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贵州省 >>遵义 >> 务川县 >> 涪洋镇 >> 水坝村

水坝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水坝村谷歌卫星地图)


水坝村简介

  水坝村位于务川县城西西部,距县城23公里,是涪洋镇的门槛村,总面积12.7平方公里。全村辖6个村民组,591户人家,2727人,其中农业人口2715人,非农业人口12人。有耕地面积2208亩,其中田1033亩,土1175亩。聚居苗族、仡佬族、土家族、汉族。水坝村境内山峦重叠,沟壑纵横。土壤主要由石灰岩发育而成。年平均气温18.9℃,全年无霜期325天,年降雨量1100㎜。
  近年来,水坝村支两委按照“加快经济发展,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发展方向,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即“富裕新生活,经济新组织,和谐新氛围,文明新风尚,平安新家园。”于2009年被遵义市司法局评为“民族法治示范村” 。
  高效生态农业发展迅速,已建设茶园400亩、金银花300亩;生态烤烟500亩、奇雄养鸡协会、生态养鱼、四在农家、村内303省道线贯穿而过,电、路实现组组通。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520326103 564300 -- 查看 水坝村谷歌卫星地图

水坝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水坝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珍珠村

  珍珠村位于涪洋镇的西部,距涪洋镇集镇14公里,东接涪洋镇永和村,南邻涪洋镇当阳,前进村,西交正安县班竹乡,北镶涪洋和平村。年平均气温14℃。珍珠村处于半高山地区,平均海拔1100米 ,全村森林覆盖率达51.3%,野生动、植物种类丰富,村境内有煤炭资源,自然环境优越,无任何生态污染,灌木丛生,花草丰茂,是夏日休闲度假的好地方。   一、资源概况   人力资源:全村总人口5846人,总户数1083户,总劳力3126人,其中外出务工1863人,农民人均纯收入2500元。   土地资源:土地总面积28.3平方公里,耕地2324亩,土壤肥沃,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   森林资源:境内林地8936.7亩,   水利资源:水利资源较为丰富,可开发和正在开发利用的有7个取水点。   二、社会事业   教 育:有小学校1所,还有教学点1个。在校生185人,其中女学生103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学校教学资源丰富,师资力量较为雄厚。   卫 生:村卫生室1处,参加农村合作医疗5261人。   社会保障:五保供养26人,低保供养282户,786人。   三、生态建设及人居环境状况   生态建设:退耕还林3164亩,   人居环境:整村推进示范点两个(牛木,苦竹)   

双河村

  双河村位于涪洋镇西北,距镇政府所在地7公里,东与都濡镇和涪洋镇水坝村相连,南与涪洋村接壤,西与永和村毗邻,北与涪洋镇和平村交界。双河村境内多悬崖,山峦重叠,沟壑纵横。土壤主要由石灰岩发育而成。年平均气温15.9℃,全年无霜期325天,年降雨量1100㎜。全村森林覆盖率46.5%,野生动植物种类和较为自然资源丰富,村境内有煤、重晶石等矿藏,自然环境优越,无任何生态污染,是休闲避暑之地。   一、资源概况   人力资源:全村总人口6494人,总户数1306户,总劳力3585人,其中外出务工1414人,农民人均纯收入2500元。   土地资源:土地总面积37950亩,耕地5895亩,土壤肥沃,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   森林资源:境内林地22125亩,其中有林地10215亩,果园165亩。   水利资源:境内水域面积75亩,其中可利用水域45亩,水利资源较为丰富。   二、社会事业   教育:有小学校1所,还有教学点1个。在校生425人,其中女学生211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该校教学资源丰富,师资力量较为雄厚。   卫生:村卫生室1处,参加农村合作医疗5617人,特困医疗救助4人,无地方病患病情况存在。   社会保障:五保供养33人,低保供养901人,其他民政救济人数227人。   三、生态建设及人居环境状况   生态建设:双河村境内封山育林1.2万亩,退耕还林950亩,人工种草300亩。   人居环境:在2010年新(改)建“黔北民居”12户,农村危房改造9户,建沼气池286口,推广节能灶14口。   

