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油冯位于李庄镇驻地西南7公里,申崔路西,现有167人,48户,耕地面积260亩,人均1.55亩,现有党员6人,主导产业以小麦、玉米为主,农民人均纯收入在8800元左右。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371621105 | 256600 | 0543 | 查看 打油冯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王集村 |
位于李庄镇政府驻地东2.5公里处,有人口420人,110户,耕地面积480亩,人均1.1亩,有党员11名,45岁以下党员3名,村民代表10人,主导产业以粮棉为主,农民人均纯收入在7561元左右。村经济发展思路是通过搞规模化种植、发展第三产业等措施,是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1.1万元。 |
高南二队村 |
位于镇政府驻地500米靠近220国道,人口528人,134户,耕地面积828亩,人均1.56亩,党员16人,45周岁以下的3人,村民代表11人,主导产业以运输及绳网加工为主,农民人均纯收入在7537元左右。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3万,村经济发展思路是通过村西办网厂及养殖厂,带动群众增加收入。 |
道吴村 |
位于镇政府驻地西0.5公里处,220国道北,人口192人,46户,耕地面积234亩,人均1.22亩,党员6人,45周岁以下的3人,村民代表8人,主导产业以绳网加工为主,农民人均纯收入在6000元左右。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1.6万,村经济发展思路是通过发展绳网加工,招商引资,发展高效农业提高群众收入。 |
西翟村 |
位于镇政府驻地西500米处,人口134人,39户,耕地面积200亩,人均1.5亩,党员5人,45周岁以下的2人,村民代表6人,主导产业以绳网加工为主,农民人均纯收入在7728元左右。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1.2万,村经济发展思路是依据西翟村实际情况,增大增强绳网加工实力,与企业对接,发展一条龙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以镇政府环境整治为依托,尽快实现村庄内硬化、绿化、亮化工程。 |
高北村 |
位于镇政府驻地北1.5公里申崔路以西处,人口390人,98户,耕地面积442亩,人均1.13亩,党员15人,45周岁以下的3人,村民代表6人,主导产业以运输及绳网加工为主,农民人均纯收入在7577元左右。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2.5万,村经济发展思路是通过村内闲置资源承包,增加村集体收入。 |
西王村 |
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南0.5公里处,人口59人,18户,耕地面积205亩,人均3.5亩,党员4人,45周岁以下的0人,村民代表3人,主导产业以运输业为主,农民人均纯收入在7517元左右。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1.3万,村经济发展思路是通过发展运输业,提高群众收入。 |
长宋村 |
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南2.5公里处,申崔路以东,人口320人,82户,耕地面积630亩,人均1.96亩,党员13人,45周岁以下的2人,村民代表8人,主导产业以种植业为主,农民人均纯收入在7534元左右。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1.3万,村经济发展思路是通过发展高效农业及养殖业,提高群众收入。 |
陈家村 |
位于镇政府驻地北1公里,220国道北邮政路西,人口346人,73户,耕地面积623亩,人均1.8亩,党员15人,45周岁以下的0人,村民代表13人,主导产业以绳网加工及装卸为主,农民人均纯收入在7900元左右。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1.6万,村经济发展思路是通过招商引资发展绳网企业,提高群众收入。 |
任家村 |
位于李庄镇政府驻地东南1.5公里处,有人口406人,118户,耕地面积367亩,人均0.9亩,有党员19名,45岁以下党员5名,村民代表10人,主导产业以粮棉为主,农民人均纯收入在7831元左右。村经济发展思路是通过搞规模化种植、发展第三产业等措施,是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2万元。 |
刘口村 |
位于李庄镇政府驻地东南2.5公里处,有人口688人,164户,耕地面积550亩,人均0.8亩,有党员19名,45岁以下党员3名,村民代表15人,主导产业以粮棉为主,农民人均纯收入在8000元左右。村经济发展思路是通过搞规模化种植、发展第三产业等措施,是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2万元。 |
李庄村 |
位于李庄镇政府驻地南100米处,有人口1317人,333户,耕地面积1960.6亩,人均1.5亩,有党员41名,45岁以下党员19名,村民代表48人,主导产业以粮棉为主,农民人均纯收入在10600元左右。村经济发展思路是通过搞规模化种植、发展第三产业等措施,是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1.5万元。 |
