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贵州省 >>安顺 >> 关岭县 >> 沙营镇

沙营镇行政规划区域 (查看 沙营镇谷歌卫星地图)


沙营镇简介

  在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北部。面积79.5平方公里。人口1.7万,其中布依、苗、黎等民族占55.3%。辖17村委会。1949年为沙营乡。1953年析设沙云、旧营、果嘎3乡。1958年撤乡并入永宁公社。1961年析建沙营公社。1984年复置沙营乡。有小学15所。乡人民政府驻地沙营,在关索镇西20公里,乌通梁子南部。人口 1 100,有汉、黎、彝等民族。海拔 1 450 米。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置沙营长官司,沙氏为长官,故名。设农贸集市。永宁—岗乌公路经此。.  



人口 面积 行政代码 邮编 区号 地图
约1.7万人 79.5平方公里 520424205 561300 0853 查看 沙营镇谷歌卫星地图

沙营镇下属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人口 面积 下属行政区域 卫星地图
前进村 ·关岭县旅游·关岭县特产·关岭县十大特产·关岭县十景·安顺品 0

----

查看 前进村谷歌卫星地图
鲁灰村 ·关岭县旅游·关岭县特产·关岭县十大特产·关岭县十景·安顺品 0

----

查看 鲁灰村谷歌卫星地图
路支村 ·关岭县旅游·关岭县特产·关岭县十大特产·关岭县十景·安顺品 0

----

查看 路支村谷歌卫星地图
大田村 ·关岭县旅游·关岭县特产·关岭县十大特产·关岭县十景·安顺品 0

----

查看 大田村谷歌卫星地图
交界村 ·关岭县旅游·关岭县特产·关岭县十大特产·关岭县十景·安顺品 0

----

查看 交界村谷歌卫星地图
亚陇村 ·关岭县旅游·关岭县特产·关岭县十大特产·关岭县十景·安顺品 0

----

查看 亚陇村谷歌卫星地图
纸厂村 ·关岭县旅游·关岭县特产·关岭县十大特产·关岭县十景·安顺品 0

----

查看 纸厂村谷歌卫星地图
旧云村 ·关岭县旅游·关岭县特产·关岭县十大特产·关岭县十景·安顺品 0

----

查看 旧云村谷歌卫星地图
沙营村 ·关岭县旅游·关岭县特产·关岭县十大特产·关岭县十景·安顺品 0

----

查看 沙营村谷歌卫星地图
红岔村 ·关岭县旅游·关岭县特产·关岭县十大特产·关岭县十景·安顺品 0

----

查看 红岔村谷歌卫星地图
法那村 ·关岭县旅游·关岭县特产·关岭县十大特产·关岭县十景·安顺品 0

----

查看 法那村谷歌卫星地图
甘寨村 ·关岭县旅游·关岭县特产·关岭县十大特产·关岭县十景·安顺品 0

----

查看 甘寨村谷歌卫星地图
养牛村 ·关岭县旅游·关岭县特产·关岭县十大特产·关岭县十景·安顺品 0

----

查看 养牛村谷歌卫星地图
小寨村 ·关岭县旅游·关岭县特产·关岭县十大特产·关岭县十景·安顺品 0

----

查看 小寨村谷歌卫星地图
尾里村 ·关岭县旅游·关岭县特产·关岭县十大特产·关岭县十景·安顺品 0

----

查看 尾里村谷歌卫星地图
羊场村 ·关岭县旅游·关岭县特产·关岭县十大特产·关岭县十景·安顺品 0

----

查看 羊场村谷歌卫星地图

沙营镇同级行政规划区域


地区 简介
关索街道

