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村位于顶云乡西北面,距乡政府驻地15公里,顶包公路(顶云至包包)穿境而过,属山区地带,有肥沃的山地土壤,水资源丰富,有丰富的煤矿资源,年均温度为15.2摄氏度,森林覆盖面积达30%左右,雨量充沛,土地虽薄而质优,主产水稻、玉米、小麦、油菜、生姜等农作物,属一类贫困村。
该村辖上谷雨、下谷雨、茅草坪3个自然村寨,分为上谷雨分为一、二、三、四组、下谷雨分为六、七、八、九组、茅草坪分为五组9个村民小组。全村总户数387户,总人口1600人,其中:男871人,女729人。汉族783人,占总人口49%,布依族14人,占总人口1%,苗族110人,占总人口6.9%,黎族677人,占总人口42%,其它民族16人,占1.1%,有支部1个,党员34人,男党员 32人。有小学1所,其中教师3名,学生96人,全村总面积为50平方公里,耕土面积772亩,其中田300亩,旱地472亩,农民人均吃粮330公斤左右,人均纯收入1250元,全村全部实用电网改造,有线电话覆盖率达70%,移动电话信号覆盖率达100%,是一个汉、黎、苗族等多民族聚居的村。
--人口总数:1600人 农业人口:12人 非农业人口:1588人
--行政区面积:0.8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772.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黎族,苗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谷雨一组,谷雨二组,上谷雨,茅草坪 生产总值:15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养殖业 名特产品:李子 办公所在地:谷雨村委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520424201 | 561300 | -- | 查看 谷雨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包包田村 |
包包田村位于顶云乡西北面,距乡政府驻地18公里,与六枝特区交界,属田坝和山区地带,有丰富的煤矿资源,有肥沃的山地土壤,水资源丰富,年均温度为14.8摄氏度,森林覆盖面积达30%左右,雨量充沛,土地虽薄而质优,主产水稻、玉米、小麦、油菜、生姜等农作物。 该村辖白纸厂一、二组、包包田三、四组、老龙洞六组、塘梨树5个自然村寨,分为白纸厂一、二组、包包田三、四组、猫冲五组、老龙洞六组、塘梨树七组、7个村民小组。全村总户数347户,总人口1385人,其中:男758人,女627人。汉族48人,占总人口3.5%,布依族11人,占总人口0.7%,苗族465人,占总人口34%,黎族849人,占总人口61%,其它民族12人,占0.8%。 有支部1个,党员总数为39人,男党员3人,女党员4人。全村总面积 4.5平方公里,耕土面积512亩,其中田247亩,旱地265亩,农民人均吃粮330公斤左右,人均纯收入1250元,全村全部实用电网改造,移动电话信号覆盖率达100%,是一个黎、苗、汉族等多民族聚居的村。 --人口总数:1385人 农业人口:1381人 非农业人口:4人 --行政区面积:0.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512.0亩 --主要民族成分:黎族,汉族,苗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白纸厂一,二组,包包田三组,四组,老龙洞六组,塘梨树 生产总值:13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养殖业 名特产品:生姜 办公所在地:包包田村 |
新场村 |
新场村座落于顶云乡中心以西5公里,辖区五个自然村寨,七个村民组,293户,1726人,共有党员37人,全村总面积5.5公里,耕地面积1112亩,其中水田441亩,旱地671亩,辖区内设有集贸市场一个,主要从事农业、商业、运输和劳务输出。 近年来村党支部以“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为指导思想,紧紧围绕“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方针”,扎实开展支部各项工作。全村各项事业跃上一个新的台阶,2007年度被评为安顺市级,人口和计划生育村居民自治工作选进村,2007年被评为县级选进基层党组织。 --人口总数:1726人 农业人口:15人 非农业人口:1711人 --行政区面积:5.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112.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黎族,苗族,布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新场一组,新场二组,下凉寨组。 生产总值:2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养殖业 名特产品:西红柿 办公所在地:新场村委 |
角寨村 |