乌家村 |
位于李庄镇政府驻地南5公里处,有人口200人,44户,耕地面积210亩,人均1.05亩,有党员4名,45岁以下党员1名,村民代表8人,主导产业以粮棉为主,农民人均纯收入在8056元左右。村经济发展思路是通过搞规模化种植、发展第三产业等措施. |
南北李村 |
位于李庄镇政府驻地东南2公里处,有人口556人,130户,耕地面积366亩,人均0.65亩,有党员22名,45岁以下党员5名,村民代表10人,主导产业以粮棉为主,农民人均纯收入在8000元左右。村经济发展思路是通过搞规模化种植、发展第三产业等措施,是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2.4万元。 |
邢东村 |
位于镇政府驻地东4公里处,220国道南,人口807人,167户,耕地面积785亩,人均0.97亩,党员17人,45周岁以下的4人,村民代表10人,主导产业以绳网加工及屠宰加工为主,农民人均纯收入在7695元左右。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1.2万,村经济发展思路是通过机动地承包,提高村集体收入。 |
新房村 |
位于李庄镇政府驻地东南3公里处,有人口303人,68户,耕地面积600亩,人均2.1亩,有党员9名,45岁以下党员3名,村民代表10人,主导产业以粮棉为主,农民人均纯收入在10000元左右。村经济发展思路是通过搞规模化种植、发展第三产业等措施,是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1.9万元。 |
三里村 |
三里村位于镇政府驻地南2公里处,现有275人,65户,耕地面积300亩,人均1.09亩,现有党员8人,主导产业以小麦、玉米为主,农民人均纯收入在9000元左右。 |
曲张村 |
曲张村位于李庄驻地偏东3.5公里,现有512人,112户,耕地面积656亩,人均1.28亩,现有党员16人,主导产业以小麦、玉米为主,农民人均纯收入在9500元左右。 |
杨家村 |
位于李庄镇政府驻地东南4公里处,有人口273人,60户,耕地面积409.5亩,人均1.5亩,有党员11名,45岁以下党员5名,村民代表6人,主导产业以粮棉为主,农民人均纯收入在10000元左右。村经济发展思路是通过搞规模化种植、发展第三产业等措施,是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2.5万元。 |
庞家村 |
庞家村位于镇政府驻地南2.5公里,防汛路西,现有298人,68户,耕地面积508亩,人均1.7亩,现有党员10人,主导产业以小麦、玉米为主,农民人均纯收入在8900元左右。 |
盛旺庄村 |
盛旺庄村位于镇府驻地南3.5公里,南孟路路东,现有302人,80户,耕地面积437亩,人均1.44亩,现有党员14人,主导产业以小麦、玉米为主,农民人均纯收入在8800元左右。 |
潘家村 |
潘家村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南3.5公里,防汛东路,现有720人,182户,耕地面积794亩,人均1.2亩,现有党员19人,主导产业以小麦、玉米为主,农民人均纯收入在9200元左右。 |
筢子吴村 |
位于李庄镇政府驻地南4公里处,有人口219人,53户,耕地面积269亩,人均1.2亩,有党员11名,45岁以下党员3名,村民代表10人,主导产业以粮棉为主,农民人均纯收入在8000元左右。村经济发展思路是通过搞规模化种植、发展第三产业等措施,是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2.1万元。 |
张佩环村 |
位于李庄镇政府驻地南5公里处,有人口435人,96户,耕地面积739.5亩,人均1.7亩,有党员13名,45岁以下党员3名,村民代表15人,主导产业以粮棉为主,农民人均纯收入在8000元左右。村经济发展思路是通过搞规模化种植、发展第三产业等措施,是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3.1万元。 |
李庵子村 |
李庵子村位于镇政府驻地南3公里,防汛东路,现有106人,28户,耕地面积175亩,人均1.65亩,现有党员7人,主导产业以小麦、玉米为主,农民人均纯收入在8900元左右。 |
大刘村 |
大刘村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南6公里,申崔路西,现有530人,123户,耕地面积920亩,人均1.7亩,现有党员15人,主导产业以小麦、玉米为主,农民人均纯收入在8800元左右。 |
邢西村 |
位于镇政府驻地东1.5公里处,220国道南,人口796人,152户,耕地面积850亩,人均1.06亩,党员19人,45周岁以下的3人,村民代表20人,主导产业以绳网加工及种植业为主,农民人均纯收入在7590元左右。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2.1万,村经济发展思路是通过发展绳网加工,提高群众收入。 |
西沟刘村 |
位于李庄镇政府驻地北6公里处,有人口663人,180户,耕地面积1100亩,人均1.7亩,有党员20名,45岁以下党员2名,村民代表16人,主导产业以粮棉为主,农民人均纯收入在7800元左右。村经济发展思路是通过搞规模化种植、发展第三产业等措施,是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1.8万元。 |
大孟村 |
