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村位于关岭自治县关索镇辖区内,隶属关索镇,面积2平方公里,全村包括西龙湾、杉林、小坝、枇杷、沟边、青杠、黄泥堡、卢家寨8个村民组,目前共有285户1186人。共有土地面积达330亩,其中农田面积只有100亩,可耕种的旱地面积为230亩。居住有苗族,布依族、仡佬等民族,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运输等为主。
民族村是典型的农业村寨。主要出产物有玉米、生姜、瓜果等。
--人口总数:1186人 农业人口:1186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2.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30.0亩
--主要民族成分:苗族,布依族,仡佬族等 发展口号:
--所辖村:西龙湾,杉林,小坝,枇杷,沟边,青杠,黄泥堡,卢家寨 生产总值:25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生姜 名特产品:玉米,生姜 办公所在地:西龙湾组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520424100 | 561300 | -- | 查看 民族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振兴社区 |
振兴社区位于关岭县西南方,东面与索岭社区相邻,西面与文化社区相邻。辖区内居住有汉族、苗族、布依族等民族。占在面积约6平方公里,共2390户12335人,流动人口1211人,非农业人口5980人。 社区党支部成立于2004年,2010年有党员45名,社区居委会下设5个居民小组,有居民代表18人。社区辖区内16家机关单位、4所学校、4所医院、1个菜场。辖区街道玉屏路、太平路、世纪路、滨河中路、滨河西路、环城路、关索大道、西关外,交通方便。 社区内新开发银城馨园商住房环境优美。辖区内滨河路主体规划有精品店、中高档餐饮、娱乐,大面积绿化广场等。 居委会办公地址:关索镇太平路151号。欢迎大家参观旅游、参观。 --人口总数:12335人 农业人口:6355人 非农业人口:5980人 --行政区面积:6.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布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5个居民小组 生产总值:20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达尔粑 办公所在地:关索镇太平路151号 |
文化社区 |
文化社区位于关岭县城中心,座落在关索镇太平路以北。东至信用联社(大十字),西至西南水泥厂与地质队相连,滨河西路以南至大十字,北至一中。面临两条城区主干道,占地面积约3平方公里。拥有600余个商铺。经济文化较发达,全社区设有六个中心小组,配备12名小组干部。辖区有居民2701户7681人。社区有青族、布依族、苗族、汉族、黎族、仡佬族、彝族、满族、维吾尔族等10余种民族。本社区系农居混杂居住型社区,社区内驻有党、政、军、金融、宾馆、商贸、厂矿、学校等50余家单位。 文化社区组建以来得到了县、镇和各有关单位部门的大力支持,现建有办公大楼一幢两层砖混结构140平米。设有党建支书办公室、党员活动室等办公设施。为了社区各项工作的顺利落实,社区积极组织,成立社区警务室,有警员3名,专职联防队一支10人,低保巡逻队一支20人,社区红十字会一个,社区志愿者队伍一支,现都正常开展工作,并且每年度都获得省、市、县的表彰和嘉奖。 --人口总数:7681人 农业人口:/人 非农业人口:7681人 --行政区面积:3.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布依族,青族,黎族,仡佬族,彝族,满族,维吾尔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 生产总值:20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豆腐乳 办公所在地:文化社区 |
索岭社区 |
索岭社区位于关岭县城东北部,座落在关索岭、太子角、马家冲方向,青龙山、腊烛山。新开发的滨河路右侧(双号)街面全程为界:上至一中对门,下至塔山公园加油站、包括塔山小区、交通路、新城北路、新华巷、枣园路、海百合路、安居路、党校片区等归属索岭社区所辖范围,占地面积约2平方公里,三条城区主干道贯穿全程,拥有近200家商铺,近60家小手工业加工和小作坊遍布辖区。社区常住居民5925人,1983户,分五个行政组,居住有汉族、黎族、仡佬族、布依族等民族。辖区内驻有电力、金融、电信、交通、学校等30多家单位,是县城政治文化中心之一。2010、2011年成绩突出,连续两年获关索镇综合目标奖二等奖、三等奖。 人民政府2004年12月10日县政府第16次县长办公会研究批准冠名为“索岭社区”,并于2005年元月一日正式挂牌。辖区内建有塔公园一座,关关上古驿道直通灞陵桥,从明朝年间流传至今已闻名海内外的“探花坟”钳于其间,雄伟的太子角上电视塔直入云霄,是人们休闲、娱乐、观光、游玩的好去处。 --人口总数:5925人 农业人口:/人 非农业人口:5925人 --行政区面积:2.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布依族,黎族,仡佬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索岭一,二,三,四,五组 生产总值:20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粑粑,辣椒 办公所在地:索岭社区 |
斗蓬村 |
