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贵州省 >>安顺 >> 普定县 >> 鸡场坡镇 >> 砂岩村

砂岩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砂岩村谷歌卫星地图)


砂岩村简介

  砂岩村隶属于普定县鸡场坡乡,地处乡中部,北与织金县熊家场乡相接,距乡政府驻地3公里。交通便利,鸡马(鸡场坡至马场)公路穿境而过。地势起伏,山高林密,森林覆盖率高。高处坝子终日云雾缭绕,适宜优质茶的生产;低处的砂岩田坝面积宽广,土壤肥沃,光照充足,水源充足,是鸡场乡优质稻生产基地之一。铅锌矿储量丰富,开采价值大。汉、苗杂居,乡风文明,民风纯朴,村民勤劳。
  --人口总数:1142人 农业人口:1132人 非农业人口:10人
  --行政区面积:1.9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864.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布依,仡佬 发展口号:
  --所辖村:大土组,田家组,仡佬组,砂一组等 生产总值:14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茶叶 名特产品:红砂石 办公所在地:砂岩村
  --自然条件:村域地貌以山地、丘陵、水田为主,呈梯状至东向西延伸,海拔在1100m—1600m之间,年平均气温在18C,年平均降雨量1500mm,无霜期较长适宜蔬菜、冰脆李、优质水稻等多种经济作物种植 资源:铅锌,红砂石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520422201 562100 -- 查看 砂岩村谷歌卫星地图

砂岩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砂岩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砂岩村

  砂岩村隶属于普定县鸡场坡乡,地处乡中部,北与织金县熊家场乡相接,距乡政府驻地3公里。交通便利,鸡马(鸡场坡至马场)公路穿境而过。地势起伏,山高林密,森林覆盖率高。高处坝子终日云雾缭绕,适宜优质茶的生产;低处的砂岩田坝面积宽广,土壤肥沃,光照充足,水源充足,是鸡场乡优质稻生产基地之一。铅锌矿储量丰富,开采价值大。汉、苗杂居,乡风文明,民风纯朴,村民勤劳。   --人口总数:1142人 农业人口:1132人 非农业人口:10人   --行政区面积:1.9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864.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布依,仡佬 发展口号:   --所辖村:大土组,田家组,仡佬组,砂一组等 生产总值:14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茶叶 名特产品:红砂石 办公所在地:砂岩村   --自然条件:村域地貌以山地、丘陵、水田为主,呈梯状至东向西延伸,海拔在1100m—1600m之间,年平均气温在18C,年平均降雨量1500mm,无霜期较长适宜蔬菜、冰脆李、优质水稻等多种经济作物种植 资源:铅锌,红砂石   

肖家村

  肖家村隶属于普定县鸡场坡乡,位于乡的最西部,西、北与织金县白泥乡相毗邻,南与马场镇隔河相望。距乡政府所在地17公里,有通村公路与鸡马(鸡场坡至马场)公路相接。村内地势起伏,沟壑纵横,肖家大坡与高坡村相连。肖家田坝面积宽广,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灌溉方便,夹山大沟穿坝而过。农业生产较为发达,主要农产品有优质米、梨等。全村可使用土地面积5044亩。煤炭和硅矿储量较为丰富,易开易采。汉族、布衣族杂居,乡风文明,民风纯朴,村民勤劳,全村人口 1968人。   近年来,通过抓党建促发展,村民除保留传统种植、养殖外,还发展起了茶叶和经果林等新兴产业,村民人均收入有了较大提高。   该村现有党员 18 名,30岁以下党员 3名,初中以上文化党员 13 名,建有党员活动室 120 平方米。工作中,支部通过开展党员“活动日”活动、采取党员五培养等措施,着力发挥党员的主体作用,提高了党员的双带致富能力。目前全村有 1名党员成为了种植致富能手,在带领群众致富上发挥了较好的先锋模范作用。      --人口总数:1968人 农业人口:1955人 非农业人口:13人   --行政区面积:3.36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98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布依,仡佬 发展口号:   --所辖村:波治、肖家弯、浪厂坡、大岩上、黄家冲、岩丫口 生产总值:267.2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养殖业 名特产品:茶叶、优质油菜 办公所在地:肖家村   --自然条件: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呈梯状至南向东延伸,海拔在1100m—1600m之间,年平均气温在18C,年平均降雨量1500mm,无霜期较长适宜茶叶、优质油菜等多种经济作物的种植 资源:煤、铁、硅   

