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贵州省 >>遵义 >> 习水县 >> 土城镇 >> 黔沿村

黔沿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黔沿村谷歌卫星地图)


黔沿村简介

  黔沿村位于土城镇西北角,全村面积4平方公里,由原来的三个自然村组成,辖六个村民小组,人口1509人,398户。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点保护范围,有森林保护面积4.5万亩,其中有2万亩是习水县最原始生态森林植被,常年气温在18—30摄氏度之间,有待开发的旅游资源景点,有漏仓沟风景区和炭吁大坝寺。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520330101 564600 -- 查看 黔沿村谷歌卫星地图

黔沿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黔沿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长征社区

  长征社区隶属土城镇辖管,位于黔北地区赤水河畔,与四川、赤水接壤。全社区地域约4平方公里,管辖五个居民组,土地属国有,共有常住人口7636人,年平均气温在25度左右,辖区内有2间中学,1间中心小学,1间幼儿园,一间医院,一家非公有制企业(年产酱香型白酒500吨,)可解决就业人口300人。社区工业还有传统手工业:红豆腐、苕丝糖、苕汤圆、竹编、草编、香醋、豆油等。居民年平均收入在12000元以上,文化历史修久,属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的所在地,也是千年古镇的所在地,古迹保留甚好,文化遗产非常丰富。是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河”的主战场,是毛泽东当年指挥第一渡赤水河战役和青杠坡战役的指挥部所在地。也是红色文化的旅游圣地。辖区内有新建(2006年)“四渡赤水纪念馆”,有古建筑的石板街、古盐号、旧船邦及居民古建筑等。近些年的经济发展主要是靠旅游业拉动了我社区的产业发展,从而促进了我区居民的经济。我区地理位置优越,气侯宜人,交通便宜,文化发展,经济活跃,社会稳定,生活美好,可称是人间天堂。   

团结社区

  团结社区是四渡赤水第一渡的发生地,位于川黔交界处,四周青山环绕,赤水河沿街而过,全居共有常住半年以上人口4137人,在籍人口2196人,赤桐公路、古习公路穿腹而过,水陆码头落脚于此,历史上曾是川盐入黔的重要通道。近年来,两委班子严格按照-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以群众满意不满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努力增加和创造就业条件,让全体居民群众过上富裕的小康生活。   

群峰村

  群峰村位于土城镇西南面,方圆17公里,共有554户,人口2408人,土地面积1778亩,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然林保护区,常年气温在16-32度左右。   高坪河流经群峰村境内,河流沿岸柳林密布、河谷地带风光秀丽,气候宜人,有犀牛望月、七星吊斗、伏龙双角、青狮上山、百布吊江、象鼻绞水、猛虎下山、水穿月星八大自然景观。   

