归莘县为樱桃园区,1971年成立樱桃园公社,1984年设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45公里,南隔金堤河与河南省范县为邻,范县县城坐落在樱桃园乡。面积79平方公里,人口5.5万。安(阳)范(县)公路、济(南)范(县)公路、郑(州)范(县)公路过境。境内南依金堤河,道口干渠纵贯南北。辖樱东、樱西、樱北、西五口寺、东五口寺、文村、西耿王、中耿王、田河、裴海、谷炉、张楼、前午、后午、姚村、陶村、西赵海、东赵海、郭海、贾海、薛屯、姜庄、庄和、宁村、百寨、张铁炉、侯楼、将军寨、谷北、谷南、西高庄、东高庄、谷东、马庄、四合、后吕、前吕、西白滩、东白滩、韩滩、王庄、刘郎庄、刘楼、姬楼、马沟、青西、青东、青后、青前、王亭、北亭、南亭、付亭、赵亭、岳亭、集上、海子57个村委会。农业以种养业为主。《水浒传》中的孙二娘开店的“十字坡”遗址在樱桃园村南1公里处,“菜园子”张青的故乡张青营村坐落在乡政府驻地4.5公里处。.  

河店镇

  河店镇位于莘县城北10公里处,辖35个行政村,5万亩耕地,3.4万人,地处苹县、冠县、东昌府区三县交界。东靠京九铁路,北距济馆高速公路10公里,省道临(清)商(丘)公路纵贯全镇,交通十分便利。近年来,全镇抓住有利时机,快速发展农村经济,先后被授予山东省安全文明乡镇、山东省科普工作先进乡镇、聊城市民营经济先进乡镇、聊城市蔬菜生产明星乡镇等荣誉称号,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纪委--,原北京军区司令员李来柱,国家海洋局局长王曙光等国家、省部级领导同志多次到我镇视察指导。   农业发展迅速。全镇现有冬暖式大棚、大弓棚10000个,年产香瓜25000吨,189、耐莫尼塔等名优西红柿3000棚,年产名优西红柿9000吨,芦笋4000亩,年产鲜笋3000吨,草菇、双抱菇80万平方米,年产鲜菇6000吨,大中小弓棚、露地菜8000亩,年产各类蔬菜M000吨。2002年,我镇被山东省农业厅命名为""山东省首家无公害香瓜生产基地「所产的""苹绿""牌香瓜被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   民营经济发展迅速。全镇形成了农副产品加工、轴承配件加工及棉纺织加工三大企业群体。市级明星企业一东兴食品有限公司,总投资5000多万元,主要生产双泡菇、芦笋罐头,产品全部出口美国、欧盟、中东、东   南亚等十几个国家、地区,年加工能力2万吨,年工业产值L2亿元,出口创汇800万美元;轴承配件加工、棉纺织加工己形成群体优势,全镇共有轴承保持器加工厂489家、棉纺织加工厂30余家,年生产轴承保持器M亿套,年销售收入L58亿元,产品主要销往浙江、福建、哈尔滨、洛阳十大连等地。同时,为进一步鼓励民营经济发展,该镇在临商路两侧建起了占地1000余亩的工业开发区,并制定了投资办厂的优惠政策和招商引贸奖励政策。   镇-楚新星、镇长徐风华携全镇人民热诚欢迎国内外客商前来投资办厂,共谋发展!.  

