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贵州省 >>安顺 >> 平坝区 >> 齐伯乡 >> 野毛村

野毛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野毛村谷歌卫星地图)


野毛村简介

  野毛村位于齐伯乡西南面,村内居住着苗、仡佬、汉三个民族,距乡政府驻地12公里,有9个村民组,5个自然村寨,373户,1484人,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77.8%,全村耕地面积1008亩,其中田97亩、土911亩,人均耕地0.67亩,主要的产业以玉米、生姜、烤烟、脱毒马铃薯、油菜种植和家禽养殖为主,特色产业以经济林(300亩杨梅)生姜、烤烟为主,没有村集体经济。野毛村有400平米的村办公室。村级远程播放点播放正常,村级组织健全,运转正常,现有0党员36名,其中少数民族党员27名。
  近两年来,不断调整产业结构,扩大经济农作物种植,经济得到了很大的改观,2011年,全村生姜种植面积达350亩,烤烟种植面积达216亩,生姜的种植规模还在不断的扩大当中。野毛村现依托斯拉湖旅游的开发带动其它产业的发展。
  
  --人口总数:1484人 农业人口:1407人 非农业人口:77人
  --行政区面积:5.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008.0亩
  --主要民族成分:“苗”,“仡佬”,“汉”, 发展口号:
  --所辖村: 生产总值:19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 名特产品:“生姜”,“烤烟”, 办公所在地:野毛村办公室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520421201 561100 -- 查看 野毛村谷歌卫星地图

野毛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野毛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来路村

  来路村位于齐伯乡西南面,距乡政府驻地7公里,少数民族人数占18%,生活能源以煤、柴草为主。位于斯拉河沿岸,风景优美;有较为丰富的玄武岩资源。   我村退休教师王常武,充分运用知识,在家乡种植了几十亩柑桔,现已投产,柑桔品种优良,味道甘美。游客可以柑桔园内自选自摘,享受果园风情。      --人口总数:970人 农业人口:880人 非农业人口:90人   --行政区面积:9114.8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823.0亩   --主要民族成分:苗、汉 发展口号:   --所辖村:8个村组 生产总值:18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来路生姜种植基地 名特产品:烤烟、生姜 办公所在地:来路村   --自然条件:一般 资源:玄武岩、旅游   

来吉村

  来吉村位于齐伯乡东南面,距乡政府所在地2公里,平均海拔1250米, 有林地730亩,村集体经济年纯收入2000元,有丰富的玄武岩资源。      --人口总数:1413人 农业人口:1203人 非农业人口:210人   --行政区面积:4.26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719.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 发展口号:   --所辖村:9个村组 生产总值:31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来吉紫红暑种植基地 名特产品:紫红暑、生姜 办公所在地:来吉村   --自然条件:一般 资源:玄武岩   

旧院村

  旧院村位于齐伯乡西北面,距乡政府驻地1公里,有较好的养殖业基础,有全乡最大的生猪养殖基地。有丰富的煤资源,全乡最大生态绿茶基地。   我村农民小广场位于村办公室附近,占地10亩,环境优雅,是广大农民朋友休闲摆谈的好场所。      --人口总数:1130人 农业人口:980人 非农业人口:150人   --行政区面积:3.57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827.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 发展口号:   --所辖村:5个村组 生产总值:26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旧院茶叶基地 名特产品:茶叶、烤烟、 办公所在地:旧院村   --自然条件:一般 资源:煤矿   