幸福村

  幸福村位于习水县西部,赤水河支流铜鼓溪的彼岸,习赤公路横穿东西两侧,辖7个村民小组,全村幅员面积3420亩,其中经营承包面积2404亩,人均承包面积0.7亩,总户数782户,总人口3048人,实有劳动力1730人,年输出务工人员800余人,曾多次评为全镇的先进单位和先进基层党组织。   一、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精心组织,严格规划。   按照市委文件精神,我们积极申报土地整理试点立项,以小型公益事业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项目的实施为契机,在镇党委、政府的大力关心、支持下对全村的人行道路、沟渠、新村建设规划点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截止2010年底:   1、投资7万元对全村人行道路进行了硬化。   2、投资84万元兴建U型槽沟渠21公里。   3、全村规划点改造黔北民居风格农房35户,修建农村户用沼气池120口,卫生厕所40间,清洁饮用自来水进户80户。   4、以人为本重视环境改造,全村道路,农房四旁都植上树,待绿树成林后,农房掩映于绿叶红花之中,使幸福村成为花园村,农民自己称赞说:“远看象花园,近看象公园,其实是我们自己美丽的家园。”   二、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生产发展,达到农民生活宽裕。   1、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种植,全村已有800余亩土地种上了蔬菜,40余亩优质板栗基地。   2、镇党委、政府牵线搭桥,发展特色产业,力争5年内使幸福村变得更加繁荣富强   三、加强“三支队伍”建设,确保乡风文明。   村支部、村委会对党员、干部、村民代表加强管理,更新观念,转变作风,从而使幸福村从干部,到群众树立了“艰苦奋斗、建美好家园”的良好社会风气,全村上下认识一致、团结一心,正共同努力将幸福村的明天建设得更美好。   四、实施CES项目以及“农业部乡村清洁示范工程”加强村容、村貌整治。   通过实施CES项目以及农业部“乡村清洁示范工程”成功改建沼气卫生厕所40户,改造住房56户,新建住房20户,改自来水用户80户,垃圾收集箱30个,开展农村“两管、五改”即管水、管粪、改水、改厕、改灶、改畜圈、改环境,从而彻底改变了农村卫生面貌。   五、建立健全财务制度,村、组事业“一事一议”原则,对财务收支进行公开化透明化,农村公益事业实行村民议事公开民主,从而实现管理民主。   六、“创平安幸福、建和谐社会”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充分发挥治保会、人民调解以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优势,整合社会力量成立了一支社会治安巡逻队,以确保社会治安的长期稳定。   幸福村正以肥沃的土地、纯朴的民风、优美的环境、良好的社会治安秩序、完善的基础设施配套,为广大投资者创造了宽松、和谐的投资环境,我们热忱地欢迎有识之士到幸福村投资兴业,我们将与您共同携手,共谋发展。   

黄金湾村

  黄金湾村位赤水河畔以东,土城镇政府所在地3公里,群山环峙,是川黔水陆交通的咽喉要地,黄金湾村北面有一洞口,进去一观,就是世外桃源的感觉,让人一生难忘。是连接历史名城遵义市和国家级风景区赤水的通道,沿村风景秀丽,令人陶醉不已。   黄金湾村幅原12.625平方公里,土地面积1308.9亩,辖4个自然村,总人口2546人,平均海拔350米,平均气温24-28℃,年降雨量900毫米,村内微生物群丰富,水源丰富,为蔬菜提供了独特的条件和环境。   

青杠坡村

  青杠坡村位于中国红色历史文化名镇土城东南面,土城镇政府所在地3.8公里,行政村辖6个自然村,13个村民组,村级小学2间,在校生260人,村级卫生室1间,村内娱乐活动场所4个,总占地面积约4000平方米,全村总人口3348人,根底面积1909亩,人均根底占有量为0.57亩,森林覆盖率为68%,属亚热带长江河谷,温热气候、冬无严寒、是社会各界人士来此开展爱国主义传统教育和休闲避寒的好地方。   这里蕴藏有丰富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历史文化资源,具有文明中外的“四渡赤水”主战场青杠坡-革命烈士纪念园。当时永安寺古庙中民族宗教长老为张震将军及其红军战士疗伤的寺庙,临时战地医院,桐梓窝-总司令前线指挥所等多处战斗遗址,被誉为红色革命老区。近年来青杠坡在党、政、军、各级领导的关系支持下“村支两委”一班子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挖掘红色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带领全村勤劳朴实革命老区干部群众,求真务实、寻求发展之路,结合青杠坡村纯传统农业实际,紧紧围绕党建抓经济,围绕经济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大力加强各村经济发展,到2011年,青杠坡村人均纯收入达到2840元,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各项事业全面稳定发展。   青杠坡村乡村驿站位于青杠坡红军烈士纪念园西面的石高咀,拜哥驿站,红军餐驿站两个点,距红军烈士纪念园分别200米至300米,每年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社会各界人士上千万人次,来此片红色土地上,接受爱国主义传统教育以及观光旅游,吃的是当地村民饲养的土鸡,上年腊月农民利用传统工艺秋熏、闲制腊肉,水磨豆花、红军餐红米饭,南瓜汤,农民菜地里新鲜绿色蔬菜等,乡村特色食品,住的是农家小院,安全、卫生、整洁、空气清晰、环境优美、行在乡间红军作战时古驿道上,到处是绿树从阴,鸟语花香,让游人流年往返,游的是红军将士浴血奋战的战斗遗址,了解中国革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从而后人热爱中国0,热爱伟大祖国的爱国热情,购的是勤劳朴实的革命老区人民种植土特产品和长征历史文化纪念品,同时是老区人民对外形亲和热亲,娱的是村支两委于2005年组建的农民艺术团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社会人士,一道联欢重温当年红色经典歌咏,相互传递长征精神。   

