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贵州省 >>安顺 >> 镇宁县 >> 大山乡 >> 院府村

院府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院府村谷歌卫星地图)


院府村简介

  院府村位于大山乡东面,距乡政府5公里;属二类村寨,是汉族、布依族居住村,有4个自然村寨,4个村民组,总户数220户,总人口1034人,劳动力468人。全村总面积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91亩,(其中:田355亩,地136亩)。荒山1800亩,林地580亩,(其中:经果林120亩,年收入30000元,用材林120亩)。2007年人均吃粮260公斤;人均纯收入1150元;贫困户68户,住房困难户38户,156人。
  
  --人口总数:1034人 农业人口:1030人 非农业人口:4人
  --行政区面积:2.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491.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布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4个自然村寨,4个村民组 生产总值:15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 名特产品:稻谷,玉米 办公所在地:院府村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520423200 561200 -- 查看 院府村谷歌卫星地图

院府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院府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双山村

  双山村位于大山乡北面,距乡政府2.5公里;距镇宁县城13公里。属一类村寨,是多民族居住村,有三个自然村寨,四村民组,总户数176 户,总人口 768人。全村耕地面积 350亩,(其中:田 250 亩,地 100 亩)。荒山 1200 亩,林地 580 亩,(其中:用材林 400亩,退耕还林 57 亩); 全 通自来水。党员总数 10 人,其中男 8 人,女 2 人,正式党员 10 人,预备党员15人,入党积极分子 4 人。   2007年人均吃粮 780 公斤;人均纯收入 1400 元;贫困户6户, 25人;住房困难户 5 户, 20 人。开通程控电话 120 户,移动手机 130 部,开通闭路电视 95户。外出务工人员 40 人,其中:男 18 人,女 22 人;年总收入 20万 元。   主要种植 西红柿、姜 、油菜 、水稻 、玉米 、白菜 等作物,其中:白菜20亩、收入 3万 元, 西红柿150 亩、收入56万元, 水稻250亩、收入20万元。主要养殖有 鸡 、 猪 等 ,其中:养鸡4 户,收入 1万 元,养猪 8 户,收入 5万 元。      --人口总数:768人 农业人口:726人 非农业人口:42人   --行政区面积:3.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5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布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三个自然村寨,四村民组 生产总值:15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 名特产品:牛来香 办公所在地:双山村   --自然条件: 资源:西红柿、姜 、油菜 、水稻 、玉米 、白菜   

院府村

  院府村位于大山乡东面,距乡政府5公里;属二类村寨,是汉族、布依族居住村,有4个自然村寨,4个村民组,总户数220户,总人口1034人,劳动力468人。全村总面积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91亩,(其中:田355亩,地136亩)。荒山1800亩,林地580亩,(其中:经果林120亩,年收入30000元,用材林120亩)。2007年人均吃粮260公斤;人均纯收入1150元;贫困户68户,住房困难户38户,156人。      --人口总数:1034人 农业人口:1030人 非农业人口:4人   --行政区面积:2.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491.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布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4个自然村寨,4个村民组 生产总值:15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 名特产品:稻谷,玉米 办公所在地:院府村   

新村村

  新村村位于大山乡西面,距乡政府4公里。是布依族居住村,有三个自然村寨,两个村民组,总户数81户,总人口408人,男209人,女199人,劳动力188人。全村总面积3.6k㎡,耕地面积199.9亩,(其中:田190亩,地9.9亩)。荒山600亩,林地80亩(其中:经果林9亩,年收入8700元,用材林66亩);已通自来水。   2007年人均吃粮650公斤;人均纯收入1860元;贫困户62户;住房困难户27户,209人。   我村远离喧嚣的城市,民风淳朴,风景绮丽,恰如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我村共3个自然寨,占地约6.4平方公里。全村共有436人,全部为布依族,是一个典型的布依山寨。      --人口总数:408人 农业人口:408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3.6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99.9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3个自然寨,2个村民组 生产总值:12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 名特产品:水稻 办公所在地:新村村   