那贝村

  那贝村隶属普定县鸡场坡乡,地处乡西部,南与马场镇隔河相望,距乡政府驻地11公里。该村下辖那贝、左家寨、岩上3个自然村,人口1163人。交通便利,鸡马(鸡场坡至马场镇)公路穿境而过。村内山地起伏,海拔落差大,最高处与肖家村肖家大坡相连,终日云雾缭绕,适宜优质茶的生产。低处田坝面积宽广,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灌溉方便,夹山大沟穿坝而过。农业生产较为发达,主要农产品有优质米、梨、绿色无公害蔬菜等。全村可使用土地面积2062亩。乡风文明,民风纯朴,村民勤劳。   2008年以来,村党组织通过抓党建促发展,带领全村广大群众紧紧抓住“县为单位、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的契机,在继续做好做强水稻、蔬菜种植和生猪养殖等传统产业的基础上,还积极开展茶叶规模化种植,逐步形成了全村群众增收致富的另一新路。   该村现有党员 15 名,其中初中以上文化党员 3名;建有党员活动室120 余平方米。工作中,支部通过开展党员“活动日”活动、采取党员五培养等措施,着力发挥党员的主体作用,提高党员的双带致富能力。目前全村有 2名党员成为了茶叶种植和生猪养殖致富能手,在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上发挥了较好的先锋模范作用。      --人口总数:1163人 农业人口:1152人 非农业人口:11人   --行政区面积:1.37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421.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布依,彝,侗,黎,土家,仡佬 发展口号:   --所辖村:岩上、那贝、左家 生产总值:150.3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 名特产品:优质大米、大棚蔬菜,蚕豆 办公所在地:那贝村   

煤洞村

  煤洞村隶属于普定县鸡场坡乡,地处乡西部,距乡政府所在地12公里,与马场镇隔河相望,原煤洞乡政府就座落于该村。下辖煤洞、六块田、云盘坡、小河口、脚那5个自然村,总人口1119人。交通便利,鸡马(鸡场坡至马场)公路穿境而过。境内地势平坦,田多地少,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日照时间长,适宜水稻和蔬菜种植。主要农产品有水稻等,全村可使用土地面积约1961亩。煤矿储量丰富,开采价值大,莆河煤矿就座落于该村。乡风文明,民风纯朴,村民勤劳。   该村现有党员12名,30岁以下党员 2 名,初中以上文化党员 5 名;建有党员活动室240余平方米。工作中,支部通过开展党员“活动日”活动、采取党员五培养等措施,着力发挥党员的主体作用,提高党员的双带致富能力。目前全村有 1名党员种植致富能手,在带领广大农民群众致富奔小康中发挥了较好的先锋模范作用。      --人口总数:1119人 农业人口:1106人 非农业人口:13人   --行政区面积:1.3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15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布依,白,仡佬 发展口号:   --所辖村:煤洞坡、脚那、六块田、银盘坡、小河口 生产总值:151.7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 名特产品:碰柑、梨、杨梅、水稻、大棚蔬菜、谷桩蚕豆 办公所在地:煤洞村   --自然条件:地貌以土坡、丘陵、水田为主,呈梯状至南向北延伸,海拔在1100m—1450m之间,年平均气温在18.5C,年平均降雨量1600mm,无霜期较长适宜碰柑、梨、杨梅、水稻、大棚蔬菜、谷桩蚕豆等多种经济作物种植 资源:煤   

那兑村

  那兑村隶属于普定县鸡场坡乡,地处乡西部,距乡政府所在地14公里;下辖王家、小河头、那兑、长冲、丫口寨5个自然村。交通较为不便,与鸡马(鸡场坡至马场)公路相接的入村公路,因长年的雨水冲刷,需进行进一步的维修。地势起伏,山高林密,森林覆盖率高。地多田少,全村可使用面积约5674亩,最高处坝子与高坡相连,终日云雾缭绕,适宜优质茶的生产;低处田坝土壤肥沃,光照充足,水源充足,是夹山大沟灌溉的终极点。主要农产口为水稻、冰脆李。汉族和布衣族杂居,乡风文明,民风纯朴,村民勤劳,全村人口 1562人。   2008年以来,村党组织通过抓党建促发展,带领全村广大群众紧紧抓住“县为单位、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的契机,在继续做好做强水稻等传统产业的基础上,还积极开展茶叶和果树规模化种植,进一步拓宽了群众致富的路子。   全村现有党员 14 名,其中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党员 5 名;党员活动室较宽敞,有160余平方米,且很别致。工作中,支部通过开展党员“活动日”活动、采取党员五培养等措施,着力发挥党员的主体作用,提高党员的双带致富能力。目前全村共有 3 名党员成为了种植和养殖致富能手,正带领广大农民群众走上致富奔小康的大道。      --人口总数:1562人 农业人口:1551人 非农业人口:11人   --行政区面积:3.78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897.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布依 发展口号:   --所辖村:河头、那兑、王家、长冲、垭口 生产总值:194.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养殖业,种植业 名特产品:茶叶、杨梅、冰脆李 办公所在地:那兑村   

