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贵州省 >>遵义 >> 赤水市 >> 元厚镇 >> 米粮村

米粮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米粮村谷歌卫星地图)


米粮村简介

  米粮村位于赤水市元厚镇南面,素有赤水南大门之称,在赤习公路侧面,村民居住中心地段距集镇12里,米粮村主要种植天冬、石斛、龙眼、板栗和养殖黑山羊、乌骨鸡等特色产业作为经济主要收入。
  元厚镇米粮村位于赤水市南部,是全市唯一的“百村试点”村,是省、遵义市进入赤水的南大门,素有“赤南第一村”的美誉。近年来米粮村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基础设施得到了较大改善,竹产业、蔬菜产业、龙眼产业、畜牧养殖产业等已具雏形,基层组织建设得到进一步巩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均走在了全镇前列。近年来,米粮村相继获得赤水市级先进党支部、赤水市计划生育协会工作先进集体、遵义市级文明村、全省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和镇党委政府多项表彰。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520381105 564700 -- 查看 米粮村谷歌卫星地图

米粮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米粮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红军渡社区

  红军渡社区位于元厚镇中部,辖4个居民组,习赤公路和赤水河越境而过,面积1.95平方公里,东北与高新村接壤,东南与赤水河为界,西北与石梅、石林两村相连,是全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貌特征是依山傍水、山高坡陡;土地干燥,气候炎热。   在红军渡社区新建1个党建宣传栏,新建1个休闲活动场地,经常开展社区群众文化体育活动,丰富社区群众文化生活;完善红军渡社区“留守儿童书屋”,丰富中小学生课余文化生活;启动绿色社区建设,完成老街雨棚规范工作,新改建排污管网100米以上,加大整脏治乱工作力度,加强专业保洁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加强社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大社区消防安全、治安巡查力度。构建“绿色社区”、“平安社区”、“和谐社区”。   加强社区文体设施建设,开展经常性的社区文体娱乐活动,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社区要建设图书阅览室、老年人活动室、室内健身房,有业余文化活动团队,经常开展社区文化活动和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社区居民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30%以上。   

桂圆林村

  桂圆林村地处元厚镇中南部,东邻赤水河,南与习水县土城镇天星桥村接壤,西连本镇虎头村,北与本镇石林村相连,全村分布在赤水河西岸山坡上,地形西南高、东北低,最高海拔1340米,极端气温41.5度,土壤为沙壤间有泥土,境内有溪流主要有沙陀沟、新滩沟、庆坝沟、庙子沟和小河沟。水果主产龙眼,是元厚龙眼的主要产区。   龙眼是桂圆林村的主要产业,目前桂圆林村结合正在建设中的仁赤高速公路(元厚过境段横跨全村),正在沿高速公路线可视范围建设十里赤水河龙眼长廊,初步打算以村支部为龙头,特色水果为核心,结合高速公路搬迁新居建设开展的农业休闲观光一体化产业。   

虎头村

  虎头村地处元厚镇西南部。东与本镇桂圆林村连界,西与四川省古蔺县、黄乡向阳村、本市两河口乡马六村接壤,南接习水县土城镇联名村、天星桥村,北邻本镇石林村,下辖5个村民组,离政府所在地14公里,地形西南高东北低,群众起伏,溪润纵横,村内最高海拔1730米,气候为亚热带气候,夏季酷热冬天寒冷,粮食作物有水稻、玉米、红薯、大豆等,经济作物有花生、中药材、板栗、楠竹等。境内资源丰富,经济发达。   虎头村南天门这个地方,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曾经是红军长征走过的地方,来到这个地方的人听到这个名字,好像是到了天上似的。这里树木丛丛,气候宜人,惊人的瀑布,是个度假休闲的好地方,十八罗汉拜观音会使你铭记在心。   

石林村

  石林村位于元厚镇中西部。2002年12月由原岭星村、集义村、庆丰村撤并组建,下辖观音岩、桥沟头、春坝、瓢儿埂、下坝、大岩扁等6个村民小组,总面积27.7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4419.8亩,水田面积1300亩,森林10983亩,竹林3950亩。2011年末全村有农户330户,总人口1187人。外出务工人员:296人。一组:91户,325人。二组:66户,244人。三组:63户,232人。四组:43户,169人。五组:40户,128人。六组:27户,80人。石林村东临赤水河,西与本市两河口乡马六坝村接壤,南与本镇、桂圆林村、虎头村相邻,北与本镇石梅村连界。地形西南高,东北低,地貌为两沟类一梁,属高山地区。最高海拔1600米,最低海拔280米,平均海拔940米,气候四季分明,最高温度41℃,最低温度2℃,平均温度17.7℃,年降雨量900—1200毫米,无霜期260天,年均日照1195小时。农业主产水稻、玉米、红薯、洋芋、大豆,经济作物有花生、中药材、板林、水果,林业主产松、杉、杂及少量楠竹、杂竹。   境内溪流有沙沱沟、小元厚沟,水利设施有下溪沟水库,属小(二)型工程,可灌溉石林村450亩耕地,旅游风景区有石林景区和龙凤岩景区,村内有小学一间,2011年末在校20余人,教师1人,设2个教学班。学生毕业后升入赤水七中学习。2005年修通村公路28公里投入使用。到2011年止乡村公路(主干线和支线)已有78公里投入使用。村党支部、村委会等村级组织健全,运输正常。村办公地点设在领星小学,距元厚场约2.5公里。   

