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贵州省 >>安顺 >> 关岭县 >> 永宁镇 >> 二村村

二村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二村村谷歌卫星地图)


二村村简介

  二村位于关岭自治县西南部,隶属于永宁镇,辖区面积2.6平方公里。全村包括水关一、二组、大街、学工、场坝、沙子、教场坝一、二组,分为8个村民小组。
  二村地处永宁镇高寒地带,地势较高,地貌以山地类型为主,平均海拔1395米,土壤黄壤土和沙壤土为主,年平均气温12-16℃,年均降水量1300毫米,无霜期250天以上。25度以上的坡耕地122.1亩。
  二村全村耕地面积498亩,其中稻田面积91亩(因镇胜高速公路修建和永宁中学修建全部征用),现有林地面积1727.1亩,森林覆盖率达53.91%。镇胜高速路入境内。
  全村总户数198户,总人口947人,其中:男466人,女481人,少数民族人294人,占总人口的31.04%,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人365人,劳动力人口325人,外出务工人200人,现在贫困人口438人。
  
  --人口总数:947人 农业人口:947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2.6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498.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布依,黎等民族 发展口号:全党动员 全民参与 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
  --所辖村:场坝,上水关,下水关,学工,教一,教二,大街,沙子坝 生产总值:3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 名特产品:“永宁油豆豉”,“永宁豆腐” 办公所在地:永宁镇二村沙子坝组
  --自然条件:年平均气温12-16℃,年均降水量1300毫米,无霜期250天以上。 资源:无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520424102 561300 -- 查看 二村村谷歌卫星地图

二村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二村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宁镇社区

  宁镇居委会位于永宁镇城镇中心,座落在政府所在地以东。东至三岔路,西至教场坝相连,南至新街,北至永宁小学。面临两条城区主干道,占地面积约2.5平方公里。拥有200余个商铺。经济文化较发达,辖区有居民683户2490人。居委有布依族、苗族、汉族、黎族、仡佬族、彝族、满族等10余种民族。本居委系农居混杂居住型,居委会内驻有党、政、金融、商贸、工厂、学校等10余家单位。   宁镇居委会组建以来得到了县、镇和各有关单位部门的大力支持,现建有办公大楼一幢砖混结构100平米。设有党建支书办公室、党员活动室等办公设施。为了居委各项工作的顺利落实,居委积极组织,成立居委老年大学,有老年协会会员20余人,为居委会的整脏治乱工作无私奉献,现正常开展工作,并且每年度都获得省、市、县的表彰和嘉奖。      --人口总数:2490人 农业人口:/人 非农业人口:2490人   --行政区面积:2.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布依,黎等民族 发展口号:统筹城乡发展 促进社会和谐   --所辖村: 生产总值:3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水晶加工 名特产品:“永宁油豆豉”,“永宁豆腐” 办公所在地:居委会   

康寨村

  康寨村位于关岭自治县西南部,隶属于永宁镇,辖区面积10.3平方公里。全村有上山、下山、樊家寨、坪子(石丫)、二坪、木兴、新发、大坪、西关坡、杨柳井共10个自然村寨,分为13个村民小组 。   康寨村地处高寒地带,地势较高 ,属深山区,现在林地2803亩,村内平均海拔1585米,土壤以灰泡土、大土泥、黄沙土为主,年平均气温13℃左右。   康寨村全村耕地面积2005亩,其中稻田面积达124亩。目前可开发林地面积1496亩,森林覆盖率达27.4%。永花路横穿境内。   全村总户数572户,总人2412人,其中:男1261人,女1151人,少数民族1397人,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人556人,劳动力人口1064人,外出务工人531人。目前全村还有贫困人口662人。      --人口总数:2412人 农业人口:2412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10.3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005.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布依,黎等民族 发展口号:大家一条心 建设新农村   --所辖村:上山、下山、樊家寨、坪子(石丫)、二坪、木兴、新发、大坪 生产总值:25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 名特产品:核桃 办公所在地:康寨村上山组   --自然条件:年平均气温13℃左右。 资源:森林资源丰富   