五星村

  五星村位于土城镇附近,习赤公路土城至习水中段。离镇街区3公里,面积20平方公里,辖东林、群丰、五星3个自然村,7个村民组。村级卫生室1间,村内娱乐活动场所1个,总占地面积约200平方米。全村总人口1784人,分布着汉族,苗族。耕地面积1345亩,人均耕地占有量为0.74亩,森林覆盖率为75%。属亚热带长江河谷温热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五星村地处中低海拔地区,赤水河支流黄金河如蛟龙盘绕而过。黄金河两岸宽阔谷地,其余是较陡的坡地和屹立的高山,以及几条清泉镶嵌,高处山涧畔沙地温暖湿润,山腰黄土水源丰富,山顶是茂盛的森林覆盖。有东林水库和群丰直入大山深处的山涧,为绵延的山地提供了水源保障。五星村地广而肥沃,水资源丰富,光照充足,适宜各种作物生长、畜牧水产养殖、中药材和经果林的种植。对于养殖、蔬菜、中药材和经果林很有开发潜力,其中中药材的开发潜力犹为突出。   五星村地形以山地为主,除河谷谷地外,从海拔300多米谷地到1000多米耸立的云霄,均是山地。由于陡峭的地形地理特点,区域内通往半山居民区的交通很落后,但均已有简陋的公路通达。在这十二五规划里,将建成由九龙村劳动村组通往五星村群丰村组的5公里公路,以及土地埂通往东林的5公里公路,将为五星村的农、牧、旅游等各业的发展和区域交通带来显著的变化。特别是对高山地形地貌、人文景观、农家生产生活,以及高山高寒气侯特点下的生态旅游得到渲染和开发。   五星村苍凉中美景也星罗棋布,说是苍凉美景比较贴切。其间的景点有人间天潭,黔北民居,双乳山,群山含秋,和谐共生,云蒸霞蔚,幽谷深潭高林水库,群丰高寒地带的溪流、云中十三湾、丹霞明珠等。在地理区位上,五星村有黔北之咽喉要道—赤习二级公路从境内穿过,上可往重庆、贵阳,下可多条路入川往泸州。外连交通特别发达,至县城26公里,一般车行30分钟;至土城3公里,一般车行5分钟。   五星境内温湿天气、气侯,广阔的土地,丰富的水资源,以及便捷的交通条件,可适宜种植、养殖和生态旅游的开发,热忱欢迎四海宾朋观光作客和投资落业。   

九龙囤村

  九龙囤村地处土城镇3公里所辖,小九龙、新华、劳动三个自然村,全村394户,共1674人,总面积25平方公里,下辖7个村民组,村境内地质多以页岩为主,海拔500米左右,气候温和适宜种植,耕地面积1191亩,主产水稻、玉米、洋芋、红苕,经济作物以龙眼(桂圆)、板栗为主。   九龙囤村与群峰村、幸福村、黄金湾村、青杠坡村、五星村、同心村、长坝村、红卫村、团结社区、齐心村、高坪村、红花村、天星桥村、黔沿村、统一村、长征社区、水狮坝村相邻。  

同心村

  同心村位于土城镇东北部,辖7个村民组,村支两委5人,全村10.07平方公里,农户576户,人口2538人,其中少数民族6户,35人,党员36人,耕地面积1144亩,气候亚热带,重要经济作物金银花,优质大米,养殖,蔬菜,外出打工等多方经济来源。   