桃花村

  桃花村位于齐伯乡北部,与乡政府所在地相距约28公里,是典型的地多田少村,辖区内有9个村民小组,全村总人口1118人,总户数286户,百分之百都是地道的苗族同胞;是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村寨,民风醇朴,热情好客,是一个民族风情浓厚的歌舞之村。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棺材洞”就座落于该村的中寨组(这是资源优势)。   从齐伯乡政府乘车至桃花村要绕道经平坝县的二乡一镇(十字乡、乐平乡、城关镇)60余公里远,海拔高度1420米,年平均气温14℃,年降雨量1340毫米,森林面积943亩,全村耕地总面积834.7亩(其中田仅为75.7亩),人均耕地不足0.8亩,人均纯收入接近450元,人均占有粮食仅250公斤,2002年年末拥有大牲畜及生猪存栏562头,农作物主要产业:种植玉米、洋芋、油菜、水稻,特色产业:主要以生姜为主(550亩)生活能源以煤、柴草为主。   引子渡电站库区斯拉湖的形成,极具旅游开发价值,桃花村位于斯拉湖岸,旅游业的发展将给该村社会经济带来很大发展。   棺材洞在距平坝县城北21公里处的齐伯乡桃花村,草木葱郁,群山环绕。而在一座名为“老熊山”的陡峭半山腰上,一座天然的喀斯特岩石溶洞将山活生生地劈开了一个天窗,但洞内却显得格外森严与神秘。   同样,该洞有一个森严肃穆的名字——棺材洞。   提及棺材洞,其历史可追溯到1200多年前,是附近5个民族村寨中的刘姓苗族墓葬。千百年来,山寨刘姓苗家按血缘亲疏将死者棺木叠放洞中,不分死亡先后,也不分男女老少,抬进洞就一层一层往上垒叠。时至今日,该洞尚存有500余具棺材,是目前贵州省数十个棺材洞中存放棺材最多的棺材洞。      --人口总数:1118人 农业人口:1062人 非农业人口:56人   --行政区面积:5.61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834.1亩   --主要民族成分:苗 发展口号:   --所辖村:9个村组 生产总值:25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桃花生姜种植基地 名特产品:生姜 办公所在地:桃花村   

下坝村

  下坝村位于齐伯乡东南面,距乡政府驻地12公里,村内居住着仡佬、苗、汉三个民族,少数民族占20%,全村有9个村民组,9个自然村寨,有368户,1356人,现有耕地面积1272亩,其中田339亩、土933亩,人均耕地1亩,人均纯收入520元,集体经济薄弱,属一类贫困村。农作物主要种植玉米、洋芋、油菜、水稻,生活能源以煤、柴草为主,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发展养殖业和种养结合。下坝村有村办公室300多平方米,现有0党员28名,近三年来发展新党员状况良好。   近年来,该村得到各级各方面的支持,修建人畜饮水工程,解决3个村民组的人畜饮水困难,争取资金20万元修建村小学教学楼一东,改善了村小学办学条件;争取环境移民资金完成5户贫困户的搬迁。      --人口总数:1356人 农业人口:1156人 非农业人口:200人   --行政区面积:5.78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272.0亩   --主要民族成分:苗、汉、仡佬 发展口号:   --所辖村:9个村组 生产总值:3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下坝烤烟生产基地 名特产品:生姜、烤烟 办公所在地:下坝村   

窑上村

  窑上村位于齐伯乡西南面的一座高山上,距乡政府驻地18公里,与织金县、清镇市相连,有4个村民组,5个自然村寨,168户,662人,全村总面积18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305亩,其中田113亩、土192亩,人均耕地0.54亩,人均纯收入630元,人均吃粮250公斤,村内平均气温17.50C,海拔在900米至1300米之间,冬无严寒,夏无酷署,村集体经济年纯收入2500元,属二类贫困村。该村有村办公室,村级组织健全,有0党员16名,党员年龄结构偏高。   该村矿产资源丰富,硫铁矿、磷、铁、铝、重晶石等储量大、品位高,具有较大的开发利用价值。   五指山位于我村东南面,山势怪诞奇特,是你到齐伯浏览必不可少的又一看点。   --人口总数:662人 农业人口:612人 非农业人口:50人   --行政区面积:3.67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05.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 发展口号:   --所辖村:4个村组 生产总值:2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窑上村玉米生产基地 名特产品:玉米 办公所在地:窑上村   --自然条件:一般 资源:矿产   

