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北街道
成立于一九九三年五月,属德阳市旌阳区人民0的派出机构,位于德阳市泰山北路三段126号。辖区东起绵远河心,西至中铁二局五处,南到鼎天公司南面围墙,北至白糖厂,所辖面积1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3万人,暂住人口7000人左右,有大小单位87个,基层建有17个社区居委会,9个党支部,有党员145名。办事处机关现有在职职工14人,临时合同工2人,0党员10人。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约4.3万人 | 14平方公里 | 510603003 | 618000 | -- | 查看 城北街道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东河乡 |
德阳市旌阳区辖乡。1952年属八角乡,1961年改公社,1981年更名东河公社,1984年置东河乡。位于区境南部,绵远河东岸,距市区9公里。面积22平方公里,人口1.3万。成(都)绵(阳)高速公路、德(阳)和(新)公路过境。辖宝珠、凤形、双平、七圣、隆圣、罗安6个村委会和第一居委会。乡镇企业有建材等厂。农业主产水稻、小麦、花生、油菜子。是杂交水稻制种基地。饲养生猪、家禽。. |
旌阳街道 |
旌阳街道地处德阳市中心,东以旌湖中心为界,南以长江路为界,并与城南街道辖区毗邻;西以华山路至红雨村接壤;北以皇冠灯五叉路口为界。辖区面积3.2平方公里,总户数20358户,总人口60354人,暂住人口20500人。驻辖区省、市、区级单位180余个。社区居委会16个,党支部39个。有个体工商户3650家,私营企业265户。 旌阳街道办全面完成党报党刊征订工作:党报党刊是指导工作的重要思想,舆论工具。作为基层党组织,旌阳区旌阳街道办事处一直把做好党报党刊发行工作当作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一项重要措施和严肃的政治任务。近日,该街道办事处又全面完成了2009年度党报党刊征订工作。 据了解,为确保党报党刊发行工作全面完成,旌阳街道采取四项措施狠抓落实。一是提高认识,加强组织,要求各社区-必须亲力亲为,认真抓好工作布置和检查落实成效;二是做好“三个确保”,辖区党支部确保订阅范围、订阅数量、订阅经费,优先抓好《人民日报》、《求是》杂志、《四川日报》、《德阳日报》等征订发行工作,把任务落实到订阅单位,确保党报党刊工作发行任务的落实;三是广泛宣传,努力扩大征订范围,鼓励辖区私营业主和个体户等采取文化惠民、智力投资的方式,解决征订工作,机关中层以上干部自费订阅一份《四川日报》,工作人员自费订阅一份《德阳日报》;四是严格奖惩逗硬制度,将党报党刊发行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对未完成任务的社区扣减全年的目标任务分。 |
城南街道 |
城南街道党工委、街道办事处是德阳市旌阳区委、区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主要承担辖区社区党的建设、社区建设和城市街道社会管理、社会服务职责。城南街道辖区行政区域为北起长江西路中心线,东以绵远河(旌湖)河心为界,西以宝成铁路线为界,南与工农街道行政区域接壤。辖区面积约12平方公里,有常住人口7.9万人,暂住人口近3万人,辖区内有党政机关50余个,驻军部队2个,有各类企事业法人单位605个,其中私营企业316家,还有各类个体工商户2627户。城南街道建有22个党支部,管辖16个社区居民委员会,负责对居民群众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城南街道是德阳市区的政治、经贸、金融、重工业和新闻、文化体育、科技中心。 |
城北街道 |
城北街道 成立于一九九三年五月,属德阳市旌阳区人民0的派出机构,位于德阳市泰山北路三段126号。辖区东起绵远河心,西至中铁二局五处,南到鼎天公司南面围墙,北至白糖厂,所辖面积1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3万人,暂住人口7000人左右,有大小单位87个,基层建有17个社区居委会,9个党支部,有党员145名。办事处机关现有在职职工14人,临时合同工2人,0党员10人。 |
旌东街道 |