东方红村

  东方红村位于关岭自治县西南部,隶属于永宁镇,辖区面积4.1平方公里。全村包括泥巴庆、大寨、屯脚、新寨共4个自然村寨,分6个村民小组 。   东方红村地处我镇温凉地带,地势缓坡,地貌以山地类型为主,村内平均海拔1210米,土壤以黄壤土和大泥土为主,年平均气温10-15℃ 年均降水量1240毫米,无霜期285天以上。   全村耕地面积799亩,其中稻田面积307亩,现有林地面积557.85亩,大于25度的坡耕地49.2亩。荒山草坡面积1090余亩,森林覆盖率达29%。镇胜高速公路穿境内过,农田基础设施,有效灌溉沟渠老化2条(尾纳至屯脚2公里,宽2米,高2米。两条并排总长4公里双面沟,全村小水窖15口(12立方米/口)。   全村总户数206户,总人829人,其中:男436人,女393人,少数民族人464人,占总人口的55.9%,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人296人,劳动力人口505人,外出务工人320人。目前还有贫困人口303人。属新阶段扶贫开发二类村。   东方红村没有工业,仅有小手工业零星分布,不成规模,没有服务业,经济结构单一,是典型的农业村。      --人口总数:829人 农业人口:829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4.1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799.0亩   --主要民族成分:黎族,布依族 发展口号:搞好村庄规划 改善农村面貌   --所辖村:泥巴庆、大寨、屯脚、新寨 生产总值:11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 名特产品:马铃薯 办公所在地:新寨   --自然条件:年平均气温10-15℃ 年均降水量1240毫米,无霜期285天以上   

中哨村

  中哨村位于关岭自治县西南部,隶属于永宁镇,辖区面积5平方公里。全村包括中哨、燕窝、小寨、嘎嘎、蚂蟥、回龙组、新村,共7个自然村寨,分为6个村民小组。   中哨村地处永宁镇低热河谷地带,地势较低,地貌以山地类型为主村内平均海拔1115米,土壤以沙土和黄沙泥土等为主,年平均气温10-16℃,年均降水量1280毫米,无霜期285天以左右。   全村耕地面积973亩,其中稻田面积162亩,大于25度的坡耕地405.5亩,现有林地面积3868.65亩,森林覆盖率达86.35%。交通较为方便,排洪、灌溉沟渠5条,总长3.5千米。   全村总户数243户,总人1097人,其中:男588人,女509人,少数民族962人,占总人口的87.69%,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人198人,高中以上仅14人,劳动力人口500人,外出务工人223人。目前有贫困人口246人。   中哨村没有工业、服务业,经济结构单一,是典型的农业村寨。农业以种植水稻、玉米为主,主要出产物是水稻、玉米、小麦等农产品。      --人口总数:1097人 农业人口:1097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5.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973.0亩   --主要民族成分:黎族,布依族 发展口号:增加农民收入 改善农村面貌   --所辖村:中哨、燕窝、小寨、嘎嘎、蚂蟥、回龙组、新村 生产总值:18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养殖业 名特产品:杉树 办公所在地:移民新村   --自然条件:年平均气温10-16℃,年均降水量1280毫米,无霜期285天以左右   

沙锅村

  沙锅村位于关岭自治县西南部,隶属于永宁镇,辖区面积4.2平方公里。全村包括4组,共1个自然村寨,分为4个村民小组。   沙锅村地处高寒地带,地势较高,地貌以山地类型为主,平均海拔1628米,土壤以灰包土、大土泥和沙壤土为主,年平均气温12℃,年降水量1310毫米,无霜期250天以上。   全村耕地面积810亩,其中9亩稻田因水源不足而旱作,现有林地面积319.35亩,森林覆盖率30%,25度≥的坡耕地80.1亩。永花公路穿境内,需要改造治理的灌溉沟渠目前还有5条,总长7000米。   全村总户数168户,总人口723人,其中:男377人,女346人,少数民族有黎族、布依族、苗族等,总人数为697人,占总人口的96.4%,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人210人,高中的仅有11人,劳动力人口300人,外出务工人180人,尚有贫困人口233人。   村内没有工业,没有农业服务业,小商品为个体零售,仅是为了方便群众,经济结构单一,属二类扶贫项目村,是典型的农业村。农业以种植玉米为主,主要种植业产品为水稻、玉米、小麦、洋芋、蔬菜等农产品。   全村现有小学1所,占地面积2531多平方米,建筑面积672平方米,教室7个,教师6人,在校学生共250人。      --人口总数:723人 农业人口:723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4.2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810.0亩   --主要民族成分:黎族,布依族,苗族 发展口号:全党动员 全民参与 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   --所辖村:一组,二组,三组,四组 生产总值:15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 名特产品:马铃薯 办公所在地:沙锅村二组   --自然条件:年平均气温12℃,年降水量1310毫米,无霜期250天以上   

