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安徽省 >>宣城市 >> 旌德县 >> 俞村镇

俞村镇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俞村镇谷歌卫星地图)


俞村镇简介

  俞村乡位于皖旌德县东部,东邻宁国市胡乐镇,南濒绩溪县板桥头乡.西接旌阳镇,北依云乐乡距皖赣线仅2
  公里,省道323线公路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利。全乡总面积105平方公里,辖7个村民委员会,1 62个村民组
  ,总户数3930户,人口1, 46万人;耕地面积工8996亩,其甲水田16703亩,有林山场面积88907亩;小(
  二)型水库5座,万方大塘20口,蓄水总容量达228万立方米。
   本名地貌东西呈长方形,中部向南逐步上升、北面较低,南北两面环山。乡境内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东南部有
  丁家山生态景区,景区面积达24平方公里,该区域内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动、植物种类约300多种,峰高涧
  深竹木葱郁,云多雾重,碧水长流、一切都那么原始质朴,同然清新野趣天成是天然的大氧吧,更是一个休闲度
  假旅游的好地方,其它旅游资源尚有:仕川农民-旧址、苎坞里遗址、凫阳白皮松、俞村、合锦、凫阳等古村
  落。
   俞村乡民风淳朴,人民诚实敦厚、质朴稳重;习尚勤俭,蓑衣箬帽葛屡履霜之山民古风历代相沿。近年来、
  全乡农村经济发展较快,现有私营企业42家,个体工商户286家,工业产值达5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有广玉
  不锈铜制品有限公词、黄山电动1具厂、黄山玻钢厂、实达矿业有限公司等8家;面积达150 亩的尚村工业园区
  已落户企业10家。农村经济以粮油、苎麻、蚕茧、m竹、茶叶、畜禽、山核桃、板栗等为主,其山发展蚕桑基地
  2300亩,山核桃基地1200亩、茶叶基地500亩;另外.还有甲鱼、乌骨鸡等特种养殖。 2004年农民人均纯
  收八达2838元。
   目前,俞村乡党委、政府主要发展思路是:积极实施“一主两翼”战略,以工业为主体、大力抓好效益农业和旅游业的发展。.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约146万人 105平方公里 341825105 242000 0563 查看 俞村镇谷歌卫星地图

俞村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俞村村 ·旌德县旅游·旌德县特产·旌德县十大特产·旌德县十景·旌德县 0