  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辖镇。县人民政府驻地。在县境东北部。面积108.2平方公里。人口2.6万,其中布依、苗、黎等民族占80.8%。辖4居委会、26村委会。传三国蜀建兴年间诸葛亮平南中,部将关索驻此,后将其山岭命名关索岭。镇以岭名。明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置关索岭守御千户所。建文二年(公元1400年)筑城。嘉靖十一年(公元1532年)永宁州治迁此,万历四年(公元1576年)迁安南卫。1949年为关索镇、鸡场乡。1950年关岭县人民政府由花江迁此,始为县治。1955年改名城关镇。1958年撤县,其地改建关岭公社。1961年复为县治,改称城关公社,并析建大桥和北口2公社。1984年改置关索镇和大桥、北口乡。1991年关索、大桥、北口3地合并置关索镇。有中小学16所。境内有红崖碑、滴水滩瀑布群、关索岭古驿道、关索洞、妙明洞等名胜古迹。镇人民政府驻地在关索岭西麓,人口1.7万,有汉、布依、苗、黎等民族。海拔 1 100 米。交通路、玉屏路、太平路为主要干道和商业集中地。有印刷、粮油加工等厂。320国道经此。.  

龙潭街道

  在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南部,西抵北盘江,东临打帮河(白水河)。面积134.2平方公里。人口1.5万,其中布依、黎等民族占38%。辖17村委会。1949年为坡蝉乡。1953年析设坪寨、多德、板贵、坡蝉等乡。1958年撤乡建团结公社,后并入花江公社。1961年后析建板贵、坡蝉、花嘎公社。1984年改设乡。1991年3乡合并置板贵乡。处北盘江与打帮河(白水河)河谷地带。水源较少。产苎麻、黄果、柑橘、甘蔗、芭蕉、龙须草,盛产油桐籽。有小学16所。乡人民政府驻地板贵,亦名三家寨,在关索镇南29公里,北盘江东岸山腰。人口100。海拔780米。断顶公路经此。.  

永宁镇

  在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中部偏西北。面积111.4平方公里。人口2.2万,其中布依、苗、黎等民族占54.3%。辖1居委会、24村委会。曾为永宁州、县、募役分县治所。1949年为永宁镇。1958年改公社。1961年后析建永宁、康寨、安隆公社。1984年改置永宁镇及康寨、安隆乡。1991年康寨、安隆2乡并入永宁镇。境内煤藏丰富。产核桃。有中小学30所。镇人民政府驻地永宁,在关索镇西14公里,高宗观山北麓山坞,环城皆山。人口 3 500,有汉、黎等民族。海拔 1 450 米。清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为永宁州治,习称永宁州。为县西部重要集镇。有关岳庙、文昌阁、永宁州衙署、大佛洞、观音洞等名胜古迹。向为黔滇交通咽喉要道。320国道经此。.  

岗乌镇

  在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西北部。面积130.8平方公里。人口1.9万,其中布依、苗、黎等民族占89.5%。辖1居委会、21村委会。1949年为岗乌乡。1958年并入永宁公社。1962年析建岗乌、丙坝、盘江公社。1984年改置岗乌镇及丙坝、盘江2乡。1991年丙坝、盘江2乡并入岗乌镇。境内煤藏丰富。产甘蔗、黄果。有小学15所。镇人民政府驻地岗乌,在关索镇西北28公里,乌通梁子上。人口500,有黎、汉等民族。海拔 1 450 米。“岗乌”系布依语译音,意为窝凼中间的寨子。是县境西北部重要农贸集镇、中草药市场。有榨糖厂。白棉纸为传统手工业产品。永宁—岗乌公路终点。.  

上关镇

  在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中部。面积105.2平方公里。人口1.8万,其中布依、苗、黎等民族占50.6%。辖1居委会、14村委会。1949年为福农乡。1958年撤乡建上关公社,后并入关岭公社。1961年析建上关、落哨公社。1984年改置上关镇及落哨乡。1991年落哨乡并入上关镇。境内水源较少,多旱地。产烟叶、花生、辣椒。有小学17所。镇人民政府驻地上关,在关索镇南13公里,丰罗坡、大苗寨山东西夹峙。人口 1 200,有汉、布依、仡佬等民族。海拔 1 000 米。原名大水沟,以镇西北隅河沟得名。设农贸集市。灵龟寺无梁殿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为安顺至兴义交通要隘。断顶公路经此。.  

