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山东省 >>滨州 >> 滨城区 >> 滨北街道 >> 梧桐赵村

梧桐赵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梧桐赵村谷歌卫星地图)


梧桐赵村简介

  梧桐赵村委会位于滨北街道办事处北部,距办事处15公里,现有户数289户,人口1022人,耕地5300亩,党员25名,群众代表24名,两委班子成员共7人。
  村委会主导产业以粮棉种植、苗木种植、外出务工为主。
  近年来,在办事处党工委、办事处的正确领导下和村两委以及全体党员、村民代表、广大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新建了村委会办公室,整修了村西生产路,极大的方便了群众出行和生产生活,从今年开始,梧桐赵村群众新建房户按照办事处统一规划,统一办理了建房手续,现在群众安居乐业,形成了良好的民风民俗。现在村内状况和谐稳定,各项工作均能正常开展。已从落后村居向先进村居跨进。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371602008 256600 0543 查看 梧桐赵村谷歌卫星地图

梧桐赵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梧桐赵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角楼宋社区

  滨北街道办事处角楼宋居委会现有人口386人,居户115户。位于办事处驻地西1.5公里,东靠205国道,西靠新立河,有独立产权的办公场所4间,党员9名,“两委”班子由6人组成,耕地19亩,主导产业是肉食鸭养殖。   该居委会耕地全部位于滨州工业园规划区内,村西有新立河流经。在新立河东岸,建有一处规范的肉食鸭养殖小区。充分发挥紧靠205国道的交通优势。另外拥有3支建筑施工队,常年从事民房建设。角楼宋社区主要劳动力分三类状况,一类是个体私营业户,另一类是依附角楼宋社区产业的养殖户和建筑工,再一类是外出务工的人员,经济基础较好。角楼宋社区大部分耕地被开发占用,两委班子团结,各项制度健全,管理民主。2011年被滨州市滨城区命名为“生态文明村居”,2012年被滨州市红十字会命名为“博爱新村”。2013年初,被滨州工业园区评为综合工作先进单位。从2012年始,“两委”班子以差异化目标为抓手,立足角楼宋社区实际,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进行农村电网改造、维护自来水管线,修缮村内泊油路,各项惠农政策及时落实到位,是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   

前山王社区

  前山王居委会位于滨北街道办事处以北4公里处,现有91户,350人,其中党员16人,群众代表10人。两委班子共4人,耕地面积98亩,前山王社区群众收入以劳务输出为主,2012年人均纯收入11987元。   前山王社区按照亮化、绿化、硬化、净化的要求,配备专职保洁员2名,2012年以来,两委班子以差异化目标为抓手,立足前山王社区实际,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生活。村居各项惠农政策落实到位,前山王社区按照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向前迈进。   

南街西一社区

  滨北街道办事处南街西一居委会现有人口247人,居户65户。位于办事处驻地西北3公里,属古城南街。0时期称为红旗,现当地也有叫红旗村。党员12名,耕地144亩,主要种植作物是粮食和棉花。因属原滨县驻地,居民思想意识超前,个体经营户较多,改革开放初期,筹建的红旗面粉厂在当地很出名,集体积累也受邻村羡慕。2009年集资修建居民楼,对村里的管理实行党务、政务、财务三公开,管理民主。2013年初,被滨州工业园评为2012年度综合工作先进单位。2012年以来,两委班子以差异化目标为抓手,立足南街西一社区实际,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各项惠农政策及时落实到位,该居委会正按照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向前迈进。  

南街南社区

  南街南居委会位于滨北街道办事处西1.5公里凤凰古城之内。居委会现有128户、432口人,耕地480亩,党员17名,群众代表5名。“两委”班子成员共4人。   2013年按照滨北街道党工委关于推进服务能力提升年的工作要求。南街南居委会通过民主研究、议定的方式,立足村情实际,制定了四项差异法目标任务,并通过了社区、街道党工委、区基层组织建设年办公室的逐级审批。审批确定的项目,在村内进行了公示。具体是:1、整修村内道路;2、发展预备党员;3、成立农家书屋;4、禁止私搭乱建。   围绕确定的差异法目标,居委会强化措施,加快推进。虽然存在两届班子一直未能顺利交接,以及现任支部书记生患重病等不利因素。差异化各项目进展顺利。   实施差异法目标管理,极大地促进了居委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使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同时树立了居委会干部在群众中的公信力,提高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夯实了基层组织基础。   

角楼苏社区

  滨北街道办事处角楼苏居委会现有人口222人,居户62户。位于办事处驻地西1.5公里,东靠205国道,与办事处城区一路之隔,西靠新立河,党员9名,“两委”班子健全,耕地156亩,主要种植作物是粮食和棉花。主导产业是肉食鸭养殖。   角楼苏居委会耕地全部位于滨州工业园规划区内,交通便利,在新立河东岸拥有23个肉食鸭养殖大棚的养殖小区一处。另外,发挥紧靠城区的优势,全村一半以上的居户从事个体经营。角楼苏社区主要劳动力分三类状况,一类是个体私营业户,另一类是依附角楼苏社区产业的肉鸭养殖户,再一类是外出务工的人员,经济基础较好。2011年被滨城区命名为“生态文明村居”,配备专职保洁员2人。2012年以来,两委班子以差异化目标为抓手,立足角楼苏社区实际,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各项惠农政策及时落实到位,该居委会正按照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稳步向前迈进。  

王安子社区

  王安子社区是山东省滨州滨城区滨北街道下辖的社区区划代码为371602008,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371602。邮政编码为256600,长途电话区号为0543 ,车牌号码为鲁M。与北三里村、柳家村、寇家村、角楼苏社区、都富李社区、高家村、角楼宋社区、董家村、张佐村、东关社区、南关社区、炊王村、东丁社区、北街社区、北关社区、张木匠村、周王庄村、崔家楼村、东街社区、西街南社区、边家庵村、寨子村、南街南社区、西寨子村、油坊许村、张条杨村、皂刘村、南街西一社区、西街北社区、南街北社区、香坊村、西关社区、西丁社区、申家村、邱家村、秦董姜村、南街西二社区、坡杜村、辛庄村、刘木皂村、唐张村、唐家村、坦上村、任王门村、狮子李村、孙家庄村、庞家村、周家坊村、芦家村、西三里村、李木匠村、国家庵村、顾家村、高庙张村、范家村、堤口刘村、刀子王村、帽吴村、北邱村、吴家村、梧桐赵村、李铁村、姑子庵村、东坊村、北张集前街村、北张集后街村、肖韩村、北尹村、西魏家村、北段社区、窦家村、庵头村、北侯村、游李村、姚家村、杨家湾村、北官赵村、单家村、田家村、袁家庵村、赵集村、张赵村、皂户赵村、张庵村、张家楼村、沿张村、梁家湾村、王少槐村、张辉家村、宋徐园村、双眼井村、十里堡村、沙洼张村、吕家村、李金门村、周史楼村、薛家村、河东刘村、新徐村、王铁匠村、石桥村、双刘村、瓦刀赵村、前崔家村、柳树孙村、北齐村、韩豁村、北刘村、碱刘村、崔双庙村、都家村、封王庄村、崔家集村、北闫村、北宋村、筐王村、碱吕村、贯庄村、杀虎同村、前山王社区、前郭村、罗堡村、梅家村、前打连张村、刘芳策村、李马夫村、及家村、石门李村、后打连村、后山王村、东寨子村、东山王村、鞭子狄村、八里耿村、八里王社区、李在天村、张豹村、九户杨村、靳家村、北姜家村、篦子张村、陈哑巴村、北卜家村、张楼赵村、宋花布村、张杠子村、双庙张村、岳家社区、义和村、杨挠头村、徐家村、王锢镥村、瓦屋邢村、苏家社区、张锢镥村相邻。  

南关社区

  南关居委会位于滨北街道办事处西南1.5公里凤凰古城之内,南邻滨码路,西靠章汉干沟。居委会现有174户、575口人,耕地680亩,党员20名,群众代表10名。“两委”班子成员共4人。南关社区以发展农业、养殖业为经济发展重点。   2013年按照滨北街道党工委关于推进服务能力提升年的工作要求,南关居委会通过民主研究、议定的方式,立足村情实际,制定了3项差异法目标任务,并通过了社区、街道党工委、区基层组织建设年办公室的逐级审批。审批确定的项目,在村内进行了公示。具体是:1、生产路维修;2、发展南美白对虾养殖;3、清挖灌溉沟渠。   围绕确定的差异法目标,居委会强化措施,加快推进。至目前,2项已全部完成,包括:筹资5000元,维修白家地生产路1000米;投资6000元,对村南饮水灌溉沟渠500米进行清挖。同时,严格遵守村居规划,禁止私搭乱建,安排专职保洁员,加强村居卫生整治,营造整洁优美的村居环境。   实施差异法目标管理,极大地促进了居委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使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同时树立了居委会干部在群众中的公信力,提高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夯实了基层组织基础。   

北段社区

  北段居委会位于滨北办事处以北4公里出,张集社区以南,原205国道以东。居委会现有145户,517人口,耕地1500亩,党员15名,群众代表10名,“两委”班子共4人。   以种小麦、玉米、为主,居民收入5100元,居委会成立由40人的秧歌队和5人组成的铜锣队,投资20000元购置服装70套、铜锣一套,绸子200米。   长期以来,北段居委会在居民待遇及户口管理方面存在许多不合理的现象,居民意见很大,不利于居委会工作的开展。经村“两委”研究决定,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制定一套合理的完善的村规民约,规范群众行为,创建和谐文明村居。居民待遇方面,新农合居民缴纳的部分全部居委会缴纳;征地补偿款按时发放到户;无地人口每年发放600元的补贴;户口管理方面,在外工作的人口迁入村居必须经群众代表,全体党员大会通过。   

南街北社区

  南街北居委会位于滨北街道办事处西1.5公里凤凰古城之内,紧邻全国廉政教育基地著名4A级风景杜受田故居。居委会现有110户、372口人,耕地340亩,党员12名,群众代表6名。“两委”班子成员共4人。   2013年年初,按照滨北街道党工委关于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的工作要求,南街北居委会通过民主研究、议定的方式,立足村情实际,制定了4项差异法目标任务,并通过了社区、街道党工委、区基层组织建设年办公室的逐级审批。审批确定的项目,在村内进行了公示。具体是:1、安装路灯;2、办公场所配套工程;3、小齐家生产路及街东桥修复;4,禁止私搭乱建。   实施差异法目标管理,极大地促进了居委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使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同时树立了居委会干部在群众中的公信力,提高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夯实了基层组织基础。   

岳家社区

  岳家居委会位于滨北街道办事处以北2公里处,现有45户,189人,其中党员5人,群众代表5人。两委班子共3人,耕地面积80亩,岳家社区群众收入以劳务输出为主,2012年人均纯收入11987元。   岳家社区按照亮化、绿化、硬化、净化的要求,配备专职保洁员1名,2012年以来,两委班子以差异化目标为抓手,立足岳家社区实际,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新建办公室5间,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生活。村居各项惠农政策落实到位,岳家社区按照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向前迈进。   

东街社区

  东街居委会位于滨北街道办事处西1.5公里,凤凰古城之内,东邻205国道,西靠杜受田故居。滨北街道办事处城关集贸市场就坐落于该居委会。现有居户160户、人口610人,耕地188亩,党员18名,群众代表16名。“两委”班子成员共4人。全村根据东街社区人多地少的情况,鼓励居民进城打工提高收入。“两委”班子开拓思路利用村内大集的有利条件,做好宣传、发动大家做一些小商品的销售,通过一些灵活多样的方式来提高全体居民的经济收入,使广大居民的收入有了大幅度的提高。2012年被纳入环卫一体化建设村居,2013年初被滨北街道办事处评为综合工作先进单位。   

东关社区

  东关居委会位于滨北街道办事处西1公里,凤凰古城以东,东邻205国道,西靠新立河。居委会现有125户、426口人,耕地327亩,党员17名,群众代表10名。“两委”班子成员共5人。全村在村支部书记夏志刚的带领下成立了股份制企业,使村民的收入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为了村民能“安居乐业”,筹资3000余万元,建设安置小区,规划多层楼房6栋,别墅50户,共计203户以及筹资10万元,在新建小区内部建办公场所5间砖混平房,面积160平方米。在村“两委”的领导下东关居委会正向着现代化的新农村迈进。   

东丁社区

  东丁居委会位于滨北街道办事处驻地西北6公里,205国道以西1.5公里处。居委会现有居户62户、人口205人,耕地660亩,党员8名,群众代表5名。“两委”班子成员共5人。   东丁社区主导产业是粮棉种植,群众收入来源是种植和外出打工。2012年以来,东丁村按照差异化目标管理的要求,立足村情实际,制定了四项群众关心的差异化目标任务,解决了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协调水利部门,对进村路的危桥进行重新修建时,调整桥的位置,与村里的中心大街对齐,并新筑了路台,改善了居民的交通条件。及时落实上级各项惠农政策,使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同时树立了村委会干部在群众中的公信力,提高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夯实了基层组织基础。   

北街社区

  北街居委会位于滨北街道办事处西1.5公里凤凰古城之内,村内现保存有历史古迹茅焦台。居委会现有180户、639口人,耕地576亩,党员29名,群众代表9名。“两委”班子成员共4人。北街社区居群众收入主要以个体私营经济与水产养殖为主,2013年人均收入达到了11500元。   北街居委会的土地大部分都在滨州工业园区规划范围内,近年来北街居委会以积极服务滨州工业园区的发展为己任,创造服务园区发展的优良社会环境,打造亲商、爱商、护商的舆论范围,多次受到市、区、工业园、办事处的表彰。在村务管理方面,北街社区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提高群众收入。移风易俗积极倡导社会新风尚,提高群众整体素质。健全村民自治制度,完善村务管理,严格村务公开制度。实行城乡环境一体化管理,创造村容整洁的村居面貌,改善居民生活环境。   

北关社区

  北关居委会位于滨北街道办事处西1.5公里,凤凰古城北城门之外,北邻永莘路。居委会现有172户、693口人,耕地842亩,党员20名。北关社区居群众收入主要以个体私营经济与水产养殖为主,2013年人均收入达到了11000元。   北关居委会充分利用北临永莘路、东临205国道的位置优势,近年来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全居委会172户中有近百户从事生猪屠宰、粮棉收购、餐饮服务等个体私营经济,居民收入得到了大幅提高。在发展个体经济的同时,该居委会还积极利用闲置土地发展水产养殖业,现水产养殖面积有300余亩。因遗留问题多,班子建设薄弱,属三类村。   

