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安徽省 >>六安市 >> 霍邱县 >> 范桥镇

范桥镇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范桥镇谷歌卫星地图)


范桥镇简介

  霍邱县范桥镇地处淮河南岸,城西湖西畔,西靠105国道。全乡总面积68.5平方公里。辖19个行政村,两 个街道,共有240个村民组,9069户,耕地面积5.5万亩境内沿岗河横贯南北,犹如一条天然银带把辖区土地分为东湾西岗。东部湖区地势平坦,土地肥沃,中部湾区水资源丰富,西部岗区适宜多种农物生长。 政府一班人积极带领全乡干群同心同德、艰苦创业、抢抓机遇与时俱进、加快发展,改变了过去落后的面貌,走出了一条适应范桥特点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路子,全乡两个文明建设突飞猛进。被列为全省科技扶贫试点乡、全国农科教结合示范乡。
  范桥镇是个农业乡,盛产小麦、水稻等;又是水产大乡,盛产青虾;也是麻黄鸡主产区,麻黄种鸡享誉省内外;境内铁矿资源丰富,储量巨大,草楼铁矿开采投产,范桥矿正在招商中。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68.5平方公里 341522123 237000 -- 查看 范桥镇谷歌卫星地图

范桥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范桥村 ·霍邱县旅游·霍邱县特产·霍邱县十大特产·霍邱县十景·霍邱县 0

----

查看 范桥村谷歌卫星地图
戴店村 ·霍邱县旅游·霍邱县特产·霍邱县十大特产·霍邱县十景·霍邱县 0

----

查看 戴店村谷歌卫星地图
倪庙村 ·霍邱县旅游·霍邱县特产·霍邱县十大特产·霍邱县十景·霍邱县 0

----

查看 倪庙村谷歌卫星地图
双元村 ·霍邱县旅游·霍邱县特产·霍邱县十大特产·霍邱县十景·霍邱县 0

----

查看 双元村谷歌卫星地图
龙头村 ·霍邱县旅游·霍邱县特产·霍邱县十大特产·霍邱县十景·霍邱县 0

----

查看 龙头村谷歌卫星地图
顺和村 ·霍邱县旅游·霍邱县特产·霍邱县十大特产·霍邱县十景·霍邱县 0

----

查看 顺和村谷歌卫星地图
王老庄村 ·霍邱县旅游·霍邱县特产·霍邱县十大特产·霍邱县十景·霍邱县 0

----

查看 王老庄村谷歌卫星地图
刘庙村 ·霍邱县旅游·霍邱县特产·霍邱县十大特产·霍邱县十景·霍邱县 0

----

查看 刘庙村谷歌卫星地图
龙周村 ·霍邱县旅游·霍邱县特产·霍邱县十大特产·霍邱县十景·霍邱县 0

----

查看 龙周村谷歌卫星地图
万前村 ·霍邱县旅游·霍邱县特产·霍邱县十大特产·霍邱县十景·霍邱县 0

----

查看 万前村谷歌卫星地图
老楼村 ·霍邱县旅游·霍邱县特产·霍邱县十大特产·霍邱县十景·霍邱县 0

----

查看 老楼村谷歌卫星地图

范桥镇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城关镇

  霍邱县辖镇,县府驻地。1950年成立城关镇,1958年成立公社,1961年复置镇,1992年牌坊乡并入。位于县境北部,东、西两湖之间丘岗上。面积57.4平方公里,人口8.4万。淮(南)霍(邱)、霍(邱)叶(集)公路交会于此,水运有机动船通航淮河。辖城内、关外、北关、南门、东郊5个居委会和大同、七里庙、五里墩、三里桥、牌坊、花台、龙泉、泽沟、九里墩、滕桥、南绒西、城东、城西、城南、城北15个村委会。以农业为主,产水稻、小麦、油菜子。工业有海天胶合板厂、缫丝总厂、麻纺厂、皮件厂、酿酒厂等。历史名人夏朝执法清廉的名臣皋陶,清末文学家、书法家裴景福均是城关镇人。  

河口镇

  霍邱县辖镇。1950年建河口镇,1958年成立卫星公社,1966年改河口镇,1992年艾井乡并入。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城27公里。面积49平方公里,人口2.5万。长(集)南(照)公路经此。辖河口、萧堰、艾井、朱塔、联合、十三湾、三河、林桥、柏树林、王郢、草楼、高峰、永安13个村委会和永安、人民2个居委会。以农业为主,产水稻、小麦。特产河口青萝卜。镇办企业有农具、轧花、造纸、制香等厂。  

