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贵州省 >>安顺 >> 关岭县 >> 八德乡 >> 后寨村

后寨村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后寨村谷歌卫星地图)


后寨村简介

  后寨村位于关岭自治县东南部,东与板弄村相邻,南与镇宁县打邦乡关脚村和连接,西与关岭县断桥镇坡舟村相连,北与八德乡上硐村相邻。距乡人民政府约有16公里。全村由17个自然寨9个村民小组组成。全村107户,1249人,0党员18人;主要居住有黎、汉族等民族;一所村级完小;全村辖区总面积约20平方公里,耕地693.52亩,其中水田55.29亩。
  本村农户居住分散,拥有丰富的石材资源和森林资源,并有发展旅游业的潜力。
  
  --人口总数:1249人 农业人口:1234人 非农业人口:15人
  --行政区面积:1.333333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693.52亩
  --主要民族成分:黎,汉等 发展口号:发展农村经济,建设和谐新村
  --所辖村:硝厂,王大洞,鹅项,铁厂,长冲,后寨,吊井,大水井,打羊 生产总值:15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水稻,花椒 名特产品:后寨土鸡 办公所在地:后寨组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 -- 520424200 561300 -- 查看 后寨村谷歌卫星地图

后寨村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暂无数据


后寨村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上前村

  上前村位于八德乡政府所在地,距离关岭县城有17.5公里,南面与断桥镇木城村和黄果树风景区管委会的郎宫村连接,东面与镇宁自治县的马厂乡接壤,西面与断桥镇下摆渡村相隔,北面与本乡的大林村相连。全村有5个自然村寨9个村民小组,330户,1743人,其中党员37名,基层组织健全。居住着布依族、苗族、汉族等多种民族;一所乡级初级中学,一所义教工程项目小学。全村耕地面积1307.19亩,其中田948.59亩,地358.69亩。海拔低,全年无霜期达340天以上,适宜种植各种蔬菜和水果,是关岭自治县的优质米种植示范基地之一。   三年来,在乡党委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帮扶下,农民人均收入大幅度提高,基本解决了贫困群众温饱问题;新修水泥硬化路面11.8公里,使7个自然村寨实现了晴雨通车;新建沼气池30口;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130人次,建成46亩农业科技示范园,修建220平方米综合服务楼,救助10名困难学生完成小学学业。户户吃上了自来水,大部分农户看上了有线电视。农民生产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人口总数:1743人 农业人口:1670人 非农业人口:73人   --行政区面积:7.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308.0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苗族,汉族,黎 发展口号:党建促发展 发展为农民   --所辖村:一组,二组,三组,四组,五组,六组,七组 生产总值:23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早蔬,优质米,甘蔗 名特产品:甘蔗,优质米 办公所在地:上前村五组   

大林村

  大林村位于八德乡政府东南面,距离八德乡人民政府约有1公里。全村有6个自然村寨7个村民小组,295户,1313人,其中党员24名,基层组织健全。居住着布依族、苗族、汉族等多种民族。全村辖区面积为8.1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45.27亩,水田913.66亩。海拔低,全年无霜期达340天以上,适宜种植各种蔬菜和水果,是关岭自治县优质米种植示范基地之一,八德灰鹅养殖基地和早熟蔬菜种植区。   三年来,在乡党委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帮扶下,农民人均收入大幅度提高,户户吃上了自来水,大部分农户看上了有线电视。农民积极发展优质米种植,饲养优良灰鹅等,生产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大林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人口总数:1313人 农业人口:1298人 非农业人口:15人   --行政区面积:0.99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159.0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苗族,汉族,黎 发展口号:搞好村庄整治 建设文明新村寨   --所辖村:大林组,郎定组,羊寨组,克田组,烂田组,木皮组,石头组 生产总值:11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早蔬,优质米,甘蔗,八德灰鹅,黄花犁 名特产品:八德灰鹅 办公所在地:大林村大林组   

