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角镇位于惠民县城西南14公里,西与济南接壤,版图面积72.12平方公里,辖68个行政村,28000人口,其中从事非农业人员8000余人。镇区中心距滨博高速公路(与济青高速贯通)20公里,距济南机场70公里。省道大(港)济(南)路纵穿全境,与220国道贯通,乡村公路四通八达,交通便利,镇内建有35KV变电站一座,设移动通信数字基站三处,电力,通信设施完善。
淄角镇东靠幸福河,西有土马河,南临徒骇河,北有安家沟,内有5条骨干沟渠和47条斗沟交错成网,农业基础设施完善,水土资源丰富,现在已形成1.5万无害蔬菜生产基地,拥有8000个蔬菜大棚,2001年被认定“中国优质蔬菜第一镇”。
民营经济迅猛发展,形成了化纤绳网、建筑建材、纺纱织布 、针织服装、地毯、农副产品深加工等六大产业集群,涌现出亚宏织业、永达绳网、永丰面业、神龙菌业、汇龙服饰等骨干企业。2003年民营经济收入4.2亿元,实现利税3800万元,连续评为市级招商引资和民营经济发展先进乡镇。.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72.12平方公里 | 371621103 | 256600 | 0543 | 查看 淄角镇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孙丛村 | - | - |
---- |
查看 孙丛村谷歌卫星地图 |
左豹村 | - | - |
---- |
查看 左豹村谷歌卫星地图 |
街北孟村 | - | - |
---- |
查看 街北孟村谷歌卫星地图 |
大魏村 | - | - |
---- |
查看 大魏村谷歌卫星地图 |
魏北武村 | - | - |
---- |
查看 魏北武村谷歌卫星地图 |
东杨村 | - | - |
---- |
查看 东杨村谷歌卫星地图 |
铁角李村 | - | - |
---- |
查看 铁角李村谷歌卫星地图 |
东街村 | - | - |
---- |
查看 东街村谷歌卫星地图 |
刘张村 | - | - |
---- |
查看 刘张村谷歌卫星地图 |
路马村 | - | - |
---- |
查看 路马村谷歌卫星地图 |
前韩村 | - | - |
---- |
查看 前韩村谷歌卫星地图 |
后韩村 | - | - |
---- |
查看 后韩村谷歌卫星地图 |
踩鼓宋村 | - | - |
---- |
查看 踩鼓宋村谷歌卫星地图 |
陈家湾村 | - | - |
---- |
查看 陈家湾村谷歌卫星地图 |
中街村 | - | - |
---- |
查看 中街村谷歌卫星地图 |
西街村 | - | - |
---- |
查看 西街村谷歌卫星地图 |
郭马村 | - | - |
---- |
查看 郭马村谷歌卫星地图 |
魏皮虎村 | - | - |
---- |
查看 魏皮虎村谷歌卫星地图 |
西杨村 | - | - |
---- |
查看 西杨村谷歌卫星地图 |
李东安村 | - | - |
---- |
查看 李东安村谷歌卫星地图 |
沙窝翟村 | - | - |
---- |
查看 沙窝翟村谷歌卫星地图 |
小沙窝村 | - | - |
---- |
查看 小沙窝村谷歌卫星地图 |
大沙窝村 | - | - |
---- |
查看 大沙窝村谷歌卫星地图 |
大张村 | - | - |
---- |
查看 大张村谷歌卫星地图 |
西孙村 | - | - |
---- |
查看 西孙村谷歌卫星地图 |
河西曹村 | - | - |
---- |
查看 河西曹村谷歌卫星地图 |
马家店村 | - | - |
---- |
查看 马家店村谷歌卫星地图 |
大道吴村 | - | - |
---- |
查看 大道吴村谷歌卫星地图 |
隋家村 | - | - |
---- |
查看 隋家村谷歌卫星地图 |
河西成村 | - | - |
---- |
查看 河西成村谷歌卫星地图 |
大安村 | - | - |
---- |
查看 大安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土户王村 | - | - |
---- |
查看 土户王村谷歌卫星地图 |
落门马村 | - | - |
---- |
查看 落门马村谷歌卫星地图 |