周集镇

  周集镇位于淮河南岸,这里物种丰富,盛产水稻、小麦、大豆、高粱、红薯、红麻、花生等各种农作务,是霍邱县的一个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这里的大棚蔬菜长年向外供应周边县区,周集农贸市场是霍邱县西部重要的蔬菜的集散地。   周集镇地处霍邱县西北,隶属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东接王截流乡,西连临水镇,南与范桥、冯井两镇接壤,北与颖上县隔河相望。总面积175平方公里,辖30个行政村,共8.1万人,其中乡村人口78964人,常用耕地面积4228.7公顷。镇区功能齐全,设施配套,环境优美,是集商贸、安居为一体的新型集镇。学校、医院、银行、电信等部门齐全,自来水、供电、有线电视、宽带网已延伸至千家万户。   -   周集镇-乡镇介绍    周集镇小麦主产区农民在为小麦“解渴”  周集镇临处淮河地域,无工业发展,风景秀丽、田地优香、绿树成荫、气候怡人,再现了淮河水乡的原始大自然风貌;淮河两岸柳藤、灌木丛生多于野鸡、鸳鸯、野鸭、大雁、野兔、刺猾、白鹭等等其他国家野生保护动植珍禽繁衍栖居。   周集生猪出栏量全县第一,黄牛生产也远近闻名,周集也是皖西白鹅、麻黄鸡出产地,周集还有丰富的水产养殖资源。周集有丰富的铁矿资源,周集铁矿位居华东第一,全国第四。地下黑金既将造福于周集人民 周集镇北环西路投资建设项目开工奠基仪式。   周集的交通优势明显,有着四通八达的交通网,三十个村街基本上都通上了水泥或柏油路,105国道穿镇而过,还有建设中的阜六高速,既将动工的宁西铁路,已经使用的淮河周集港码头。   周集镇党委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农民增收为目的,努力建设美好新周集。镇政府请省规划设计院已规划了新的镇区发展蓝图,周集小城镇建设已通过市里验收,正在向创建省级文明城镇大步迈进。   -   周集镇-特色资源   周集镇有丰富的铁矿资源,周集铁矿是国内罕见的大型鞍山式铁矿,矿区由周集、张庄、周油坊、李楼、吴集等9个矿床组成,已探明储量16.5亿吨,居华东第一、中国第五。针对矿区的探矿报告、采矿规划、安全及环保评估等报告已通过专家评审。富昌矿业、诺普矿业、安徽矿业和南钢矿业集团四大探矿企业先后获得采矿权,即将正式开采。一期铁矿产矿量将达到500万吨左右,预计以后的产矿量可达到1000万吨左右的目标。  

临水镇

  霍邱县辖镇。1949年建临水乡,1958年成立前进公社,1983年复改乡,1986年撤乡设镇。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39公里,与河南省固始县隔河相望。面积87平方公里,人口5.2万。有简易公路接长(集)南(照)公路。泉河可通机船。辖临水、小店、吴台、三郢、司圩、关庙、李楼、侯郢、陈村、赵台、王岗、老郢、张郢、傅台、刘园、张庙、狮子口、魏岗、洪圩、张楼、潘庄、何庙、李圩23个村委会。以农业为主,产小麦、水稻、花生、玉米等。乡镇企业有酿酒、建筑、建材、柳编、刺绣等厂。名产“中华玉泉酒”,柳编工艺享誉海内外。.  