麻布村

  麻布村位于关岭自治县西南部,隶属于永宁镇,辖区面积4.8平方公里。全村包括9组,共3个自然村寨(麻布寨、猫屯、小落坑),分为9个村民小组。   麻布村地处高寒地带,地势较高,地貌以山地地貌类型为主,平均海拔1655米,土壤以灰包土和黄沙土为主,年平均气温12℃,年降水量1300毫米,无霜期255天以上。   全村耕地面积930亩,其中稻田10亩。现有林地面积1812.9亩,大于25度的坡耕地92亩。森林覆盖率达41%。   全村总户数242户,总人824人,其中:男431人,女393人,民族有汉族、布依族、黎族,少数民族646人,占总人口的74.02%以上,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人173人,劳动力人口502人,外出务工人267人。      --人口总数:824人 农业人口:824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4.8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93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布依,黎等民族 发展口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社会的事业   --所辖村:一组,二组,小落坑一组,小落坑二组,小落坑三组,小落坑四组 生产总值:15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养殖业 名特产品:核桃 办公所在地:麻布村猫一组   --自然条件:年平均气温12℃,年降水量1300毫米,无霜期255天以上。 资源:森林资源丰富   

萝卜村

  萝卜村位于关岭自治县西南部,隶属于永宁镇,辖区面积3.1平方公里。全村包括5组,共3个自然村寨,分为5个村民小组。   萝卜村地处高寒地带,地势较高,地貌以山地类型为主,现在林地745.5亩。平均海拔1585米,土壤以大泥土为主,年平均气温13℃ 年降水量1250毫米,无霜期270天以上。   全村耕地面积600亩,其中稻田面积10亩,25。≥的坡耕地59亩,森林覆盖率达7.61%。   全村总户数141户,总人577人,其中:男320人,女257人,少数民族人511人,占总人口的8.5%,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人144人,劳动力人口350人,外出务工人250人,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有25人。      --人口总数:577人 农业人口:577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3.1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6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布依,黎等民族 发展口号:全党动员 全民参与 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   --所辖村:粪箕寨,大坡,一组,二组,三组 生产总值:1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养殖业 名特产品:核桃 办公所在地:萝卜村粪箕寨组   --自然条件:年平均气温13℃ 年降水量1250毫米,无霜期270天以上。 资源:森林资源丰富   

五指山村

  五指山村位于关岭自治县西南部,隶属于永宁镇,辖区面积2.9平方公里。全村总户数293户,总人1189人,包括丰箱岭、大水井、小水井、杨家寨、后头坡、鄢家寨、蒋家寨、弯子组,共8个自然村寨,分为8个村民小组.全村耕地面积569亩,其中稻田面积332亩,大于25度的坡耕地23.7亩,现有林地面积1117.5亩,森林覆盖率达29.27%,距永岗公路4.5公里。村没有工业,没有服务业,经济结构单一,是典型的农业村寨。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主要出产物是水稻、玉米、小麦等农产品。      --人口总数:1189人 农业人口:1189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2.9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569.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布依,黎等民族 发展口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社会的事业   --所辖村:后头坡,鄢家寨,小水井,杨家寨,弯子,蒋家寨,丰箱岭,大水井 生产总值:18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养殖业 名特产品:杉木 办公所在地:五指山村蒋家寨   --自然条件:年平均气温12-16℃,年均降水量1300毫米,无霜期250天以上。 资源:森林资源丰富   

