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贵州省 >>遵义 >> 习水县 >> 东皇镇 >> 黄木坪村

黄木坪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黄木坪村谷歌卫星地图)


黄木坪村简介

  黄木坪村位于东皇镇东面,与白泥村、图书村、光华村、良村镇大安村、桑木镇大山村接界,黄木坪村共三个自然村,二十四个村民组,全村总人口3354人,774户,行政区面积12.6平方公里,主要以红梁、水稻、玉米、洋芋、为农业产业,辖区内有2家煤矿企业,年产量均为30万吨,洗选煤厂1家投1钱万元,水电站2过共投资500万元。
  黄木坪村地开了地貌交通方便,内有水库,青山环绕,地理有奇峰逻辑山势,加上水源丰富,天地较平。完全有建设小型湖泊和乡村旅游之特色景点,已经启动黔北民居创建特色农家特色菜和住宿等。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520330100 564600 -- 查看 黄木坪村谷歌卫星地图

黄木坪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黄木坪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虹顶社区

  虹顶社区位于习水县城区开发中心,是县政府所在地是2010年12月份成立的新社区,面积1.5平方公里,辖13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共1456户,4562人,流动人口135人,现有党员21人,社区委员和社区工作者10人,党支部1个,社区便民利民服务点一个。   由于目前西区正在开发建设,失地农民和失业人员逐步增加,如何帮助解决失地农民,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帮助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促进社区和谐稳定,成为社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不断加强基层组织的同时,社区充分发挥基层组织作用,在工作中不断探索,扎实开展便民利民服务,方便辖区居民群众,社区于2011年5月设立为服务全程代理中心,遵循便民,公开,自愿、依法、高效的原则为社区居民提供无偿服务,结合社区实际,推出了入户办理、户口注销、生育证办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五保供养、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   辖区企业改制以来,现有石子厂一间,中药材基地一个,先为切实解决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社区承诺“无论城乡,就业就帮”的服务理念,免费为下岗职工和失地农民提供就业培训,提供就业指导,推荐就业岗位。虽然是新建社区,但通过全方位打造,“四民社区”创建深入人心,居民安居乐业,安定祥和的和谐社会运行机制逐渐形成。   

黑鹿社区

  黑鹿社区地处习水县旧城区西面,属城郊结合人口密集型社区、人口流动量较大、残疾人、低保较多、结构复杂,老街和西城区公路穿越而过,面积O.8公里、东与新华社区相郊,西北面与大榜村接壤,社区15个居民组3148户9897人,其中常住户2245户7026人,流动人口903户2691人,社区党支部下设2个党小组,有党员32人。社区两委组织健全。社区警务室有公安干警1人,协警1人。   社区-员志愿者10名,居民志愿者10名,低保志愿者巡逻队员60几名,保洁员12名,社区文艺宣传对1个。   社区服务内容有面向空巢老人、外出民工、留守儿童、残疾人、特困户、优抚对象、失业人员开展社会救助和福利服务,面向社区开展卫生保健服务,面向社区单位开展社会化服务,开展居民小区清扫保洁服   务,面向广大居民开展其他服务。   近年来,各项工作在上级领导部门的关怀下,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光心下,在社区两委班子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先后获得了市级“文明社区、先进社区”“先进警务室"等殊荣,取得了一些成绩,也获得了上级党委、政府及各部门的不同表彰。   

新华社区

  新华社区位于东皇镇老城区新华桥,于2003年4月成立。社区辖居民小组10个,城乡常住和暂住人口2181户7867人,其中外来人口1264人,外来从业人员860人,农村人口36户187人。社区两委组织健全。社区党支部1个,党员32人。两委成员8人,计生、劳保、禁毒协管员4人,社区居民委员会组织健全,有社区治保、调解、整脏治乱暨创卫、妇联、工会、共青团、计划生育协会、TJ生室、综合维稳、警务室、老年活动室、消费者投诉举报站;社区警务室有正式公安干警1人,协勤警员2人。加强社区服务的体系。社区有党员志愿者12名;居民志愿者lO名;低保志愿者巡逻队60名;保洁员7名,社区文艺宣传队1个。   开展社区服务和救助性项目。社区服务内容有面向空巢老人、外出民工、留守儿童、残疾人、特困户、优抚对象、失业人员开展社会救助和福利服务;面向社区居民开展便民便利服务;面向社区离退休人员开展社会保障服务;面向社区居民开展卫生保健服务;面向社区单位开展社会化服务:开展居民小区清扫保沽服务;面向广大居民开展其他服务。   

