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四川省 >>绵阳 >> 盐亭县 >> 金孔镇

金孔镇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金孔镇谷歌卫星地图)


金孔镇简介

  盐亭县辖镇。1940年建金孔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1992年建镇。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29公里。面积54.2平方公里,人口2.7万。通公路。辖孟公、灵岩、大林、西林、召伯、廖家桥、阳院、柏头、衡家、梓岩、杨绿、麟凤、龙头、云仙、中山、金宝、峰龙、桥楼、天台、木冈、自强、石缸、毕村23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机具、纺织等厂。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棉花。.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约2.7万人 54.2平方公里 510723103 621600 0816 查看 金孔镇谷歌卫星地图

金孔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金孔镇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来龙乡

  盐亭县辖乡。1959年建新桥公社,1981年更名来龙公社,1984年设来龙乡,1992年撤销,1995年复置。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24公里。面积30.8平方公里,人口0.6万。有公路通县城。辖金罐、马兰、联合、大石、麟龙5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红薯,兼养猪、蚕、家禽。.  

云溪镇

  云溪镇幅员面积85.8平方公里,辖4个办事处,21个行政村,8个街道居委会,65个居民小组,200个农业社,总户数20735户,常住人口6271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1188人,占常住人口总数的53%。有少数民族1000余人。有耕地22328亩,其中田7238亩。全镇森林覆盖率达48.5%,年均气温16.3度,年降水量860毫米,全年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城区面积4.2平方公里,有街道37条,商场29个,商店2800余家,集贸市场6个,个体工商户4000余户.城区绿化面积58万平方米.三台至盐亭110千伏输变电线路为镇区生产、生活提供了丰富的电力资源.光纤程控电话13000多部,移动电话日渐普及.省道唐巴公路穿境而过,省道公路直通梓潼、射洪,每日汽车流量达4000多辆.镇境内有梓江航道10公里,码头3个,水上交通较为便利.绵盐高等级公路、嫘祖大桥的全面竣工,盐梓路、盐蓬路的建设,旧城区的改造为镇域经济建设增添了新的硬件.镇西部有总面积为8.8平方公里的国家级森林公园,园内负戴山顶有60米高的电视转播站,山间有风格各异的凉亭10多个..  

玉龙镇

  玉龙镇幅员面积76平方公里,位于县东南部、梓江河与榉溪河下游汇合处,距县城26公里,盐(亭)射(洪)公里穿场而过.镇辖3个办事处,28个村,266个社,1个居委会,农户7678个,农业人员24358人,耕地29018亩,国民生产总值8606万元,产粮15152吨,植棉6000亩,母平达53公斤,总产达5100担,产值达220万元,人平棉花收入达100元..  

富驿镇

  富驿镇位于盐亭县东北部,面积126.8平方公里,辖5个办事处,35个村,2个居委会,人口44188人,其中农业人口39066人,现有耕地42461亩,盐南、射花公路穿境而过。2000年,全镇完成国内生产总值8662万元,人均纯收入1787元,财政收入390万元。.  

金孔镇

  盐亭县辖镇。1940年建金孔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1992年建镇。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29公里。面积54.2平方公里,人口2.7万。通公路。辖孟公、灵岩、大林、西林、召伯、廖家桥、阳院、柏头、衡家、梓岩、杨绿、麟凤、龙头、云仙、中山、金宝、峰龙、桥楼、天台、木冈、自强、石缸、毕村23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机具、纺织等厂。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棉花。.  