位于李庄镇政府驻地北3公里处,有人口930人,245户,耕地面积1980亩,人均2.0亩,有党员22名,45岁以下党员6名,村民代表30人,主导产业以粮棉为主,农民人均纯收入在7542元左右。村经济发展思路是通过搞规模化种植、发展第三产业等措施,是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2.7万元。 大孟村与王集村、高南二队村、道吴村、西翟村、高北村、西王村、长宋村、陈家村、任家村、刘口村、李庄村、乌家村、南北李村、邢东村、新房村、三里村、曲张村、杨家村、庞家村、盛旺庄村、潘家村、筢子吴村、张佩环村、李庵子村、大刘村、邢西村、西沟刘村、大徐村、东李村、闫李店村、张旺庄村、前徐村、俎家村、东牛村、大王东村、大王西村、于架子村、高南一队村、彭庙村、北杜村、湾头孙村、冯马村、道岔李村、周家村、马家村、东王村、东邓村、户王村、李朝阳村、塔子村、归仁村、北郭村、东翟村、周翟西村、周翟东村、聂索荆村、大姚村、聂索邢村、洼里吴村、杨南村、新庄村、聂索村、杨北村、南孟村、南北王村、崔西村、徐坡村、狗皮苏村、齐家口村、茶棚张村、粉刘村、陈于村、小堤村、南郭村、马家口村、关家村、申桥村、大巩家村、大周东村、华李村、郭翰林村、桑树王村、李龙吴村、闫霍村、大王庄村、大路村、东路村、王旺庄村、南肖村、南朱村、大翟村、大周西村、崔东村、北肖村、高唐村、杨把式村、苏家集村、后苏村、蔡家村、高王庄村、前王村、董集村、桥北张村、河套邢村、打油冯村相邻。 |
大徐村 |
位于李庄镇政府驻地西1.5公里处,有人口525人,130户,耕地面积1224亩,人均2.3亩,有党员21名,45岁以下党员8名,村民代表30人,主导产业以粮棉为主,农民人均纯收入在7542元左右。村经济发展思路是通过搞规模化种植、发展第三产业等措施,是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4.5万元。 |
东李村 |
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南2公里,申崔路西,人口226人,50户,耕地面积318亩,人均1.54亩,党员10人,45周岁以下的6人,村民代表15人,主导产业以粮棉种植及绳网加工为主,农民人均纯收入在7800元左右。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2万,村经济发展思路是通过发展绳网加工,提高群众收入。 |
闫李店村 |
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南3公里,申崔路西,人口246人,50户,耕地面积346亩,人均1.4亩,党员13人,45周岁以下的5人,村民代表10人,主导产业以粮棉为主,农民人均纯收入在7900元左右。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1.2万,村经济发展思路是通过发展绳网加工,提高群众收入。 |
张旺庄村 |
位于李庄镇政府驻地西2.5公里处,有人口201人,57户,耕地面积440亩,人均2.0亩,有党员6名,45岁以下党员1名,村民代表20人,主导产业以粮棉为主,农民人均纯收入在7600元左右。村经济发展思路是通过搞规模化种植、发展第三产业等措施,是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1.8万元。 |
前徐村 |
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南3公里,申崔路西,人口365人,92户,耕地面积653亩,人均1.79亩,党员14人,45周岁以下的4人,村民代表30人,主导产业以粮棉种植及绳网加工为主,农民人均纯收入在7900元左右。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1.5万,村经济发展思路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发展绳网加工。。 |
俎家村 |
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南1公里处,申崔路西,人口296人,70户,耕地面积778亩,人均2.8亩,党员8人,45周岁以下的3人,村民代表30人,主导产业以粮棉为主,农民人均纯收入在7550元左右。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1.1万,村经济发展思路是通过发展绳网加工,提高农民收入。 |
东牛村 |
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南3公里,220国道南侧,人口648人,148户,耕地面积1300亩,人均2亩,党员24人,45周岁以下的7人,村民代表30人,主导产业以绳网加工为主,农民人均纯收入在10000元左右。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3万,村经济发展思路是稳定绳网产业,提高档次,找新项目发展。 |
大王东村 |
位于李庄镇政府驻地北5公里处,有人口396人,93户,耕地面积600亩,人均1.5亩,有党员16名,45岁以下党员3名,村民代表8人,主导产业以粮棉为主,农民人均纯收入在8340元左右。村经济发展思路是通过搞规模化种植、发展第三产业等措施,是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2.6万元。 |
大王西村 |
位于李庄镇政府驻地东北2公里处,有人口796人,212户,耕地面积1000亩,人均1.3亩,有党员17名,45岁以下党员7名,村民代表30人,主导产业以粮棉为主,农民人均纯收入在10000元左右。村经济发展思路是通过搞规模化种植、发展第三产业等措施,是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2万元。 |
于架子村 |