坡冒村

  坡冒村位于八德乡政府东南面,距离八德乡人民政府约有3公里,东与镇宁县马厂乡接壤,西与大林村相连,南与郎妹村相连。全村有3个自然村寨4个村民小组,191户,843人,其中党员31名,基层组织健全。居住着布依族、苗族、汉族等多种民族。全村辖区面积为4.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69.83亩,其中水田235.03亩。   近年来,在乡党委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帮扶下,农民人均收入大幅度提高,户户吃上了自来水,大部分农户看上了有线电视。农民积极发展优质米种植,饲养优良灰鹅等,生产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坡冒村发生了很大变化,2009年被关岭县委评为“五好”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八德乡坡冒村具有农业资源丰富的地域特点,发展乡村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坡冒村交通便利,是八德乡早熟蔬菜种植和灰鹅养殖示范区,为开发乡村旅游潜力提供了便利。   从坡冒村从实际出发,利用现有蔬菜园、果园的、养殖园特点、是集合资源发展经济的一条新路,是现代农业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产业创新组合,是一种既有人文生态景观,又可以提高农业收入和旅游业附加值的现代产业的运营模式。      --人口总数:843人 农业人口:835人 非农业人口:8人   --行政区面积:4.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69.83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布依族,苗 发展口号:建设稳定繁荣和谐新农村   --所辖村:坡冒一组,坡冒二组,杨柳一组,杨柳二组 生产总值:4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农业 名特产品:优质大米、灰鹅,黄花梨等 办公所在地:坡冒   --自然条件: 资源:水、土地、林木   

郎妹村

  郎妹村位于关岭自治县八德乡政府的南面,东面与镇宁自治县的马厂乡接壤,西面与本乡的坡冒村连接,北面与本乡的大树村相连,距政府所在地约5公里,距县城22公里,全村有4个自然村寨7个村民小组,256户,1091人,其中0党员22名。一所村级完小。基层组织健全。居住着布依族、苗族、汉族等多种民族。全村耕地面积704.42亩,其中田534.37亩,地171.05亩。海拔高度700公尺,全年无霜期达340天以上,适宜种植各种蔬菜和水果,是关岭自治县的优质米种植示范基地之一。   2005年末,在县市扶贫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被列为青岛对口帮扶温饱示范村。计划投入帮扶资金40万元,县直有关部门投入帮扶资金20万元,共计60万元.主要用于道路硬化、一池三改工程、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修理灌溉沟渠、商品牛育肥基地建设和村级综合服务室建设,为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强后盾。2006年分别被安顺市委和关岭县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光荣称号,2008年荣获贵州省委、安顺市委、关岭县委授予“五好基层党组织”称号,2008年获安顺市人口和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先进村。现今,朗妹正以新的工作风貌迎接新的挑战。      --人口总数:1095人 农业人口:1078人 非农业人口:17人   --行政区面积:1.333333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704.42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苗族,汉族 发展口号:加快发展循环农业 构建环境优美农村   --所辖村:一组,二组,陇龚一组,陇龚二组,陇龚三组,陇龚四组,八块田组 生产总值:80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优质大米,果蔬等 名特产品:优质大米,西瓜 办公所在地:郎妹   

大树村

  大树村位于关岭自治县八德乡政府的南面,东面与镇宁自治县的马厂乡接壤,西面与本乡的郎妹村连接,北面与本乡的上硐村相连,距政府所在地约5公里,距县城22公里,全村有4个自然村寨7个村民小组,467户,2059人,其中0党员38名。基层组织健全。居住着布依族、苗族、黎族、汉族等多种民族。全村耕地面积332.11亩,其中田570.46亩。海拔高度700公尺左右,全年无霜期达340天以上,适宜种植各种蔬菜和水果,是关岭自治县的优质米种植示范基地之一。   近年来,要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大树的基础设施和经济收入发生了较大变化,从2008年开始,村两委通过多方申报土地整治项目,如今项目已获得省国土资源厅的批准,并从设计到施工已全部顺利结束。项目总投资680万元,施工设计费用20万元,整理土地面积2900亩,经过整理后将新增耕地81亩,硬化通组道路5.3公里,修建机耕道3公里,修建排洪沟3.6公里。使通往田间地头道路基本硬化,引水沟渠,河床将得到有效治理。项目实施结束后,大树村将彻底结束了雨季经常性面临被水淹的历史,农业基础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大变化,为大树村日后的农业经济产业的发展奠定了优质基础。通过努力,大树村2007年获乡人民政府综合目标考核二等奖。2008年获乡“法律进农村”知识抢答赛三等奖、乡人民政府综合目标考核一等奖;2009年获县级“文明村寨”、乡人民政府的综合目标考核一等奖、综治工作一等奖、人口计生两条例及普法知识抢答赛一等奖;大树村2010年被评为省、市、县“五好基层党组织”,乡人民政府的综合目标考核一等奖、综治工作一等奖、综治工作一等奖;2011年被安顺市委、关岭县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人口总数:2059人 农业人口:2018人 非农业人口:49人   --行政区面积:2.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32.11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苗,黎,汉 发展口号: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所辖村:大树一组,大树二组,旦二(1)组,旦二(2)组,山脚组,木岗 生产总值:20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优质大米,甘蔗种植,西瓜种植 名特产品:优质大米,甘蔗,西瓜,灰鹅 办公所在地:大树组   