天生社区

  天生社区地处习水县城老城西南面,面积约1.2平方公里,我社区居民主要以商业贸易为主,有交通局、运管所、运输公司,农牧局家属区等单位家属区,辖区内一间中学、一间小学、四间幼儿园,常住人口1559户,5611人,流动763户,989人,合计1822户,6600人。现有党员38人,社区委员会和社区工作者9人,2名劳动协管员,1名禁毒员,残协员1人,有1个党总支,下设2个党支部。随着社区转型和国有企业体制改革,社区内下岗失业人员逐步增加,如何帮助解决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帮助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促进社区和谐稳定,成为社区各项工作重中之重。   扎实开展便民利民服务,方便辖区居民群众,社区于2008年10月设立为民服务全程代理中心,遵循便民、公开、自愿、依法、高效的原则为社区居民提供无偿服务。结合社区实际,推出了入户办理,户口注销,协疾证代办,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五保供养,关注农民工,关心留守儿童,关爱空巢老人,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病残儿医学鉴定等代理事项,另外,社区还对年龄大行动不便工作忙无时间-的居民,采取了上门联系收取相关手续的方式为其办理证年代,截止目前,中心已办结代理事项800余件。   帮助解决再就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针对社区居民中下岗失业人员较多的实际,社区始终把帮助解决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作为工作的重点来抓。让200多人走上了再就业岗位,83名下岗失业人员成功实现再就业。   

府西社区

  府西社区居委会地处习水县城商业中心区,是县城中心社区,府西社区成立于2003年4月,辖区面积0.8平方米里,现有居民小组10个,居民小区14个,居民住宅353栋,住户总户数1987户,总人口6716人(其中常住人口1585户,5411人、流动人口435户,1305人,农业人口:1392、非农业人口:5324)。社区现有工作人员11名,现有党员156人,支部党员总数27名,其中专职党务工作者1名,妇女党员11名、流动党员2名、离退休党员8名、生活困难党员4名、入党积极分子6名,党员的学历有大专6名,中专5名、高中6名,初中以上11名.男党员13,女党员14名60周岁以上9名,40周岁以上5名,18周岁以上。   辖区单位14个,其中机关单位5个,学校(党校)1个,社区警务室1个,社区成立了社区居民代表大会、残疾人协会、老年协会、计生协会、妇代会、社区工会联合委员会、人民调解委员会、社区文艺宣传队、关工委及三关工程、居家养老各类群众组织10个,社区志愿者近30人。社区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户127人,社区卫生医疗服务站1个,非公有制经济组织2个,个体商业网点232个。社区荣获遵义市第四届(2007—2009年度)文明社区、2008年9月荣获习水县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先进单位、2009、2010年荣获东皇镇党委先进基层党组织、2011年服务型党组织创建示范社区等荣誉称号。近年来,随着社会转型和国有企业体制改革,社区内下岗失业人员逐步增加,如何帮助解决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帮助群众办实事好事、促进社区和谐稳定,成为社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不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同时,社区充分发挥基层组织作用,在工作中不断探索,走出了一条便民利民党员群众综合服务的新路子。   扎实开展便民利民服务,方便辖区居民群众。社区于2007年10月设立党员群众综合服务站,下设服务点为民服务全程为居民群众服务,遵循“便民、安民、康民、乐民”四民社区创建原则为社区居民提供无偿服务。结合社区实际,推出了入户办理、户口注销、身份证受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五保供养、贵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病残儿医学鉴定等代理事项。截止目前,社区服务站已办结代理事项900余件。   帮助解决再就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针对社区居民中下岗失业人员较多的实际,社区始终把帮助解决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作为工作的重点来抓。辖区企业改制以来,先后有下岗失业人员268人,其中:下岗工人125人,失业人员143人。为切实解决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问题,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开通服务热线是0852--2531259。免费为下岗失业人员推荐就业培训、提供就业指导,推荐就业岗位。同时,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还成立党员活动之家、人大代表之家、远程教育站、妇女之家、残疾人之家、儿童俱乐部、“三关人员”活动室、社区工会委员会职工活动室、家长学校、市民学校、社区戒毒康复基地,对务工人员中的党、团员进行教育管理。劳动保障所坚持深入用工企业开展空岗信息调查,让企业走进社区。自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以来,我们又建立了党员群众综合服务站。从成立服务站以来,已为居民群众办理事务2917人(次),提供就业岗位76人其中有22名党员,为86人(次)推荐了岗位。让162人走上了就业岗位。   深入开展“创先争优”“三个建设年”“四帮四促”活动,促进社区和谐发展。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府西社区始终把群众满意不满意、支持不支持作为检验活动成效的标准,认真把“创先争优”活动的总要求落到实处,在活动中,我们设立了党员先锋岗,并制定了相应的奖惩机制,对在党员群众综合服务中表现突出的党员社区予以表扬,同时对在服务中表现欠缺的同志进行批评,并由社区党支部对其进行谈话,这一机制形成后,我社区“只要是居民企盼的就是我们该办得、只要是居民不满的就是我们该管的”的服务理念得到了更好的体现。截至目前,便民利民党务政务综合服务站已办结代理事项140余件。通过“创先争优”活动的有效开展,使社区便民利民综合服务得到了扎实推进,使社会和谐稳定得到了维护,也使群众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活动成效,感受到活动带来的新气象、新变化。   