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南3公里,人口128人,28户,耕地面积198亩,人均1.5亩,党员9人,45周岁以下的4人,村民代表6人,主导产业以粮棉为主,农民人均纯收入在7500元左右。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1.1万,村经济发展思路是通过发展绳网加工,提高群众收入。 |
高南一队村 |
位于镇政府驻地500米靠近220国道,人口528人,134户,耕地面积828亩,人均1.56亩,党员16人,45周岁以下的3人,村民代表11人,主导产业以运输及绳网加工为主,农民人均纯收入在7537元左右。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3万,村经济发展思路是通过村西办网厂及养殖厂,带动群众增加收入。 |
彭庙村 |
位于李庄镇政府驻地北6公里处,有人口1015人,270户,耕地面积1470亩,人均1.4亩,有党员15名,45岁以下党员5名,村民代表20人,主导产业以粮棉为主,农民人均纯收入在9000元左右。村经济发展思路是通过搞规模化种植、发展第三产业等措施,是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2.6万元。 |
北杜村 |
位于镇政府驻地北1公里处,申崔路以西0.5公路,人口204人,49户,耕地面积306亩,人均1.4亩,党员10人,45周岁以下的6人,村民代表10人,主导产业以种植业及绳网加工为主,农民人均纯收入在7601元左右。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1.9万,村经济发展思路是通过发展绳网加工,提高群众收入。 |
湾头孙村 |
位于李庄镇政府驻地北6公里处,有人口913人,250户,耕地面积1628亩,人均1.78亩,有党员30名,45岁以下党员11名,村民代表30人,主导产业以粮棉为主,农民人均纯收入在7000元左右。村经济发展思路是通过搞规模化种植、发展第三产业等措施。 |
冯马村 |
位于李庄镇政府驻地东北4.5公里处,有人口603人,144户,耕地面积760亩,人均1.3亩,有党员19名,45岁以下党员4名,村民代表20人,主导产业以粮棉为主,农民人均纯收入在8600元左右。村经济发展思路是通过搞规模化种植、发展第三产业等措施,是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1.7万元。 |
道岔李村 |
位于李庄镇政府驻地北4公里处,有人口355人,88户,耕地面积586亩,人均1.65亩,有党员9名,45岁以下党员3名,村民代表30人,主导产业以粮棉为主,农民人均纯收入在8100元左右。村经济发展思路是通过搞规模化种植、发展第三产业等措施,是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1.1万元。 |
周家村 |
周家位于镇政府驻地南,220国道南1.5公里处,大桥路西1000米,人口286人,70户,耕地面积440亩,人均1.53亩,党员6人,45周岁以下的2人,村民代表6人,主导产业以种植业及绳网加工为主,农民人均纯收入在7601元左右。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1.5万,村经济发展思路是通过发展绳网加工,提高群众收入。 |
马家村 |
马家位于镇政府驻地东500米,府前路以南,人口439人,119户,耕地面积278亩,人均0.63亩,党员18人,45周岁以下的3人,村民代表12人,主导产业以绳网加工为主,农民人均纯收入在7687元左右。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2.8万,村经济发展思路是通过发展绳网企业,带动群众发家致富。 |
东王村 |
位于镇政府驻地东500米,黄河引线以西交汇处,人口317人,73户,耕地面积404亩,人均1.3亩,党员12人,45周岁以下的6人,村民代表13人,主导产业以绳网加工及蔬菜种植为主,农民人均纯收入在7600元左右。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1.7万,村经济发展思路是通过招商引资,鼓励农民自主创业,提高群众收入。 |
东邓村 |
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北105公里处,人口166人,46户,耕地面积168亩,人均0.71亩,党员9人,45周岁以下的2人,村民代表5人,主导产业以绳网及棉线加工为主,农民人均纯收入在7900元左右。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1.5万,村经济发展思路是提供优惠政策,使农民积极办厂发家致富。 |
户王村 |
位于镇政府驻地东1.5公里处,人口221人,50户,耕地面积210亩,人均1.0亩,党员9人,45周岁以下的3人,村民代表8人,主导产业以绳网及漂线为主,农民人均纯收入在7950元左右。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1.2万,村经济发展思路是贯彻上级政策,以村致富带头人为榜样,以绳网加工为主导产业,继续做大做强,带动促进村民收入,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
李朝阳村 |
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南1公里处,庆淄路东,人口433人,96户,耕地面积402亩,人均0.93亩,党员14人,45周岁以下的6人,村民代表12人,主导产业以绳网加工及种植业为主,农民人均纯收入在7592元左右。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3.1万,村经济发展思路是通过发展绳网加工,提高群众收入。 |
