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洼村共有12个自然寨,8个村民组,村委会距沙子乡政府所在地5公里,距镇宁县城45公里。南与本乡仁其村交界,西临本乡沙子村,东与紫云县白石岩乡、火花乡接壤,北临本乡弯田、河边村,本村属于喀斯特地貌,山高谷深坡陡,平地少,坡地多。本村属亚热带气候,四季分明,春季温和,夏季较炎热,秋季日照长,冬季不寒冷,年平均气温为14.6摄氏度左右,年降雨量为1342.5毫米,无霜达250天以上。村区域内绿化面积高达75%以上。
落洼村共有261户,1266人,全村共有耕地533亩,其中水田327.8亩,旱地205.2亩,用材林1520亩。人均收入1860元,人均占有粮食245公斤。
截至2011年8月25日,许利村党支部共有党员23名。
其中:女党员3名,占党员总数13.0%;少数民族23名,占党员总数100%。
党员年龄结构为:35岁以下党员9名,占党员总数39.1%;36-45岁党员4名,占党员总数17.4%;46-55岁党员4名,占党员总数17.4%;55-59岁党员2名,占党员总数8.7%;60岁以上党员4名,占党员总数17.4%。
党员文化结构为:高中1名,占党员总数4.3%。初中及以下18名,占党员总数95.7%。
该村班子团结,战斗力强;荒坡、耕地资源丰富,适于果树种植和畜禽养殖的发展条件。
--人口总数:1266人 农业人口:1257人 非农业人口:9人
--行政区面积:10.209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533.0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苗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桐岜一组,桐岜二组,水井院,卡骂,浪潮,上落洼,下落洼,星秀坡 生产总值:143.9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养殖 名特产品:冰脆李,板栗,梨子,柿子 办公所在地:桐岜一组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520423203 | 561200 | -- | 查看 落洼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龙井村 |
龙井村地处沙子乡西北部,距镇宁县城48公里,距沙子乡政府所在地沙子5公里。本村属于喀斯特地貌,山高谷深坡陡,平地少,坡地多。本村属亚热带气候,四季分明,春季温和,夏季较炎热,秋季日照长,冬季不寒冷,年平均气温为14.6摄氏度左右,年降雨量为1342.5毫米左右,无霜达316天以上。村区域内绿化面积高达30%以上。全村共有240户,1116人,全村总耕地地面积268亩,其中水田143.8亩,旱地124.2亩。 截至2010年12月31日,龙井村党支部共有党员12名。 其中:女党员2名,占党员总数16.7%;少数民族1名,占党员总数8.3%。 党员年龄结构为:35岁以下党员2名,占党员总数16.6%;36-45岁党员3名,占党员总数25%;46-55岁党员1名,占党员总数8.3%;55-59岁党员2名,占党员总数16.7%;60岁以上党员4名,占党员总数33.3%。 党员文化结构为:初中及以下12名,占党员总数100%。 该村班子团结,战斗力强,已发展冰脆李种植500余亩,户均养殖能繁母猪2头,今后可发展果品加工企业等。 --人口总数:1165人 农业人口:1161人 非农业人口:4人 --行政区面积:7.32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68.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布依族 发展口号:种、养殖 --所辖村:一组,二组 生产总值:105.6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养殖 名特产品:李子、母猪 办公所在地:龙井小学旁 |
顶洪村 |
顶洪村共有6个自然寨,4个村民组,村委会距沙子乡政府所在地7公里,距镇宁县城50公里,镇坝公路擦村而过,交通较便利。南与紫云县达帮乡接壤,西临本乡岜仙、乐纪村,东接本乡仁其村,北临本乡下坝村,本村属于喀斯特地貌,山高谷深坡陡,平地少,坡地多。本村属亚热带气候,四季分明,春季温和,夏季较炎热,秋季日照长,冬季不寒冷,年平均气温为14.6摄氏度左右,年降雨量为1342.5毫米,无霜达300天以上。村区域内绿化面积高达67%以上。 顶洪村共有213户,1103人,全村共有耕地595亩,其中水田414亩,旱地181亩,用材林750亩。人均收入2100元,人均占有粮食230公斤。 截至2011年8月25日,许利村党支部共有党员26名。 