街西徐村 | - | - |
---- |
查看 街西徐村谷歌卫星地图 |
河西任村 | - | - |
---- |
查看 河西任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简介 |
---|---|
孙武街道 |
孙武街道位于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是我国古代大军事家、一代兵圣孙武的故里,地处九曲黄河之闾的鲁北 平原,西临济南,北望渤海,南枕黄河,总面积107.3平方公里,辖8个办事处,132个行政村(街),耕地面积7.6万亩,总人口5.31万人。原名惠民镇,2006年2月,经省政府批准,更名为孙武镇,是山东省首个以历史名人命名的乡镇。2010年,经山东省政府及滨州市政府批准,惠民县撤销孙武镇,以其原行政区域和原何坊乡的部分行政区域设立孙武街道和武定府街道。孙武街道由原孙武镇的西门街、北门街、西南街共126个社区、居委会和村委会组成,办事处机关驻原孙武镇政府驻地(东关街12号),人口9万人,面积约91.63平方千米。该街道办事处是老城区的所在地。孙武交通四通八达,是连接华东、华北的重要交通枢纽,东靠滨州港,距离京博高速公路只有30分钟车程,距离济南国际机场仅1小时车程,每天往返于北京、天津、济南、青岛等省内外大中城市的班车达160班次。孙武资源丰富,商贸活跃,民风纯朴,区位优越,环境优美,政策优惠。 - 历史人文 孙武街道办事处历史悠久,历代相沿为府、州、县治所。建国前后,曾为渤海区行政公署、惠民地区专员公署驻 地。孙武街道办事处地杰人灵,名人辈出,除春秋时期大军事家兵圣孙武外,还哺育了战国时期名将赵奢、清代文华殿大学士、兵部尚书李之芳等名人先贤。深厚的历史积淀和多样化的文化环境特征,造就了孙武街道办事处丰富而独特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辖区内有山东省重点旅游景点、大型园林式仿古建筑群——孙子故园,有距今近千年历史的北宋棣州古城遗址,有饮尽沧桑的宋代古城墙,有全面展现《孙子兵法》等兵学智慧的国家AA-旅游景点——中国孙子兵法城,有独具古城特色的千年护城河景观带,有大型旅游观光项目——武圣园,有渤海革命老区机关旧址及武定府衙,有农家乐生态旅游园,还有泰山行宫、大商文化遗址等历史文化遗迹。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深厚的孙子文化资源,使得孙武镇的发展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的综合优势。坚持以文化名城为目标,推动文明升级,全力建设生态、幸福、文明、和谐的新孙武。 - 经济发展 三农服务建设持续加强。去年以来,孙武街道办事处投入资金185.6万元,新建桥梁5座,清挖骨干沟渠20公里, 构建了6纵6横的农业灌溉体系。完成了6000亩方田整理,并通过省国土厅的验收。办事处每公里补贴8万元,投入资金近209万元,帮助12个村通上了柏油路,实施了公路村村通工程。大力实施“绿色孙武”工程,完成绿色通道70公里,林粮间作4.5万亩,环城林带80公里,绿化率保持在45%。投资100多万元,有效控制了美国白蛾疫情,荣获集体三等功。新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7个,带动农户增收500元。润地物华有机食品基地被评为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全市“粮丰林茂、北国江南”示范乡镇规划顺利通过专家评审。完成了76个村居规划,2个村居被评为市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计划用5-10年的时间,逐步实施合村并居,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全力抓好招商引资,民营经济和工业园区建设,工业和第三产业齐头并进,发展势头强劲,已形成了纺织、农副产品加工、旅游餐饮三大支柱产业,规模以上企业达到19家。街道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推动产业升级;坚持以重点项目为抓手,推动城市升级;坚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推动管理升级。 - 社会事业 教科文卫事业稳步发展。投资130万元的第二小学教学楼、投资470万元的镇中综合实验楼投入使用,投资1000 万元的中心小学的正在施工,计划明年五一前完工。精神文明创建取得成效。8个村居建起了农家书屋,涌现出文明单位、文明村41个,办被授予市级文明镇,武装部评为市“规范化建设”先进单位。医疗卫生保障工作不断加强。连续4年新农合参合率达到100%,截至6月份,办理医疗报销61779人次,群众受益金额达380万元。全办卫生室实现了网络化管理。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防控工作到位,全办无重症病人和重大疫情。社会保障工作深入扎实。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农村保障人口达1600多人,发放低保17500多元,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分类施保。投资2000万元的老年服务中心建设A区建成,已于10月16日落成揭牌,70余位老人入住;投资500万元的综合实验楼已竣工并投入使用。关心少数民族生活,加强了民族团结。2008年,全县综合考核、招商引资、宣传思想及精神文明建设三项工作受到县委、县政府表彰,地方财政收入、科教文卫社会保障、计划生育等三个单项工作进入全市“三十”指标考核前十名。[1] |
武定府街道 |
武定府街道位于山东滨州惠民县。下辖: 371621002200 121 福田村委会 371621002201 220 南高村委会 371621002202 220 张百户村委会 371621002203 122 八里庄村委会 371621002204 122 下坡吴村委会 371621002205 122 张绪全村委会 371621002206 122 头堡村委会 371621002207 122 西寨子村委会 371621002208 220 二堡朱村委会 371621002209 122 前孙村委会 371621002210 122 小郭村委会 371621002211 122 饽饽李村委会 371621002212 121 五里曹村委会 371621002213 121 闫老吴村委会 371621002214 122 东寨子村委会 371621002215 122 昭家村委会 371621002216 122 高贾田村委会 371621002217 122 小崔村委会 371621002218 122 高官村委会 371621002219 122 曾赵村委会 371621002220 122 黑楼村委会 |
何坊街道 |
何坊街道地处惠民县北部,县城以东,北与阳信县接壤,版图面积108平方公里,耕地6.8万亩,现辖9个社区,110个行政村, 5万人口,是惠民县新行政办公区和经济开发区所在地;大济路、永莘路、乐胡路三条省道贯穿全境,德龙烟铁路在何坊北部穿境而过。 何坊街道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早在龙山文化晚期至商代就有人类在此居住,留下了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商遗址”;古代著名文学家、西汉太中大夫东方朔和隋唐著名山水画家展子虔就出生于何坊;在近代,作为渤海革命老区,新中国革命领导人陈毅、李鹏、毛岸英都曾在何坊战斗生活过。 2012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服务保障县“两区”建设这条主线,倾力打造全县新兴的商贸物流、三产服务中心,狠抓项目投入、社区建设、民生改善、干部队伍建设四项重点。 |
石庙镇 |