那构村

  那构村隶属于普定县鸡场坡乡,地处乡中部偏西,距乡政府所在地14公里。下辖岔河、林家寨、旧院、那构4个自然村,座落于美丽的夜郎湖畔。交通便利,鸡马(鸡场坡至马场)公路穿境而过。境风地势平坦,田多地少,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日照时间长,适宜水稻和蔬菜种植。主要农产品有水稻、杨梅等,全村可使用土地面积约4581亩。乡风文明,民风纯朴,村民勤劳。全村人口1578人。   近年来,该村以发展烤烟种植的契机,大力加强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了纵横交错的灌溉沟渠,极大地改判了农业生产的条件。2008年以来,村党组织通过抓党建促发展,带领全村广大群众紧紧抓住“县为单位、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的契机,在继续做好做强水稻等传统产业的基础上,还积极开展茶叶规模化种植,进一步拓宽了群众致富的路子。   该村现有党员 15 名,其中初中以上文化党员 1名;建有党员活动室130 余平方米。工作中,支部通过开展党员“活动日”活动、采取党员五培养等措施,着力发挥党员的主体作用,提高党员的双带致富能力。目前全村有 2名党员成为了茶叶种植和生猪养殖致富能手,正带领广大农民群众走在致富奔小康的大道。      --人口总数:1578人 农业人口:1561人 非农业人口:17人   --行政区面积:3.0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897.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布依,彝,黎,苗 发展口号:   --所辖村:岔河、林家、那构、旧院 生产总值:218.7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养殖业,种植业 名特产品:茶叶,烤烟 办公所在地:那构村   

波大村

  波大村位于鸡场坡乡西部,西与柴家村相连,东与那芮村村毗邻,南抵马场大河为界,北与那兑村、高坡村接壤,距乡政府驻地11公里,与马场、煤洞小集贸市场相邻,马煤公路贯穿全村,区位优势,交通便利。村域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呈梯状至南向北延伸,海拔在1300m—1400m之间,年平均气温在18.2 C,年平均降雨量1500mm,无霜期较长,属低热河谷气候,适宜优质大米、早熟蔬菜、茶叶、杨梅、柑橘等多种经济作物种植。该村地处夜郎湖上游,马场大河至西向东奔腾不息。   波大村辖波大组、花园箐2个自然村寨。全村246户,915人,共有劳动力370人,其中外出务工116人。全村土地总面积2047亩,承包耕地面积747亩(其中水田384亩),人均耕地面积0.86亩。天然林面积600亩,荒山面积200亩,可开发种植经果林的荒坡面积500余亩。村民主要经济来源于种养殖业。2006年人均占有粮食296公斤,人均纯收入1250元。近年来,通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点带面,全村农业产业化布局初步形成,农业生产逐步由粮食种植向经济作物转变,养殖方式逐步由传统养殖向科技养殖推广。      --人口总数:915人 农业人口:912人 非农业人口:3人   --行政区面积:1.36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747.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布依,彝,黎 发展口号:   --所辖村:波大组、花园箐 生产总值:114.3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养殖业,种植业 名特产品:优质大米、早熟蔬菜、茶叶、杨梅、柑橘 办公所在地:波大村   

高坡村

  高坡村位于鸡场坡乡北西部,距乡政府驻地9公里,村域地貌以山地、坡地为主,海拔在1450m—1750m之间,年平均气温在15.6 C,年平均降雨量1500mm,气候高寒、土壤贫瘠,但高坡荒坡较多,非常适宜优质漆树、核桃、板栗等多种经济作物种植,高坡民风淳朴,自然生态保持原始风貌,具备得天独厚的生态旅游开发潜力。   高坡村辖张家坝、后箐、兑窝井3个自然村寨。全村60户,223人,共有劳动力136人,其中外出务工47人。全村居住着汉、苗等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数占全村人口的2/3,属国家级一类贫困村。全村土地总面积6006亩,承包耕地面积386亩(其中水田32亩),天然林面积2583亩,荒山面积3037亩,可开发种植经果林的荒坡面积3000余亩。高坡村是全乡一类重点扶持养殖专业示范村,重点发展母猪、黑山羊、牛及家禽养殖。2006年人均占有粮食198公斤,人均纯收609元。近年来,通过财政扶持、通过产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生产逐步由粮食种植向经济作物转变,养殖方式逐步由传统养殖向科技养殖推广。      --人口总数:223人 农业人口:215人 非农业人口:8人   --行政区面积:4.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86.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布依,彝,苗 办公所在地:高坡村   --所辖村:张家坝、后箐、兑窝井 生产总值:135.8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养殖业,种植业,经济作物种植 名特产品:漆树、核桃、板栗   