其中:女党员4名,占党员总数15.4%;少数民族23名,占党员总数88.5%。 党员年龄结构为:35岁以下党员8名,占党员总数30.8%;36-45岁党员5名,占党员总数19.2%;46-55岁党员2名,占党员总数7.7%;55-59岁党员3名,占党员总数11.5%;60岁以上党员8名,占党员总数30.8%。 党员文化结构为:中专1名,占党员总数3.8%;高中2名,占党员总数,7.7%;初中及以下20名,占党员总数76.9%。 该村班子团结,战斗力强;荒坡、耕地资源丰富,果树种植和畜禽养殖的发展条件。 --人口总数:1103人 农业人口:1099人 非农业人口:4人 --行政区面积:7.993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595.0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苗族,汉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安定,猫冲,顶洪,两用 生产总值:75.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养殖 名特产品:冰脆李,梨子,板栗 办公所在地:两用组 |
仁其村 |
仁其村共有10个自然寨,6个村民组,村委会距沙子乡政府所在地8公里,距镇宁县城51公里,南临本乡顶洪村,西临本乡下坝村,东与紫云县火花乡接壤,北临本乡落洼村。本村属于喀斯特地貌,山高谷深坡陡,平地少,坡地多。本村属亚热带气候,四季分明,春季温和,夏季较炎热,秋季日照长,冬季不寒冷,年平均气温为14.6摄氏度左右,年降雨量为1342.5毫米,无霜达324天以上。村区域内绿化面积高达60%以上。 仁其村共有226户,1107人,全村共有耕地607亩,其中水田565亩,旱地42亩,用材林1050亩。人均收入2030元,人均占有粮食240公斤。 截至2011年8月25日,仁其村党支部共有党员28名。 其中:女党员3名,占党员总数10.7%;少数民族28名,占党员总数100%。 党员年龄结构为:35岁以下党员6名,占党员总数21.4%;36-45岁党员9名,占党员总数32.1%;46-55岁党员7名,占党员总数25%;55-59岁党员2名,占党员总数7.1%;60岁以上党员4名,占党员总数14.3%。 党员文化结构为:中专1名,占党员总数3.6%;高中2名,占党员总数7.2%;初中及以下25名,占党员总数89.2%。 该村班子团结,战斗力强;荒坡、耕地资源丰富,具备了蔬菜、果树种植和畜禽养殖的发展条件。 --人口总数:1107人 农业人口:1102人 非农业人口:5人 --行政区面积:7.406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607.0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汉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仁其一组,仁其二组,红岩脚,那吾大院,那吾小院,新寨 生产总值:103.9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养殖 名特产品:冰脆李,板栗,仁其河鱼 办公所在地:二组 |
岜先村 |
岜先村共有3个自然寨,2个村民组,村委会距沙子乡政府所在地13公里,距镇宁县城56公里,镇坝公路穿村而过,交通便利。南临六马乡,西临六马乡,东接本乡顶洪村,北临本乡乐纪村。本村属于喀斯特地貌,山高谷深坡陡,平地少,坡地多。本村属亚热带气候,四季分明,春季温和,夏季较炎热,秋季日照长,冬季不寒冷,年平均气温为14.6摄氏度左右,年降雨量为1342.5毫米,无霜达312天以上。村区域内绿化面积高达71%以上。 岜仙村共有101户,473人,全村共有耕地196亩,其中水田198亩,旱地98亩,用材林800亩。人均收入1930元,人均占有粮食130公斤。 截至2011年8月25日,许利村党支部共有党员19名。 其中:女党员3名,占党员总数15.8%;少数民族19名,占党员总数100%。 党员年龄结构为:35岁以下党员10名,占党员总数52.6%;36-45岁党员2名,占党员总数10.5%;46-55岁党员3名,占党员总数15.8%;55-59岁党员1名,占党员总数5.3%;60岁以上党员3名,占党员总数15.8%。 党员文化结构为:高中1名,占党员总数5.3%;初中及以下18名,占党员总数94.7%。 该村班子团结,战斗力强;荒坡、耕地资源丰富,具备了果树种植和畜禽养殖的发展条件。 --人口总数:473人 农业人口:473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3.751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96.0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 发展口号:着力实际,规划未来 --所辖村:一组,二组 生产总值:53.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养殖 名特产品:冰脆李,板栗 办公所在地:一组 |
