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安古景社区位于赤水河畔丙安古镇,占地3平方公里,距赤水市区25公里,社区辖太平、平治、安居三个小区,常住人口216户933人。古景社区是丙安乡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全乡政治、经济、文化、商贸的中心。
1965年成立丙安街道居委会,辖四个居民小组,居委会设在丙安场上。1971年至1972年整党建党后,丙安街道建立党支部。2004年8月根据有关文件精神,整合社区,转变社区工作职能,建立服务型社区。将原丙安街道居委会更名为丙安古景社区,将原4个居民小组改为太平、平治两个小区,将古镇对面赤水河北岸建设居民户设为安居小区。建立社区党支部,负责社区党务、社务工作,社区设在原丙安乡政府办公楼。社区境内有乡机关、学校、企业、事业单位及其社区团体17个,工商户71户,社区设有露天农贸市场1个,占地300m2,社区居民围绕旅游业发展,以从事旅游服务、商贸为主,有三分之一人员发展竹产业,从事竹木加工、销售。
丙安古镇和丙安红一军团纪念馆,成为丙安两大旅游品牌,2006年接待中外游客5万人(次)以上,综合收入200万元,旅游成为丙安兴乡主要产业之一,丙安古镇人口居住比较集中,水陆交通比较便捷。解放前是川盐从水上进入贵州的必经之路和集散地,是历史悠久的军商古城堡,居民住房较为特殊,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吊脚楼)。2006年7月12日,贵州省人民政府将丙安古镇命名为省级历史文化古镇。
古景社区欢迎你!社区居民以满腔热服务旅游发展,留住四方游客。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520381201 | 564700 | -- | 查看 古景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古景社区 |
丙安古景社区位于赤水河畔丙安古镇,占地3平方公里,距赤水市区25公里,社区辖太平、平治、安居三个小区,常住人口216户933人。古景社区是丙安乡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全乡政治、经济、文化、商贸的中心。 1965年成立丙安街道居委会,辖四个居民小组,居委会设在丙安场上。1971年至1972年整党建党后,丙安街道建立党支部。2004年8月根据有关文件精神,整合社区,转变社区工作职能,建立服务型社区。将原丙安街道居委会更名为丙安古景社区,将原4个居民小组改为太平、平治两个小区,将古镇对面赤水河北岸建设居民户设为安居小区。建立社区党支部,负责社区党务、社务工作,社区设在原丙安乡政府办公楼。社区境内有乡机关、学校、企业、事业单位及其社区团体17个,工商户71户,社区设有露天农贸市场1个,占地300m2,社区居民围绕旅游业发展,以从事旅游服务、商贸为主,有三分之一人员发展竹产业,从事竹木加工、销售。 丙安古镇和丙安红一军团纪念馆,成为丙安两大旅游品牌,2006年接待中外游客5万人(次)以上,综合收入200万元,旅游成为丙安兴乡主要产业之一,丙安古镇人口居住比较集中,水陆交通比较便捷。解放前是川盐从水上进入贵州的必经之路和集散地,是历史悠久的军商古城堡,居民住房较为特殊,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吊脚楼)。2006年7月12日,贵州省人民政府将丙安古镇命名为省级历史文化古镇。 古景社区欢迎你!社区居民以满腔热服务旅游发展,留住四方游客。 |
三佛村 |