角寨村位于关岭县顶云乡,距顶云乡政府所在地3公里,东接关索镇,南接石板井村,西与麻龙村接壤,北与关索大桥片区毗邻。全村总面积7.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552亩,其中:水田513亩,旱地1039亩。全村有5个自然村寨,9个村民小组,现有住户497户,人口2243人。有村支部1个,党员25人,其中男党员22人,女党员23人。 这里集聚少数民族占70%以上。这里蕴藏着丰富资源,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年均气温14.5摄氏度,是最佳的避暑胜地。有茂盛的原始森林(国营冒寨林场);有冬温夏凉天然井水(角寨水井不亚于矿泉水);有古代城墙遗产,有汉族正月十五闹花,苗族的芦笙舞与花棍舞,布依“六六风情节”与古老仙树之谜,加上有角寨水库鱼冒寨水库紧密相连的簸箕田水库,完全可以让游客流连忘返。近年来村党支部以开展“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为指导思想,主要从事种植与养殖相结合,并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为村村民经济有比较好的发展,村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我村又以“支部加协会,建设新农村”为主体,由党员与干部带头,科技致富能手与协会会员相配合,带领村民共同走向小康之路。 --人口总数:2243人 农业人口:5人 非农业人口:2238人 --行政区面积:7.2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552.0亩 --主要民族成分:黎族,汉族,布依族,苗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中寨,冒寨,二关寨,角寨。 生产总值:13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养殖业, 名特产品:生态生猪,兔,灰鹅 办公所在地:角寨村委 --自然条件:森林资源, 资源:森林,水库 |
上法村 |
上发村位于顶云乡西北面,距乡政府驻地16公里,属山区地带,有肥沃的山地土壤,水资源丰富,年均温度为15.8摄氏度,森林覆盖面积达40%左右,雨量充沛,土地虽薄而质优,主产玉米、小麦、油菜、生姜等农作物。 该村是1个苗族自然村寨,分为上发卡一组、上发卡二组、上发卡三组3个村民小组。全村总户数103户,总人口426人,其中:男230人,女196人。苗族425人,占总人口99.8%,汉族1人,占总人口0.2%,。有支部1个,党员16人,男党员10人,全村总面积有0.9平方公里,耕土面积142亩,其中田31亩,旱地111亩,农民人均吃粮330公斤左右,人均纯收入1250元,全村全部实用电网改造,有线电话覆盖率达65%,移动电话信号覆盖率达80%,是一个少数民族村。 上法村位于顶云乡海拔最高处,地处山区。其民族拥有狩猎的习惯,多事三五成群,带着猎狗上山。以前野兽多,现在只有野兔作为狩猎目标。这种狩猎习俗至今仍然存在,只是年轻的多数外出,习俗逐步淡化。 --人口总数:425人 农业人口:423人 非农业人口:2人 --行政区面积:0.9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42.0亩 --主要民族成分:苗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上法卡一组,上发卡二组,上发卡三组 生产总值:98.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养殖业 名特产品:黑山羊 办公所在地:上法村委 |
二坝村 |
二坝村地处眉羊山脚,距顶云乡12公里,辖4个村民组,全村总人口1030人,共有党员33人,全村共有耕地732亩,其中田295亩,地435亩。主要从事农业和劳务输出,近年来村党支部以“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为指导思想,紧紧围绕“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方针,扎实开展支部各项工作,全村各项事业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人口总数:1030人 农业人口:20人 非农业人口:1010人 --行政区面积:0.48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732.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黎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二坝组,梨树田,大新寨 生产总值:15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养殖业 名特产品:生姜,茶叶 办公所在地:二坝村委 |
新发村 |
新发村距顶云乡政府所在地14公里,辖6给自然村寨8个村民小组,398户1613人,党员33人。顶包公里穿越而过,耕地面积760亩,其中田360亩,地400亩,荒山950亩。近年来党支部以开展“-”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有机结合,抓好党建促发展,紧紧围绕“党员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为实现小康村的目标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新发村拥有较丰富的煤矿资源,目前有煤矿一个,煤矿资源有待进一步开发,总体上工业发展欠缺,农民收入主要靠种养殖业和外出务工。 --人口总数:1613人 农业人口:1605人 非农业人口:8人 --行政区面积:6.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760.0亩 --主要民族成分:黎族,汉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新发组,下发卡组 生产总值:12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养殖业 名特产品:土豆 办公所在地:新发村委 |