旌东街道位于四川德阳旌阳区。下辖: 510603004001 111 沂河社区 510603004002 111 东山社区 510603004003 111 春锦社区 510603004004 111 天山社区 510603004005 111 龙井社区 510603004006 111 旌湖社区 510603004007 111 乐安社区 510603004008 111 沱江社区 |
工农街道 |
工农街道位于四川德阳旌阳区。下辖: 510603005001 111 宝峰寺社区 510603005002 111 松花江路社区 510603005004 111 金江街社区 510603005006 111 雅河路社区 510603005007 111 泰山南路社区 510603005008 111 蒙南路社区 510603005009 111 嘉陵江路社区 510603005010 111 岷山路社区 510603005011 111 连山路社区 510603005012 111 华山路社区 510603005013 111 海河社区 510603005014 111 西河社区 510603005015 111 祈连山路社区 510603005016 111 昆仑山路社区 510603005201 112 千佛村村 510603005203 112 东升村村 510603005401 111 耐火材料厂居委会 510603005402 111 省第四建筑工程公司居委会 510603005403 111 金鑫公司社区 |
黄许镇 |
德阳市旌阳区辖镇。四川省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和四川省200强乡镇。1952年置黄许镇,1958年与5社1镇合并建立黄许公社,1984年分置黄许镇和黄许乡,1986年黄许乡并入黄许镇。位于区境中部,距市区12公里。面积26.7平方公里,人口3万。宝成铁路与川陕公路、成绵高速公路贯穿镇境。辖新新、新合、新丰、圣三、龙安、新华、新胜、新广、清平、海胜10个村委会和滨河街、第一、二、三、四5个居委会。乡镇企业有建材、机械、食品加工等厂。农业主产水稻、小麦、油菜子。兼养生猪、肉兔。特产松花皮蛋。镇西蒋家坪汉上庸长阙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52年曾出土汉代画像砖10余种。. |
孝泉镇 |
孝泉古镇座落在九寨沟旅游环线德茂公路沿线,地处川西平原西部,距成都75公里,距德阳19公里,全镇幅员面积52.5平万公里,总人口4.2万人,辖20个行政村、5个居委会。场镇建成区面积3平方公里,场镇常住人口1.8万余人,是四川省首批百镇试点镇和51家重点镇之一,是德阳市重要的回民聚居地和伊斯兰教协会所在地,回汉两族和睦相处。 孝泉是川西平原的一大古镇,具有2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国古代“二十四孝”之一东汉大孝子姜诗的故里,汉代叫汛乡,后因“一门三孝”、“孝感天下、清泉满地”而得名,1996年被列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历史著名典籍的《东观汉记》、《后汉书》、《左平御览》、《华阳国志》等记载了东汉末年古代孝子姜诗、姜妻庞氏和儿子姜安安姜家一门三位孝子。国务委员彭佩云、副省长韩邦彦等领导高度重视,苏联代表团、越南代表团、联合国-前来参观并题词。由此,孝泉成为孝子故里、德孝文化发源地。 孝文化中心──中国德孝城气势宏大,古朴,整洁的青砖瓦房,悠远宁静。古镇内有非常之多的文人遗迹,姜孝祠,姜公坟,白衣阉,临江桥等。还有道教的道场,佛教的寺庙,儒教的祠堂,清真寺等等。充分体现了这里文化的的多容性。三孝园是孝泉人祭祀二十四孝孝子姜诗、庞三春、安安“一门三孝”的场所,园内有始建于汉代的龙护舍利宝塔,古塔的脚下是一座清代遗留的木质结构的藏经楼。目前经楼内还有一些名人大家的书法真迹,弥足珍贵。 每年从农历正月初七至初九会举行传统的“上九会”,“上九会”期间有仿古式铁器帮,木竹帮,五金帮,药材帮,铜器帮,饮食帮,字画帮,花草帮八大表演,马戏团,唱戏曲的,说评书的,样样齐全,热闹非凡。每年从农历五月初四开始,则会举办颇具特色的庙会,时间长达一周,什么皮影戏,被单戏,打道桶,唱围鼓等表演都将粉墨登场。每年的农历十月初八,还有大型的高僧念经祭塔仪式,重现元朝五龙护塔的盛况。 为进一步弘扬德孝文化,开发旅游产业,孝泉镇按照“整新如旧”的原则修复历史遗迹,建设旅游景点。. |
八角井镇 |
