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贵州省 >>遵义 >> 务川县 >> 浞水镇 >> 青茶村

青茶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青茶村谷歌卫星地图)


青茶村简介

  青茶村地处浞水镇东北部,北接鹿池、双联两村,西面是鹿池林场,南接复兴村,东临长溪河与茅天镇兴隆村接壤。距集镇16公里,平均海拔980米。耕地7540亩,其中田2770亩,土4770亩,林地840公顷。总人口2585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5人),主要以仡佬族、苗族为主。青茶村是2003年撤区强村时由原青茶、银广、金银三个自然村和小桥自然村的何家组合并组建而成,现设七个行政组(庙堡、汪家、春杠坡、堰头、天景山、联合、金堡)、1个总支委员会、五个组级支部(机关、银广、天景山、联合、青茶),有0党员59名。村卫生室1个,有行医资格证书医生2名;村图书室1个,有图书1200册;完全小学1间,有教师6名,学生158人;蔬菜合作社1个,会员62人。
  青茶村除常规农业生产稻谷、玉米外,现已形成烤烟、茶叶、反季节蔬菜三大主导产业。烤烟1300亩,年产值250万斤,茶叶600余亩,已见效益220亩,品质优良,远近闻名,反季节蔬菜年产值140余万元,有农户62户,农民获得技能证书2人,畜禽养殖也是青茶村一大特色,规模养殖户12户。
  1999年被遵义市委、市政府授予“小康村”;2001至2003年,连续三年被县委县政府授予“行进基层党支部;2004年、获浞水镇“烤烟生产选举单位”和“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综合考核第一名”;2005至2006年获镇“先进基层党组织”;2006年获镇“送七一”唱廉政歌咏大赛团体优秀奖;2007年,获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二等奖”、“零发案村”、“人口与计划生育鼓励奖”;2008年获浞水镇“烤烟生产工作奖”、“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一等奖”;2009年获浞水镇“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一等奖”......。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520326106 564300 -- 查看 青茶村谷歌卫星地图

青茶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青茶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复兴村

  复兴村全村地域面积18平方公里,东与分水乡、茅天镇比邻,北与鹿池林场、青茶村相接,西、南与沧浪村接壤,全村总人口3526人,其中,农业人口3488人,非农业人口38人。居住的主要民族有苗族、仡佬族、土家族等。复兴村下辖七个行政组,即复兴,小桥,民主,龙塘,胜利,力村,奇龙组。有耕地面积3051亩,其中田1235亩,土1816亩。全村有0党员56人。2010年复兴村年生产总值1207.6万元,其主要产业为粮食、烤烟和畜牧养殖。后续产业茶叶正处在发展中。      

长江村

  长江村位于浞水镇的南大门,行政区总面积十九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095亩,其中:田1335亩、土2760亩,林地面积7800亩,退耕还林面积187.7亩。总人口:4564人,其中农业人口:4544人,非农业人口:20人 。   村党总支下设行政支部五个:长坝支部、水口支部、中岭支部、石桥支部、群力支部,共有党员79人,其中:女党员9名、积极分子培养14名。   村民委员会下辖七个行政组:长江,中岭,群力,前进,水口,后河,长坝。主要民族成分:仡佬族、苗族、土家族。   务彭公路穿村而过,交通便利。大竹园铝土矿山在长江村群力组开工建设。   蔬菜合作社一个;畜禽养殖协会一个,培养了一支养殖经营人才队伍共10人,专门从事大小畜牧的养殖销售,为长江村经济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   

河坝村

  河坝村地处黔北边陲浞水镇,东与鹿池林场为界、南与沧浪村阳山组比邻、西与道真县中信镇桶坪村接界、北与重庆大垭乡接壤,务武公路穿村而过,交通便利,是务川县铝土矿重藏村。全村国土面积25.20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3087.2亩,其中田1376.4亩,土1710.8亩,辖10个行政组,共813户,3624人。全村共有党员59人,有3个组级支部及1个机关支部。      --人口总数:3624人 农业人口:3598人 非农业人口:26人   --行政区面积:25.2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087.2亩   --主要民族成分:苗族,仡佬族,土家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黄山,桃子,竹园,大湾,纸厂,阡星,瓦厂,河坝,甘沟,龙桥组 生产总值:1529.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烤烟,特色养殖业 名特产品:仡佬土鸡蛋,野鸡,肉兔 办公所在地:河坝村河坝组   