张家坝村

  张家坝村位于关岭自治县西南部,隶属于永宁镇,辖区面积1.8平方公里。全村总户数238户,总人828人,包括冲子、张家坝、宋家庄共3个自然村寨,分为4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358亩,其中稻田面积达19亩,现有林地面积375.9亩,250≥的坡耕地33.9亩,森林覆盖率达29%,距320国道线1公里,灌溉沟渠1条(杨家河沟)总长500米。张家坝村距永宁镇政府所在地2.7公里,距县城24.7公里,距320国道1公里,镇胜高速公路横穿境,通往外部市场短,有利于与周边城镇进行物质、资金、技术、信息等资源交流,形成广阔的市场空间。      --人口总数:828人 农业人口:828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1.8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58.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布依,黎等民族 发展口号:全党动员 全民参与 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   --所辖村:宋家庄,冲子,二组,三组 生产总值:13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养殖业 名特产品:脱毒马铃薯 办公所在地:张家坝村二组   --自然条件:年平均气温12-16℃,年均降水量1300毫米,无霜期250天以上。 资源:大理石   

安庄村

  安庄村位于关岭县西南部,辖区面积3.7平方公里,全村安龙铺、东瓜林、安庄哨共3个自然村寨,分为3个村民小组,全村耕地面积725亩,稻田面积265亩,林地741亩,森林覆盖率达35%,全村总户数185户,总人口703人,其中男371人,女332人,少数民族448人,占总人口的63.7%。初中以上文化程度228人,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15人,劳动人口420人,外出务工人员221人。属二类扶贫开发村。      --人口总数:703人 农业人口:703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3.7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725.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布依,黎等民族 发展口号:生产发展 生活宽裕 乡风文明 村容整洁 管理民主   --所辖村:安龙铺,东瓜林,安庄哨 生产总值:13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养殖业 名特产品:杉木 办公所在地:安庄村东瓜林组   --自然条件:年平均气温12-16℃,年均降水量1300毫米,无霜期250天以上。 资源:森林资源丰富   

养马村

  养马村位于关岭自治县西南部,隶属于永宁镇,辖区面积2.8平方公里。全村包括塔山、后寨、养马,新村共4个自然村寨,分为7个村民小组 。   养马村地地势高低起伏,地貌以山地类型为主,村内平均海拔1400米,土壤以黄壤土和沙壤土等为主,年平均气温8-16℃,年均降水量1300毫米,无霜期260天以左右。   全村耕地面积549亩,其中稻田面积63亩,大于25度的坡耕地48.6亩,现有林地面积1552.2亩,森林覆盖率达32.8%。   全村总户数247户,总人1011人,其中:男563人,女448人,少数民族814人,占总人口的81.56%,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人298人,高中以上仅35人,劳动力人口607人,外出务工人214人。      --人口总数:1011人 农业人口:1011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2.8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549.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布依,黎等民族 发展口号: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 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所辖村:后寨,弯子,塔山,一,二,六,移民 生产总值:2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养殖业 名特产品:核桃 办公所在地:养马村弯子组   --自然条件:年平均气温8-16℃,年均降水量1300毫米,无霜期260天以左右。   

东方村

  东方村位于关岭自治县西南部,隶属于永宁镇,辖区面积4.1平方公里。全村包括泥巴庆、大寨、屯脚、新寨共4个自然村寨,分6个村民小组 。   东方村地处我镇温凉地带,地势缓坡,地貌以山地类型为主,村内平均海拔1210米,土壤以黄壤土和大泥土为主,年平均气温10-15℃ 年均降水量1240毫米,无霜期285天以上。   全村耕地面积799亩,其中稻田面积307亩,现有林地面积557.85亩,大于25度的坡耕地49.2亩。荒山草坡面积1090余亩,森林覆盖率达29%。镇胜高速公路穿境内过,农田基础设施,有效灌溉沟渠老化2条(尾纳至屯脚2公里,宽2米,高2米。两条并排总长4公里双面沟,全村小水窖15口(12立方米/口)。   全村总户数206户,总人829人,其中:男436人,女393人,少数民族人464人,占总人口的55.9%,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人296人,劳动力人口505人,外出务工人320人。目前还有贫困人口303人。属新阶段扶贫开发二类村。   东方红村没有工业,仅有小手工业零星分布,不成规模,没有服务业,经济结构单一,是典型的农业村。      --人口总数:829人 农业人口:829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4.1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799.0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黎族,彝族 发展口号:搞好村庄规划 改善农村面貌   --所辖村:泥巴庆、大寨、屯脚、新寨 生产总值:11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 名特产品:马铃薯 办公所在地:新寨   --自然条件:年平均气温10-15℃ 年均降水量1240毫米,无霜期285天以上   

