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江县辖镇。1940年设慧觉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1994年建镇。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府18公里。面积23平方公里,人口1.2万。罗(江)慧(觉)、谭(家坝)慧(觉)公路横穿镇境。辖富荣、五营、萤煌、龙王、二龙、月、漕沟、黄荆、三井9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乡镇企业有人造棉、化工、建材等厂。农业主产水稻、小麦、花生、油菜子、水果。养殖生猪、淡水鱼、小家禽。.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约1.2万人 | 23平方公里 | 510604105 | 618000 | 0838 | 查看 慧觉镇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万安镇 |
罗江县辖乡。1952年设万安乡,1958年与万安镇合并建万安公社,1960年万安公社更名罗江公社,1962年分设罗江镇和罗江公社,1984年改称罗江乡,1986年撤乡并镇,1997年析设万安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1公里。面积29.4平方公里,人口1.3万。宝成铁路、成绵高速公路、罗桂公路过境。辖石兴、白龙、泉水、柏云、芒江、金雁、凯江、班竹、狮丰、长虹、南塔、石龙、五里13个村委会。乡镇企业以食品加工为主。农业以水稻、小麦、油菜子、水果等种植为主,是县金花梨基地。养殖业以生猪、淡水鱼为重。. |
鄢家镇 |
鄢家镇位于罗江县城以东,镇政府距县城5km,全镇幅员面积34.12km2,东与新盛、慧觉镇连界,南与回龙、蟠龙镇相邻,西靠罗江县城,北与御营镇接壤,现辖13个行政村,109个合作社,1个场镇居民委员会,总人口19,035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784人,集镇规模1.2km2,1995年,又沿罗桂公路拓展了36m宽,1,500m长的新干道,集镇多年来属原德阳市中区农村区委驻地,建制设施完善配备,功能齐全,财政金融、科技教育、广播电视、交通运输、邮电通讯、医疗卫生、环境保护、文化娱乐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宽敞、平坦的1,500m新干道整齐划一,既有山城古镇的特色,又具有现代都市的风姿。1995年,被列为德阳市重点小集镇建设,2000年被四川省委、省政府列为重点小集镇。集镇有供水600m3的水厂,35kv的变电站,日供天然气3,000m3的配气站,2400门电话装机容量的邮电通讯设施,省道罗桂路横贯集镇,绿化园林配套,商贸活动购销两旺,热闹繁荣,是邻近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鄢家镇位于龙泉山脉中部,系典型的浅丘地带,平均海拔525m,属亚热带雨林气候,年平均气温17.5oC,年平均降水量936.8mm,无霜期270天左右。绿化全面达标,森林覆盖率占32.7%。共有耕地面积24,924亩,其中田14,350亩,地10,579亩,人均占有耕地1.39亩。主产水稻、小麦、玉米、红苕、花生、油菜、豆类、水果、蚕茧、生猪、禽蛋以及淡水养殖等。 镇内沟渠纵横,有中小型水库6座,塘堰276口,总蓄水量200万m3,共建电力提灌站87处,装机117.47kw,大型人工渡槽3座,基本形成渠、堰、库成龙配套,大部分地区靠实现自流灌溉。镇内交通方便,距宝成铁路5km,罗桂公路横贯全镇,乡村道路形成网络,储量丰富的石料。腋岩和天然气优待开发利用,雨量充沛,气候温和的自然优势逐步转化为商品优势,大宗农业和多种经济正按照一村一品、一社一优的格局向产业化、规模化发展,以金花梨、釉子、脐橙、桃子、蚕桑为主导项目,在三年内完成全镇8,000亩成片经济林和百万株四边摇钱树栽植,依托罗桂路和鄢慧联网路开发,力争在2000年形成10公路特色产业带和经济长廊,逐步连动加工、服务、旅游等行业,形成产业联大户,大户联集团,乡村联城市的新农村。. |
金山镇 |
