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渡村处白云乡东北部,村的建立是根据赤水市委、市政府关于村、组撤小并大的精神,于2002年11月建立的村,总户数1145户人口4194人。全村国土面积、耕地面积有:2677.3,其中田2257.4亩、土419.9亩、林地面积2677.2亩、退耕造竹2508亩。全村辖8个村民组:丰水组(干田子、平子头、石板田、学堂榜、金桂湾)、回龙组(石坎上、大屋基、碾子组)、大沟头(大沟头、小屋基、安基坝)、新屋基组(新屋基、班竹林、山包上)、凉水湾组(大田坎、凉水湾、下坝)、牟家湾(牟家湾、张湾)、白米坝组(白米坝、小湾子、大石湾、南坳上、九棚坎)、黄桷坪组(黄桷坪、新房子、河嘴上、尖山子)。田渡村北与四川虎头五亩村五亩组隔河相望,南接本乡白云村同心组,西与本市长沙镇石场村宝珠组为界,东与本市长沙镇笃睦村五松台组隔河相望。
田渡村地貌总体为南高北低的斜坡地带,最高海拔约700米(分水缺),最低海拔处(泥滩坝)216米,平均海拔约410米。
田渡村北面、东面、南面均是习水河环绕,村中部回龙小溪穿境而过,自然灾害较少,历来没发生较大的自然灾害。
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红苕、洋芋、蔬菜、沙田柚子,有少量龙眼、荔枝、桃、李等水果。有93年建立的小屋基柚子示范园50亩。
二、政治、经济情况
田渡村自2002年11月建村以来,即成立了田渡村党总支,下设2个党支部,支部书记更替情况:何志强(2002.11——2003.10)、王永昔(2003.11——现在)。委员有:黄仕华、赵永芳、黄健,村委主任更替:王永昔(2002.11——2003.10)、赵永芳(2003.11——现在),村民委员会委员有:尹技伦、王健、胡德贵、吴贵良。全村党员56人,建村以来新发展党员6名。田渡村人大代表17名,村民代表65名。田渡村设有共青团、武装民兵、妇女、老年协会、治保、调解等均由村两委兼任,开展工作。村办公楼设在石坎上。
建村以来民政发放救济钱物折款约3万元,救济140人、救灾130人,列入五保户供养6人,最低生活保障120户139人。
田渡村常年种植水稻1800亩、玉米300亩、红苕300亩、洋芋80亩、蔬菜100亩。到2006年底常年外出务工人员1560人,务工年收入人均5000元,农民人均纯入2000元。
田渡村近年出现的养殖大户有:
养猪大户:王明辉、周才高、袁付洲
养鱼大户:尹玉书、钟洪明、王永昔
田渡村为乡政府所在地,赤长公路穿境而过,以赤长路为依托,近年修建了回丰公路(回龙山—丰水,4公里)、回天公路(回龙山—天堂坝,3公里)、田白公路(田渡滩—白米—黄桷坪—下坝,7公里)、通横公路(3公里)共17公里通村公路,交通网络基本形成。有多条大石板路,境内近年建有荔枝溪通村公路桥和沟人行桥。有渡口三个:凤皇村渡口、楠木林渡口、田渡滩渡口。
全村于2003年完成农网改造,各农户通电、通水、通路、通电话、电视,已完成“四在农家”创建点4个。主要有:安基坝、石坎上、下坝、尖山子,建沼气池70口。
三、文化、卫生情况
田渡村有闭路电视300户、小天锅用户300户、彩色电视机400台、黑白电视机200台,村委图书室有种类图书300册、报刊10种。田渡村荔枝溪清代树抱碑和下坝古坟牌坊具有一定文物历史价值。
田渡村有村级卫生室3个,分布在:泥滩坝、荔枝溪、回龙山,有乡村医生3人,在乡卫生院领导下开展卫生防疫、妇幼保健、合作医疗等工作。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520381204 | 564700 | -- | 查看 田渡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白云社区 |
