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贵州省 >>遵义 >> 余庆县 >> 龙溪镇 >> 芝州村

芝州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芝州村谷歌卫星地图)


芝州村简介

  芝州村位于龙溪镇东南方,距龙溪镇政府3.5公里,与石阡县河坝乡接壤,我乡的地域面积有25平方公里。村下辖40个村民组,有农户1337户,共4874人。其中的劳动力占2988人。芝州村的耕地面积有4709亩,其中水田有2676亩,旱地有2033亩,主要的矿产资源有重晶石,煤矿等,森林覆盖率为62%。
  芝州村高中以上学历的占30%,初中以上学历的占60%,其中小学学历的为10%。
  芝州村的党员有116人,设有一个党支部,有5个党小组;有一个党员服务站,4个党员服务联系点;支部委员6人。
  本年的党建工作主要是巩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发展致富能人为党员,完成村支部换届选举工作,完成党费的收缴工作。做好三个建设年的相关工作及上级安排的各项工作。
  全村以种植和养殖为主要经济来源,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突破,芝州村的产业化、市场化有明显的提高,目前就有550亩苹果桃基地,年产值达55万元;有8户养殖户,主要以养鸡和养鱼为主,年产值达45万元。
  本年度正在进行工业园C区的征地工作,建设新村,正在不断完善公路的维修工程和人畜安全的饮水工程。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520329102 564400 -- 查看 芝州村谷歌卫星地图

芝州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芝州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龙溪社区

  龙溪居委会位于龙溪镇集镇中心,地处遵义、黔东南、黔南及铜仁四地、州、市、五县结合部,省道S305、S204线在此交汇,交通十分便利。全居面积2.5平方公里,全居总人口3480人.   --人口总数:3480人 农业人口:/人 非农业人口:3480人   --行政区面积:2.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亩   --主要民族成分:苗族 、土家族、仡佬族、 发展口号:0   --所辖村:0 生产总值:/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0 名特产品:0 办公所在地:龙溪镇东南方   

木叶顶村

  木叶顶村建于1998年拆区并村,共有17个村民组,涉及农户563户,2063人,位于龙溪镇西南方,与瓮安、黄平县相邻,S305贯穿全境,设有党支部1个,下设4个党小组,有党员32人。境内有较丰富的汞矿、铀矿等矿产资源,森林覆盖率高达80%,是一个天然的森林氧吧。全村共有劳动力1032人,常年在外务工人员有400多人,水果种植面积560多亩,烟叶生产面积800亩,水果、烟叶、务工收入占全村收入的90%左右。      

芝州村

  芝州村位于龙溪镇东南方,距龙溪镇政府3.5公里,与石阡县河坝乡接壤,我乡的地域面积有25平方公里。村下辖40个村民组,有农户1337户,共4874人。其中的劳动力占2988人。芝州村的耕地面积有4709亩,其中水田有2676亩,旱地有2033亩,主要的矿产资源有重晶石,煤矿等,森林覆盖率为62%。   芝州村高中以上学历的占30%,初中以上学历的占60%,其中小学学历的为10%。   芝州村的党员有116人,设有一个党支部,有5个党小组;有一个党员服务站,4个党员服务联系点;支部委员6人。   本年的党建工作主要是巩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发展致富能人为党员,完成村支部换届选举工作,完成党费的收缴工作。做好三个建设年的相关工作及上级安排的各项工作。   全村以种植和养殖为主要经济来源,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突破,芝州村的产业化、市场化有明显的提高,目前就有550亩苹果桃基地,年产值达55万元;有8户养殖户,主要以养鸡和养鱼为主,年产值达45万元。   本年度正在进行工业园C区的征地工作,建设新村,正在不断完善公路的维修工程和人畜安全的饮水工程。   

红军村

  红军村位于龙溪镇集镇腹地,距余庆县城24公里,S204线、305线横穿全村、交通十分便利,素有“经商歇旅陆路码头”之称。村域面积25平方公里,辖25个村民组,1477户4859人,人均占有耕地0.9亩,农民人均纯收入3500余元。红军长征曾三次路过龙溪,在茨桑坳与敌人开展了激烈的战斗,不少红军战士长眠与此,为纪念革命先烈,于1958年建制大队命名红军大队,1984年改制为红军村委会,是全国唯一以“红军”命名的村。   改革开放以来, 历届村支两委抢抓发展机遇,加快发展,以围绕村民增收致富为主线,发展地方经济为目标,用足用活政策,盘活村集体资产,逐步实现了农民增收,村集体经济实力增强的双赢目标。红军宾馆,畜牧交易市场、蚕桑园、茶园,村集体林等资产累达500余万元。近年来,村支两委抓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契机,已建成“四在农家”活动示范点24个,覆盖全村22个村民族,受益群众4418人,其中黔北民居风格示范点2个,千秋帮示范点正在建设之中。村内地势平坦,属典型的丘陵地貌,具有肥沃的土壤资源和优势水利设施,气候温和,适合种农作物、果蔬生长。农民一水稻、玉米、油菜、烤烟和养殖为主要经济来源,村民生活殷实、富裕、祥和、安定,是您投资和经商的好地方。先后获得了“全国民政工作全优村委会”,“全国民主法制示范村”、“先进基层党组织”和“文明村”等多项表彰。   

