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湾村,有村民组11个(团结、白合、干垭、桐子元、老房子、胜丰、新屋基、大土、冉在、中间、坪子组。沙湾村东临四川省合江县车辋镇,北接鲢鱼溪港口和四川省合江县车辋镇,南面与本市天台镇铁匠炉接壤,西面与工矿村相邻。,面积2平方公里,沙湾村户籍人口2495,户数703户,耕地420.24公顷全村2010年农业总产值967.68万元
村内企业林立,沙湾村地形四周高中间低,北部稍低,形似撮箕,海拔800米,村内环境优美,植被良好,村户籍人口2504人,706户,党员44名,入党积极份子10名。
工作目标,以“强组织凝聚作用间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创优良招商环境”开展创建活动,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以开放诚信的姿态创建优良招商引资环境,保证企业顺利落户工业园区,真正做到亲商、助商、富商、稳商。
今年以来,沙湾村紧紧围绕全年建设责任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农村卫生户厕改造列入新农村建设和村容村貌整治的重点工作,作为创建卫生村组和控制疾病流行、加强爱国卫生工作的有效切入点,采取项目整合、整村推进、示范覆盖等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农村改厕工作,取得了一定的实效。
在项目的整合上,注重实效。一是把卫生户厕改造工作与新农村建设项目、扶贫整村推进项目相结合,凡是实施农村建设项目或扶贫整村推进项目的村民组,原则上要求一并开展卫生户厕改造工作;二是有效整合能源沼气建设和国债沼气建设项目资源,凡是建有沼气的农户,一律要求改造成沼气式厕所;三是把农村改水改厕工作与初级卫生保健相结合,切实改善农村民居环境,有效防控肠道传染性疾病和寄生虫病,提高农民健康水平;四是把卫生户厕改造工作与小集镇建设和村庄规划相结合,着力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进程。
通过实施卫生户厕改造项目,农村厕所脏乱不堪、粪水四溢、污染严重的状况得到有效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得到极大改善。粪便经无害化处理,肠道传染性疾病和寄生虫病得到有效防控,群众健康水平逐步提高,农民健康文明卫生意识逐步增强,追求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正在变成广大农民群众的自觉行为.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520381003 | 564700 | -- | 查看 沙湾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滨东社区 |
滨东社区位于赤水市区东部,属城郊结合部,辖区内有赤天化、华一纸厂、省轮船公司等中小型企业42个,社区居委会地域面积约5平方公里,居民户数3254户,人口7825人。 社区内建有体育馆.文化活动场所和老年活动室1233平方的公园可供社区群众运动、健身、娱乐、休闲、学习;同时,有医院两个,门诊一个;星级宾馆1个,金华综合农贸市场1个.-等其它服务设施,可为辖区群众提供高质量服务。滨东社区居委会有5个居民小组;有专职社区干部4,劳保协管员2名.滨东社区内设党总支1个,支部4个.党员285个。 天台山,于赤水河畔的川黔边境拔地而起,直插云端,险峻雄伟。据赤水旧志记载:“天台山,在城东北,原名大佛脑,高十余里。诸山环拱,高出云表,巨石横亘。”赤水县城系贵州地势最低处,海拔只有220米;可天台山最高峰海拔1000余米,堪称巍巍险峰,黔北胜景。 每到春秋,前去天台山游览的人络绎不绝。从赤水河边出发,沿着新修的水泥路蜿蜒而上,行至古人修设的盘山石板路向上攀援。来到半山鹫岭,石级紧靠悬岩,险景迭现。这里岩石突兀,犹如雄鸡天歌,所以过去叫“鸡啄嘴”。古有峨嵋山和五台山两位和尚,遍历海内名山来到这里,见山势非凡,但“鸡啄嘴”之名不雅,就取名“鹫岭”。现在石壁上有一碑文记载了这一往事,并有诗一首,描绘了天台山所居的山形水势:“天台得路,鹫岭当前。独立远眺,心目矿然。金龙环舞,笔架撑天。丁峰远映,之水回旋。郁行显晦,皆指顾间。俗尘顿净,即此是仙。”再往前走,赤水名士石玉生手书“鹫岭”两大字刻于石壁之上,龙飞凤舞,笔力雄劲。登得千步石梯,转入天台山第一峰,此处建有寨门一座,横额“天上人间”。从这里回首纵望,十几里内尽收眼底,山水梯田,美不胜观;城镇工厂,犹如画中。