惠民县石庙镇地处滨州市最西部,东距惠民县城5公里,西临济南市商河县,北与阳信县接壤,是滨州市的西大门。全镇辖127个行政村,5.7万人,耕地10.8万亩,总面积144平方公里。 石庙镇现有桑园面积1.5万亩,蚕菌鸡三用大棚3500个,年产香菇2万吨,现有"香菇之乡"之称。年出栏肉鸡5万吨、产鲜蛋2万吨。养猪专业户354户,年出栏生猪6.8 万头,是青岛市、东营市、淄博市的副食品供应基地,是全市的畜牧强镇之一。具有年加工肉牛3500吨的大型屠宰加工企业。农业盛产棉花、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秸杆非常丰富。有大小面粉厂4家,植物油加工厂2家,酒厂13家,被称为"酿酒之乡"。工业产品主要有动物制药,蝎王保健品,森茂有机肥,低压配电设备,建筑材料、防水材料等。人力资源丰富,劳动力素质高。交通便利,省道永莘路横贯东西,境内通柏油路里程238公里。 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投资环境的建设,确保投资者拥有安全的投资环境,享受优惠的扶持政策。是一方文明经营,诚信兴业的乐士。 石庙镇竭诚欢迎各界朋友来洽谈投资。石庙镇人民正洒扫庭除,诚栽"梧桐树",笑迎四海宾朋,愿我们以友为媒,经贸联姻,相会这方热土,携手共创美好未来!. |
桑落墅镇 |
桑落墅镇地处鲁北平原,黄河下游北岸,滨城、阳信、惠民三区县交界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处于滨州市六县两区几何中心位置,因当年秦始皇东巡拴马休憩于桑树下,风起桑叶落而得名。版图面积70平方公里,辖59个行政村,3万人口,耕地面积5.4万亩。政府驻地东临205国道及滨大高速公路,南靠220国道,省道永莘路境内穿过,东至青岛、烟台,西达济南、郑州,南通淄博、上海,北上京津、东三省,是历史上著名的商贸集散地。桑、菌、牧、菜是该镇的传统优势产业。桑园面积2000亩,是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之一。2005年全镇畜牧业产值实现8000万元,大牲畜年出栏量达4万头以上。蔬菜种植面积7500亩,年产量超过600万公斤,其中弓棚韭菜,弓棚茴香面积分别为1200亩。工业企业和民营经济突飞猛进,面粉加工企业已达10家,年加工能力达15万吨小麦,面粉销往京津、东北、胶东等地;鑫艺制衣公司主导产品羊毛衫远销美国、韩国、加拿大等国家。铁编生产已走上机械化道路,年产值1200多万元。地毯业长足发展,机架发展到800余台,年加工地毯8万平方英尺。 2005年全镇GDP实现3.2亿元,招商引资实现1.2亿元,民营经济总收入实现5.4亿元,初步形成了羊毛衫加工、皮棉加工、面粉加工、铁编生产四大主导产业为龙头的优势发展格局。投资30余万元安装了路灯实现镇驻地的“亮化”,永莘路、桑阳路沿路开发总投资1000万元,小城镇已初见规模,规划面积2平方公里,商贸流通型的小城镇框架已经形成。当前,镇内软硬环境不断优化,交通、电力、水利、通讯、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开放,面向未来,着眼未来,注入科学、协调发展理念的现代化城镇正在崛起。今后,招商重点主要面向与镇羊毛衫加工、油棉加工、面粉加工、铁编生产四大主导产业的链接上,诚邀海内外有识之士加盟发展,共创伟业。. |
淄角镇 |
淄角镇位于惠民县城西南14公里,西与济南接壤,版图面积72.12平方公里,辖68个行政村,28000人口,其中从事非农业人员8000余人。镇区中心距滨博高速公路(与济青高速贯通)20公里,距济南机场70公里。省道大(港)济(南)路纵穿全境,与220国道贯通,乡村公路四通八达,交通便利,镇内建有35KV变电站一座,设移动通信数字基站三处,电力,通信设施完善。 淄角镇东靠幸福河,西有土马河,南临徒骇河,北有安家沟,内有5条骨干沟渠和47条斗沟交错成网,农业基础设施完善,水土资源丰富,现在已形成1.5万无害蔬菜生产基地,拥有8000个蔬菜大棚,2001年被认定“中国优质蔬菜第一镇”。 民营经济迅猛发展,形成了化纤绳网、建筑建材、纺纱织布 、针织服装、地毯、农副产品深加工等六大产业集群,涌现出亚宏织业、永达绳网、永丰面业、神龙菌业、汇龙服饰等骨干企业。2003年民营经济收入4.2亿元,实现利税3800万元,连续评为市级招商引资和民营经济发展先进乡镇。. |
胡集镇 |