一村村

  一村位于关岭自治县西南部,隶属于永宁镇,辖区面积2.9平方公里。全村包括后街、倮寨、观音阁、孙家寨、龙滩庆、东瓜山、大水洞共7个自然村寨,分为7个村民小组。   一村地处高寒地带,地势较高,地貌以山地地貌类型为主,村境内平均海拔1395米,土壤以黄壤土和沙壤土为主,年平均气温10-16℃,年降水量1300毫米,无霜期265天以上。   全村耕地面积557亩,其中稻田面积达168亩(因镇胜高速公路修建占田地80余亩),大于25度的坡耕地116.7亩。现有林地面积3947.55亩,森林覆盖率达63.14%。   全村总户数284户,总人口1253人,其中:男623人,女630人,少数民族人878人,占总人口的70%,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人522人,高中以上的仅24人,劳动力人口510人,外出务工人180人。      --人口总数:1253人 农业人口:1253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2.9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557.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布依,黎等民族 发展口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社会的事业   --所辖村:后街、倮寨、观音阁、孙家寨、龙滩庆、东瓜山、大水洞 生产总值:18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养殖业 名特产品:杉木 办公所在地:一村倮寨组   --自然条件:年平均气温10-16℃,年降水量1300毫米,无霜期265天以上。 资源:森林资源丰富   

客田村

  客田村位于关岭自治县西南部,隶属于永宁镇,辖区面积5平方公里。全村包括荒田、客田、大弯冲、弯腰树、田背后、垮岩、核寨共7个自然村寨,分为12个村民小组。   客田村地势、地貌以山地地貌类型为主,平均海拔1285米,土壤以大土泥、黄沙土、灰泡土为主,年平均气温12-16℃ 年降水量1300毫米,无霜期260天以上。大于25度的坡耕地有79.2亩。   全村耕地面积975亩,其中稻田面积达183亩,现有林地面积1220.55亩,森林覆盖率达 41.81%。   2010年末全村总户数338户,总人口1449人,其中:男765人,女684人,少数民族人1399人,占总人口的96.59%,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人336人,劳动力人口877人,外出务工人325人。现有贫困人口427人。   村没有工业,没有服务业,经济结构单一,是典型的农业村寨。农业以种植玉米、洋芋、烟叶为主,主要出产物是玉米、油菜等农产品。      --人口总数:1580人 农业人口:1580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5.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975.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黎族,布依族等民族 发展口号:全党动员 全民参与 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   --所辖村:客一,客二,客三,客四,田背后,垮岩,核一,核二,荒田十二个 生产总值:15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玉米、油菜 名特产品:核桃 办公所在地:客田一组   --自然条件:年平均气温12-16摄氏度 资源:无矿产资源   

团圆村

  团圆村位于关岭自治县西南部,辖区面积8平方公里。全村包括胡家洼、黑泥洼、屯脚、余家寨、陈家寨、梅纳地、朗家坟、玉碗井、长箐共9个自然村寨,分为9个村民小组。   团圆村地处永宁镇较低海拨地带,地势较为平坦,地貌以山地地貌类型为主,境内平均海拔1200米,土壤以大泥土,黄泥土、和沙壤土为主。   全村耕地面积1555亩,其中稻田面积达232亩,现有林地面积1936亩。320国道线横穿境内。   全村总户数314户,总人口1168人,其中:男611人,女557人,少数民族人722人,初中文化程度人403人,高中以上的有41人,劳动力人口563人,外出务工人255人。目前有贫困人口346人。      --人口总数:1168人 农业人口:1168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8.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555.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布依,黎等民族 发展口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社会的事业   --所辖村:胡家洼、黑泥洼、屯脚、余家寨、陈家寨、梅纳地、朗家坟、玉碗井 生产总值:16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养殖业 名特产品:竹荪 办公所在地:团元村余家寨组   --自然条件:年平均气温8-16℃,年均降水量1300毫米,无霜期260天以左右。 资源:森林资源丰富   