都富李社区

  都富李社区是山东省滨州滨城区滨北街道下辖的社区区划代码为371602008,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371602。邮政编码为256600,长途电话区号为0543 ,车牌号码为鲁M。与北三里村、柳家村、寇家村、角楼苏社区、高家村、角楼宋社区、董家村、张佐村、东关社区、南关社区、炊王村、东丁社区、北街社区、北关社区、张木匠村、周王庄村、崔家楼村、东街社区、西街南社区、边家庵村、寨子村、南街南社区、西寨子村、油坊许村、张条杨村、皂刘村、南街西一社区、西街北社区、南街北社区、香坊村、西关社区、西丁社区、申家村、邱家村、秦董姜村、南街西二社区、坡杜村、辛庄村、刘木皂村、唐张村、唐家村、坦上村、任王门村、狮子李村、孙家庄村、庞家村、周家坊村、芦家村、西三里村、李木匠村、国家庵村、顾家村、高庙张村、范家村、堤口刘村、刀子王村、帽吴村、北邱村、吴家村、梧桐赵村、李铁村、姑子庵村、东坊村、北张集前街村、北张集后街村、肖韩村、北尹村、西魏家村、北段社区、窦家村、庵头村、北侯村、游李村、姚家村、杨家湾村、北官赵村、单家村、田家村、袁家庵村、赵集村、张赵村、皂户赵村、张庵村、张家楼村、沿张村、梁家湾村、王少槐村、张辉家村、宋徐园村、双眼井村、十里堡村、沙洼张村、吕家村、李金门村、周史楼村、薛家村、河东刘村、新徐村、王铁匠村、石桥村、双刘村、瓦刀赵村、前崔家村、柳树孙村、北齐村、韩豁村、北刘村、碱刘村、崔双庙村、都家村、封王庄村、崔家集村、北闫村、北宋村、筐王村、碱吕村、贯庄村、杀虎同村、前山王社区、前郭村、罗堡村、梅家村、前打连张村、刘芳策村、李马夫村、及家村、石门李村、后打连村、后山王村、东寨子村、东山王村、鞭子狄村、八里耿村、八里王社区、李在天村、张豹村、九户杨村、靳家村、北姜家村、篦子张村、陈哑巴村、北卜家村、张楼赵村、宋花布村、张杠子村、双庙张村、岳家社区、义和村、杨挠头村、徐家村、王锢镥村、王安子社区、瓦屋邢村、苏家社区、张锢镥村相邻。  

西街北社区

  西街北居委会位于滨北街道办事处西1.5公里凤凰古城之内,村内现保存有历史古迹卧佛台。居委会现有69户、264口人,耕地238亩,党员12名,群众代表5名。“两委”班子成员共5人。西街北社区居群众收入主要以个体私营经济与水产、食用菌养殖为主,2013年人均收入达到了10500元。   西街北居委会利用多年来的食用菌养殖传统优势,积极学习先进养殖技术,不断提高群众收入。在党工委和办事处的领导下,在村居干部的带领下,西街北居委会逐步开展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不少成绩,一个优美、富裕、和谐新农村正在逐步形成。   

苏家社区

  苏家居委会位于凤凰大厦东2公里,人口448人,户数126户,党员27人,代表9人,村两委班子共4人,耕地面积1060亩,外出务工人员较多,集体经济来源有油田污染赔偿、占地赔偿等,年集体经济收入积累20余万元左右。人均收入11303元。   该居委会按照美化、亮化、绿化、硬化的要求,建设健身广场,配备保洁员2名,2012年来,按照这几项差异化目标:1、投资1万元左右对灌溉渠清淤2、投资6万元改造自来水管线3、投资3万元整修办公场所4、严禁私搭乱建,立足苏家社区实际,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生活,村居各项惠农政策落实到位,苏家社区按照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向前迈进。   

八里王社区

  八里王位于滨北街道办事处驻地,南邻火车站滨州西站,现有178户,550人,其中党员18人,群众代表13人。两委班子共6人,耕地面积780亩,该居委会居民收入以粮棉种植、驻地企业务工、运输等产业为主,2012年人均纯收入11018元。   该居委会积极开展农村环境整治暨生态文明村创建活动,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村生产力水平和发展特色产业为出发点,立足当地实际,以农村基础建设为载体、科学规划、统筹建设,不断缩小城乡差距,保障重点,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生活。村居各项惠农政策落实到位,八里王社区按照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向前迈进。   

西丁社区

  西丁居委会位于滨北街道办事处驻地西北6.5公里,北邻张集社区,205国道以西1.5公里处。村委会现有103户413口人,耕地830亩,党员17名,群众代表5名。“两委”班子成员共5人。   西丁社区群众的主要收入来源有三项:一是粮棉种植,二是肉鸡养殖,三是外出打工。有少数土地在滨州工业园规划区内。自2012年实行差异化目标管理以来,两委班子立足北村实际,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村容村貌有了较大的改变,各项惠民政策及时落实到位,“两委”班子在群众中树立了威信。书记带头村民参与的家禽养殖已成为隆达食品家禽加工不可缺失的原料供应基地,日益壮大的规模化家禽养殖迅猛发展,将带领西丁人走向富裕幸福的明天。   

西关社区

  西关居委会位于滨北街道办事处西3公里凤凰古城西城墙之外,东邻章汉干沟,。居委会现有283户、983口人,耕地1270亩,党员26名,群众代表8名。“两委”班子成员及下属组织成员共8人。   2013年按照滨北街道党工委关于推进服务能力提升年的工作要求,西关居委会通过民主研究、议定的方式,立足村情实际,制定了3项差异法目标任务,并通过了社区、街道党工委、区基层组织建设年办公室的逐级审批。审批确定的项目,在村内进行了公示。具体是:1、自来水管改造;2、完善农田配套设施;3、发展特种水产养殖。   围绕确定的差异法目标,居委会强化措施,加快推进。至目前,有2项已全部完成,包括:投资2万元,对村西排水沟沟渠进行了彻底清理;投资2万元对村内自来水管进行改造。   实施差异化目标管理,极大地促进了居委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使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同时树立了居委会干部在群众中的公信力,提高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夯实了基层组织基础。   

西街南社区

  西街南居委会位于滨北街道办事处西南1.5公里凤凰古城之内。居委会现有60户、198口人,耕地180亩,党员7名,群众代表5名。“两委”班子成员共5人。   2013年按照滨北街道党工委关于推进服务能力提升年的工作要求,西街南居委会通过民主研究、议定的方式,立足村情实际,制定了3项差异法目标任务,并通过了社区、街道党工委、区基层组织建设年办公室的逐级审批。审批确定的项目,在村内进行了公示。具体是:1、办公场所装修;2、安装路灯;3、维修村内老化水管。   围绕确定的差异法目标,居委会强化措施,加快推进。至目前,有1项已全部完成:投资5000元,对全村57户老化水管进行改造,更换老化水管,消除安全隐患,方便群众安全用水。另有两项差异法目标任务也正在积极的施工建设与清理中。   实施差异法目标管理,极大地促进了居委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使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同时树立了居委会干部在群众中的公信力,提高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夯实了基层组织基础。  

南街西二社区

  南街西二居委会位于滨北街道办事处西1.5公里,凤凰古城之内,北临杜受田故居。居委会现有39户、149口人,耕地162亩,党员7名,群众代表3名,“两委”班子成员共6人。该居委会群众收入主要以个体私营经济与家兔养殖为主,2013年人均收入达到了10500元。   南街西二居委会充分利用地处杜受田故居的优势,积极引导群众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同时积极倡导群众利用闲置的庭院发展家兔养殖业,经过几年来的发展壮大,南街西二社区居现有家兔养殖户二十余户,形成了家兔养殖、销售、饲料供应一条龙的产业链条。在党工委和办事处的领导下,在村居干部的带领下,南街西二居委会逐步开展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不少成绩,一个优美、富裕、和谐新农村正在逐步形成。   

张木匠村

  张木匠村位于205国道以西,滨北街道办事处驻地西北11公里处,共103户,330人,中-员19名,村民代表6人。村总耕地面积642亩。   村委会主导产业以粮棉种植和个体私营经济为主,2009年建成了张木匠商贸街,商贸街现有商店、饭店及固定摊点等个体经营户30余家,村集体收入6万多元。   近年来,通过办事处党工委、办事处和村两委以及全体党员、村民代表、广大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新建了村委会办公室,新修村内的柏油路,完成了村庄硬化,统一为村民更换了自来水管线,还进行了环卫一体化管理,开辟一个运动广场,供村民休闲娱乐;新建了农家书屋,供村民借阅,丰富了村民的业余生活,现在村容村貌有了较大的改善,商贸街管理有序,全村上下社会综合治安稳定,文明和谐。   

西寨子村

  西寨子位于滨北街道办事处北1公里处,东邻凤凰六路,北临梧桐七路,交通便利。现有97户,320人,其中党员11人,群众代表7人。两委班子共5人,耕地面积450亩,西寨子村群众收入以粮棉种植为主,2012年人均纯收入11824元.   村内现有主要道路7条,全为柏油路面,其中:24.5米村路2条,共长680米;305米宽村内道路5条,共长2048米;伙巷3条;2.5米宽2条,长175米,宽3米一条,长120米。村内道路总长3133米,3米一颗绿化树共需1045*2=2090棵。现有垃圾平台2个,垃圾箱6个。垃圾车2辆,保洁员2名。西寨子村按照“四化”“五覆盖”的要求,以差异化目标为抓手,立足西寨子村实际,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村居各项惠农政策落实到位,西寨子村按照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向前迈进。   

炊王村

  炊王村委会位于山东滨州滨城区滨北街道办事处西北6.5公里,永莘路以北,东邻邱家村,西靠赵集路。村委会现有102户、344口人,党员14名,群众代表7名,“两委”班子成员共4人。耕地520亩,其他资源虾池20亩。村民居住条件砖瓦房为主占80%,土坯房占20%,自来水入户率100%,电话入户率50%,有线电视入户率70%,主导产业粮棉种植为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9236元,年村集体经济收入10.2万元。   2012年4月,炊王村“两委”班子立足村情实际,实施生态文明村建设,营造了整洁优美的安居环境。被滨州市命名为生态文明村居。新建农家书屋,购置大鼓、KTV等娱乐设施,丰富了群众精神文明生活。   现在炊王村各项事业迅猛发展,使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同时树立了委两干部在群众中的公信力,提高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夯实了基层组织基础。   2013年两委班子以差异化目标为抓手,立足炊王村实际,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各项惠农政策及时落实到位,该居委会正按照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向前迈进。   

北三里村

  北三里村位于滨北街道办事处驻地西北6公里,香坊村以西,总人口152人,户数45户,党员8人,村民代表数3人,耕地面积220亩,村民居住条件砖混结构60%,土坯结构40%,自来水入户率100%,电话入户率80%,宽带入户率10%,有线电视入户率90%,主导产业以粮棉种植为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8980元。2012年以来,两委班子以差异化目标为抓手,立足北三里村实际,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各项惠农政策及时落实到位,该居委会正按照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向前迈进。   

油坊许村

  油坊许村委会位于滨北街道办事处西北部15公里处,东与沾化县相邻,西靠徒骇河。村委会现有人口247人,70户,耕地面积355亩,党员16名,群众代表7名。村“两委”班子健全。主导产业以粮棉种植为主,现有专业养殖户1户。   去年以来,村“两委”班子多措并举,强化措施,积极工作,在上级党工委、办事处的支持帮助下,多方筹资5万余元,对村主要街道进行了柏油路铺设,改变了过去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历史,为群众的生产生活提供了便利,也有力得改善了村容村貌环境。筹资近0.2万元新安装路灯5盏,方便了群众夜间出行,也有力得维护了村居和谐稳定。筹资1.1万元,在村东、村南挖排灌沟渠共1600米,有力得改善了群众的灌溉条件,做到了旱能浇,涝得排,保证了田间无积水。   差异法目标管理的实施,极大地促进了油坊许村各项事业的发展,让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同时,树立了村干部在群众中的威信力和为民办实事的执行力,增强了村干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夯实了农村基层组织基础。   

张条杨村

  张条杨村位于山东滨州市滨城区滨北街道办事处西北7公里赵集路以东,北临申家村。村现有34户、118口人,耕地226亩,党员5名,群众代表3名。“两委”班子成员共3人。村民居住条件砖瓦房为主占78%,土坯房占22%,自来水入户率100%,电话入户率100%,有线电视入户率100%,主导产业粮棉种植为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8756元,村委会于2010年5月份新建办公场所一处,利用张条杨村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的优势输出劳务23人,   张条杨村民风淳朴,两委班子团结,居民文明和谐、村内稳定。村委会立足村情实际,积极筹措资金,对街道进行了简易硬化,解决了村民出行难问题;然后征求群众意见,安装了路灯、铺设了排水管道,又进行了村庄绿化,极大改善了群众生活环境。   现在张条杨村各项事业良性发展,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同时树立了两委干部在群众中的公信力,提高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夯实了基层组织基础。2013年,两委班子以差异化目标为抓手,立足张条杨村实际,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各项惠农政策及时落实到位,该居委会正按照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向前迈进。   

皂刘村

  皂刘简介   滨北街道办事处皂刘居委会现有人口1046人,居户294户。位于办事处驻地西南1.5公里,西靠205国道,党员25名,耕地500亩,主要种植作物是粮食和棉花。该居委会耕地全部位于滨州工业园规划区内,村西有张肖堂三分干流经,水浇条件优越。充分发挥紧靠205国道的交通优势,在村北建有鲁北皂刘建材市场,主要经营砂石料、管件、瓷砖等建材,是当地出名的砂石料集散地。另外拥有11支建筑施工队,常年从事民房建设。全村共有私营注册公司海亿混凝土、凤凰石材、顺华建材等5家。皂刘村主要劳动力分三类状况,一类是个体私营业主,另一类是依附皂刘村产业的装卸工和建筑工,再一类是外出务工的人员,经济基础较好。皂刘村大部分耕地被开发占用,占地款的发放和新增人口土地分配,是皂刘村当前工作中的主要矛盾。2011年在滨州市首批生态文明村居创建中,皂刘村按照美化、亮化、绿化、硬化、净化的要求,建设健身广场,美化街道墙壁,衬砌排水沟,配备专职保洁员4人,年底被命名为市级“生态文明村居”。2012年以来,两委班子以差异化目标为抓手,立足皂刘村实际,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各项惠农政策及时落实到位,该居委会正按照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向前迈进。   