新店镇

  新店镇古称三桥集,西靠霍邱城关,东与寿县接壤,北与颖上县隔河相望,南临城东湖,离城关仅15公里,霍寿公路贯穿全境,新淮轮渡码头沟通淮河两岸,水陆交通方便。被称为天下第一古塘的水门公园为古镇增添了艳丽的色彩,吸引着海内外的客商和游人,誉称为“淮河至此第一镇,双湖含珠无二家”。    全镇辖28个行政村,151个村民组,7.8万亩耕地,总人口72833人,历史悠久,物产丰富,人杰地灵,交通便捷。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紧紧抓住发展机遇,充分利用了区位和资源优势,招商引资,全面实施工业强镇战略。平安驾校、三星铜业、青龙汽车销售公司等一批规模企业落户我镇。“十一·五”期间,镇党委政府在如何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镇化进程,促进区域经济快捷、健康和全面发展方面有了一些新思路,主要概括为“1234”工程。    咬定一个目标。即打造沿淮经济重镇,争取到2010年,镇域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以上。    实施两大战略。即工业强镇和教育兴镇两大战略,充分利用县城教育中心的带动效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坚持工业强镇目标不动摇,抓好工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同时加快县城新区开发力度。    抓好三项工程。即“水门公园旅游”工程、“村村通”工程和“生态富民”工程。    做活四篇文章。一是做活工业集中区文章。搞好工业集中区规划和建设,解决招商引资落户难的问题。二是做活绿色食品品牌的文章。加快农产品品牌建设,使全镇的农业资源优势变成产品优势。三是做活全民创业文章,加快工业化进程。四是做活新农村建设文章。在发展新产业,建设新村镇,培育新农民,建立新机制,塑造新风尚上做好文章。.  

石店镇

  霍邱县辖镇。1949年建石店乡,1958年成立先锋公社,1983年复改乡,1984年撤乡设镇。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府22公里。面积117平方公里,人口4.8万。通公路。辖兰桥、井岗、双庙、高桥、桥岗、傅桥、高庄、水晶宫、军庄、石店、韩老楼、孔集、陈桥口、毕郢、谷新楼、窦店、双庄、彭桥、郑塔、汪塘、韩店、纪桃园、周南圩、杨桥、三连塘25个村委会。以农业为主,产水稻、小麦。镇办企业有造纸厂、冷冻厂、雨伞厂。.  

马店镇

  霍邱县辖镇。1949年建马店乡,1958年成立公社,1983年改乡,1984年撤乡设镇。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城28公里。面积105平方公里,人口3.6万。长(集)南(照)、城(关)马(店)公路交会于此。辖水圩、西楼、五岗、溜山、泉水、煤山、黄桥、李西圩、马井、鞍北、鞍东、谢店、张井、陈山、马山、陆山、茶庵、茶台、金田、芙蓉20个村委会。以农业为主,产水稻、小麦、油菜子。镇办企业有砖瓦、石料等厂。境内地下矿藏有磷、石灰石、石煤、白云石等。全国最大的封建地主之一李梦庚庄园(李家圩)在镇境内,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孟集镇

  孟集镇位于城东湖东岸,属霍邱东部中心镇,全镇总面积154.6平方公里,耕地5161公顷,全镇辖24个行政村,1个中心集镇街道居委会,乡村13515户,总人口51142人    孟集是农业大镇    全镇盛产优质水稻、小麦、棉、麻、油菜、花生,是全县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皖西白鹅、黑猪生产闻名遐迩。    孟集商贸流通,市场繁荣    镇区面积1.8平方公里,集镇人口达8000人。集镇布局合理,道路宽敞,建筑别致,环境优美,市场繁荣。每天有通往县城、淮南、蚌埠、六安、合肥、上海、宁波等地的直达客车,个体工商户508家,日上市人流量达万人。    孟集镇是养殖业大镇    全镇年殖皖西白鹅25万只,水产养殖依托“纣王城”大圩万亩基地,水产品产量连续十年达2000吨以上,跨入全市“111”渔业致富工程之列。    孟集是一片投资的热土    孟集镇实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低门槛”的招商引资理念,已经吸引了众多家企业和客商在这里投资开发。现有三个项目亟待开发:    1、 孟集老街改造,长达1500米。    2、 孟集东湖路新街开发,长达1750米。    3、 黄冲圩、大城圩万亩水面开发。    孟集镇人民正以更高的姿态敞开大门,以更为优惠的政策,更为优良的环境,更为优质的服务,更为良好的政府诚信,竭诚欢迎各界朋友前来参观指导,投资开发,携手共创辉煌。.  

花园镇

  霍邱县辖镇。1949年建花园乡,1958年成立红专公社,1983年复改花园乡,1992年撤区并乡,刘李乡并入,1995年撤乡设镇。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35公里。面积105平方公里,人口3.7万。罗(岗)花(园)公路终点。辖刘李、康塘、天竹、合立庙、圆觉寺、齐王、迎龙、孟圩、花园、鲁台、社岗、鲁圩、鲁店、江北、安业、姚楼、高岗寺、乌江、桂北19个村委会。以农业为主,产水稻、小麦、油菜子。乡镇企业有红砖、铁木工具制造等厂。.  