那芮村

  那芮村位于马场与鸡场坡乡中心地段,距鸡场坡乡政府驻地约十余公里, 马煤公路穿村而过,有比较优异的交通运输条件及良好地理环境,域地貌以丘陵为主,呈梯状至南向北延伸,海拔在1300m—1400m之间,年平均气温在18.2 C,年平均降雨量1500mm,无霜期较长,属低热河谷气候,适宜大棚蔬菜、茶叶、冰脆李等多种经济作物种植。村内蕴藏着铅、锌等丰富的矿产资源。   那芮村辖那芮上下寨、沙坑、支家寨、新寨、柿花树6个自然村寨;全村共有347户,总人数1361人,(其中少数民族128人)拥有劳动力872人,外出务工人员293人,土地承包面积2972亩,耕地面积785亩,林业面积748亩,草地面积496亩,可开发利用荒山面积500余亩.那芮村是全乡早熟蔬菜种植的示范村之一,群众在蔬菜种植上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优势,在种植业和养殖业具形成一定的规模,那芮村在种植业上主要以种植优质大米、早熟蔬菜为主,在养殖业上主要以饲养二元杂交母猪、商品牛为主。村民主要经济来源于种养殖业。   经济条件相对交好,2006年人均占有粮食296公斤,人均纯收入2600元。近年来,通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点带面,全村农业产业化布局初步形成,农业生产逐步由粮食种植向经济作物转变,养殖方式逐步由传统养殖向科技养殖推广。      --人口总数:1361人 农业人口:1348人 非农业人口:13人   --行政区面积:3.66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785.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布依,彝,黎,苗,蒙古 发展口号:   --所辖村:那芮上下寨、沙坑、支家寨、新寨、柿花树 生产总值:353.8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和养殖业 名特产品:优质大米、早熟蔬菜 办公所在地:那芮村   

落东村

  落东村隶属于普定县鸡场坡乡,地处乡中部偏南,距乡政府所在地6公里。下辖落东、客田、破岩、石头、熊田、欧家梁子6个自然村,座落于夜郎湖畔,与马场镇那细村隔湖相望。地势起伏,山高林密,森林覆盖率高。最高处坝子与乡林场相连,终日云雾缭绕,适宜优质茶的生产;低处田坝土壤肥沃,光照充足,水源丰富,适宜水稻等多种农作物种植。主要农产品为水稻、冰脆李、桃等。风景秀丽、环境宜人,神秘的落穿洞是该村的必经之路。乡风文明,民风纯朴,村民勤劳   --人口总数:1331人 农业人口:1322人 非农业人口:9人   --行政区面积:2.44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661.2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彝族,苗族,仡佬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落东、克田、熊田、石头寨、田坝寨、破岩 生产总值:161.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养殖业,捕捞业 名特产品:茶叶,冰翠李 办公所在地:落东村   --自然条件:村域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呈梯状至南向北延伸,海拔在1350m—1400m之间,年平均气温在17.8 C,年平均降雨量1500mm,无霜期较长,属低热河谷气候,适宜茶叶、冰脆李等多种经济作物种植 资源:无   

龙井村

  龙井村隶属于普定县鸡场坡乡,地处乡西部,南面与马场镇融河相望,距乡政府所在地5公里。下辖满天星、尖坡、龙井、小洞4个自然村,总人口723人。交通便利,鸡马(鸡场坡至马场)公路穿境而过。境内地势平坦,田多地少,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日照时间长,适宜水稻和蔬菜等多种作物种植。主导产业为绿色早熟蔬菜和优秀水果。乡风文明,民风纯朴,村民勤劳。   该村现有党员 14名,其中初中以上文化党员 1名;建有党员活动室90 余平方米。工作中,支部通过开展党员“活动日”活动、采取党员五培养等措施,着力发挥党员的主体作用,提高党员的双带致富能力。目前全村有 5名党员成为了茶叶种植和生猪养殖致富能手,正带领广大农民群众走在致富奔小康的大道。      --人口总数:723人 农业人口:710人 非农业人口:13人   --行政区面积:1.18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653.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 发展口号:   --所辖村:龙井、满天星、小洞、尖山 生产总值:957.9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 名特产品:碰柑、水稻、早熟蔬菜 办公所在地:龙井村   --自然条件:地貌以山地、丘陵、水田为主,呈梯状至东向西延伸,海拔在1000m—1350m之间,年平均气温在1805℃,年平均降雨量1500mm,无霜期较长适宜碰柑、水稻、早熟蔬菜等多种经济作物的种植 资源:无   