西窑村

  西窑村位于大山乡西面,距乡政府5公里,距镇宁县城10公里。属二类村寨,是汉族居住村,有一个自然村寨,四个村民组,总户数201户,总人口767人,男402人,女363人,劳动力380人。全村总面积460亩,耕地面积108亩。荒山800亩,林地73.48亩(其中:退耕还林73.48亩);已通自来水。   2007年人均吃粮400公斤;人均纯收入900元;贫困户41户,50人;住房困难户20户,78人。      --人口总数:767人 农业人口:708人 非农业人口:59人   --行政区面积:3.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46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四个村民组 生产总值:15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 名特产品:稻谷,玉米 办公所在地:西窑村   

清河村

  清河村位于大山乡西北面,距乡政府5公里,距镇宁县城6公里。属三类村寨,是汉族居住村,有一个自然村寨,六个村民组,总户数289户,总人口1289人,男706人,女583人,劳动力612人。全村总面积1105亩,耕地面积350亩,(其中:田255亩,地95亩)。荒山720亩。   2007年人均吃粮400公斤;人均纯收入700元;贫困户98户;住房困难户50户,350人。   五年规划内容   1、2011年,硬化全村街道5条:   (1)寨门口至上寨坡脚,全长0.8公里,宽2米。(2)从寨门口至本村寨草落坡脚,全长0.7公里,宽2米。(3)从寨门口至学校,全长0.5公里,宽2米。(4)从村场坝至村后中间街,全长0.5公里,宽2米。(5)从村场坝至上寨水塘,长0.5公里,宽2米。共计资金概算50万元,上级投入40万元,自筹资金8万元。   2、2012年实施本村人畜饮水和水塘项目建设:人畜饮水项目规模100立方米,水塘600平方米。人畜饮水资金概算35万元,上级投入30万元,自筹资金5万元。水塘600平方米,资金概算15万元,上级投入13万元,自筹资金2万元。   3、2013年,修建机耕道6条,共10公里:从村子至巷子田坝长2公里,宽1.5米;从村子旁至田冲地田坝长3公里,宽1.5米;从寨旁至丁家湾地坝长1.5公里,宽1.5米;从村子到毛家冲长2公里,宽1.5米,从村子至六家湾地坝长1.2公里,宽1.5米。共需要资金60万元,上级投入约55万元,自筹资金5万元。   4、2014年修建村卫生室,村后寨岩板约100平方米,需要资金8万元,上级投入资金7万元,自筹资金1万元。修建公厕3个,上寨、后寨、村子中间各一个,需要资金5万元,上级投入4万元,自筹1万元。   5、2015年绿化荒山,街道照明:(1)绿化十家坟山至火食地共600亩,资金投入15万元,上级投入资金13万元,自筹资金2万元。街道照明50盏,资金投入8万元,上级投入7万元,自筹资金1万元户。      --人口总数:1289人 农业人口:1278人 非农业人口:11人   --行政区面积:4.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5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一个自然村寨,六个村民组 生产总值:18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 名特产品:稻谷,玉米 办公所在地:清河村   

新寨村

  新寨村位于大山乡西面,距乡政府5公里;距镇宁县城15公里,是汉族居住村,有1个自然村寨,2个村民组,总户数126户,总人口511,男268人,女243人,劳动力390人。全村总面积4.3k㎡,耕地面积238亩,(其中:田156亩,地82亩)。荒山680亩,林地560亩。   2007年人均吃粮350公斤;人均纯收入1594元;贫困户25户,住房困难户12户,53人。      --人口总数:511人 农业人口:505人 非农业人口:6人   --行政区面积:4.3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38.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布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1个自然寨,2个村民组 生产总值:12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 名特产品:稻谷,玉米 办公所在地:新寨村   

朱家村

  朱家村位于大山乡东南面,距乡政府5公里,距镇宁县城8公里。全村有2个自然寨,2个村民组,共94户,429人。人均吃粮420公斤,人均纯收入800元。本村主要以农业种养殖业和豆腐加工业为主。总耕地面积320.02亩。其中:田286.12亩,地30.436亩。荒山15亩,林地20亩其中:经果林2亩,用材林18亩。   通村公路2.5公里尚未水泥硬化,已修建了人畜饮水工程。      --人口总数:429人 农业人口:429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0.33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2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两个村民组 生产总值:10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 名特产品:水稻,玉米 办公所在地:朱家村   

