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贵州省 >>遵义 >> 凤冈县 >> 龙泉镇 >> 西山村

西山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西山村谷歌卫星地图)


西山村简介

  西山村位于县城西部,属城郊结合部,总面积25平方公里,辖5个片区支部,29个村民组,共有1349户,5940人,2010年在农村试验试点改革中通过党员大会民主选举出5个片区支部书记,由片区支部书记组织各小组召开群众会民主选举出29个组长、176个民主议事成员(女性有27人)、村民代表61人、监事会成员7人,全村有党员93名,其中女党员8名。全村有耕地7880亩,其中土4400亩,田3480亩,目前,全村共种植茶叶5000余亩,户均3.5亩,森林覆盖率达64%,被誉为省级森林公园,是休闲、娱乐、投资的好去处。
  说到农家乐,首先西山的农家乐很地道,不光是环境,大多数的农家乐是以山傍水而建,自然就流露出小桥流水人家的味道,其次建筑风格,西山村是凤城黔北民居改造地,也是四在农家改革地,所以农家风味十足了,加上这里的野味,农家菜更是纯天然无污染,烧柴火架大铁锅的炒菜方式,味道也自然鲜美了.
  新改建的西山怡园酒楼更是吃喝玩乐于一体功能的,在以前简单的山水竹楼农家乐的基本服务了,还增加了足疗保健、KTY、住宿等等,同时也承办商务会议、宴席、生日PART。这让我看见农家乐在保持原本特色基础上的创新,无疑也给游客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快乐。
  西山村位于县郊结合地,这一优势算是凤城屈指可数的旅游休闲地中独一无二了,西山村森林覆盖率达70%,被誉为省级森林公园,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群山绵延环绕中,有小河淌淌而过,风景怡人之美不言而喻了。从县城龙泉大道开车往西出发后一路群山环绕,不多远出可见小河流水人家,这便西山了。西山人民一直在利用好自己的森林资源和交通便利的优势为把西山打造成县城的后花园而努力。今天的西山,已完成了规划的基本状态,发展旅游观光休闲为一体的魅力西山。这里有天然的森林公园,农家乐,游泳池,原汁原味的休闲娱乐方式,让人们感受返璞归真。你可以先爬爬山,锻炼身体,走进大自然,之后下山游泳池里洗个澡,再去农家乐品尝地道的农家小菜填饱肚子,然后找在小河边挑一棵大树底下乘凉,有雅兴的话,搬个老藤椅,带根鱼竿钓鱼等太阳落山,欣赏落日美霞,如此这般天伦之乐的一天,不是吗?没错,这里是人间天堂。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520327100 564200 -- 查看 西山村谷歌卫星地图

西山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西山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龙潭湖社区

  龙潭湖社区位于凤冈县城南端,北至客车站转盘,南至童心幼儿园,西至消防大队,东至土桥河,总面积约1.5平方公里,是县城政治、文化、经济、贸易交流中心。辖21个小区,总户数4030户,常住人口9198人,流动人口2780人。下设流动人口管理站、计划生育管理站、劳动保障服务站、社会事务工作站、社区警务室、精神文明活动中心、老年协会、计生协会、远程教育站点等。   社区大院内设停车场一个(可停放车辆30多辆),开发区设露天农贸市场一个。   为进一步优化辖区内居民的生活环境,加快推进和谐社区建设步伐,凤冈县龙泉镇龙潭湖社区组织社区全体干部职工和辖区各单位、居民参加创卫大整治“清理野广告”专项活动,11月6日下午,社区大街小巷异常的热闹,社区组织全体工作人员、小区主任、辖区内各单位、部分居民等300多人,针对本社区市场周围、背街小巷的野广告、及非法宣传语进行了彻底的清理。整治活动中,大家自带铁锹、小铲子,喷壶、小水盆、香蕉水、毛巾等工具,对野广告进行清理。他们一边用喷壶喷水一边用小铲子铲;一边用香蕉水喷一边用毛巾擦,上凳子、爬梯子,清理高处的小张贴。一张小广告张贴只需两秒钟,清除却要十分钟,因此这些“野广告”清除困难很大,大家不怕脏,不怕累,经过3个多小时的清理,共清理野广告“灾区”21个,3000余处。   这次活动使辖区的面貌焕然一新。得到了广大居民的赞扬。今后,社区还将建立防治结合的长效机制,对于新出现的小张贴、小广告,进行及时的清理和查处,坚决整治这一城市顽疾。   维护良好的社区环境需要每一个人的参与,城市形象提升了,工作、生活在这个城市中的每一个人都受益,希望全体居民自觉爱护城市的卫生环境,不要为了蝇头小利而随意张贴这些小广告,共建美好家园,绿色社区。   一到节假日,凤冈县城龙潭湖边阳光温煦,到湖边游玩、坐船、散步、观景的游客络绎不绝。据娱乐场所负责人介绍,该游玩场所通过环境治理后,不但风景优美,还给游人免费提供了茶水、桌椅的方便,是游人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在节假日每天要接待中老年人、小孩湖边游玩6000余人以上,游船出船100余次,游客坐船500余人。   