长坝村

  长坝村地处土城镇北部,距习水县城34公里,千年古镇土城20公里,辖12个村民组,人口3675人,土地面积5000多亩,森林覆盖面积70%以上,气候温和,全村以养殖为主,正准备大规模种植无公害反季节蔬菜,村民热情好客。拥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原始生态森林,尚存古木房建筑10多家。   全村各组均也通公路,在红联组的大田坝,正在修建游览区,休闲的避暑山庄,大田坝方圆五公里,夏天气候凉爽,空气新鲜,森林茂密,农家饭庄特色吸人,交通方便,与天鹅池风景区紧紧相连,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地方。   

红卫村

  红卫村位于土城镇北部,距离土城镇人民政府14公里,村内有两条长29公里的通组路分别盘旋在全村十个组,773户农户,3295人之间,全村有少数民族4户28人,村内地面辽阔,有22.5平方公里,地形条件分布崎岖,属半高山地带,全村森林覆盖面积为90%以上,人群居住地平均海拔在700米左右,常年平均气温在20℃左右,无霜期时间达300天左右,全村有耕地面积2675亩,田占1778亩,土占897亩,具有适应种植各种农作物的优势条件,是我镇的粮食主产区,红卫村生产的优质大米具有良好的声誉,远销省内外各地。   红卫村地处四渡赤水河的北面。村内蕴藏着很多历史文化遗产和人文景观,是一个发展旅游胜地的好地方,同时也是一个“历史文化名村”的富余之地,就如距离村委会北面约五公里处的【大石岩】石刻来说,她是明朝嘉靖年间朝廷官差奉旨伐木【修建故宫】留下的《谕文》,距今已数百年的历史记载,仍保存完好。这篇采木《谕文》石刻,无论是“研究明代修建北京故宫历史”还是“研究楷书书法艺术”或者是今天为振兴经济发展的旅游业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象这样的历史文物景点在红卫村举不胜举,再如龙君庙的庞大石柱石刻,欗木大柱雕刻和古建筑艺术;大兴田房屋古建筑;大湾头老房屋古建筑群以及干桐坝自然观光景点等,都对红卫村发展旅游业有着极为重要的探讨与开发价值。   

齐心村

  齐心村位于土城镇东部,地处赤水河支流长坝河畔,地理坐标,东经106o,北纬28o,周边与民化乡、青杠坡、五星村、赤水市、同心村、幸福村结壤,面积约13平方公里。在2003年由原齐心、五七、大坎、红溪四个自然村28个小队合并而成今的齐心村一现辖区分为9个村民组,总人口3620多人,耕地面积2300多亩,森林覆盖率70%以上,村内长坝河2公里,省道习赤公路贯穿中部,现有通村组公路约26公里。   村内有集中办公楼一栋,村卫生室二所,完全小学校一所,电站一座,罗氏古宗祠一座,金子屯古军及囤堡瞭望全村,举世闻名的四渡赤水长征之路经过村内。罗氏宗祠担任过红军伤员避所和临时军事指挥营地。   齐心村主要以农业粮食生产为主,养殖业为辅,优质大米和无公害蔬菜种植为特色的农业综合行政村。   

高坪村

  高坪村位于土城镇以南4.5公里处,国地面积10.5公里,辖四个村民组,723户,3149人,劳动力2018人,耕地面积1843亩,其中白酒工业园区建设用地932亩,1996年至今先后被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评为“文明村”、“小康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单位”、“科技创新先进单位”、“产业结构调整特色村”等。高坪村地理条件优越,光热、水源充足,无“三废”污染,具有种植蔬菜得天独后的条件。   近年来,引进科技,狠抓科学种植,大力发展绿色蔬菜生产,常年种植蔬菜1000余亩,有西红柿、茄子、无筋豆、土豆等10多个品种,年产值900余万元,成为全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高坪村还充分利用优越的地理条件,大力发展水果生产,目前已种植李子、板栗、桂圆、樱桃等经济作物,经济林规模已达500余亩,并初见成效,成为高坪村继续致富产业。在现有产业的基础上,以白酒工业园区建设为龙头,大力发展周边经济,力争在“十二五”末人均收入达3500元以上。   