养马村

  养马村位于大山乡西南面,距乡政府4公里;距镇宁县城10公里,属二类村寨,是汉族居住村,有3个自然村寨,4个村民组,总户数253户,总人口1245人,男610人,女635人,劳动力840人。全村总面积16205亩,耕地面积513亩,(其中:田434亩,地79亩)。荒山15600亩,林地192亩。(其中:经果林140亩,年收入8500元,用材林20亩,退耕还林32亩)。 250户通自来水。2007年人均吃粮380公斤;人均纯收入1200元;贫困户160户,710人;住房困难户74户,310人。      --人口总数:1245人 农业人口:1204人 非农业人口:41人   --行政区面积:10.8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513.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3个自然村寨,4个村民组 生产总值:22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 名特产品:稻谷,玉米,果林 办公所在地:养马村   

石板村

  石板村距乡政府6公里,距镇宁县城5公里。属二类村寨,是布依族居住村,有一个自然村寨,四个村民组,总户数131户,总人口578人,男291人,女287人,劳动力345人。全村总面积4200亩,耕地面积616亩,(其中:田456亩,地260亩)。荒山3400亩,林地20亩(其中:经果林10亩,年收入15000元,用材林480亩,退耕还林0亩);已通自来水。   2007年人均吃粮300公斤;人均纯收入350元;贫困户30户;住房困难户20户,100人。      --人口总数:578人 农业人口:573人 非农业人口:5人   --行政区面积:2.1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616.0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四个村民组 生产总值:10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 名特产品:水稻,玉米 办公所在地:石板村   

西苗村

  西苗村位于大山乡东面,距乡政府3.5公里,距镇宁县城13.5公里。全村有1个自然寨,3个村民组,共182户,854人。人均吃粮400公斤,人均纯收入1650元。本村主要以农业种养殖为主。总耕地面积544亩。。荒山300亩,林地290亩。其中:经果林60亩,用材林80亩,退耕还林150亩。我村是龙宫旅游的必经之地,交通便利,已修建了人畜饮水工程,安装了闭路电视,70%的农户开通了程控电话。具有开发农业旅游观光和修建农家乐的良好条件。      --人口总数:854人 农业人口:846人 非农业人口:8人   --行政区面积:2.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544.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布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1个自然寨,3个村民组 生产总值:12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 名特产品:草莓 办公所在地:西苗村   

雷明村

  雷明村位于大山乡西北面,距乡政府3公里;距镇宁县城10公里。属一类村寨,是汉族居住村,有一个自然村寨,一个村民组,总户数78户,总人口286人,男156人,女130人,劳动力176人。全村总面积3.72平方千米,耕地面积254亩,(其中:田201亩,地53亩)。荒山3000亩,林地2200亩。2007年人均吃粮400公斤;人均纯收入650元;贫困户23户,住房困难户10户,40人。      --人口总数:286人 农业人口:284人 非农业人口:2人   --行政区面积:3.72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54.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一个自然村寨,一个村民组 生产总值:15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 名特产品:稻谷,玉米 办公所在地:雷明村   

重阳村

  重阳村位于大山乡西面,距乡政府5公里。是布依族居住村,有1个自然村寨,1个村民组,总户数68户,总人口414人,劳动力180人。全村总面积1.2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8。荒山80亩,林地30亩,果林3亩,年收入900元,退耕还林32.58亩。2007年人均吃粮250公斤;人均纯收入500元;贫困户4户;住房困难户1户,6人。      --人口总数:414人 农业人口:409人 非农业人口:5人   --行政区面积:1.23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68.0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1个自然村寨,1个村民组 生产总值:12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 名特产品:水稻 办公所在地:重阳村   

长脚村

  长脚村位于大山乡东面,距乡政府4公里,距镇宁县城14公里。全村有1个自然寨,3个村民组,是布依族聚居村寨,共166户,793人。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底蕴。人均吃粮450公斤,人均纯收入1400元。本村主要以农业种养殖为主。总耕地面积482亩。其中:田440亩,地42亩。荒山270亩。林地305亩。其中:经果林50亩,用材林60亩,退耕还林195亩。由于得到青岛对口帮扶支持,通村公路和村街道已全部水泥硬化,交通便利,已修建了人畜饮水工程,80%的农户开通了程控电话,有完小一所。该村地处龙宫旅游线上,是开发农家乐和民族风情旅游的理想之地。      --人口总数:793人 农业人口:788人 非农业人口:5人   --行政区面积:3.2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482.0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1个自然寨,3个村民组 生产总值:12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水稻,旱地 名特产品:莲藕 办公所在地:长脚村   