坡贡镇

白水镇

  在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东部,打帮河(白水河)上游西岸。面积50.2平方公里。人口1.4万,其中布依、苗、黎等民族占85.7%。辖1居委会、13村委会。1949年为白水乡。1958年撤乡并入镇宁县扁担山公社。1961年后析建白水公社。1984年复置乡。1991年原凡化乡的把路等地划入置白水镇。境内有煤矿。产生姜、甘蔗、黄果、桃、李。有中小学15所。镇人民政府驻地大坪地,在关索镇东北6公里,打帮河(白水河)西岸,白岩山北部。人口 1 500,有黎、汉等民族。海拔 1 050 米。因寨中有一块约10亩的平地,故名。聚落依山展布。村东北1公里为黄果树大瀑布。贵黄公路、320国道经此。.  

断桥镇

  "断桥镇位于关岭自治县东南面,东接黄果树、南临镇宁县,距县城9公里。镇政府所在地位于320国道线与214省道线的交汇点。全镇处于打邦河流域腹地,平均海拔668米,年平均气温18.2℃,积温6658℃,年降雨量1212毫米,无霜期329天,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素有“天然温室”之称。    全镇辖10个行政村,84个村民小组,2801户,13926人。居住着汉、布依、苗、黎等9个民族。总面积76.18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175亩,人均耕地面积0.63亩。盛产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和西瓜、甘蔗、椪柑、脐橙、桃、李、黄花梨、板粟、柿、茄子、豆角、辣椒、西红柿、黄瓜、西葫芦、苦瓜、早瓜等经济作物,形成了初具规模的花椒基地、批柏基地,砂仁基地及各类经济林园。2003年全镇国内生产值2691万元,比上年增长11%,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58万元,比上年增长13.4%,完成财政税收137.2283万元,实现本级财政收入60.364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06元,比上年增长7%。乡镇企业总产值6402万元。粮食总产量5344吨,比上年增长1.3%,农民人均占有粮食357公斤。2003年全镇人口出生率17.5‰,比上年下降1.3‰,人口自然增长率10.1‰,比上年下降0.9‰,计划生育率95.1%。小学入学率96.56%,初中入学率93.8%,青壮率文盲率3.3‰。    境内交通便利,四通八达,东接贵黄高等级公路,西连关兴公路,320国道和214省道穿过全境,旅游资源丰富,有坝陵千古之迷的红岩右崖、坝陵河峡谷滴水滩景点,关脚孟获屯、孔明塘,木城河沿岸秀丽风光;水力资源丰富,有坝陵河、断桥河、木城河三条河流交汇纵贯全镇,有装机容量1.25千瓦的断桥新、老电站,1.5万升瓦的红岩电站,10万千瓦关脚电站。    工业生产初是规模,境内的关脚工业小区是关岭县的工业园区,有4家年产2000吨的铁合金厂、1家年产1000吨的碳化硅厂,产品远销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每年实现工业产值3800万元。红砖厂、加油站等企业经营状况良好;通讯、金融、娱乐、饮食等行业齐备,街上铺面林立,商业经济日趋繁荣;小城镇建设规划更着手实施,建成了长500米,宽50米40个仓位的新农贸市场,是国家农业部定点的贵州关岭断桥反季节蔬菜批发市场。.  

