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庄居委会位于渤海九路389号(老村),蒲湖路19号(新村)。村居面积140亩,土地面积110亩,其中耕地110亩,林地35亩。共有居民147户,572人。两委成员4人。党员15人,群众代表11人。固定资产约300万元,年收入14万元,收入来源是场所租赁。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71602001 | 256600 | 0543 | 查看 李庄社区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金卜社区 |
金卜居委会现有人口449人,132户,村“两委”成员5名,党员15名,居民代表5名。现有可耕地302亩,约150亩分布在蒲湖水库南岸,其中林地约78亩。村盘占地约60亩。居民人口约60%居住在渤海九路南首,40%居住在蒲湖水库南岸,居民以经商、打工为主。居委会年收入2万余元,主要来源是土地承包费及房屋租赁。 |
小关社区 |
小关居委会位于大坝以南,205国道东侧,村台占地面积152亩。有耕地48.5亩,林地160亩。全村103户,总人口372人。没有经济实体,主要集体收入来源是出租厂房,年收入3万余元。现有“两委”班子成员4人。共有党员14人,群众代表6人,集体收入来源为土地承包收入。居民以第三产业为生活来源,多数以在城区内打工为生,人均收入1万元。 |
北二村 |
北二位于渤海一路以东、黄河一路与黄河二路之间,村盘占地面积70亩。全村现有居民423人,123户。由于地处城乡结合部,主要以个体运输、个体加工和外出务工为主。集体收入主要来源是收取村集体土地租赁费,年集体收入为每年15000元。村居两委成员4人。全村现有党员14人,占全村总人口的3.36%。 |
牛王社区 |
牛王居委会位于黄河一路以北、东海一路以西、渤海一路以东。村盘占地38.5亩。现有耕地220亩,旧村盘150余亩,全部在黄河滩区。居民76户,268人,68个院落。居委会班子成员5人。现有党员12人,群众代表5人。村年集体收入4.5万元左右,主要是油田占地和土地承包费。近几年先后获得了“五好党支部”、“综合治理先进村居”、“平安建设先进村居”等荣誉称号。 |
五里社区 |
五里居委会位于南外环以北,东海一路以西。全村共109户,人口704人。两委成员5人,党员21人,群众代表10人,总耕地面积560亩,主要以种植小麦、玉米及打井为主,村集体收入主要来源是集体土地承包。 |
北一社区 |
北一居委会位于黄河一路以北、黄河馨居以西。全村共有149户,人口528人。党员16名,村民代表8名。耕地120亩。北一社区主要产业为房屋租赁和三产服务,村民大部分劳动力以打工为主。 |
马官社区 |
马官居委会位于黄河一路东端、东海一路以东,属搬迁村,街道整齐划一、布局规范。现有居民267户,总人口829人。两委成员4人,党员26人,群众代表6人。村居年集体收入6万余元,主要来源于土地承包。先后荣获“先进基层党支部”、“平安滨城建设先进村居”、市区两级“计划生育模范村居”等荣誉称号。 |
宋黄社区 |
宋黄居委会位于渤海五路南首、唐赛儿以西,东邻黄河大桥,北临滨州南外环,乡级公路贯穿其中,距离街道驻地4公里。耕地620余亩。现有居民210户,687人。党员20人,群众代表14人。居委会成员6人。居民年均收入6000元,主要来源是外出务工和耕地收入。2011年被滨城区人民政府评为“先进村居”,2012年被0滨城区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2012年被滨州市人民政府评为“生态文明村”。 |
老蒲城社区 |
老蒲城居委会位于黄河二路、渤海一路以南。1977年因蒲湖水库建设搬迁至此。土地总面积570.99亩,其中耕地面积389.44亩,林地面积181.55亩。。现有居民201户,777人。党员19人,群众代表14人。两委干部4人。耕地336亩,以农业为主。2012年上级给本居派驻了-,为村居班子干事创业起到了龙头带动作用。村居年收入3万余元,主要来源于土地承包。 |
陈台社区 |
陈台居委会位于渤海五路南首,唐赛儿以西,东邻黄河大桥,乡级公路贯穿其中。位于街道驻地4公里处。耕地486亩。现有居民237户,686人。党员21人,群众代表8人。“两委”成员6人。居民年均收入5000元,主要来源是外出务工。 |
小郭社区 |
小郭居委会位于市中街道办事处蒲湖南岸,属于搬迁村。土地79.95亩,其中耕地49.95亩,林地30亩。人口44户、123人。“两委班子”3名。党员6名,群众代表3名。村集体收土地租赁,主导产业以农作物为主,人均收入3000元。居民多以打工为生活来源。2012年被滨城区政府授予“突出进步村”、被市中办事处评为“先进党支部”,连年被市中办事处评为“计划生育先进单位”。 |
南关社区 |
南关居委会老村台位于蒲湖水库南测,新村位于渤海九路南首的新四村。总户数127户,总人口数449人。现有党员13人,群众代表8人。耕地总面积约150亩,现对外承包。房屋和土地租赁是主要的集体经济来源,年收入约2万元。 |
