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贵州省 >>遵义 >> 余庆县 >> 松烟镇 >> 二龙村

二龙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二龙村谷歌卫星地图)


二龙村简介

  二龙村位于松烟集镇北面,是松烟镇的北大门,也是余庆县北大门的北大门,东面与凤冈县相邻,南面是松烟镇大松村,北接湄潭县,省道S204线纵贯全村距松烟镇2.5公里,距湄潭县城24公里,全村地域27平方公里,所辖26个村民组、789户2746人,人均纯收入3900元左右,森林覆盖率57%。
  二龙村是一个土地比较贫瘠落后的行政村,是省级一类贫困村。近年来,依托城乡一体化改革试验的优惠政策,大胆创新,探索土地流转的新路子,积极打造“生态二龙、产业二龙”,鼓励返乡农民工回乡创业。发展绿茶产业。全村共有50亩以上绿茶产业大户8户,通过大户带动群众发展绿茶,二龙村现有绿茶面积2800余亩,苦丁茶107余亩,有茶叶加工厂2家,茶叶产销专业合作社1个,茶青交易市场1个,知青山庄等,全村干部群众以“打造茶叶专业村,大力发展绿茶”产业为口号,发绿茶和李家寨水库的自然资源发展旅游业。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520329107 564400 -- 查看 二龙村谷歌卫星地图

二龙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二龙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松烟社区

  松烟社区,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松烟这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上,是松烟镇经济、文化中心,是余庆县北大门的窗口。总面积6.6平方公里,辖七个居民小区,1956户,户籍人口5274,耕地3489亩,人均纯收入5500元以上。社区“两委”充分发扬民主,以“安民、康民、乐民、便民”为工作主线,实行居民自治。在“四治管理”引领下,班子精诚团结,开拓创新,社区服务功能日趋完善;管理日益规范;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居民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精神,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推进“四在农家”活动,逐步改变农村整体面貌,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着力打造富裕、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2009年松烟社区新农村建设——阳光水岸。松烟镇阳光水岸位于松烟社区七小区,地处八大水库下游,20米宽的天然河流。小区总户数120户,总人口418人,共有劳动力175人,总耕地面积700亩。水、电配套成网,用电户、安全饮用水普及率达到100%。通讯条件优越,信息网络健全,电信、互联网均与国内国际联通,电话入户率80%,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村民享受初级医疗保健,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覆盖面达100%。近年来,小区群众在社区党支部、居委会班子的带领下,大力改善基础条件、发展支柱产业、经济条件优越,干群关系融洽。广大农民群众苦干精神强,政风清,民风顺,观念新,思路活,信息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心大,信心足。该示范点规划面积2.4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每户120至160平方米)平方米,规划建设35户124人。预算投入公路和排污沟建设资金200万,河道建设80万,河道清淤80万,公共卫生及绿化建设50万,共计410万。可出让土地面积5000平方米左右,出让资金220万,资金缺口190万。河道防洪堤已经开挖,排污沟建设正在实施过程中。   2010年末,实现人均纯收入4500元,小康住宅率达到80%以上,有线电视入户率达100%、自来水入户率100%、电话拥有率达100%,100%实行合作医疗,100%适龄青少年全面完成九年义务教育;通过三年的努力,使阳光水岸新村基本达到“经济社会发展,群众生活安康,环境整洁优美,思想道德良好,公共服务配套,人与自然和谐”的目标,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和谐新村,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中乐村

  中乐村地处松烟镇东南角,距镇5公里,与敖溪镇、关兴镇相邻。全村辖区18个村民组,现有人口2889人,耕地面积2725亩,其中田1922亩,土803亩,人均耕地不足一亩,是个典型的人多地少贫困村。   全村水资源丰富,跃进水库沟渠纵穿全村16个组村组,(沙坝、龙洞湾地理位置偏高),保证了全村粮田的灌溉,具有鱼米之乡的美称。全村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60%,是鸟栖人住的好处所。目前,中乐村“两委”成员正在根据中乐村实情,加强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活环境,加大产业化建设力度,寻找一条适合中乐村的产业化路子,多渠道增加农民群众的经济收入。   