石板村

  石板村位于齐伯乡东北面,距乡政府驻地9公里,海拔在800米至1100米之间,有9个村民组,9个自然村寨、372户,1300人,现有耕地面积527亩,其中田264亩、土263亩,人均耕地0.42亩,没有村集体经济,主要经济来源以玉米、洋芋、油菜、水稻农产品种植为主,属一类贫困村。   石板村青山绿水,气候宜人,全年气温偏暖,有极具开发价值的天然温泉,旅游资源丰富。这里独特的气温环境,适宜柑橘的生长,目前,柑橘种植已初具规模,面积达170多亩。石板村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养殖业正在逐步发展,现有乌骨鸡养殖场1个,内有乌骨鸡500多只,养殖场正在不断扩大。石板村有200多平方米的村办公室,村级组织健全。   我村充分利用资源,在上级文化部分的扶持下,投资近万元。现已经建小广场一个,环境优美,是广大群众休闲的好场所。      --人口总数:1300人 农业人口:1120人 非农业人口:180人   --行政区面积:3.49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527.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 发展口号:   --所辖村:9个村组 生产总值:26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齐伯水稻生产区 名特产品:水稻、玉米 办公所在地:石板   

浪烟村

  浪烟村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村,位于齐伯乡东北面,距乡政府驻地14公里,生活能源以煤、柴草为主,有较为丰富的铝钒土资源。   我村村民杨岭,现经营一小百货店,百货店规模虽小,但货物品种齐全,质量正宗,价格实惠,如果你到本村,如有需要,不防前去走走,定让你满意而归。      --人口总数:798人 农业人口:718人 非农业人口:80人   --行政区面积:3.97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655.0亩   --主要民族成分:苗、汉、仡佬 发展口号:   --所辖村:6个村组 生产总值:18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浪烟生姜基地 名特产品:生姜 办公所在地:浪烟村   --自然条件:一般 资源:铝钒土   

木威村

  木威村位于齐伯乡西面,座落在引子渡电 毗邻斯拉湖湖面,植被完好,气候宜人。站库区河岸上,村内贫富差距小,社会稳定,工作基础好。木威村位于齐伯乡西面,座落在引子渡电站库区河岸上,距乡政府驻地5公里,最低海拔1100米,最高海拔1480米,年平均气温15摄氏度,全村总面积10平方公里,有3个村民组,7个自村寨,240户,867人,现有耕地499亩,其中田166亩、土333亩,人均耕地0.57亩,其中农民人均纯收入在800元以下的有140户635人,占全村总人口的77%,人均纯收入在800元至1000元的农户有36户110人,占总人口的13%,人均纯收入在1000元至1100元的有30户76人,占总人口的9%。村没有集体经济,属二类贫困村。   木威村现有200余平方米的村办公室,实现了有型化建设,村级组织健全,现在0党员19名。   木威村是齐伯乡的种养业村,村种养业有较好的基础,发展种养业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两个养殖场正在启动实施,一是养牛场,预计养肉牛100头,从外地引进优质奶牛,另一个是野生动物养殖场,预计投入资金50-60万元发展野山鸡、野兔等野生动物的圈养。种植柑橘、葡萄400多亩,实现人均收入1620元。木威村交通便利,村组全部通公路;通讯网络覆盖全村,信息灵通。   村境内环境宜人,林地769亩,植被完好。   村内贫富差距小,社会稳定,工作基础好。2006年、2007年、2008年获“十无”模范村光荣称号,2007年、2008年获“文明村寨”称号,2008年获市政府授牌“三无 三有”村寨、2008年被评为“无毒村寨”。   我村境内的“假角山”犹如一支巨大的牛角插在我村的西北方(斯拉河畔),是你浏览斯拉河不可放弃的又一自然奇观。      --人口总数:867人 农业人口:802人 非农业人口:65人   --行政区面积:5.3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499.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 发展口号:   --所辖村:3个村组 生产总值:23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木威生姜种村基地 名特产品:生姜、烤烟 办公所在地:木威村   