山东省惠民县胡集镇,是鲁北地区文化名镇、交通重镇和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全镇137平方公里,100个行政村,总人口6.3万人,国道220线和省道乐胡路在镇政府驻地交汇,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资源丰富。建有3.5万千伏的变电站3处,变电容量2.3万千伏安,年供电量达4000万千瓦时。信息通讯实现了网络化,分组交换网、数字数据网、计算机互联网、公众多媒体互联网、ATM宽带网已经覆盖全镇。村村建有夜间值班巡逻队,全镇社会稳定,政通人和。 在过去的2005年里,胡集镇党委、政府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胡集为目标,按照“发展是主题、调整是主线、招商是重点、实干是关键、稳定是基础、廉政是保证”的工作方针,紧紧围绕“夯实2005、突破2006、赶超2007”的总体思路,解放思想,苦干实干,全镇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均得到科学健康发展,实现了国民生产总值2.98亿元,财政税收395万元,居民存款余额2000万元。 夯实发展基础,打造发展平台 在过去的一年里,胡集镇党委、政府坚持规范学习制度,用党的理论武装干部群众的思想。该镇深入贯彻落实“民主议政日”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扎实开展“保持0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觉悟和工作能力;加强村级班子队伍建设,坚持“四有”标准,将德才兼备的有志青年吸纳到党组织中来,充实到村党支部班子中来,提高了村级班子的整体素质和带领广大群众发展经济、干事创业的能力,为经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 落实优惠政策,狠抓招商引资和民营经济。胡集镇党委、政府牢固树立“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关键抓园区、核心抓招商”的思路,把招商引资、发展民营经济作为重中之重,狠抓落实。2005年,该镇共实现百万元以上项目29个,其中千万元以上项目5个,合同利用外资2.96亿元,实际利用外资6220万元。以山东农兴种业有限责任公司为龙头,依托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工程研究所,组建了“山东中农生物科技研发中心”,总投资达到3000万元。. |
李庄镇 |
惠民县李庄镇是全国闻民的“绳网之乡”和“园葱之乡”,南依黄河,省道庆淄路与220国道在镇驻地相交,北距惠民县城25公里,辖8个办事处,105个行政村,5.3万人口,人圴收入3000元,李庄镇交通便利,环境优美,生产条件优越,先后被列为惠民县三大个体私营经济试验园区、全市十大工业园区和省百新工程试点镇之一,2000年被省政府命名为全县唯一的中心镇。2002年初,经济园区被省政府评为先进民营经济园区。 近年来,李庄镇党委、政府积极发扬“团结务实、争创一流”的李庄精神,大力实施“民营经济兴镇”和“以商活镇”两大战略,培育具有区域特色的化纤绳网、棉线经营、屠宰加工和密目网加工四大主导行业。全镇拥有传统绳车2000余台,密目网机300余台,年产各类绳网38000多吨,年产值4亿多元,仅密目网一项年创税收300多万元。该镇成为全国四大纤绳网生产基地之一、国家劳动部确定的建筑安全网生产基地和鲁北最大的废旧棉线经营市场。全镇拥有50万元 以上企业18家,100万元以上企业48家,300万元以上企业5家,市级私营企业集团1个,全镇民营经济形成了顶天立地和铺天盖地之势。努务扩大对外开放,招商引资成果辉煌,先后引进福建,湖北,北京,威海,淄博,邹平等地项目38个,引资8000多万元,中心镇建设日新月异,镇区建有惠民县医院,交管所,县公安分局,李庄客运站,山东惠民绳网大世界被县委政府列入全县十大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全镇楼房建筑面积达6万多平方米,通讯事业快速发展,建立了16个信道GSM数字基站和无线寻呼基站,以及联通 通讯公司信息发射基地,全镇电话装机总量达9000余部,在全县率先实现电话镇,投资3亿元的黄河大桥正在建设当中,生态农业规模不断扩大 ,全镇拥有园葱25000亩,桑 园10000亩,大蒜5000亩,园葱产品被省农业厅确定为蔬菜类无公害产品,并以“申桥园葱”进行了注册,投资578万元,建起了10立方/S的归仁黄河闸,为全镇农业生产提供了便利条件,投资100万元的蔬菜批发市场,于2001年5月份竣工并投入使用,努力加强党的建设,积极推进镇、村两级公开等制度,连续两年镇党委被市评为“六好乡镇党委”多次被市,县评为“奔小康红旗党委”、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强乡镇”“明星乡镇”。. |