上硐村

  上硐村位于关岭自治县东南部,东与镇宁县马厂乡相接,南与本乡后寨村相连,西与本乡大树村相连,北与八德乡板弄村相邻。距乡人民政府约有13公里。全村由7个自然寨4个村民小组组成。全村107户,473人,0党员15人;主要居住有黎、汉族等民族;全村共有耕地279.2亩,其中水田11.9亩。   由于本村农户居住分散,纯属喀嘶特地形,农作物以玉米为主,近年来,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村支部两委的不断努力,2007年度被八德乡人民政府评为综合工作三等奖,2008年度在全乡综合目标考核中被八德乡人民政府评为二等奖,2009年度在全乡综合目标考核中被八德乡人民政府评为二等奖,2010年度在全乡综合目标考核中被八德乡人民政府评为三等奖,2011年被八德乡授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人口总数:473人 农业人口:463人 非农业人口:10人   --行政区面积:430.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79.2亩   --主要民族成分:黎族,汉族等 发展口号: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所辖村:上硐组,偏箐组,金竹冲组,川洞组 生产总值:3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养殖 名特产品:花生,蜂蜜等 办公所在地:金竹冲组   

后寨村

  后寨村位于关岭自治县东南部,东与板弄村相邻,南与镇宁县打邦乡关脚村和连接,西与关岭县断桥镇坡舟村相连,北与八德乡上硐村相邻。距乡人民政府约有16公里。全村由17个自然寨9个村民小组组成。全村107户,1249人,0党员18人;主要居住有黎、汉族等民族;一所村级完小;全村辖区总面积约20平方公里,耕地693.52亩,其中水田55.29亩。   本村农户居住分散,拥有丰富的石材资源和森林资源,并有发展旅游业的潜力。      --人口总数:1249人 农业人口:1234人 非农业人口:15人   --行政区面积:1.333333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693.52亩   --主要民族成分:黎,汉等 发展口号:发展农村经济,建设和谐新村   --所辖村:硝厂,王大洞,鹅项,铁厂,长冲,后寨,吊井,大水井,打羊 生产总值:15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水稻,花椒 名特产品:后寨土鸡 办公所在地:后寨组   

板弄村

  板弄村位于关岭自治县东南部,东与八德乡场坝村和上硐村相邻,南与法宜村相连,西与镇宁县沙子乡相连,北与八德乡上硐村和后寨村相邻。距乡人民政府约有18公里。全村由4个自然寨5个村民小组组成。全村265户,总人口1121人,0党员35人;主要居住有黎、汉族等民族;一所村级完小;全村共有耕地332.74亩,其中水田299.55亩。   由于本村农户居住分散,纯属喀嘶特地形,种植业主要有玉米。拥有丰富的石材资源。      --人口总数:1121人 农业人口:1108人 非农业人口:13人   --行政区面积:1.236667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32.74亩   --主要民族成分:黎族,汉族等 发展口号:培育文明新风 构筑和谐新村   --所辖村:一组,二组,三组,四组,五组 生产总值:3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玉米,水稻 名特产品:花生 办公所在地:三组   

法宜村

  法宜村位于关岭县东南面,距约关岭县城37公里,距八德乡政府驻地约20公里,与镇宁县的沙子乡、打邦乡相邻。全村7个村民组5个自然村寨,主要居住有布依族、汉族、苗族等民族。全村313户,1317人,0党员23人;全村辖区总面积为3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36.53亩,林地678.5亩。 本村属新阶段三类重点扶持村,其主要经济来源于种植、养殖。   近年来,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村支两委的不断努力,2009年在全乡综合目标考核中获三等奖,2010年在全乡综合目标考核中获二等奖。      --人口总数:1317人 农业人口:1294人 非农业人口:23人   --行政区面积:1.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436.53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布依,苗等 发展口号:干群创业,共建新村   --所辖村: 生产总值:38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养殖业 名特产品:黑山羊 办公所在地:二组   

场坝村

  场坝村位于关岭县东南面,距关岭县城35公里,距八德乡政府驻地17公里,与镇宁县的马厂乡、沙子乡、打邦乡相邻。全村7个村民组2个自然村寨,主要居住有布依族、汉族、苗族等民族;一所村级完小。全村272户1064人,0党员25人;土地总面积3.66平方公里,耕地1105亩(望天水田429.4亩,旱地675.6亩),林地2152.6亩、牧草地103亩。本村属新阶段三类重点扶持村,其主要经济来源于种植、养殖和交通运输服务业。平均海拔为1170米,属亚热带季风性温润气候区,雨量充沛,日照偏少,年均气温15.7℃。   场坝村作为全乡的省级新农村建设“百村试点”村,近年来,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村支两委和群众的大力支持下,场坝村各项工作取得突出成效,2008年被市、县授予“五好基层党组织”称号,2009年度被关岭自治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授予“三有三无”先进村。      --人口总数:1064人 农业人口:1032人 非农业人口:32人   --行政区面积:3.706667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105.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布依,苗等 发展口号:建设新农村 树立新风尚   --所辖村: 生产总值:500.0 万元 办公所在地:一组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养殖业,运输业等 名特产品:黑桃,花生   