红花村

  红花村位于赤水河畔土城镇西南方向,最低海拔280米,最高海拔900米,面积4.5平方公里,辖5个村民小组,478户,人口2009人,劳动力1225人,有党员20人,民兵、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组织健全,耕地面积1278亩,其中田678亩,土609亩,仁赤高速公路穿越红花,下道口在红花村,给红花村的交通运输、市场信息流通及产业结构带来了有利条件,红化村地理条件优越,阳光风向好,水源充足,无污染,具有种植蔬菜和水稻,得天独独厚的条件,近年来全村狠抓科学种植,大力发展蔬菜,全村种植糯玉米150余亩,葱子150余亩,其它蔬菜100余亩,经济林已种植樱桃、桃子、桂圆等400余亩。樱桃、桃子已是盛产期,年收入达50余万元,桂圆已初见成效,是后续致富产业,力争在十二五末,全村人均收入达3000元以上。   红花桃园位于土城镇西面2.5公里处,距红花村村委会1公里,桃园面积200亩,每年桃花盛开、桃子成熟的季节景色迷人,令人向往,是农业观光的好去处。   

天星桥村

  天星桥村位于土城镇西北面,管辖8个村民组全村718户3040人。国土面积⒍8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2450亩。村级学校一间村卫生室一间。是习水县最底海拔位置。全年无霜期270天左右。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小坝景区的大门、有古墓群、天然生成的石笋、天然生成的石桥、小坝河流四季清澈穿村而过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好地方。   天星桥村是原来的四个的自然村合并而成全村以种养为主有养殖肉肥牛的养殖户一户生猪养殖户三户养鸭养殖户一户2011年全村人均年收入3200元。   天星桥村支两委在土城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分析天星桥村的村情,在三年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带动农民从常规农业转向经济型农业发展。抓好天星桥村500多亩桂圆发展和优质大米发展以及乡村旅游发展。三年内经济收入人均增加1000元以上。   为此天星桥村的村情特向外界推荐,使外界了解天星桥,为天星桥村未来的经济发展共同努力。   

黔沿村

  黔沿村位于土城镇西北角,全村面积4平方公里,由原来的三个自然村组成,辖六个村民小组,人口1509人,398户。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点保护范围,有森林保护面积4.5万亩,其中有2万亩是习水县最原始生态森林植被,常年气温在18—30摄氏度之间,有待开发的旅游资源景点,有漏仓沟风景区和炭吁大坝寺。   

统一村

  统一村位于土城镇西部最边远的高寒山区,平地较少山头高,距土城镇政府所在地约30km,属国家自然保护区,有重点公益林33598亩,与四川古蔺县接壤,和同民镇相邻,全村辖木槐溪(原前丰村)、中统坝、坪河、红章溪四条沟,三个村民小组,146户人家,546人,总耕地面积886.38亩(其中田332.59亩,土554.32亩),常年平均气温20℃;平均亩产粮食420公斤,人均经济收入1000元左右;村干部3名;村卫生室一所,村医1名;村级寄宿制小学一所,适龄儿童56人,开设六级二班复式教学,公办教师一人,代课教师一人。   经济发展主要以生态养殖﹑种植为主:目前,全村山养黑山羊800余只,家鸡山养3000多羽,药蜂蜜500余箱,生态河鱼、石鱇点各一个;天麻种植300余箱,各类果树3万多棵,特种种植红豆杉25亩。   区内山清水秀,具浓缩了丹霞瀑布、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物多样性,环境资源综合组合集山奇、水秀、林幽、石怪一体的漏仓沟和二洞景区,具备着优质的旅游开发前提,可为游人提供着高品位,高档次的天然氧吧及休闲避暑山庄。   

水狮坝村

  水狮坝位于土城镇政府驻地1公里,位于公路和仁赤公路通过距习水28公里,辖区面积3.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00亩,其中田800亩,土400亩,人均0.5亩,并村后有6个村民小组,528户,总人口2268人,有劳动能力1524人,设支部1个,党小组6个,有党员42名。   水狮坝村花园山庄位于镇政府所在地东面700米,村委会所在地西面1公里处。主要特色:土豆花、土腊肉、土鸡、红豆腐、苕汤圆、家常小菜等。联系人:江仕英,联系电话 0852-2661168。   


黔沿村特产大全




黔沿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