府东社区

  府东社区居委会位于习水县东皇镇府东路(原老计生局二楼)。东至石油公司油库,南至商贸城,西至三小巷道,北至新华书店。辖区面积为O.7l平方公里。   社区共有六个居民小组,常住居民2079户,人口总数7160人,其中民族有汉族、苗族、仡佬族、彝族等。社区成立于二oo三年四月一日,因位于老县政府东面取名为府东。   2011年共有0员27名,设1个党支部。辖区有企事业单位16个。   电话0852—2636211。   

矿中社区

  矿中社区成立于2003年,社区位于东皇镇井岗路转盘新华书店三楼。辖区内居住有汉族、仡佬族、彝族、苗族等,与天生社区、府东社区、大陆村接壤,总面积0.45平方公里;发展口号辖区内14个居民小组,居民住户2498户,人口7998,其中常住居民2176户,6932人,农业人口户。   社区设党支部一个,支部委员5人,书记1人,副书记2人,委员7人。社区成员代表、大会代表69人,其中单位代表16人,居民代表53人,设主席1人,副主席1人,秘书长1人。社区居委员会主任1人,副主任2人,委员4人。社区议事临督委员1人,副主任1人,委员11人。居民小组组长14人,院长12人,楼长35人。   社区内驻区单位16个,其中国家机关8个,事业单位8个,学校2所,企业12个。驻区单位党组织16个,辖区党员共计412人,其中社区党员37人。   社区内公复场所2处,娱乐场所65家,特种行业45家,个体工商户500户,其中特设餐饮20户   

杉王社区

  杉王社区成立于2011年1月,面积1.2平平方公里,社区总人口4108人,1725户,现有党员28人,社区工作人员8人,1个党支部。辖区内有机关、企事业单位4个,杉区大道贯穿其中而得名。   社区服务内容有面向空巢老人、外出民工、留守儿童、残疾人、特困户、优抚对象、失业人员开展社会救助和福利服务,面向社区开展卫生保健服务,面向社区单位开展社会化服务,开展居民小区清扫保洁服务,面向广大居民开展其他服务。   