柳家村

  柳家村位于滨北街道办事处驻地西北3.5公里,东靠205国道,南靠永莘路,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现有56户180口人,耕地51亩,党员9名,群众代表7名。“两委”班子成员共5人。   柳家村发挥地理优势,积极响应滨城区对205国道两侧的改造,于2011年在205国道东侧建设汽车配件商贸街一条,成为柳家村的经济亮点。柳家村大部分土地在滨州工业园规划区内,每年年终发放占地款,成为群众的固定收入来源。两委班子团结奋进,积极谋划群众的增收渠道,运输业和个体私营成为群众的主要经济增长点。2012年以来,柳家村以差异化目标管理为抓手,立足柳家村实际,净化美化居住环境,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成为一个合格的综合治理文明村。及时落实各项惠民政策,让群众实实在在看到班子干事创业现实,“两委”班子在群众中树立了威信。柳家村呈现出邻里团结和睦、经济发展壮大、村容卫生整洁的良好局面。   

辛庄村

  辛庄村位于老205国道与永莘路路口向北1.5公里再向西1.5公里处,总人口119人,户数33户,党员2人,村民代表3人,耕地面积135亩,林地7亩,村民居住条件砖瓦房占82%土坯房18%,自来水入户率100%,电话入户率100%,有线电视入户率100%,主导产业以粮棉种植为主,2010年5月份新建办公场所一处利用辛庄村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的优势输出劳务21人,2010年各方筹资50万元建成村柏油马路2000米,方便了群众出行,辛庄村在两委班子的带领下民风淳朴,两委团结,居民文明和谐、村内稳定。2012年以来,两委班子以差异化目标为抓手,立足辛庄村实际,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各项惠农政策及时落实到位,该居委会正按照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向前迈进。  

高家村

  高家村位于山东滨州滨城区滨北办事处,205与永莘路交叉口以西2.5公里米路北,总人口298人,户数88户,党员数8人,村民代表数6人耕地面积380亩,村民居住条件砖瓦房占85%,土坯房15%,街道硬化率70%,自来水入户率100%,电话入户率80%,有线电视入户率80%,主导产业以粮棉种植为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8868元.近年来两位班子工作思路开拓积极引导群众致富,村街道绿化整齐,环境优美,村党务、村务财务及时公开透明,打造了良好的村风文明。2012年以来,两委班子以差异化目标为抓手,立足高家村实际,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各项惠农政策及时落实到位,该居委会正按照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向前迈进。  

香坊村

  香坊村滨北办事处驻地西北6公里处、永莘路以北、旧205国道西侧,总人口105人户数25户,党员8人,村民代表数3人,耕地面积265亩,其他资源有坑塘2亩,荒地20亩,村民居住条件砖瓦房占70%,土坯占30%,街道硬化率100%,自来水入户率100%,电话入户率70%,有线电视入户率90%,主导产业以粮棉种植为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8978元。香坊村大力发展劳务输出、个体经济和沿路开发。2012年以来,两委班子以差异化目标为抓手,立足香坊村实际,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各项惠农政策及时落实到位,该居委会正按照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向前迈进。   

寇家村

  寇家村村委会位于滨北街道办事处西北6公里处,东邻四干西邻申家村。村委会现有46户、168口人,耕地278亩,党员6名,群众代表5名。“两委”班子成员共3人,主导产业是粮棉种植。   寇家村交通条件差,村内主街道是土路,2013年4月,经村班子研究,多方筹措资金修建进村路300米,解决了群众出行难问题。群众经济来源主要是靠种植和打工,有7户从事运输和个体私营,其他主要是靠外出打工。属于典型的经济薄弱村。   经“两委”班子共同努力,各项惠农政策及时落实到位,使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树立了两委干部在群众中的公信力,提高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夯实了基层组织基础。   

申家村

  申家村位于滨北街道办事处西北9公里处,东邻四干,赵集路由村西穿过。村委会现有102户、354口人,耕地690亩,党员19名,群众代表7名。“两委”班子成员共4人。村民居住条件以砖瓦房为主占85%,土坯房占15%,街道硬化率15%自来水入户率100%,电话入户率75%,有线电视入户率95%,主导产业粮棉种植年农民人均纯收入8894元.   2012年以来,村委会立足村情实际,筹资1.2万元,对街道进行了简易硬化,解决了村民出行难问题;积极筹措资金,对老化自来水管道进行了升级改造,方便了群众吃水问题。现在申家村各项事业良性发展,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同时树立了两委干部在群众中的公信力,提高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夯实了基层组织基础。   2013年两委班子以差异化目标为抓手,立足申家村实际,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各项惠农政策及时落实到位,该居委会正按照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向前迈进。   

张佐村

  张佐村委会简介   张佐村委会位于滨北街道办事处以北4公里,张集社区以南,205国道以西。居委会现有86户,302人,耕地1500亩。党员11名,群众代表6名。两委班子4名。   张佐村委会通过民主研究,认真制定,立足张佐村实际,制定了三项差异化目标,1,村南生产沟清淤,2,办公室硬化,3,村内街道养护。为了巩固生态文明村的成果,居委会制定了卫生保持长效机构,配备专职保洁员2名。垃圾桶八个。三轮车2辆。有原来的脏乱差变为现在的街道整洁有序,排水畅通,晚上路灯下村民乘凉,呈现出了一派和谐安定的新景象。   

邱家村

  邱家村委会位于山东滨州市滨城区滨北街道办事处西北5公里永莘路北紧靠省级路,地理位置优越,村委会现有26户、102口人,耕地130亩,党员5名,群众代表3名。“两委”班子健全。   2010年全村修建公路1000余米,道路两边都衬砌排水沟,20多户安装了沼气池,26户全部进行了改厕,村委统一进行沼气池清理,美化环境的同时节约了能源。   2011年4月,邱家村立足村情实际,大搞生态文明村建设工程,村两委会强化措施,加快推进。全面实施美化、亮化、绿化、净化、硬化工程,并顺利通过验收。在此基础上,建起了农家书屋、健身广场,丰富了群众精神生活。现在邱家村委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同时树立了村干部在群众中的公信力,提高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夯实了基层组织基础。   2013年两委班子以差异化目标为抓手,立足邱家村实际,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各项惠农政策及时落实到位,该居委会正按照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向前迈进。   

秦董姜村

  秦董姜位于滨北街道办事处驻地西北4公里,南靠永莘路、205国道以西2.5公里,现有143户560口人,党员22名,群众代表11名。“两委”班子成员共4人。  

董家村

  董家位于办事处西北6.5公里处总人口85人,户数23户,党员数5人,村民代表数3人,耕地面积130亩,村民居住条件砖混结构占90%,土坯结构占10%,街道硬化率80%自来水入户率100%,电话入户率70%,有线电视入户率80%,主导产业以粮棉种植为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9893元,董家村在发展粮棉种植主导产业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建筑业,目前拥有建筑队2个,带动了当地经济,解决了董家村20多人就业。2012年以来,两委班子以差异化目标为抓手,立足董家村实际,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各项惠农政策及时落实到位,董家村正按照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向前迈进。   

芦家村

  芦家村位于滨北办事处以西8.5公里,现有村民49户,173口人,村两委成员4人,党员5人,村民代表5人,育龄妇女27人,低保户2户。耕地面积198亩,以粮棉种植、外出务工为主。   2012年以来,引进一诺农牧有限公司农业项目,发展高产高效农业,对村内所有伙巷进行了硬化,搞好村内环境整治,清理村内三大堆,配备保洁员2名及保洁车辆2辆,建设垃圾清运平台2处,配置垃圾桶8个,实现了村内环境整洁,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对办公场所进行了修缮,新建院墙及大门,达到上级要求的标准。   

周王庄村

  周王庄村委会位于滨北街道办事处驻地西北14公里,现有户数56户,人口176人,耕地656亩,党员12名,群众代表5名,两委班子成员共3人。   村委会主导产业以粮棉种植和个体私营经济为主。   近年来,通过办事处党工委、办事处和村两委以及全体党员、村民代表、广大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新建了村委会办公室,进行了环卫一体化管理,现在村容村貌有了较大的改善,全村上下社会综合治安稳定,文明和谐。   

唐张村

  唐张村位于滨北办事处西南10公里,东邻西外环。现有人口416人,党员22名,群众代表9名,土地567亩。   近年来,唐张村结合“差异法目标”的推进和区级生态文明村创建活动,深入开展了村庄环境整治。在村内主街两侧安装高效节能路灯35盏,整修了村内南北主街,进行了村内三大堆和路边沟的清理。今年春天,又投资2万元建成了健身广场一处。村内面貌焕然一新。   

唐家村

  唐家村位于滨北办事处西9公里,东邻滨大高速。现有人口184人,党员5名,群众代表5名,土地180亩。   近年来,唐家村结合“差异法目标”的实施,深入开展了村庄环境整治。清理了村内三大堆,改变了村内脏乱差的面貌,并对村东土路进行了混凝土硬化,方便了群众出行。今年又对办公室进行了装修,整修了村西南的土路。    唐家村与北三里村、柳家村、寇家村、角楼苏社区、都富李社区、高家村、角楼宋社区、董家村、张佐村、东关社区、南关社区、炊王村、东丁社区、北街社区、北关社区、张木匠村、周王庄村、崔家楼村、东街社区、西街南社区、边家庵村、寨子村、南街南社区、西寨子村、油坊许村、张条杨村、皂刘村、南街西一社区、西街北社区、南街北社区、香坊村、西关社区、西丁社区、申家村、邱家村、秦董姜村、南街西二社区、坡杜村、辛庄村、刘木皂村、唐张村、坦上村、任王门村、狮子李村、孙家庄村、庞家村、周家坊村、芦家村、西三里村、李木匠村、国家庵村、顾家村、高庙张村、范家村、堤口刘村、刀子王村、帽吴村、北邱村、吴家村、梧桐赵村、李铁村、姑子庵村、东坊村、北张集前街村、北张集后街村、肖韩村、北尹村、西魏家村、北段社区、窦家村、庵头村、北侯村、游李村、姚家村、杨家湾村、北官赵村、单家村、田家村、袁家庵村、赵集村、张赵村、皂户赵村、张庵村、张家楼村、沿张村、梁家湾村、王少槐村、张辉家村、宋徐园村、双眼井村、十里堡村、沙洼张村、吕家村、李金门村、周史楼村、薛家村、河东刘村、新徐村、王铁匠村、石桥村、双刘村、瓦刀赵村、前崔家村、柳树孙村、北齐村、韩豁村、北刘村、碱刘村、崔双庙村、都家村、封王庄村、崔家集村、北闫村、北宋村、筐王村、碱吕村、贯庄村、杀虎同村、前山王社区、前郭村、罗堡村、梅家村、前打连张村、刘芳策村、李马夫村、及家村、石门李村、后打连村、后山王村、东寨子村、东山王村、鞭子狄村、八里耿村、八里王社区、李在天村、张豹村、九户杨村、靳家村、北姜家村、篦子张村、陈哑巴村、北卜家村、张楼赵村、宋花布村、张杠子村、双庙张村、岳家社区、义和村、杨挠头村、徐家村、王锢镥村、王安子社区、瓦屋邢村、苏家社区、张锢镥村相邻。  

坦上村

  坦上村位于滨北办事处以西8.5公里,现有村民87户,272口人,村两委成员4人,党员16人,村民代表7人,育龄妇女50人,低保户7户。耕地面积500亩,以粮棉种植、水产养殖、外出务工、民营经济为主。   2012年以来,新建文化广场一处,新上健身器材4套,为群众提供了一处休闲健身场所。对村东的一处古井进行了修复,并整修了通往古井的路,搞好村内环境整治,清理村内三大堆,配备保洁员2名及保洁车辆2辆,建设垃圾清运平台2处,配置垃圾桶8个,实现了村内环境整洁,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任王门村

  任王门村位于滨北办事处西南9.5公里,东邻西外环。现有人口242人,党员13名,群众代表7名,土地345亩。   近年来,任王门村结合“差异法目标”的推进和市级生态文明村创建活动,在区广电局的帮扶下,深入开展了村庄环境整治。拆除闲置老房子30余间,清理了村内所有杂树,并对主街两侧墙壁统一粉刷了白色外墙漆,村庄面貌焕然一新。投资3万元在村东建成健身广场一处,丰富了群众的业余生活。今年春天,实施了排水边沟衬砌工程,现已完工。在经济发展方面,依托奶牛养殖小区,引导群众扩大养殖规模,现村内奶牛存栏42头,羊110只,年增加收入30多万元。   

狮子李村

  狮子李村位于滨北办事处西8公里,西邻滨大高速。现有人口430人,党员11名,群众代表7名,土地782亩。   近年来,狮子李村结合“差异法目标”的实施,深入开展了村庄环境整治。清理了村内三大堆,改变了村内脏乱差的面貌,并对铁路安置小区两条主街进行了硬化,安装了路灯。今年对两座进村桥涵进行了整修,排除了隐患;开挖了村东300米长的排水沟;修缮了村内所有的路灯。   

孙家庄村

  孙家庄村位于滨北办事处以西6公里,现有村民47户,180口人,村两委成员6人,党员9人,村民代表5人,育龄妇女30人,低保户10户。耕地面积253.5亩,以种小麦、玉米为主,孙家庄村村民以外出务工、畜牧养殖为主。   2011年4月份新一届村班子上任以来,根据村里的基本情况,制定孙家庄村的工作计划,2011年4月份至今先后完成了村东废弃湾塘整理项目,新开挖水库2座30余亩,一座用于蓄水解决孙家庄村的浇地难问题,同时鱼虾混养,增加村集体收入,另一座水库承包给村民用于水产养殖。新建生猪养殖基地一处,新上农家乐快餐一处,新上垂钓项目,对孙家庄村村南公路进行了拓宽2.5米,新修村东水库路,新建村东桥两座。新安装路灯15盏,对村内土地进行了重新调整,解决了人地矛盾。搞好村内环境整治,清理村内三大堆,配备保洁员及保洁车辆,建设垃圾清运平台2处,配置垃圾桶8个,实现了村内环境整洁,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西魏家村

  西魏家村位于滨北办事处西9.5公里,北靠永莘路。现有人口212人,党员7名,群众代表8名,土地312亩。   近年来,西魏家村结合“差异法目标”的推进和市级生态文明村创建活动,在区审计局的帮扶下,-李滨同志领导下,深入开展了村庄环境整治。对主街两侧墙壁统一粉刷了白色外墙漆,铺设环村路柏油,对路边沟进行了衬砌,栽植了绿化苗木。在村西建成健身广场一处,清理衬砌了村西湾塘。   