白云社区成立于2004年9月,辖白云街[乡政府驻地]和平滩街两个居民小组。共有330户809人。有商业网点46户,常年从业人口58人,从事餐饮业4户13人,从事副食27户88人,从事加工业3户6人,医疗个体5户5人,其他245户639人。 为进一步加强整脏治乱工作,努力构建‘人文白云、项目白云、生态白云、和谐白云“着力抓好卫生工作,社区组织自愿冲街服务队于每周星期一组织冲街。名单如下:胡志勇--钟红全--赵本勤--龙正辉--胡元文--严本高--潘克萍--周见平--马成会--袁昌华--罗立平--高得华--程远强--程远冲--王云礼等。 |
平滩村 |
平滩村位于白云乡西南部,是根据赤水市撤小村并大村的精神于2002年11月份成立的,全村总户数1142户4246人。国土面积26.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256亩,其中田2614亩、土642亩,林地面积24816亩,退耕造竹2956.23亩,楠竹面积3623亩。全村辖10个组:竹同组(竹同井、渔塘湾、狮子山)、勒牛组(勒牛、瓦窑、花厅)、会元(会元、湾头、二斗)、贯子口组(贯子口、水竹林)、九岭组(犁元坪、中云头、对窝岩)、蒿枝组(厢子岩、白杨湾、合水榜、蒿枝)、茅草组(茅草、内口、青杆林)、平滩组(平滩、沙坝子、田坎上)、羊圈组(羊圈、茶坝、龙井坪、降头坎)、中同组(中同元、管加田、核桃坪)。平滩村北部与四川合江县凤鸣镇凤凰村为界,南部与本市旺隆镇朝阳村富顺组接壤。西面与四川省合江县凤鸣镇海棠村相邻,东与本乡白云村大南告组为界,与本乡白云村大富组相连。 平滩村地貌总体南高北低。最高处(老鹄山)海拔1016米,最低处擦耳岩海拔260米,平均海拔665米,有一平滩小溪发源于旺龙镇漏风哑,由南穿过平滩街向北流淌。平滩村自然灾害相对较多,曾发生的自然灾害有2004年6月发生的2处山体滑坡,2006年7月平滩街因平滩小溪夜间大雨涨水1.2米,街道居民房底面被淹进水,门面全部冲烂,所幸无人员伤亡,损失10万元。 平滩村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红苕、蔬菜、茶叶等,有九条岭楠竹面积约14400亩,年产楠竹30余万根、笋子3余万斤。 二、政治、经济情况 平滩村自2002年11月建村以来,即成立平滩村党总支下设4个党支部,党总支书记更替:谢廷江(2002年11月—2004年11月)、冯昌文(2004年12月—2006年3月)、吴平英(2006年4月—现在),支部委员先后有:冯昌云、黄建明、徐测林、罗志平。 平滩村村民委员会主任更替:冯昌云(2002年11月—2004年11月)、吴平英(2004年12月—2006年3月)、徐测林(2006年4月—现在),全村共有党员75名,建村以来新发展党员8人,有人大代表18人,村民代表46人。平滩村没有计生共青团、民兵、妇女、老年、治保、调解等组织,均由村两委成员兼任并开展工作,村办公楼设在平滩街。 建村以来,到2006年底常年外出务工人员1400余人,务工年人均收入3万元,2006年度农民人均纯收入1761元。 平滩村近年出现的养殖大户有: 养禽大户8户,养猪大户7户,养鱼大户16户,养羊大户5户. 平滩村以赤长公路、平凤公路为依托,近年修建了关九公路(关音角至九岭)7公里,平勒公路(平滩至勒牛岩)3公里、宝坪公路(宝灵观至平滩)5公里,共15公里,通村公路网基本形成。有大石板路相连,境内有公路桥六座,其中两座为省道桥,两座为乡道桥,两座为人行桥(平滩街连街桥)。 