体育场社区

  龙泉镇体育场社区位于龙泉镇县城城西,辖区面积1.2平方公里,辖15个小区,总户数2949户,常住人口9737人,流动人口1780人。下设流动人口管理站、计划生育管理站、劳动保障服务站、社会事务工作站、社区警务室、精神文明活动中心、老年协会、计生协会、远程教育站点、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   

和平路社区

  和平路社区位于凤冈县城和平路主大街,是凤冈县城政治、文化、经济贸易中心。和平路主大街贯穿于整个辖区,南至客车站转盘,北至老十字街,占地面积约1.2平方公里。   随着县城建设发展和人口不断增容,辖区现有常住居民3591户,11445人,辖16个居民小区。驻区单位21家,经商门面1152间,较大型服装、家电、烟酒超市8家。   社区党总支现有0党员94人,下设7个支部,其中流动党员支部1个,党员17人。社区工作人员14人,事业干部2人,民选干部3人,公益性岗位9人。近年来,社区两委在县、镇各级党委的领导下,围绕党建,深入推进社区各项建设,突出推动,优化资源,提升工作业绩为目标。在辖区党员干部和驻区单位及广大居民群众的积极参于支持下,社区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2012年7月党建工作获遵义市委(2010—2012年)“创先争优”先进基层组织奖,连续3年荣获市委、政府“文明社区”奖,连续四年获市消防安全工作先进社区奖。社区人口计生工作、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民政社会事务、辖区整脏治乱、精神文明建设及社区文化工作得到各级表彰。   荣誉催人奋进,未来更需努力,社区两委将不断开拓创新,团结奋进,把社区“两委”建设成具有较强战斗力、凝聚力的基层战斗堡垒。   