三佛村位于丙安乡东南部,地域面积56.5平方公里,海拔500米至1267米,属半高、高山地带,东面与元厚镇接壤,南面与两河乡彼邻,西面与复兴镇凯旋村共界,北面与丙安古景社区、丙安村相交,全村辖8个村民组,617户,人口2142人,其中:男1173人,女989人,劳动力1178人。耕地面积2503亩,其中:田1773亩,土730亩。山林面积66515亩,其中:楠竹面积21855亩,月台山楠竹林为赤水真正的楠竹竹海,有竹海之称。 2002年按照上级撤小村并大村精神,由原来清河、人民、洞坪三个村合并而成,命名为三佛村,辖八个村民组。并大村前的清河村于1984年由长里、清河两个大队合并而成,命名为清河村。并村前的人民村由月台、人民两个大队合并而成,命名为人民村。并村前洞坪村由清塘、洞坪两个大队合并而成,命名为洞坪村。 三佛村地域辽阔,占丙安乡地域面积40%以上,人口占全乡近三分之一,森林资源丰富,林业收入占农民家庭收入60%以上,每年能采伐楠竹40万根,出售杂竹2500吨。农业生产主产水稻、玉米、红苕等农作物。农村实行改革开放,农民生活和农村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显著提高,现在三佛村农民生活已经越过温饱线,绝大多数农户也步入小康行业。 |
艾华村 |
艾华村位于丙安乡东部,地域面积45.5平方公里,东面与葫市镇接壤,南面与三佛村原月台村民组相邻,西面与丙安村正安村民组共界,北面与丙安村、旺隆镇鸭岭村相交,现有502户1707人,劳动力977人,其中:男921人,女786人,辖4个村民组,耕地面积1863亩,其中:田1504亩,土359亩,林地面积51813亩,其中:楠竹11491亩,杂竹9000亩。 2002年,根据上级撤小村并大村精神,由原来的瓦店村、艾坪村合并为艾华村。原瓦店村在1984年撤小村并大村时,由瓦店大队、川华大队合并而成,命名为瓦店村。原艾坪村在1984年撤小村并大村时,由艾国大队和艾坪大队合并而成,命名为艾坪村。 艾华村地域辽阔,川华、瓦店两个村民组村民居住比较分散,艾国、艾坪村民居住较为集中,林地状况差异较大,川华、瓦店两个村民组楠竹面积居多,杂竹次之,另有部分杉、松、杂木和薪炭林。艾国、艾坪两个村民组杂竹面积占整个林地面积50%以上,每年能出售杂竹5500吨,出售楠竹25万根,杉、松、杂木较少,近年基本未采伐出售。 艾华村农业生产状况,川华、瓦店两个村民组属半高山、高山地区,水田面积相对较少,产量也较低,经济收入主要是林业(楠竹、杂竹)。艾国、艾坪两个村民组,地理位置和条件要好一些,首先是交通问题,赤习公路贯穿两个村民组,交通运输较为便捷。水田面积比川华、瓦店两个组要多,水稻产量也要高一些,村民的生活水平和经济收入比1986年以前有较大提高,大多数村民已经进入小康行业。 |
丙安村 |
丙安村位于丙安乡西北部、地域面积30平方公里,东面与艾华村相邻,南面与三佛村共界,西面与复兴镇风溪村接壤,北面与天台镇相交,总人口数2182人,农业人口2171人,非农业人口11人,有耕地面积2085亩,林地面积10478亩(其中竹林面积6200亩),辖正安、南坭、团结、平星4个村民组,已修建通村公路28.5公里。 丙安村于2002年根据上级撤小村并大村精神,由原来的平星村、南坭村合并后命名为丙安村。撤并前的南坭村于1984年根据上级要求,由正安、南坭两个大队合并后,命名为南坭村,辖七个村民组;平星村由团结、平星两个大队合并后,命名为平星村,辖十三个村民组。 丙安村地处河谷、半高山、高山,形成梯形状态,农业生产以种植水稻、玉米、红苕、洋芋、大豆为主,兼种小麦、胡豆、豌豆等其他农作物。林业以楠竹、杂竹、杉、松、杂为主,森林资源比较丰富,年平均采伐楠竹25万根,杂竹4500吨。农业政策放宽后,村民有的外出打工,有的经商办企业,特别是减掉农业税、农特实施退耕还林政策后,农民造竹积极性非常高,2001年到2006年共退耕还林7504亩,到2006年底农民人均林地面积达21亩,林业已成为农民的支柱产业,村民生活,居住条件都有很大提高,现已越过温饱线步入小康行业。 联系地址:贵州省赤水市丙安乡丙安村党支部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