斗篷村位于关岭自治县西北部7公里处,隶属关索镇,面积1.2平方公里,全村包括斗蓬寨、兴发寨、纳泥寨等3个自然村寨,分5个村民组,目前共有209户815人。共有土地面积达1800亩,其中农田面积只有428亩,可耕种的旱地面积为189亩,人均占有耕地0.76亩,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73亩。现有林地面积310亩,森林覆盖率达17.2%,低于于全省平均水平22个百分点。居住有汉族,苗族,布依族等民族,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运输等为主。 斗蓬村是典型的农业村寨。主要出产物有玉米、生姜、瓜果等。 --人口总数:815人 农业人口:815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1.2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617.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布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斗蓬村一组,二组,三组,四组,五组 生产总值:24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生姜,玉米 办公所在地:斗蓬村一组,二组 |
大水村 |
大水村位于关岭自治县南部4公里处,隶属关索镇,面积1.2平方公里,是布依族工整体居住地。全村包括大小寨、鸡窝田等2个自然村。分5个村民组,目前共有367户1300人。全村耕地面积882亩,其中农田面积737亩,旱地面积为145亩,人均占有耕地0。77亩,高于于于全省平均水平0.73亩。林地面积110亩。居住有汉族、苗族、布依族等民族。 大水村原始祖于江西省太和县豆芽巷四眼井,在明太祖朱元章(1368年)调北征南时期安居在此地,至今613年。大水村现保存有历史碑文,有状元、秀才、文人藏字亭四库一坐,有清道光年间留下的碑文、四校碑、大石条等。 大水村是典型的农业村寨。农业以水稻种植为主,主要出产物是水稻、蔬菜、生姜、水果等农产品。 --人口总数:1300人 农业人口:1300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1.2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882.0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大小寨,鸡窝田 生产总值:23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水稻,蔬菜,生姜等 办公所在地:大水村 |
新生村 |
新生村位于关岭自治县西南部10公里处,隶属关索镇,面积1.5平方公里,全村包括姚家寨、田湾组、新寨、马道子、巴毛寨等5个自然村寨,分5个村民组,目前共有214户888人。全村人口总数为888人,共有土地面积达2.1平方公里,其中农田面积170亩,旱地面积为315亩,人均占有耕地0.54亩,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73亩。林地有300亩,森林覆盖率为13%。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运输等为主。 新生村是典型的农业村寨。农业以水稻种植为主,主要出产物是西红柿、水稻、玉米、蔬菜、生姜等农产品。 --人口总数:888人 农业人口:888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1.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485.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布依族等 发展口号: --所辖村:姚家寨,田湾组,新寨,马道子,巴毛寨 生产总值:28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生姜,西红柿等 办公所在地:新生村 |
民族村 |
民族村位于关岭自治县关索镇辖区内,隶属关索镇,面积2平方公里,全村包括西龙湾、杉林、小坝、枇杷、沟边、青杠、黄泥堡、卢家寨8个村民组,目前共有285户1186人。共有土地面积达330亩,其中农田面积只有100亩,可耕种的旱地面积为230亩。居住有苗族,布依族、仡佬等民族,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运输等为主。 民族村是典型的农业村寨。主要出产物有玉米、生姜、瓜果等。 --人口总数:1186人 农业人口:1186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2.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30.0亩 --主要民族成分:苗族,布依族,仡佬族等 发展口号: --所辖村:西龙湾,杉林,小坝,枇杷,沟边,青杠,黄泥堡,卢家寨 生产总值:25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生姜 名特产品:玉米,生姜 办公所在地:西龙湾组 |
北口村 |
北口村位于关索镇北部8公里处。东连龙潭村,西接许土村,南至新生村,北低墩子村,面积4.3平方公里,全村包括北口、陶家庄等2个自然村寨,分8个村民组。北口村全村总人口1580人,耕地面积1130亩,其中农田面积660亩,旱地面积为470亩,人均占有耕地0.91亩,高于于全省平均水平0.73亩。林地1300亩,森林覆盖率37%,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约3个百分点。居住有汉族,苗族,布依族等民族,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运输等为主。 北口村是典型的农业村寨。主要出产物有水稻、玉米、生姜、瓜果等。 --人口总数:1580人 农业人口:1580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4.3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13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布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北口村一组,二组,三组,四组,五组,六组,七组,八组 生产总值:35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水稻,蔬菜 办公所在地:北口村三组 |