湾田村 |
湾田村共有6个自然寨,5个村民组,村委会距沙子乡政府所在地6公里,距镇宁县城49公里。南临本乡仁其村,西临本乡沙子村,东接本寨乡及紫云县白石岩乡,北临本乡河边村,本村属于喀斯特地貌,山高谷深坡陡,平地少,坡地多。本村属亚热带气候,四季分明,春季温和,夏季较炎热,秋季日照长,冬季不寒冷,年平均气温为14.6摄氏度左右,年降雨量为1342.5毫米,无霜达326天以上。村区域内绿化面积高达71%以上。 弯田村共有169户,824人,全村共有耕地328亩,其中水田328亩,旱地98.8亩,用材林910亩。人均收入1970元,人均占有粮食210公斤。 截至2011年8月25日,许利村党支部共有党员22名。 其中:女党员3名,占党员总数13.6%;少数民族22名,占党员总数100%。 党员年龄结构为:35岁以下党员7名,占党员总数31.8%;36-45岁党员2名,占党员总数9.1%;46-55岁党员4名,占党员总数18.2%;55-59岁党员2名,占党员总数9.1%;60岁以上党员7名,占党员总数31.8%。 党员文化结构为:大专1名,占党员总数4.5%;中专3名,占党员总数13.6%;初中及以下18名,占党员总数81.8%。 该村班子团结,战斗力强;荒坡、耕地资源丰富,具备了果树种植和畜禽养殖的发展条件。 --人口总数:824人 农业人口:804人 非农业人口:20人 --行政区面积:7.706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28.0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格单,落务,湾田一组,弯田二组,油班 生产总值:91.8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养殖 名特产品:楠竹,冰脆李,板栗 办公所在地:湾田一组 |
落洼村 |
落洼村共有12个自然寨,8个村民组,村委会距沙子乡政府所在地5公里,距镇宁县城45公里。南与本乡仁其村交界,西临本乡沙子村,东与紫云县白石岩乡、火花乡接壤,北临本乡弯田、河边村,本村属于喀斯特地貌,山高谷深坡陡,平地少,坡地多。本村属亚热带气候,四季分明,春季温和,夏季较炎热,秋季日照长,冬季不寒冷,年平均气温为14.6摄氏度左右,年降雨量为1342.5毫米,无霜达250天以上。村区域内绿化面积高达75%以上。 落洼村共有261户,1266人,全村共有耕地533亩,其中水田327.8亩,旱地205.2亩,用材林1520亩。人均收入1860元,人均占有粮食245公斤。 截至2011年8月25日,许利村党支部共有党员23名。 其中:女党员3名,占党员总数13.0%;少数民族23名,占党员总数100%。 党员年龄结构为:35岁以下党员9名,占党员总数39.1%;36-45岁党员4名,占党员总数17.4%;46-55岁党员4名,占党员总数17.4%;55-59岁党员2名,占党员总数8.7%;60岁以上党员4名,占党员总数17.4%。 党员文化结构为:高中1名,占党员总数4.3%。初中及以下18名,占党员总数95.7%。 该村班子团结,战斗力强;荒坡、耕地资源丰富,适于果树种植和畜禽养殖的发展条件。 --人口总数:1266人 农业人口:1257人 非农业人口:9人 --行政区面积:10.209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533.0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苗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桐岜一组,桐岜二组,水井院,卡骂,浪潮,上落洼,下落洼,星秀坡 生产总值:143.9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养殖 名特产品:冰脆李,板栗,梨子,柿子 办公所在地:桐岜一组 |
下坝村 |