石板井村 |
石板井村座落于顶云乡政府旁,距顶云乡政府1公里,距关岭县城5公里,320国道和镇胜高速公路穿境而过。辖12个自然村寨,16个村民组,860户,3957人,共有党员39人。全村共有耕地2515亩,其中田1615亩,地900亩。全村主要主要经济收入靠从事农业和劳务输出。 2007年以来,村党支部围绕经济抓党建,以科学发展为目标,以党员干部带头致富为中心,组织全村的致富能手和党员干部进行培训,请种植专家和养殖专家来讲课,学习技能,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以新型农民合作社为致富目标,种植300亩西红柿、黄瓜示范种植园,人民群众得到经济实惠,支部开展各项工作都很顺利。几年来,我村一直都被评为示范村,2008年被评为市级和县级“五好基层党组织”。 --人口总数:3957人 农业人口:20人 非农业人口:3927人 --行政区面积:8.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151.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黎族,布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央井组,石板一组,上常乐,下常乐,班毛林,簸箕田 生产总值:5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养殖业 名特产品:蔬菜, 办公所在地:石板井村委 |
木厂村 |
木厂村位于顶云乡西北面,距乡政府驻地7公里,顶包公路(顶云至包包)穿境而过,属田坝和山区地带,有肥沃的山地土壤,水资源丰富,年均温度为14.8摄氏度,森林覆盖面积达30%左右,雨量充沛,土地虽薄而质优,主产水稻、玉米、小麦、油菜、生姜等农作物。 该村辖老木厂、新木厂、龙头山、谭家寨、胡家寨、石丫口、建平、大地沟、红岔、田冲、公家冲9个自然村寨,分为大地沟组、红岔组、田冲组、公家冲、老木厂组、新木厂组、龙头山组、谭家寨组、胡家寨、石丫口、建平上组、建平下组12个村民小组。全村总户数688户,总人口2897人,其中:男1515人,女1382人。汉族1391人,占总人口48.0%,布依族108人,占总人口3.7%,苗族304人,占总人口10.5%,黎族1038人,占总人口35.8%,其它民族56人,占2.0%。有支部1个,党员43人,男党员 32人,女党员 6人。有小学1所,其中教师10名,代课教师1名,学生308人,耕地面积1748亩,其中田418亩,旱地1330亩,农民人均吃粮300公斤左右,人均纯收入1250元,全村全部实用电网改造,有线电话覆盖率达50%,移动电话信号覆盖率达100%,是一个汉、黎、苗族等多民族聚居的村。 --人口总数:2897人 农业人口:2881人 非农业人口:16人 --行政区面积:2.1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748.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黎族,苗族,布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辖老木厂、新木厂、龙头山、谭家寨,胡家寨,石丫口,建平,大地 生产总值:65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养殖业 名特产品:生姜 办公所在地:木厂村委 |
坪寨村 |
坪寨村位于顶云乡西部侧边,距乡政府所在地约2.5公里,辖3个自然村寨,4个村民小组,人口总数1017人,是个多民族的村。全村总面积3.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00亩,其中水田615亩,旱地585亩,农户人均纯收入2000元,有一个完小,约500名在校生(一至六个班),辐射青龙山、沙包、旧院、下良、纳暮、纳丙。村内电视机入户率达90%,电话入户率(手机)达90%。村辖区内有一个焦化厂,占地面积30亩,荒山1000亩,森林覆盖率30%,新农合参合率95%。 坪寨村村委办公楼集计生服务室、妇检室、党建室、会议室及农家书屋等为一体的多功能办公楼。不但满足办公需要,同时也满足群众补充知识的需要,特别是图书室和阅览室,是群众补充文化知识和种养殖技术的最佳场所。 --人口总数:1017人 农业人口:1013人 非农业人口:4人 --行政区面积:3.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2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黎族,布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坪寨一组,坪寨二组,风洞组 生产总值:12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 名特产品:水稻,玉米 办公所在地:平寨村一组 --自然条件:石矿 资源:石矿 |
麻龙村 |