妹冢镇

  妹冢镇位于山东省聊城市莘县城西南22.5公里处,全镇面积70.5平方公里,辖65个行政村,耕地6.9万亩,总人口50851人,是莘县的一个大镇。冀、鲁、豫三省交汇于此,与河南、河北一河之隔,东靠“京九”大动脉,北依“济邯”铁路,临商、临观两条省级公路穿境而过,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   1949年属朝城县第二区,1953年属观朝县,1956年归莘县妹冢区,1958年划 妹冢镇   归范县,1961年复归莘县,1971年成立妹冢公社,1984年设乡。1997年,面积105平方千米,人口4.9万,辖东妹冢、西妹冢、五里屯、东碾营、西沙河、前香庙、后香庙、三合、康元、李庄、吴庄、谢楼、孔庄、刘庄、刘屯、四合、胡集、前毛湾、后毛湾、大王庄、杨庄、程庄、张王庄、韩庄、温炉、东沙河、秦庄、卞营、谭庄、王世厚、苗楼、辛店集、马庄、店子、郭庄、砖王庄、武祖庙、李堂、宋庄、朱庄、李排营、大常庄、张乙屯、碱场、栗海、西常庄、颜庄、东付庄、西付庄、安庄、西碾营、东高庄、西高庄、掌史、李庙、许海、前冯、后冯、西冯、程海、牛庄、连庄、周庄、谭固、草佛寺65个村委会。2002年,撤销妹冢乡,设立妹冢镇。   -区域代码   [2006年代码]371522114(65村):~200三合村 ~201后香庙村 ~20 妹冢镇   2康元村 ~203四合村 ~204卞营村 ~205东沙河村 ~206武祖庙村 ~207辛店集村 ~208王世厚村 ~209颜庄村 ~210西年营村 ~211程海村 ~212李庙村 ~213东妹仲村 ~214五里屯村 ~215谢楼村 ~216胡集村 ~217大王庄村 ~218张王庄村 ~219砖王庄村 ~220苗楼村 ~221大常庄村 ~222西常庄村 ~223东高村 ~224后冯村 ~225掌史村 ~226西妹仲村 ~227东年营村 ~228刘庄村 ~229程庄村 ~230前毛湾村 ~231温炉村 ~232郭庄村 ~233朱庄村 ~234张乙屯村 ~235西付庄村 ~236连庄村 ~237前冯村 ~238西高村 ~239西沙河村 ~240吴庄村 ~241孔庄村 ~242杨庄村 ~243后毛湾村 ~244谭庄村 ~245店子村 ~246宋庄村 ~247栗海村 ~248东付庄村 ~249周庄村 ~250西冯村 ~251草佛寺村 ~252前香庙村 ~253李庄村 ~254刘屯村 ~255秦庄村 ~256韩庄村 ~257李堂村 ~258马庄村 ~259李排营村 ~260碱场村 ~261安庄村 ~262牛庄村 ~263许海村 ~264谭古村   -社会发展   妹冢镇建立长效机制,积极帮助群众脱贫致富。一是党员干部帮扶长 妹冢镇   效机制。全镇组织开展了“结穷亲,解民忧、受教育、促发展”的实践活动,发动有能力的党员积极参与帮扶弱势群众。帮助帮扶对象学技术、指路子、抓信息、扶志气。二是政府帮扶长效机制。进一步强化政府帮扶职能。完善制度及配套措施。加大镇敬老院的建设力度,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比例达70%以上;全面加大卫生院建设投入,动员医务人员义务下乡,对部分人员实行免费治疗。三是动员社会力量帮扶长效机制。积极配合“慈善总会”等民政部门,开展“献爱心”等帮扶活动,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社会力量与社会资金进行捐助。   -农业经济   为了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镇常委政府以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实现农民增 妹冢镇   收,农业增效为目标,以调整农业内部结构为主线,以发展多种经营为突破口,狠抓了农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全镇粮经比达到5:5,形成了以果树、大拱棚西瓜、规模养殖、反季节蔬菜为主导产业,小拱棚、露地菜、食用菌、养殖共同发慌的产业格局。全镇种植大拱西瓜5000亩,冬暖式大棚3000个,规模养殖场16处,引进种植圣女樱桃西红柿、碧玉、玉龙、玉帅西葫芦、鸡腿菇2000亩。2006年,镇常委、政府瞄准市场,大力发展优质果树品种栽培,新栽植水晶梨、黄金梨、赤月梨、玫香桃、金太阳杏等新品种4000亩,同时在宋庄、谢楼两个村新建两个高标准优质果树示范园500亩,引进新技术,实行标准化生产。2006年发展冬暖式大棚3000个,总量达到6000个。   -民营经济   妹冢镇民营经济发展迅速,全镇建有康无塑料加工和吴庄花生脱壳加工两个 妹冢镇   加工群体;种鸡、孵化、肉蛋鸡养殖、饲料加工一条龙生产;化工、建材等企业异彩纷呈。全镇企业56家,主要有通亚化工厂、天源面粉厂、天源饲料厂、仁义孵化厂、起发饲料厂、胡集榨油厂、四合村制钉厂,利达树脂切割片厂、天义榨油厂。天源畜禽有限公司是拥有固定资产1000万元,职工200多名,下设4个分厂的骨干民营企业。通亚化工厂是一家以平方米芯为原料生产林糖的大型化工企业,拥有固定资产1000余万元,其下脚料又是生产食用菌的良好原料,推动了妹冢镇的食用菌生产。民营经济、招商引资有了突破性发展,通亚化工厂和福建客房签订合作合同,引资1000万元扩大生产规模,组成股份联化化工公司,预计年创汇200万元美元,实现工商税收100万元;投资60万元的纯净水厂落户妹冢,现已建成投产;新建木材加工群众一处。   -基础设施   为了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实施城镇带动战略,妹冢镇不断加工对小城镇建设的投入。镇驻地规划科学,高标准居住区、文化娱乐园、工业园区、经济贸易区布局合理。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镇驻地主要街道全部改建成2层商品楼房,可为客房提供全方位服务。改造完善了配套设施建设,镇驻地主要街道已全部硬化,新建北环路3千米,拓宽改造振兴东路,铺下水管道1.5千米,控制红线50米。通信网络普及全镇,宽带通信光缆已铺设到村。水利、电力、运输、卫生等基础设施功能齐全,镇驻地全部进行了电网改造,创建了最佳置业环境。   -教育事业   妹冢镇中心初中始建于1958年,原名为妹冢完全中学,1982年撤高中,更名为妹冢中心初中。现为县级文明单位、聊城市首批规范化学校、聊城市教学示范校、聊城市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山东省心理健康教育单位会员学校、山东省中小学英语读物优化配置研究课题实验基地。现有完备的理化生实验室、图书室、阅览室、音乐室、美术室,有高标准的多媒体教室、校园局域网、语音室、微机室、课件制作室等先进教育教学设施。学校现有教职工152人,其中专任教师125人,县级优质课、学科带头人26人,市级教学能手、优质课教师5人。学校连续十几年被评为全县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单位,2000年、2001年中考成绩居全县乡镇第一名,2002、 2003、2004、2005年中考成绩、重点高中录取人数、优质生人数均居全县第一名。  