下坝村有五个村民组,村委会距沙子乡政府所在地沙子3公里,镇宁至坝草公路从本村穿越而过,本村属于喀斯特地貌,山高谷深坡陡,平地少,坡地多。本村属亚热带气候,四季分明,春季温和,夏季较炎热,秋季日照长,冬季不寒冷,年平均气温为14.6摄氏度左右,年降雨量为1342.5毫米,无霜达316天以上。村区域内绿化面积高达70%以上。 下坝村共有237户,1185人,全村共有耕地587.7亩,其中水田471.5亩,旱地116.2亩。人均收入750元,人均占有粮食160公斤。 截至2011年8月25日,下坝村党支部共有党员28名。 其中:女党员2名,占党员总数7.1%;少数民族22名,占党员总数78.6%。 党员年龄结构为:35岁以下党员7名,占党员总数25%;36-45岁党员5名,占党员总数17.8%;46-55岁党员4名,占党员总数14.3%;55-59岁党员2名,占党员总数7.1%;60岁以上党员10名,占党员总数35.7%。 党员文化结构为:高中2名,占党员总数7.1%;初中及以下26名,占党员总数92.9%。 该村班子团结,战斗力强,具备发展的人力资源条件;森林覆盖率大,交通条件好,具备了蔬菜、果园发展条件。 --人口总数:1185人 农业人口:1184人 非农业人口:1人 --行政区面积:8.726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587.7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布依族 发展口号: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 --所辖村:梨树堡,纳腰,弄染,下坝,红花 生产总值:188.5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养殖 名特产品:冰脆李,红花桃,梨子,核桃,稻桩蚕豆 办公所在地:弄染组 |
沙子村 |
沙子村共有8个自然寨,7个村民组,村委会距沙子乡政府所在地1公里,距镇宁县城43公里,镇坝公路穿村而过,交通便利,集镇完善,基础设施完善。南与本乡下坝村交界,西临本乡沙包、龙井村,东接本乡河边、落洼村,北临本乡中箐村,本村属于喀斯特地貌,山高谷深坡陡,平地少,坡地多。本村属亚热带气候,四季分明,春季温和,夏季较炎热,秋季日照长,冬季不寒冷,年平均气温为14.6摄氏度左右,年降雨量为1342.5毫米,无霜达254天以上。村区域内绿化面积高达75%以上。 沙子村共有364户,1551人,全村共有耕地437.4亩,其中水田393.4亩,旱地44亩,用材林910亩。人均收入2100元,人均占有粮食210公斤。 截至2011年8月25日,许利村党支部共有党员21名。 其中:女党员2名,占党员总数9.5%;少数民族19名,占党员总数90.5%。 党员年龄结构为:35岁以下党员8名,占党员总数38.1%;36-45岁党员1名,占党员总数4.7%;46-55岁党员4名,占党员总数19.0%;55-59岁党员2名,占党员总数9.4%;60岁以上党员6名,占党员总数27.3%。 党员文化结构为:大专1名,占党员总数4.7%。中专1名,占党员总数4.7%。高中1名,占党员总数4.7%。初中及以下18名,占党员总数85.7%。 该村班子团结,战斗力强;集镇完善,适于投资经商,荒坡、耕地资源丰富,适于果树种植和畜禽养殖的发展条件。 --人口总数:1551人 农业人口:1359人 非农业人口:192人 --行政区面积:9.111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437.4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苗族,汉族,黎族,仡佬族 发展口号:党的旗帜高高挂,竞技发展无假话 --所辖村:沙子一组,数字二组,中坝,油平,新寨,鱼塘池,界排 生产总值:193.6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养殖,服务 名特产品:冰脆李,梨子,板栗 办公所在地:沙子二组 |
沙包村 |
沙包村共有12个自然寨,6个村民组,村委会距沙子乡政府所在地11公里,距镇宁县城54公里,南临本乡这然村、西临本乡许利村,东临本乡沙子、下坝村,北临本乡龙井村,本村属于喀斯特地貌,山高谷深坡陡,平地少,坡地多。本村属亚热带气候,四季分明,春季温和,夏季较炎热,秋季日照长,冬季不寒冷,年平均气温为14.6摄氏度左右,年降雨量为1342.5毫米,无霜达324天以上。村区域内绿化面积高达69%以上。 沙包村共有266户,1393人,全村共有耕地645亩,其中水田370亩,旱地275亩,用材林5430亩。人均收入1850元,人均占有粮食245公斤。 截至2011年8月25日,沙包村党支部共有党员22名。 其中:女党员1名,占党员总数4.5%;少数民族21名,占党员总数95.5%。 党员年龄结构为:35岁以下党员4名,占党员总数18.2%;36-45岁党员10名,占党员总数45.5%;46-55岁党员3名,占党员总数13.6%;55-59岁党员0名,占党员总数0%;60岁以上党员5名,占党员总数22.7%。 党员文化结构为:大专1名,占党员总数4.5%;中专2名,占党员总数9%;初中及以下19名,占党员总数86.5%。 该村班子团结,战斗力强;荒坡、耕地资源丰富,具备了蔬菜、果树种植和畜禽养殖的发展条件。 --人口总数:1393人 农业人口:1378人 非农业人口:15人 --行政区面积:10.31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645.0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汉族,苗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一组,二组,三组,四组,五组,六组 生产总值:91.5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养殖 名特产品:冰脆李,梨子,板栗,花椒,砂仁 办公所在地:三组 |