麻店镇 |
麻店镇位于黄河下游,鲁北平原,地处黄河三角洲腹地,全部为黄河冲积平原。全镇辖72个行政村,人口3万,耕地4300公顷,版图面积77平方公里。 这里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属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2.2摄氏度,无霜期184天,年增均降雨量589毫米。 历史渊源。自秦始皇东巡设置厌次县以来,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中国春秋时期大军事家、<<孙子兵法>>的作者孙武就诞生在这里;汉代大文学家东方朔、隋唐画家展子虔、元代剧作家康进之、现代青年科学家胡可心也都诞生在这里。麻店方圆10公里内有全国现存唯一清代城堡式民居建筑群“魏氏庄园”宋代古城墙遗址,完整的古护城河,中国孙子兵法城等名胜古迹。. |
魏集镇 |
魏集镇位于惠民县城东南30公里处,东临滨城区距滨州市西城开发区20公里,南隔黄河与淄博市高青县相望并架设浮桥相通,西与清河镇接壤,北接220国道与胡集镇毗连;现辖54个行政村,版图面积54平方公里,人口3万,其中从事非农业人员12000余人。镇驻地有我国唯一一处保存最为完整的防御性城堡式民居——魏氏庄园,是山东省八大旅游景点之一。魏集镇经济社会发展欣欣向荣,先后被命名为市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乡镇”、“安全文明镇”、“社会文化先进乡镇”,省级“社会稳定信访工作先进单位”、“先进基层党组织”、“扶贫开发红旗乡镇”、“新型城镇”;连续四年在全县被评为“年度综合考核先进乡镇”、“三创三争活动先进集体”。 魏集基础条件完善,交通、电力、通讯设施发达。紧靠220国道直达济南市100公里,离惠青黄河大桥、滨博高速、济青高速入口处均距15公里,桑王路纵穿全镇,乡村公路四通八达,交通十分便利。设有35千伏变电站,高低压输电网络纵横交织,优质电能供应充足。相继开通了数字程控电话和GSM、DDN、PAC、INTRET、MHIL、EDI,中通、网通、联通实现了无缝覆盖。 魏集资源丰富,主导产业已成规模优势。农业生产条件较好,所有耕地普遍达到了“四高八化”方田标准,建有优质桑园1万亩、良种棉高产示范田15000亩、优质果园3000亩、无公害瓜菜生产基地5000亩,发展“双用大棚”2000多个;先后培植起规模 养鸡、饲驴大户1000多个,魏集“烧鸡、驴肉、金钱宝”驰名省内外。工业渐成体系,木器制作、建筑建材、酱色酿造、食品加工、棉油、纺织、地毯、制衣等八大传统行业优势凸显。旅游业发展迅速,综合开发了以魏氏庄园为核心景区,以“三堂”观赏游、鲁北民俗游、黄河故道游为骨干景区,以生态观光休闲游、黄河岸线风情游为卫星景区的“三大景区”项目,已成为全国新的旅游热点,年接待游客50多万人次,带动了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 魏集镇投资环境优越,发展势头强劲。以镇驻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魏氏庄园为独特资源,旅游型特色城镇已初具规模,开发建成了集金融、治安、食宿、医疗、卫生、文化、游娱等服务功能一应俱全,交能、通讯、照明及排污净化等综合配套的“五大园区”(工业园、商贸园、旅游园、生态园、科技园),规划建设面积达1万余亩。. |
清河镇 |