两河镇

  两河镇地处盐亭西大门,位于绵盐、盐三高等公路交汇处,梓江、魏河在这里汇合。辖两河、共和、垢溪三办事处,18个村,189个社,20175户。幅员面积59.7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8233亩,其中田7806亩,人均有耕地0.98亩。“天保工程”顺利实施,森林覆盖率45%。   全镇有党委1个,党总支5个,基层党支部36个,党小组102个,有党员989名。   全镇工农业总产值12029万元,农业总产值6049万元,农村人均收入1726元。   全镇投劳8000个,投资20多万元,继续完成武引共麻分支渠,高复干渠平台开挖及衬砌任务和武引工程22条渠系、16处全镇受益重点涵洞的规划任务。全镇涌现出种、养殖大户2500户,其中:养蚕10张以上的大户28户,养鸡1000只以上的大户15户,全镇出栏生猪18296头,出栏肉牛196头,羊1536头,兔出栏3567只,家禽出栏68250只,禽蛋总产量256.7吨。   城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先后投资180万元整治新街,建成了5条宽17米,总长1600平方米的商业街。两河镇丝厂等4家企业通过转制,实现风险抵押租赁承包经营,全年实现税金20万元。宗昌坝对外承包,引进资金150万元,开发竹笋基地50余亩。引进投资100万元,吸引亚汇加油站等一批企业在绵盐线落户。全镇新发展个体私营企业3个,新增个体工商户15户,乡镇企业总产值6600万元,实现利润120万元,上交税金45万元。   全镇有中学1所,义务教育学校2所,中心小学1所。在校初中生1274人,小学生2238人,两河中学、共和小学被县人民政府评为办学水平优秀学校和县校风合格学校。全镇有卫生院3个,医疗点17个,中级职称6人。广播电视站3个,文化场所3个,投资5万余元,完成了两河、共和、垢溪光纤传输建设任务。全镇有线电视用户4100户,闭路电视入户率达80%。.  

黄甸镇

  盐亭县辖镇。四川省技术综合开发工程试点镇。1951年建黄甸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1992年建镇。位于县境中南部,距县城10.5公里。面积97平方公里,人口3.5万。有公路通县城。辖湍江、古楼、枣林、三学、白花、高鹞、南山、盛水龙台、金鱼、群益、汪沟、永宁、桥坝、文林、素珠、安治、长乐、驷马、板桥、永寿、义和、大同、荣阳、杨庙25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天然气、石油、轻纺、农机等厂。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棉花。.  

柏梓镇

  盐亭县辖镇。1940年建柏梓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1992年建镇。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17公里。面积97.1平方公里,人口2.2万。梓(潼)盐(亭)公路过境。辖中心、白鹤、同心、三合、高埝、三元、八角、乐阳、峰岭、长鱼、青山、云龙、鲁家、龙顾、镇江、川石、麟亭17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轻纺、农机等厂。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棉花。.  

八角镇

  盐亭县辖镇。1940年建八角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1992年建镇。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23公里。面积59.1平方公里,人口2.8万。有公路通县城。辖曙光、青龙、建设、四化、复明、六和、万灵、会龙、人民、天星、骑龙、长岭、双坝、双江、新胜、金星、青松17个村委会和八角场居委会。乡镇企业有天然气、石油、酿酒等业。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棉花。.  

黑坪镇

  盐亭县辖镇。1940年建黑坪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1992年建镇。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18公里。面积48.4平方公里,人口1.1万。有公路通县城。辖高观、星致、铁门、环山、桥梁、薛家、石溪、晓光、龙桥、石盘10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农机厂、丝绸厂。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特产花生、芝麻。.  

高灯镇

  中华人文女祖嫘祖故里--盐亭县高灯镇位于盐亭县东南,距县城42公里,与射洪、西充、蓬溪三县交界,幅员面积68.2平方公里。辖三个办事处,24个行政村,2.4万人,耕地2.6万亩。森林覆盖率54.2%,以柏木中龄用材为主,可开发荒山荒坡1.2万亩。境内交通便捷,有县级公路三条,即将兴建的蓬(溪)--盐(亭)二级公路直穿高灯,全镇村社道路畅通,农资、农副产品进出方便。现有水库8座,机电提灌站20处。武引二期工程金安至龙泉干渠跨全镇9个村,控灌面积1.2万亩。2000年高灯镇被列位省级小集镇建设试点镇。镇内市场功能齐全,电力、通讯、天然气、光纤电视等基础设施全面建成。投资近5000万元的镇松山干道新区即将启动,;嫘祖旅游全面进入开发建设阶段。镇内农村经济活跃,以桑蚕、棉花、生猪、水产、小家禽家畜、林果为主的产业结构布局合理,以桑蚕为龙头的产业化格局基本形成,全镇现有桑林1.3万亩,到2005年将实现年养蚕三万张,产茧2.4万担,高灯将成为川西北蚕桑基地重镇。.  