高寨村 |
高寨村位于关岭自治县西北部15公里处,隶属关索镇,面积1.6平方公里,全村包括关门寨、丫口寨、大树脚、电岗口、龚家寨、高寨等6个自然村寨,分9个村民组,目前共有361户1462人。全村人口总数为1462人,共有土地面积达2400平方公里,其中农田面积只有771亩,旱地面积为262亩,人均占有耕地0.71亩,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73亩。无林地。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运输等为主。 高寨村是典型的农业村寨。农业以水稻种植为主,主要出产物是水稻、玉米、蔬菜、生姜等农产品。 高寨村是一个古老而传统的村寨, 风景如画,山青水秀,空气清晰,人们热情好客,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终年潺潺地环绕着村庄。村民平时靠它来灌溉田园,清洗衣物。细细的流泉,小鱼、小虾、小螃蟹在里面自由自在的歌舞。一条小小的木桥,横跨在溪上。弯弯曲曲,延伸向远方。在细水潺潺的小溪边,是绿油油的草地,马儿在那悠闲的细味品尝佳肴美食。 改革开放的春风,使这个农业小村迅速崛起。近年来,高寨村各项社会事业迅速发展,村容村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群众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 --人口总数:1462人 农业人口:1462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1.6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033.0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苗族等 发展口号: --所辖村:关门寨,丫口寨,大树脚,靛岗,龚家寨,高寨 生产总值:28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水稻,玉米 办公所在地:高寨 |
墩子村 |
墩子村位于关岭自治县南部12公里处,隶属关索镇,占地面积为2.3平方公里,全村包括羊角山、菠萝田、墩子、长田、狮子山等5个自然村寨,分5个村民组,目前共有272户925人。居住有汉族、布依族、仡佬族、苗族等民族。 墩子村是典型的农业村寨。农业以水稻种植为主,主要出产物是水稻、蔬菜、生姜、水果等农产品。现蔬菜种植面积为100亩,生姜种植面积为100亩,瓜果种植面积为50亩。2006年全村水稻种植面积344亩,产量为20.6万公斤,人均占有量为223公斤;玉米种植面积为376亩,产量为12.2万公斤。农业总产值为79.1万元。养殖业以猪、牛、马等大牲畜和鸡、鸭、鹅等家禽养殖为主,现饲养牛150头,马30匹,猪350头,家禽有3000羽。 --人口总数:925人 农业人口:925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2.3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5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布依族,仡佬族,苗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羊角山,菠萝田,墩子,长田,狮子山 生产总值:3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生姜、水稻 办公所在地:墩子村 |
大龙潭村 |
大龙潭村位于关岭自治县南部2.5公里,隶属关索镇,东连云头村,西接顶云乡,南至西坪村,北低高坡村,面积4平方公里,全村包括龙潭、沙德、观音洞、贵洞、沙锅弯、西坡地等6个自然村寨,分9个村民组,目前共有371户1586人。居住有汉族、苗族、布依族等民族。 大龙潭村是典型的农业村寨。农业以水稻种植为主,主要出产物是大豆、西红柿、瓜等农产品。1999-2000年度荣获安顺市委、安顺市人民政府授予文明村称号。 --人口总数:1586人 农业人口:1586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4.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622.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布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龙潭,沙德,观音洞,贵洞,沙锅弯 生产总值:24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大豆,西红柿,瓜 办公所在地:大龙潭 |
岭岗村 |