箐口村

  箐口村位于大山乡东面,距乡政府6公里;距镇宁县城16公里,是汉族居住村,有3个自然村寨,3个村民组,总户数157户,总人口557人,劳动力180人。耕地面积196亩。荒山1000亩,林地1000亩。(其中:经果林80亩,用材林450亩,退耕还林152亩)。 不通自来水。2007年人均吃粮3850公斤;人均纯收入900元;贫困户14户;住房困难户11户,51人。      --人口总数:557人 农业人口:545人 非农业人口:12人   --行政区面积:3.4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96.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布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3个自然村寨,3个村民组 生产总值:18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 名特产品:水稻,玉米 办公所在地:箐口村   

豆角村

  豆角村位于大山乡西北面,距乡政府3公里。是汉布居住村,有两个自然村寨,一个村民组,总户数74户,总人口349人,劳动力225人。全村总面积3.4㎡,耕地面积230亩,(其中:田195亩,地35亩)。荒山350亩,林地5亩;已通自来水。2007年人均吃粮320公斤;人均纯收入280元;贫困户9户,46人;住房困难户6户,23人。      --人口总数:349人 农业人口:340人 非农业人口:9人   --行政区面积:3.4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3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布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两个自然村寨,一个村民组 生产总值:12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 名特产品:稻谷,玉米 办公所在地:豆角村   

张官村

  张官村位于大山乡北面,距乡政府5公里;是汉族居住村,有1个自然村寨,4个村民组,总户数212户,总人口1033人,男520人,女483人,劳动力610人。全村总面积3.73km2,耕地面积786亩,(其中:田563.8亩,地214.2亩)。荒山2000亩,林地1980亩,(其中:经果林20亩,用材林1500亩)。   2007年人均吃粮370公斤;人均纯收入400元;贫困户12户,住房困难户50户,200人。      --人口总数:1033人 农业人口:1012人 非农业人口:21人   --行政区面积:3.73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786.3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四个村民组 生产总值:18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 名特产品:水稻,玉米 办公所在地:张官堡村   

新发村

  新发村位于大山乡东面,距乡政府4公里,距镇宁县城10公里。属二类村寨,是汉族居住村,有一个自然村寨,三个村民组,总户数138户,总人口680人,男380人,女300人,劳动力260人。全村总面积1485.6亩,耕地面积485.6亩,(其中:田460亩,地25.6亩)。荒山2600亩,林地1800亩(经果林60亩,年收入8000元,用材林800亩);已通自来水。2007年人均吃粮300公斤;人均纯收入980元;贫困户22户;住房困难户18户,123人。      --人口总数:702人 农业人口:694人 非农业人口:4人   --行政区面积:1.73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486.0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汉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三个村民组 生产总值:12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 名特产品:西红柿 办公所在地:新发寨村   