塔子村 |
位于镇政府驻地东1公里处,220国道北,人口236人,64户,耕地面积487亩,人均2亩,党员6人,45周岁以下的2人,村民代表10人,主导产业以绳网加工为主,农民人均纯收入在7599元左右。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2万,村经济发展思路是通过招商引资发展绳网加工,提高群众收入。 |
归仁村 |
位于李庄镇政府驻地南6.5公里处,有人口1190人,298户,耕地面积1982.4亩,人均1.67亩,有党员31名,45岁以下党员7名,村民代表28人,主导产业以粮棉为主,农民人均纯收入在8056元左右。村经济发展思路是通过搞规模化种植、发展第三产业等措施,是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2.6万元。 |
北郭村 |
位于李庄镇政府驻地北5公里处,有人口834人,223户,耕地面积1650亩,人均1.9亩,有党员20名,45岁以下党员10名,村民代表9人,主导产业以粮棉为主,农民人均纯收入在7000元左右。村经济发展思路是通过搞规模化种植、发展第三产业等措施,是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3.3万元。 |
东翟村 |
东翟村位于李庄镇政府东2公里,220国道南隶属新兴办事处。现有人口230人、57户,耕地190余亩,主导产业以种植业、个体经营、绳网加工为主。 |
周翟西村 |
周翟西村位于李庄镇镇政府驻地北5公里,徒骇河南岸,隶属聂索办事处。现有人口372人、96户,耕地618余亩,主导产业以种植业、个体经营、绳网加工为主。 |
周翟东村 |
周翟东村位于李庄镇镇政府驻地北4公里,徒骇河南岸,隶属聂索办事处。现有人口360人、98户,耕地650余亩,主导产业以种植业、个体经营、绳网加工为主。 |
聂索荆村 |
聂索荆村位于李庄镇镇政府驻地北2.5公里,徒骇河南岸,隶属聂索办事处。现有人口227人、49户,耕地430余亩,主导产业以种植业、个体经营、绳网加工为主。 |
大姚村 |
大姚村位于李庄镇镇政府驻地北3.5公里,徒骇河南岸,隶属聂索办事处。现有人口626人、140户,耕地930余亩,主导产业以种植业、个体经营、绳网加工为主。 |
聂索邢村 |
位于李庄镇政府驻地西北6公里处,有人口1020人,286户,耕地面积1230亩,人均1.2亩,有党员21名,45岁以下党员8名,村民代表20人,主导产业以粮棉为主,农民人均纯收入在8000元左右。村经济发展思路是通过搞规模化种植、发展第三产业等措施,是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1.5万元。 |
洼里吴村 |
位于李庄镇政府驻地西北5公里处,有人口865人,265户,耕地面积1696亩,人1.95亩,有党员20名,45岁以下党员5名,村民代表20人,主导产业以粮棉为主,农民人均纯收入在7621元左右。村经济发展思路是通过搞规模化种植、发展第三产业等措施,是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3.2万元。 |
杨南村 |
杨南村位于镇驻地东首4㎞,220国道北侧,隶属新兴办事处。现有人口1001人、262户,耕地1115余亩,主导产业以种植业、个体经营为主。 |
新庄村 |
位于李庄镇政府驻地西北9公里处,有人口380人,90户,耕地面积900亩,人均2.23亩,有党员17名,45岁以下党员9名,村民代表30人,主导产业以粮棉为主,农民人均纯收入在7739元左右。村经济发展思路是通过搞规模化种植、发展第三产业等措施,是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2.2万元。 |
聂索村 |
位于李庄镇政府驻地西北6公里处,有人口693人,140户,耕地面积970亩,人均1.68亩,有党员22名,45岁以下党员6名,村民代表20人,主导产业以粮棉为主,农民人均纯收入在7572元左右。村经济发展思路是通过搞规模化种植、发展第三产业等措施,是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2.5万元。 |
杨北村 |
杨北村位于镇政府驻地东3公里,220国道北隶属新兴办事处。现有人口938人、267户,耕地1034余亩,主导产业以种植业、个体经营、绳网加工为主。 |
南孟村 |
位于李庄镇政府驻地南4公里处,有人口823人,195户,耕地面积1161亩,人均1.5亩,有党员15名,45岁以下党员4名,村民代表45人,主导产业以粮棉为主,农民人均纯收入在8000元左右。村经济发展思路是通过搞规模化种植、发展第三产业等措施,是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2.1万元。 |
南北王村 |
南北王村位于李庄镇政府东2.5公里,220国道南,隶属新兴办事处。现有人口420人、110户,耕地480余亩,主导产业以种植业、个体经营、绳网加工为主。 |
崔西村 |
位于李庄镇政府驻地北5公里处,有人口230人,55户,耕地面积405亩,人均1.76亩,有党员27名,45岁以下党员0名,村民代表120人,主导产业以粮棉为主,农民人均纯收入在8800元左右。村经济发展思路是通过搞规模化种植、发展第三产业等措施. |
徐坡村 |
徐坡村位于李庄镇政府驻地东2.5公里,220国道南隶属新兴办事处。现有人口134人、33户,耕地93.8余亩,主导产业以种植业、个体经营、绳网加工为主。 |
狗皮苏村 |
狗皮苏村位于李庄镇政府驻地东3公里,220国道北,隶属新兴办事处。现有人口471人、105户,耕地390余亩,主导产业以种植业、个体经营、绳网加工为主。 |
齐家口村 |