岭岗村位于关岭自治县南部40公里处,隶属关索镇,占地面积为2平方公里,全村包括河口、长岭岗、新寨、后寨、长田、上坝、下寨、大屋机、酸枣树、香樟等10个自然村寨,分5个村民组,目前共有208户851人。共有土地面积达300亩,其中农田面积只有67亩,可耕种的旱地面积为200亩,人均占有耕地0.31亩,明显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73亩。现有林地面积350亩,森林覆盖率达11.7%,低于于全省平均水平28个百分点。居住有汉族,苗族,布依族等民族,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运输等为主。 岭岗村是典型的农业村寨。主要出产物有水稻、玉米、生姜等。 --人口总数:851人 农业人口:851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2.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布依族等 发展口号: --所辖村:河口,长岭岗,新寨,后寨,长田,上坝,下寨,大屋机,酸枣树等 生产总值:3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水稻,玉米,生姜等 办公所在地:岭岗村河口 |
龙潭村 |
龙潭村位于关岭自治县西南区6公里处,隶属关索镇,全村包括小新绍、白岩脚、龙潭、鸡场坪等4个自然村寨,分7个村民组,目前共有409户1658人。全村人口总数为1658人,共有土地面积达3平方公里,其中农田面积为739亩,旱地面积为960亩,人均占有耕地1.01亩,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73亩。林地有2965亩,水面有134.9亩。森林覆盖率为65.9%,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4个百分点。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运输等为主。 龙潭村是典型的农业村寨。农业以种植蔬菜为主,主要出产物是西红柿、姜、蔬菜、辣椒等农产品。 --人口总数:1658人 农业人口:1658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3.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699.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等 发展口号: --所辖村:小兴绍,白岩脚,龙潭,鸡场坪 生产总值:28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西红柿,辣椒等 办公所在地:关索镇龙潭村 |
许土村 |
许土村位于关岭自治县南部13公里处,隶属关索镇,面积4平方公里,全村包括上许土、下许土、寿田、田坪、牛场、干田坡、桌子田、木架、滚豆田等9个自然村寨,分10个村民组,目前共有582户2289人。共有土地面积达4.5平方公里,其中农田面积666亩,旱地面积为1107亩,人均占有耕地0.77亩,高于于全省平均水平0.73亩。林地有301亩,森林覆盖率为4.5%。居住有汉族、苗族、黎族、仡佬等民族,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运输等为主。 许土村是典型的农业村寨。农业以水稻种植为主,主要出产物是水稻、蔬菜、生姜、水果等农产品。养殖业以猪、牛、马等大牲畜和鸡、鸭、鹅等家禽养殖为主。 --人口总数:2289人 农业人口:2289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4.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773.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黎族,仡佬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上许土,下许土,寿田,田坪,牛场,干田坡,桌子田,木架,滚豆 生产总值:25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水稻,蔬菜 办公所在地:许土村 |
落叶村 |
落叶村位于关岭自治县西南部8公里处,隶属关索镇,面积2.1平方公里,全村包括小寨、大寨、平寨、凉水井等4个自然村寨,分6个村民组,目前共有424户1653人。农田面积810亩,旱地面积为828亩,人均占有耕地0.99亩,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73亩。林地有500亩,森林覆盖率为15.8%。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运输等为主。 落叶村是典型的农业村寨。农业以水稻种植为主,主要出产物是水稻、玉米、蔬菜、生姜等农产品。 --人口总数:1653人 农业人口:1653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2.1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638.0亩 --主要民族成分:苗族,布依族等 发展口号: --所辖村:小寨,大寨,平寨,凉水井 生产总值:26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水稻,玉米 办公所在地:落叶村 |
兴发村 |
兴发村位于关岭自治县南部1公里处,隶属关索镇,面积3平方公里,全村包括上伍家庄、兴发寨、弯腰树等3个自然村寨,分6个村民组,目前共有310户,1190人。全村共有耕地面积达1080亩,其中农田面积720亩,旱地面积为360亩,人均占有耕地0.9亩,高于于全省平均水平0.73亩。林地有460亩,森林覆盖率为10.2%。居住有汉族,苗族,布依族等民族,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运输等为主。 兴发村是典型的农业村寨。主要出产物有玉米、生姜、瓜果等。 --人口总数:1190人 农业人口:1190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3.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08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布依族等 发展口号: --所辖村:伍家庄一组,新华寨二,三,四,五组,大坪弯腰树六组 生产总值:3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姜 办公所在地:伍家庄组 |