关坪村

  关坪村地处习水县城南面,东与大坝村接壤,南与沔山村相邻,西与临丰村和龙宝村接界,北与银龙村相邻,平均海拔1040m,总户数806户,人口3099人,主要农作物以水稻、玉米、蔬菜和高粱为主。   村委现有干部7人,其中村干部5人,劳保协管员1人,远教协管员员1人村总支有党员34名,其中女性3名,少数民族党员1人,本年度发展新党员2名,村支两委在两年来认真贯彻党的路线发针积极学习“-”重要思想,实践科学发展观,践行党员服务群众,落实三关工程及三创三强,三有一落实等活动,以党员干部受教育,农民群众得实惠,“为主导思想,服务群众。2006年至今,党组织班子成员团结奋进,未受到党纪,政纪等方面任何处分,从未发生重大责任事故和社会上影响较大事件,2009年——2011年辈东皇镇党委连续表彰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大榜村

  大榜村位于习水县城区开发中心,是县政府所在地是2010年12月份成立的新社区,面积1.5平方公里,辖13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共1456户,4562人,流动人口135人,现有党员21人,社区委员和社区工作者10人,党支部1个,社区便民利民服务点一个。由于目前西区正在开发建设,失地农民和失业人员逐步增加,如何帮助解决失地农民,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帮助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促进社区和谐稳定,成为社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不断加强基层组织的同时,社区充分发挥基层组织作用,在工作中不断探索,扎实开展便民利民服务,方便辖区居民群众,社区于2011年5月设立为服务全程代理中心,遵循便民,公开,自愿、依法、高效的原则为社区居民提供无偿服务,结合社区实际,推出了入户办理、户口注销、生育证办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五保供养、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辖区企业改制以来,现有石子厂一间,中药材基地一个,先为切实解决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社区承诺“无论城乡,就业就帮”的服务理念,免费为下岗职工和失地农民提供就业培训,提供就业指导,推荐就业岗位。虽然是新建社区,但通过全方位打造,“四民社区”创建深入人心,居民安居乐业,安定祥和的和谐社会运行机制逐渐形成。   

马皇坝村

  马皇坝村位于习水县城北面,离县城直距约3公里,是以原三个自然村(石宝三、光华、关边)十九个自然小组合并为现在的马皇坝村,村区域四界为:东抵程寨分罗禹洞村,南连图书,黄坪村,西接羊九村,北至程寨石门村,方圆约13平方公里,全村总户数531户,总人口2316人,耕地面积共2788亩,(其中:田1508亩,土1280亩,森林覆盖率70%)。   区域自然优势:1、水源保障,气温相差较小,在产业上,以种植为主,特产优质大米,纯天然蔬菜等。2、故化史,有一座明末清初的古建筑园,内有古文史,在园内曾经还考取进士,文武两状元(有历史记载)3、古庙一座周边有百年古树(柏香)相配。整个区域森林质倍较好,自然空气新鲜,有纯天然水源,加上海拔较低,令人有一种冬暖夏凉的感觉,同时也是打造习水后花园之圣地。   

图书村

  图书村于2002年由坭垭、草莲、大田、图书坝4个自然村合并而成的图书行政村,位于东皇镇东部,距离习水县城6公里,东抵黄木坪村,南连白坭村、大坝村,西接伏龙村,北靠马黄坝村。全村总面积14.3平方公里,总户数712户,总人口3214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68人。现有党员43名,村支两委人员5人,工作人员2名。有一个党总支,下设四个党支部。   全村耕地面积2496亩(其中:田924亩,土:1572亩),村内大小企业7间,村级完小2所,医务室1间,便民服务站2个。蔬菜产业园区1个,中药材种植2500亩,民工企业就业安置350人,2010年人均纯收入3260元。村委荣获“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学习型创建村企和谐示范村”、“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四在农家示范点”等荣誉称号。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转型,如何帮组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帮助群众办实事好事,帮助企业排忧解难,促进村寨社会和谐稳定,成为村委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不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同时,村委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在工作中不断探索,走出了一条创新发展、便民服务的新路子。   