清河镇地处黄河下游,面积67.5平方公里,辖区有58个自然村,人口3.5万,耕地5万多亩,是黄淮海平原农业开发重点乡镇。 地理位置优越,交通运输便利。省道刘清路与国道220线交叉贯通全镇。南与淄博市隔河相望,有黄河承压舟浮桥和惠清黄河大桥相连;北接省道乐胡路,是华东出入京、津、塘地区的主要通道;西去省会济南100公里,距济南飞机场70公里;东依滨州“四环五海”经济开发区,距滨博高速公路15公里,镇城内实现了公路村村通。 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土质肥沃,耕性良好,灌溉便利,已建成标准方田4.5万亩,沟、路、渠成网,桥、涵、闸配套,80%以上的耕地实现了黄河水自流灌溉。家副产品资源丰富,生态农业初具规模,已建成20000亩优质粮、棉育种基地和10000亩优质胡萝卜生产基地。“青禾”牌胡萝卜被山东省农业厅认定为“无公害蔬菜”,西瓜、土豆等绿色高效、生态农产品年种植面积均何持在10000亩以上,品质好,质量高,远销全国各地。 基础设施完善,投资环境优越。镇内建筑3.5万KV变电站一处,中国移动和联通中转塔各一座,电力和电信资源充足。占地2000亩的外商工业园区、占地2000亩的商贸园区和占地1000亩的畜牧园区已完成规划建设,实现了“四通一平”。 热情好客的清河镇人民欢迎各地有志之士投资兴业,共谋发展。. |
姜楼镇 |
山东省惠民县姜楼镇是全国三大绳网带生产基地之一。 全镇面积134平方公里,5.4万人口中,11万亩耕地。 产业优势:绳网业是姜楼镇的优势产业、支柱产业。拥有绳网企业46家,大型设备500余台 套,年产各类绳网4万吨,年产值4亿元,年创税收600万元。滨州安惠绳网集团等7家企业取得了国家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生产许可证,全部通过 ISO9001国际质量体 系认证,“安惠”、“巨成”、“大汉”、“黄河”、“久安” 等品牌荣获市级 知名商标。安惠集团获得自营进出口权, 惠”牌产品除台湾、西藏外无处不 在。“巨成”牌产品被建设部指定为 准用产品。“大汉”绳网被天津、新疆等地 指定为专用产品。“黄河”系列产品以出色 的品质备受客户的青睐,成为绳网市场的常青树。滨州久安塑化制品有限公司是滨州唯一生产土工系列产品的企业, 并被惠 民县列入十大重点建设项目之一。每年一届举办中国(惠民姜楼)特防用品安全网 (带)发展趋势论坛。 人才优势:绳网营销网络建全,在全国各大中城市设立了直销办事处,现拥有销售人才3600人,专业技术人才300人。 资源优势:处于黄河冲击扇平原,土地富裕(其中荒碱地1万亩)。彼临黄河,水资源丰富。用电取自山东电网,电力充足。 区位优势:220国道横穿,省道纵穿,县道斜穿,东邻滨州45公里,西至济南国际机场70公里,南距济青高速公路45公里,距滨州港70公里。. |
辛店镇 |
辛店镇地处鲁北平原, 惠民县境中部,属黄淮海平原开发区。乡政府驻地紧靠庆淄路,向北距惠民县城12公里,向南6公里 直达(滨州-郑州)220国道并与惠青黄河大桥接壤,向东30公里直达滨博高速,80分钟可达济南国际机场,滨石路,淄胡路横穿东西,西连大济路东接乐胡路。1995年实现了村村通公路,交通便利,位置优越。全乡辖9个办事处,122个行政村,人口5万,版图面积148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10.7万亩,其中桑园面积1.7万亩,棉花面积6.8万亩,食用菌大棚3000余个,蔬菜大棚5000多个,赵营仙桃10000亩。中国农科院棉花良种繁育基地位于辛店乡境内,是全国有名的棉花良种繁育区。玉米、大豆、西瓜、蔬菜等农产品种类多,数量大。年屠宰生猪14800头,肉牛出栏13000头,家禽养殖厂10余个。 工业企业正在兴起,企业已有30多家,永盛化工享誉省内外,惠丰面粉远销京津。塑料制品、建材加工、酱菜、水泥、复合肥、生物肥、地毯加工等正在蓬勃发展。预制厂、窑厂、酒厂、木器加工厂,短绒厂、苇板厂、砂轮厂等企业生意繁荣。大型棉纺基地正在建设中,现全乡有环锭纺5万只,气流纺织3台,合线厂、织布厂各一家,棉花加工厂12家。 1998年始辛店乡在政府驻地征地3000亩,兴建工贸园区,目前工贸园区总体规划已由省城镇规划设计院规划完毕,城镇居民急剧增加。目前已达10000余人,形成初部的人流物流繁华区。我们城招各方有识之士到辛店经商办企业。. |
大年陈镇 |