扈胡镇

  霍邱县辖镇。1949年建扈胡乡,1958年成立飞跃公社,1983年复改乡,1984年撤乡设镇。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35公里。面积144平方公里,人口5.6万。长(集)南(照)公路经此,105国道穿越镇境。辖高镇、椿树、兴隆集、白马、洪山、瓦楼、棠梨店、双联、杨炮铺、八个塘、公馆、尹上楼、王粉坊、齐王庙、王棠、马陈、柴岗、龙田、前园、和平、陈圩、五楼、龚圩、南店、盐店、云居、找母河、扈胡、贡古城、桃花、新路桥、西朱塔、三里庙、蔡公馆、黄泥岗、新庄36个村委会。以农业为主,产水稻、小麦、油菜子。乡镇企业有建材、农机、针织和电子产品(微型变压器)。著名土特产有扈胡黑猪、皖西白鹅、麻黄鸡蛋、山羊板皮。养殖龟、鳖、鳝鱼。.  

长集镇

  长集镇,总面积72.1平方公里,耕地39900亩,人口28728人。改革开放以来,长集镇历届党委、政府求真务实、大胆创新,推动了全镇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1998年,国内生产总值7.2亿元,是撤区并乡前的40倍,全镇财政收84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年前的几十元猛增到现在的2180元。    20年来,长集镇农村用电、家用电器全面普及,村村通电话,家家有电视,村村通了砂石路。乡镇企业发展迅速,目前全镇乡镇企业拥有固定资产5300余万元,在六安地区跃入乡镇企业前5强。畜牧业涌现出珠辉塘科技立体种养殖模式。农田基本建设方面完成了九千余亩中低产田的治理改造及配套工程。在教育上投入一千万元,实现了“两基”工作的0达标。投入了2700余万元启动集镇建设,集镇面貌焕然一新。 皖西正昌饲料公司是长集镇人民政府与江苏正昌集团合资共办的,以生产各种畜禽全价颗粒饲料为主的高科技企业,总投资2000万元,占地20亩,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皖西正昌采用当今世界最先进的饲料生产设备和引进美国一流的百瑞尔高新技术配方,以及国际最先进的管理经验,年产12万吨的551乳猪料、951乳猪料、553中猪料、151猪料、精鸡、鸭、鱼等二十多种系列,94、95连续两年获国家金奖,中国饲料百强企业。    农村小城镇建设靠“五动” 重视和加快小城镇建设是近阶段及至很长一个时期农村基层工作的着重点。小城镇建设是一项综合工程,跨度大,涉及面广,是一个社会化工程。我认为,加快小城镇建设主要靠“五动”。   一、靠规划启动。农村小城镇规划重在立足于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功能齐全,保护耕地的基础上,注重城区个性化、环境优美化、市容园林化、城乡一体化的效果。有一个好的规划,就能吸引更多的农民城镇。好的规划更能提高全社会遵守规划的意识,抓好规划是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的启动点。   二、靠工业拉动。小城镇建设的目的是发挥城市经济的作用,从而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城市经济的根基是工业和商业,工业是城市经济的主导产业,农村小城镇发展的快慢取决于工业发展的速度。一个1万多人口的小城镇,必须有三千人从事手工业和机械工业生产,使城市劳力就业率固定在40%以上,只有这样,才能稳定城区人口,吸纳农业人口。.  

乌龙镇

  霍邱县辖乡。1949年建乌龙乡,1958年成立红卫公社,1983年复改乌龙乡,1992年撤区并乡时陡岗乡并入。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42公里。面积103平方公里,人口3.5万。有简易公路北接105国道。辖陡岗、响水堰、长沟、砖井沿、鹰塘、丁店、友联、跑马岗、马庙、乌龙、知母岗、堰口店、铜佛、松树庙、黄大-庄、庙店、四里棚、尹老庄、烟墩、唐岗店、街道21个村委会。以农业为主,产水稻、小麦、蚕茧。乡办有砖瓦、铁木工具制造厂等企业。.  