龙头村

  龙头村位于关岭自治县东南部,东与镇宁县马厂乡相接,南与八德乡田坝村相连,西与八德乡场坝村相连,北与八德乡上硐村相邻。距关岭县城35公里,距八德政府驻地约18公里。全村由3个自然寨,3个村民小组组成。全村170户,698人,0党员19人;主要居住有布依、黎、汉族等民族;全村共有承包耕地234.55亩,其中水田138.23亩,是我乡秋淡季蔬菜种植的重点区域,同时也是县畜牧局规划的 “母猪养殖专业村”。   近年来,在县有关部门的大力扶持和乡农技站的指导下,秋淡季蔬菜种植从2003年的试种发展到2007年面达到300余亩。农业主要以水稻、玉米为主,夏季作物主要种植油菜、小麦等。养殖主要以本地牛、猪和黑山羊为主,现有养羊农户38户,养羊达10000万多只。如今,农户在发展种植、养殖方面已具备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定的市场销售网络。      --人口总数:698人 农业人口:679人 非农业人口:19人   --行政区面积:490.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34.55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黎,汉等 发展口号:热爱美好家园,创建美好生活,建设美好龙头   --所辖村: 生产总值:45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值业,养殖业 名特产品:黑桃,花生 办公所在地:二组   

田坝村

  田坝村位于关岭自治县东南部,东与镇宁县马厂乡相接,南与镇宁沙子乡接壤,西与镇宁县打帮乡相接,北与八德乡场坝村相邻。距关岭县城43公里,距八德政府驻地约26公里。全村由1个自然寨,3个村民小组组成。全村178户,847人,0党员26人;主要居住有布依、黎、汉族等民族;全村共有耕地511亩,其中水田265亩,旱地246亩,是我乡秋淡季蔬菜种植的重点区域,同时也是县畜牧局规划的 “母猪养殖专业村”。   在县有关部门的大力扶持和乡农技站的指导下,经济作物主要以秋淡季蔬菜为主,种植面积从2003年的试种300亩发展到现在的2000余亩;农业主要以水稻、玉米为主;夏季作物主要种植油菜、小麦等。养殖主要有牛、猪、黑山羊等为主,如今,农户在发展种植和养殖方面已具有丰富的经验,黑山羊专业协会正在组织建设当中,逐渐形成一定的市场销售网络。   近年来,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群众的大力支持下,通过村支两委的不断努力,田坝村各项工作取得突出成效,2009年被县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的荣誉称号,2008年至2010年三年中,在乡的年终综合目标考核中连获二等奖。      --人口总数:847人 农业人口:841人 非农业人口:6人   --行政区面积:2.3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511.0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黎,汉等 发展口号:生产发展是根本,生活富裕是目的   --所辖村: 生产总值:15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值业,养殖业 名特产品:黄花梨,花生 办公所在地:三组   

民族村

  民族村位于八德乡东南面的土沟里,距乡人民政府约28公里。全村共辖1个村民小组1个自然寨;居住着46户布依族、苗族等民族;总人口218人,0党员17人;土地面积共41.25亩,水田108.95亩。   本村经济来源主要是粮食作物,经济作物主要有砂仁、生姜、西红柿和西瓜。      --人口总数:218人 农业人口:218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4.8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412.5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苗 发展口号:大力发展经济,建设美好新农村   --所辖村: 生产总值:4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值业,养殖业 名特产品:砂仁,西瓜 办公所在地:民族组   

纳用村

  纳用村位于八德乡东南面的土沟里,距乡人民政府约30公里。全村共辖3个村民小组4个自然寨;居住着90户布依族、苗族农家;总人口391人,0党员17人;土地面积共171.1亩,水田110.88亩。   本村经济来源主要是粮食作物,经济作物主要有:砂仁、花生、西瓜、花椒等。      --人口总数:391人 农业人口:389人 非农业人口:2人   --行政区面积:450.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71.0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苗族 发展口号:增强集体经济实力 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物质基础   --所辖村:纳用村 生产总值:4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砂仁,西瓜、大米等 名特产品:砂仁 办公所在地:纳用组   


后寨村特产大全




后寨村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