大年陈乡位于惠民县南部,濒临黄河,东距滨博高速35公里,南距济青高速30公里,西南距-90公里,北距220国道10公里。乡内现有黄河浮桥一座,全乡柏油路通车里程 达110公里,交通便利,通信基础设施齐全,本乡还配有35千伏变电站一座,电力资源丰富。 大年陈乡总人口34650人,版图面积83.4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300亩,其中果园面积4万亩,是鲁西北独具特色的花园式乡镇,远近闻名的中国蜜桃之乡。全国独有的“惠蜜”牌惠民蜜桃和“惠红”牌红富士苹果是该乡的特色农产品,并被山东省认定为无公害产品。目前,全乡人均纯收入达3500元,实现了村村通电、通柏油路、通自来水、通程控电话、通有线电视。 大年陈乡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把招商引资作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优战略,热忱欢迎各界人士到大年陈乡投资兴业谋发展,并提供以下诚信服务: (1)投资固定工作型资产20万元以上的民营或外资项目,自项目建设之日起三年内按所缴地方税额的100%予以奖励。 (2)根据投资规模和实际所需无偿提供配套用地,并实现四通(水、电、路、通讯)一平(土地整平)。 (3)鼓励现有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参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凡与本乡农民签订并落实农产品购销合同,发展定单农业,且占到企业生产能力1/3以上的,所缴纳的地方税收部分按100%奖励企业5年。 (4)凡新上投资100万元以上(含100万元)的项目,除享受以上优惠政策外,还可特事特办。 (5)对外业务工、经商、办企业人员,可将户口迁入本乡,并与农民同等享有子女入学方面待遇。. |
皂户李镇 |
皂户李地处鲁北平原,位于黄河三角洲对外开放区,属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是一个典型的农业乡。全乡版图面积82平方公里,辖74个行政村,3万人口。该乡地理位置优越,北依天津、南靠济南、东临滨州、西接德州,是京、津、唐联系江南的必经之地,距济南飞机场80公里,省干线庆淄路、大济路纵贯南北,全乡村村通柏油路,交通十分便利。乡内建有220KV和35KV变电站两座,电力充足,通讯设备先进,国际国内电话畅通无阻,信息沟通快捷灵敏,促进了各方面的联系。 皂户李乡劳动资源丰富,民风淳朴,乡情浓厚,历史悠久,河南张泥塑、火把李庙会等民俗享誉省内外。几年来,乡党委、政府狠抓产业结构调整,食用菌和苗木先后被国家、省有关部门授予""中国食用菌特产基地""、""山东省食用菌十大生产基地乡""、""优质苗木繁育基地""。""世康""牌香菇被山东省农业厅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目前食用菌栽培面积达60万平方米,苗木覆盖面积1.5万亩,形成了两大支柱产业。 这里人杰地灵,物产丰富,是投资者的宝地,创业者的乐园,占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乡党委、政府立足特色抓招商,先后引进了山东广胜实业有限公司、山东鑫泰肉牛养殖厂、山东顺和油脂有限公司、惠民孙武菌业有限公司、富康菌业有限公司、山东富东纺织有限公司等一大批农产品深加工项目,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繁荣了农业,增加了农民收入,一个现代化农副产品加工基地正在逐步形成。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皂户李乡立足本地优势和特色,今年1-4月份,招商引资工作实现历史性突破。共引进外资项目9家,其中已动工兴建的7家,签约项目2家。另在谈项目8家。合同利用外资额1.25亿元,实际到位资金5900万元。招商引资数量和金额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60%、27%,完成全年招商引资任务的28%。工商税收达到59万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41万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52%和53%。工业用电量第一季度比上年同期增长270%。这大大推进了我乡由传统农业乡向现代化工业乡转化的进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