大寨村

  大寨村简介   1、历史背景   大寨村形成时间较早,由于拥有较长的历史沿革,解放之前叫做凤仪村,在解放之后逐渐改名为大寨村,经过不断的发展,现全村有2个自然寨,6个村民组,共317户,1533人,是典型的民族村寨,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底蕴。   2、文化背景   大寨村由于拥有较长的历史沿革,造就了丰富的民族文化特色,村寨内主要以布依族文化为主,兼有屯堡文化,村民信仰天主教,村内建有天主教堂。另外,该村村民极其重视精神文化生活,拥有五支文娱演出队,分别是地戏组、花灯组、老年组、中年组、青年组,能自编自演节目。   3、区位条件   大寨村距乡政府2.5公里,距县城12.5公里,距龙宫风景区6公里。对外交通为007县道,主要依靠黄果树机场、贵昆铁路、株六铁路复线、清镇高速公路(GZ65)、贵黄高等级公路(320国道)以及102省道组成整个交通网络。该村位于黄果树、龙宫、格凸河3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交通枢纽干线中心,距“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安顺市仅13公里,交通便捷,可进入性强,区域位置优势。   4、气候   大寨村属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平均气温13℃——14.4℃,最冷月为1月,平均气温3.8℃——4.5℃,最热月为7月,平均气温21.7℃——22.4℃。年平均日照时数约960——1300小时,全年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气候宜人。   5、地质地貌   地势较为平缓,境内北高南低,西高东低,为盆地丘陵地区。土壤以石灰土,黄壤土为主。北面及西北方向较高,东面方向较低,除周边100多米的山体及中间两个20米左右高的小丘陵外,其他用地为缓坡地形,较为平整,高程在1262m——1268m之间。   6、经济发展情况   主要以种养殖业为主,人均纯收入3500元,总耕地面积6486.4333亩。荒山3240.422亩,林地2268.8亩。已修建了人畜饮水工程,安装了闭路电视,90 %的农户开通了程控电话,有完小一所。目前,该村正在积极创建“国家级生态村”。由于该村具有良好的地理条件和生态条件,贵州百灵集团正在该村建设300亩的药材基地。同时,大寨村积极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百亩莲藕种植已经完成。   7.村庄整治情况   大寨村村庄整治工作得到了各级各部门的关心和支持。自4月份开展村庄整治工作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截止目前,房屋景观整治100余家,供排水管道安装、停车场修建、文化广场修建、绿化、河道治理、清理乱搭乱建等工作现已完成。      --人口总数:1533人 农业人口:1533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8.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044.0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汉族 名特产品:莲藕、草莓、西红柿   --所辖村:五六个村民组 生产总值:1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莲藕、草莓、西红柿种植 办公所在地:大寨村   

龙滩村

  龙滩村位于大山乡东面,距乡政府15公里;距县城5公里,属二类村寨,是多民族族居住村,有24个自然村寨,8个村民组,总户数156户,总人口654人,男395人,女259人,劳动力424人。全村总面积32万亩,耕地面积378亩,(其中:田108亩,地270亩)。荒山3100亩,林地40亩。(其中:经果林9亩,年收入9000元,用材林31亩,退耕还林170亩)。 2007年人均吃粮400公斤;人均纯收入400;贫困户70户;住房困难户60户,243人。      --人口总数:654人 农业人口:701人 非农业人口:12人   --行政区面积:0.33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82.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八个村民组 生产总值:5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农业 名特产品:水稻 办公所在地:龙滩村   

葫芦村

  葫芦村位于大山乡东南面,距乡政府12公里,距镇宁县城8公里。全村有4个自然寨,6个村民组,共178户,849人。人均吃粮350公斤,人均纯收入800元。本村主要以农业种养殖为主。总耕地面积397.02亩。其中:田305.18亩,地91.84 亩。荒山120亩,林地166亩,其中:经果林0亩,用材林160亩,退耕还林6亩。通村公路尚未水泥硬化,已修建了人畜饮水工程,有完小一所。      --人口总数:849人 农业人口:837人 非农业人口:11人   --行政区面积:4.4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97.02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布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六个村民组 生产总值:1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果林 办公所在地:葫芦村   

簸箩村

  簸箩村位于大山乡的东南面,距乡政府8公里,距镇宁县城8公里,属2类村,是布依族居住村,辖3个自然村,8个村小组,全村总户数216户,总人口1081人,其中:男730人,女351人,劳动力530人。全村总面积6254亩,耕地面积870亩,(其中:田530亩,地340亩),荒山400亩,林地460亩,已修通自来水,修复了山塘和引水沟渠。已开通程控电话82户,有移动电话30部,外出务工人员167人。2008年人均吃粮250公斤,人均纯收入800元,有贫困户73户,住房困难户74户。多年来,以种植、养殖为主,主要经济作物有水稻、油菜、玉米等;养殖以牛、猪、马、家禽等。今后的发展思路是:大力发展种植、养殖业,水泥硬化通村公路路面,加快全村致富步伐。   --人口总数:1094人 农业人口:1087人 非农业人口:7人   --行政区面积:0.73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82.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八个村民组 生产总值:1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农业 名特产品:谷子 办公所在地:簸箩村   