大兴村 |
大兴村位于关岭自治县西部14公里处,隶属关索镇,面积1.5平方公里,全村包括大兴、小兴、岩头寨等3个自然村寨,分3个村民组,目前共有205户825人。共有土地面积达3平方公里,其中农田面积只有252亩,可耕种的旱地面积为360亩,人均占有耕地0.74亩。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运输等为主。 大兴村是典型的农业村寨。农业以种植蔬菜为主,主要出产物是西红柿、茄子、姜、蔬菜、辣椒等农产品。 --人口总数:825人 农业人口:825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1.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612.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布依族等 发展口号: --所辖村:大兴,小兴,岩头寨 生产总值:24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西红柿,生姜等 办公所在地:大兴 |
小水村 |
小水村位于关索镇西北面,距关岭县城8公里,辖4个自然村寨,5个村民小组,杉树林组、小水上组、小水下组、羊场坝组、长冲组。耕地面积365亩,其中水田158亩,地207亩。全村214户,890人,是一个布依、汉族居住的村寨,称为布依风情之乡,有得天独厚的水资源,主要以种植为主,养殖其它为辅。 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由于土地酸碱浓度较低,宜种植水稻、玉米、生姜、花生、蔬菜等。种的玉米大多数都是养牛、猪,院内养鸡、鸭、鹅等,提高了生活水平,满足市场需求,为村民增加收入。 2006年以来,我村的各项工作在党委、政府领导的指导和支持,授到县委、县政府评为“五好”基层党组、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关索镇党委、政府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计生工作授到镇党委、政府评为先进集体、社会汉字综合治理荣誉称号,近几年计生工作都得到一、二、三等奖。 --人口总数:890人 农业人口:890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3.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65.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布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杉树林组,小水上组,小水下组,羊场坝组,长冲组 生产总值:2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玉米,生姜,花生 办公所在地:小水村 |
大桥村 |
大桥村位于关岭自治县西北部10公里处,隶属关索镇,面积1.5平方公里,全村包括青岗岭、纳令田、窝子寨等3个自然村寨,分5个村民组,目前共有260户1418人。共有土地面积达7.4平方公里,其中农田面积只有621亩,旱地面积为187亩,人均占有耕地0.57亩,约等于全省平均水平0.73亩。居住有布依族,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运输等为主。 大桥村是典型的农业村寨。农业以水稻种植为主,主要出产物是水稻、蔬菜、生姜、水果等农产品。养殖业以猪、牛、马等大牲畜和鸡、鸭、鹅等家禽养殖为主,现饲养牛150头,猪200头,家禽有300羽。 --人口总数:1418人 农业人口:1416人 非农业人口:2人 --行政区面积:7.4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808.0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青岗岭、纳令田、窝子寨 生产总值:3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养殖业、运输 名特产品:玉米、水稻、蔬菜 办公所在地:大桥 |
板王村 |
板王村位于关岭自治县北部5公里处,隶属关索镇,东连墩子村,西接永宁镇东方红村,南至许土村,北低永宁镇东方红村,面积2.5平方公里,全村包括板王、干田坡、河坝、黄泥堡、偏岩等5个自然村寨,分5个村民组,目前共有220户838人。其中农田面积只有210亩,可耕种的旱地面积为170亩,人均占有耕地0.45亩,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73亩。现有林地面积250亩,森林覆盖率达6.7%。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运输等为主。 板王村是典型的农业村寨。农业以水稻种植为主,主要出产物是水稻、蔬菜、生姜、水果等农产品。 --人口总数:838人 农业人口:838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2.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8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布依族,苗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板王,干田坡,河坝,黄泥堡,偏岩 生产总值:28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水稻,蔬菜 名特产品:蔬菜 办公所在地:板王 |