新寨村

  新寨村隶属于普定县鸡场坡乡,下辖新寨、干坝、地坝、坡头上、洪家冲、落洞6个自然村,位于乡中部,南部是美丽的夜郎湖,距乡政府驻地5公里。交通便利,鸡马(鸡场坡至马场)公路穿境而过。村内山地起伏,海拔落差大。高山坝子终日云雾缭绕,适宜优质茶的生产,400余亩的乡茶场和200余亩的村茶场就座落于该村的落洞组。低处田坝土壤肥沃,光照充足,水源充足,是全乡优质稻生产基地。全村可使用土地面积1330亩。乡风文明,民风纯朴,村民勤劳,全村人口 1986人。   该村现有党员 19 名,其中初中以上文化党员 15 名;建有党员活动室 90 平方米。工作中,支部通过开展党员“活动日”活动、采取党员五培养等措施,着力发挥党员的主体作用,提高党员的双带致富能力。目前全村有 1名党员成为了茶叶种植致富能手,在带领群众致富上发挥了较好的先锋模范作用。      --人口总数:1986人 农业人口:1968人 非农业人口:18人   --行政区面积:2.57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334.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彝族,苗族,土家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新寨(一、二)、干坝、地坝、红家冲、落洞、坡头上 生产总值:241.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养殖业 名特产品:茶叶,水稻 办公所在地:新寨村   --自然条件:地貌以山地、丘陵、水田为主,呈梯状至南向北延伸 资源:无   

鸡场村

  鸡场村隶属于普定县鸡场坡乡,是乡政府驻地。该村下辖鸡场、苗寨头、小田、黄家湾、彭家屋基5个自然村。交通便利,鸡马(鸡场坡至马场)和马鸡(马路坡至鸡场坡)二条公路穿境而过。境内地势平坦,田多地少,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日照时间长,适宜水稻、蔬菜等多种作物种植。主导产业为水稻种植。商业发达,经济繁荣。乡风文明,民风纯朴,村民勤劳。   2008年以来,村党组织通过抓党建促发展,带领全村广大群众紧紧抓住“县为单位、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的契机,在继续做好做强水稻等传统产业的基础上,积极扶持茶叶种植产业,目前,全村已建成3家大型茶叶加工厂,促进了茶叶种植产业的发展。      --人口总数:1986人 农业人口:1874人 非农业人口:112人   --行政区面积:1.484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0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仡佬 发展口号:   --所辖村:小街组,左家组,彭一组,彭二组,苗寨组,大水尧组,砂子组等 生产总值:285.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茶叶,烤烟 名特产品:云山雾茶 办公所在地:鸡场村   

播简村

  播简村隶属于普定县鸡场坡乡,地处乡中部,距乡政府所在地4公里,有通村公路与政府驻地相接。地势起伏,山高林密,森林覆盖率高。最高处坝子终于云雾缭绕,适宜优质茶的生产;低处田坝土壤肥沃,光照充足,水源充足,适宜水稻等多种农作物种植。主要农产品为水稻。风景秀丽、环境宜人。汉、苗杂居,乡风文明,民风纯朴,村民勤劳。   --人口总数:1256人 农业人口:1244人 非农业人口:12人   --行政区面积:1.36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924.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彝,蒙古 发展口号:   --所辖村:凉房组,播下组,播上组,平寨组 生产总值:153.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茶叶,水稻 名特产品:茶叶 办公所在地:播简村   --自然条件:村域地貌以山地、丘陵、水田为主,呈梯状至南向北延伸,海拔在1100m—1600m之间,年平均气温在18C,年平均降雨量1500mm,无霜期较长适宜冰脆李、烤烟、水稻、茶叶等多种经济作物种植 资源:无   