峰回路转,眼前便是极险处——四十八梯。这里一面荆棘丛生,一面万丈深渊。清代有诗人这样写道:“四十八梯挂夕曛,泸南播北一山分。督邮攘袂休争界,只隔星辰不隔云。”过去,由于天台山奇峰异景,又无划定省界,川黔边民为该山的“主权”争执不休,久打官司,故双方都在主峰修建了庙宇。两庙相连,上殿为贵州,下殿为四川,民间有“贵州的屋檐水滴在四川的房子上”之说。如今,两座庙宇已修善一新。在天台山主峰之下,有一天然山洞;旧时是仁怀厅十景之一的“瀑飞仙洞”。每当春夏,雨水多时,洞中涌出泉水,飞流千尺,甚为壮观,恰似“一道寒烟锁翠薇”。现在,洞中无水,悬崖上依稀可见过去流水的痕迹。 每到春秋,攀登者仍络绎不绝。站在峰顶望去,群山环绕,人浮云表之上,好似升在九天一般。时儿微风吹散云雾,那飘如彩带的赤水河,那阡陌纵横的田畴。 |
工矿村 |
工矿村,位于赤水市东郊,全村辖12个村民组,面积2平方公里,人口2985人,964户,其中男1405人,女1580人,劳动力1841人,耕地1350.9亩。现有党员59人,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三人,高中以上文化程度12人。 全村2010年农业总产值967.68万元,比去年增加5%。村组集体经济收入60万元以上,农民人均收入3400元,比去年增长10%,人口增长率在0.5%以内,义务教育各项指标达到国家标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被评为省级“治安模范村”。 工作目标,以“强组织凝聚作用间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创优良招商环境”开展创建活动,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以开放诚信的姿态创建优良招商引资环境,保证企业顺利落户工业园区,真正做到亲商、助商、富商、稳商。 |
沙湾村 |
沙湾村,有村民组11个(团结、白合、干垭、桐子元、老房子、胜丰、新屋基、大土、冉在、中间、坪子组。沙湾村东临四川省合江县车辋镇,北接鲢鱼溪港口和四川省合江县车辋镇,南面与本市天台镇铁匠炉接壤,西面与工矿村相邻。,面积2平方公里,沙湾村户籍人口2495,户数703户,耕地420.24公顷全村2010年农业总产值967.68万元 村内企业林立,沙湾村地形四周高中间低,北部稍低,形似撮箕,海拔800米,村内环境优美,植被良好,村户籍人口2504人,706户,党员44名,入党积极份子10名。 工作目标,以“强组织凝聚作用间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创优良招商环境”开展创建活动,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以开放诚信的姿态创建优良招商引资环境,保证企业顺利落户工业园区,真正做到亲商、助商、富商、稳商。 今年以来,沙湾村紧紧围绕全年建设责任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农村卫生户厕改造列入新农村建设和村容村貌整治的重点工作,作为创建卫生村组和控制疾病流行、加强爱国卫生工作的有效切入点,采取项目整合、整村推进、示范覆盖等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农村改厕工作,取得了一定的实效。 在项目的整合上,注重实效。一是把卫生户厕改造工作与新农村建设项目、扶贫整村推进项目相结合,凡是实施农村建设项目或扶贫整村推进项目的村民组,原则上要求一并开展卫生户厕改造工作;二是有效整合能源沼气建设和国债沼气建设项目资源,凡是建有沼气的农户,一律要求改造成沼气式厕所;三是把农村改水改厕工作与初级卫生保健相结合,切实改善农村民居环境,有效防控肠道传染性疾病和寄生虫病,提高农民健康水平;四是把卫生户厕改造工作与小集镇建设和村庄规划相结合,着力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进程。 通过实施卫生户厕改造项目,农村厕所脏乱不堪、粪水四溢、污染严重的状况得到有效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得到极大改善。粪便经无害化处理,肠道传染性疾病和寄生虫病得到有效防控,群众健康水平逐步提高,农民健康文明卫生意识逐步增强,追求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正在变成广大农民群众的自觉行为.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