张庄社区 |
张庄居委会位于蒲湖南岸,村居分新村老村两块,新村面积是83.37亩,老村面积是110亩。耕地总面积为420亩,林地60亩,池塘60亩。总人口517人,141户。村两委班子成员共3人。党员数为12人,45周岁以下人数为4人,流动党员0人,群众代表9人。村集体收入来源是机动承包地、渔塘对外承包。 |
李庄社区 |
李庄居委会位于渤海九路389号(老村),蒲湖路19号(新村)。村居面积140亩,土地面积110亩,其中耕地110亩,林地35亩。共有居民147户,572人。两委成员4人。党员15人,群众代表11人。固定资产约300万元,年收入14万元,收入来源是场所租赁。 |
北三社区 |
北三居委会位于黄河二路与渤海四路交叉口向东200米路南,被五四居委会、和平居委会、红旗居委会包围。村居面积5000平方米,土地面积135亩(其中耕地80亩、林地55亩)。村居总人口709人,223户。村两委班子成员总共5人。群众代表12人,村集体收入主要是土地和房屋出租。村居以铝合金加工、水产和服装买卖为主导产业,人均年收入4000元。2012年度区政府授予“文明村居”荣誉称号,2011年度被区委区政府授予“平安建设先进村居”荣誉称号,2011年度被滨州市管理委员会评为“滨州市滨城区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工作优秀村居”,计划生育连续3年被评为“计划生育先进单位”。 |
户家村 |
户家地处黄河滩区,耕地面积约为323亩。共有居民108户,445人。村居主导产业为农作物种植及外出务工,年人均收入约为4500元。“两委”班子成员3人。现有党员共19名,群众代表8人。目前村集体主要收入来源为土地承包。 |
彭庄社区 |
彭庄居委会位于市中街道办事处辖区的西南部,现有居民110户,总人口378人。两委成员4人,党员12人,群众代表4人。村居年收入0.8万余元,主要来源于土地承包。先后荣获“先进基层党支部”、“平安滨城建设先进村居”等荣誉称号。 |
赵四勿社区 |
赵四勿居委会地处黄河滩区,耕地面积约为720亩。共有居民343户,1460人。村居主导产业为农作物种植及外出务工,年人均收入约为3500元。共有“两委”班子成员4人。党员共28名,群众代表16人。目前村集体主要收入约每年1.1万元。 |
刘口社区 |
刘口居委会位于市中街道办事处西南部,村居面积1783亩,以耕地和林地为主,共450户1568人,两委成员共5人,党员35人,群众代表22人,以种粮种菜为主导产业,村集体无收入来源。 自2013年7月份起,截止2014年底,逐步实现村居硬化、净化、美化、亮化,并同步推进文化设施建设。 1.道路硬化。全面改造村内五条主要街巷。由于村居集体经济匮乏,以上需改造的街巷年久失修,经过今年大雨的浸泡后坑洼不平,严重影响群众的出行。结合此次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决定通过上级奖补一部分,社会捐助一部分,村居筹资酬劳一部分的形式筹集资金,进行道路硬化改造。 硬化建设标准为村内主要街道路面结构采用水泥路面,要求不得低于15cm水泥路面;村内胡同路面结构也采用水泥路面,不得低于10cm。力争在规定时间内全面完成任务。 2.环境净化。开展以清理暴露垃圾和卫生死角为重点的集中整治活动,清理“三大堆”,解决垃圾死角问题,消除影响村容村貌、生态环境的顽症。重点清理大街小巷、房前屋后的积存垃圾、杂草、秸秆和卫生死角,实施全方位清扫保洁,明显改善村容村貌。进一步抓好保洁人员的管理,每天对村内卫生清理,严禁乱倒垃圾现象。建立长效环境卫生管理机制,长抓不懈,实现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的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 3.村居美化。利用刘口小学门口空闲地建设一处健身广场;对村内主要街道适宜绿化地段植树绿化;确保房屋墙面粉刷整洁,无乱涂乱画现象,及时清理不健康标语和小广告。 4.街巷亮化。根据办事处统一部署,在村内安装25盏路灯。 |
韩声杨社区 |
韩声杨坐落于黄河滩区。村居面积400余亩,耕地面积300余亩。韩声杨居委会共有168户,总人口530人。居委会两委班子成员2人。党员15人,群众代表8人。人均年收入7200余元。 |
大刘社区 |
大刘居委会位于市中街道办事处辖区南部,现有居民272户,总人口713人。两委成员5人,党员16人,群众代表9人。村居年收入1万余元,主要来源于土地承包。先后荣获“先进基层党支部”、“平安滨城建设先进村居”等荣誉称号。 |
高杜社区 |
高杜居委会地处渤海八路南首380号、黄河一路南侧,占地360亩。共有居民385户,总人口960人。两委成员4人。党员46名,群众代表10名。居委会年收入1500万,收入来源主要是房地产开发。近年来高杜居委会按照街道办事处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坚持招商引资,突出商贸开发,新农村建设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先后获得滨州市百强村、先进党支部、文明单位等称号。 |