关口村

  关口村位于齐伯乡南面,距乡政府驻地12公里,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村,村内居住有苗、仡佬、瑶、汉四个民族,苗族占全村人口的90%以上。辖8个村民组,335户,1360人,现有耕地面积843亩,其中田120亩、土723亩,人均耕地0.7亩。村有林地215亩,仅有250m2的办公楼,有党员活动室。村级组织健全。      --人口总数:1360人 农业人口:1305人 非农业人口:55人   --行政区面积:5.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823.0亩   --主要民族成分:“苗”,“仡佬”,“瑶”,“汉”, 发展口号:   --所辖村: 生产总值:24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 名特产品:生姜 办公所在地:关口村办公室   

下寨村

  下寨村位于齐伯乡东南面,距乡政府驻地不足1公里,紧靠齐伯村,生活能源以煤、柴草为村内有丰富的煤炭资源。   0羊肉馆是为我村邓0所经营,该羊肉馆所用羊肉为纯野外放养黑山羊,味道清纯,是您到齐伯应该品尝的地方特色丰味之一。      --人口总数:1065人 农业人口:945人 非农业人口:120人   --行政区面积:2.37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541.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 发展口号:   --所辖村:6个村组 生产总值:15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下寨烤烟种植基地 名特产品:烤烟、生姜 办公所在地:下寨村   

跑马村

  跑马村位于齐伯乡东南部,距乡政府所在地6公里,有7个自村寨,8个村民组, 277户, 981人,总耕地面积608亩,其中田仅为3亩,人均耕地0.62亩,耕地以旱地为主,坡地占整个耕地的近60%,人均纯收入890元,人均占有粮200公斤,主要农作物以玉米、洋芋、油菜、豆类、烤烟、生姜等为主,农民收入主要来源出售农产品、烤烟生姜及外出打工为主。平引公路穿村而过,交通便利,信息灵通,但文化生活单一。   跑马村现有200余平方米村办公室,建有农家书屋1个,远程教育播放点1个,村级组织健全,运转正常。   2008年完成石浪冲组43户环境移民易地搬迁,硬化通组公路,烤烟种植成为本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烤烟基地130亩。   我村现有大鹏养鸡6个,养殖户两户,鸡6000只,林下养鸡陶家湾点,养殖规模1万只,分散养鸡8户,每户1000只。养肉牛50头,母牛10头,统一管理,分散饲养,每户10头。   本年计划发展积极分子3名,发展对象2名,培养后备干部3名,为今后村干部新老交替打下坚实的基础。   跑马村属一类贫困村,基础设施较为薄弱。近几年来,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关心、支持下,各村民组人畜饮水问题基本得到解决,青岛市市南区捐资修建村小学一栋,照明用电已拉进了各家各户,除了生活照明用电,有的农户还进行了农产品加工,各村民组、自然村寨已修建、改造了村组公路。      --人口总数:981人 农业人口:931人 非农业人口:950人   --行政区面积:4.7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608.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 发展口号:   --所辖村:8个村组 生产总值:15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跑马村烤烟种植基地 名特产品:烤烟、生姜 办公所在地:跑马村   

水江村

  水江村离乡政府所在地12公里,位于齐伯乡东南面,东面与清镇市相邻,南与面本县十字乡相邻,盛产脆李。   位于我村南边的森林公园,座落在大坡林场内,公园里设备设施齐全,有游泳池,有歌舞厅,集食宿娱乐为一体,是你休闲的好去处。   大坡林场属于省级天然林场保护工程。占地总面积达8453亩,杉树3086亩,松树4610亩,阔叶林94亩,楠竹95亩,森林覆盖率达95%,大坡林场山高坡陡,海拔1588米,气温比平坝县城低3—5度。林场内有多家二级保护动物红腹铭鸡,也有猫头鹰等野生动物。场内设有山庄一人,收费合理,价格便宜,可供游客住宿。      --人口总数:1079人 农业人口:969人 非农业人口:110人   --行政区面积:6.8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128.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 发展口号:   --所辖村:9个村组 生产总值:21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水江脱毒马铃暑种植基地 名特产品:脱毒马铃暑、脆李 办公所在地:水江村   --自然条件:优越 资源:玄武岩、森林、水   