魏庄镇

  魏庄乡地处冀、鲁、豫三省交界处,距莘县县城17.5公里,辖33个行政村,3.95万人,6.2万亩耕地。省一级公路蒙馆路和丈樱路从该乡穿境而过,基本村村通公路,交通十分便利,通讯设施齐全,有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两座微波塔,村村通程控电话;35KV变电站运行正常,电网覆盖全乡。   魏庄乡是鲁西发展日光温室最早的乡镇之一,自1996年起乡党委政府经过多次外出考察参观,广泛调查研究,精心筛选和培植主导产业,制定发展目标和规划,采取得力措施,狠抓工作落实,取得突出成绩。该乡现已发展日光温室、大拱棚20000个,中拱棚2000亩,主要种植香瓜、礼品西瓜、油桃、李子、杏、樱桃西红柿、双孢菇、黄瓜、西葫、茄子等反季节瓜果菌菜,同时还种植特种蔬菜---芦笋8000余亩。全乡年产香瓜近亿斤、双孢菇1600万斤、芦笋1700万斤、油桃120万斤、黄瓜过亿斤,是“中国香瓜之乡”、“中国双孢菇之乡”的重点乡镇之一,被省政府授予“山东省科普示范基地”,被聊城市命名为“蔬菜生产明星乡镇”。该乡为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实施了市场带动战略,先后投资近300万元,兴建了共占地达200亩的农产品交易大市场三处,日交易量达100万斤以上,年总交易量可达1.5亿斤,北京、长春、哈尔滨、宁波等全国100多个大中城市的客商长期在我乡市场蹲点收购瓜菜,极大地推动了我乡产业结构调整向纵深发展。近几年来,魏庄乡党委政府始终坚持“产业结构调整和民营经济工作”两手抓,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发展民营经济,通过“以企招商、以商招商、以情招商和网上招商”等多种形式广泛进行招商引资,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已有广东、烟台、通化、苍南等地多家客商在我乡安家落户。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乡获得迅速的发展,乡财政收入由1996年的350万元增至2003年的65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580元增至2003年的2350元,信用社和邮电局农民存款由2000万元增至2003年6000万元。.  

张寨镇

  莘县辖乡。1949年属朝城县第二区,1956年属妹冢区,1971年成立张寨公社,1984年设乡。位于县境南中部,距县城27公里。面积36平方公里,人口3.9万。齐(河)南(乐)公路从乡中穿境,有徒骇河纵贯境内,地下水质优良。辖寨东、寨西、前张寨、黄一、黄二、黄三、主一、主二、主三、主四、董西、董东、前董庄、殷庄、田庄、常庄、赵家、南潘庄、申庄、田马庄、菜杨庄、北张庄、桑庄、前王庄、后王庄、南杨庄、东王楼、辛庄、东大寺、西大寺、郝庄、八大-庄、三合庄、刘羡集、三刘羡、前巨、后巨、东段、西段、杨寨、西王楼、姬庙、郭家炉、西刘庄、周庄、土陈、段庄、南周庄、双庙、北肖屯、郭坊、吉祥寺、安寨、后吕、大吕、窦楼、沙窝、沙河、尚庄、尚庙60个村委会。农业以种养业为主。.  