白岩村

  白岩村位于关岭自治县西南部,隶属于永宁镇,辖区面积2.5平方公里。全村包括白岩、新寨、里头上、下寨、梭竹,共4个自然村寨,分为5个村民小组。   白岩村地处永宁镇较高海拨地带,地势高低起伏,地貌以山地类型为主,村内平均海拔1380米,土壤以大泥土、大眼泥等为主,年平均气温8-16℃,年均降水量1300毫米,无霜期260天以左右。   全村耕地面积484亩,其中稻田面积21亩,大于25度的坡耕地46.3公顷,现有林地面积701.7亩,森林覆盖率达12.67%。   全村总户数247户,总人1058人,其中:男563人,女495人,少数民族798人,占总人口的75.4%,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人165人,高中以上仅27人,劳动力人口525人,外出务工人275人。      --人口总数:1058人 农业人口:1058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2.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484.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布依,黎等民族 发展口号:全党动员 全民参与 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   --所辖村:白岩、新寨、里头上、下寨、梭竹 生产总值:16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养殖业 名特产品:核桃 办公所在地:白岩村白岩组   --自然条件:年平均气温8-16℃,年均降水量1300毫米,无霜期260天以左右。 资源:大理石   

紫山村

  紫山村位于关岭自治县西南部,隶属于永宁镇,辖区面积4.2平方公里。全村总户数342户,总人1465人,包括卫家坪、桃子园、竹麻山、吴家寨、沙子沟、青菜沟,共7个自然村寨,分为6个村民小组 。紫山村地处永宁镇低热河谷地带,地势较低,地貌以山地类型为主,村内平均海拔1270米,土壤以沙页岩土、黄沙泥土等为主,煤矿蓄存量较为丰富。年平均气温14℃,年均降水量1280毫米,无霜期280天以左右。全村耕地面积816亩,其中稻田面积345亩,大于25度的坡耕地235.5亩,现有林地面积4796.1亩,森林覆盖率达74.82%。   --人口总数:1465人 农业人口:1465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4.2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816.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布依,黎等民族 发展口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社会的事业   --所辖村:卫家坪、桃子园、竹麻山、吴家寨、沙子沟、青菜沟 生产总值:21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养殖业 名特产品:杉木 办公所在地:紫山村吴家寨组   --自然条件:年平均气温14℃,年均降水量1280毫米,无霜期280天以左右。 资源:煤矿,杉树资源丰富   

围墙村

  围墙村位于关岭自治县西南部,隶属于永宁镇,辖区面积4.5平方公里。全村包括围墙、洞背后、小庆、二关、包包、跑马、田坝、坝上,共8个自然村寨,分为9个村民小组,属新阶段扶贫开发三类村。   围墙村地处高寒地带,地势较缓坡,地貌以山地类型为主,海拔1400米,土壤以大泥土、黄泥土为主,年平均气温12-14℃,年降水量1320毫米,无霜期280天以上。   全村耕地面积873亩,其中稻田面积达132亩,现有林地面积213.9亩,大于25度的坡耕地74.1亩,森林覆盖率达46.47%。   全村总户数344户,总人1391人,其中:男752人,女639人,少数民族人1374人,占总人口的98.%,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人266人,劳动力人口489人,外出务工人225人。全村现有贫困人口746人。      --人口总数:1391人 农业人口:1391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4.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873.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黎族,布依族等民族 发展口号:坚持多予少取放活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所辖村:洞一,洞二,坝上,包包,小庆,跑马,田坝,围墙,二关 生产总值:18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养殖业 名特产品:西红柿 办公所在地:围墙村围墙组   --自然条件:年平均气温12-14℃,年降水量1320毫米,无霜期280天以上。 资源:无矿产资源   

三村村

  三村位于关岭自治县永宁镇城区路段,隶属于永宁镇,辖区面积2平方公里。全村包括永兴路一组、新农路二组,城区路三组。   三村地处永宁镇城郊,地势较为平坦,地貌以山地类型为主,平均海拔1395米,土壤以黄沙壤土和沙土为主,年平均气温13℃,年均降水量1366毫米,无霜期280天以左右。   全村耕地面积498亩,其中稻田面积91亩,大于25度的坡耕地101.7亩,现有林地面积91.95亩,森林覆盖率达4.19%。   全村总户数161户,总人736人,其中:男375人,女361人,少数民族人186人,占总人口的25.2%,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人83人,高中以上仅29人,劳动力人口324人,外出务工人75人。目前有贫困人口247人。      --人口总数:736人 农业人口:736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2.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498.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黎族,布依族等民族 发展口号: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所辖村:一组,二组,三组 生产总值:15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 名特产品:蔬菜 办公所在地:三村一组   --自然条件:年平均气温13℃,年均降水量1366毫米,无霜期280天以左右。 资源:无矿产资源   