全村已进行农网改造,通优质电、通水、通路、通电话,已完成“四在农家”创建点3个,主要有:羊圈田、田坎上、蒿枝。 三、文化、卫生情况 平滩村有闭路电视300户、小天锅200多户、彩电400台、黑白电视500台,村委图书室有各类图书500余册、报刊7种,平滩村平滩街口处的清代树抱碑有较高历史价值。已是一大奇观,平滩村自然风景,瀑布、随处可见,平滩沟清凉、幽静、桫椤成片有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 平滩村有村级卫生室4个,分布在:平滩、新黔、群力、新田,有乡村医生6人,在乡卫生院领导下,开展卫生防疫、妇幼保健、合作医疗工作。 |
白云村 |
白云村位于全乡中部,村的建立是根据赤水市撤小村并大村的精神于2002年11月份成立的总户数631户2344人,全村国土面积12.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114亩,其中田1366亩、土748亩,林地面积13158亩,退耕造竹1511.56亩,楠竹面积7895亩。全村辖4个组:同心组(松木克、通树坪、新龙湾、屋基坪、王榜)、大富组(大南告、富春山、文昌宫)、育新组(天堂坝、马村、三台坝、四花坪、转龙坝)、幸福组(石板溪、常乐寺、正坝、学堂头),白云村北部与本乡田渡村兰告上组相连,南与田渡村丰水组接壤,西与本乡平滩村羊圈组相连,东与田渡村回龙组为界。 该地貌总体南高北低,最高处(雨尖山)1050米,最低处天堂坝庄子上,海拔260米。平均海拔517米。白云村无较大水库,只有零星小溪沟,自然灾害较少,历来未发生过较大自然灾害。 白云村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红苕、洋芋、蔬菜、沙田柚,有少量龙眼、荔枝、桃、李等水果。有幸福楠竹林面积约945亩,年产楠竹2.5万根、笋子1.5万斤。有93年建成的通树坪示范园60亩。 二、政治、经济情况 白云村自2002年11月建村以来,即成立了白云村党支部,支部书记高涌(2002年11月—现在),委员先后有:袁昌勇、袁显奎、严富全,村委会主任袁显奎(2002年11月—现在),村民委员会委员先后有:袁昌勇、严富全、袁思梅、汪应平。全村党员40名,建村以来新发展党员9名,有人大代表11名,村民代表35名,白云村设有共青团、民兵、妇女、治保、调解等组织,均由村两委成员兼任开展工作。村办公楼设在通树坪。 建村以来民政共发放钱物折款2.5万元,救济1128人次,救灾24人,列入五保户供养8人,最低生活保障5户16人。 白云村常年种植水稻1585亩、玉米678亩,红苕725亩、洋芋52亩、蔬菜158亩。2006年底常年外出务工人员528人,务工人均年收入5200元,农民年人均纯入1980元,白云村近年出现的养殖大户有: 养禽大户:8 养猪大户:12 养鱼大户:15 养兔大户:20 白云村依托过境赤长公路修建了新转公路(新龙湾至转龙坝)5公里,大学路(大兰告至学堂头)10公里,通尖路(通树坪—尖山子)白云村段1公里,有幸福组的学堂头未进行农网改造,用电质量低劣,不能正常照明和用电加工等,其余均能正常通电。全村农户通水通电通路较好,已完成“四在农家”创建点3个:通树坪、山台坝、富春山,已建沼气池43口。 三、文化、卫生情况 白云村有闭路电视135户、小天锅325户、彩电450台、黑白电视机10台,村委图书室存书212册、报刊12种,白云村有四花坪清代古坟群和明代起建的常乐寺具有较高历史价值。另有正坝水库、青山水库、富春山渔塘和幸福万亩竹海,有较高旅游开发价值,四花坪的金钗石斛种植示范园有较高观赏价值。 白云村有村级卫生室2个,分布在:大兰告、严氏祠,有乡村医生4人,在乡卫生院领导下开展防疫、妇幼保健、合作医疗等工作。 |
