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寨村位于余庆县城东部,东与施秉县马溪乡相邻、南与牛大场镇相接、西与明星社区、北与民同村相连,相距县城16公里。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最高海拔1380米左右,最低海拔800米左右,是全县最高寒的村。面积宽广,人烟稀少,交通落后,通讯闭塞,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精神物质文化生活落后,属省级一类贫困村。至今还有2个村民组未通公路。
全村所辖18个村民组,502户1795人。耕地面积1870亩,其中田1478亩,土392亩,山林覆盖面积约1000公顷。现有基层组织1个,共有党员53人,其中农村党员51人,国家干部2人;村级卫生室一间,学校2所,村委会办公楼一座。全村经济来源主要靠传统农业:粮、油菜、烤烟兼以家庭养殖为主;人均年纯收入2000元左右,生活水平不高,文化素质偏低,思想落后,全村现有低保户106户共计387人。村无任何集体经济来源、积累。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520329100 | 564400 | -- | 查看 新寨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明星社区 |
明星社区成立于2003年8月,位于余庆县县城东南城郊,东与新寨村、下里村相邻;南与施秉县铜鼓村、大坪村接壤;西与上里村交界;北与梓桐社区隔河相望。牛场河从西向东经社区渡过,湄黄二级公路穿越区境。地域面积3.5万公里,有耕地面积4723.2亩,田3210亩、土1513.2亩。所辖26个小区,2156户,6376人,年人均纯收入达5230元。 社区党支部共有党员113人,三个党小组,成立党员综合服务站,下设4个党员服务点,共有远教中心播放户26户,远教基地建设3个。动员广大党员设岗定责,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明星社区是一个城区、坝区、山区经济相互交错的经济格局,狠抓果蔬、畜牧、烤烟三大产业,群众民风纯朴,勤劳致富的点子多、路子广。境内有机关单位15个学校4所、卫生室4所,有利推进了社区经济协调发展。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落后,布局不合理,保障能力不足。 计划生育群众基础良好,广泛消除了农村“多子多福”的思想,正朝着依托计划生育协会帮扶,计划生育优质服务,一心一意发展生产,勤劳致富的良好方向前进,育龄妇女1626人,已婚育龄妇女1212人,计划生育协会会员2174人,独生子女户121户,两女结扎户130户,独女户5户。 |
上里社区 |
上里社区位于余庆县城西南方向一公里处,辖区共有35个小区,共2157户,总人口8651人,其中男3957人,女3692人,其中劳动力4792人。本社区与明星社区隔牛场河相望,东南与黄平县五七以中华山为界,西南与黄平县平溪相连,南与小腮镇魁龙村相连,北与县城连为一体,一个城区、坝区、山区连为一体的居民区,是一个富裕与贫困为一体,发达与落后的特殊居民区。主要经济来源是以经济农作物和早熟蔬菜为主、以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为扶的经济发展模式。 本社区所辖面积约60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5101亩,人均耕地面积0.67亩,土0.12亩,党员92人,其中农村党员87人,党小组3个,形成一个城区经济、坝区经济、山区经济相互交错的经济格局,由于我社区区域的多样性,加之地处城区,交通便利,环境忧美,发展前景看好。 |
梓桐社区 |
梓桐社区地处余庆县城东部,社区总面积5725亩,其中人均面积0.675亩,耕地面积1350亩。辖西后、东后、徐家院、余中、三元、步行、牛场、大桥8个居民小区。按属地管理原则,辖区内总户数3876户,总人口14324人,其中男性7362人,女性6962人,非农业人口8495人,农业人口5829人。 辖区内有机关单位宿舍楼80栋,机关企事业单位52个,公众经营娱乐场所10家。社区现有党员111人,其中预备党员2名,正式党员109人,有社区干部10名,社区治安防控组织机构健全,建有警务室1个,治安员5人,综治领导小组、治保委员会、调解委员会、法制宣传领导小组、帮教领导小组等组织网络。 本辖区重点防范单位、区域、场所:余庆中学、县委办公区、审计局、邮政局办公楼、供销社、农业局、老干局、水利局、中医院、保健站、百货公司、工商银行、法院宿舍、县政府宿舍、文广局、盐业公司、医药公司、建设局、城管局、新华书店、实验小学、团结水库宿舍、党校宿舍、物价局办公区、三元小区、徐家院小区。 重点防控路段:中华中路、中华南路、梓桐路、文峰路、团结路、何滨公园沿岸公路要道、施余公路梓桐至明星段。 |