" 德阳市旌阳区八角井镇位于成都平原腹地,地处德阳城市南大门,南距西南大都会成都40余公里,北距川北重镇绵阳市55公里。,既是市区南大门的工业重镇,又是生态观光农业成片发展的示范镇。依山傍水,资源充足,风景秀丽(省政府命名的“齐家堰自然生态旅游观光风景区”坐落镇内),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土地肥沃,是传统的水稻制种基地和无公害蔬菜基地。全镇幅员面积47平方公里,辖15个行政村,104个村民小组,3个居委会,人口31000多人。2005年全镇地区生产总值(GDP)按可比价计算实现32429万元,人均10460元;实际完成乡镇总产值和工业增加值分别为13.6亿元、9500万元,实现利税4500万元,实现本级财政收入370余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495元。 良好的基础设施—交通、通讯快捷,水、电、气供应充足。宝成铁路、成绵高速公路、德阳至乐山大件公路及国道108线纵贯南北,成绵高速公路出入口和最大的互通式立交桥坐落镇中心,市区城市主干道泰山南路与八角井镇紧密相连,全镇村村通水泥路,交通网络纵横交错,是德阳市区的重要的交通枢纽;建有日产2万吨自来水厂、日供30万立方米的天然气站和11万伏输变电站各一座,能满足全镇工农业生产的需要。 优越的投资环境—境内有占地9平方公里的省级开发区—德阳市旌湖开发区,工业园区及周边地区享受一般优惠政策外,同时还享有“国家东西部合作示范镇”、“国家专利示范镇”和“四川省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四川省新型建材市场”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公安、工商、税务、银行等职能部门均在镇内设有分支机构;镇内有设施一流的中小学、幼儿园和医院,有文化活动中心南春园,为社会各界朋友投资经商办厂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雄厚的经济基础—镇内企业已形成了以钢铁为龙头,以冶炼、有色金属、建材、建筑、造纸、机加工、化工产品、汽车配件为骨干的工业基础,现有规模企业9家,全镇综合经济实力处于四川省乡镇前列。八角井镇特殊的地理位置、优越的投资环境受到众多投资者的青睐,先后有上汽集团西南分销中心、桑塔纳维修中心、香港中港集团成绵高速公路养护区和综合服务中心、香港盟威德阳蓝海妇幼用品有限公司等中外企业在我镇落户并已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
柏隆镇 |
德阳市旌阳区辖镇。省200强乡镇。1955年柏杜乡、隆兴乡合并建柏隆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1986年建镇。位于区境西北部,距市区25公里。面积38平方公里,人口2.1万。德(阳)柏(隆)公路终点,孝(泉)隆(兴)公路过境。辖南桂、前进、青杠、红花、镇元、果树、向阳、朝松、北斗、清凉、三泉、红岩、青吉、友和14个村委会和第一居委会。乡镇企业有丝织、油漆、化工、建材、猪鬃、炼油等厂。蚕丝被国家商检局评为优质产品,获全国乡镇企业出口创汇“金龙奖”。农业主产水稻、小麦、油菜子。养殖生猪、肉兔、淡水鱼。. |
孝感镇 |
德阳市旌阳区辖镇。四川省200强乡镇。1940年设孝感镇,1951年置孝感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1994年建镇。位于区境西北部,距市区6公里。面积29平方公里,人口1.9万。宝成铁路、德(阳)天(池)铁路、德(阳)柏(隆)公路过境。辖灵庙、共和、红光、黄河、伏凤、联合、孝感、太平、杨柳9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电线电缆、建材、机械加工、棉纺、皮革制品等厂。农业主产水稻、小麦、油菜子。养殖生猪、肉兔、淡水鱼。. |
天元镇 |
" 旌阳区天元镇位于德阳市区西南,东以宝成复线为界,南与八角井镇相邻,西与广汉市金轮镇隔河相望,北同杨嘉、孝泉镇相连.辖14个行政村,126个村民小组,3个社区居委会,1个场镇居委会.幅员面积56.97平方公里,总人口4万余人,其中:农村居民3.4万余人,城镇居民6000余人.天元镇是中国早期革命活动家肖朴生(-同志入党介绍人)的故乡. 全镇区域有时突出,宝成铁路、德绵路纵贯全境,德茂路东接市区,西连省内经济强县---什邡、绵竹市,水泥村道纵横连网,石亭江、人民渠支渠流经镇内,地下水、河滩地砂石资源丰富.镇内建有日供水三万吨的自来水厂,日供气30万方的天然气站,110KVA输变电站和中国移动、联通、电信网站.天元镇先后被评为“四川省小集镇建设试点镇”、“四川省百个安全生产示范乡镇”、“四川省无公害水产品基地”、“四川省无公害畜产品生产基地”“旌阳区小家禽养殖基地”…‥辖区内的旌阳区工业集中发展区和旌阳区非公有制经济示范区已建成规模,以冶金机械、耐火材料、化工建材、农业产品加工流通等为主导产业的非公有制企业蓬勃发展,城市经济格局初步形成.全镇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