金鸡镇

  盐亭县辖镇。1951年建金星乡,1958年改公社,1981年更名金鸡公社,1984年设金鸡乡,1992年建镇。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32公里。面积40.3平方公里,人口2.1万。有公路通县城。辖沧山、启文、龙坪、石老、东关、金龙、福禄、高石、樵村、嫘祖、长生、太阳沟、胥坝、高山、峰头碧、马坝、昝殿、丹山18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缫丝、织绸、农副产品加工等厂。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棉花。.  

安家镇

  盐亭县辖镇。1942年建安家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1992年建镇。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23公里。面积65.1平方公里,人口1.4万。有公路通县城。辖安乐、东岭、青坪、广协、鹅溪、金台、樟流、裕荣、金顶、梓盐、天泉11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缫丝、织绸等厂。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棉花。特产“鹅溪绢”、“安家挂面”,远销各地。“鹅溪绢”唐为贡品,宋为文同、苏轼作画专用绢帛。.  

林农镇

  林农镇位于盐亭县城东偏南35公里处,与西充、南部、富驿、永泰、三元、八角接壤。全镇幅员面积47.91平方公里,总人口1.9万人,总户数4173户,农业人口15416人,耕地面积18215.4亩。农业人口人均面积1.1亩,森林覆盖率达52%。   全镇实现工农总产值2438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2614万元,人均纯收入1728元,油料总产924吨,产茧2000担,出栏生猪2万头,出栏家禽26万只,出栏羊2300只,兔2137只,畜牧业总产值677万元。2001年,全镇育桑种200斤,栽桑3000亩,养蚕4925张,14个村都定为发展蚕桑基地村,为建蚕业基地镇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因地制宜,调整结构,在灵溪、长星建成林棚蔬菜15亩。玉城村大力发展种中药丹参与德阳三九药业公司签订合同,以公司加农户的模式定为丹参基地,种丹参100亩,亩平收入900元。全镇发展种养殖大户500多户。以大户、专业户为龙头,带动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全镇个体经济发展迅速,新办砖厂1个,床垫厂4个,建筑公司2个,上交税款12万元,强化税收征管,增加财政收入。   镇政府积极引导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全镇劳务输出4500余人,邮政汇款全年达2321万元,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  

巨龙镇

  巨龙镇位于盐亭县西南部,地处三台、射洪、盐亭3县交界处,幅员面积28.2平方公里,辖10个村,106个村民小组,总户数3463户,总人口10914人,拥有耕地10474亩。    有党委1个,总支1个,基层支部14个,党小组5个,党员350人,其中新发展党员10人。    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实现工农业生产总值192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69元,粮食总产量4363吨,种棉100亩,亩产平均达53公斤,全镇油料总产量达477吨,水产品产量33吨。    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通过“三优一学”工程的实施,镇场镇脏、乱、差得到有效治理,武引渠及其配套工程建设全面竣工,新修建村级砂石路4.8公里。目前,巨龙镇正抓紧时机进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建成了梅花、裕民优质早熟梨基地,五和、五里良种玉米制种基地。 ".  

龙泉乡

  龙泉乡地处盐亭县东南部,距县城35公里,与玉龙、高灯和射洪县仁和、天仙等乡镇接壤,幅员面积23.6平方公里。辖12个村,100个社,有农户2761户,农业总人口8412人,承包人口8393人。耕地面积10168亩,农业人均耕地1.2亩。全乡森林覆盖率28.6%。   2001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2318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1584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130万元,实现税利12万元。全年实现财政收入180万元。通过增收节支,厉行节约,完善制度,加强管理,实现财政三年减亏100万元。   乡内经济以粮食、生猪、蚕桑、棉花和劳务输出等骨干项目为主,2001年粮食播面17941亩,产粮3974吨;种棉2000亩,交售皮棉500担,交售居全县第一;养蚕发种2144张,产茧1480担;生猪出栏7317头,其它草食牲畜出栏350头,小家畜饲养量达到180000只;油料播面2263亩,总产220吨;生产蔬菜、水果2427吨;劳务输出1300人,收入752万元,农业人均纯收入1944元。   全乡现有初级中学1所,11个教学班,在校学生521人,小学12所,在校学生758人。乡文化服务中心下设文化站1个、有线广播电视站1个。村级广播室12个,有线电视用户1300多户。   2001年投资120万元,建成了玉龙莲花桥至龙泉场镇7公里四级标美油路和场镇街面拓宽整治6500平方米。新建灌溉渠700米,整治维修水库2座。2001年全县综合目标考核评为县委县府“先进集体”,县委县府公路路网建设二等奖,县府棉花工作先进集体,县委县府拥军优属先进单位,市委市府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乡,县委宣传工作先进单位,县委“六好”党委。.  

