琊川村位于琊川镇所在地,距凤冈县城33公里。辖41个村民组,1432户,6110人。村下设5个支部,现有党员154人,村域面积2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827亩,粮食总产300万斤,人均收入3400元,是一个典型的农业村。琊川村地理条件优越,交通便利,土地资源丰富,鄢松公路,凤石公路穿村而过,森林覆盖率56%。这里山清水秀,气候宜人,人杰地灵,民风淳朴,人民勤劳。
琊川村与琊川社区、茅台村、朝阳村、余粮村、文昌村、大兴村相邻。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520327102 | 564200 | -- | 查看 琊川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琊川社区 |
琊川街道社区现辖街道、外环路、水东门、琊川镇政府大街,南达沙子领,东临谱义寺,西连琊川村及顺山一线。总户数1311户,总人口为3630人。一、三组农业组,耕地面积704.785亩,种植水稻,优质大米,享誉省内外;烤烟、烟叶上乘;玉米、土豆、太子参、蔬菜均属高产。后续产业莲藕、茶业已成规模。二、四组为非农业组,历来从事商业、社会服务经营活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越来月突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不断向前。 琊川镇街道社区南北长2.15公里,东西宽0.98公里,在大坝中央突兀隆起似水中巨龙。有大街四条,过街四条楼房鳞次栉比,鄢松路、凤石公路穿街而过,已成通州大衢。街道社区历来属政府所在地,山青水秀,历史悠久,史料载石燕场、偏刀水,后定名为琊川。琊川街道开发较早,始至秦汉,唐宋民族迁徙,琅琊之川显赫一时;明清曾是号军基地,历代兵家必争;佛教传人,双唐禅院与贵阳黔灵山有佛事渊源;中国工农红军曾留迹琊川,撒下了红色火种;全国知名作家何时光先生曾取材于琊川街道人和事,写下了《乡场上》等憾世之作,名扬中外。 |
茅台村 |
茅台村位于凤冈县城南38公里,距离琊川镇2公里。村所辖16个村民小组,750户,3152人。村设总支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两委人员:6人,下设联合、雄心、牧羊支部。现有耕地面积4950亩,主要产业有水稻、玉米、太子参、辣椒、莲藕、烤烟。 村地里条件优越,天琊公路越村而过。有风景秀丽的万佛山省级森林公园和万佛大峡谷。村处于群山环抱中,这里的人民勤劳富裕。 |
琊川村 |
琊川村位于琊川镇所在地,距凤冈县城33公里。辖41个村民组,1432户,6110人。村下设5个支部,现有党员154人,村域面积2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827亩,粮食总产300万斤,人均收入3400元,是一个典型的农业村。琊川村地理条件优越,交通便利,土地资源丰富,鄢松公路,凤石公路穿村而过,森林覆盖率56%。这里山清水秀,气候宜人,人杰地灵,民风淳朴,人民勤劳。 琊川村与琊川社区、茅台村、朝阳村、余粮村、文昌村、大兴村相邻。 |
朝阳村 |
朝阳村位于琊川镇政府所在地的西面,距离琊川街道1公里,北与进化镇中心村相邻,南与余庆县觉林村相嵌,西与湄潭县水鸭子村接壤,全村总面积3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349.77亩(其中田3484.39亩、土1858.38亩),海拔880米,森林覆盖率43.5%,全村共7个党支部39个村民小组:1562户,总人口6244人。 朝阳村“四在农家”创建项目区,距凤冈县城39公里,这里山清水秀,土地肥沃,交通方便,环境优美,人杰地灵,乡风文明,有两个自然村寨,区内33户,总人口172人,现有劳动力70人,耕地面积286亩,其中稻田210亩,土76亩,人均收入达2100元。 朝阳村一心组有砖木结构房屋32栋,砖房1栋,安装电话10门,电视机28台,项目区主要经营来源于种、养殖业、运输和外出打工等收入。该处社会治安良好,计划生育工作也率先实行村民自治,群众精神面貌好,村容整洁,收入稳定,生活较为宽裕。