长坡村

  长坡村隶属于普定县鸡场坡乡,地处乡东南部,座落于美丽的夜郎湖畔,距乡政府所在地5公里,有通村公路与政府驻地相接。地势起伏,山高林密,森林覆盖率高。田多地少,全村可使用面积约1000余亩。水田土壤肥沃,光照充足,水源充足,适宜水稻等多种农作物种植。主要农产品为水稻。旱地多为黄壤,保水性好,适宜水果、茶叶种植。煤矿储量丰富,开采价值大,雷家桥煤矿就座落于该村长坡组。风景秀丽、环境宜人。乡风文明,民风纯朴,村民勤劳,全村人口 1098人。   2008年以来,村党组织通过抓党建促发展,带领全村广大群众紧紧抓住“县为单位、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的契机,在继续做好做强水稻等传统产业的基础上,还积极开展茶叶规模化种植,进一步拓宽了群众致富的路子。   该村现有党员 15名,其中初中以上文化党员 8名;建有党员活动室90余平方米。工作中,支部通过开展党员“活动日”活动、采取党员五培养等措施,着力发挥党员的主体作用,提高党员的双带致富能力。目前全村有 2名党员成为了茶叶种植和生猪养殖致富能手,在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中发挥了较好的先锋模范作用。      --人口总数:1098人 农业人口:1090人 非农业人口:8人   --行政区面积:2.51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775.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彝族,苗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长坡辖猛构、大坡上、垭口田、四角田、谌家寨、狗场坝 生产总值:12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养殖业,种植业 名特产品:水果,茶叶,煤矿 办公所在地:长坡村   --自然条件: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 资源:水稻,水果,茶叶,煤矿   

骂若村

  骂若村隶属于普定县鸡场坡乡,地处乡东南部,座落于夜郎湖畔,距乡政府所在地7公里。地势起伏,山高林密,森林覆盖率高。地多田少,适宜玉米、水稻等多种作物种植。主要农产品为水稻。风景秀丽、环境宜人。乡风文明,民风纯朴,村民勤劳,是全乡人口第一大村。   --人口总数:3745人 农业人口:3740人 非农业人口:5人   --行政区面积:2.9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76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布依,彝 发展口号:   --所辖村:骂一组,骂二组,岩脚组,刘家组等 生产总值:481.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水稻 名特产品:玉米 办公所在地:骂若村   --自然条件:村域地貌以山地主,海拔在1100m—1500m之间,年平均气温在18C,年平均降雨量1520mm,无霜期较长适宜茶叶、冰脆李等多种经济作物种植 资源:无   

后寨村

  后寨村隶属于普定县鸡场坡乡,地处乡东南部,距乡政府所在地5公里。地势起伏,山高林密,森林覆盖率高。地多田少,全村可使用面积约1000余亩,最高处坝子终日云雾缭绕,适宜优质茶的生产;低处田坝土壤肥沃,光照充足,水源充足,适宜水稻等多种农作物种植。主要农产品为水稻。煤矿储量丰富,开采价值大。风景秀丽、环境宜人。乡风文明,民风纯朴,村民勤劳,全村人口 1188人。   近年来,该村以发展烤烟种植为契机,大力加强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了纵横交错的灌溉沟渠,并在各种烟区修建了机耕道,极大地改善了农业生产的条件。2008年以来,村党组织通过抓党建促发展,带领全村广大群众紧紧抓住“县为单位、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的契机,在继续做好做强水稻等传统产业的基础上,还积极开展茶叶规模化种植,进一步拓宽了群众致富的路子。   该村现有党员 15名,其中初中以上文化党员 8名;建有党员活动室90余平方米。工作中,支部通过开展党员“活动日”活动、采取党员五培养等措施,着力发挥党员的主体作用,提高党员的双带致富能力。目前全村有 2名党员成为了茶叶种植和生猪养殖致富能手,正带领广大农民群众走在致富奔小康的大道。      --人口总数:1188人 农业人口:1178人 非农业人口:10人   --行政区面积:2.17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11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瑶族,回族,仡佬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后寨村辖阳家、李家、龙家、孙家、勾家、冷堡山 生产总值:152.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养殖业 名特产品:茶叶,烤烟 办公所在地:后寨村   --自然条件:村域地貌以丘陵、梯田为主,从至南向北梯状延伸 资源:煤矿   