大王寨镇

  大王寨镇地处莘县西北部,距县城 15 公里 。总面积 76 平方公里,现有人口 3.5 万人,耕地面积 5.5 万亩,辖 25 个行政村。关金、蒙馆、临观三条省级公路穿境面过并在此交汇,西接 106 国道,东邻京九铁路,北邻济聊馆调整公路。全乡交通、通信便利,,已实现了村村通公路、村村通程控电话,移动、联通通信网络覆盖全境,能信十分方便。联合国投资援建的“ 2606 ”项目林、鲁西北最大的烈士陵园--丈八烈士陵园就在该乡。   改革开放以来,镇党委、政府带领全镇干部群众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全乡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安居乐业。先后被聊城市委、评论评为“林果明星乡镇”、“‘八五’绝对化先进单位”、“计划生育‘三为主’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乡”,行后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先进乡镇”、“林业工作先进乡镇”、“交通公路建设先进乡镇”、“水利建设先进乡镇”、“畜牧生产先进乡镇”、“招商引资先进乡镇”、“推进城镇化进程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2003 年全乡国内生产总值 1.2 亿元,财政收入 5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2159 元。   近年来,以常委-李法忠、乡长吴朝波为首的常委、政府一班人,带领全乡干部群众,高举-理论伟大旗帜,以“-”重要思想为批导,团结一致,开拓创新,坚持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努力发展高效农业,形成了林果生产、苗木繁育、牧草种植和大棚瓜菜菌等几大主导产业,基本形成了道路沟渠林带化、农田林网化、果园基地化、村庄园林化的格局。    大王寨镇社会安定,民风淳厚,投资政策宽松,发展前景广阔。诚邀天下有识之土到大王寨乡参观考察、投资兴业。.  

徐庄镇

  徐庄镇位于莘县的东南部。全乡其有25万人,4.4万亩耕地,辖4个管理区,45个行政村,省级齐南公路和临商公路穿越乡境,东距京九铁路10公里,全乡拥有程控电话4200多部,交通、通讯十分便利,电力条件十分优越,小城镇建设初具规模。近几年来,乡党委、政府一班人团结带领全乡广大干部群众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全面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顽强拼搏,奋力开拓,全乡形成了优化产业结构和发展民营经济的两大格局,全乡的经济和其他各项社会事业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已初具规模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是农民群众发家致富的主要渠道。近年来,乡党委、政府按照市场所需,群众所求,不断带领群众外出参观学习,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高认识。根据全乡各村的不同情况,发展群众易接受的项目宜瓜则瓜,宜菜则菜,宜菌则菌,宜果则果,宜牧则牧,不搞一刀切,不实行强迫命令,不实行优惠政策,靠宣传发动,典型带动,技术推动,政策引动,帮助群众因地制宜地选好项目,不惜代价地提供技术,千方百计地扶植资金。""切实搞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抓好各个环节的落实,让瓜、菜、菌、果、牧在全乡普遍开花,全万位增加群众收入,把全乡的产业结构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目前,全乡己调整土地10000亩,发展以黄金梨、美香桃、凯特否为主的优质林果5000亩,新发展标准冬暖武大栅1000个,露地菜3000亩,食用菌面积达到100万平方,优质小麦和良种繁育面积突破30000亩;同时,培植了养鸡、养猪等十几个养殖专业村,在全乡形成了养殖业、种植业齐驱并进的产业格局。   二、民营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无工不富、无衣不稳。乡党委、政府按照""-""的要求,咬住发展不放松,紧紧抓住解放思想这个总开关,招商引资这个总抓手,优化环境这条生命线,按照上级发展民营经济的一系列指示精神,优化发展环境,按照""先予后取,放水养鱼""的原则,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方便,帮助民营企业投资者解决占地、用电、办理证照、资金信贷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发展我乡的民营经济,乡党委、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发展民营经济的优惠政策。彻底制止""三乱""打击""五霸,净化发展环境。.  