齐家口村位于李庄镇政府驻地东南2公里,220国道南隶属新兴办事处。现有人口586人、160户,耕地359余亩,主导产业以种植业、个体经营、绳网加工为主。 |
茶棚张村 |
茶棚张村位于李庄镇镇政府东3公里,220国道南隶属新兴办事处。现有人口739人、184户,耕地490余亩,主导产业以种植业、个体经营、绳网加工为主。 茶棚张村与王集村、高南二队村、道吴村、西翟村、高北村、西王村、长宋村、陈家村、任家村、刘口村、李庄村、乌家村、南北李村、邢东村、新房村、三里村、曲张村、杨家村、庞家村、盛旺庄村、潘家村、筢子吴村、张佩环村、李庵子村、大刘村、邢西村、西沟刘村、大孟村、大徐村、东李村、闫李店村、张旺庄村、前徐村、俎家村、东牛村、大王东村、大王西村、于架子村、高南一队村、彭庙村、北杜村、湾头孙村、冯马村、道岔李村、周家村、马家村、东王村、东邓村、户王村、李朝阳村、塔子村、归仁村、北郭村、东翟村、周翟西村、周翟东村、聂索荆村、大姚村、聂索邢村、洼里吴村、杨南村、新庄村、聂索村、杨北村、南孟村、南北王村、崔西村、徐坡村、狗皮苏村、齐家口村、粉刘村、陈于村、小堤村、南郭村、马家口村、关家村、申桥村、大巩家村、大周东村、华李村、郭翰林村、桑树王村、李龙吴村、闫霍村、大王庄村、大路村、东路村、王旺庄村、南肖村、南朱村、大翟村、大周西村、崔东村、北肖村、高唐村、杨把式村、苏家集村、后苏村、蔡家村、高王庄村、前王村、董集村、桥北张村、河套邢村、打油冯村相邻。 |
粉刘村 |
粉刘村位于李庄镇镇政府驻地东4.5公里,隶属新兴办事处。现有人口303人、74户,耕地216余亩,主导产业以种植业、个体经营、绳网加工为主。 |
陈于村 |
陈于村位于李庄镇镇驻地东2公里,220国道北,隶属新兴办事处。现有人口344人、78户,耕地350余亩,主导产业以种植业、个体经营、绳网加工为主。 |
小堤村 |
小堤村位于李庄镇镇政府驻地东3公里,220国道南0.5公里,隶属新兴办事处。现有人口199人、47户,耕地140余亩,主导产业以种植业、个体经营、绳网加工为主。 小堤村与王集村、高南二队村、道吴村、西翟村、高北村、西王村、长宋村、陈家村、任家村、刘口村、李庄村、乌家村、南北李村、邢东村、新房村、三里村、曲张村、杨家村、庞家村、盛旺庄村、潘家村、筢子吴村、张佩环村、李庵子村、大刘村、邢西村、西沟刘村、大孟村、大徐村、东李村、闫李店村、张旺庄村、前徐村、俎家村、东牛村、大王东村、大王西村、于架子村、高南一队村、彭庙村、北杜村、湾头孙村、冯马村、道岔李村、周家村、马家村、东王村、东邓村、户王村、李朝阳村、塔子村、归仁村、北郭村、东翟村、周翟西村、周翟东村、聂索荆村、大姚村、聂索邢村、洼里吴村、杨南村、新庄村、聂索村、杨北村、南孟村、南北王村、崔西村、徐坡村、狗皮苏村、齐家口村、茶棚张村、粉刘村、陈于村、南郭村、马家口村、关家村、申桥村、大巩家村、大周东村、华李村、郭翰林村、桑树王村、李龙吴村、闫霍村、大王庄村、大路村、东路村、王旺庄村、南肖村、南朱村、大翟村、大周西村、崔东村、北肖村、高唐村、杨把式村、苏家集村、后苏村、蔡家村、高王庄村、前王村、董集村、桥北张村、河套邢村、打油冯村相邻。 |
南郭村 |
南郭村位于李庄镇镇政府东2公里,220国道南,隶属新兴办事处。现有人口172人、40户,耕地151余亩,主导产业以种植业、个体经营、绳网加工为主。 |
马家口村 |
马家口村位于李庄镇政府驻地东北4公里,徒骇河南岸,隶属新兴办事处。现有人口570人、137户,耕地600余亩,主导产业以种植业、个体经营、绳网加工为主。 |
关家村 |
关家村位于李庄镇镇政府东北4公里,徒骇河南岸隶属新兴办事处。现有人口460人、120户,耕地400余亩,主导产业以种植业、个体经营、绳网加工为主。 |
申桥村 |
申桥村位于李庄镇镇政府正北1公里,庆淄路东,隶属新兴办事处。现有人口530人、133户,耕地270余亩,主导产业以种植业、个体经营、绳网加工为主。 |
大巩家村 |
大巩家村位于李庄镇政府驻地东4公里,220国道南隶属新兴办事处。现有人口816人、212户,耕地1400余亩,主导产业以种植业、个体经营、绳网加工为主。 |
大周东村 |
位于李庄镇政府驻地北6公里处,有人口667人,160户,耕地面积918亩,人均1.38亩,有党员23名,45岁以下党员10名,村民代表15人,主导产业以粮棉为主,农民人均纯收入在7900元左右。村经济发展思路是通过搞规模化种植、发展第三产业等措施,是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1.5万元。 |
华李村 |
华李村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南4公里,申崔路东,现有937人,220户,耕地面积1417亩,人均1.5亩,现有党员28人,主导产业以小麦、玉米为主,农民人均纯收入在8900元左右。 |
郭翰林村 |
郭翰林村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南6公里,申崔路东,现有770人,200户,耕地面积1385亩,人均1.8亩,现有党员19人,主导产业以小麦、玉米为主,农民人均纯收入在8800元左右。 郭翰林村与王集村、高南二队村、道吴村、西翟村、高北村、西王村、长宋村、陈家村、任家村、刘口村、李庄村、乌家村、南北李村、邢东村、新房村、三里村、曲张村、杨家村、庞家村、盛旺庄村、潘家村、筢子吴村、张佩环村、李庵子村、大刘村、邢西村、西沟刘村、大孟村、大徐村、东李村、闫李店村、张旺庄村、前徐村、俎家村、东牛村、大王东村、大王西村、于架子村、高南一队村、彭庙村、北杜村、湾头孙村、冯马村、道岔李村、周家村、马家村、东王村、东邓村、户王村、李朝阳村、塔子村、归仁村、北郭村、东翟村、周翟西村、周翟东村、聂索荆村、大姚村、聂索邢村、洼里吴村、杨南村、新庄村、聂索村、杨北村、南孟村、南北王村、崔西村、徐坡村、狗皮苏村、齐家口村、茶棚张村、粉刘村、陈于村、小堤村、南郭村、马家口村、关家村、申桥村、大巩家村、大周东村、华李村、桑树王村、李龙吴村、闫霍村、大王庄村、大路村、东路村、王旺庄村、南肖村、南朱村、大翟村、大周西村、崔东村、北肖村、高唐村、杨把式村、苏家集村、后苏村、蔡家村、高王庄村、前王村、董集村、桥北张村、河套邢村、打油冯村相邻。 |