帽吴村

  帽吴村位于滨北办事处以西9公里,现有村民58户,184口人,村两委成员4人,党员8人,村民代表5人,育龄妇女34人,低保户5户。耕地面积280亩,以粮棉种植、外出务工为主。   帽吴村没有经常性收入,村居发展较慢,自2011年德大铁路建设,村居积极借助铁路建设,带动村居发展,修建了村居公路,方便了村居出行,改善了村居的精神面貌。整修村内路边排水边沟,搞好村内环境整治,清理村内三大堆,配备保洁员2名及保洁车辆2辆,建设垃圾清运平台2处,配置垃圾桶8个,实现了村内环境整洁,村容村貌焕然一新。2013年建设了村居影背,村容村貌进一步提升。   2013年下半年村居积极联系铁路,将因铁路建设而未完工的一部分出村公路完善好,彻底完善村居的出行。   

西三里村

  三里村位于滨北办事处以西8.5公里,现有村民102户,339口人,村两委成员4人,党员21人,村民代表6人,育龄妇女65人,低保户13户。耕地面积623亩,以粮棉种植、外出务工、为主。   2012年以来在西三里村没有经常性收入的情况下,新安装节能灯18盏,在村西发展蚯蚓养殖合作社一处,发展蚯蚓养殖基地20余亩,亩效益可达万元。整修村内路边排水边沟,。搞好村内环境整治,清理村内三大堆,配备保洁员2名及保洁车辆2辆,建设垃圾清运平台2处,配置垃圾桶8个,实现了村内环境整洁,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2013年协调办事处水利站对村东排水沟进行了疏浚,发展绿化苗木种植40余亩。   

刘木皂村

  刘木皂村位于滨北办事处西9公里,东邻滨大高速。现有人口807人,党员22名,群众代表18名,土地1580亩。   近年来,刘木皂村结合“差异法目标”的实施,深入开展了村庄环境整治。清理了村内三大堆和路边沟,改变了村内脏乱差的面貌,并在主街两侧安装了路灯,实现了村庄亮化。投资3万元在办公室东侧,建成健身广场一处,丰富了群众的业余生活。在经济发展方面,积极引导群众进行绿化苗木的繁育。   

李木匠村

  李木匠村位于滨北办事处以西7.5公里,现有村民74户,262口人,村两委成员5人,党员12人,村民代表5人,育龄妇女49人,低保户11户。耕地面积430亩,以粮棉种植、外出务工为主。   2012年以来,新建文化广场一处,新上健身器材6套,将村内南北路硬化为水泥路。搞好村内环境整治,清理村内三大堆,配备保洁员2名及保洁车辆2辆,建设垃圾清运平台2处,配置垃圾桶8个,实现了村内环境整洁,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对村办公场所进行了修缮,文化广场安装路灯2盏。   

国家庵村

  国家庵村位于滨北办事处以西7.5公里,现有村民77户,307口人,村两委成员5人,党员10人,村民代表7人,育龄妇女54人,低保户6户。耕地面积503亩,以粮棉种植、水产养殖、外出务工为主。   2012年,新建健身广场一处,安装健身器材6套,为群众提供了一处休闲娱乐场所,搞好村内环境整治,清理村内三大堆,配备保洁员2名及保洁车辆2辆,建设垃圾清运平台2处,配置垃圾桶8个,实现了村内环境整洁,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2013年新开挖村北中沟,整修村南排水边沟,每个伙巷下排水管道,解决了浇地难及村内排水问题。   

顾家村

  顾家村位于滨北办事处以西7.5公里,现有村民115户,387口人,村两委成员5人,党员12人,村民代表7人,育龄妇女55人,低保户16户。耕地面积840亩,以粮棉种植、外出务工为主。   2012年以来,在村集体经济薄弱的情况下,积极完成上级安排的各项工作,整修了村南、村西的生产路及排水沟,由沙河二级倒水解决了浇地难。搞好村内环境整治,清理村内三大堆,配备保洁员2名及保洁车辆2辆,建设垃圾清运平台2处,配置垃圾桶8个,实现了村内环境整洁,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高庙张村

  高庙张村位于滨北办事处西8.5公里,东邻滨大高速。现有人口502人,党员14名,群众代表12名,土地1180亩。   近年来,高庙张村结合“差异法目标”的实施,深入开展了村庄环境整治。清理了村内三大堆,改变了村内脏乱差的面貌,并更换了主街两侧路灯,实现了村庄亮化。今年,投资3万元在办公室西侧,建成健身广场一处,丰富了群众的业余生活。整修了村内路边沟和村东南北路,对村北中沟进行了清淤。在经济发展方面,积极引导群众养殖黑山羊,现存栏200余只,走出了高庙张村的特色发展之路。   

范家村

  范家村位于滨北办事处以西6公里,现有村民110户,365口人,村两委成员5人,党员18人,村民代表9人,育龄妇女55人,低保户10户。耕地面积530亩,以种小麦、玉米为主,范家村村民以外出务工、水产为主。   2012年以来,按照上级要求,结合范家村实际,制定范家村的差异化目标,在-办事处宣传委员王麦菊书记的大力帮助下,全面完成了三项差异化目标任务,将范家村村内道路整修为水泥路,路边排水边沟用U形管全部衬砌,解决了排水难,整修了村东、村北的水渠,解决了浇地难。搞好村内环境整治,清理村内三大堆,配备保洁员2名及保洁车辆2辆,建设垃圾清运平台2处,配置垃圾桶8个,实现了村内环境整洁,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2013年制定差异化目标三项,目前已全部完成,新建文化广场一处,新上健身器材5套,维修村内路灯,整修了田间生产路。   

堤口刘村

  堤口刘村位于滨北办事处以西6公里,现有村民41户,117口人,党员4人,村民代表3人,育龄妇女19人,低保户5户。耕地面积250亩,以粮棉种植、外出务工为主。   村居以粮棉种植及外出务工为主,村集体收入主要依靠高速路及永莘路占地款为主,能够维持村居的正常运转,村居发展平稳正规。建设高标准村内路边排水边沟,搞好村内环境整治,清理村内三大堆,配备保洁员及保洁车辆,建设垃圾清运平台2处,配置垃圾桶8个,实现了村内环境整洁,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尤其是自去年开始借助农村差异化目标立项修缮了村居办公场所,建成了独院并进行了硬化,提升了村居电网改造。   2013年下半年将建设农村文化广场,进一步丰富村居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刀子王村

  刀子王村位于滨北办事处以西7公里,现有村民62户,211口人,村两委成员4人,党员9人,村民代表5人,育龄妇女27人,低保户6户。耕地面积332亩,以粮棉种植、外出务工为主。   2012年以来在刀子王村没有经常性收入的情况下,发动群众踊跃捐款,共募集资金1万余元,为刀子王村新安装路灯13盏,整修村内路边排水边沟,整修村东水渠。搞好村内环境整治,清理村内三大堆,配备保洁员2名及保洁车辆2辆,建设垃圾清运平台2处,配置垃圾桶8个,实现了村内环境整洁,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2013年积极争取办事处水利站,对村东排水沟进行疏浚,整平了村东道路,解决了浇地难。   

庞家村

  庞家村位于滨北办事处以西7.5公里,现有村民47户,137口人,村两委成员3人,党员13人,村民代表4人,育龄妇女27人,低保户6户。耕地面积224亩,以粮棉种植、外出务工、打井为主。   2012年以来,将庞家村变压器由30KV增容至50KV,硬化了办公场所院内,新建办公场所院墙,室内刮瓷吊顶,使办公场所达到上级标准,清理了三大堆,对道路两侧排水边沟进行了清理,村容村貌得到了明显改善。   

单家村

  单家村位于滨北街道办事处驻地西北15公里处,现有共1181户,603人,低保户17户,中-员20名,村民代表11人。村总耕地面积4200亩。两委班子成员共4人。   村委会主导产业以粮棉种植和养殖为主,在历届两委班子的正确领导下,群众安居乐业,形成了良好的民风民俗。   近年来,单家村按照滨北街道办事处党工委关于推进基层组歌建设的工作要求,立足单家村实际,制定了差异化目标任务,已完成350米商贸街硬化路面,方便了群众生活,清理旧街两侧排水沟700米,极大改善了村容村貌,方便群众的生产生活,使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同时树立了村委会干部在群众中威信,拉近了干群关系,提高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夯实了基层组织基础。   

北官赵村

  北官赵村概况   北官赵位于滨北街道办事处东北15公里处,西邻滨孤路,现有80户,250人,其中党员13人,群众代表7人。两委班子共6人,耕地面积1597.8亩,北官赵村群众收入以粮棉种植为主,2012年人均纯收入10777元,2011年被评为市级文明村。   北官赵村按照美化、亮化、绿化、硬化、净化的要求,硬化进村道路,建设健身广场,美化街道墙壁,衬砌排水边沟。配备专职保洁员2名,2012年以来,两委班子以差异化目标为抓手,立足北官赵村实际,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新建办公室5间,配有图书室,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生活。村居各项惠农政策落实到位,北官赵村按照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向前迈进。   

坡杜村

  滨北街道办事处坡杜村位于滨北办事处北部,东临沾化县宁家村,北临沾化县颜家村,全村总人口921人,287户,中-员24名,村民代表17人,村“两委”班子7人,总耕地面积9080亩,全村村民经济收入主要以粮棉种植为主。多次被区委区政府评为“先进村居”、“计划生育先进单位”   坡杜村积极开展农村环境整治,按照生态文明村整体要求,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搞好“三农服务”,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多措并举增加群众收入。   

吴家村

  吴家村简介   吴家村隶属张集社区,位于滨北街道办事处驻地西北8公里处,东与北尹家村紧邻,原国道205线南北向穿村而过。现有居民221户,706人,耕地总面积1414亩。村“两委”班子齐全,村干部7人,现有党员22人,村民代表16人。村里主导产业以粮棉种植为主,近年来,从事编织袋收购加工运输的人员不断增加,正成为增加居民收入的重要来源。   

梧桐赵村

  梧桐赵村委会位于滨北街道办事处北部,距办事处15公里,现有户数289户,人口1022人,耕地5300亩,党员25名,群众代表24名,两委班子成员共7人。   村委会主导产业以粮棉种植、苗木种植、外出务工为主。   近年来,在办事处党工委、办事处的正确领导下和村两委以及全体党员、村民代表、广大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新建了村委会办公室,整修了村西生产路,极大的方便了群众出行和生产生活,从今年开始,梧桐赵村群众新建房户按照办事处统一规划,统一办理了建房手续,现在群众安居乐业,形成了良好的民风民俗。现在村内状况和谐稳定,各项工作均能正常开展。已从落后村居向先进村居跨进。   

李铁村

  李铁村位于滨北街道办事处驻地西北12公里处,205国道沿线东,现有共75户,216人,低保户8户,中-员11名,村民代表5人。村总耕地面积790亩。两委班子成员共4人。   村委会主导产业以粮棉种植和养殖为主,在历届两委班子的正确领导下,群众安居乐业,形成了良好的民风民俗。   近年来,李铁村按照滨北街道办事处党工委关于推进基层组织建设的工作要求,立足李铁村实际,制定了差异化目标任务,现已完成村内柏油路面硬化860米,安装路灯17盏,办公室内部装修和门前硬化60平方米。   村委会积极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以新农村建设的契机,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立足当地实际,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载体,科学规划,统筹建设,不断缩小城乡差距,实施差异化目标责任制管理,同时树立了村委干部在群众中的威信,提高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夯实了基层组织基础。   

姑子庵村

  姑子庵村位于滨北街道办事处中北部,紧邻205国道,现有户数131户,人口446人,耕地2210亩。党员18名,群众代表7名,两委班子3人。   姑子庵村委会积极开展农村环境整治生态文明村创建活动,按照生产发展,生态文明,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以改善农村生活条件,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村生产力水平和发展特色产业为出发点,立足当地实际,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载体,科学规划统筹建设,不断缩小城乡差距,保障重点,加大对农村基础建设的投入。   

东坊村

  东坊村委会位于滨北街道办事处以北10公里,205国道以东1.5公里现有152户,人口532人,耕地1138亩,党员28名,群众代表14名。两位班子5人。   东坊村委会积极开展农村环境整治生态文明村创建活动,按照生产发展,生态文明,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以改善农村生活条件,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村生产力水平和发展特色产业为出发点,立足当地实际,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载体,科学规划统筹建设,不断缩小城乡差距,保障重点,加大对农村基础建设的投入。   

肖韩村

  肖韩村位于滨北办事处以西6.5公里,现有村民178户,543口人,村两委成员4人,党员16人,村民代表5人,育龄妇女86人,低保户19户。耕地面积650亩,以粮棉种植、外出务工为主。   2011年,根据肖韩村实际,立足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对肖韩村村北出村的两座桥的护栏进行了维修,对村南北两条路进行了水泥硬化,办公场所院内院外进行了硬化。   2012年新建文化广场一处,安装健身器材6套,为群众提供了一处休闲健身场所。搞好村内环境整治,清理村内三大堆,配备保洁员2名及保洁车辆2辆,建设垃圾清运平台2处,配置垃圾桶8个,实现了村内环境整洁,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2013年争取到一事一议项目,将肖韩村东西两条路的路边沟全部用预制板衬砌,彻底解决了村内排水不畅问题,同时将村内路两侧的杂树及柴草全部清理出村,村容村貌有了极大地改观。   

北张集后街村

  北张集后街村位于205国道以西1公里,滨北街道办事处驻地西北13公里处,共277户,925人,中-员29名,村民代表12人。村总耕地面积2336亩。   村委会主导产业以粮棉种植、建筑业和商贸经济为主,北张集后街村建筑业比较发达,农村工程队有10余队,商贸经营有商店、饭店等个体经营户20余家,村集体收入4万多元。   近年来,在办事处党工委、办事处的正确领导下,村两委以及全体党员、村民代表、广大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新建了村委会办公室,新修村内的柏油路,完成了村庄硬化,还进行了环卫一体化管理,新建了农家书屋,供村民借阅,现在村容村貌有了较大的改善,全村上下社会综合治安稳定,文明和谐。   

周家坊村

  周家坊村委会位于滨北街道办事处驻地以北10公里,205国道沿线东,现有户数56户,人口217人,耕地910亩,党员11名,群众代表6名,两委班子成员共4人。   村委会主导产业以粮棉种植和个体私营经济为主。   近年来,通过办事处党工委、办事处和村两委以及全体党员、村民代表、广大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新建了村委会办公室,完成了电网改造,还进行了环卫一体化管理,现在村容村貌有了较大的改善,全村上下社会综合治安稳定,文明和谐。   