西坪村 |
西坪村位于关岭自治县关索镇政府的西南面,东面与菠萝沟村接壤,西面与本镇的摆布村连接,北面与本镇的大龙潭村相连,南面与本镇兴发村相接,距关索镇政府约3公里,全村有6个自然村寨7个村民小组,512户,1869人,全村耕地面积1107亩,其中田227亩,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运输业等为主。 西坪村主要以种养殖为主,主产早熟蔬菜、生姜、水果为主要经济来源,多年被上级部门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五好基层党组织、抗旱救灾先进单位等荣誉。 --人口总数:1869人 农业人口:1869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3.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107.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黎族,布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西坪坡,打堆石,小凹,水淹坝,王井,独山 生产总值:2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水稻、蔬菜 办公所在地:西坪村 |
摆布村 |
摆布村位于关岭自治县西部(北部、南部、东部),隶属关索镇,东连高坡村,西接顶云乡,南至顶云乡,北低小水村,面积3平方公里,全村包括大鲁灰、岩头、下二关寨等3个自然村寨,分6个村民组,目前共有299户1138人。农田面积只有197亩,可耕种的旱地面积为422亩,人均占有耕地0.54亩。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运输等为主。 摆布村是典型的农业村寨。农业以水稻种植为主,主要出产物是西红柿、水稻、玉米、蔬菜、生姜等农产品。 --人口总数:1138人 农业人口:1138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3.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619.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布依族,黎等 发展口号: --所辖村:大鲁灰,岩头,下二关寨 生产总值:256.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水稻,蔬菜 办公所在地:摆布 |
菠萝沟村 |
菠萝沟村位于关岭自治县东部15公里处,隶属关索镇,全村包括大粪箕寨、小山堡、菠萝沟、林场等4个自然村寨,分5个村民组,目前共有229户923人。共有土地面积达2平方公里,其中农田面积200亩,旱地面积为112亩,人均占有耕地0.34亩,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73亩。林地66亩,森林覆盖率2.2%。居住有汉族,苗族,黎,布依族等民族,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运输等为主。 菠萝沟村是典型的农业村寨。主要出产物有早熟蔬菜等。 --人口总数:923人 农业人口:923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1.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12.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黎,布依族等 发展口号: --所辖村: 生产总值:3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早熟蔬菜 办公所在地:菠萝沟村 |
云头村 |
云头村位于关岭自治县城内西南部,隶属关索镇,面积1.8平方公里,全村包括大岩、云头等2个自然村寨,分4个村民组,目前共有276户,1077人。土地面积达0.89平方公里,其中农田面积231亩,旱地面积为168亩,人均占有耕地0.37亩,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73亩。林地151亩,森林覆盖率5.6%。居住有汉族,苗族,布依族等民族。2009年荣获关岭自治县授予“五好基层党组织”、“文明村寨”荣誉称号。 --人口总数:1077人 农业人口:1077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1.8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99.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布依族等 发展口号: --所辖村:云头村一组,二组,三组,四组 生产总值:24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生姜 办公所在地:云头村 |
关脚村 |
关脚村位于关索镇内,面积2.5平方公里,全村有2个自然村组。2006年末全村总户数174户,总人口686人,其中:男339人,女347人,初中以上文化程度321人,劳动力人口297人,目前外出打工人数45人。全村耕地面积152亩,其中农田面积50亩,旱地面积为102亩,人均占有耕地0.64亩,低于于于全省平均水平0.73亩。林地1200亩,森林覆盖率32%,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约7个百分点。居住有汉族,黎,布依族等民族,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运输等为主。 关脚村是典型的农业村寨。主要出产物有生姜、瓜果等。 --人口总数:686人 农业人口:210人 非农业人口:476人 --行政区面积:2.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52.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黎,布依族等 发展口号: --所辖村:关脚村一组,二组 生产总值:3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生姜,瓜果 办公所在地:关脚村 |