子营社区 |
子营社区位于余庆县西北面,是县城政治、文化、经济的中心,地域面积2.5万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2113亩,林地1380亩,有8个居民小区,5276户,16367人,其中居民3826户,11117人,农业1450户,5250人,社区现有党员140人,年人均收入达5280元。有县直机关、企事业单位60家,个体经营户2500多户,有大型宾馆10个,从业人员3100多人。2010年社区还分别被省委和市委评为“五好”基层党组织和文明社区。 |
满溪村 |
满溪村地处余庆县城东部,距县城7公里,余庆县至石阡县聚凤镇公路、余庆县至施秉县马溪乡公路贯穿全境,全村面积10平方公里。16个村民组986户4032人,其中劳动力1960人。人均拥有土地0.7亩, 2009年底人均纯收入达5500元。 村共有党员85名,其中党员干部7名,预备党员3名。村支部共设党小组2个,有16个远程教育播放点。 |
大龙村 |
大龙村位于余庆县城东北角,距县城17.5公里,东与民同相邻,西与小腮哨溪村相连,北与石阡聚凤乡接壤,平均海拔750米。余石公路贯穿全境,有比较便利的交通条件。 大龙村由三爱、明光、柏杨、黄泥四个自然村合并而成,全村所辖40个村民组,4612人,党员89人,流通能人15人,种植能人210人,致富能人36人,卫星接收站2个,所辖5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228亩,森林植被保存完好,覆盖率76%,主导经济作物,烤烟450亩,水果500亩,野猪养殖基地一个,果树基地2个。 自实施“四在农家”创建以来,共完成8个集中村寨,创建11个村寨进寨主路硬化,农村面貌逐渐改善。 |
民同村 |
民同村地处白泥镇东北部,离余庆县城13.5公里,地域面积18平方公里,全村27个村民组,1002户,3697人,其中党员78人,劳动力1986人。耕地面积3939.2亩,其中田2559亩,土1380、2亩,人均耕地面积1.06亩,林地面积41000亩。民同村的主要经济收入以畜牧养殖、经果林为主、外出务工为辅,人均收入2860元。 民同村与明星社区、上里社区、梓桐社区、子营社区、满溪村、大龙村、新寨村、下里村相邻。 |
新寨村 |
新寨村位于余庆县城东部,东与施秉县马溪乡相邻、南与牛大场镇相接、西与明星社区、北与民同村相连,相距县城16公里。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最高海拔1380米左右,最低海拔800米左右,是全县最高寒的村。面积宽广,人烟稀少,交通落后,通讯闭塞,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精神物质文化生活落后,属省级一类贫困村。至今还有2个村民组未通公路。 全村所辖18个村民组,502户1795人。耕地面积1870亩,其中田1478亩,土392亩,山林覆盖面积约1000公顷。现有基层组织1个,共有党员53人,其中农村党员51人,国家干部2人;村级卫生室一间,学校2所,村委会办公楼一座。全村经济来源主要靠传统农业:粮、油菜、烤烟兼以家庭养殖为主;人均年纯收入2000元左右,生活水平不高,文化素质偏低,思想落后,全村现有低保户106户共计387人。村无任何集体经济来源、积累。 |
下里村 |
下里村位于余庆县城城郊东北,全村以由较为平旦的坝区和起伏不平的山区两部分组成,为典型的城乡集合部自然村寨,地域面积为25平方公里,辖28个村民组,全村共有1570户,总人口为5880,党员98人,农村能人300人,耕地面积为3500亩,有党小组3个。农业生产主要以高产水稻、蔬菜、地瓜籽、辣椒等种植为主,其中地瓜籽是全县知名的地方品牌产品,养殖方面有多个养猪、牛、羊的示范大户,部分村民以城乡建筑、经商、零工等赚取收入。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