东窑村

  东窑村位于大山乡南面,距乡政府4.5公里,距县城7公里。属二类村寨,是汉族居住村,有两个自然村寨,三个村民组,总户数145户,总人口634人,男320人,女314人,劳动力186人。全村总面积4800亩,耕地面积450亩(其中:田320亩,地130亩)。荒山2860亩,林地1670亩(其中:经果林5亩,年收入1万元,用材林1665亩);未通自来水。2007年人均吃粮400公斤;人均纯收入85元;贫困户21户;住房困难户50户,108人。      --人口总数:634人 农业人口:630人 非农业人口:4人   --行政区面积:4.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9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三个村民组 生产总值:1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 名特产品:水稻 办公所在地:东窑村   

颜旗村

  颜旗村位于大山乡西南面,距乡政府10公里;距镇宁县城10公里;属二类村寨,是汉族、布依族居住村,有1个自然村寨,3个村民组,总户数178户,总人口735人,男400人,女335人,劳动力300人。全村总面积4900亩,耕地面积700亩,(其中:田100亩,地300亩)。荒山2500亩,林地1000亩,(其中:经果林50亩,年收入5000元,用材林200亩,退耕还林16.7亩)。   2007年人均吃粮400公斤;人均纯收入550元;贫困户30户,住房困难户40户,150人。      --人口总数:735人 农业人口:711人 非农业人口:24人   --行政区面积:3.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7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布依族,苗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1个自然村寨,3个村民组 生产总值:10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 名特产品:西红柿、水稻,黄瓜,玉米 办公所在地:颜旗村   

沙锅村

  沙锅村位于大山乡东南面,距乡政府3公里,距镇宁县城10公里。全村有2个自然寨,6个村民组,共344户,1706人。人均吃粮400公斤,人均纯收入1800元。本村主要以农业种养殖为主,成立了村养殖协会。总耕地面积923亩。其中:田870 亩,地 亩。荒山8500亩,林地3558亩。其中:经果林110亩,用材林3000亩,退耕还林448亩。   由于得到青岛对口帮扶支持,通村公路和村街道已全部水泥硬化,已修建了人畜饮水工程,安装了闭路电视,%的农户开通了程控电话,有完小一所。      --人口总数:1706人 农业人口:1684人 非农业人口:22人   --行政区面积:3.4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983.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布依族,苗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六个村民组,两个自然寨 生产总值:15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粮食,莲藕,茭瓜 名特产品:莲藕,茭瓜 办公所在地:沙锅村   

打硐村

  打硐村是布依族居住村,有5个自然村寨,6个村民组,总户数258户,总人口1058人,男523人,女562人,劳动力503人。全村总面积648亩,耕地面积559亩,(其中:田424亩,地136亩)。荒山565亩,林地353亩,(其中:经果林75亩,用材林151亩)。2007年人均吃粮350公斤;人均纯收入400元;贫困户35户,住房困难户10户,49人。   --人口总数:1058人 农业人口:1055人 非农业人口:3人   --行政区面积:2.36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668.4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五个自然村,六个村民组 生产总值:5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水稻,旱地 名特产品:谷子 办公所在地:打硐村   

鸡场村

  鸡场村位于大山乡东北面,距乡政府1.5公里,距镇宁县城11.5公里。全村有2个自然寨,3个村民组,共128户,526人。人均吃粮400公斤,人均纯收入1000元。本村主要以农业种养殖为主。总耕地面积262亩。其中:田210亩,地52亩。荒山400亩,林地426亩。其中:经果林10亩,用材林340亩,退耕还林76亩。通村公路1.5公里尚未水泥硬化,修建了人畜饮水工程,安装了闭路电视,50%的农户开通了程控电话。      --人口总数:526人 农业人口:526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0.39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62.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布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三个村民组 生产总值:8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 名特产品:水稻 办公所在地:鸡场村   

大山村

  大山村位于大山乡所在处。距镇宁县城9公里。是汉族、布依族居住村,有2个自然村寨,4个村民组,总户数199户,总人口1232人。全村耕地面积444.97亩,(其中:田351.092亩,地93.88亩)。荒山451亩,林地499亩,(其中:用材林350亩,退耕环林131.07亩);178户通自来水。2007年人均吃粮290公斤;人均纯收入1750元;贫困户44户,86人,住房困难户5户,21人。      --人口总数:1232人 农业人口:986人 非农业人口:246人   --行政区面积:3.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444.97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布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2个自然村寨,4个村民组 生产总值:20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 名特产品:水稻 办公所在地:大山哨村   