甲闹村 |
甲闹村共有10个自然寨,5个村民组,村委会距沙子乡政府所在地9公里,距镇宁县城49公里。南临本乡许利村和打帮乡龙广村,西临马厂乡,东接本乡后山村,北临本乡后山村,本村属于喀斯特地貌,山高谷深坡陡,平地少,坡地多。本村属亚热带气候,四季分明,春季温和,夏季较炎热,秋季日照长,冬季不寒冷,年平均气温为14.6摄氏度左右,年降雨量为1342.5毫米,无霜达326天以上。村区域内绿化面积高达75%以上。 甲闹村共有192户,960人,全村共有耕地330.5亩,其中水田249亩,旱地81.5亩,用材林950亩。人均收入1870元,人均占有粮食200公斤。 截至2011年8月25日,许利村党支部共有党员33名。 其中:女党员2名,占党员总数6.1%;少数民族33名,占党员总数100%。 党员年龄结构为:35岁以下党员11名,占党员总数33.3%;36-45岁党员4名,占党员总数12.2%;46-55岁党员1名,占党员总数3.0%;55-59岁党员8名,占党员总数24.2%;60岁以上党员9名,占党员总数27.3%。 党员文化结构为:中专2名,占党员总数6.0%;初中及以下31名,占党员总数93.9%。 该村班子团结,战斗力强;荒坡、耕地资源丰富,具备了果树种植和畜禽养殖的发展条件。 --人口总数:960人 农业人口:950人 非农业人口:10人 --行政区面积:9.483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30.5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苗族,汉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甲闹,新宏,大坪,簸箕,一,二 生产总值:89.1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养殖 名特产品:冰脆李,梨子,板栗,砂仁 办公所在地:甲闹组 |
后山村 |
后山村共有7个自然寨,5个村民组,村委会距沙子乡政府所在地7公里,距镇宁县城47公里。南与本乡龙井村交界,西临本乡甲闹村,东接本乡沙子、中箐村,北临募役乡染胶村接壤,本村属于喀斯特地貌,山高谷深坡陡,平地少,坡地多。本村属亚热带气候,四季分明,春季温和,夏季较炎热,秋季日照长,冬季不寒冷,年平均气温为14.6摄氏度左右,年降雨量为1342.5毫米,无霜达254天以上。村区域内绿化面积高达75%以上。 后山村共有125户,648人,全村共有耕地173.9亩,其中水田136.1亩,旱地37.8亩,用材林2510亩。人均收入1810元,人均占有粮食152公斤。 截至2011年8月25日,许利村党支部共有党员11名。 其中:女党员0名,占党员总数0%;少数民族10名,占党员总数90.9%。 党员年龄结构为:35岁以下党员1名,占党员总数9.1%;36-45岁党员2名,占党员总数18.2%;46-55岁党员4名,占党员总数36.4%;55-59岁党员1名,占党员总数9.1%;60岁以上党员3名,占党员总数27.3%。 党员文化结构为:初中及以下11名,占党员总数100%。 该村班子团结,战斗力强;荒坡资源丰富,果树种植和畜禽养殖的发展条件。 --人口总数:648人 农业人口:645人 非农业人口:3人 --行政区面积:9.241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73.9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苗族,汉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后山,岜脚,口水,磨斗篷,弄腰 生产总值:36.7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养殖 名特产品:冰脆李,红花桃,梨子 办公所在地:后山组 |
中箐村 |