北尹村

  北尹村基本情况   北尹村位于张集社区以南2.5公里处,原205国道以东,全村总人口425人,108户,中-员16名,村民代表11人,村两委班子5人,交叉任职1人,全村总耕地面积1108.9亩,村民主要以粮棉种植为主,有毛巾加工户2户,从业人数达60余人,村内主要街道已硬化,2012年底安装路灯37盏,实现全村亮化。按照办事处总体要求,以村环境综合整治为契机,抓好村内各项设施建设,尽快让群众过上幸福安康的幸福生活。   

北邱村

  北邱村位于滨北街道办事处以北14公里处,南邻李铁村,现有村民253户,853人,北邱村村委会两委班子共4人,中-员29名,村民代表15人,育龄妇女248人,低保户59户,残疾人26人。村总耕地面积2646亩。主导产业以粮棉种植为主。   近年来,在办事处党工委、办事处的正确领导下,在包村-的带领下和村两委以及全体党员、村民代表的共同努力下,优化村内环境,增加群众收入水平,先后成立了林木合作社、强威农机合作社、食用菌合作社正在筹备当中。评选了“致富之星”“文明之星”“好媳妇”“好婆婆”12人,2012年北邱村被评为滨城区差异化目标完成“先进村居”、滨北街道办事处环境综合整治“先进村居”,全村上下社会综合治安稳定,文明和谐。   

窦家村

  窦家村位于滨北街道办事处驻地西北12公里处,205国道沿线东,现有共120户,434人,中-员23名,村民代表8人。村总耕地面积1692亩。两委班子成员共3人。   村委会一直坚持组织建设走在工作前列,保证预防化解工作有人抓、有人管;预测工作走在预防前,尽早地摸出矛盾隐患,预防工作走在调解前,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调解工作走在激化前。   村委会努力打造“平安村居和谐家园”,为一举搞得“全国民主法制示范村”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村委会滨立足窦家村实际,制定了差异化目标任务,现已完成村内柏油路面硬化1060米,对村内街道两侧排水沟进行全面清理,安装路灯20盏,实施差异化目标责任制管理,极大地促进村委会各项事业发展,使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同时树立了村委干部在群众中的威信,提高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夯实了基层组织基础。   

庵头村

  庵头村位于潮河以北1公里处,南邻北邱村,与其隔河相望,现有村民339户,1173人,是我办人口最多的村居之一,庵头村村委会两委班子共3人,中-员23名,村民代表18人,育龄妇女248人,低保户59户,残疾人26人。村总耕地面积2646亩。   村委会主导产业以粮棉种植、食用菌养殖、豆腐加工为主。   近年来,在办事处党工委、办事处的正确领导下和村两委以及全体党员、村民代表、广大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新建了村委会办公室,新建成潮河大桥,极大的方便了群众出行,新农村合作医疗室正在施工中,建成后将解决村民的就医问题,现在群众安居乐业,形成了良好的民风民俗。2012年庵头村被评为滨北街道办事处先进文明村居、滨北街道办事处环境综合整治先进村居,支部书记毛洪安荣获区级先进个人。全村上下社会综合治安稳定,文明和谐。   

北侯村

  滨北街道办事处北侯村位于滨北办事处北部,东临原滨北农场,北临梧桐赵村,全村总人口316人,92户,中-员12名,村民代表9人,村“两委”班子4人,总耕地面积亩,全村村民经济收入主要以粮棉种植为主。多次被区委区政府评为基层党建“先进村居”、计划生育“先进单位”综合治理“先进村居”。   北侯村严抓村内规划、积极开展农村环境整治,按照生态文明村整体要求,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搞好“三农服务”,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多措并举增加群众收入。   

游李村

  游李村位于滨北办事处以西5.5公里,现有村民128户,423口人,村两委成员4人,党员20人,村民代表9人,育龄妇女73人,低保户19户。耕地面积950亩,以粮棉种植、外出务工为主。   村居以粮棉种植及外出务工为主,村集体收入主要依靠高速路及永莘路占地款为主,能够维持村居的正常运转,村居发展平稳正规。整修村内路边排水边沟,搞好村内环境整治,清理村内三大堆,配备保洁员2名及保洁车辆2辆,建设垃圾清运平台2处,配置垃圾桶8个,实现了村内环境整洁,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尤其是今年借助农村差异化目标立项建设了村居文化活动广场,建成了农家书屋整修了村居生产沟渠,预制了村居出行的道路一处(高速路涵洞年久失修)村容村貌进一步提升。   

姚家村

  姚家村位于滨北办事处以西7.5公里,现有村民110户,378口人,村两委成员6人,党员13人,村民代表7人,育龄妇女64人,低保户8户。耕地面积680亩,以粮棉种植、水产养殖、外出务工、打井为主。   2011年,刘建芬书记上任以后,通过走访老党员老干部,召开党员代表会议,充分发动群众,完成了土地小调整,解决了50余人的人地矛盾,将水表挪至户外,更换了水表,解决的自来水管理混乱问题。   2012年,对村内公路进行了整修,新修村西至国家庵公路,对排水边沟全部进行了衬砌,水泥硬化了路肩,彻底解决了村内三大堆问题,对姚家村土地进行了大调整。搞好村内环境整治,清理村内三大堆,配备保洁员2名及保洁车辆2辆,建设垃圾清运平台2处,配置垃圾桶8个,实现了村内环境整洁,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繁荣农村文化建设,新购置锣鼓一套,购置秧歌服装40余套,成立了秧歌队,并成功到邻村及办事处演出。   2013年重建办公场所,新建文化广场一处,新安装健身器材7套,为群众提供了一处休闲健身场所,安装高标准宣传栏一处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杨家湾村

  杨家湾村位于滨北办事处以西8.5公里,现有村民46户,152口人,村两委成员5人,党员10人,村民代表4人,育龄妇女28人,低保户9户。耕地面积242亩,以粮棉种植、外出务工、为主。   2012年以来,引进王利民种植场高标准农业项目,发展高标准绿化苗木80余亩,开挖村东水库,搞好村内环境整治,清理村内三大堆,配备保洁员2名及保洁车辆2辆,建设垃圾清运平台2处,配置垃圾桶8个,实现了村内环境整洁,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北张集前街村

  北张集前街村位于205国道以西,滨北街道办事处驻地西北12公里处,共162户,589人,中-员21名,村民代表8人。村总耕地面积1250亩。   村委会主导产业以粮棉种植和个体私营经济为主,2009年建成了北张集商贸街,商贸街现有商店、饭店及固定摊点等个体经营户70余家,村集体收入3万多元。   近年来,通过办事处党工委、办事处和村两委以及全体党员、村民代表、广大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新建了村委会办公室,基本完成了路面硬化、夜间亮化,统一为村民更换了自来水管线,还进行了环卫一体化管理;开辟一个运动广场,供村民休闲娱乐;新建了农家书屋,供村民借阅,丰富了村民的业余生活。现在村容村貌有了较大的改善,商贸街管理有序,全村上下社会综合治安稳定,文明和谐。   

王少槐村

  王少槐村位于滨北街道办事处西北12公里处,现有157户、542口人,耕地面积939亩,主导产业以粮棉种植和外出务工为主。党员17名,群众代表11名。“两委”班子群众威信高,工作能力强,村内群众和谐稳定。   2012年4月以来,按照滨北街道党工委关于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的工作要求,王少槐村委会通过围绕确定的差异法目标,村委会强化措施,加快推进。至目前,有多项已全部完成,极大地促进了村委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使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同时树立了村委会干部在群众中的公信力,提高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李马夫村

  李马夫村位于滨北街道办事处西北12公里处,现有110户、393口人,耕地面积438亩,主导产业以粮棉种植和外出务工为主。党员11名,群众代表5名。“两委”班子群众威信高,工作能力强,村内群众和谐稳定。   2012年4月以来,按照滨北街道党工委关于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的工作要求,李马夫村委会通过围绕确定的差异法目标,村委会强化措施,加快推进。至目前,有多项已全部完成,极大地促进了村委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使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同时树立了村委会干部在群众中的公信力,提高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袁家庵村

  袁家庵村位于滨北街道办事处以西10公里处,现有村民148户、500口人,党员8名,群众代表5名,耕地面积1145亩,主导产业以粮棉种植和外出务工为主。   按照滨北街道党工委关于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的工作要求,袁家庵村委会通过围绕确定的差异法目标,村委会强化措施,加快推进。至目前,有多项已全部完成,极大地促进了村委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使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同时树立了村委会干部在群众中的公信力,提高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赵集村

  赵集村位于滨北办事处西北9公里,总人口568人,中-员16名,耕地面积900亩。主导产业以粮棉种植和外出务工为主。村内群众和谐稳定。村“两委”班子健全,群众威信高,工作能力强。   赵集村有赵集小学一处,有集贸市场一处方便群众子女接受教育及生活日常需求。   2013年3月,赵集村积极响应滨北街道党工委关于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推进差异化目标的工作要求,通过党员群众民主研究、议定的方式,立足村情实际。投资35000元新建健身广场一处,丰富了群众的业余生活。   

张赵村

  张赵村位于滨北街道办事处西北10公里处,现有62户、194口人,耕地面积403亩,主导产业以粮棉种植和外出务工为主。党员8名,群众代表5名。“两委”班子群众威信高,工作能力强,村内群众和谐稳定。   2012年4月以来,按照滨北街道党工委关于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的工作要求,张赵村委会通过围绕确定的差异法目标,村委会强化措施,加快推进。至目前,有多项已全部完成,极大地促进了村委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使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同时树立了村委会干部在群众中的公信力,提高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皂户赵村

  皂户赵村位于滨北街道办事处西北12公里处,现有163户、582口人,耕地面积1010亩,主导产业以粮棉种植和外出务工为主。党员20名,群众代表8名。“两委”班子群众威信高,工作能力强,村内群众和谐稳定。   2012年4月以来,按照滨北街道党工委关于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的工作要求,皂户赵村委会通过围绕确定的差异法目标,村委会强化措施,加快推进。至目前,有多项已全部完成,极大地促进了村委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使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同时树立了村委会干部在群众中的公信力,提高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张庵村

  张庵村位于滨北街道办事处西北12公里处,现有97户、335口人,耕地面积416亩,主导产业以粮棉种植和外出务工为主。党员15名,群众代表5名。“两委”班子群众威信高,工作能力强,村内群众和谐稳定。   2012年4月以来,按照滨北街道党工委关于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的工作要求,张庵村委会通过围绕确定的差异法目标,村委会强化措施,加快推进。至目前,有多项已全部完成,极大地促进了村委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使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同时树立了村委会干部在群众中的公信力,提高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张家楼村

  张家楼村位于滨北街道办事处西北12公里处,现有189户、695口人,耕地面积1261亩,主导产业以粮棉种植和外出务工为主。党员22名,群众代表10名。“两委”班子群众威信高,工作能力强,村内群众和谐稳定。   2012年4月以来,按照滨北街道党工委关于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的工作要求,张家楼村委会通过围绕确定的差异法目标,村委会强化措施,加快推进。至目前,有多项已全部完成,极大地促进了村委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使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同时树立了村委会干部在群众中的公信力,提高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北刘村

  北刘村情况简介   北刘村委会位于滨北办事处西北部,西临徒骇河,现有110户、440人。村“两委”班子班子健全,共5人,中-员11名,群众代表10名,耕地面积579亩,主导产业以粮棉种植、外出务工为主。   2012年,按照上级要求,通过民主研究,确定出北刘村三项差异法目标任务。第1项:筹资9000元,完成500米东西主街道的整修和街道两侧1000米排水边沟的清理。第2项:筹资5000元,按规划在村内重新打通一条长300米、宽9米的东西街道,为群众的生产生活出行提供方便。第3项:筹资2000元,完成村内主街道6盏路灯的维修和4盏路灯的安装。   北刘村积极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城乡环卫一体化成效显著,建垃圾平台两个,垃圾桶8个,2名保洁名按时清理村内卫生,改善了村容村貌。   实施差异法目标管理,极大地促进了北刘村各项事业的发展,让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同时,树立了村干部在群众中的威信力和为民办实事的执行力,增强了村干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夯实了农村基层组织基础。   

薛家村

  薛家村委会位于滨北街道办事处西北9公里处,现有73户、256口人,耕地面积509亩,主导产业以粮棉种植和外出务工为主,村内还成立了奶牛养殖合作社。党员17名,群众代表6名。“两委”班子健全,成员共5人,群众威信高,工作能力强。村内群众和谐稳定。   2013年4月,按照滨北街道党工委关于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的工作要求,薛家村居委会通过民主研究、议定的方式,立足村情实际,制定了五项差异法目标任务,并通过了社区、街道党工委、区基层组织建设年办公室的逐级审批。审批确定的项目,在村内进行了公示。具体是:1、筹集资金200万元,扩建标准化牛舍、挤奶厅等,奶牛存栏量达到1500头。;2、投资2万元,完善配套工程,场区内通沼气。;3、筹集资金0.5万元,新挖村内排水边沟300米,解决排水问题;   围绕确定的差异法目标,居委会强化措施,加快推进。至目前,有2项已全部完成,经村“两委”、党员、群众代表研究:村内排水沟两年未清於,雨季排水不畅,村民意见大。新挖排水沟能有效的排除村内的积水,村民满意。其它2项差异法目标也有很大进展,年底确保按时完成。   实施差异法目标管理,极大地促进了居委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使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同时树立了居委会干部在群众中的公信力,提高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夯实了基层组织基础。   

张辉家村

  张辉家村委会位于滨北街道办事处西北10公里处,现有125户、419口人,耕地面积808亩,主导产业以粮棉种植和外出务工为主,副业有猪羊饲养,大棚食用鸭育肥等。党员8名,群众代表7名。“两委”班子健全,成员共5人,群众威信高,工作能力强。村内群众和谐稳定。   五年多来,张辉村一直是滨北办事处后进村,村班子软弱涣散,村内公益事业停滞不前,村内公路年久失修,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三大堆现象严重,群众怨气较重。   2013年4月,按照滨北街道党工委关于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的工作要求,张辉家居委会通过民主研究、议定的方式,立足村情实际,制定了三项差异法目标任务,并通过了社区、街道党工委、区基层组织建设年办公室的逐级审批。审批确定的项目,在村内进行了公示。具体是:1、筹集资金0.5万元,购置健身器材1套,供村民锻炼身体;2、筹集资金0.5万元,清挖排涝沟350米,改善农田设施,群众增收致富;3、筹集资金0.5万元,修补南北主街公路面,方便群众出行;   围绕确定的差异法目标,居委会强化措施,加快推进。至目前,有1祥已完成,村西排涝沟主要是浇水和排涝用沟,已有几年未清淤,严重影响了灌溉和排涝,影响了农民的收入。经村“两委”、党员及群众代表研究,筹集资金0.5万元,清挖排涝沟350米,项目切实可行。该项目完成后,既能灌溉,又能排涝,群众增收致富。其它2项差异法目标也有很大进展,年底确保按时完成。   实施差异法目标管理,极大地促进了居委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使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同时树立了村委会干部在群众中的公信力,提高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夯实了基层组织基础。   