----

查看 俞村村谷歌卫星地图
杨墅村 ·旌德县旅游·旌德县特产·旌德县十大特产·旌德县十景·旌德县 0

----

查看 杨墅村谷歌卫星地图
合锦村 ·旌德县旅游·旌德县特产·旌德县十大特产·旌德县十景·旌德县 0

----

查看 合锦村谷歌卫星地图
凫阳村 ·旌德县旅游·旌德县特产·旌德县十大特产·旌德县十景·旌德县 0

----

查看 凫阳村谷歌卫星地图
桥埠村 ·旌德县旅游·旌德县特产·旌德县十大特产·旌德县十景·旌德县 0

----

查看 桥埠村谷歌卫星地图
仕川村 ·旌德县旅游·旌德县特产·旌德县十大特产·旌德县十景·旌德县 0

----

查看 仕川村谷歌卫星地图
芳岱村 ·旌德县旅游·旌德县特产·旌德县十大特产·旌德县十景·旌德县 0

----

查看 芳岱村谷歌卫星地图

俞村镇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旌阳镇

  旌阳镇位于旌德县城,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和中心,217省道、省道323线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全镇总   面积109.1平方公里,辖11个村,3个居委会,人口43146人,12327户。    我镇地处县境东南部的丘陵与河谷平原之间,自然资源丰富,蕴藏有丰富的砩石、钾长石、花岗石、木材、毛   竹等资源,青山绿水、环境优美。    旌阳镇党委、政府团结带领全镇人民高举-理论伟大旗帜,以“-”重要思想为指导,解放思想开   拓创新,围绕调整农业经济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优化投资环境,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创造和谐稳定的发展   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总体思路,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长足发展。    工农业总产值达4.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025元。个私经济和招商引资稳步发展,全镇共有个私企业2100   家,企业门类有:金属制造、玻纤制造、机械制造、竹木加工、小水电等,主要产品有:台钻、钢球、电子节能   灯、玻纤纱、竹、木地板、砩石、砩石粉等,工业销售1.56亿元,利税总额1224万元。同时,依托工业园区,   大力发展招商引资,建成了一批玻纤、竹、木地板等企业。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苎麻、蚕桑、水果、蔬菜、   水产养殖等为主的种养业快速发展,建成了蔬菜基地、经果林基地、梅花鳖养殖基地,饲料加工基地等。社会事   业全面发展,通讯事业发展迅速,国际、国内电话、移动通信和信息网络齐全;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医疗卫生条   件良好;治安状况稳定;生活环境优美,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单   位称号。    旌阳镇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优越的地理位置,优良的投资环境,广阔的发展前景,热忱欢迎社会各界有识之   士前来投资、兴业,共商发展大计,共绘旌阳镇宏伟蓝图。.  

蔡家桥镇

  蔡家桥镇位于205国道、217省道和蔡云线交汇处,地处全县的腹地,南与黄山市相距104公里,西离黄山    风景区67公里,北与芜湖市相距140公里,是上海、合肥、南京等大中城市陆路通往黄山的必经之地,也是全   县的交通枢纽和窗口、长江的主要支流之一徽水河穿境而过。    全镇总面积106.2平方公里,辖8个村委会,161个村民组,4384户,人口为16364人,是一个典型的皖南   山区镇。    农业方面:全镇拥有大小山塘2026口,小(2)型水库3座,现有水面面积2263.4亩。农业以水稻种植为    主,主要农产品有优质杂交稻、油菜籽、贮麻、蚕茧、瓜果等;畜牧产品有中国肉牛1号、波尔山羊等。使用菌   和腌制的农产品占据了全县的80%以上,其中我镇的"饱过岗"腌肉产品,享誉县内外。2004年全镇粮食作物   播种面积达1208公顷,总产7977吨,农业总产值5800万元,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2920.8 元。    蔡家桥镇人民历来有植树造林的习惯,曾有"十里长坑竹海",乔亭"万亩"林场。全镇林业已形成了青梅、板   栗经果林,丰产林,用材林为基地的格局。目前,全镇境内有1个蔡家桥国有林场,8个村级林场,2004年,全   镇林地面积达到58459亩,木材蓄积量119444立方米。    工业方面:蔡家桥"三线"资源丰富,有着发展工业生产的优越条件,改革开放以来,依靠"三线"厂房,兴办了   三联汽车线束、玻纤厂、松脂加工厂、木材加工厂等民营企业,依托徽水河资源,镇内筹建了2座水电站,为企   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205国道边高溪滩开发区,吸引了投资千万元的源丰木业等企业落户。目前全镇拥有个体   企业110户,其中私营企业28个。2004年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760万元。    蔡家桥交通优越,国、省、县道三道交汇于此,而且还积极发展交通事业。至2004年,全镇村村通公路,   组组通机耕路。优越的地理位置,带动了全镇餐饮业的发展,2004年底全镇共有大、小餐馆15家,其中饱过   岗、松树林、杏花村等饭店农家特色菜在皖南享有声誉,吸引无数过往客商停车品尝。跟随邮电事业的发展,   全镇设有1个邮政支局,1个电信支局,1个联通办事处,1个移动办事处。.  

三溪镇

  三溪镇位于旌德县西北部,因徽水、麟溪、玉溪三河交汇流入泾川而得名三溪。集镇所处的三溪盆地是全县境   内最大的山区盆地,地势开阔平坦,地理位置优越。境内205国道、三仙公路穿镇而过,交通十分便利辖区总面   积70. 01平方公里,辖6个村委会,总人口1 .36万。    三溪自然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40%,含铅、锌、佛石、石英、紫墨玉、砂石等矿产,水位落差大,水资源   开发潜力大。    三溪镇历史悠久,古代曾被称为“水旱码头”,拥有皖南第二大古石桥一三溪大桥。近年来,工农业发展迅速,   社会事业全面繁荣,成为除县城以外的全县最大的商贸中心镇党委、政府大力招商引资,积极改善投资环境。    三溪人民热情好客、诚实可信,竭诚欢迎海内外有识之士前来投资兴业,共创美好明天。.  