王庄集镇

  莘县辖镇。1949年为观城县第二区,1953年为观朝县第三区,1956年划归范县,1964年划归莘县为王庄集区,1971年成立王庄集公社,1984年设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35公里,徒骇河东岸。面积39平方公里,人口2.5万。观(城)朝(城)公路、丈(八)樱(桃园)公路交叉从乡境中穿过,有徒骇河流境内。辖王庄集、孙庄、邱楼、李官、袁庄、西奶奶庙、东奶奶庙、常庄、余粮海、后侯庄铺、前侯庄铺、刘楼、康庄、韩东街、韩西街、韩后街、王坊、后张、前张、西沙村、中沙、东沙、刘园、蒋庄、桑庄、西社庄、-庄、柴楼、东马厂、西马厂30个村委会。农业以种养业为主。.  

俎店镇

  俎店镇辖33个行政村,面积41平方公里。经过几年的努力,该镇已引进海易冷链物流园、新宇动物油脂加工、泰诺农化生态园、德尚中餐标准化、天源食品加工等多个过亿元的大项目、好项目,工业经济对财政贡献快速增加。投入200余万元大力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全乡33个村全部达到了重点示范村水平,乡村环境明显改善,乡村面貌发生巨大变化。投入3680万元,用于民生工程,拓宽改造了燕武路8公里、宁王路4公里,滨河大道5公里,极大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投资1400万元完成了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彻底改善了该镇15个村的万亩农田基础设施。   1949年属莘县第五区,1956年改为大宋庄区,1958年划归范县,1961年复归莘县,1964年改为俎店区,1971年改为董杜庄公社,1982年更名为俎店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中西部,距县城15公里。面积35平方公里,人口2.1万。宁马、燕五公路过境。辖俎店、店董庄、曹村、徐集、西延营、武宋庄、滑营、周辛庄、宁安州、西路满、王楼、天齐庙、后马屯、许村、林楼、蔡营、前炉、刘营、东延营、陈集、大宋庄、王安州、东路满、李楼、杨安州、前马屯、姜屯、占海、李安州、韩楼、纪庄、豆村、北宋庄33个村委会。农业以种养为主。.  

柿子园乡

  "  柿子园乡地处莘县南部,辖54个行政村,总人口3.2万人,辖区总面积57.6平方公里,耕地4.6万亩。该乡社会秩序稳定,百姓安居乐业,2000年荣获省""安全文明乡镇""、2001年荣获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乡镇""称号。   该乡地处冀鲁豫三省交界框架之中,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北邻济聊馆高速和济邯铁路,东靠京九大动脉,南接经济发达的中原油区,西依106国道,省道临商公路、临观公路纵贯全境,并与省道齐南公路在此交汇,乡际公路交织成网。2004年上半年,该乡党委、政府又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优化交通条件,新修高质量村级公路仍公里,实现了全乡""村村通"",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境内基础设施优良。水力资源充沛,金线河、范莘干沟蜿蜒穿境,惠及全乡大部分土地;境内水道纵横相连,机井遍布,2004年又新挖沟渠20公里,达到旱能浇、涝能排,旱涝保丰收;建有集中供水站一处,大部分村庄通上了优质自来水。电力资源充裕,有3.5万伏变电站一处,二期电网改造已全部完成。通讯设施先进,程控电话装机容量达到9000余门;乡驻地建有移动、联通信号微波塔,实现了无缝隙覆盖。金融、邮政、文教卫生等设施齐全。小城镇建设初具规模,达到了硬化、亮化、绿化、美化  柿子园乡地处莘县南部,辖54个行政村,总人口3.2万人,辖区总面积57.6平方公里,耕地4.6万亩。该乡社会秩序稳定,百姓安居乐业,2000年荣获省""安全文明乡镇""、2001年荣获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乡镇""称号。   该乡地处冀鲁豫三省交界框架之中,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北邻济聊馆高速和济邯铁路,东靠京九大动脉,南接经济发达的中原油区,西依106国道,省道临商公路、临观公路纵贯全境,并与省道齐南公路在此交汇,乡际公路交织成网。2004年上半年,该乡党委、政府又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优化交通条件,新修高质量村级公路仍公里,实现了全乡""村村通"",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境内基础设施优良。水力资源充沛,金线河、范莘干沟蜿蜒穿境,惠及全乡大部分土地;境内水道纵横相连,机井遍布,2004年又新挖沟渠20公里,达到旱能浇、涝能排,旱涝保丰收;建有集中供水站一处,大部分村庄通上了优质自来水。.  


徐庄镇特产大全




徐庄镇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