折弓乡

  折弓乡位于盐亭县东南部,距县城69公里。辖10村、101社,2916户,总人口10561人,其中农业人口8665人。幅员面积21.4平方公里,耕地9591亩,其中田3072亩,农业人口人均耕地1.1亩,森林覆盖率为48.1%。   折弓乡有基层党支部12个,党小组48个,党员357人;团委2个,团支部12个,青年团员926人。   2001年由于遭受特大自然灾害,农业生产值1453万元,粮食总产3473吨,油料210吨,棉花6吨,蔬菜250吨。出栏肥猪5695头、羊198只,家禽9.8万只,兔733只,产鲜鱼9.4吨。新植小桑园120亩,年发蚕种2350张,产鲜茧3500公斤,发展盾叶薯蓣栽种100亩。   全乡农业基础设施得到较好发展。社道路开通达到100个社。由于连年旱灾,导致场镇和27个社人畜饮用水困难,政府通过组织技术人员找水源,组织群众打水井64口,掏淤井56口。.  

麻秧乡

  麻秧乡位于盐亭县城东南15公里处的梓江河畔,全乡辖8个村74个社,2629户,总人口10486人,其中农业人口8063人。幅员面积28平方公里,有耕地9753亩,其中田4223亩,森林覆盖率48.6%。   全乡工农业总产值达到235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017元。农业基础设施大大改善,6个村完成川中项目工程,全乡改造下湿田3200亩,基本完成武引一期工程,新修塘库堰4座,新增蓄水池能力1500方。下月园村“美好家园”工程建设新增和改造沼气池224户。   场镇功能日臻完善,改造扩建了自来水站,移动通讯信号覆盖全乡,有线电视村村通,5个村已开通和控电话。麻秧中学、小学均被评为2001年度“办学水平优秀学校”、“校风示范校”,其中麻秧中学学年统考初一、初二荣获片区第一名,有2名学生荣获全国中学生数学竞赛二等奖,3人获省物理竞赛二等奖,获市级竞赛奖多名。.  

三元乡

  盐亭县辖乡。1940年建三元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16公里。面积29.1平方公里,人口1.2万。有公路通县城。辖双泉、柏林、白马、枣园、金河、保安、会仙、金鸭、宏济9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红薯,兼养猪、蚕、家禽。.  

五龙乡

  五龙乡距盐亭县城41公里,东接榉溪乡,西连玉龙镇,南靠高灯镇,北与八角镇接壤。全乡9个行政村,125个社,2900户,10278人,农业人口9490人,在耕地11182亩,人平1.2亩。全乡有12个党支部,其中乡级机关支部3个,有0员343名。   2001年实现了农业总产值155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750元,粮食总产4122吨,人均占有粮食486公斤,棉花总产390担,油菜总产234吨,海椒总产49吨,家畜存栏13376头,出栏14015头,家禽存栏135000只。养蚕发种1860张,产茧1510担。棉花种植大户55户,海椒种植大户18户,养猪大户82户,养鸡、鸭、鹅大户210户,鱼、兔、鸽、蛇特种养殖大户8户,全乡共发展专业户、重点户500户,科技示范户80户,发展个体工商户30户,私营企业3户,个体运输户10户,从事第三产业劳务输出2500人,全乡农民存款已达2800万元。   五龙中心小学学生入学率、巩固率及升学率达100%,五龙乡中心小学、五龙初中以“质量兴教、民主兴教”为宗旨,内强管理,外树形象,以“永争第一”为教学目标,连续十年稳居学区第一,冲进了全县前十强。.  

茶亭乡

  盐亭县辖乡。1951年建茶亭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22公里。面积44.3平方公里,人口0.9万。有公路通县城。辖前头、樟禄、燕来、广福、龙前、麒阳、天池、英雄8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红薯,兼养猪、蚕、家禽。.  