麻龙村地处于顶云乡边远少数民族杂居山区,距顶云乡政府7公里,辖12个村民组,485户,2233人,共有党员27人,少数民族占全村总人口的五分之一,全村总面积6平方公里,三角形,耕地面积1543亩,其中田399亩、地1144亩,村民办小学一所,全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村党支部“以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为指导思想,紧紧围绕干部党员受教育、科学发展上小平、人民群众得实事的方针,扎实开展支部各项工作,全村各项事业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人口总数:2233人 农业人口:2220人 非农业人口:13人 --行政区面积:6.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543.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布依族,黎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六猫,上坝,泡木,庆口,麻龙,坟山,石头 生产总值:12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养殖业 名特产品:生姜 办公所在地:马龙村委 |
八角村 |
八角村位于顶云乡政府驻地,距关岭县城6公里,320国道线公路穿境而过,交通较便利,属田坝和山区地带,有平坦的产粮坝区,又有肥沃的山地土壤,水资源丰富,有大棚蔬菜示范点1个,年均温度为14.8摄氏度,森林覆盖面积达20%左右,雨量充沛,土地虽薄而质优,主产水稻、玉米、小麦、油菜、生姜等农作物。 该村辖八角岩、顶云、旧场、仡佬地、水头上、偏坡、岩脚寨、简朝、关坟、石门坎、弯子11个自然村寨,分为八角一组、八角二组、顶云上组、顶云下组、旧场组、仡佬地组、水头上、弯子组、关坟组、偏坡组、岩脚寨组、石门坎组、简朝组13个村民小组,全村总户数915户,总人口3676人,其中:男1916人,女1760人。汉族1324人,占总人口36%,布依族971人,占总人口26%,苗族53人,占总人口1.5%,黎族1241人,占总人口34%,其它民族87人,占2.5%。有支部1个,党员52人,男党员35人,女党员 5人。小学2所,其中小学教师32名,学生734人,中学教师42人,学生人数989人,全村有退耕还林面积103.04亩,耕土面积2881亩,其中田1473亩,旱地1408亩,农民人均吃粮330公斤左右,人均纯收入1250元,全村全部实用电网改造,有线电话覆盖率达75%,移动电话信号覆盖率达100%,是一个汉、布依、黎族等多民族聚居的村。 村支部室内卷宗6件,村委室内卷宗8件,社会治安综合治理4卷,远程教育2卷,群众信访2卷,计划生育13卷,其它各类资料28卷,为八角岩村村支两委增添了社会经济发展打下基础。 --人口总数:3676人 农业人口:3656人 非农业人口:20人 --行政区面积:2.8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881.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黎族,布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八角一组,八角二组,顶云上组,顶云下组,旧场组,仡佬地组 生产总值:5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养殖业 名特产品:蔬菜, 办公所在地:八角村委 |
纳丙村 |
纳丙村位于顶云乡政府西北面,距离乡政府所在地4公里,东接坪寨村,南接永宁镇,西与二坝、新场西村接壤,北与麻龙、角寨两村毗邻。全村总面积4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889亩,其中水田744亩,旱地145亩。全村有汉族和布依族黎族等少数民族。 全村直辖5个自村寨,包括纳丙、纳募、小沟、旧院、石头。7个村民小组,有住户386户,总人口1712人。农民人均吃粮350公斤,人均纯收入1350元。有党支部1个。 纳丙村委班子勤于村情政务,兢兢业业,备受上级领导关怀。干部带头,村民积极参与,一起走向致富之路。近来沪昆高铁路近本村,施工建设全面展开,眼看高铁建设热火朝天,村民们兴致高昂,看到了未来美好的生活。 --人口总数:1712人 农业人口:12人 非农业人口:1700人 --行政区面积:4.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889.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黎族,布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纳幕一组,纳丙,小沟组,旧院组,石头田组, 生产总值:2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养殖业 名特产品:大米 办公所在地:纳丙村委 |
胜利村 |
胜利村位于顶云乡西北面,距乡政府驻地21公里,关岭至包包公路穿境而过,属田坝和山区地带,有平坦的产粮坝区,又有肥沃的山地土壤,水资源丰富,有水库1个,年均温度为15.2摄氏度,森林覆盖面积达30%左右,雨量充沛,土地虽薄而质优,主产水稻、玉米、小麦、油菜、生姜等农作物。 该村辖黄家寨、坡嘎、龙寨3个自然村寨,分为黄家寨为一、二、三、四组、回龙寨分为五组、坡嘎分为六、七组共7个村民小组。全村总户数292户,总人口1229人,其中:男668人,女561人。汉族499人,占总人口40.6%,布依族165人,占总人口13.4%,苗族2人,占总人口0.2%,黎族554人,占总人口45.1%,其它民族9人,占0.7%。有支部1个,党员37人,男党员 24人,女党员1人,全村总面积为4。0.8平方公里,耕土面积589亩,其中田276亩,旱地313亩,农民人均吃粮330公斤左右,人均纯收入1250元,全村全部实用电网改造,有线电话覆盖率达75%,移动电话信号覆盖率达100%,是一个黎、苗、汉族等民族聚居的村。 --人口总数:1229人 农业人口:1226人 非农业人口:3人 --行政区面积:0.8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589.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黎族,布依族,苗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黄家寨、坡嘎、龙寨 生产总值:12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养殖业 名特产品:生姜,花生 办公所在地:胜利村委 |