友礼村

  友礼村位于松烟镇东面,距松烟镇7公里,全村总面积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034亩,20个村民小组和2个新型农村社区,农户978户,人口3820人,党员105人。土地肥沃,地势平坦,农村群众年产值约1000万元。友礼村交通便利,现有东西、南北两条水泥路交错贯通,14.3公里的机耕道开成了全村的重要交通网络。全村以常规种植为主,主要经济作物有辣椒、烤烟,作为支柱产业的烤烟年产值达1000万元以上。   

松烟村

  松烟村位于余庆县北部,松烟镇南部,湄潭、凤冈、余庆三县交界的松烟集镇上,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全村两个农村社区,29个村民组,1152户4382人,其中党员95人。2009年被评定为“信用村”。全村以种地为主,陆地面积2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939.81亩,其中田3798.81亩,土2136.9亩。主要经济来源是粮食、烤烟和畜牧业,其中常年烤烟种植面积达4590亩,其次以中药材、蔬菜种植为辅助产业支撑农村经济。   

大松村

  大松村地处松烟镇腹部,南连集镇社区,北与二龙村、觉林村相邻,省道204线、余凤县道在大松村汇合穿村而过,全村所辖16个村民组1119户4168人,劳动力2483人,有6个党小组99名党员。全村耕地面积5700亩,人均耕地面积1.37亩。      --人口总数:4168人 农业人口:4103人 非农业人口:65人   

二龙村

  二龙村位于松烟集镇北面,是松烟镇的北大门,也是余庆县北大门的北大门,东面与凤冈县相邻,南面是松烟镇大松村,北接湄潭县,省道S204线纵贯全村距松烟镇2.5公里,距湄潭县城24公里,全村地域27平方公里,所辖26个村民组、789户2746人,人均纯收入3900元左右,森林覆盖率57%。   二龙村是一个土地比较贫瘠落后的行政村,是省级一类贫困村。近年来,依托城乡一体化改革试验的优惠政策,大胆创新,探索土地流转的新路子,积极打造“生态二龙、产业二龙”,鼓励返乡农民工回乡创业。发展绿茶产业。全村共有50亩以上绿茶产业大户8户,通过大户带动群众发展绿茶,二龙村现有绿茶面积2800余亩,苦丁茶107余亩,有茶叶加工厂2家,茶叶产销专业合作社1个,茶青交易市场1个,知青山庄等,全村干部群众以“打造茶叶专业村,大力发展绿茶”产业为口号,发绿茶和李家寨水库的自然资源发展旅游业。   

觉林村

  区位人口。觉林村处松烟镇东北部,距松烟集镇6公里,全村地域面积18平方公里,下辖 42村民小组、2 个新型农村社区,2010年末,人口为 1654户5707人。   地形地貌。觉林村整体地形约呈川字形,觉林河于境内穿流。全村总面积18平方公里,为松烟镇总面积的13.2%,是松烟镇人口最多的行政村。   物候条件。觉林村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水热同季,热量及水份资源丰富。一般年平均气温16℃ 左右,日照1300小时以上,无霜期280—300天,年平均水量1210毫米左右,春夏偏多,秋冬偏少。有耕地6000亩(田 4100 亩、土 1900亩),主产稻谷、玉米、烤烟、苹果桃等,粮、烟、畜、果是村内四大支柱产业。   自然资源。境内李家寨水库、觉林河具有一定旅游开发前景。   经济现状。 2011 年,计划实现地方生产总值增3%,粮食总量增长6%,农民收入增加 10%,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 1‰以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 95%,各类固定资产投入资金总额达 1500余万元。   

新台村

  新台村距松烟城镇8公路,处于松烟镇的西北角。全村辖39个村民组1413户,人口4878人,有党员101人;现有耕地面积10377亩(其中田6483亩,土3894亩)。主导产业有烤烟、畜牧、优质稻,烤烟种植面积达2500余亩,生猪存栏3000余头,优质稻5000余亩。村内交通发达,组组通公路,30%的农户通了水泥路。全村100%的农户用上优质电、用上了自来水、看上了电视,90%的农户用上了电话(手机)。自从开展“四在农家”创建和村庄整治工作以来,人居环境得到了逐步改善,“脏、乱、差”现象得到了有效整治。   


二龙村特产大全




二龙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