高塘镇

  霍邱县辖乡。1949年建高塘乡,1958年成立跃进公社,1983年改高塘乡,1992年撤区并时吴集乡并入。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府23公里。面积129平方公里,人口5万。有简易公路通县城。水运经沿岗河通淮河。辖高塘、龚浅、冀台、朱老庄、西圩、八里店、五里庄、新桥、赵庙、傅井、张罗、赵西楼、冲西、吴集、龙井、二道堰、陆塘、田郢、长山、粉坊、环山、渠东、裕民、尚塘、韩庄25个村委会。以农业为主,产水稻、小麦。乡办企业有砖瓦厂、代农加工厂和鱼苗繁殖等。.  

龙潭镇

岔路镇

  霍邱县辖乡。1949年建岔路乡,1961年成立公社,1983年复改乡,1992年撤区并乡时周店乡并入。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23公里。面积86平方公里,人口3万。霍(邱)姚(李)公路经此。辖岔路、卧龙集、韩冲、临沣、天堂、张圩、宋草楼、邢楼、胡桥、外圩、大竹园、周店、水楼、宝盒、洪城、共同、黄店、黄棚、汤楼19个村委会。以农业为主,产水稻、小麦、油菜子。乡办有食品加工、建材、建筑等企业。盛产莲籽。古迹莲花寺,尚存千年古柏。.  

冯井镇

  霍邱县辖乡。1949年建冯井乡,1958年成立公社,1983年复改乡,1992年撤区并乡时白庙乡并入。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城34公里。面积121平方公里,人口5.1万。105国道过境。辖白庙、宋郢、猫台、黄虎庙、苏庙、腰屋、马圩、上园、牛庙、彭店、杭庙、梓庙、周楼、新街、联郢、八里庄、屠瓦房、马鞍山、桃树园、杜老庄、周圩、何岗、团山、双圩、蝎子山、中军楼26个村委会。以农业为主,产小稻、小麦、油菜子。乡镇企业产品以水泥板、石料、砖瓦为主。红一方面军参谋长徐克勋,为牛庙村人。.  

众兴集镇

  霍邱县辖乡。1949年建众兴集乡,1958年成立五四公社,1983年改众兴集乡,1992年撤区并乡时西皋乡并入。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37公里。面积96平方公里,人口3.2万。霍(邱)叶(集)、众(兴)姚(李)公路交会于此。辖众兴集、马城墩、吴楼、燕窝塘、油坊、林祠、赵河沿、人民、洪岗、陈家庙、西皋、大王集、小台、吊楼、糖坊、唐老庄、灯笼岗、马林18个村委会。以农业为主,产水稻、小麦、油菜子。乡镇企业主要产品为波纹面、膨化食品。老红军、中将张家道均为众兴集人。.  

夏店镇

  霍邱县辖乡。1949年建夏店乡,1958年成立冲锋公社,1983年改为夏店乡,1992年撤区并乡时砖洪乡并入。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32公里。面积86平方公里,人口3.4万。长(集)花(园)、夏(店)固(镇)、周(店)吴(阳)公路贯穿乡境。辖夏店、李桥、砖佛寺、黄竹园、平楼、何大-庄、三口塘、砖井、院墙、胡店、砖洪、周台、民安、槐台、寺城、周古堆、枣林岗、陈老庄、洪堰桥19个村委会。以农业为主,产水稻、小麦、油菜子。乡办企业有窑场、林场、铁木农具加工等厂。海军少将、老红军赵友大为夏店人。.  

曹庙镇

  霍邱县辖乡。1950年建曹庙乡,1958年成立五四公社,1983年改曹庙乡。1992年撤区并乡时吴阳乡并入。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41公里。面积77平方公里,人口3.1万。霍(邱)姚(李)公路过境。辖曹庙、罗楼、袁圩、韩老郢、西郢、红塘、杜祠、甄岗、陈大-庄、新建、滚龙、回龙地、黄郢、双桥、小郢、墩塘、胡台、横大路、南阳庙19个村委会。以农业为主,产水稻、小麦、油菜子。乡镇企业有大轮窑、水泥预制粮食加工厂。.  