龙潭村

  龙潭村位于关岭自治县西南部,隶属于永宁镇,辖区面积4.9方公里。全村包括在块田、龙潭寨、杨家寨、小龙潭、客地、水淹坝、坡头组,共7个自然村寨,分为9个村民小组。   龙潭村地处高寒地带,地势以山地貌类型为主,平均海拔1385,土壤以大土泥、黄沙泥土为主,年平均气温12-16℃ 年均降水量1285毫米,无霜期275天以上。   全村耕地面积950亩,其中稻田面积达173亩,现有林地面积1891.2亩,森林覆盖率达36.39%。   全村总户数370户,总人1668人,其中:男850人,女818人,少数民族人814人,占总人口的52.48%,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人304人,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有30余人,劳动力人口939人,外出务工人520人。目前全村还有贫困人口515人。      --人口总数:1668人 农业人口:1668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4.9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95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布依,黎等民族 发展口号:村有主导产业 户有致富门路   --所辖村:三块田,龙潭寨,杨家寨,小龙潭,水淹坝,草鞋坡,客地,坡一, 生产总值:18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养殖业 名特产品:西红柿 办公所在地:龙潭村龙潭寨   --自然条件:年平均气温12-16℃ 年均降水量1285毫米,无霜期275天以上。 资源:森林资源丰富   

小河村

  小河村位于关岭自治县西南部,隶属于永宁镇,辖区面积3.6平方公里。全村包括吴贡坡、大沃厂、箱子寨、马达林、上寨、下寨、小河新村一,新村二,共8个自然村寨,分为6个村民小组。   小河村地处永宁镇低热河谷地带,在永宁镇地势较低,在建的镇胜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地貌以山地类型为主,村内平均海拔1265米,土壤以沙页岩土为主、黄沙泥土和小黄泥土等为主,煤矿蓄存量较为丰富。年平均气温14℃,年均降水量1280毫米,无霜期280天以左右。   全村耕地面积700亩,其中稻田面积194亩,大于25度的坡耕地253亩,现有林地面积6015.9亩,森林覆盖率达74.07%。   全村总户数264户,总人1240人,其中:男640人,女600人,少数民族962人,占总人口的87.69%,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人441人,高中以上仅40人,劳动力人口475人,外出务工人210人。目前有贫困人口343人。      --人口总数:1240人 农业人口:1240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3.6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7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布依,黎等民族 发展口号:发展现代农业 增加农民收入   --所辖村:马达林,吴贡坡,大沃厂,箱子寨,上寨,下寨 生产总值:15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养殖业 名特产品:杉木 办公所在地:小河村马达林组   --自然条件:年平均气温14℃,年均降水量1280毫米,无霜期280天以左右。 资源:煤矿、杉木   

尧上村

  尧上村位于关岭自治县西南部,隶属于永宁镇,辖区面积5平方公里。全村包括梁家坝、尧上、旧屋基、长冲共4个自然村寨,分为5个村民小组。   尧上村地处高寒地带,地势较高,地貌以山区类型为主,平均海拔1585米,土壤以灰泡土、黄沙泥土和沙壤土为主,年平均气温9-13℃,年均降水量1315毫米,无霜期255天左右。有荒山草坡1400余亩,可开发利用的有800亩,适宜种草养牛的发展。   全村耕地面积970亩,其中稻田面积60亩,大于25度的坡耕地91亩。现有林地面积1350.3亩,森林覆盖率达55.84%。   全村总户数221户,总人780人,其中:男480人,女300人,少数民族人604人,占总人口的75%,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人211人,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有18人,劳动力人口425人,外出务工人184人。目前还有贫困人口316人。      --人口总数:780人 农业人口:780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5.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97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布依,黎等民族 发展口号: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 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所辖村:长冲,凉家坝,尧一,尧二,旧屋基 生产总值:16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养殖业 名特产品:核桃 办公所在地:尧上村尧一组   --自然条件:年平均气温9-13℃,年均降水量1315毫米,无霜期255天左右。 资源:森林资源丰富   