金安乡

  金安乡属盐亭县边远乡镇,距县城38公里,幅员面积35.5平方公里,东南北面与南部县的花罐、小亢、双佛、光中4个乡镇接壤,西南与盐亭县的富驿镇相连。辖9个村、29个联合村民小组,2864户,10768人,实有耕地9788亩,其中田2646亩、地7142亩,人均耕地不足1亩。   2001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3072万元,农业总产值2250万元,粮食总产2818吨,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26元。   蚕桑生产起死回生,建成华龙、杨柳两个蚕桑基地村,并向其它村扩展。全年发蚕种2000余张,产茧5万多公斤,收入100万元以上。以生猪为主的畜牧业和草食牲畜迅速发展。年出栏生猪1.4万头,户平5头,出栏牛195头,出售羊3000只,鸡、鸭、鹅、兔养殖出栏分别达到24万只,4.5万只,0.5万只,收入1103万元,占了农业总产值一半的收入。劳务输出3000余人,收入740万元以上。   大力改善投资环境,招商引资,投资20万元的金丰页岩砖厂建成投产,年收入100万余元,创税收1万元以上。乡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并强化了对学校的领导,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小学5年级汇考占学区第一,6年级汇考占学区第一,并获县优胜奖,初中教育质量综合评估被县教委评为先进单位。.  

洗泽乡

  盐亭县辖乡。1951年建洗泽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30公里。面积43.1平方公里,人口2.3万。有公路通县城。辖蟠龙、檬垭、万合、油房、石牛庙、玉印、天生、白兔垭、穿井沟、冯家桥、佛龙、沙溪、金石、利农、凤凰、石道、石滩、玉清18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玉米、小麦、红薯,兼养猪、蚕、家禽。商贸以绸缎、农副产品交易为主。.  

毛公乡

  毛公乡幅员面积为70.2平方公里,距盐亭县城18公里,辖16个行政村,109个农业社,3245户,11818人,劳动力5832个。耕地12507亩。   2001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3890万元,其中农业产值2480万元,粮食总产4786吨,人平405公斤,人均纯收入1945元,实现财政收入85.33万元。   农业结构调整,着力搞好项目规划和科学论证,坚持种养并举,积极引进和推广优良品种,努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在白石村和柏林村,启动实现施扶贫开发项目。   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白石垭至章帮4公里的标美油路和老街道硬化建设,规划了场镇居民配套建设和新街道整治,实施农村农网改造,实现电话部分村通,开通了光纤电视,还多方筹资修建一座钢混砖木结构的办公大楼,结束了乡政府多年无办公条件的历史。大力兴办教育事业,对毛公义校进行了危房改造,修建了学生公寓,添置了新的桌椅和办公设施,教学条件和育人环境得到较大改善。   深入开展了法律知识的再教育,增强了公民的法律意识,强化了计生、国土、林业以及殡葬改革的执法监督力度,推进了依法治乡工作。治安案件和民事纠纷下降。安全工作常抓不懈,受到县政府的高度赞扬。.  

冯河乡

  盐亭县辖乡。1942年建冯河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城11公里。面积46.1平方公里,人口1.5万。有公路通县城。辖鲜家、新房、罗观、岱场、尖子、李家、兴隆、弥勒、武圣、金狮、东岳、金莲、白猴堂13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红薯,兼养猪、牛、羊、蚕、家禽。.  

石牛庙乡

  盐亭县辖乡。1951年建石牛乡,1958年改石牛公社,1981年更名石牛庙公社,1984年设石牛庙乡。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26公里。面积69.3平方公里,人口1.6万。有公路通县城。辖灯塔、东风、三凤、红陵、石印、风华、新田、红联、开封、西河、三溪、保山、桅杆、荆灵14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红薯,兼养猪、蚕、家禽。著名历史学家蒙文通出生于石牛庙乡。.  

大兴回族乡

  盐亭县辖乡。1951年建大兴乡,1958年改公社,1986年设大兴回族乡。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城6公里。面积23.5平方公里,人口0.8万。省道成(都)南(江)公路过境。辖大联、紫金、广庭、共裕、雪垭、白云、龙宝、松柏8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红薯,兼产棉花、油菜子、花生。养牛、羊、蚕。清建威将军江长贵出生于乡境松柏村。.  