米粮村

  米粮村位于赤水市元厚镇南面,素有赤水南大门之称,在赤习公路侧面,村民居住中心地段距集镇12里,米粮村主要种植天冬、石斛、龙眼、板栗和养殖黑山羊、乌骨鸡等特色产业作为经济主要收入。   元厚镇米粮村位于赤水市南部,是全市唯一的“百村试点”村,是省、遵义市进入赤水的南大门,素有“赤南第一村”的美誉。近年来米粮村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基础设施得到了较大改善,竹产业、蔬菜产业、龙眼产业、畜牧养殖产业等已具雏形,基层组织建设得到进一步巩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均走在了全镇前列。近年来,米粮村相继获得赤水市级先进党支部、赤水市计划生育协会工作先进集体、遵义市级文明村、全省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和镇党委政府多项表彰。   

高新村

  高新村位于元厚镇东南部。东与米粮村接壤,南临赤水河,西接五柱峰村,北与习水县土城镇相邻。气候四季分明,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境内宜水稻、玉米、红薯、小麦、蔬菜等农作物生长,水果盛产柑桔、梨、桃、李等。下辖7个村民组,主要以汉族、苗族聚居。境内有一老天坪水库一座。   依托仁赤高速公路和赤水各景区沿线,继续完善和扩展新农村建设内涵,加大对边远山区的普通点创建和对已创建的点的巩固提升,实施“四有五落实六到位”为主要内容的“456”巩固提升行动。即:富有产业支撑、学有内容佐证、乐有项目证明、美有档次提升;活动场地、垃圾处理场所、宣传专栏、致富项目、自我服务管理机构落实;自我管理、环境保洁、治安联防、邻里互助、致富挂帮、文体活动长效机制到位。在“黔北民居”创建和产业发展上凸显亮点,结合自然生态形成较为完美的人居、生态、产业一体的观光带,初步达到资源聚集、开发配套、人居与自然有机协调发展,达到更多群众共享改革开放成果的目的。完成“黔北民居”改造100户、普通点农户200户,及一个巩固提高点的创建。   

五柱峰村

  五柱峰村位于元厚镇东北部,东南与高新村接壤,西邻赤水河,北与葫市镇金沙村连界。全境书典型的丹霞河谷地貌,村平均海拔为960米,五柱峰景区和柏杨坪水库位于域境,土地呈红色沙壤,属亚热带气候区,一年四季分明、景色宜人。全村总面积40平方公里,下辖九个村民组,以汉族聚居。   五柱峰村属于典型的丹霞河谷地貌,平均海拔960米,地表呈红色山土,全市最大的五柱峰景区位于境内,一年四季分明,山清水秀,景色宜人。   

利民村

  利民村位于元厚镇北部。东临赤水河,西与丙安乡艾华村接壤,南与本镇陛诏村相连,北与葫市镇尖山村、金沙村连界。地域属河谷山地,地势西高东低,谷深坡陡,海拔差异大,山岭多为森林,以松、杉、杂、楠竹、杂竹为主。利民村是全镇主要楠竹产地和经济发达地区。总面积18平方公里,下辖5个村民组,主要以汉族聚居。   建成了洁净明亮的利民村村办公楼;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思想政治工作扎实有效,文化生活健康丰富,村民法制观念和科学意识不断增强,破除封建迷信,革除陈规陋习,自觉抑制-,形成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有村规民约,村民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家庭和睦,邻里团结;无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无重大刑事和治安案件。   

陛诏村

  陛诏村位于赤水河北岸,距元厚政府所在地4.5公里,东邻赤水河,南邻石梅村,西邻两河口乡马六村,北邻利民村,村平均海拔为930米,平均气温17.8度,气候四季分明,春暖夏热,秋凉冬寒。全村耕地面积1993亩,以汉、苗族聚居。   --人口总数:1540人   --所辖村:泥壁坎,板栗湾,瓦窑嘴,高坎子,大榜上,火土沟,老房子  

石梅村

  石梅村位于元厚镇西北部。东临赤水河,西与本市两河口乡马六村接壤,北与本镇陛诏村相邻,南与本镇石林村连界,离政府所在地约2公里。地势西高东低,地貌为一沟两谷,平均海拔为930米,气候四季分明,春暖夏热,秋凉冬寒。耕地主要分布在阶地和缓坡地带,高山多为森林,部分山林有白果桫椤等珍稀植物,土壤以沙壤结构为主。以水稻、洋芋、楠竹、红薯等为主要经济作物。支部、村委会等村级组长健全。  


米粮村特产大全




米粮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