大坝村

  大坝村位于关岭自治县西南部,隶属于永宁镇,辖区面积4.9平方公里。全村包括9组,共5个自然村寨,分为9个村民小组 。总户数233户,总人1006人。   大坝村地处高寒地带,地势较高 ,属深山区,现在林地2161.5亩,平均海拔1585米,土壤以灰泡土、小黄沙泥土为主,年平均气温13℃,年降水量1320毫米,无霜期265天以上。   大坝村全村耕地面积955亩,其中稻田面积达75亩,25。≥坡耕地88亩。目前可开发林地面积400亩,森林覆盖率达68%。永花路横穿境内,有效灌溉沟渠3条,总长3000米。   全村没有工业,没有服务业,经济结构单一,是典型的农业村寨。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主要出产物是水稻、玉米、小麦等农产品。2011年全村种植水稻75亩,玉米种植800亩,粮食总产量368.3吨。人均占有粮食380公斤。养殖业以黄牛、水牛、马、猪等大牲畜,鸡、鸭等家禽养殖为主,均为家庭传统养殖,规模小,技术水平低。经济作物主要有西红柿,2011年全村种植面积20亩,产量达20万斤。2010年末,村民人均收1650元。村民收入主要来源于种植,养殖,外出打工。      --人口总数:1006人 农业人口:1006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4.9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955.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布依,黎等民族 发展口号:村有主导产业 户有致富门路   --所辖村:猫坪,洼子田一、二,长冲,二坝,二,三,四 生产总值:2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养殖业 名特产品:核桃 办公所在地:大坝村二组   --自然条件:年平均气温13℃,年降水量1320毫米,无霜期265天以上。 资源:森林资源丰富   

二村村

  二村位于关岭自治县西南部,隶属于永宁镇,辖区面积2.6平方公里。全村包括水关一、二组、大街、学工、场坝、沙子、教场坝一、二组,分为8个村民小组。   二村地处永宁镇高寒地带,地势较高,地貌以山地类型为主,平均海拔1395米,土壤黄壤土和沙壤土为主,年平均气温12-16℃,年均降水量1300毫米,无霜期250天以上。25度以上的坡耕地122.1亩。   二村全村耕地面积498亩,其中稻田面积91亩(因镇胜高速公路修建和永宁中学修建全部征用),现有林地面积1727.1亩,森林覆盖率达53.91%。镇胜高速路入境内。   全村总户数198户,总人口947人,其中:男466人,女481人,少数民族人294人,占总人口的31.04%,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人365人,劳动力人口325人,外出务工人200人,现在贫困人口438人。      --人口总数:947人 农业人口:947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2.6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498.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布依,黎等民族 发展口号:全党动员 全民参与 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   --所辖村:场坝,上水关,下水关,学工,教一,教二,大街,沙子坝 生产总值:3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 名特产品:“永宁油豆豉”,“永宁豆腐” 办公所在地:永宁镇二村沙子坝组   --自然条件:年平均气温12-16℃,年均降水量1300毫米,无霜期250天以上。 资源:无   

上坝村

  上坝村位于关岭自治县西南部,隶属于永宁镇,辖区面积2.1平方公里。全村包括4组,共2个自然村寨,分为4个村民小组。   上坝村地处高寒地带,地势较高,地貌以山地地貌类型为主,海拔1300 米,土壤以大泥土、黄沙壤土为主,年平均气温13.5℃ , 年降水量1300毫米,无霜期265天以上。草坡面积1100亩,可开发利用目前有300余亩,有林地面积443.25亩,目前有经果林15亩,零星分布。   全村耕地面积405亩,其中稻田面积达80亩,现有林地面积443.25亩,25。≥的坡耕地36.4亩,森林覆盖率达43.26%。   全村总户数102户,总人412人,其中:男210人,女187人,少数民族人171人,占总人口的40.6%,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人101人,劳动力人口210人,外出务工人64人。      --人口总数:412人 农业人口:412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2.1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405.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布依,黎等民族 发展口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社会的事业   --所辖村:一,二,三,四 生产总值:16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西红柿种植 名特产品:西红柿 办公所在地:上坝村一组   --自然条件:年平均气温13.5℃ , 年降水量1300毫米,无霜期265天以上。 资源:森林资源丰富   


二村村特产大全




二村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