宗海乡

  盐亭县辖乡。1951年建双龙乡,1958年改双龙公社,1981年更名宗海公社,1984年设宗海乡,1992年撤销,1995年复置。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34公里。面积17.5平方公里,人口0.8万。有公路通县城。辖西山、玉京、五云、洋溪、大力、老房、红岭、五龙8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红薯,兼养猪、蚕、家禽。.  

两岔河乡

  盐亭县辖乡。1951年建双河乡,1958年改双河公社,1981年更名两岔河公社,1984年设两岔河乡,1992年撤销,1995年复置。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10公里。面积17.6平方公里,人口0.7万。有公路通县城。辖青霞、双河、普香、水集、丰收、石桥6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红薯,兼养猪、蚕、家禽。.  

剑河乡

  盐亭县辖乡。1951年建太平乡,1958年改公社,1981年更名剑河公社,1984年设剑河乡,1992年撤销,1995年复置。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27公里。面积33.1平方公里,人口0.5万。有公路通县城。辖军民、玉霞、剑河、天古、砚台、莲云6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红薯,兼养猪、蚕、家禽。.  

永泰乡

  永泰乡位于盐亭县东南部,距县城35公里,幅员32.8平方公里,有耕地9323亩,人均1.3亩,全乡辖7个行政村子,74个社,总人口8260人,其中农业承包人口6453人。   2001年,全乡粮食总产3626吨,海椒110吨,花生122吨,红麻150吨,油菜籽230吨,养蚕1100张,生猪出栏7083头,存栏6673头,牛、羊出栏850头,存栏1600头,鸡、鸭、鹅小家禽出栏118000只,存栏85273只,生产总值实现1561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54万元,劳务收入402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56元。产业结构调整有了新的突破,300余亩优质核桃、梨子、枇杷、蘑芋长势良好,涌现出一批种养大户,通讯联系将更加方便快捷;广播、电视节目丰富,传输质量好,有线电视用户已达90%。   坚持教育优先,巩固“两基”成果,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全乡在校中小学生956人,中学教育质量位列学区第三,小学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均为100%。林业育造管落实,森森覆盖率达到48%,社会治安秩序良好,社会稳定;实行来客接待、统一标准公开,干部签到、领导值班及去向公开,公务费用包干指标公开,部门收费和乡村政务公开,干部考核评定公开制度,廉政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党干群关系进一步改善。.  

黄溪乡

  盐亭县辖乡。1950年建永兴乡,1958年改公社,1981年更名黄溪公社,1984年设黄溪乡,1992年撤销,1995年复置。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14公里。面积27.9平方公里,人口1万。有公路通县城。辖马龙、黄溪、群英、金禄、广善、向阳、龙门、南桥8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红薯,兼养猪、蚕、家禽。.  

榉溪乡

  盐亭县辖乡。1951年建九龙乡,1958年改九龙公社,1981年更名榉溪公社,1984年设榉溪乡,1992年撤销,1995年复置。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23公里。面积28.1平方公里,人口1.1万。有公路通县城。辖任广、华严、九龙、泗兴、桃花、千佛、常绿7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红薯,兼养猪、蚕、家禽。.  

双碑乡

  盐亭县辖乡。1942年建双碑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1992年撤销,1995年复置。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11公里。面积6.9平方公里,人口0.7万。通公路。辖雨台、禹仙、柳林、高雄、红五、曾佛、飞跃7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红薯,兼养猪、蚕、家禽。境内莲花湖水库为观光景点。.  

林山乡

  盐亭县辖乡。1961年改灵山公社,1970年更名林山公社,1984年置林山乡,1992年撤乡,1995年复置乡。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城8公里。面积17.9平方公里,人口0.4万。省道成(都)南(江)公路过境。辖青峰、截流、林园、金线、宝库、龙泉6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红薯,兼产棉花、油菜子、花生。养猪、蚕、家禽。.  

新农乡

  盐亭县辖乡。1951年建新农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1992年撤销,1995年复置。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城4公里。面积24平方公里,人口0.7万。有公路通县城。辖协合、鳌鱼、天马、香台、柳明、花台、春水7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红薯,兼养猪、蚕、家禽。.  


金孔镇特产大全




金孔镇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