罗江县辖镇。1952年置金山乡,1953年分置金山、马驰、谭家坝3个乡,1986年3乡合并建金山镇。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15公里。面积68平方公里,人口3万。川陕公路、成绵高速公路、宝成铁路过境。辖金山、土桥、五堰、新塘、罗家湾、营盘、吴家陵、烧坊、马驰、连沟、安家、骑龙、狮子、百宝、谭家坝、刘家沟、大锣、杨家湾18个村委会和第一居委会。乡镇企业有化肥、建材、粮油加工等厂。农业主产水稻、小麦、油菜子、水果。养殖生猪、肉兔、淡水鱼。. |
略坪镇 |
罗江县辖镇。1939年设略坪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1986年建镇。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城12公里。面积35平方公里,人口1.9万。黄(许)塔(水)公路过境。罗(江)略(坪)公路终点。辖文明、长玉、建国、安乐、东平、锦屏、联丰、玉林、双柏、三塘、松花11个村委会和第一、二、三3个居委会。乡镇企业有建材、化工、人造金刚石、食品加工等厂。农业主产水稻、小麦、油菜子、蔬菜。养生猪、肉兔。. |
御营镇 |
罗江县辖镇。1940年设御营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1994年建镇。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府7公里。面积23平方公里,人口1.2万。宝成铁路、罗(江)慧(觉)公路过境。辖太平寺、华光、兴隆、万寿桥、双河口、普济、响石、磨子、玉脑、明会10个村委会和第一居委会。乡镇企业有建材、食品、化工、包装等厂。农业主产水稻、小麦、花生、红薯、油菜子、水果。养殖生猪、淡水鱼、肉兔。. |
慧觉镇 |
罗江县辖镇。1940年设慧觉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1994年建镇。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府18公里。面积23平方公里,人口1.2万。罗(江)慧(觉)、谭(家坝)慧(觉)公路横穿镇境。辖富荣、五营、萤煌、龙王、二龙、月、漕沟、黄荆、三井9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乡镇企业有人造棉、化工、建材等厂。农业主产水稻、小麦、花生、油菜子、水果。养殖生猪、淡水鱼、小家禽。. |
调元镇 |
调元镇位于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县以北,距县城10公里,与罗江县的金山镇、略坪镇、万安镇及安县的宝 调元镇便民服务中心林镇、清泉乡接壤。原名文星镇,2006年4月更名为调元镇,因清代才子李调元“叔侄一门四进士,弟兄两院三翰林”而得名。 全镇面积36.38平方公里,辖9个行政村91个村民小组,1个居委会,总人口14370人。2007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完成11025万元,工业总产值完成10206万元,工业增加值完成2579万元,农村经济总收入完成15878.25万元, 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4321元。 - 工业农业 农业 2007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完成15878.2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56% 。推广优质稻13179亩,推 调元镇油菜广抛秧、旱育秧10200亩,推广优质油菜12101亩,组织农业技术培训会12次,培训农户11000余人次,发放技术资料8500份;建立百花抛秧示范片1550亩、优质稻示范片100亩、果树地间种矮杆经济作物示范片200亩,花园村多经示范片150亩;2007年春季完成植树造林98760株,血防植树2300亩,完成退耕还林补植200亩,秋季植树22600株,封山育林完成66.8公顷,完成幼林抚育4000亩,完成退耕还林政策兑现补助39.10万元;扎实抓好了农民工培训,全镇共举办技术引导性和农民工培训18期,共培训3035人,其中职业技能培训1010人,经培训转移输出省外务工998人,发证80人;全镇养万只鸡农户3户,千只鸭农户15户,百头猪农户10户;加强了对全镇现有36万余株果树的规范化管理,培育农民增收新的增长点。