沧浪村

  沧浪村位于浞水镇所在地,东与长江村交界,南与石笋村接界,西与河坝村毗邻。历史以来,浞水集镇商贸发达,在清朝乾隆年间,江西、湖广、四川三大会馆坐落于此。现集镇功能较为齐全,服务业发展迅猛,交通运输、住宿餐饮等传统服务业发展强劲,各种客运车辆已达50多辆,各种货物营运车辆已达100多辆,住宿餐饮点共33家,信息、金融和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非公有制经济不断增长,个体工商户发展达到230户,私营企业5家,分别为:浞水镇牛肉干加工厂、何文建米粉加工厂、塑料颗粒加工厂、飞杨红砖厂、草纸加工厂。水泥砖加工厂5间。有白虎山砂石厂、苏麻弯砂石厂2个非煤矿山。全村国土面积19平方公里,辖10个行政组,分别是阳山、大喜场、红旗、龙泉、沙岭、大寨、裕民、五一、湖广、中街组,共1983户6665人,其中农业人口4977人,城镇居民1688人,有耕地面积3754亩,其中田2365亩,土1209亩。由于集中居住拥挤,现正在进行朝阳新村建设,扩大集镇人口容量。村党总支辖5个组级支部,全村有0党员67名。   全村发展思路是稳粮攻畜茶、逐步壮大非公有制经济,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推动全村经济社会发展。   

青茶村

  青茶村地处浞水镇东北部,北接鹿池、双联两村,西面是鹿池林场,南接复兴村,东临长溪河与茅天镇兴隆村接壤。距集镇16公里,平均海拔980米。耕地7540亩,其中田2770亩,土4770亩,林地840公顷。总人口2585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5人),主要以仡佬族、苗族为主。青茶村是2003年撤区强村时由原青茶、银广、金银三个自然村和小桥自然村的何家组合并组建而成,现设七个行政组(庙堡、汪家、春杠坡、堰头、天景山、联合、金堡)、1个总支委员会、五个组级支部(机关、银广、天景山、联合、青茶),有0党员59名。村卫生室1个,有行医资格证书医生2名;村图书室1个,有图书1200册;完全小学1间,有教师6名,学生158人;蔬菜合作社1个,会员62人。   青茶村除常规农业生产稻谷、玉米外,现已形成烤烟、茶叶、反季节蔬菜三大主导产业。烤烟1300亩,年产值250万斤,茶叶600余亩,已见效益220亩,品质优良,远近闻名,反季节蔬菜年产值140余万元,有农户62户,农民获得技能证书2人,畜禽养殖也是青茶村一大特色,规模养殖户12户。   1999年被遵义市委、市政府授予“小康村”;2001至2003年,连续三年被县委县政府授予“行进基层党支部;2004年、获浞水镇“烤烟生产选举单位”和“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综合考核第一名”;2005至2006年获镇“先进基层党组织”;2006年获镇“送七一”唱廉政歌咏大赛团体优秀奖;2007年,获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二等奖”、“零发案村”、“人口与计划生育鼓励奖”;2008年获浞水镇“烤烟生产工作奖”、“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一等奖”;2009年获浞水镇“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一等奖”......。   