田家村

  田家村位于滨北办事处西北部,总人口115人,29户,中-员2名,村民代表3人,总耕地面积113亩。基础设施完善,村民居住条件较好,主导产业以粮棉种植业为主,   村干部队伍素质较高,村内和谐稳定,无-事件发生。2010年新建村办公场所4间,位于村西,办公室面积96平米,能够正常规范使用,办公场所干净整洁。   2012年4月以来,按照滨北街道党工委关于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的工作要求,村委会通过围绕确定的差异法目标,村委会强化措施,加快推进。至目前,有多项已全部完成,极大地促进了村委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使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同时树立了村委会干部在群众中的公信力,提高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宋徐园村

  宋徐园村位于滨北街道办事处西北12公里处,现有58户、202口人,耕地面积435亩,主导产业以粮棉种植和外出务工为主。党员8名,群众代表5名。“两委”班子群众威信高,工作能力强,村内群众和谐稳定。   2012年4月以来,按照滨北街道党工委关于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的工作要求,宋徐园村委会通过围绕确定的差异法目标,村委会强化措施,加快推进。至目前,有多项已全部完成,极大地促进了村委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使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同时树立了村委会干部在群众中的公信力,提高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双眼井村

  双眼井位于滨北街道办事处西北14公里处,现有224户、718口人,耕地面积2023亩,主导产业以粮棉种植和外出务工为主。党员25名,群众代表18名。“两委”班子群众威信高,工作能力强,村内群众和谐稳定。   2012年4月以来,按照滨北街道党工委关于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的工作要求,双眼井村委会通过围绕确定的差异法目标,村委会强化措施,加快推进。至目前,有多项已全部完成,极大地促进了村委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使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同时树立了村委会干部在群众中的公信力,提高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十里堡村

  十里堡村位于滨北办事处西北,现有人口196人,村“两委”班子健全,党员11人,群众代表5人。现有耕地293亩,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十里堡村村民主要以农业为主,农闲时节进城务工,村民平均年收入达到8800元左右。   经村“两委”研究决定,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制定了一套合理完善的村规民约,规范群众行为,创建和谐文明村居。积极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暨生态文明村创建活动。按照“生产发展、生态文明、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村生产力水平和发展为目标,立足当地实际,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载体,科学规划,统筹建设,保障重点,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达到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标准。   

沙洼张村

  沙洼张村位于滨北办事处西北10公里,总人口1034人,中-员30名,耕地面积2019亩。主导产业以粮棉种植和外出务工为主,村内群众和谐稳定。村“两委”班子健全,群众威信高,工作能力强。   村党支部书记张海滨,为人公道正派,刚直不阿,做事谨慎,一丝不苟。   2013年3月,沙洼张村积极响应滨北街道党工委关于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推进差异化目标的工作要求,通过党员群众民主研究、议定的方式,立足村情实际,结合群众反映强烈的热难点问题,结合实际情况,沙洼张村村“两委”一班人,精诚团结,分工协作,制定周密的工作计划和措施,通过实施差异法目标管理,极大地促进了居委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实现了“村村办实事,群众得实惠”的目的。   树立了基层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公信力和光辉形象,提高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夯实了基层组织基础。   

吕家村

  吕家村位于滨北办事处西北,现有人口314人,村“两委”班子健全,党员16人,群众代表9人,育龄妇女55人,低保户12户。现有耕地565亩,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吕家村村民主要以农业为主,农闲时节进城务工,村民平均年收入达到8800元左右。   吕家村克服种种困难,完成了村委办公室配套设施建设,建起了农家文化书屋,极大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投入30余万元,建设了村内3条公路、亮化工程、绿化工程,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出行。   经村“两委”研究决定,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制定了一套合理完善的村规民约,规范群众行为,创建和谐文明村居。积极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暨生态文明村创建活动。按照“生产发展、生态文明、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村生产力水平和发展为目标,立足当地实际,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载体,科学规划,统筹建设,保障重点,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达到生态文明新农村建设标准。   

周史楼村

  周史楼村委会位于徒骇河以东、距离滨北街道办事处驻地17公里,现有128户、422人。村“两委”班子成员共4人,书记、主任一人兼。党员15名,群众代表7名,耕地面积579亩,周史楼村主导产业以粮棉种植、外出务工为主。   2012年周史楼村“两委”班子团结一心,强化措施,积极工作。召开村全体党员、村民代表会议,听从群众呼声,从群众反映最强烈、最期盼的道路问题上入手,对村内100余亩土地进行了流转,增加村集体收入11余万元,发动在外经商、务工人员踊跃捐款3万余元,对村内670米路面进行了混凝土硬化,新安装路灯7盏,有力地方便了群众出行,极大地改善了村容村貌。   今年,按照上级要求,制定了三项差异化目标任务,挖排水沟,铺设涵管,确保了雨季排水畅通,不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今年,为实现全办城乡环卫一体化全覆盖,在周史楼村新建垃圾平台两个,力争实现了生活垃圾集中收集清运;极大的方便了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村容村貌有了明显改善。   

沿张村

  沿张村位于滨北街道办事处西北12公里处,现有85户、333口人,耕地面积622亩,主导产业以粮棉种植和外出务工为主。党员11名,群众代表7名。“两委”班子群众威信高,工作能力强,村内群众和谐稳定。   2012年4月以来,按照滨北街道党工委关于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的工作要求,沿张村委会通过围绕确定的差异法目标,村委会强化措施,加快推进。至目前,有多项已全部完成,极大地促进了村委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使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同时树立了村委会干部在群众中的公信力,提高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河东刘村

  河东刘村情况简介   河东刘村委会位徒骇河于以东、北刘村以南、新徐村以北、北齐村以西,距离滨北街道办事处驻地15公里,现有89户、292人。河东刘村“两委”班子成员共5人,党员10名,群众代表7名。耕地面积436.4亩,河东刘村以种植小麦(育种)、玉米为主。   河东刘村积极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暨生态文明村、环卫一体化创建活动,按照“生产发展,生态文明,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根据“五化”标准,以新农村建设和差异法目标管理为契机,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发展特色产业为出发点,立足河东刘村实际,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载体,科学规划,统筹建设,不断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去年,河东刘村先后投资0.65万元,完成差异法目标任务3项;极大的方便了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村容村貌有了明显改善。   

新徐村

  新徐村情况简介   新徐村距离滨北街道办事处驻地15公里,现有123户、423人。新徐村“两委”班子成员共4人,党员18名,群众代表12名,耕地面积546.5亩,新徐村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   新徐村积极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暨生态文明村、环卫一体化创建活动,按照“生产发展,生态文明,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根据“五化”标准,以新农村建设和差异法目标管理为契机,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发展特色产业为出发点,立足新徐村实际,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载体,科学规划,统筹建设,不断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去年,新徐村先后投资1.4万元,完成差异法目标任务3项;极大的方便了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村容村貌有了明显改善。   

王铁匠村

  王铁匠村委会情况简介   王铁匠村委会位于滨北街道办事处西北部16公里处,西靠徒骇河。村委会现有人口314人,88户,耕地面积347亩,党员14名,群众代表10名。村“两委”班子健全。以种小麦、玉米为主。   近年来,村“两委”积极引导广大村民因地制宜发展蔬菜特色种植和蚯蚓养殖,大幅提高广大村民的经济收入。鼓励村民外出务工,加快劳动力转移,有效地增加了群众的收入水平。去年在上级安排的差异法目标活动要求中,多方筹资0.3万元,完成了村内300米东西主街道的整修和街道两侧600米排水边沟的清理。搞好村内环境整治,清理村内三大堆,配备保洁员2名及保洁车辆2辆,建设垃圾清运平台2处,配置垃圾桶8个,实现了村内环境整洁,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活动的实施,树立了村干部在群众中的威信力和为民办实事的执行力,增强了村干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夯实了农村基层组织基础。   

石桥村

  石桥村情况简介   石桥村位于徒骇河以东、封王庄村以南、北宋村以北、韩豁村以西,距离滨北街道办事处驻地17公里,现有151户、531人。石桥村“两委”班子成员共4人,党员15名,群众代表11名,育龄妇女115人,低保户25户、40人。耕地面积663亩,石桥村以种植小麦(育种)、玉米为主。   石桥村积极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暨生态文明村、环卫一体化创建活动,按照“生产发展,生态文明,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根据“五化”标准,以新农村建设和差异法目标管理为契机,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发展特色产业为出发点,立足石桥村实际,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载体,科学规划,统筹建设,不断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去年,石桥村实现了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外运;并先后投资1.6万元,完成差异法目标任务3项;极大的方便了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村容村貌有了明显改善。   

双刘村

  双刘村位于滨北办事处西北11公里处,东临205国道。现有村民527人,146户,党员17名,村民代表9人,耕地面积1200亩。村“两委”职数4人,班子健全。主导产业以梨树,粮棉为主。   在上级各部门的帮扶下,双刘村积极开展生态文明村创建活动,在-帮助下,按照“生产发展,生态文明,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根据“五化”标准,先后投资60余万元,对村主要街道进行了硬化,美化,亮化,修建柏油路800余米,衬砌排水边沟1600米,安装路灯15盏,村容村貌有了明显改善,极大的提升了群众的生产条件和生活水平。   

瓦刀赵村

  瓦刀赵村委会情况简介   瓦刀赵村委会位于滨北街道办事处西北部12公里处,205国道以西1公里。村委会现有人口542人,114户,耕地面积1160亩,党员21名,群众代表15名。村“两委”班子健全。主导产业以粮棉种植为主,部分村民从事板房加工,收益可观,现有专业养殖户1户,板房加工户20余户。   去年以来,村“两委”班子多措并举,强化措施,积极工作,在上级党工委、办事处的支持帮助下,多方筹资3万余元,在办事处的扶持下对村主要街道进行了柏油路铺设,改变了过去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历史,为群众的生产生活提供了便利,也有力得改善了村容村貌环境。   差异法目标管理的实施,极大地促进了瓦刀赵村各项事业的发展,让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同时,树立了村干部在群众中的威信力和为民办实事的执行力,增强了村干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夯实了农村基层组织基础。   

前崔家村

  前崔家村位于滨北办事处西北12公里处。现有村民275人,90户,党员16名,村民代表9人,耕地面积413亩。“两委”职数4人,班子健全。主导产业以粮棉种植为主。   在上级各部门的帮扶下,2012年前崔家村积极履行差异化目标任务,按照“生产发展,生态文明,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根据“五化”标准,先后投资1万元,完成了办公场所300平方的外墙粉刷任务,在村内东西主街道上安装路灯9盏,对村西南300米生产灌溉沟渠进行清理。通过实施以上差异化目标,前崔家村村容村貌有了明显改善,极大的提升了群众的生产条件和生活水平。   

柳树孙村

  柳树孙村委会情况简介   柳树孙村委会位于滨北街道办事处西北部12公里处,东与沾化县相邻。村委会现有人口381人,105户,耕地面积680亩,党员14名,群众代表10名。现“两委”班子成员共4人。   2012年4月,按照上级要求,结合滨北街道办事处党工委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的工作部署。柳树孙村委会通过党员群众代表提议,“两委”班子商议和民主研究,确定出柳树孙村三项差异法目标任务。并通过社区、街道党工委、区基层组织建设年办公室的逐级审批。审批确定的项目,在村内进行了公示。具体是:1、筹资0.3万元,对村南长7米、宽5米的生产桥进行修补,方便群众生产、生活。2、筹资0.16万元,在村南下排水涵管6节,确保排水畅通。3、筹资0.1万元,对办公室进行装修刮瓷,面积90平方米。   实施差异法目标管理,极大地促进了柳树孙村各项事业的发展,让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同时,树立了村干部在群众中的威信力和为民办实事的执行力,增强了村干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夯实了农村基层组织基础。   

北齐村

  北齐村位于滨北办事处西北13公里处。现有村民698人,167户,党员21名,村民代表9人,耕地面积1077亩。“两委”职数3人,班子健全。主导产业以粮棉为主。   在上级各部门的帮扶下,2012年北齐村积极履行差异化目标任务,按照“生产发展,生态文明,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根据“五化”标准,先后投资1.5万元,对村主要街道进行了硬化,美化,亮化,安装路灯10盏,村容村貌有了明显改善,极大的提升了群众的生产条件和生活水平。   

韩豁村

  韩豁村情况简介   北刘村委会位于滨北办事处西北部,现有123户、446人。村“两委”班子班子健全,共3人,中-员20名,群众代表7名,耕地面积748亩,主导产业以粮棉种植、外出务工为主。   2012年,按照上级要求,通过民主研究,确定出韩豁村三项差异法目标任务。韩豁村积极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城乡环卫一体化成效显著,建垃圾平台两个,垃圾桶8个,2名保洁名按时清理村内卫生,改善了村容村貌。   实施差异法目标管理,极大地促进了韩豁村各项事业的发展,让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同时,树立了村干部在群众中的威信力和为民办实事的执行力,增强了村干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夯实了农村基层组织基础。   

梁家湾村

  梁家湾村位于滨北街道办事处西北12公里处,现有115户、409口人,耕地面积1059亩,主导产业以粮棉种植和外出务工为主。党员10名,群众代表9名。“两委”班子群众威信高,工作能力强,村内群众和谐稳定。   2012年4月以来,按照滨北街道党工委关于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的工作要求,梁家湾村委会通过围绕确定的差异法目标,村委会强化措施,加快推进。至目前,有多项已全部完成,极大地促进了村委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使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同时树立了村委会干部在群众中的公信力,提高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碱刘村

  碱刘村位于滨北办事处西北12。5公里处。现有村民224人,61户,党员9名,村民代表6人,耕地面积500亩。“两委”职数4人,班子健全。主导产业以冬枣,粮棉为主。以肉牛养殖带动村民经济发展。   在上级各部门的帮扶下,2012年碱刘村积极履行差异化目标任务,按照“生产发展,生态文明,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根据“五化”标准,先后投资2万元,对村主要街道进行了硬化,美化,亮化,修建柏油路1公里,安装路灯8盏,村容村貌有了明显改善,极大的提升了群众的生产条件和生活水平。   