中箐村共有11个自然寨(中箐、店子、纳用、磨用、堡堡上、下院、中院、上院、纳草、中院),6个村民组(中箐、店子、纳用、磨用、堡堡上、下院),村委会距沙子乡政府所在地沙子5公里,距镇宁县城38公里,南临本乡沙子村、西临本乡后山村,东临本乡河边村和本寨乡的红坪村,北临蓦役乡接壤;镇宁至坝草公路从本村穿越而过,本村属于喀斯特地貌,山高谷深坡陡,平地少,坡地多。本村属亚热带气候,四季分明,春季温和,夏季较炎热,秋季日照长,冬季不寒冷,年平均气温为14.6摄氏度左右,年降雨量为1342.5毫米,无霜达316天以上。村区域内绿化面积高达64%以上。 中箐村共有289户,1298人,全村共有耕地481亩,用材林3350亩。人均收入2050元,人均占有粮食182公斤。 截至2010年12月31日,中箐村党支部共有党员21名。 其中:女党员1名,占党员总数4.7%;少数民族21名,占党员总数100%。 党员年龄结构为:35岁以下党员13名,占党员总数61.9%;36-45岁党员3名,占党员总数14.3%;46-55岁党员1名,占党员总数4.7%;55-59岁党员1名,占党员总数4.7%;60岁以上党员3名,占党员总数14.3%。 党员文化结构为:中专4名,占党员总数19%;高中2名,占党员总数9.5%;初中及以下15名,占党员总数71.5%。 该村班子团结,战斗力强,具备发展的人力资源条件;水源条件好,耕地资源丰富,具备了蔬菜、果园发展条件。 --人口总数:1298人 农业人口:1289人 非农业人口:9人 --行政区面积:8.74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481.0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苗族,汉族 发展口号:种养殖 --所辖村:堡堡上,中箐,磨用,下院,店子,纳用 生产总值:142.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水稻,玉米,西红柿 名特产品:西红柿,冰脆李, 办公所在地:纳用组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
许利村 |
全村共有6个自然寨,4个村民组,村委会距沙子乡政府所在地18公里,距镇宁县城58公里,南临六马乡,西临打帮乡龙广村,东接本乡沙包村,北临本乡甲闹村,本村属于喀斯特地貌,山高谷深坡陡,平地少,坡地多。本村属亚热带气候,四季分明,春季温和,夏季较炎热,秋季日照长,冬季不寒冷,年平均气温为14.6摄氏度左右,年降雨量为1342.5毫米,无霜达312天以上。村区域内绿化面积高达60%以上。 许利村共有176户,930人,全村共有耕地273.2亩,其中水田159.5亩,旱地113.7亩,用材林850亩。人均收入1830元,人均占有粮食150公斤。 截至2011年8月25日,许利村党支部共有党员22名。 其中:女党员4名,占党员总数18.2%;少数民族22名,占党员总数100%。 党员年龄结构为:35岁以下党员5名,占党员总数22.7%;36-45岁党员4名,占党员总数18.2%;46-55岁党员4名,占党员总数18.2%;55-59岁党员3名,占党员总数13.6%;60岁以上党员6名,占党员总数27.2%。 党员文化结构为:高中1名,占党员总数4.5%;初中及以下21名,占党员总数95.5%。 该村班子团结,战斗力强;荒坡、耕地资源丰富,具备了果树种植和畜禽养殖的发展条件。 --人口总数:930人 农业人口:926人 非农业人口:4人 --行政区面积:9.632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73.2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苗族,汉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许利,太安,纳坎,浪江 生产总值:73.7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养殖 名特产品:黄果,冰脆李,板栗,砂仁 办公所在地:许利组 |
这然村 |
这然村共有10个自然寨,5个村民组,村委会距沙子乡政府所在地7公里,距镇宁县城50公里,镇坝公路穿村而过,交通便利。南临本乡乐纪村和六马乡,西临本乡许利村,东接本乡下坝村,北临本乡沙包村,本村属于喀斯特地貌,平地多,坡地少。本村属亚热带气候,四季分明,春季温和,夏季较炎热,秋季日照长,冬季不寒冷,年平均气温为14.6摄氏度左右,年降雨量为1342.5毫米,无霜达326天以上。村区域内绿化面积高达71%以上。 这然村共有199户,1070人,全村共有耕地422.9亩,其中水田264.9亩,旱地158亩,用材林700亩。人均收入2070元,人均占有粮食220公斤。 截至2011年8月25日,许利村党支部共有党员20名。 其中:女党员3名,占党员总数15.0%;少数民族20名,占党员总数100%。 党员年龄结构为:35岁以下党员2名,占党员总数10.0%;36-45岁党员7名,占党员总数35.0%;46-55岁党员3名,占党员总数15.0%;55-59岁党员4名,占党员总数20.0%;60岁以上党员4名,占党员总数20.0%。 党员文化结构为:中专1名,占党员总数5.0%;初中及以下19名,占党员总数95.0%。 