鹿池村

  鹿池村边贸集镇地处务川县北端100公里,距浞水镇政府所在地30公里,北距重庆市彭水县城60公里,东距茅天镇40公里与石龙村隔河相望,西与彭水县的大垭、润溪乡接壤,平均海拔高度1200米,是务川至彭水县的必经之地,边贸集镇市场周边辐射半径达15公里,是黔渝两省(市)交界处的一个重要边贸集镇,吸引了周边彭水、武隆、钱江、沿河等地农副特产客商,小商品贸易活跃。境内有丰富的野生银杏资源和万亩鹿池林场自然风光,被誉为“野生银杏之乡”。   全村下辖11个村民组,分别是街上、中坝、红旗、夏家朝、庞家屋基、岩丰阡、花园、水田坝、覃家湾、庆丰黎明组。全村共有1504户,4493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4401人占98.9%,主要是仡佬族、苗族、土家族等,有劳动力2723人,现有0党员106人,拥有耕地4192亩,其中田1357亩,土2835亩。   2005年人均纯收入只有780元。一段时期以来,鹿池村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经济发展较为落后,产业结构单一,水资源严重匮乏,群众居住较分散,交通信息不畅,农民文化素质较低、思想落后,农民主要的经济收入主要靠劳务输出和烤烟产业。2006年鹿池村被纳入贵州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百村试点”后,通过近5年的努力,鹿池村的电力、通讯、电视实现了全覆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较大进展,人居环境得到较大改善,实现了组组通公路,新建沼气池520口,农村产业取得突破性发展,农民收入逐年稳步增加,至2010年末人均纯收入达到3700元,新农村建设“百村试点”取得较大成效。   全村的主要产业有烤烟、畜牧养殖、蔬菜、茶叶、干果等,目前培育有畜牧养殖示范大户23户,特色养殖2户(刺猪和山鸡),成立蔬菜协会1个。2011年全村新增天翼宽带用户84户,为进一步推进全村的科技致富打下了坚实基础。   

乐园村

  乐园村地处浞水镇西南方向,东与花园村交界,南泥高乡竹园村接壤,西与道真县旧城镇相连,北与道真县桃源乡比邻,平均海拔高度1100米。全村有878户3988人,其中农业人口3974人,非农业人口14人,居住着苗族、仡佬族、土家族等少主民族。有耕地面积3225亩,其中田1620亩,土1605亩,主要产业以传统的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烤烟产业、畜牧养殖业和劳务输出。   全村下辖6个大行政组,分别是庙林、砖房、先锋、桥丰、红旗、高山组,有26个自然组。辖区内有村级小学二间:红旗小学和小平小学,有正式教师9人,代课教师2人。全村有0党员43人。村级公路已通到各组,农村电网和通讯已经全覆盖。2010年乐园村人均纯收入为2560元,经济较为落后。   

石笋村

  石笋村位于浞水镇西面,最近的组离浞水镇不足两公里,最远的组离浞水镇8公里。地域面积21平方公里,全村总人口总数3424人,762户,其中农业人口3406人,非农人口18人,耕地面积为3420亩,主要有苗族,仡佬族,土家家组成,辖6个行政组,分别为爱国,群洋,农胜,合麻溪,大竹元,彭桥坝,全村生产总值约为1100万元,主要产业有烤烟,茶叶等,有丰富的铝土矿资源。村委会所在地在浞水镇石笋村爱国组。   你知道石笋村的村名是怎样得来的吗?你知道为什么要取名石笋村吗?是因为有一个高高耸立的石柱子,像笋子一样挺拔,它高大魁梧,像巨人一样远远地望着远方,喻示着石笋村人民群众向往远方、向往发展所表现出来的坚韧不拔的毅力。村民们把它奉为神明,过年过节还要去朝拜它。2003年撤区强村时,把原龙胜和群洋两个村合并成一个村,在征求村民意见时,群众一致要求取名石笋村,所以现在的石笋村就因此而得名。   

双联村

  双联村地处浞水镇东面,距浞水镇35公里,东面与茅天镇的石隆村接壤,西面是浞水镇青茶村,南面与浞水镇鹿池村相接,北面是青茶村,全村国土面积2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835亩,其中田1910亩、土2925亩,林地面积2530亩。总人口3480人,其中农业人口3468人,非农业人口12人。   主要由苗族、仡佬族、土家族等民族组成。双联村由原来鹿池管理区的下四村(即双联、前进、东风、化力)于2003年组建而成。全村所辖(田坝、上茶园、双竹、四合头、东风、大高山、沙坡、化力、火烧岩、前进、桥地坪、屋基坪、烧火坪)13个行政组。全村除了常规种植稻谷、玉米外,主要产业有:烤烟、药材、柑桔为主。   


青茶村特产大全




青茶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