为改善全镇农业基础条件,筹措资金50余万元分别进行堰塘防渗26口,堰塘掏淤15口;其中在中国成都成达工程公司的资助下,投资18万元,在百花村新建15千瓦电力提灌站一处;全镇共技改电力提灌站10处。2007年,全镇第二次农业普查工作顺利完成,水利普查前期准备工作就绪。 工业 2007年,全镇工业总产值完成10206万元,比上年增收33.86%;工业增加值完成2579万元,比上年增收41.43%;工业销售产值完成9844万元,比上年增收42.97%;工业利润完成194万元,比上年增收73.58%;工业入库税金完成112万元,比上年增长51.61%;文星粮油加工厂技改投入370万元,购置安装了成套治污设备。2007年完成招商引资任务4112万元,流转土地520亩。 |
新盛镇 |
罗江县辖镇。1940年设新盛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1994年建镇。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府16公里。面积34平方公里,人口1.8万。罗(江)桂(花)公路过境。辖天星、石柱、清水、老君、金铃、东岳、石碾、百善、双石、宝镜10个村委会和第一居委会。乡镇企业有丝织、建材等厂。农业主产水稻、小麦、花生、油菜子等。养殖生猪、淡水鱼、小家禽。. |
蟠龙镇 |
罗江县辖镇。1952年置蟠龙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1995年建镇。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府7公里。面积40平方公里,人口1.3万。罗(江)通(江)公路贯穿镇境。辖合兴、圣贤、盐井、三堰、余家庵、海棠、印台、鞍山、文昌、三合、小梁、太和12个村委会和第一居委会。乡镇企业有建材、发电、食品加工等厂。陶瓷原料获1995年四川省博览会金奖。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红薯、花生、油菜子、水果。养生猪、小家禽。境内天然气储量丰富。. |
白马关镇 |
白马关镇,位于四川省罗江县城西五公里,横亘于成都平原东北,自古为东西两川分界,白马关镇幅员面积38.8平方公里,辖11个行政村,85个村民小组。人口1.4万余人,因境内有三国古蜀遗迹而闻名于世。 白马关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因三国时期刘备军师庞统乘白马攻打雒城于此中箭身亡而得名,后众人为纪念他在这里修建了庞统祠。2008年来,随着三星堆的发掘,三国文化在海外的传播。以庞统祠为中心,由庞统祠、庞统血坟、落凤坡、张飞点将台、古驿道、换马沟、龙洞仙踪、八卦阵石林倒湾、大霍山万佛寺、芙蓉溪、桃花溪等构成的集儒、释、道等人文景观并兼,融奇石沟壑、森林等自然景观为一体,内涵丰富的白马关古蜀文化遗迹吸引了国内及日本、港澳、台湾、东南亚各国大量的旅游参观者。 白马关地处丘陵地带,一年四季气候湿润温和,野生植物品种繁多,有药材、菌类、牧草等资源,天然植被是以柏树为主的乔木和以野苹果为主的灌木。境内胜产西瓜、花生和辣椒。尤其是白马西瓜因其优质高产、味美汁甜而深受本地及周边地区人民的喜爱。 白马关处于川陕要道,国道108线、成绵高速公路宝成复线纵贯全境,距省会成都69公里,距科技城绵阳39公里。交通、通讯便利,以铸造、化工、建材为主的民营、私营企业巳形成一定的规模,随着境内天然气温泉、浅层天然气被进一步开发、利用。相信将为白马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后劲,增强活力。 白马关镇 - 农家乐 白马关镇农家乐 煮酒论英雄,谈笑说三国。德阳市罗江县白马关镇倾力打造富含三国文化的农家乐集群,使农家乐既有文化品位,又上档次规模。截至2008年,白马关镇已初见农家乐集群雏形。 白马关是蜀汉军师庞统的战死地,又是佛教圣地万佛寺所在地。白马关镇在旅游休闲经济开发中,以三国蜀汉文化、佛教文化为内涵打造农家乐集群,拟在三五年内发展20个大中型餐饮休闲度假山庄和30家上规模的农家乐。农家乐和山庄由镇政府统一规划,统一风格,统一特色。要求农家乐建造相对集中,形成气势,且房屋设计、厅堂布局、招牌匾额及桌椅板凳都要有文化品位,凸现古香古色。