庙首镇

  庙首镇位于旌德县的西南部,距县城24公里,地处东经1180 25’ 18",北纬300 14’ 27"之间."205"国   道线穿镇而过.与黄山相距50公里、九华山150公里、太平湖20公里、-祖居地江村6公里.下辖6个行政   村,总面积93. 4平方公里,总人口1.2万人。    全镇土地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到850%,其中有林山场10. 8万亩,木材蓄积量53. 8万立方,毛竹76万   根,年茶叶产量105吨,优质茶76吨,祥云“天山真香”茶叶获国家金质奖.    全县7大产业化工程,庙首占5项(优质粮油、竺麻、茶叶、木竹、中国肉牛一号),且具有一定的规模。其   中天山绿色食品有限公司获全国茶叶标准化生产综合示范区示范单位,麻业公司是全国同行业50强,4000多亩   省立项投资的优质麻园基地着落该镇,目前即将投入运行。以木材为加工原料的源丰公司是该镇产业化龙头企业。   苎麻、林业和茶叶是该镇三大支柱产业,工业经济正在迅速发展,个体工商民营企业达300余家,第三产业方兴   未艾。新开发的祥云生态旅游景区有其独特的小气候,享有“天然氧吧” 的美誉,是居家休闲度假的最佳场所。    庙首区位优势明显,民风淳朴,政策环境、治安环境,人文环境优良.集镇建设是全省百家试点镇,综治工作   是全省社区矫正试点镇.    镇党委政府正带领全镇人民大力实施“以工业为主体,以效益农业和旅游业为两翼”的发展战略,同时以优良的招商环境,诚招天下有识之士来庙首投资兴业,共同发展..  

白地镇

  白地镇位于皖东南宣城市旌德县西南,距黄山风景区37公里,是通往黄山的东大门。全镇总面积95.8平方公   里,辖6个村委会,总人口1.5万人,农业耕地1.7万亩,山场8.2万亩,森林覆盖率56%,全镇物产丰富,农产   品有优质粮油、苎麻、蚕茧、木竹、中国肉牛一号等,矿产品有铁、锌、石灰石、石煤等。境内村村通公路,20   5国道贯穿全镇,交通十分方便,每天直发沪、杭等7个大小城市班车10多部。工业门类有汽车修理、五金制作、   建材、缫丝、木竹制品等,省明星企业黄山胶囊有限公司的药用胶囊在全省同行业中名列第一,在全国也处于领   先地位。白地牙签曾出口美国、日本、东南亚各国,“黄山”牌矿泉水已打入上海和周边市场。辖内江村具有140   0多年的历史,是-主席的祖居地,2001年5月21日-曾亲临视察并题字留念。村内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古牌坊、古祠堂、古民居融为一体,是徽文化研究和旅游观光的胜地。全镇随着经济持续发展,小城镇建设已步   入快车道,2003年先后被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为“中心建制镇”和“重点中心镇”,被宣城市环保局批准为“环   境优美乡镇”。而今该镇正立足镇情发挥优势,开拓进取,加快发展,白地镇的明天一定更加辉煌,更加美好。.  