雷召村

  雷召村位于大山乡西南面,距乡政府2公里,距镇宁县城8公里。全村有1个自然寨,4个村民组,共237户,1117人。人均吃粮380公斤,人均纯收入1730元。本村主要以农业种养殖为主,成立了村种植协会。总耕地面积696亩。其中:田496亩,地200亩。荒山1856亩,林地1491亩。其中:经果林250亩,用材林1210亩,退耕还林31亩。通村公路尚未水泥硬化,已修建了人畜饮水工程,安装了闭路电视,65%的农户开通了程控电话。      --人口总数:1117人 农业人口:1098人 非农业人口:19人   --行政区面积:3.2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798.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布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1个自然寨,4个村民组 生产总值:15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 名特产品:西红柿、大葱 办公所在地:雷召村   

龙井村

  龙井村位于大山乡西南面,距乡政府2.5公里,距镇宁县城7.5公里。全村有1个自然寨,3个村民组,共135户,577人。人均吃粮450公斤,人均纯收入1750元。本村主要以农业种养殖为主。全村总面积1470亩。耕地面积 730亩。荒山720亩,林地510亩,其中:经果林150亩,用材林100亩,退耕还林260亩。   我村是省新农村示范点,通村公路和村街道已全部水泥硬化,已修建了人畜饮水工程、篮球场、公厕和垃圾池等基础设施建设。安装了闭路电视,95%的农户开通了程控电话。目前,正在进行河道治理、休闲广场和寨门的修建。      --人口总数:577人 农业人口:562人 非农业人口:115人   --行政区面积:2.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73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布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三个村民组 生产总值:15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 名特产品:水稻,玉米 办公所在地:龙井村   

连山村

  连山村位于大山乡西南面,距乡政府3公里,距镇宁县城6公里。全村有2个自然寨,2个村民组,共175户,825人。人均吃粮400公斤,人均纯收入1700元。本村主要以农业种养殖为主。总耕地面积500亩。其中:田400亩,地100亩。荒山200亩,林地 150亩,用材林40亩,退耕还林35亩。通村公路和村街道已全部水泥硬化,已修建了人畜饮水工程,安装了闭路电视,80%的农户开通了程控电话,有完小一所。      --人口总数:868人 农业人口:825人 非农业人口:43人   --行政区面积:0.12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3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布依族,黎族,苗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2个自然寨,2个村民组 生产总值:10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 名特产品:油菜 办公所在地:连山铺   

岩坡村

  岩坡村位于大山乡南面,距乡政府5公里,距镇宁县城5公里。全村有1个自然寨,4个村民组,共203户,843人。人均吃粮500公斤,人均纯收入1600元。本村主要以农业种养殖为主。总耕地面积635.86亩。其中:田489.78亩,地146.08亩。荒山200亩,林地290亩。其中:其中:经果林8亩,用材林92亩,退耕还林190亩。   通村公路和村街道已全部水泥硬化,已修建了人畜饮水工程,安装了闭路电视,90%的农户开通了程控电话,有完小一所。      --人口总数:983人 农业人口:978人 非农业人口:5人   --行政区面积:2.2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635.86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布依族,白族,苗族,仡佬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1个自然寨,4个村民组 生产总值:15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养殖业 名特产品:水稻,玉米,生猪养殖 办公所在地:岩坡村   

詹关村

  詹关村位于大山乡东南面,距乡政府5公里,距镇宁县城5公里。全村有1个自然寨,4个村民组,124户,691人。人均吃粮400公斤,人均纯收入1700元。本村主要以农业种植为主。总耕地363.5亩。其中:田302.5亩,地61.41亩。荒山 800亩,林地100亩,经果林5亩,用材林50亩。通村公路尚未水泥硬化,已修建了人畜饮水工程,50%的农户开通了程控电话,有完小一所。      --人口总数:746人 农业人口:740人 非农业人口:6人   --行政区面积:6.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54.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壮族,仡佬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四个村民组 生产总值:1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 名特产品:水稻 办公所在地:詹关村   


院府村特产大全




院府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