范桥镇

  霍邱县范桥镇地处淮河南岸,城西湖西畔,西靠105国道。全乡总面积68.5平方公里。辖19个行政村,两 个街道,共有240个村民组,9069户,耕地面积5.5万亩境内沿岗河横贯南北,犹如一条天然银带把辖区土地分为东湾西岗。东部湖区地势平坦,土地肥沃,中部湾区水资源丰富,西部岗区适宜多种农物生长。 政府一班人积极带领全乡干群同心同德、艰苦创业、抢抓机遇与时俱进、加快发展,改变了过去落后的面貌,走出了一条适应范桥特点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路子,全乡两个文明建设突飞猛进。被列为全省科技扶贫试点乡、全国农科教结合示范乡。   范桥镇是个农业乡,盛产小麦、水稻等;又是水产大乡,盛产青虾;也是麻黄鸡主产区,麻黄种鸡享誉省内外;境内铁矿资源丰富,储量巨大,草楼铁矿开采投产,范桥矿正在招商中。  

潘集镇

  霍邱县辖镇。1949年建潘集乡,1958年成立先锋公社,1983年改潘集乡,1992年撤区并乡时左王乡并入。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17公里。面积119平方公里,人口4.5万。有公路北通罗岗接淮(南)霍(邱)公路。辖左王、李岗、汪冲、韩郢、西王郢、秦嘴、秦桥、大新庄、马岗、周岗、马郢、潘北、黄一、堰套、朱郢、潘东、汪庄、玉皇、王祠、刘楼、东申岗21个村委会。以农业为主,产水稻、小麦。乡镇企业有窑厂、苇柴厂、建筑公司、预制厂等。.  

彭塔乡

  霍邱县辖乡。1950年建彭塔乡,1958年成立红升公社,1983年复改彭塔乡,1992年撤区并乡时西隐贤乡并入。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城31公里。面积91平方公里,人口4.3万。有简易公路接罗(岗)花(园)公路。辖西隐贤、隐北、赵圩、隐南、东滩、松台、梁店、高楼、彭塔、梁堂、顺河、汪店、戴台、金古堆、陡神店、刘郢、陈楼17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红麻。乡镇企业产品以红砖、麻油、饲料为主。.  

王截流乡

  王截流乡位于安徽六安市霍邱县。下辖:   341522201200 210 西稍村   341522201201 210 王截流村   341522201202 220 茶袁村   341522201203 220 闸上村   341522201204 220 小刘台村   341522201205 220 老圩村   341522201206 220 三桥村   341522201207 220 韩台村   341522201208 220 沟里村   341522201209 220 张岭村   341522201210 220 东湾村   341522201211 220 陈郢村   341522201212 220 闸下村   341522201213 220 王楼村   341522201214 220 李郢村   341522201215 220 南滩村   341522201216 220 朱张村   341522201217 220 下楼村   341522201218 220 曾王村   341522201219 220 长马村   341522201220 220 雷李村   341522201221 220 军台村   

临淮岗乡

  临淮岗乡原名姜家湖乡,位于霍邱县北部,横跨淮河两岸,全乡总面积 118平方公里, 16个行政村,120个村民组,人口 48433人,耕地 3.68万亩,是六安市唯一的行洪乡镇,也是淮河中游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主体工程所在地。2004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将实现3.41亿元,比上年增长9.2%,财政收入390万元,人均纯收入1840元上年。比上年增长15%。    临淮岗乡系沣河尾部,土壤肥沃,物产小麦、水稻、大豆、花生、瓜果、尤其湖滩地盛产杞柳,被当地群众称为“金根银苗”。龙头企安徽庆发集团主营柳编,集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年产值超亿元。集团董事长姜一勇获“全国劳动模范”光荣称号,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成为淮河岸边人民的骄傲。    临淮岗乡水陆交通便利,境内新建的安徽省城西湖退水闸、十二孔深孔闸、船闸、姜塘湖进洪闸将成为连接南北、贯通东西的动脉。根据工程建设的需要,全乡迁移安置移民近万人。按照县委、县政府“服务大工程,建设大临淮,谋求大发展”的要求,高起点、大手笔地规划了临淮岗新镇,总体设计 3平方公里,目前新镇建设已基本完成配套设施正在实施阶段。30米宽的临淮路 、临丰路 、临新路 、新街路 、淮康路、霍临路六条街,呈现三横七纵分布,内设12个小区,镇直单位24个,建自来水厂2处,日供水 9000吨,建污水处理厂一处,沿主要街区和道路两侧,南护坝 、南灌渠成片绿化芳草遍地;桥头公园、农民公园、假山、喷泉引人驻足,留连忘返;镇区主次干道路灯齐备 ,汽车站一个,停车站四处,建有大型文化活动中心、科技馆、卫生院等。    新镇的服务功能完善,各职能部门在黄金地段设立网点。供电所、信用社、庆发超市、八建商贸楼、天华工艺品交易中心等均为四层以上建筑,占地 48亩的农贸市场和占 43亩的柳编大市场已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柳编是新镇的特色,千家万户的柳编加工业,将使临淮岗新镇成为“中国柳编第一镇”,交通是新镇的优势,淮河大堤搭起的淮河“桥”,十万吨吞吐量的码头必将使新镇成为淮河中流的水陆交通枢纽,大型商贸集散地。.  