店门和墙壁等处绘制三国人物肖像,服务人员统一着有三国文化背景的服饰,且能说讲三国故事。从而改变过去人们心目中对“农家乐”设施简陋、布局零星、缺少文化气息的印象。经过半年多的大举开发,已实施了境内国道108线沿线300户农房川西民居改造工程,打造了108线和万佛寺长达14公里沿线景点,发展了休闲观光农家乐11家和山庄4家,年接待能力8万人次,其中凤鸣山庄年营业额可达100万元以上。 为既好又快地发展三国农家乐集群,镇上制定了扶持奖励政策。白马关镇农户按照统一规划及风格发展农家乐,根据家庭经济状况,每户可获得信用社5-10万元的贷款支持;视农家乐经营规模、分别给予每户2000元至5000元不等的奖励等。外地投资商在境内发展旅游休闲产业信用社可给予贷款支持,镇政府安排专人为其做好开办手续、证照办理、规划设计等方面服务。 与此同时,白马关镇2008年正依托县上的发展战略,配合某大型开发总公司巨资打造方圆14平方公里的“锦绣天府”旅游景区,积极做好前期的居民拆迁等工作。他们还把三国文化作为镇中、小学的素质教育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并在村、组干部和村民中进行宣传普及,现已将购买的200套《三国演义》发放到有关人员手中,以形成浓郁的三国文化氛围,增强农家乐集群对游客的吸引力。 白马关镇 - 产业建设 白马关镇的蜜枣 2008年8月28日,罗江县大霍山枣子专业合作社在白马关镇成立。县政协副主席、县委-部部长古明水应邀出席成立大会,为专业合作社授牌、授印并作重要讲话。县工商局为专业合作社颁发了工商营业执照。县农业局、县旅游局、县林业局、县供销社负责人及县经济和商务局、县科技局、县畜牧局、四川玻纤有限责任公司和白马关镇党委、政府以及白马关镇各村支两委、各专业合作社到会祝贺。 该专业合作社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管理条例》组建并进行工商登记的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该社以入社成员为主要服务对象,依法为入社成员提供化肥、农药、调元枣的销售、运输以及与种枣有关的技术、信息等服务。实行生产经营“六统一”,即统一品种、统一生产技术、统一质量标准、统一生产资料采购、统一打造品牌、统一销售。将通过品牌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引导入社农户逐步向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方向发展。该社入社农户41户,大枣种植面积360亩,年产优质无公害“调元”大枣40吨。 白马关镇 - 专业合作社 白马关镇专业合作社成立 2008年7月27日,罗江县白马关镇新村村委会门前鞭炮声震耳欲聋。原来,由白马关镇新村66户蔬菜、水果种植户自愿联合组建的罗江县新村种植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了。县政协陈培建副主席,县妇联刘玉蓉主席,县供销社-副主任和县科技局、县畜牧局负责人,白马关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应邀到会祝贺并讲话。 陈培建副主席为专业社授牌授印后作了重要讲话。他首先对专业社的成立表示了祝贺。他说到,罗江县将在白马关开发旅游,专业社成立后,不仅要在种植上做文章,特别是要围绕旅游开发做文章。要加强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希望入社社员城镇、在社务委员会的领导、组织和带领下,真正实现增收致富,促进新村村的发展。 白马关镇新上任的-周光述要求专业社必须面对市场,调查市场,要根据市场需求来安排种植计划,避免大家利益受到损害。同时,他希望村组干部要带头干,种植大户和有经济实力的种植户要带领做,专业社要突出“实干”二字。他表示,镇党委、政府将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真正的为老百姓服务。 -副主任在讲话中表示,作为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管理、指导、服务机构,将深入第一线,为老百姓的增收做好服务工作。特别在新品种的引进和项目政策上给予专业社大力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