俞村镇

  俞村乡位于皖旌德县东部,东邻宁国市胡乐镇,南濒绩溪县板桥头乡.西接旌阳镇,北依云乐乡距皖赣线仅2   公里,省道323线公路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利。全乡总面积105平方公里,辖7个村民委员会,1 62个村民组   ,总户数3930户,人口1, 46万人;耕地面积工8996亩,其甲水田16703亩,有林山场面积88907亩;小(   二)型水库5座,万方大塘20口,蓄水总容量达228万立方米。    本名地貌东西呈长方形,中部向南逐步上升、北面较低,南北两面环山。乡境内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东南部有   丁家山生态景区,景区面积达24平方公里,该区域内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动、植物种类约300多种,峰高涧   深竹木葱郁,云多雾重,碧水长流、一切都那么原始质朴,同然清新野趣天成是天然的大氧吧,更是一个休闲度   假旅游的好地方,其它旅游资源尚有:仕川农民-旧址、苎坞里遗址、凫阳白皮松、俞村、合锦、凫阳等古村   落。    俞村乡民风淳朴,人民诚实敦厚、质朴稳重;习尚勤俭,蓑衣箬帽葛屡履霜之山民古风历代相沿。近年来、   全乡农村经济发展较快,现有私营企业42家,个体工商户286家,工业产值达5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有广玉   不锈铜制品有限公词、黄山电动1具厂、黄山玻钢厂、实达矿业有限公司等8家;面积达150 亩的尚村工业园区   已落户企业10家。农村经济以粮油、苎麻、蚕茧、m竹、茶叶、畜禽、山核桃、板栗等为主,其山发展蚕桑基地   2300亩,山核桃基地1200亩、茶叶基地500亩;另外.还有甲鱼、乌骨鸡等特种养殖。 2004年农民人均纯   收八达2838元。    目前,俞村乡党委、政府主要发展思路是:积极实施“一主两翼”战略,以工业为主体、大力抓好效益农业和旅游业的发展。.  

兴隆镇

  兴隆镇地处皖东南,位于旌德县西北端,东与三溪镇接壤,南与庙首镇相邻,西邻黄山市,北和泾县毗邻, 距县城31公里、205国道12公里,距举世闻名的黄山风景区仅43公里。全乡总面积84.4平方公里,辖4个村, 84个村民组,2647户,总人口9482人,人均纯收入2860元。兴隆乡民风淳朴、物产丰富,主产稻谷、蚕茧、 衫木、茶叶、佛石、钾长石等,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乡。    兴隆乡北、西北、西南均为海拔600-800米的中等山脉,东南及中部则是海拔400米以下的丘陵和平畈区。   境内共分四个水系,西门河、乌溪河、乔溪河、麟溪河,全长28公里,流域内主要要分布在4个村的所在耕地、 山场,共有小型水库4座,18口万方大塘,其中里塘水库蓄水量达131万立方米,为全县第二大水库。    兴隆乡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农业大乡,土地资源丰富,土壤肥沃。全乡农作物总面积23600亩,粮食作物面积13800亩,耕地总面积14570亩,茶园1450亩,桑园4100亩。目前,我乡优质茶“旌德魁针”和“旌德毫芽”分别获得国家农业部和省农业厅颁发的无公害绿色食品资格证书。兴隆乡有着丰富的林业资源,全乡山场总面积达到7. 5万余亩,其中人工用材林、中幼林3.8万余亩,幼林0.8万亩,国家公益林区划面积达2.45万亩,经济林。.3万亩,其他林地0.2万亩。    近年来,兴隆乡在依托地方资源的基础上,境内先后发展个私企业9家,主要以矿产品的采掘销售、木竹半成品加工为主,其中以兴供竹木制品厂规模最大,兴供竹木制品厂前身为兴隆车木厂,以生产木制刷柄为主,产品销往江苏、山东等地,为出口制刷厂做配套服务,于2002年4月份注册登记为兴供竹木制品厂。目前生产规模正不断扩大,产品销路势头良好,该厂现有职工70余人,年销售额伍百万元左右,成为我乡支柱企业之一。  