桑树王村 |
桑树王村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南7公里,申崔路东,现有126人,32户,耕地面积303亩,人均2.3亩,现有党员5人,主导产业以小麦、玉米为主,农民人均纯收入在9000元左右。 |
李龙吴村 |
李龙吴村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南3公里,申崔路东,现有559人,132户,耕地面积747亩,人均1.3亩,现有党员25人,主导产业以小麦、玉米为主,农民人均纯收入在8600元左右。 |
闫霍村 |
闫霍村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南4公里,申崔路西,现有426人,103户,耕地面积724亩,人均1.6亩,现有党员12人,主导产业以小麦、玉米为主,农民人均纯收入在8500元左右。 |
大王庄村 |
大王庄村位于李庄镇驻地西南7公里,申崔路西,现有688人,156户,耕地面积1300亩,人均2亩,现有党员28人,主导产业以小麦、玉米为主,农民人均纯收入在8800元左右。 |
大路村 |
大路村位于李庄镇政府驻地西南7公里,申崔路西,现有1160人,280户,耕地面积2200亩,人均1.89亩,现有党员22人,主导产业以小麦、玉米为主,农民人均纯收入在8800元左右。 大路村与王集村、高南二队村、道吴村、西翟村、高北村、西王村、长宋村、陈家村、任家村、刘口村、李庄村、乌家村、南北李村、邢东村、新房村、三里村、曲张村、杨家村、庞家村、盛旺庄村、潘家村、筢子吴村、张佩环村、李庵子村、大刘村、邢西村、西沟刘村、大孟村、大徐村、东李村、闫李店村、张旺庄村、前徐村、俎家村、东牛村、大王东村、大王西村、于架子村、高南一队村、彭庙村、北杜村、湾头孙村、冯马村、道岔李村、周家村、马家村、东王村、东邓村、户王村、李朝阳村、塔子村、归仁村、北郭村、东翟村、周翟西村、周翟东村、聂索荆村、大姚村、聂索邢村、洼里吴村、杨南村、新庄村、聂索村、杨北村、南孟村、南北王村、崔西村、徐坡村、狗皮苏村、齐家口村、茶棚张村、粉刘村、陈于村、小堤村、南郭村、马家口村、关家村、申桥村、大巩家村、大周东村、华李村、郭翰林村、桑树王村、李龙吴村、闫霍村、大王庄村、东路村、王旺庄村、南肖村、南朱村、大翟村、大周西村、崔东村、北肖村、高唐村、杨把式村、苏家集村、后苏村、蔡家村、高王庄村、前王村、董集村、桥北张村、河套邢村、打油冯村相邻。 |
东路村 |
东路村镇政府驻地西南8公里,申崔路西,现有225人,64户,耕地面积378亩,人均1.68亩,现有党员8人,主导产业以小麦、玉米为主,农民人均纯收入在8500元左右。 |
王旺庄村 |
王旺庄位于李庄镇驻地西南5公里,申崔路西,现有89人,16户,耕地面积120亩,人均1.3亩,现有党员3人,主导产业以小麦、玉米为主,农民人均纯收入在8600元左右。 |
南肖村 |
南肖村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南5公里,申崔路西,现有444人,127户,耕地面积760亩,人均1.7亩,现有党员15人,主导产业以小麦、玉米为主,农民人均纯收入在8700元左右。 南肖村与王集村、高南二队村、道吴村、西翟村、高北村、西王村、长宋村、陈家村、任家村、刘口村、李庄村、乌家村、南北李村、邢东村、新房村、三里村、曲张村、杨家村、庞家村、盛旺庄村、潘家村、筢子吴村、张佩环村、李庵子村、大刘村、邢西村、西沟刘村、大孟村、大徐村、东李村、闫李店村、张旺庄村、前徐村、俎家村、东牛村、大王东村、大王西村、于架子村、高南一队村、彭庙村、北杜村、湾头孙村、冯马村、道岔李村、周家村、马家村、东王村、东邓村、户王村、李朝阳村、塔子村、归仁村、北郭村、东翟村、周翟西村、周翟东村、聂索荆村、大姚村、聂索邢村、洼里吴村、杨南村、新庄村、聂索村、杨北村、南孟村、南北王村、崔西村、徐坡村、狗皮苏村、齐家口村、茶棚张村、粉刘村、陈于村、小堤村、南郭村、马家口村、关家村、申桥村、大巩家村、大周东村、华李村、郭翰林村、桑树王村、李龙吴村、闫霍村、大王庄村、大路村、东路村、王旺庄村、南朱村、大翟村、大周西村、崔东村、北肖村、高唐村、杨把式村、苏家集村、后苏村、蔡家村、高王庄村、前王村、董集村、桥北张村、河套邢村、打油冯村相邻。 |
南朱村 |
南朱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南4公里,申崔路东,现有495人,141户,耕地面积693亩,人均1.4亩,现有党员16人,主导产业以小麦、玉米为主,农民人均纯收入在8800元左右。 南朱村与王集村、高南二队村、道吴村、西翟村、高北村、西王村、长宋村、陈家村、任家村、刘口村、李庄村、乌家村、南北李村、邢东村、新房村、三里村、曲张村、杨家村、庞家村、盛旺庄村、潘家村、筢子吴村、张佩环村、李庵子村、大刘村、邢西村、西沟刘村、大孟村、大徐村、东李村、闫李店村、张旺庄村、前徐村、俎家村、东牛村、大王东村、大王西村、于架子村、高南一队村、彭庙村、北杜村、湾头孙村、冯马村、道岔李村、周家村、马家村、东王村、东邓村、户王村、李朝阳村、塔子村、归仁村、北郭村、东翟村、周翟西村、周翟东村、聂索荆村、大姚村、聂索邢村、洼里吴村、杨南村、新庄村、聂索村、杨北村、南孟村、南北王村、崔西村、徐坡村、狗皮苏村、齐家口村、茶棚张村、粉刘村、陈于村、小堤村、南郭村、马家口村、关家村、申桥村、大巩家村、大周东村、华李村、郭翰林村、桑树王村、李龙吴村、闫霍村、大王庄村、大路村、东路村、王旺庄村、南肖村、大翟村、大周西村、崔东村、北肖村、高唐村、杨把式村、苏家集村、后苏村、蔡家村、高王庄村、前王村、董集村、桥北张村、河套邢村、打油冯村相邻。 |