该村班子团结,战斗力强;荒坡、耕地资源丰富,具备了蔬菜、果树种植和畜禽养殖的发展条件。 --人口总数:1070人 农业人口:1058人 非农业人口:12人 --行政区面积:8.079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422.9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苗族,汉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这然一组,这然二组,这然三组,良子岩,泡桐湾 生产总值:118.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养殖 名特产品:楠竹,冰脆李,板栗 办公所在地:这然三组 |
乐纪村 |
乐纪村位于沙子乡东部,距乡所在地沙子7公里,东临本乡乐岜仙;北临本乡项洪村;西南临本乡这然村。镇宁至坝草公路从本村的穿过,在本乡区域地理位置比优越,全村三个自然寨有两个自然寨在公路边,只有乐纪上院未通公路,但距公路只有1公里,交通十分便利。乐纪属于喀斯特地貌,山高谷深,谷地较为平整,有一条小溪自西向东从本村穿流而过,溪水常年不断,水源比较丰富。乐纪村属亚热带气候,四季分明,春季温和,夏季较炎热,秋季日照长,冬季不寒冷。境内年平均气温在本乡年平均气温(14.6摄氏度)以上,年降雨量为1342.5毫米,无霜期在本乡区域内最长。全村3个自然寨,4个村民小组,全村共计164户,739人。全村耕地面积169亩。 截至2011年8月25日,乐纪村党支部共有党员21名。其中:女党员1名,占党员总数4.7%;少数民族18名,占党员总数85.7%。 党员年龄结构为:35岁以下党员4名,占党员总数19.0%;36-45岁党员5名,占党员总数23.8%;46-55岁党员3名,占党员总数14.3%;55-59岁党员2名,占党员总数9.5%;60岁以上党员7名,占党员总数33.3%。 党员文化结构为:大学专科1名,占党员总数4.7%;中专1名,占党员总数4.7%;高中3名,占党员总数14.3%;初中及以下16名,占党员总数76.2%。 该村班子综合素质强,配合很默契。 --人口总数:739人 农业人口:704人 非农业人口:35人 --行政区面积:3.596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69.0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汉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上院,纳盘,学习,下院 生产总值:96.6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养殖 名特产品:楠竹,冰脆李,板栗 办公所在地:乐纪村 |
河边村 |
河边村地处沙子乡东部,全村共辖7个村民组,10个自然寨,距沙子乡政府所在地沙子5公里,距镇宁县城48公里,全村共有248户,1071人,全村总耕地地面积435亩。东临本乡的湾田村,北与本县幕役乡接壤,西临本乡沙子村和中箐村;南临本乡落洼村。河边村属于喀斯特地貌,山高谷深,谷地在本乡来说相对平整。河边河从村东面流过(上流为江龙镇的六志河与本寨乡的哑呀河),水利资源较为丰富。河边村属亚热带气候,四季分明,春季温和,夏季较炎热,秋季日照长,冬季不寒冷,年平均气温为14.6摄氏度左右,年降雨量为1342.5毫米,无霜达316天以上。村区域内绿化面积高达50%以上。 截至2010年12月30日,河边村党支部共有党员11名。 其中:少数民族10名,占党员总数90.9%。 党员年龄结构为:35岁以下党员1名,占党员总数9.1%;36-45岁党员2名,占党员总数18.2%;46-55岁党员4名,占党员总数36.4%;55-59岁党员1名,占党员总数9.1%;60岁以上党员3名,占党员总数27.3%。 党员文化结构为:初中及以下14名,占党员总数100%。 该村班子较软弱,党员综合素质差,缺乏敢抓敢管的干部,村级经济发展缓慢;坡耕地资源丰富,适宜发展茶叶、果树种植。 --人口总数:1071人 农业人口:1070人 非农业人口:1人 --行政区面积:10.4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435.0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汉族,苗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7个自然组 生产总值:97.5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养殖 名特产品:冰脆李,板栗, 办公所在地:河边组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