田坝村

  田坝村位于龙溪镇南部,北与苏羊村接壤,南与小河村相连,西与红军村相邻,东与小腮镇得春景村相望。村委会驻地毗邻省道204线,距离集镇1公里,全村总面积6.6平方公里,下辖21个村民组,975户,3429人,共有耕地面积3489亩,其中田1843亩、土1646亩,人均占地面积1.02亩,拥有村集体林2000余亩。全村属于典型的丘陵地形,土地肥沃,气候适宜,主导产业有:水稻、玉米、烤烟、油粮、养殖。   田坝村党支部基本情况:田坝村党支部由1名支部书记,3名副支部书记,1名支部委员组成。全村共有党员58名,其中女党员5名,少数民族党员8名,35岁以下党员18名,中专学历以上党员15名,初中以上党员23名,下设5个党小组。村党支部一直以打造“求真务实,职责明确,清正廉洁”的领导班子为目标,带领全村党员群众共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苏羊村

  苏羊村地处于龙溪镇东南,距离镇政府7公里,全村总面积33.8平方公里,全村有54个村民组,1633户,6331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05人。有青壮年劳动力2810人,其中外出务工人员2100人,党员120人,其中35岁以下的人14人,大专文化4人,中专6人,初中8人。耕地面积8077亩,田3810亩,土4367亩,村集体林2453亩。全村有五个村民组已建成文明示范点,村民居住较为集中,主产水稻、玉米、烤烟和油菜。   苏羊村属于丘陵地形,土地肥沃、气候适宜、村集体壮大,生活条件有所改变,人民生活水平和收入得到提高。方竹电站座落在苏羊村。   

平场村

  平场村位于龙溪镇的西南面,距集镇中心5.5公里,镶边公路贯穿全村大部分村民组,交通较为便利,所辖区域31个村民组,4656人,120多户,党员79人,耕地面积4438亩,森林资源丰富,共有林地16290亩,在党委的领导下我们加大对产业的发展,让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得以提高。   吞口洞,距平场村委会3公里,距湄余二级公路仅1公里,交通方便。吞口洞洞口呈椭圆形,开口形如一巨人之嘴,吞口之意应来由于此。洞深不见底,长度至今无人走通过,据说至少有几公里长,洞内时而宽敞,时而狭窄,时而浅滩,时而深潭。又有清澈的溪流,也有深绿的暗河,各种奇特的,大小不一,造型各异的钟乳石洞内随处可见。是开发溶洞旅游的最佳场所。   平场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是:   1、依托平场村丰富的土地资源,大力发展规模种植业,主要发展果蔬、药材、烤烟等,成立专业合作社,分类指导各类种植业的生产发展。   2、开发吞口洞旅游资源,招商引资开发吞口洞旅游,同时在周边规划建设农家乐项目,增加农民经济收入。   3、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不断提高务工经济收入,针对目前长三角经济发展区的民工荒问题,积极对接外省企业,为家乡富余劳动力找到恰当的企业务工,培加务工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小河村

  小河村全村总人口4443人,其中农业人口4358人,非农人口85人。行政区域总面积23.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083亩,是一个由汉族,苗族,土家族,仡佬族,侗族等多个民族组成的行政村,所辖昌卜塘、小坪、青杠林,牛长咀33个村民组。小河村位于龙溪镇西南角,距集镇13.5公里。   森林覆盖面积在全镇居前列,其间山川秀丽、谷物丰稔。河溪纵横,山峦叠嶂,气候温和,长期以来,小河村坚持“百里淡水养殖”的发展口号,目前马郎河苹果桃基地,平武马铃薯基地,小河淡水养殖基地已初步建成。主要生产苹果桃、板栗、马铃薯、淡水鱼地方特产,年生产总值已在1500万以上。   


芝州村特产大全




芝州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