崔双庙村

  崔双庙村位于滨北办事处西北13公里处,东临205国道。现有村民534人,145户,党员20名,村民代表12人,耕地面积674亩。“两委”职数4人,班子健全。主导产业以冬枣,粮棉为主。   在上级各部门的帮扶下,2011年崔双庙村积极开展生态文明村创建活动,按照“生产发展,生态文明,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根据“五化”标准,先后投资100余万元,对村主要街道进行了硬化,美化,亮化,修建柏油路1.7公里,衬砌排水边沟2200米,安装路灯25盏,监控11处,栽植冬青、紫叶李、白蜡共计5350棵。村容村貌有了明显改善,极大的提升了群众的生产条件和生活水平。   

都家村

  都家村委会情况简介   都家村委会位于滨北街道办事处西北部12公里处,东距205国道1.5公里。村委会现有人口506人,141户,耕地面积1153亩,党员20名,群众代表12名。现村“两委”班子健全,班子成员共4人。   2013年3月,按照上级要求,结合滨北街道办事处党工委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的工作部署。都家村委会通过党员群众代表提议,“两委”班子商议和民主研究,确定出都家村三项差异法目标任务。并通过社区、街道党工委、区基层组织建设年办公室的逐级审批。审批确定的项目,在村内进行了公示。具体是:1、筹资0.4万元,在村内主街道安装路灯10盏,线缆450米,方便群众夜间出行。2、筹资0.25万元,对村250平方办公室面积进行吊顶、刮瓷装修。3、筹资0.2万元,整修潮河两侧150米排涝沟,确保排水畅通。   围绕都家村确定的差异法目标,村“两委”强化措施,加快推进,至目前,有2项目标已全部完成,第1项:筹资0.25万元,对村250平方办公室面积进行吊顶、刮瓷装修。第2项、筹资0.2万元,整修潮河两侧150米排涝沟,确保排水畅通。   实施差异法目标管理,极大地促进了都家村各项事业的发展,让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同时,树立了村干部在群众中的威信力和为民办实事的执行力,增强了村干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夯实了农村基层组织基础。   

封王庄村

  封王庄村情况简介   封王庄村北靠徒骇河、西与三河湖接壤、南与石桥村交界、东与王铁匠村相邻,距离滨北街道办事处驻地17公里,现有164户、545人。封王村“两委”班子成员共5人,党员15名,群众代表12名,育龄妇女126人。耕地面积748亩,封王庄村以种植小麦、玉米、经济林为主。   封王庄村积极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暨生态文明村、环卫一体化创建活动,按照“生产发展,生态文明,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根据“五化”标准,以新农村建设和差异法目标管理为契机,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发展特色产业为出发点,立足封王庄村实际,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载体,科学规划,统筹建设,不断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去年,封王庄村先后投资1.2万元,在村内主街道安装路灯17盏,切实方便群众夜间出行;整修村北200余米生产灌溉沟渠;对办公场所内墙刮瓷,整修地面。今年,封王庄村又积极协调上级部门,在原有村卫生室的基础上,重新建设高标准卫生室一处。这些惠农利农项目的实施,极大的方便了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改善了封王庄村的村容村貌。   

崔家集村

  崔家集村位于滨北办事处西北12公里处,东临205国道。现有村民465人,129户,党员17名,村民代表8人,耕地面积681亩。“两委”职数4人,班子健全。主导产业以冬枣,粮棉为主。   在上级各部门的帮扶下,2011年崔家集村积极开展生态文明村创建活动,按照“生产发展,生态文明,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根据“五化”标准,先后投资100余万元,对村主要街道进行了硬化,美化,亮化,修建柏油路1.7公里,衬砌排水边沟2200米,安装路灯25盏,村容村貌有了明显改善,极大的提升了群众的生产条件和生活水平。   

北闫村

  北闫村位于滨北办事处西北13.5公里处。现有村民165人,51户,党员11名,村民代表6人,耕地面积226亩。“两委”职数3人,班子健全。主导产业以冬枣,粮棉为主。   在上级各部门的帮扶下,2012年北闫村积极履行差异化目标任务,按照“生产发展,生态文明,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根据“五化”标准,先后投资6万元,对村主要街道进行了硬化,美化,亮化,修建柏油路1.2公里,安装路灯10盏,村容村貌有了明显改善,极大的提升了群众的生产条件和生活水平。   

北宋村

  北宋村简介   北宋村位于滨北办事处西北17公里处。现有村民299人,91户,党员13名,村民代表8人,耕地面积457亩。“两委”班子人数5人,班子健全,以粮棉种植为主导产业。近年来,村“两委”一班人,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团结带领全村广大村民群众,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积极开拓,勇于创新,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村内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效,先后被0滨城区委、滨州工业园区授予“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综合工作先进村居”荣誉称号。   特别是去年,北宋村在上级各部门的帮扶下,积极履行差异化目标任务,按照“生产发展,生态文明,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根据“五化”标准,先后投资2.2万元,在村东架设二干沟提水动力线路600米、整修村内东西主街道500米、在村东400米生产沟渠上铺设4处共8根涵管。这些差异法目标的实施,极大的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为广大人民群众带来了实惠。   

碱吕村

  碱吕村位于滨北办事处西北12公里处。现有村民476人,户数151户,党员14名,村民代表10人,耕地面积1088亩。“两委”职数4人,班子健全。主导产业以冬枣,粮棉为主。   在上级各部门的帮扶下,2012年碱吕村积极履行差异化目标任务,按照“生产发展,生态文明,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根据“五化”标准,先后投资7万元,对村主要街道进行了硬化,美化,亮化,修建柏油路1.2公里,安装路灯10盏,村容村貌有了明显改善,极大的提升了群众的生产条件和生活水平。   

后打连村

  后打连村概况   后打连村位于滨北街道办事处东北14公里处,西邻滨孤路,现有120户,391人,其中党员9人,群众代表5人。两委班子共5人,耕地面积2090亩,后打连村群众收入以粮棉种植为主,2012年人均纯收入10658元,2011年被评为区级文明村,2012年被评为市级文明村。   后打连村按照美化、亮化、绿化、硬化、净化的要求,修整进村道路,建设了文化大院,衬砌排水边沟。配备专职保洁员2名,2012年以来,两委班子以差异化目标为抓手,立足后打连村实际,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村居各项惠农政策落实到位,后打连村按照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向前迈进。   

李金门村

  李金门村位于滨北街道办事处西北12公里处,现有73户、262口人,耕地面积438亩,主导产业以粮棉种植和外出务工为主。党员10名,群众代表3名。“两委”班子群众威信高,工作能力强,村内群众和谐稳定。   2012年4月以来,按照滨北街道党工委关于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的工作要求,李金门村委会通过围绕确定的差异法目标,村委会强化措施,加快推进。至目前,有多项已全部完成,极大地促进了村委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使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同时树立了村委会干部在群众中的公信力,提高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前郭村

  前郭位于滨北街道办事处东北15公里处,西邻滨孤路,现有87户,218人,其中党员10人,群众代表8人。两委班子共4人,耕地面积66.8亩,前郭村群众收入以民营经济及粮棉种植为主,2012年人均纯收入11864元.   前郭村按照美化、亮化、绿化、硬化、净化的要求,硬化进村道路,配备专职保洁员1名,2012年以来,两委班子以差异化目标为抓手,立足前郭村实际,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新建办公室4间,村居各项惠农政策落实到位,该居委会按照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向前迈进。   

罗堡村

  罗堡村概况   罗堡赵位于滨北街道办事处东北5公里处,北邻新永莘路,现有180户,474人,其中党员17人,群众代表11人。两委班子共4人,耕地面积2340亩,罗堡村群众收入以粮棉种植为主,2012年人均纯收入10818元,2009年被评为市级文明村。   罗堡村按照亮化、绿化、硬化、净化的要求,硬化进村道路,建设健身广场,新办公室,衬砌排水边沟。配备专职保洁员2名,2012年以来,两委班子以差异化目标为抓手,立足罗堡村实际,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配有图书室,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生活。村居各项惠农政策落实到位,罗堡村按照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向前迈进。   

梅家村

  梅家位于滨北街道办事处东南2公里处,西邻渤海二路,现有83户,283人,其中党员8人,群众代表5人。两委班子共4人,耕地面积648.6亩,梅家村群众收入以粮棉种植为主,2012年人均纯收入10784元.   梅家村按照美化、亮化、绿化、硬化、净化的要求,对居委会进行全面彻底的卫生清理。配备专职保洁员2名,2012年以来,两委班子以差异化目标为抓手,立足梅家村实际,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图书室配有各种图书800余册。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生活,村居各项惠农政策落实到位,梅家村按照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向前迈进。   

前打连张村

  前打连张村概况   前打连张位于滨北办事处西北14公里处,现有98户,320人,其中党员13人,群众代表7人。两委班子共5人,耕地面积1892.6亩,前打连张村群众收入以粮棉种植为主,2012年人均纯收入10729元。   前打连张村按照亮化、绿化、硬化、净化的要求,配备专职保洁员2名,2012年以来,两委班子以差异化目标为抓手,立足前打连张村实际,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生活。村居各项惠农政策落实到位,前打连张村按照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向前迈进。   

刘芳策村

  刘芳策位于滨北街道办事处东北3.5公里处,北邻水库路,现有80户,298人,其中党员12人,群众代表11人。两委班子共5人,耕地面积855亩,刘芳策村群众收入以粮棉种植为主,2012年人均纯收入11060元.   刘芳策村按照美化、亮化、绿化、硬化、净化的要求,硬化进村道路,配备专职保洁员2名,2012年以来,两委班子以差异化目标为抓手,立足刘芳策村实际,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新建办公室4间,村居各项惠农政策落实到位,刘芳策村按照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向前迈进。   

李在天村

  李在天位于滨北街道办事处东2公里处,西邻张豹居委会,东邻渤海二路,南临梧桐二路,二路公交汽车直通村0通便利。现有90户,269人,其中党员12人,群众代表4人。两委班子共4人,耕地面积430亩,李在天村群众收入以粮棉种植为主,2012年人均纯收入10894元.   村内现有泊油路6条,4200平米。其中东西主街一条长180米,南北路5条长240米,村南混凝土硬化东西路一条长90米,我居委会按照“四化”“五覆盖”的要求,以差异化目标为抓手,立足李在天村实际,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村居各项惠农政策落实到位。   

宋花布村

  宋花布位于滨北街道办事处东南3公里处,东邻渤海二路,现有80户,245人,其中党员13人,群众代表7人。两委班子共4人,耕地面积225亩,宋花布村群众收入以粮棉种植为主,2012年人均纯收入10996元.   宋花布村按照美化、亮化、绿化、硬化、净化的要求,硬化进村道路,配备专职保洁员2名,2012年以来,两委班子以差异化目标为抓手,立足宋花布村实际,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新建办公场所二层楼一处,上下共8间,村居各项惠农政策落实到位,宋花布村按照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向前迈进。   

贯庄村

  贯庄位于渤海二路以东2公里处,现有85户,281人,其中党员17人,群众代表5人。两委班子共4人,耕地面积630亩,贯庄村群众收入以粮棉种植为主,2012年人均纯收入10866元。   贯庄村按照美化、亮化、绿化、硬化、净化的要求,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配备专职保洁员1名,2012年以来,两委班子以差异化目标为抓手,立足贯庄村实际,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村居各项惠农政策落实到位,贯庄村按照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向前迈进。   

双庙张村

  双庙张村概况   双庙张村位于滨北街道办事处东北13公里处,,西临前打连张村,,村委会现有68户,233人,耕地2259.4亩,党员8名,群众代表5名。“两委”班子成员共4人,双庙张村群众收入以粮棉种植为主,2012年人均纯收入10801元。   双庙张村按照美化、亮化、绿化、硬花、净化的要求,准备硬化村内道路,计划建设健身广场,配备专职保洁员2名,2012年以来,两委班子以差异化目标为抓手,立足双庙张村实际,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新建办公室4间,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生活。村居各项惠农政策落实到位,双庙张村按照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向前迈进。   

后山王村

  后山王位于滨北街道办事处以北4.5公里处,现有198户,667人,其中党员23人,群众代表11人。两委班子共4人,耕地面积1530亩,后山王村群众收入以粮棉种植为主,2012年人均纯收入10818元。   该居委会按照亮化、绿化、硬化、净化的要求,狠抓各项工作落实,居委会现配备专职保洁员2名,2012年以来,两委班子以差异化目标为抓手,立足本居委会实际,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生活。各项差异化目标都已完成。   

东寨子村

  东寨子位于滨北街道办事处以东1公里处,现有110户,408人,其中党员22人,群众代表10人。两委班子共7人,耕地面积400亩,东寨子村群众收入以粮棉种植为主,2012年人均纯收入11078元。   东寨子村按照亮化、绿化、硬化、净化的要求,建设健身广场,配备专职保洁员2名,2012年以来,两委班子以差异化目标为抓手,立足东寨子村实际,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新建办公室一栋,共500平方,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生活。村居各项惠农政策落实到位,东寨子村按照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向前迈进。   

东山王村

  东山王位于滨北街道办事处西北4.5公里处,现有54户,198人,其中党员5人,群众代表5人。两委班子共3人,耕地面积145亩,东山王村群众收入以粮棉种植为主,2012年人均纯收入11496元。   东山王村按照亮化、绿化、硬化、净化的要求,美化街道墙壁,衬砌排水边沟。配备专职保洁员2名,2012年以来,两委班子以差异化目标为抓手,立足东山王村实际,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生活。村居各项惠农政策落实到位,东山王村按照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向前迈进。   

鞭子狄村

  鞭子狄位于滨北街道办事处东2.5公里处,西邻凤凰七路,东邻凤凰六路,现有209户,552人,其中党员20人,群众代表10人。两委班子共6人,耕地面积659亩,鞭子狄村群众收入以粮棉种植为主,2012年人均纯收入11038元。   鞭子狄村按照美化、亮化、绿化、硬化、净化的要求,配备专职保洁员2名,2012年以来,两委班子以差异化目标为抓手,立足鞭子狄村实际,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新建办公室5间,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生活。村居各项惠农政策落实到位,鞭子狄村按照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向前迈进。   