涪洋村

  涪洋村位于涪洋镇所在地,常住人口5300人,涪洋村人口4180人,其中:农业人口3721人、非农业人口459人、辖区内流动人口500人行政区域12.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209亩。辖区内主要民族为:仡佬族、苗族、土家族、汉族;辖6个村民组。主要产业为:烤烟、金银花、茶叶。      --人口总数:4180人 农业人口:3721人 非农业人口:459人   --行政区面积:12.1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209.0亩   --主要民族成分:仡佬族,苗族,土家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街道组”“艾坝组”“联丰组”“碧池组”“牧羊组”“高峰组” 生产总值:9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养殖 名特产品:“金银花”“茶叶” 办公所在地:新场组   --自然条件: 资源:水利资料丰富   

水坝村

  水坝村位于务川县城西西部,距县城23公里,是涪洋镇的门槛村,总面积12.7平方公里。全村辖6个村民组,591户人家,2727人,其中农业人口2715人,非农业人口12人。有耕地面积2208亩,其中田1033亩,土1175亩。聚居苗族、仡佬族、土家族、汉族。水坝村境内山峦重叠,沟壑纵横。土壤主要由石灰岩发育而成。年平均气温18.9℃,全年无霜期325天,年降雨量1100㎜。   近年来,水坝村支两委按照“加快经济发展,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发展方向,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即“富裕新生活,经济新组织,和谐新氛围,文明新风尚,平安新家园。”于2009年被遵义市司法局评为“民族法治示范村” 。   高效生态农业发展迅速,已建设茶园400亩、金银花300亩;生态烤烟500亩、奇雄养鸡协会、生态养鱼、四在农家、村内303省道线贯穿而过,电、路实现组组通。      

当阳村

  当阳村位于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涪洋镇西南面,距离涪洋镇集镇12公里,南邻务川县黄都镇、西交正安县中关镇、北接正安县班竹乡。全村辖23个村民小组,人口7480人,总面积29.1平方公里。海拔640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全村森林覆盖率达55%,森林资源和土地资源丰富。303省道通过当阳集贸市场,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是涪洋镇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村,也是全县位居榜首的人口、面积大村。   这半年,当阳村的变化真大:清洁卫生的自来水流进了农家;昔日泥泞不堪的老街铺设了混凝土街面,杂草丛生的村前茅草坪建起了农民文化家园;村委办公楼面貌焕然一新……一件件实事、好事,当阳村老百姓看在眼里,喜在心头。我们需要这样的村、支两委,我们需要这样的村官,这是当阳村民的心里话。   坐落在务川县涪洋镇西南面的当阳村,是一个拥有8000多人口的行政村,海拔640米。这里东接涪洋镇,西交正安县的中观镇,南邻黄都镇,北与正安班竹乡比邻,是全县人口、面积较多的村居之一,地理位置的优势,集贸市场别样繁荣。可就是这样一个繁荣的地方,村民却喝不上干净的自来水,昔日繁华的老街,也因人们纷纷迁移303省道边居住而变得冷冷清清,人去市空。   今年三月,涪洋镇党委调整工作能力强的同志来当阳村任总支书记,在他的带领下,村、支两委班子成员,认真分析,查找问题,讲团结,抓实干,比奉献,转变观念谋发展。到五月底,完成了计生手术、社会抚养费征收双任务;超计划落实了村烤烟生产收购任务;安全工作有序开展,各项工作步入了全镇的前列。针对当阳村集贸市场的混乱现状,村、支两委从整顿集贸市场的脏、乱、差入手,为当阳村人民办了几件大实事。   为改变老街面貌,实现新街、老街同步发展,记不清开了多少次村民“一事一议”会,村、支两委提出了“整脏治乱,我们先干”、“项目建设年,我们要先行”的口号,在充分征求广大村民意见的基础上,当阳村开始架设自来水、治理老街、建农民文化家园等实事。   四月治水。采取村民“一事一议”,户均集资250元,由镇水管站牵头,组织安装水源进农家工程,仅用了半个月,就完成了新、老街210多户水源安装工程。村、支两委公开了农户安装及材料等费用,临街设点,实行多退少补的原则,当面结清了百姓集资的款项。用上了自来水,百姓乐了;村、支两委的实际行动,群众满意。   五月治理老街。村、支两委紧密联系群众,依靠群众,带领群众投工投劳,清理运出老街脏乱堆积物及泥土100余方,以户为单位填铺街道基层石300立方。在县委宣传部和涪洋镇党委、政府的支持、资助下,过去的老街,铺上了混凝土街面,随着老街肉市、菜市场的规划,沉寂多年的老街又兴旺了起来,这既减少了303省道边新街占道摆摊的数量,又大大缓解了新街的安全隐患。村民们都说,村、支两委在当阳又办了一件大实事。   七月建农民文化家园。从规划、实施到竣工,无论是下村回来,还是工作之余,村总支书记和村民一起同劳动,挖土、铲砂、搬石、运砖等脏活、累活总要搭把手,终于把农民文化家园却建起来了,农民有了自己的文化家园,村委的办公场所换上了新装。   如今,站在发展的高度,村、支两委,又在筹谋建设:老街的“黔北民居”、“四在农家”、岩溪水毁工程移民搬迁、出境的余村和胜利公路建设……   