果骂村

  果骂村隶属于普定县鸡场坡乡,地处乡东部,距乡政府驻地6公里。下辖果骂、坝以、鹌鹅、烂田、长田5个自然村,座落于美丽的夜郎湖畔。交通便利,马鸡(马路坡至鸡场坡)公路穿境而过。低处田坝土壤肥沃,光照充足,水源充足,适宜水稻等多种农作物种植。主要农产口为水稻、茶叶。煤矿含量丰富,开采价值大,长兴煤矿就座落于该村。乡风文明,民风纯朴,村民勤劳。   --人口总数:1569人 农业人口:1557人 非农业人口:12人   --行政区面积:1.28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817.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土家,仡佬 发展口号:   --所辖村:长田组,坝以组,烂田组等 生产总值:198.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水稻,茶叶 名特产品:茶叶 办公所在地:果骂村   --自然条件:村域地貌以山地、丘陵、水田为主,呈梯状至东向西延伸,海拔在1100m—1600m之间,年平均气温在18C,年平均降雨量1500mm,无霜期较长适宜种植冰脆李、茶叶、牧草等多种经济作物种植 资源:煤   

红岩村

  红岩村隶属于普定县鸡场坡乡,地处全乡最东部,北与织金县熊家场乡相接,东部通过红岩大桥与坪上乡果陇要相连,距乡政府驻地6公里。下辖红岩、跳花坡、青杠坡、平寨、菜子冲、大竹林6个自然村,座落于美丽的夜郎湖畔。交通便利,马鸡(马路坡至鸡场坡)公路穿境而过。地势起伏,山高林密,森林覆盖率高。地多田少,全村可使用耕地面积约1000余亩。红岩大坡海拔较高,比较适宜茶叶种植。低处田坝土壤肥沃,光照充足,适宜水稻等多种农作物种植。主要农产口为水稻、茶叶。煤矿含量丰富,开采价值大,红岩煤矿就座落于该村。风景秀丽,环境宜人,境内有红岩赤壁等旅游景点。汉族和苗族杂居,乡风文明,民风纯朴,村民勤劳,全村人口1900余人。   近年来,村两委围绕“发展绿色经济,打造绿色富裕红岩村”这一主题,坚持抓党建促发展、带全盘,大力加强产业结构调整,着力培育茶叶和烤烟种植两大主导产业,有效地促进了全村的经济发展。截止2010年,全村茶叶种植面积已达500余亩,烤烟种植面积已达200余亩。   该村现有党员30名,其中初中以上文化党员1名;建有党员活动室150余平方米。工作中,支部通过开展党员“活动日”活动、采取党员五培养等措施,着力发挥党员的主体作用,提高党员的双带致富能力。目前全村有 2名党员成为了种植和养殖不致富能手,在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上发挥了较好的先锋模范作用。      --人口总数:1908人 农业人口:1894人 非农业人口:14人   --行政区面积:4.07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998.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彝族,苗族,哈尼族,侗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红岩、大竹林、春光、菜子冲、坪寨、杜家、青冈坡、跳花坡、大土 生产总值:235.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养殖业 名特产品:茶叶 办公所在地:红岩村   --自然条件:村域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呈梯状至南向北延伸 资源:煤矿   

羊场村

  羊场村隶属于普定县鸡场坡乡,地处该乡东部,距政府所在地3公里。交通便利,乡境内交通主干道马鸡(马路坡至鸡场坡)公路穿村而过,二条连组路和二条机耕道交织如网。地势起伏,山高林密,森林覆盖率高。土地肥沃,主要为旱地,全村可使用土地面积1000余亩。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矿和铅锌矿,且可开采量大,玉合铅锌矿就座落于该村的何家寨组。基础条件较好,主街道全部为水泥硬化,安装了照明路灯,集群众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村公园正在修建中。乡风文明,民风纯朴,村民勤劳,全村现有人口1132 人。   近年来,村两委围绕“打造靓丽羊场,建设文明新村”这一主题,坚持抓党建促发展、带全盘,大力加强产业结构调整,着力培育茶叶和烤烟种植两大主导产业,有效地促进了全村的经济发展。截止2010年,全村茶叶种植面积已达500余亩,烤烟种植面积已达200余亩。   全村现有党员 14 名,其中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党员 5 名;党员活动室较宽敞,有160余平方米,且很别致。工作中,支部通过开展党员“活动日”活动、采取党员五培养等措施,着力发挥党员的主体作用,提高党员的双带致富能力。目前全村共有 3 名党员成为了种植和养殖致富能手,在带领群众富奔小康上发挥了较好的先锋模范作用。      --人口总数:1132人 农业人口:1123人 非农业人口:9人   --行政区面积:2.142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021.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彝族,藏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羊一组,羊二组,羊三组,小田组,何家组等 生产总值:18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茶叶,烤烟 名特产品:茶叶 办公所在地:羊场村   --自然条件:地势起伏,山高林密 资源:煤矿和铅锌矿   