田渡村 |
田渡村处白云乡东北部,村的建立是根据赤水市委、市政府关于村、组撤小并大的精神,于2002年11月建立的村,总户数1145户人口4194人。全村国土面积、耕地面积有:2677.3,其中田2257.4亩、土419.9亩、林地面积2677.2亩、退耕造竹2508亩。全村辖8个村民组:丰水组(干田子、平子头、石板田、学堂榜、金桂湾)、回龙组(石坎上、大屋基、碾子组)、大沟头(大沟头、小屋基、安基坝)、新屋基组(新屋基、班竹林、山包上)、凉水湾组(大田坎、凉水湾、下坝)、牟家湾(牟家湾、张湾)、白米坝组(白米坝、小湾子、大石湾、南坳上、九棚坎)、黄桷坪组(黄桷坪、新房子、河嘴上、尖山子)。田渡村北与四川虎头五亩村五亩组隔河相望,南接本乡白云村同心组,西与本市长沙镇石场村宝珠组为界,东与本市长沙镇笃睦村五松台组隔河相望。 田渡村地貌总体为南高北低的斜坡地带,最高海拔约700米(分水缺),最低海拔处(泥滩坝)216米,平均海拔约410米。 田渡村北面、东面、南面均是习水河环绕,村中部回龙小溪穿境而过,自然灾害较少,历来没发生较大的自然灾害。 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红苕、洋芋、蔬菜、沙田柚子,有少量龙眼、荔枝、桃、李等水果。有93年建立的小屋基柚子示范园50亩。 二、政治、经济情况 田渡村自2002年11月建村以来,即成立了田渡村党总支,下设2个党支部,支部书记更替情况:何志强(2002.11——2003.10)、王永昔(2003.11——现在)。委员有:黄仕华、赵永芳、黄健,村委主任更替:王永昔(2002.11——2003.10)、赵永芳(2003.11——现在),村民委员会委员有:尹技伦、王健、胡德贵、吴贵良。全村党员56人,建村以来新发展党员6名。田渡村人大代表17名,村民代表65名。田渡村设有共青团、武装民兵、妇女、老年协会、治保、调解等均由村两委兼任,开展工作。村办公楼设在石坎上。 建村以来民政发放救济钱物折款约3万元,救济140人、救灾130人,列入五保户供养6人,最低生活保障120户139人。 田渡村常年种植水稻1800亩、玉米300亩、红苕300亩、洋芋80亩、蔬菜100亩。到2006年底常年外出务工人员1560人,务工年收入人均5000元,农民人均纯入2000元。 田渡村近年出现的养殖大户有: 养猪大户:王明辉、周才高、袁付洲 养鱼大户:尹玉书、钟洪明、王永昔 田渡村为乡政府所在地,赤长公路穿境而过,以赤长路为依托,近年修建了回丰公路(回龙山—丰水,4公里)、回天公路(回龙山—天堂坝,3公里)、田白公路(田渡滩—白米—黄桷坪—下坝,7公里)、通横公路(3公里)共17公里通村公路,交通网络基本形成。有多条大石板路,境内近年建有荔枝溪通村公路桥和沟人行桥。有渡口三个:凤皇村渡口、楠木林渡口、田渡滩渡口。 全村于2003年完成农网改造,各农户通电、通水、通路、通电话、电视,已完成“四在农家”创建点4个。主要有:安基坝、石坎上、下坝、尖山子,建沼气池70口。 三、文化、卫生情况 田渡村有闭路电视300户、小天锅用户300户、彩色电视机400台、黑白电视机200台,村委图书室有种类图书300册、报刊10种。田渡村荔枝溪清代树抱碑和下坝古坟牌坊具有一定文物历史价值。 田渡村有村级卫生室3个,分布在:泥滩坝、荔枝溪、回龙山,有乡村医生3人,在乡卫生院领导下开展卫生防疫、妇幼保健、合作医疗等工作。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