城西湖乡

  城西湖乡成立于1992年撤区并乡,全乡面积110平方公里,共青19个村民委员会,下辖254个村民小组,全乡人口5.4万,耕地5.1万亩。行政在编人员36人,站所15个,村小17所,职业初级中学2所,教职工300人。成立以来,历届乡党委政府坚定“农业稳乡,水产立乡,科教兴乡,企业强乡”的战略发展思路,励精图治,奋发图强,将一个穷在水上,志上水上的乡推上全县财政第一乡的位置,目前全乡年工农业总产值达1个多亿,财政收入近600万元。    主要经济社会预期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地方财政收入增长6%;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农业总产值增长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18%;乡镇企业营销收入增长6.5%,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4‰以内。.  

宋店乡

  霍邱县辖乡。1949年建宋店乡,1958年属“八一”公社,1983年改为宋店乡,1992年撤区并乡时俞林乡并入。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16公里。面积114平方公里,人口4.3万。霍(邱)叶(集)公路经此。辖俞林、八里、夹洲、贾圩、古城、看湖墩、楼园、胜利塘、山洪、圈行、田塘、潘台、官塘、赵楼、庙庄、六里、张集、李油坊、砖桥店、留城寺、北寺、台岗、南四23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以农业为主,产水稻、小麦、油菜子。乡镇企业以建材为主,有窑厂、水泥预制件厂、粮油加工厂等。.  

三流乡

  霍邱县辖乡。1949年建三流集乡,1958年属“八一”人民公社,1983年改为三流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20公里。面积102平方公里,人口3.4万。霍(邱)叶(集)公路经此。水运经城东湖可达城关镇。辖三流、寨岗、长岗、九丫槐、双塔寺、古井岗、李东楼、老集、香塘、靳桥、曹墩、宋桥、九井、新华、香店、椿红、马南园、张老园、街道19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以农业为主,产水稻、小麦,养殖鱼、虾。乡镇企业有柳编、造船等。.  

邵岗乡

  霍邱县辖乡。1949年建邵岗乡,1958年成立高锋公社,1983年改邵岗乡,1992年撤区并乡时坎山乡并入。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城12公里。面积97.7平方公里,人口2.9万。有简易公路通县城。辖坎山、园林、潘嘴、上郢、楼湾、尧塘、联圩、何郢、古井、松山、古埂、焦桥、邵岗、范新楼、范圩、罗圩、沣河、茨墩18个村委会。以农业为主,产水稻、小麦、棉花。乡镇企业以造船、皮革、柳编为主。.  

白莲乡

  霍邱县辖乡。1949年建白莲乡,1958年建五星公社,1983年复改白莲乡,1992年撤区并乡时牛集乡并入。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21公里。面积93平方公里,人口3.1万。公路可达县城。辖牛集、王水圩、杜堂楼、老园、珍珠、刘桥、新塘、长塘、桥头、白莲、七井、满仓房、窑流、井庄、三岔路、丁堰、西河、五星18个村委会。以农业为主,产水稻、小麦、油菜子。乡镇企业产品有蜡烛、塑料制品、猪鬃等。.  

冯瓴乡

霍邱经济开发区

  341522400200 123 吴集村民委员会   341522400201 123 长山村民委员会   341522400202 123 二道堰村委会   341522400203 123 马圩村民委员会   341522400204 123 彭店村民委员会   341522400205 123 环山村委会   341522400206 123 白庙村民委员会   341522400207 123 猫台村民委员会   


范桥镇特产大全




范桥镇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