黄木坪村

  黄木坪村位于东皇镇东面,与白泥村、图书村、光华村、良村镇大安村、桑木镇大山村接界,黄木坪村共三个自然村,二十四个村民组,全村总人口3354人,774户,行政区面积12.6平方公里,主要以红梁、水稻、玉米、洋芋、为农业产业,辖区内有2家煤矿企业,年产量均为30万吨,洗选煤厂1家投1钱万元,水电站2过共投资500万元。   黄木坪村地开了地貌交通方便,内有水库,青山环绕,地理有奇峰逻辑山势,加上水源丰富,天地较平。完全有建设小型湖泊和乡村旅游之特色景点,已经启动黔北民居创建特色农家特色菜和住宿等。   

木楠村

  木楠村地处习水县城西城区,木楠村于2003年由原来的天堂、光荣两个自热村合并而成东邻大榜、南接银龙,西抵民化三元,北靠羊九,方圆16平方公里,距县城1.5公里,全村耕地面积4435亩。其中水田118亩,土地3317亩,全村8个村民组845户,3840人,全村党员41人,村干部8人,小学1间卫生室1间,30万吨的煤矿1间,非煤矿山3间。   木楠村大力发展的蔬菜种植,目前全村蔬菜规范化种植面积达1000亩,亩均产值达到4000元。木楠村党总支在注重发展的同时,还十分重视村企共建,紧邻木楠村木兰小学的贵州金益煤炭开发有限公司,这两年向学校捐赠了10多万元,用于新建学生食堂、硬化进校公路、购买教师办公桌椅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目前,在村支两委的牵线搭桥下,已有17家企业进驻木楠村,通过村企共建,达到了发展经济、共建和谐的目标。   

大陆村

  大陆村位于习水县东城区结合部,东与伏龙村接壤,南与银龙村接界,西与黑鹿村接界,北与哑水村接界,环城公路从境内穿过,总面积3.5平方公里。大陆村属中高山小平原和丘陵地带,海拔1187-1200米之间,属喀斯特地貌。大陆村属亚热带温良性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4-18℃,年降雨量1000毫米,其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夏季温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冬短夏长,春秋相连,雨热同季。全年日照时数1500小时,无霜期220天。全村有耕地500亩,其中大于26度350亩;林地80亩;人均耕地少,陡坡耕地的比例大。农作物以玉米、马铃薯等为主。主要土壤以黄色微酸土壤为主。全村森林覆盖率约15%,主要以常绿阔叶林和针叶林为主。   全村总人口约6679人;总劳动力2937人。农业总产值26.5万元,其中:农业21.5万元,畜牧业5万元。粮食总产量10吨,农村经济总收入107.69万元,农村经济纯收入107.6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在1200-1700元的500人,占全村人口的10.2%。   大陆村内有卫生室一间,有中学一所,在校师生4600   

长嵌沟村

  长嵌沟位于习水县城西面,距县城15公里,东于程寨乡结合,南面同太平村共界,西面紧靠天鹅池,被于赤水关渡镇相连,有花池,沙坝,石励河4个自然村并和而成,农户377户,1508人,耕地面积1974亩,田471亩,森林2.8万亩,荒山9100余亩。全村山多地少,土多田少,农户调散,村内无支柱产业,   全村自然生态好,气候温和,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自然保护区,是纳凉避暑的好地方。去内最高海拔1140,最低海拔670米,是以个山沟纵横,从山叠起的峡谷地区,区内有珍惜的植物940余种,农作物主产玉米、红苕、马临署和其他田间作物。马合公路穿境而过,多数农民住在公路两端山上广大群众都是走崎岖人行路,运输全靠肩挑背驼,交通不便,科技落后,人均纯收入1700元,去neu无经济支柱产业,主要经济来源靠外出务工,农业基础薄弱,群众生活条件落后。   