花江镇

  在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西南部。面积158.4平方公里。人口3.7万,其中布依、苗、黎等民族占29.7%。辖4居委会、25村委会。明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置募役长官司。清嘉庆二年(公元1797年)改名募役巡检司。1914年为募役分县治所。1916年为关岭县治。1949年为花江镇。1950年县人民政府迁关索镇。1958年撤镇建公社。1961年析建花江、文山、厂上、洛烘公社。1984年复置花江镇,其余3公社改设乡。1991年文山、厂上、洛烘3乡并入花江镇。产桃、李等水果。有煤矿。有中小学23所。镇人民政府驻地花江,在关索镇南22公里,象鼻岭西部山间盆地中。人口 6 000,有汉、黎、布依等民族。海拔 1 170 米。向为盘江东岸要塞。是省最大牛马集市。断顶公路经此。.  

八德乡

  在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东部,打帮河(白水河)中游。面积88平方公里。人口1.2万,其中布依、苗等民族占63.3%。辖15村委会。1949年为八德乡。1953年析设八德、扒子乡。1958年并入关岭公社。1961年析建八德、扒子公社。1984年改设乡。1991年2乡合并置八德乡。乡境处打帮河(白水河)河谷地带。产芭蕉、黄果、甘蔗,盛产油桐籽。有小学17所。有孟获屯、孔明塘等与三国有关的地名遗迹。乡人民政府驻地财神庙,在关索镇东南11公里,打帮河(白水河)东岸,姊妹坡东北麓。人口210,有汉、布依、仡佬等民族。海拔780米。村中曾有一财神庙,故名。设农贸集市。村中有一大榕树,树冠覆盖整个场坝,颇为壮观。断桥—扒子场公路经此。.  

顶云乡

  在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中部。面积81.6平方公里。人口2.1万,其中布依、苗、黎等民族占76.2%。辖16村委会。1949年为新场乡。1953年析设顶营、新场、包包寨3乡。1958年撤乡并入关岭公社。1961年析建顶营、新场、包包寨3公社。1984年改设乡。1991年3乡合并置顶营乡。境内有煤等矿藏。产辣椒、核桃等。有中小学24所。乡人民政府驻地顶营司,在关索镇西6公里,长乐河东侧小山上。人口510,有布依、汉、黎等民族。海拔 1 230 米。以曾在此置顶营长官司得名。土司城垣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20国道经村北。.  

普利乡

  在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西部,北盘江东岸。面积107平方公里。人口1.5万,其中布依、苗、黎、彝等民族占51.3%。辖14村委会。1949年为长田乡。1958年撤乡并入花江公社。1961年析建普利、长田2公社。1984年改设乡。1991年2乡合并置普利乡。产生漆、茶叶、黄果、芭蕉。有小学14所。花江河谷壁画群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乡人民政府驻地下岭岗,在关索镇南21公里,响马岭下。人口200,有汉、布依等民族。海拔 1 480 米。永宁—花江公路经此。.  

新铺镇

  在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西部,北盘江东岸。面积161.2平方公里。人口1.5万,其中布依、苗、仡佬、黎等民族占64.7%。辖16村委会。1949年为新铺乡。1958年撤乡并入永宁公社。1961年析建新铺公社。1984年复置乡。乡境大部处北盘江河谷东岸钭坡地带。产芭蕉、黄果、梨、李、枣等水果。产蓑草。有小学14所。乡人民政府驻地新铺,在关索镇西南22公里,北盘江东岸山腰。人口730,有汉、布依、仡佬、黎等民族。海拔 1 040 米。为滇黔古道塘铺,故名。盘江桥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20国道经此。.  

沙营镇

  在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北部。面积79.5平方公里。人口1.7万,其中布依、苗、黎等民族占55.3%。辖17村委会。1949年为沙营乡。1953年析设沙云、旧营、果嘎3乡。1958年撤乡并入永宁公社。1961年析建沙营公社。1984年复置沙营乡。有小学15所。乡人民政府驻地沙营,在关索镇西20公里,乌通梁子南部。人口 1 100,有汉、黎、彝等民族。海拔 1 450 米。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置沙营长官司,沙氏为长官,故名。设农贸集市。永宁—岗乌公路经此。.  


沙营镇特产大全




沙营镇景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