大翟村 |
大翟村位于李庄镇镇政府驻地北2.5公里,徒骇河南岸,隶属聂索办事处。现有人口1240人、310户,耕地1300余亩,主导产业以种植业、个体经营、绳网加工为主。 |
大周西村 |
位于李庄镇政府驻地北4公里处,有人口465人,115户,耕地面积800亩,人均1.5亩,有党员12名,45岁以下党员2名,村民代表10人,主导产业以粮棉为主,农民人均纯收入在7900元左右。村经济发展思路是通过搞规模化种植、发展第三产业等措施,是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2.3万元。 |
崔东村 |
位于李庄镇政府驻地北5公里处,有人口259人,59户,耕地面积390亩,人均1.5亩,有党员9名,45岁以下党员1名,村民代表8人,主导产业以粮棉为主,农民人均纯收入在9000元左右。村经济发展思路是通过搞规模化种植、发展第三产业等措施,是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2.5万元。 |
北肖村 |
位于李庄镇政府驻地北5公里处,有人口388人,93户,耕地面积420亩,人均1.2亩,有党员10名,45岁以下党员1名,村民代表7人,主导产业以粮棉为主,农民人均纯收入在7780元左右。村经济发展思路是通过搞规模化种植、发展第三产业等措施,是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2万元。 |
高唐村 |
位于李庄镇政府驻地北5公里处,有人口350人,135户,耕地面积1540亩,人均2.2亩,有党员17名,45岁以下党员5名,村民代表13人,主导产业以粮棉为主,农民人均纯收入在7500元左右。村经济发展思路是通过搞规模化种植、发展第三产业等措施,是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1.3万元。 |
杨把式村 |
位于李庄镇政府驻地北4公里处,有人口555人,140户,耕地面积1093亩,人均1.96亩,有党员16名,45岁以下党员6名,村民代表20人,主导产业以粮棉为主,农民人均纯收入在9000元左右。村经济发展思路是通过搞规模化种植、发展第三产业等措施,是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1.2万元。 |
苏家集村 |
位于李庄镇政府驻地北4公里处,有人口475人,110户,耕地面积750亩,人均1.57亩,有党员16名,45岁以下党员3名,村民代表16人,主导产业以粮棉为主,农民人均纯收入在8000元左右。村经济发展思路是通过搞规模化种植、发展第三产业等措施,是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1.9万元。 |
后苏村 |
位于李庄镇政府驻地北4公里处,有人口255人,67户,耕地面积350亩,人均1.37亩,有党员5名,45岁以下党员3名,村民代表5人,主导产业以粮棉为主,农民人均纯收入在7400元左右。村经济发展思路是通过搞规模化种植、发展第三产业等措施 |
蔡家村 |
位于李庄镇政府驻地北4公里处,有人口402人,94户,耕地面积710亩,人均1.76亩,有党员20名,45岁以下党员2名,村民代表20人,主导产业以粮棉为主,农民人均纯收入在10000元左右。村经济发展思路是通过搞规模化种植、发展第三产业等措施,是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2.4万元。 |
高王庄村 |
位于李庄镇政府驻地北4公里处,有人口388人,106户,耕地面积820亩,人均2.2亩,有党员14名,45岁以下党员5名,村民代表12人,主导产业以粮棉为主,农民人均纯收入在8800元左右。村经济发展思路是通过搞规模化种植、发展第三产业等措施,是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2.3万元。 |
前王村 |
位于李庄镇政府驻地北4公里处,有人口633人,165户,耕地面积830亩,人均1.30亩,有党员27名,45岁以下党员0名,村民代表120人,主导产业以粮棉为主,农民人均纯收入在7556元左右。村经济发展思路是通过搞规模化种植、发展第三产业等措施,是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3.2万元。 |
董集村 |
位于李庄镇政府驻地北3公里处,有人口746人,205户,耕地面积805亩,人均1.08亩,有党员18名,45岁以下党员3名,村民代表20人,主导产业以粮棉为主,农民人均纯收入在8500元左右。村经济发展思路是通过搞规模化种植、发展第三产业等措施,是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1.8万元。 |
桥北张村 |
位于李庄镇政府驻地北3公里处,有人口604人,156户,耕地面积600亩,人均0.99亩,有党员22名,45岁以下党员7名,村民代表30人,主导产业以粮棉为主,农民人均纯收入在8600元左右。村经济发展思路是通过搞规模化种植、发展第三产业等措施,是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1.3万元。 |
河套邢村 |
河套邢村位于李庄镇镇政府东新兴办事处南1公里,隶属新兴办事处。现有人口558人、137户,耕地230余亩,主导产业以种植业、个体经营、绳网加工为主。 |
打油冯村 |
打油冯位于李庄镇驻地西南7公里,申崔路西,现有167人,48户,耕地面积260亩,人均1.55亩,现有党员6人,主导产业以小麦、玉米为主,农民人均纯收入在8800元左右。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