八里耿村

  八里耿位于滨北街道办事处正南1公里处,西邻凤凰六路,现有124户,359人,其中党员16人,群众代表5人。两委班子共5人,耕地面积220亩,八里耿村群众收入以粮棉种植为主,2012年人均纯收入11162元.2010年被滨州工业园区评为重点先进村居。   八里耿村按照美化、亮化、绿化、硬化、净化的要求,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配备专职保洁员2名,2012年以来,两委班子以差异化目标为抓手,立足八里耿村实际,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村居各项惠农政策落实到位,八里耿村按照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向前迈进。   

崔家楼村

  崔家楼村委会位于滨北街道办事处西北部15公里处,西靠徒骇河。村委会现有人口283人,72户,耕地面积336亩,党员10名,群众代表7名。村“两委”班子健全。主导产业以粮棉种植为主。   近年来,村“两委”积极引导广大村民因地制宜发展冬枣、蔬菜特色种植,大幅提高广大村民的经济收入。鼓励村民外出务工,加快劳动力转移,有效地增加了群众的收入水平。去年在上级安排的差异法目标活动要求中,多方筹资0.3万元对村南排水沟进行了清理,有力地改善了村民的灌溉条件。做到了旱能浇,涝得排,保证了田间无积水。   活动的实施,树立了村干部在群众中的威信力和为民办实事的执行力,增强了村干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夯实了农村基层组织基础。   

边家庵村

  边家庵村位于滨北办事处以西7.5公里,现有村民73户,230口人,村两委成员5人,党员10人,村民代表6人,育龄妇女41人,低保户10户。耕地面积350亩,以粮棉种植、畜牧养殖、外出务工为主。   2012年,新建文化广场一处,新上健身器材6套,新建公墓一处,对边家庵村土地进行了大调整。搞好村内环境整治,清理村内三大堆,配备保洁员2名及保洁车辆2辆,建设垃圾清运平台2处,配置垃圾桶8个,实现了村内环境整洁,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2013年引进滨州市金色耕耘农牧有限公司,发展高标准绿化苗木50亩,带动村民从事苗木管理,动用机械整修村北生产路,修缮水渠,将文化广场以北坑洼地垫平,下一步种植绿化苗木,绿化美化村庄环境。   

及家村

  及家位于滨北街道办事处东南4公里处,东邻渤海二路,现有59户,200人,其中党员7人,群众代表5人。两委班子共4人,耕地面积245亩,及家村群众收入以粮棉种植为主,2012年人均纯收入10613元.   及家村按照美化、亮化、绿化、硬化、净化的要求,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配备专职保洁员1名,2012年以来,两委班子以差异化目标为抓手,立足及家村实际,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新建办公场所二层楼一处,上下共8间,村居各项惠农政策落实到位,及家村按照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向前迈进。   

张杠子村

  张杠子位于滨北街道办事处南2公里处,西邻凤凰八路,现有76户,274人,其中党员12人,群众代表5人。两委班子共5人,耕地面积335.2亩,张杠子村群众收入以粮棉种植为主,2012年人均纯收入11440元.2011年被评为市级计划生育模范村。   张杠子村按照美化、亮化、绿化、硬化、净化的要求,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配备专职保洁员2名,2012年以来,两委班子以差异化目标为抓手,立足张杠子村实际,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图书室备有各种图书800余册。村居各项惠农政策落实到位,张杠子村按照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向前迈进。   

筐王村

  筐王村位于滨北街道办事处西北12公里处,现有90户、305口人,耕地面积795亩,主导产业以粮棉种植和外出务工为主。党员10名,群众代表6名。“两委”班子群众威信高,工作能力强,村内群众和谐稳定。   2012年4月以来,按照滨北街道党工委关于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的工作要求,筐王村委会通过围绕确定的差异法目标,村委会强化措施,加快推进。至目前,有多项已全部完成,极大地促进了村委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使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同时树立了村委会干部在群众中的公信力,提高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九户杨村

  九户杨村位于滨北街道办事处西北12公里处,现有42户、161口人,耕地面积200亩,主导产业以粮棉种植和外出务工为主。党员6名,群众代表3名。“两委”班子群众威信高,工作能力强,村内群众和谐稳定。   2012年4月以来,按照滨北街道党工委关于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的工作要求,九户杨村委会通过围绕确定的差异法目标,村委会强化措施,加快推进。至目前,有多项已全部完成,极大地促进了村委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使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同时树立了村委会干部在群众中的公信力,提高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靳家村

  靳家村委会位于滨北街道办事处西北10公里处,现有135户、494口人,耕地面积902亩,主导产业以粮棉种植和外出务工为主,副业有牛羊饲养,白蜡树育苗等。党员13名,群众代表11名。“两委”班子健全,成员共5人,群众威信高,工作能力强,村内群众和谐稳定。   2013年4月,按照滨北街道党工委关于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的工作要求,靳家村委会通过民主研究、议定的方式,立足村情实际干事创业。具体是:1、借助现有线杆,全村投资6000元安装路灯20盏,方便群众出行;2、发展特色山羊养殖增加群众收入;3、投资10000元,新建办公室院墙及门前硬化,美化了办公环境。   极大地促进了村委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使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同时树立了居委会干部在群众中的公信力,提高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夯实了基层组织基础。   

北姜家村

  北姜家村位于滨北街道办事处西北11公里处,现有82户、805口人,耕地面积634亩,主导产业以粮棉种植和外出务工为主。党员13名,群众代表6名。“两委”班子群众威信高,工作能力强,村内群众和谐稳定。   2012年4月以来,按照滨北街道党工委关于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的工作要求,北姜家委会通过围绕确定的差异法目标,村委会强化措施,加快推进。至目前,有多项已全部完成,极大地促进了村委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使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同时树立了村委会干部在群众中的公信力,提高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篦子张村

  篦子张村位于滨北街道办事处西北12公里处,现有209户、729口人,耕地面积1099亩,主导产业以粮棉种植和外出务工为主。党员27名,群众代表10名。“两委”班子群众威信高,工作能力强,村内群众和谐稳定。   2012年4月以来,按照滨北街道党工委关于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的工作要求,篦子张委会通过围绕确定的差异法目标,村委会强化措施,加快推进。至目前,有多项已全部完成,极大地促进了村委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使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同时树立了村委会干部在群众中的公信力,提高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陈哑巴村

  陈哑巴位于滨北街道办事处西北12公里处,现有198户、727口人,耕地面积438亩,主导产业以粮棉种植和外出务工为主。党员10名,群众代表3名。“两委”班子群众威信高,工作能力强,村内群众和谐稳定。   2012年4月以来,按照滨北街道党工委关于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的工作要求,陈哑巴村委会通过围绕确定的差异法目标,村委会强化措施,加快推进。至目前,有多项已全部完成,极大地促进了村委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使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同时树立了村委会干部在群众中的公信力,提高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北卜家村

  北卜家村位于滨北街道办事处西北12公里处,现有56户、194口人,耕地面积438亩,主导产业以粮棉种植和外出务工为主。党员10名,群众代表3名。“两委”班子群众威信高,工作能力强,村内群众和谐稳定。   2012年4月以来,按照滨北街道党工委关于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的工作要求,北卜家居委会通过围绕确定的差异法目标,村委会强化措施,加快推进。至目前,有多项已全部完成,极大地促进了村委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使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同时树立了村委会干部在群众中的公信力,提高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杀虎同村

  杀虎同村位于滨北街道办事处驻地西北6公里处,205国道西侧,现有86户318口人,耕地430亩,党员12名,群众代表7名。“两委”班子成员共5人。   杀虎同村主导产业是粮棉种植,少数土地在滨州工业园规划区内,群众收入来源主要是种植和外出打工。2011年在滨城区民政局的扶持下,完成了“净化、亮化、美化、硬化、绿化”的综合治理,被滨城区命名为生态文明村居。   2013年4月,按照滨北街道党工委关于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的工作要求,杀虎同村通过民主研究、议定的方式,立足村情实际,制定了四项差异化目标任务,并通过了社区、街道党工委、区基层组织建设年办公室的逐级审批。围绕确定的差异法目标,居委会强化措施,加快推进。极大地促进了村两委各项事业的发展,使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同时树立了村委会干部在群众中的公信力,提高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夯实了基层组织基础。   

张锢镥村

  张锢镥位于滨北街道办事处以北4公里处,现有38户,133人,其中党员7人,群众代表6人。两委班子共3人,耕地面积255.7亩,张锢镥村群众收入以粮棉种植为主,2012年人均纯收入10904元。   张锢镥村按照亮化、绿化、硬化、净化的要求,配备专职保洁员1名,2012年以来,两委班子以差异化目标为抓手,立足张锢镥村实际,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新建办公室5间,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生活。村居各项惠农政策落实到位,张锢镥村按照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向前迈进。   

寨子村

  寨子村位于滨北街道办事处西北部16公里处,东与韩豁村相邻、西靠徒骇河、北接北宋村、南邻周史楼村。寨子村现有人口651人,182户,耕地面积1087亩,党员24名,群众代表15名,育龄妇女159人。现“两委”班子成员共5人,“两委”班子健全。主导产业以粮棉、桑蚕、蔬菜种植为主。   去年以来,按照上级要求,结合滨北街道办事处党工委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的工作部署。寨子村通过民主研究,确定出寨子村三项差异法目标任务。并通过了社区、街道党工委、区基层组织建设年办公室的逐级审批。   围绕寨子村确定的差异法目标,村“两委”高度重视、强化措施、完善制度、确保成效。现在,3项目标已全部完成并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第1项:村集体多方筹资32万余元,引导群众出义务工100个,对村内750米主街道进行了高标准硬化,全部铺设柏油路面,衬砌路边沟;第2项:村集体出资8000元,在村内安装路灯20盏。第3项:村集体出资4000元,疏通自来水管道,深挖管道至80厘米,新铺设自来水管600米。   这些差异法目标的实施,极大地促进了寨子村各项事业的发展,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让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同时,树立了村干部在群众中的威信,增强了村干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夯实了农村基层组织基础。   

张豹村

  张豹位于滨北街道办事处以东,现有129户,人数481人,其中党员13人,群众代表10人。两委班子共4人,耕地面积800余亩,张豹村群众收入以粮棉种植为主,2012年人均纯收入10702元。   张豹村按照亮化、绿化、硬化、净化的要求,建设健身广场,整修排水边沟。配备专职保洁员2名,2012年以来,两委班子以差异化目标为抓手,立足张豹村实际,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生活。村居各项惠农政策落实到位,张豹村按照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向前迈进。   

义和村

  义和位于滨北街道办事处北3.5公里处,现有63户,228人,其中党员11人,群众代表7人。两委班子共5人,耕地面积228亩,义和村群众收入以粮棉种植为主,2012年人均纯收入10925元.   义和村按照美化、亮化、绿化、硬化、净化的要求,硬化进村道路,建设健身广场,美化街道墙壁,衬砌排水边沟。配备专职保洁员2名,2012年以来,两委班子以差异化目标为抓手,立足义和村实际,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村居各项惠农政策落实到位,义和村按照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向前迈进。   

杨挠头村

  杨挠头位于滨北街道办事处以北4公里处,现有98户,386人,其中党员21人,群众代表8人。两委班子共5人,耕地面积450亩,杨挠头村群众收入以粮棉种植为主,2012年人均纯收入11032元。   杨挠头村按照亮化、绿化、硬化、净化的要求,建设健身广场,美化街道墙壁,衬砌排水边沟。配备专职保洁员2名,2012年以来,两委班子以差异化目标为抓手,立足杨挠头村实际,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生活。村居各项惠农政策落实到位,杨挠头村按照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向前迈进。   

徐家村

  徐家位于滨北街道办事处东南4公里处,东邻渤海二路,现有81户,249人,其中党员17人,群众代表7人。两委班子共5人,耕地面积742亩,徐家村群众收入以粮棉种植为主,2012年人均纯收入10754元.   徐家村按照美化、亮化、绿化、硬化、净化的要求,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配备专职保洁员2名,2012年以来,两委班子以差异化目标为抓手,立足徐家村实际,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新建办公室4间,村居各项惠农政策落实到位,徐家村按照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向前迈进。   

王锢镥村

  王锢镥村概况   王锢镥位于滨北街道办事处东南5公里处,西邻朝阳路,现有195户,546人,其中党员17人,群众代表13人。两委班子共3人,耕地面积1298.1亩,王锢镥村群众收入以粮棉种植为主,2012年人均纯收入10844元。   王锢镥村按照亮化、绿化、硬化、净化的要求,配备专职保洁员2名,2012年以来,两委班子以差异化目标为抓手,立足王锢镥村实际,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新换变压器装修办公室内外,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生活。村居各项惠农政策落实到位,王锢镥村按照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向前迈进。   

瓦屋邢村

  瓦屋邢位于滨北街道办事处东北12公里处,西邻滨孤路,现有210户,724人,其中党员30人,群众代表15人。两委班子共5人,耕地面积3500亩,瓦屋邢村群众收入以粮棉种植为主,2012年人均纯收入11299元,2011年被评为市级文明村,2012年市级计划生育模范村。   瓦屋邢村按照美化、亮化、绿化、硬化、净化的要求,硬化进村道路,建设健身广场,美化街道墙壁,衬砌排水边沟。配备专职保洁员2名,2012年以来,两委班子以差异化目标为抓手,立足瓦屋邢村实际,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新建办公室5间,配有图书室,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生活。村居各项惠农政策落实到位,瓦屋邢村按照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向前迈进。   

石门李村

  石门李村概况   石门李位于滨北街道办事处东北17公里处,西邻滨孤路,现有70户,211人,其中党员12人,群众代表5人。两委班子共5人,耕地面积1900亩,石门李村群众收入以粮棉种植为主,2012年人均纯收入10780元。   石门李村按照亮化、绿化、硬化、净化的要求,配备专职保洁员2名,2012年以来,两委班子以差异化目标为抓手,立足石门李村实际,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新建办公室4间,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生活。村居各项惠农政策落实到位,石门李村按照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向前迈进。   

张楼赵村

  张楼赵位于滨北街道办事处西南2公里,德龙烟铁路南邻,由于德龙烟铁路建设本居委会于4月份整体拆迁于站北新苑小区,现有人口201人,其中党员7人,居民代表5人。两委班子共4人,耕地面积299.4亩,该居委会居民以粮棉种植为主,2012年人均纯收入11850元。   张楼赵村按照亮化、绿化、硬化、净化的要求,配备专职保洁员2名,2012年以来,两委班子以差异化目标为抓手,立足张楼赵村实际,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生活。村居各项惠农政策落实到位,张楼赵村按照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向前迈进。   


梧桐赵村特产大全




梧桐赵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