前进村

  前进村辖10个村民组,农户1148户,5648人,海拔600米,年降雨量1100mm,总面积24.6平方公里,东接小坪村,南邻黄都镇,西交当阳村。耕地面积4475.8亩,其中田1206亩,土1003亩。土壤结构多为酸性土壤。森林覆盖率31%。按产业规划中东部是茶叶,北部为烤烟。   --人口总数:5648人 农业人口:5400人 非农业人口:268人   --行政区面积:24.6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4475.8亩   --主要民族成分:苗族,汉族等 发展口号:与时俱进,发展先行   --所辖村:长远,山岗,胡家,黄鱼溪,水背溪,打鼓坡,陈家湾,冯家 生产总值:16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茶叶,烤烟 名特产品:优质大米,烤烟 办公所在地:严家垻   --自然条件:海拔600米,年降雨量1100mm, 资源:森林资源丰富   

小坪村

  小坪村距涪洋镇南面6公里,东与都濡镇石水村相连,南与黄都镇桂花村接壤,西与前进村交界,北与涪洋村毗邻,地域面积14.62平方公里。全村辖8个村民组、658户、3194人,3个基层党支部,党员58名,共有耕地面积2788亩(其中田1468亩、土1320亩),森林覆盖17601亩,全村主要经济收入来源种植(烤烟、茶叶、水稻、玉米等)、养殖业(猪、鸡、鱼、牛、羊)、服务业(农家乐、个体经营等)、劳务输出。全年全村农村经济总收入1560万元,人均收入5000元。   通过发展,村民收入明显增加,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产业结构布局更加合理,村民基本素质明显提高,村庄更加和谐。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健康有序推进全村更好更快发展。   

和平村

  和平村位于涪洋镇西北,距镇政府所在地12公里,东与泥高乡相连,南与正安县班竹乡接壤,西与永和村毗邻,北与涪洋镇和平村交界。和平村境内多悬崖,山峦重叠,沟壑纵横。土壤主要由石灰岩发育而成。年平均气温15.9℃,全年无霜期325天,年降雨量1100㎜。全村森林覆盖率46.5%,野生动植物种类和较为自然资源丰富,村境内有煤、重晶石等矿藏,自然环境优越,无任何生态污染,是休闲避暑之地。   一、资源概况人力资源:全村总人口5218人,总户数1258户,总劳力3680人,其中外出务工1600人,农民人均纯收入4500元。土地资源:土地总面积12500亩,耕地5230亩,土壤肥沃,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森林资源:境内林地15800亩。水利资源:境内水域面积80亩,其中可利用水域65亩,水利资源较为丰富。   二、社会事业教育:有小学校1所,还有教学点1个。在校生158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该校教学资源丰富,师资力量较为雄厚。   卫生:村卫生室1处,参加农村合作医疗4980人,特困医疗救助6人,无地方病患病情况存在。社会保障:五保供养17人,低保供养723人,其他民政救济人数253人。   三、生态建设及人居环境状况生态建设:和平村境内封山育林1.38万亩,退耕还林985亩,人工种草3450亩。人居环境:在2010年新(改)建“黔北民居”28户,农村危房改造17户,建沼气池352口,推广节能灶58口。   

永和村

  永和村位于涪洋镇西面,距镇政府所在地2公里,东与涪洋镇和平村,双河村相邻,南与涪洋村相邻,西与小坪村毗邻,北与涪洋镇珍珠交界。永和村土地面积654.8公顷,耕地面积4507.5亩,其中田2184.6亩,土2322.9,经济林3400.5亩.全村辖区内学校一所,共5个自然村(新村,全兴,永和,新桥,红兴)16个村民小组(高兴,新村,柏水,庙岗,旬家坡,全兴,长安,肖家,打鼓台一组,红花园,打鼓台二组,复兴,酸枣坪,六马洞,中兴,沙坝子).总户树1092户,总人口5697人,永和村主要是以烤烟生产为主,占农民收入的65%.   


水坝村特产大全




水坝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