三里社区 |
三里居委会地处黄河滩区,共有居民147户,573人。耕地面积约630亩。目前居民主要以农作物种植及外出务工作为创收手段,年人均收入处在较低的水平,约为4500元。共有“两委”班子成员5人。党员共21名,群众代表8人。目前村集体主要收入来源分为两部分:一是万绿企业占地补偿款每年5000元;二是福利纸箱厂占地补偿款每年约2500元。 |
新蒲城社区 |
新蒲城居委会地处黄河一路、渤海八路与渤海九路之间,占地70亩。总人口708人,186户,大多数居民以水果批发作为收入来源。党员19人,群众代表8人。人均收入5000元以上,居委会集体年收入80万元以上(包括承包费收入),主要用于居民福利待遇的提高。两委成员目前有3人。村务监督委员会3人。居委会实行日常值班制度,负责村居日常工作。 |
谢家社区 |
谢家居委会位于黄河滩区,黄河大坝以南400米。村居总面积730亩。土地总面积530亩,其中耕地500亩,林地30亩。总人口457人,总户数139户。两委成员3人。党员18人,其中男性党员17名,女性党员1名。群众代表8人,村民小组8个。村居主导产业以蔬菜、粮棉种植为主,村集体经济来源为土地承包,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500元。 |
刘桥社区 |
刘桥居委会现有总人口184人,62户。“两委”班子成员4人。党员9人,群众代表5人。耕地140亩。村居主要收入主要是土地承包费。年集体收入8000元,主导产业以蔬菜种植为主。 |
石门社区 |
石门居委会位于黄河滩区,耕地面积100亩。现有居民36户,108人,居委会“两委”班子成员3人,韩爱国任党支部书记、主任,韩振华任居委会委员,张玉海任居委会委员。党员5名,群众代表2名,年集体收入2000元,来源为土地承包。 为改善居民居住环境,方便居民劳作,2012年响应区委、区政府“强村多办事、弱村也办事、村村办实事”的号召,制定并完成了三项差异化目标,分别是村居内部电网改造,架设路灯,建立健全干部目标管理责任制、岗位责任制、工作考评制度。2013年在确保质量前提下完成三项差异化目标,分别是灌溉用机井维修、铺设下水道、村内道路维修。2013年为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和市中街道党工委、办事处要求,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利用五个月时间实现居委会的硬化、净化、美化、亮化。 |
杨庙社区 |
市中办事处杨庙居委会地处黄河滩区,人口73户,236人,耕地面积243亩。林地面积40亩。两委成员共4人,党员10人,群众代表4人。村居年收入约1万余元。农业产业结构以种棉、粮为主,运输业、建筑,目前从业人员达到80多人,成为杨庙社区收入的又一大来源。注重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村里的大街小巷全部实现了硬化;各条主干道装上了明亮的路灯;家家户户吃上了自来水。今年结合城乡环境整治工作目标,进行了道路硬化,粉刷了墙壁,建设了健身广场。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一度被评为“市级文明村”、“先进党支部”、“计划生育先进村”。 |
东关社区 |
东关居委会现位于长江一路,渤海十一路与十二路之间。村居总面积26000㎡,土地面积35.8亩,耕地64.1亩,林地26亩,居委会总人口364人,190户,现有“两委”班子成员7人,党员8人,群众代表4人。集体收入来源为土地承包收入,以农业种植(小麦、玉米)为主导产业,人均收入4000元左右。2012年荣获滨城区市中办事处先进党支部荣誉称号。 |
樊家社区 |
樊家居委会位于渤海七路、黄河四路与五路之间,属于市中街道办事处光明社区管辖,现有居民232户、678人。党员20人,居民代表10人。两委班子成员3人。有独立的党组织和规范的办公场所。集体年纯收入达150万元。主要收入以房屋租赁费为主。两委班子团结、战斗力强,居民生活环境优美、邻里团结和谐。多年来没有发生过违纪违法案件,无-事件,达到了稳定、安全、幸福、和谐的标准。党建、妇联、综治治理工作受到省级表彰;党支部被评为市级“双基工作先进单位”、“党建示范点”、“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先进村居”“经济强村”、“百强村”、“远程教育先进单位”、“民主议政日先进单位”;被评为区级“文明居委会”、“创建平安建设先进村居”、“先进基层党组织”、“新农村建设示范点”等荣誉。 |
纸坊社区 |
纸坊居委会位于黄河滩区,黄河大坝以南300米,耕地总面积400亩。总人口470人,130户。党员16人,村民代表8人,村民小组8个。村居主导产业以蔬菜、粮棉种植为主,村集体经济来源为土地承包,农民年人均纯收入5000余元。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