龙井社区

  龙井社区成立于2003年12月,辖区面积0.97平方公里,有居民小区15个,居民住宅楼583栋,住户3167户,常住人口7979人,流动人口409人,辖区单位22个,其中机关单位11个,学校3个,医院1个,非公有制经济组织4个,个体商业网点316个,有志愿者队伍6支121人。   社区现有工作人员13名,其中专职党务工作者1名(民选干部),选聘到社区工作的大学毕业生1名,镇选派到社区的干部2名;公益性岗位协管员4名。   社区党组织书记由公推直选民选干部担任,男性,年龄44岁,中专文化,参加县委党校培训一次。   两委干部共5名,均为民选干部,其中书记、主任各1名,报酬各600元,副主任2名,报酬各500元,民选干部养老保险按社平工资的28%缴纳,由政府承担20%,个人承担8%,医疗保险及其他保险政府未予解决;镇选派干部2名,报酬各1500元以上;社会保障全部由政府财政承担;选聘大学生1名,其中远教协管员1名,报酬1080元;社会保障全部由政府财政承担;公益性岗位协管员4名,报酬各798元,社会保障全部由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承担。   党员总数62名,其中妇女党员37名,占总数的59.6%,离退休党员20名,占总数的32.2%,生活困难党员9名,占总数的14.5%。大专及以上文化6名,占总数的9.7%,高中以上文化18名,占总数的29%,初中以上高中以下文化33名,占总数的53.3%,初中以下文化5名,占总数的8%,60岁以上党员21名,占总数的33.9%,45—60岁党员25名,占总数的40.3%,30—45岁党员10名,占总数的16.1%,30岁以下党员6名,占总数的9.7%。   党建经费列入社区财政预算,每年平均拨付2000元,用以开展党员培训、上党课以及贫困党员的慰问和临时救助。   社区办公用房7间110平方米,图书室1间14.2平方米,精神文明活动室1间14.2平方米,远程教育室(会议室)1间30平方米,办公楼院坝(活动场所)130平方米;办公楼、院由龙泉镇人民政府修建,产权归龙泉镇人民政府;水电设施配套基本完善,办公区内设有服务大厅、警务室、群众说事室、计生服务室、劳动保障服务站、远程教育服务室。服务大厅内建有一站式服务平台,设置有党员服务岗、综治服务岗、计生服务岗、社会群体服务岗、社会事务服务岗、劳动保障服务岗等岗位,拥有办公用电脑3台,办公桌椅14套,远程教育设备1套。配套设施建设基本按照服务型党组织创建要求完善,但存在服务大厅面积过小、办公桌椅过于陈旧、办公用电脑严重欠缺、办公经费投入不足等一系列问题。   社区内有非公有制经济组织4个,党员中有11名从事个体经营活动,社区党总支对这些党员不仅从思想上关心,在他们的经营活动中更给他们以鼓励和帮助,经常上门入户为他们提供市场信息、宣传法律法规知识和党的政策,比如在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践行宗旨活动、争先创优活动中,总支委员会成员为他们送学上门;在开展创建国家级卫生县城活动中,这些党员积极参与,比自觉、比贡献,其中两名同志还荣获了镇“创卫先进工作者”荣誉。   社区办公室电话 :0852 5220667   社区总支委员会书记电话:15085486918   社区居委会主任联系电话:13329629168   

三坝村

  三坝村位于凤冈县城南入口处,辖29个村民小组,1565户,6613人。耕地面积4500亩,其中田2800亩,土1700亩。土地肥沃,全年日照充足,气候宜人,雨量充沛。森林覆盖率达68%以上,村里主要粮食作物有稻谷、玉米、太子参等,主要经济产业有畜牧业、辣椒和水果等。   三坝村与龙潭湖社区、体育场社区、和平路社区、龙井社区、六里村、文峰村、西山村、柏梓村相邻。  

六里村

  六里村位于凤冈县龙泉镇的东面。占地面积21平方公里,拥有林地14460余亩;耕地面积6029.54余亩,其中田3456.7亩、土2572.84亩;共有1495户5820余人。   --人口总数:5820人 农业人口:5630人 非农业人口:190人   --行政区面积:21.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6029.54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 发展口号:构建“和谐六里”   --所辖村:35 生产总值:76.0 万元 办公所在地:六里村委会   --主要经济产业:农业、畜牧业、、蔬菜、水果 名特产品:杨梅   

文峰村

  文峰村地处凤冈县城北面城郊结合部,326国道和凤务高速公路纵贯全村,总面积19.5公里,辖20村民组,1041户,4019人,人均收入4580元,驻村企业12个,其中村办企业2个,驻村单位6家,全村党员86名,总支下设5个党支部,全村以蔬菜产业,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主导产业。   黑鱼泉组属文峰村,距村委会三公里处,属城郊结合部,村民经济大多以农业和外出打工为主,村寨环境很好,绿树常青,如周末到此走一走,呼吸清新空气,整个人都觉得轻松极啦!   文峰塔位于村委会址150米处,始建于清嘉庆年间,占地面积100多平方米,几经倒塌、停工、重建、于光绪二十十八年(1892)完工。高22.8米,7级8角中空,内置螺旋式木梯直通顶层。1983年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组名“黑鱼泉”一词,听当地的老前辈说,1982年,这里有一个煤矿资源地,但由于当时的各项条件欠佳,没有及时的开发利用,只是有少数和当地的群众在此挖掘煤矿,用于寒冷季节群众取暖,煤矿周围的环境非常好,还有一条河水贯穿煤矿底部,再通过煤矿底部的河水再次沿着水流的从高到低慢慢远行,但这条河水还是没有被这一煤矿所污染,而是看上去更加的清澈。   2003年,由凤冈县煤矿资源局对该煤矿资源进行开发利用,但由于实地考察,该煤矿资源地在公里沿线,如果开发此煤矿资源,会影响和阻碍公路沿线的道路交通,为此,就把运输路线和开矿路口进行封闭,另寻路线和开矿路口。   组名“黑鱼泉”一词,就是有一条河水贯穿煤矿底部,由于水底面是煤矿,水是清澈见底的,还有鱼类在这里栖身。所以当时的人就把这个地方黑鱼泉,当着是现在村民组的组名“黑鱼泉”,而流传至今。   