齐伯村

  齐伯村地处齐伯乡政府驻地,是齐伯乡人口的自然村寨和行政村,经济基础较,群众收入高。拥有平坝县较大的农村集贸市场之一,齐伯农贸市场是三县(市)交界处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区位优势十分明显。   我村辖区内有2家清真餐馆,一家位于财政所斜对面,另一家位于齐伯中学校门口,都是地地道道的回族朋友开的。在这里你可以品尝到美味可口的特色佳肴,是回民朋友就餐的首选。      --人口总数:2040人 农业人口:1820人 非农业人口:220人   --行政区面积:3.68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713.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 发展口号:   --所辖村:7个村组 生产总值:45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茗馨茶叶专业合作社 名特产品:茶叶、生姜 办公所在地:齐伯村   

王家寨村

  王家寨村是一个汉族、仡佬族聚居的村,位于齐伯乡西南部,距乡政府所在驻地5公里,邻引子渡库(湖)区边缘。村内有重晶石、硫铁矿、铝钒土、煤和玄武岩等矿产资源。      --人口总数:1176人 农业人口:1090人 非农业人口:86人   --行政区面积:4.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736.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仡佬 发展口号:   --所辖村:7个村组 生产总值:22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王家寨玉米生产基地 名特产品:玉米、水稻、洋芋 办公所在地:王家寨村   

野毛村

  野毛村位于齐伯乡西南面,村内居住着苗、仡佬、汉三个民族,距乡政府驻地12公里,有9个村民组,5个自然村寨,373户,1484人,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77.8%,全村耕地面积1008亩,其中田97亩、土911亩,人均耕地0.67亩,主要的产业以玉米、生姜、烤烟、脱毒马铃薯、油菜种植和家禽养殖为主,特色产业以经济林(300亩杨梅)生姜、烤烟为主,没有村集体经济。野毛村有400平米的村办公室。村级远程播放点播放正常,村级组织健全,运转正常,现有0党员36名,其中少数民族党员27名。   近两年来,不断调整产业结构,扩大经济农作物种植,经济得到了很大的改观,2011年,全村生姜种植面积达350亩,烤烟种植面积达216亩,生姜的种植规模还在不断的扩大当中。野毛村现依托斯拉湖旅游的开发带动其它产业的发展。      --人口总数:1484人 农业人口:1407人 非农业人口:77人   --行政区面积:5.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008.0亩   --主要民族成分:“苗”,“仡佬”,“汉”, 发展口号:   --所辖村: 生产总值:19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 名特产品:“生姜”,“烤烟”, 办公所在地:野毛村办公室   

格支村

  格支村位于齐伯乡西北面,距乡政府驻地6公里,有13个村民组,14个自然村寨,405户,1597人,现有耕地面积1015亩,其中田383亩、土632亩,人均耕地0.64亩,人均纯收入1200元。   现有村办公室200余平方米,实现了有型化建设,村级组织健全,有0党员36名,其中35岁以下党员2名,党员年龄结构偏大。   “西电东送”工程引子渡水电站建成后的17.8平方公里的湛蓝湖面,28公里长的狭谷风光。无限风光,引人入胜。有较为丰富的玄武岩资源。电站的建设极大地带动了该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有明显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   平引公路直达全村,有线、移动通讯网络均已覆盖全村。格支村可依托电站库区旅游业的兴起带动其它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农民群众的收入。本村经果林种植以柑橘为主,桃子、李子种植也上了一定规模。经济发展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准备实施发展规模养殖,需要资金扶持。   我村现有农家乐一家,生意火暴,菜馆环境好,收费合理,消费实惠,这里可以品尝地道的斯拉河野生鱼,可以向客人提供野外烧烤的食物及工具。联系人黄正祥,电话:13765388098      --人口总数:1597人 农业人口:1442人 非农业人口:155人   --行政区面积:4.97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015.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 发展口号:   --所辖村:13个村组 生产总值:32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格支桃李生产基地 名特产品:桃子、柑桔 办公所在地:格支村   --自然条件:优越 资源:玄武岩、旅游   


野毛村特产大全




野毛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