纳支村

  纳支村隶属于普定县鸡场坡乡,地处乡北部,北与织金与熊家场乡相毗邻。距乡政府驻地1公里,有通村公路与政府驻地相接。地势起伏,山高林密,森林覆盖率高。地多田少,全村可使用土地面积约2500余亩。水田土壤肥沃,光照充足,水源充足,适宜水稻等多种农作物种植。主要农产品为水稻。旱地多为黄壤,保水性好,适宜水果、茶叶种植。铅锌矿储量丰富,开采价值大,玉合铅锌矿就座落于该村戛木组。风景秀丽、环境宜人,美丽的纳支水库常使外来游客流连忘返。乡风文明,民风纯朴,村民勤劳。      --人口总数:2546人 农业人口:2538人 非农业人口:8人   --行政区面积:4.216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6324.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仡佬 发展口号:   --所辖村:纳上组,纳下组,卢猫组,烂坝组,土上组,土下组等 生产总值:373.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烤烟,茶叶,畜牧业 名特产品:茶叶 办公所在地:纳支村   --自然条件:村域地貌以田坝、山地主,海拔在1250m—1640m之间,年平均气温在17.5C,年平均降雨量1540mm,无霜期较长,适宜优质大米、烤烟、茶叶等种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种植。村域面积广阔,山多坡广,田坝肥沃,产业发展的潜力巨大 资源:铅锌   

纳黑村

  纳黑村隶属于普定县鸡场坡乡,下辖纳黑、洞青寨、老屋基、骂亥、牛沿、大岩田、大箐7个自然村,面积在全乡各村中排列第二。该村与乡政府毗邻,距政府驻地1公里。村内地势起伏,山高林密,森林覆盖率高。土地肥沃,水源充足,农业生产较为发达,主要农产品有水稻、桃、梨等。煤炭和铁矿储量较为丰富,开采价值大。乡风文明,民风纯朴,村民勤劳。   近年来,村支“两委”带领群众大力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在着力提升传统种植、养殖产业产值的基础上,还充分利用气候、土壤等优势,大力开展绿色高产有机茶产业,从而形成了以传统农业为基础,以茶叶种植为龙头的富民强村之路,使全村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发展。      --人口总数:1978人 农业人口:1967人 非农业人口:11人   --行政区面积:2.87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41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 发展口号:   --所辖村:中寨组,歪寨组,大庆组,牛硐组,大岩田,屯脚组等 生产总值:26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茶叶,煤矿,养殖 名特产品:无 办公所在地:纳黑村   --自然条件:村域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呈梯状分布,海拔在1100m—1600m之间,年平均气温在18C,年平均降雨量1500mm,无霜期较长适宜茶叶、冰脆李、水稻等多种经济作物种植。 资源:煤,硫铁矿   

白桥村

  白桥村位于鸡场坡乡中部田坝地区,距乡政府驻地5公里,村域地貌以田坝、山地、丘陵为主,海拔在1200m—1600m之间,年平均气温在18C,年平均降雨量1560mm,无霜期较长,适宜优质大米、烤烟、冰脆李、桃、梨等多种经济作物种植。我村地处夜郎湖上游,白桥小河流域贯穿全境,多条水系纵横交错,村南部紧接天雄奇壮丽的穿洞天然溶洞群,具备得天独厚的旅游开发潜力。   白桥村辖赵家、白桥、小街、龙场、坡脚、云盘、魏家、半坡、立新9个自然村寨,全村542户,1987人,共有劳动力975人,其中外出务工324人。全村土地总面积2518亩,承包耕地面积1468亩(其中水田965亩)。天然林面积384,荒山面积666亩,可开发种植经果林的荒坡面积400余亩。白桥村是全乡重要的高产粮油生产基地之一,也是全乡发展烤烟种植的规划村,村民主要经济来源于种、养殖业。2006年人均占有粮食302公斤,人均纯收入1341元。近年来,通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全村农业产业化布局初步形成,农业生产逐步粗放型向科技型转变,养殖方式逐步由传统养殖向科技养殖推广。      --人口总数:1987人 农业人口:1974人 非农业人口:13人   --行政区面积:1.67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468.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布依族,苗族,侗族,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赵家、白桥、小街、龙场、坡脚、云盘、魏家、半坡、立新 生产总值:266.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养殖业 名特产品:烤烟,粮油 办公所在地:白桥村   --自然条件:村域地貌以田坝、山地、丘陵为主 资源:无   


砂岩村特产大全




砂岩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