扬嘉镇 |
德阳市旌阳区辖镇。四川省200强乡镇。1940年设扬嘉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1994年建镇,位于区境西南部,距市区10公里。面积32平方公里,人口2.2万。德(阳)天(池)铁路、德(阳)绵(竹)公路过境。辖新生、下景、万丰、九龙、雷城、楠院、七树、青松、高坪、高斗、青春11个村委会和第一居委会。乡镇企业有机械、铸造、面粉加工、建材等厂。农业主产水稻、小麦、油菜子。养殖生猪、淡水鱼、肉兔。. |
德新镇 |
德阳市旌阳区辖镇。四川省200强乡镇。1940年设德新乡,1958年并入黄许公社,1961年析建德新公社,1984年复德新乡,1994年建镇。位于区境北部,距市区18公里。面积39平方公里,人口2.7万。孝(泉)黄(许)公路、德(阳)柏(隆)公里横贯全镇。辖长江、长征、延寿、经楼、金瓶、红庙、新场、五郎、莲花、金玉、龙泉、石泉、曾皇、新棉14个村委会和第一居委会。乡镇企业有造纸、机械、建材等厂。天然气储量丰富。农业主产水稻、小麦、油菜子,是德阳市区的粮仓。养殖生猪、肉兔、淡水鱼。. |
双东镇 |
德阳市旌阳区辖镇。1952年分置东美乡、双龙乡,1958年两乡合并建双东公社,1984年置双东乡,1995年建镇。位于区境东部,距市区10公里。面积54平方公里,人口1.7万。德(阳)通(江)公路过境。辖青泉、东潮、云凤、东美、钱音、青山、中兴、大柏、华强、龙凤、翻身、大树12个村委会和第一居委会。乡镇企业有燃料、燃具、金刚石、塑料等厂。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红薯、花生、蔬菜。养殖生猪、淡水鱼、家禽。. |
新中镇 |
德阳市旌阳区辖镇。1951年置新中乡,1958年改新中公社,1984年复新中乡,1994年建镇。位于区境东部,距市区18公里。面积37平方公里,人口1.2万。德(阳)中(江)公路过境。辖白河、普安、马鞍山、尖山、雷井、安堂、龙居、柳林、茶店9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发电、塑料、建材、饲料加工等厂。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红薯、花生、油菜子。饲养生猪、小家禽。. |
和新镇 |
" 2002-8月第一个周末凌晨两点钟,成都市五块石蔬菜综合批发市场热热闹闹,与往常不同的是当天增添了新商家:来自德阳市“长寿之乡”和新镇的无公害蔬菜展销队伍入场了,这下引来了众多专业销售商人关注。 天刚亮,一号摊位上扯出的“德阳市无公害蔬菜基地、旌阳区和新镇蔬菜产品推销展示会”横标分外醒目。一夜未合过眼的和新镇村干部廖伯讯、涂德华说:“这个市场生意硬是好啊,交易最火爆的时候是三四点钟哩!”约8点钟左右,从德阳赶来的市农业局雍兴文局长、市蔬菜办主任郑强及旌阳区、和新镇领导一行20余人纷纷来到了展示会现场。 “啥叫无公害蔬菜?是真的没有用过农药吗?”有人拿过样品菜说:“这菜豆咋就这么嫩气?没有半点干痕,也没有生过厌虫哩。”展示会所带来的辣椒、苦瓜、生姜、西瓜、菜豆和莲藕等蔬菜,不仅让居民们格外打眼,而且吸引了10多位专业蔬菜批发老板。 专做生姜批发生意的刘明清说:“只要是德阳和新的东西,明年就可全部包销,按市价绝不会亏了菜农”,批发商孙传友也正打算包销淡季的青挂丝窝笋。 初到蓉城办展,能打出这么漂亮的推销仗来,可真是和新人始料不及的。镇长激动地拉着局长的手说:“我们脱贫致富有望了,这种情况以前做梦也没想到啊!” 和新镇素有“长寿之乡”美称,生态环境优美,现有无公害蔬菜基地15,000亩,可年产国家颁布的质量标准无公害蔬菜2,000万公斤。但由于地理位置较偏僻,经济及信息不够发达,农民人均年收入目前也仅有1800元左右。近年来,该镇党委政府通过学习江总-“-”重要思想,决心扎扎实实地为老百姓办些实事。他们围绕消费市场的需求变化,按照国家颁布的无公害蔬菜质量标准,加强了生产、加工、监测及流通环节的管理,对广大菜农进行了技术培训。镇村技术指导部门和技术人员,深入农户和农田进行现场指导,保证了产品的质量,产品不仅畅销德阳、成都,许多品种还远销重庆、广州等市场,很受消费者喜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