伏龙村

  伏龙村位于东皇镇东区城郊结合部,于2002年3月成立。现有耕地面积3100亩,其中:耕地900亩。森林覆盖面积46.2%,辖区面积10.6平方公里。辖10个村民小组,现有户数2036户,人口6731。村支两委组织健全,村级总支一个,下属4个支部。党员52人,其中预备党员2人。两委成员9人,计生、劳保、禁毒协管员3人,村民委员会组织健全,有村治保、调解、整脏治乱暨创卫、妇联、工会等组织。村级警务室有正式公安干警1人,协勤警员2人。伏龙村有党员志愿者17名;村民自愿者22人;低保志愿者巡逻队10名;保洁员8名,民兵应急分队一支15人。开展村级服务和救助性项目。村级服务内柔有面向空巢老人、外出民工、留守儿童、残疾人、特困户、优抚对象、失业人员开展社会救助和福利服务;面向村民开展便民便利服务;面向村民开展卫生保健服务;开展村民组清扫保洁服务;面向广大村民开展其他服务。   近年来,各项工作在上级领导部门的关怀下,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下,在村级两委班子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先后获得了上级党委、政府及部门的不同表彰。   

太平村

  太平村位于东皇镇西面,距习水县城8公里,东面是程寨乡石门村,南面是红旗村至小桥林场,西面长嵌沟村、天鹅村、北面羊九村。全村面积13.5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80%,绿色植被好,自然环境优美,辖区内有历史悠久的中国杉王,一村耕地2200亩,以传统农业种植玉米、水稻为主。辖13个地民组,410户1920人,劳动力919人,。其中男554人,女365人,外出务工人数511人,在家408人。村总支40名党员,村干部5人,平均年龄35周岁,其中大专文化2工人,中专2人,初中1人。村内农家乐5家,目前已改卫生厕所180户,通自来水60户,人行道路硬化约5公里。   

银龙村

  银龙村属东皇镇所辖,地处习水县城城郊结合部,距县人民政府所在地2.5公里,距镇人民政府1.5公里,西与本县民化乡群新村接壤,东与本镇大陆村接壤,北与本镇大榜村、虹顶社区接壤,南与本镇关坪村、隆兴镇群庄村交界,村内马合公路、习新公路、连心路及其它村级公路交汇而成。特别是正在新建的仁、习、赤高速公路贯穿银龙村境内出口,全村共9平方公里,辖三个自然村,即关洞、银龙、茶坪自然村,共21个自然村民小组,现合并为6个村民组,共1810户,7520人,其中:户籍人口3410人,常住人口3690人,其中:少数民族7户,38人,占常住人口的0.008%。全村党员42名,共设党支部4个,即:村总支支部1个,银龙、关洞、茶坪各设支部1个。全村总耕地面积2980亩,其中:水田面积800亩,旱地面积2180亩,人均占有耕地0.8亩,退耕还林、荒地、林地面积4200亩。全村以水稻、玉米、红粮、蔬菜作物为主产业,同时积极推进“杜仲”、“厚朴”等中药材产业发展,全村生产总值达250万元。近几年来,随着社会转型,企业体制改革,全村共有中、小型企业12家,解决当地就业人员285人,促进了银龙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村支两委全体干部在工作中不断探索,逐步走出了一条便民、利民,党务政务综合服务的新路子。   ——扎实工作,认真开展便民、利民服务,方便全村村民群众,村支两委于2009年5月设立便民服务点2个,即:银龙、茶坪各设1个,方便群众办事,以便民、公开、自愿、依法、高效的原则为村民提供无偿服务,结合村的实际,热心接待群众需办理的相关手续,如茶坪自然村向阳组独女户邹从品,因年老体弱,不能来村领取“独生子女养老扶助金”,村包组干部亲自送上门,他非常满意。另外其他老弱病残的村民由于办理各种事务困难,村包片干部采取上门服务,帮助办理,到目前为止,共办理各种日常事务48件。   ——帮助群众就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近两年来由于全村无业人员较多,情况比较复杂。见此情况,村支两委认真分析研究,采取招商引资开办企业,发展第三产业等多种无业人员就业85人,促进了社会和谐、社会稳定。   ——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促进和谐发展,在“争优创先”活动中,村支两委不管群众支持不支持、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活动成效的标准,认真把“创先争优”落到实处,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真正体现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让群众满意放心,使社会和谐得到维护,使广大群众真正看到“创先争优”的成效。   