孙村镇

  孙村镇位于黄山东麓旌德县西部,是一个以农业为主,二、三产业共同发展的山区乡。全乡总面积92平方公里,辖6个村民委员会。该乡交通便利,205国道穿境而过,乡政府所在地距县城和江村风景区均只有12公里, 距黄山风景区仅50公里。    孙村乡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山青水秀,人杰地灵,民风淳朴。现有农业人口10134人,耕地面积12560亩,林业用地面积47535亩。近几年,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化,苎麻、西瓜、蚕桑等传统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并推广种植了只能在山区特定小气候下才能生长的“双仁枣”经果林,农业效益显著提高。该乡地处皖南山区,气候湿润,企业发展比较集中,工业污染危害小,山区植被保护好,蕨菜、山竹笋等野生植物非常丰富目前全县只有该乡绿野食品有限公司一家企业开展生产山野菜,公司产品已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绿色无公害产品”,绿野食品已发展成为地方优势品牌产品。该乡野生资源十分丰富,还有很大开发空间现将该乡优势资源介绍如下:    一、苎麻:它是该乡传统经济作物,有多年种植历史,现种植面积已达3000余亩,可年产干麻500余吨。优质品种“旌德青”、“湘苎2号”具有色泽亮丽、纤维指数高等特点,是麻纺业不可多得的原料,该乡已形成多个成片规模苎麻种植园区。    二、西瓜:该乡地处山区丘陵地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昼夜温差较大,特有的黄红壤土地和长年积累的西瓜种植经验,使该乡西瓜因瓜大、瓤红、汁多、味甜而远近闻名该乡还从宿州无籽西瓜研究所学得无籽西瓜种植技术并大力推广,现年种植西瓜面积达千余亩,年产西瓜2500余吨。    三、花岗石:该乡花岗石储量丰富,是全县储量最多的一个乡镇。大部分花岗石埋藏在地表,易开采,品质优现有全县最大的石材开采企业亚宇石材有限公司落户孙村,带动着全乡经济迅速发展。    四、“三线”遗留资产:该乡是全县“小三线”建设资产最多的一个乡镇.虽经过十多年的开发利用,厂房和住房的利用率还不到一半,尚有几万平方米的闲置厂房可以利用..  

版书镇

  版书镇地处旌德县南端,距县城7公里,南与绩溪县交界,217省道“蔡雄线”横穿而过,面积87.6平方公里。 人口11598人。距屯溪90公里,芜湖150公里,全乡村村通公路,总里长39.6公里,其中四级公路19.6公里。    该乡资源丰富,矿产资源储藏量占全县第一,全县最大的露天石英矿座落该乡,佛石矿资源丰富,充分带动矿山开采及加工等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全乡林业用地5.4万亩、草场1.22万亩、四荒地0.91亩、经济林2784亩、竹林2464亩、林木蓄积量169245立方米,封山育林353公顷、成林抚育36公顷。旅游资源丰富,目前拥有隐龙湖综合开发项目、白沙水库旅游开发项目、黄高峰生态旅游开发项目。劳动力资源充足,多年来工农业的发展造成了一批优秀的拉术工人、农业能手。水资源分布)广泛,河流山溪较多,源短流急,落差较大,是典型的山河特征,境内有徽水河穿流而过,地表径流量6640万方。目前有小二(型)水库3座,万方大塘10口,百亩拦河坝7处,小拦河坝76处。    全乡农作物面积3 .17万亩,其中粮食作物1.64万亩,经济作物0.9万亩,特色经济作物有茭自、板粟、蚕桑、高山西瓜等,龙川无公害菱白闻名瑕迩,产品销往浙江、武汉、常州等地。    工业企业发展迅速,目前拥有玻纤企业26家,采矿及矿产品加工企业10家,木竹加工企业3家,从业人员1021人,2002年版书乡率先成立了旌德县第一个工业园区—江坑玻纤园区,为玻纤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发展空间。  

云乐镇

  云乐镇地处旌德县的东北部,与宁国、泾县接壤,距县城25公里,皖南川藏线穿境而过。全镇总面积80.7平方公里,境内山峦叠翠,绿水环绕,动植物资源丰富,孕育了仙草灵芝、野生梅花鹿和被誉为“植物界活化石”的银缕梅等稀有物种。灵芝产业是该镇的主导产业。   云乐镇森林覆盖率达83.9%,先后被评为国家级生态乡镇、安徽省优秀旅游乡镇、省级森林城镇,享有“天然氧吧,清肺超市”的美称,是皖南山水户外的天然驿站。2016年6月,该镇成功入围市第一批特色小镇创建名单。近年来,该镇以市县打造皖南川藏线为契机,坚持生态环境保护和全域旅游思想并举,结合“森林小镇、灵芝之源”禀赋特质,树立“神秘灵芝谷”战略定位,以“一核一带一山口”为总体布局,通过深入挖掘灵芝产业、旅游休闲和森林康养产业特色,打造皖南川藏线重要旅游目的地。  


俞村镇特产大全




俞村镇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