五一村 |
五一村位于顶云乡西北面,距乡政府驻地20公里,与六枝特区交界,属田坝和山区地带,有平坦的产粮坝区,又有肥沃的山地土壤,水资源丰富,年均温度为14.8摄氏度,森林覆盖面积达20%左右,雨量充沛,土地虽薄而质优,主产水稻、玉米、小麦、油菜、生姜等农作物。 该村辖包包寨、场地、屯脚、大寨、放水坡、屯箩坡、石街路、蚂蚁冲8个自然村寨,分为包包寨组、场坝一组、二组、屯脚组、大寨组、放水坡组、屯箩坡组、石街路组、蚂蚁冲组9个村民小组。全村总户数386户,总人口1614人,其中:男833人,女781人。汉族83人,占总人口5.1%,布依族5人,占总人口0.3%,苗族357人,占总人口22.1%,黎族1154人,占总人口71.5%,其它民族15人,占1.0%。有支部1个,党员29人,男党员18人,女党员 4人。有小学1所,其中教师19名,学生546人,全村总面积为5.2平方公里,耕土面积743亩,其中田367亩,旱地701亩,农民人均吃粮330公斤左右,人均纯收入1250元,全村全部实用电网改造,有线电话覆盖率达65%,移动电话信号覆盖率达100%,是一个黎、苗、汉族等多民族聚居的村。 --人口总数:1614人 农业人口:1609人 非农业人口:5人 --行政区面积:0.6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743.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布依族,苗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包包寨、场地、屯脚、大寨,放水坡,屯箩坡,石街路,蚂蚁冲 生产总值:16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养殖业 名特产品:油菜,生姜 办公所在地:五一村委 |
马塘村 |
马塘村,距顶云乡以南20公里,所辖两个村民小组,117户,418人,其中党员27人。全村耕地面积902亩,其中田251亩,地651亩,地多田少,经济作物主要有生姜。行政区域面积5.5平方公里, 工业发展还是空白,生产传统,民风朴实,2010年被顶云乡人民政府评委信义村。 马塘村委紧紧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党建促发展为指导思想,紧紧围绕党员干部受教育,提高科学发展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方针扎实开展各项工作。 --人口总数:418人 农业人口:412人 非农业人口:6人 --行政区面积:5.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902.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黎族,苗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马塘一组,马塘二组 生产总值:8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养殖业 名特产品:生姜 办公所在地:马塘村委 |
谷雨村 |
谷雨村位于顶云乡西北面,距乡政府驻地15公里,顶包公路(顶云至包包)穿境而过,属山区地带,有肥沃的山地土壤,水资源丰富,有丰富的煤矿资源,年均温度为15.2摄氏度,森林覆盖面积达30%左右,雨量充沛,土地虽薄而质优,主产水稻、玉米、小麦、油菜、生姜等农作物,属一类贫困村。 该村辖上谷雨、下谷雨、茅草坪3个自然村寨,分为上谷雨分为一、二、三、四组、下谷雨分为六、七、八、九组、茅草坪分为五组9个村民小组。全村总户数387户,总人口1600人,其中:男871人,女729人。汉族783人,占总人口49%,布依族14人,占总人口1%,苗族110人,占总人口6.9%,黎族677人,占总人口42%,其它民族16人,占1.1%,有支部1个,党员34人,男党员 32人。有小学1所,其中教师3名,学生96人,全村总面积为50平方公里,耕土面积772亩,其中田300亩,旱地472亩,农民人均吃粮330公斤左右,人均纯收入1250元,全村全部实用电网改造,有线电话覆盖率达70%,移动电话信号覆盖率达100%,是一个汉、黎、苗族等多民族聚居的村。 --人口总数:1600人 农业人口:12人 非农业人口:1588人 --行政区面积:0.8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772.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黎族,苗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谷雨一组,谷雨二组,上谷雨,茅草坪 生产总值:15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养殖业 名特产品:李子 办公所在地:谷雨村委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