大坝村

  大坝村位于习水县城东南角,大坝村原属“矿坝、矿房、泥井、大坝”四个自然村,2001年撤乡并村、将以上“四个村”合并为“大坝村”距县城约12公里。东与“白泥村相接”;南靠“桑木镇”,西接“马临经济区”,北临“伏龙村”和“图书村”海拔1400-1500米之间,为东皇镇高寒边远“苗汉”杂居村、全村总面积约为19.8平方公里,总人口2347人,退耕还林面积3678.9亩,耕种土地面积2582亩,森林覆盖面积6300亩,村内有小学2间,煤矿四间、中型水库1口,大型石灰厂1间(正在建设中)容量的塘房水库,既发挥县城供水功能,又发展生态养鱼业牵引休闲垂钓爱好者光临。   大坝村煤炭资源丰高,投资环境延安优化,全村人民热忱欢迎四海客商投资开发。   乡村驿站:大坝村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35%,古老的少数民族歌舞是大坝村亮丽的一道风景线,曾多次出席县、市少数民族歌舞大赛。少数民族村赛又与矿房水库相连,又是旅游休闲的好去处。   

羊九村

  羊九村位于习水县城西北部,省道马合公路两侧,距县城2km,是由原羊九、赵村、长征、复兴、闷灯五个自然村合并而成,行政村建制于2002年,东与马蝗坝村毗邻,南与大榜村相连,西与木楠村接壤,北与太平村、天鹅村接界,方圆约2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762亩,其中田1856亩,土906亩。756户,人口3318人,党员55人,5个支部。   森林覆盖率65%,村内主要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土壤肥沃、阳光充足、植被良好,地下水资源丰富,种植业主要以水稻、玉米、马铃薯为主要农作物,盛产天麻、杜仲、黄柏等名贵中药材,养殖业主要以山羊、生猪、鸡、鸭为主导产业,千头养猪场正在建设中,已被规划为农牧园区。境内矿产资源主要以页岩、石英砂为主,为建筑和玻璃制品提供主要原材料,在习水发电厂的辐射下,利用电厂尾矿、尾汽、大力发展建材包装等产品,目前,已有二十多家中小企业落户羊九村,东皇镇西北部的工业园区。有村级完小一所,村级卫生室一问,村办公楼设施齐全,村内交通、通讯、电力具备,环境优美,关门山水库是度假、休闲的好处所,水库四周峰峦叠翠,湖光山色连为一体,,有东皇镇后花园之称,与毗邻的天鹅湖、长嵌沟风景区、中国杉王、尧龙山连为一体,形成乡村旅游的一道风景线,山川秀美、物产丰富、玉米之乡。   

白坭村

  白坭村地处习水县城东面,距离县城6公里,地处高寒,气候凉爽,是夏天游客们避暑的好去处,辖区内月渔溪坝水库一个,是县城居民生活用水主要来源地。仁习公路横穿而过,也是通往8个乡镇的交通主干线,左右与桑木镇连界,群众生活来源主要是工业和外出务工为依托,全村总面积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375亩,田536亩,土739亩,全村共有村民组8个,485户,2168任,下设三个支部,3个党小组共26名党员。   全村以种植,养殖,企业务工和外出务工为主要经济产业,有红粮基地400亩,反季节蔬菜基地200亩,标准化玉米基地200亩,引进百合基地试验点1个,面积为10亩。招商引资是我们村支两委重点发展规划,目前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已经启动,高技术、高水平、高质量,扩建鹤塘月色,打造成为休闲度假,纳凉避暑,旅游观光的服务场所,集餐饮,住宿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示范区逐渐形成。该产业发展既能解决农民就业,又能增加集体经济。   

天鹅池村

  天鹅池村位于习水县城最北面,距县城15公里,由5个自然村组成,辖27个村民组,442户,1988人,设有一个党总支。全村耕地面积3068亩,森林覆盖率为70%,天鹅池村现有农业人口1921人,劳动力人口920人,贫困人口796人,高中以上文化程度35人,初中文化441人,小学文化216人。天鹅村属温良性湿润气候区。   年平均气温13.2—14.2~C,年降雨量1100毫米,其气候特点是: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温差小、日温差大,冬短夏长,春秋相连。全年日照时数1480小时,无霜期240多天。   


黄木坪村特产大全




黄木坪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