西山村

  西山村位于县城西部,属城郊结合部,总面积25平方公里,辖5个片区支部,29个村民组,共有1349户,5940人,2010年在农村试验试点改革中通过党员大会民主选举出5个片区支部书记,由片区支部书记组织各小组召开群众会民主选举出29个组长、176个民主议事成员(女性有27人)、村民代表61人、监事会成员7人,全村有党员93名,其中女党员8名。全村有耕地7880亩,其中土4400亩,田3480亩,目前,全村共种植茶叶5000余亩,户均3.5亩,森林覆盖率达64%,被誉为省级森林公园,是休闲、娱乐、投资的好去处。   说到农家乐,首先西山的农家乐很地道,不光是环境,大多数的农家乐是以山傍水而建,自然就流露出小桥流水人家的味道,其次建筑风格,西山村是凤城黔北民居改造地,也是四在农家改革地,所以农家风味十足了,加上这里的野味,农家菜更是纯天然无污染,烧柴火架大铁锅的炒菜方式,味道也自然鲜美了.   新改建的西山怡园酒楼更是吃喝玩乐于一体功能的,在以前简单的山水竹楼农家乐的基本服务了,还增加了足疗保健、KTY、住宿等等,同时也承办商务会议、宴席、生日PART。这让我看见农家乐在保持原本特色基础上的创新,无疑也给游客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快乐。   西山村位于县郊结合地,这一优势算是凤城屈指可数的旅游休闲地中独一无二了,西山村森林覆盖率达70%,被誉为省级森林公园,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群山绵延环绕中,有小河淌淌而过,风景怡人之美不言而喻了。从县城龙泉大道开车往西出发后一路群山环绕,不多远出可见小河流水人家,这便西山了。西山人民一直在利用好自己的森林资源和交通便利的优势为把西山打造成县城的后花园而努力。今天的西山,已完成了规划的基本状态,发展旅游观光休闲为一体的魅力西山。这里有天然的森林公园,农家乐,游泳池,原汁原味的休闲娱乐方式,让人们感受返璞归真。你可以先爬爬山,锻炼身体,走进大自然,之后下山游泳池里洗个澡,再去农家乐品尝地道的农家小菜填饱肚子,然后找在小河边挑一棵大树底下乘凉,有雅兴的话,搬个老藤椅,带根鱼竿钓鱼等太阳落山,欣赏落日美霞,如此这般天伦之乐的一天,不是吗?没错,这里是人间天堂。   

柏梓村

  柏梓村位于凤冈县城北面,距龙泉镇1.2公里,交通方便,土地肥沃,全村总面积26.3平方公里,全村辖26个村民组,1093户、4583人,有耕地面积69.53亩,村总支干部3人,村民会干部3人,村党支部下设5个支部,现有党员67人,全村设党员服务点18个,农村经济主要以烤烟、茶叶、中药材太子参及特色产业金银花、蔬菜等,烤烟700亩,烤烟示范基础430亩,茶叶3513亩,现有加工厂3家,中药村金银花1700亩,现有金银花加工厂1家,蔬菜、太子参、莲藕示范基地315亩,现有莲藕加工厂1家,2010年农民人均收入2800元,村级经济收入18万元以上。   近年来,在县、镇及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村“两委”坚持“团结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目标,深入开展”三级联创“党建工程,按照县委提出的”三强、四建、五服务“的创建要求,认真组织实施”三化五能“工程,着力抓好柏梓村的组织建设,促进全村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凉风洞避暑山庄位于凤冈县龙泉镇柏梓村,可同时接待50人吃住,这里风景凤美,有山有水,是集休闲、娱乐、餐饮、住宿于一体的农家乐,欢迎您光临。   


西山村特产大全




西山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