经镇人民政府推荐,上报领导考察论证,认为群众积极性高,基础条件好,已具备“四在农家”创建条件。 朝阳山川秀美、人杰地灵、土地肥沃、生态保护较好,有巍峨壮丽毛盖山、余龙山,有清澈见底的“三涨水”、溪阳沟”,听当地老人们常说喝了“溪阳沟”井水能活一百岁,而且现在那里的长寿星还真不少。如今尚能亲眼目睹的只有少数民间文艺和“余龙山”宗教寺庙。民间文艺以插秧歌谣、锁呐演奏、民间灯舞为主。 民间歌谣:主要是唱山歌和喊劳动号子,广大群众在田间地头一边劳动,一边哼唱民歌,以消除疲劳、振奋精神,声音宏亮、攸扬婉转,与山间发生共鸣;劳动号子仅在抬物时用,由于农村多数山高路陡、崎岖不平,抬物时为了前后照应,相互配合,用互报互答的方式协调动作,并根据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报“独木桥一根”,答“双脚踩当心”;报“大弯包小弯”,答“随弯进弯”。如今随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和公路设施的不断建设,民间歌谣的调子也随之减少了。 器乐演奏:朝阳民间乐器主要是唢呐、锣、鼓、咚子、箫笛,在民间修房建屋、红白喜事时,唢喇、锣、鼓往往聚在一起演奏,用不同曲调,以表庆祝或衰悼,其乐声配合默契、浑然一体,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随之出现了由民间艺人组成的民间乐队参与其间。 民间灯舞:主要以龙灯、秧歌舞、花灯、狮子灯为主,各类灯舞多用春节期间和重大庆祝-时,以制造热烈欢乐气氛。 宗教圣地余龙山:地处朝阳村西北面,与进化的余龙组相接,海拔1100米,传说释迦牟尼弟子曾到访此地修行,常年钟鼓悠悠,梵音袅袅,乃一方佛门净土。寺后孤山,形若卧龙,吸引了镇内外很多游人和前来烧香的信教者。 朝阳的旅游资源以毛盖山最具开发潜力。毛盖山:是琊川的第二高峰。海拔1210米,森林覆盖率达60%以上,因四周群山巍峨,中间耸立、四面钭平,宛如蒸饭器皿“毛盖”故而得名“毛盖山”,该山的中间是连通的溶洞,最宽处可溶800我平米,山间遍及野生植物100余棵330余属690余种,野生动物有6目12科40余种,林地面积80公倾。区内有成片的古银杏林,樟树、刺楸等珍稀植物;有品种繁多、造型奇特的花木盆景资源;有野山羊、穿山甲、红腹锦鸡等珍稀野生动物;有大洞、三涨水、等自然景观;有奇特的喀斯特地貌形成的险要面深隧的沟壑、狭谷。离琊川最近距离6公里。交通方便,具有较高的科研、开发和旅游价值。 |
余粮村 |
余粮村地处琊川镇东部, 距镇政府所在地13公里,东与蜂岩镇小河村相毗邻,南与天桥乡齐心村相嵌,西与关心镇沙堆接壤,北临本镇大兴村。全村总面积9.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296.6亩(其中田2589.33亩、土1707.27亩),所辖25个村民组,980户,总人口4089人,下设3个片区支部,党员87人,全村总贫困户134户,人口419人,(其中扶贫户27户、46人;五保户4户、8人;低保户12户、21人;扶贫低保户91户、344人。)学校1所,教师10人,总在校学生545人。村卫生室1所,服务人员4人。 |
文昌村 |
文昌村离琊川镇13公里,东与琊川镇余粮村南山接壤,南与余庆县沙堆村相邻,西与琊川镇琊川村相邻,北与琊川镇茅台村相邻,全村17个村民小组,911户,3724人,党员91人,耕地面积5930.12亩,其中田4339.27亩,土1590.85亩,村有集体茶园300亩,是镇产粮油区之一。 --人口总数:3724人 农业人口:3714人 |
大兴村 |
大兴村位于凤冈县城南部,距县城45公里,全村辖27个村民小组,1367户5776人,现有耕地5230亩,村两委班子成员7人,现有党员142人,议事会27个,村民代表67人,议事会成员127人,村级设党总支,下设大兴、上坝、联合三个党支部。 大兴村上坝—“四在农家”示范点 大兴村桃子庆桥的建设连接蜂岩镇的小河村,是蚂蝗沟下游的必经之地,建桥是古代的石拱桥样式。石拱桥是大地上最真实、最亲切的形象,它总是那样的平凡又像是没人关心似的,从溪流的这一边跨搭到那一边,经受千人踩踏,暴洪冲刷,坚贞的挺立是它不变的形象。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