城内村 |
城内村位于关岭自治县县城内西南面,隶属关索镇,面积2平方公里,全村包括城内、大坡等2个自然村寨,分6个村民组,目前共有183户,697人。共有耕地面积为482亩,其中农田面积只有323亩,可耕种的旱地面积为159亩,人均占有耕地0.69亩,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73亩。现有林地面积650亩,森林覆盖率达21.7%,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8个百分点。居住有汉族,黎,布依族等民族,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运输等为主。 城内村是典型的农业村寨。主要出产物有生姜、瓜果等。 --人口总数:697人 农业人口:243人 非农业人口:454人 --行政区面积:2.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482.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黎,布依族等 发展口号: --所辖村:城内村一组,二组,三组,四组,五组,六组 生产总值:32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蔬菜 办公所在地:城内村 |
大地庄村 |
大地庄村位于关岭自治县西部北部,隶属关索镇,面积1平方公里,全村包括大地庄1个自然村寨,分2个村民组,目前共有133户528人。共有土地面积达1500亩,其中农田面积只有219亩,可耕种的旱地面积为95亩,人均占有耕地0.59亩,明显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73亩。现有林地面积300亩,森林覆盖率达20%,低于于全省平均水平19个百分点。居住有汉族,黎等民族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运输等为主。 大地庄村是典型的农业村寨。主要出产物有蔬菜等。 --人口总数:528人 农业人口:324人 非农业人口:204人 --行政区面积:1.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14.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黎等 发展口号: --所辖村:大地庄村一组,大地庄村二组 生产总值:3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蔬菜 办公所在地:大地庄村 |
高坡村 |
高坡村位于关岭自治县西北部5公里处,隶属关索镇,东连本镇,西接大兴村,南至顶云乡(石板村),北低大水村,全村包括田家寨、上高坡、下高坡、平田、新云、小鲁灰、大鲁灰等7个自然村寨,分10个村民组。目前共有379户1685人。农业人口1050人,非农人口635人。居住有汉族、黎族、苗族、布依族等民族。共有土地面积达3.6平方公里,其中农田面积只有573.5亩,旱地面积为350亩,人均占有耕地0.55亩。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运输等为主。 高坡村是典型的农业村寨。农业以水稻种植为主,主要出产物是水稻、蔬菜、水果等农产品。2006-2007年获关索镇文明平安村寨;2007年获关索镇先进基层党组织;2008年获关索镇“五好基层党组织”。 --人口总数:1685人 农业人口:1050人 非农业人口:635人 --行政区面积:3.6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5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黎族、苗族、布依族 发展口号:以发展促经济 --所辖村:田家寨、上高坡、下高坡、平田、新云、小鲁灰、大鲁灰 生产总值:31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养殖业、旅游业 名特产品:水稻、蔬菜 办公所在地:高坡 |
场坝村 |
场坝村位于关岭自治县县城内东南面,隶属关索镇,面积2平方公里,全村只有场坝村1个自然村寨,分7个村民组,目前共有298户1118人。共有耕地面积为513亩,其中农田面积只有338亩,可耕种的旱地面积为175亩,人均占有耕地0.45亩,明显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73亩。现有林地面积300亩,森林覆盖率达1.25%,低于于全省平均水平38个百分点。居住有汉族,苗族,布依族等民族,主要以种植业、养殖业、运输等为主。 场坝村是典型的农业村寨。主要出产物有水稻、玉米、生姜等。 --人口总数:1118人 农业人口:1118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2.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513.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布依族等 发展口号: --所辖村:场坝村一组,二组,三组,四组,五组,六组 生产总值:3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水稻,玉米 办公所在地:场坝村一组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