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坝村位于紫云县南部,据猴场镇政府驻地9公里,东邻新龙堡村,南抵瓦厂村,西接坪上村,北靠猫场村,国土面积6.04平方公里,海拔1065米,年平均气温18℃,年降水量1125毫米,共7个村民小组21个自然村寨,2010年底共214户1146人,民族有汉族,苗族,布依族,白族,壮族,其中以苗族为主,少数民族占全村人口的30%。全村农业人口1141人,非农业人口5人。
自然资源
全村共有耕地686亩,人均0.3亩,主要种植水稻、玉米、油菜等作物;有林地3716亩,森林覆盖率达70%以上,其中经果林204亩,主要种植核桃、梨子等。
基础设施
截止2010年底,该村全村128户通自来水,安装固定电话或移动电话的农户达到97户,占农户总数的45%。其中有37户农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2010年止,实施危房改造40户。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10万元,主要来源于外出务工、种养殖。
文化教育
村级小学1所,在校学生276人,村级活动场所1个。
--人口总数:1146人 农业人口:1141人 非农业人口:5人
--行政区面积:6.04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686.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布依族,白族,壮族 发展口号:大力扩大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种养殖业。
--所辖村:打阴沟组,坟山组,关门寨,高寨,田坝组,靛山组,毛破山组 生产总值:21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水稻,玉米,辣椒 名特产品:辣椒,蓝靛,山苍子,竹笋 办公所在地:田坝组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520425102 | 550800 | -- | 查看 田坝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马寨村 |
马寨村位于紫云县南部,距猴场镇政府驻地15公里,东邻打联村,南抵猫寨村,西接打哈村,北靠猫场村,国土面积8平方公里,海拔1870米,年平均气温18℃,年降水量1100毫米,共8个村民小组12个自然村寨,2010年底共316户1552人,民族有汉族、苗族、布依族、侗族,其中以苗族为主,少数民族占全村人口的23%,全村常年外出务工群众100余人,占全村人口14%,全村农业人口1538人,非农业人口14人。 全村共有耕地2368亩,人均1.52亩,主要种植玉米、烤烟等作物;有林地4500亩,森林覆盖率达60%以上。全村158户通自来水,安装固定电话或移动电话的农户达到235户,占农户总数的74%。其中有138户农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2010年止,实施危房改造103户。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60万元,主要来源于玉米、烤烟、外出务工等。 --人口总数:1538人 农业人口:1524人 非农业人口:14人 --行政区面积:1.2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368.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布依族 发展口号:全民大力种烤烟,群众勤劳得实惠 --所辖村:打腾,田坳,马寨,克把,麻湾,打开,打报,大坪 生产总值:6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烤烟 名特产品:核桃 办公所在地:马寨组 |
田堡坪村 |
田堡坪村位于紫云县南部,距猴场镇政府驻地20公里,东临大营,南抵坪坝,西接新龙堡,北靠打啷。全村国土面积8.43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174米,年平均气温17℃,年降水量1030毫米。全村共辖6个村民小组25个自然村寨。2010年底全村共有210户1056人,民族组成有汉、苗等,其中以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占全村人口的60%。全村常年外出务工人口350人,占全村人口的30%。 全村共有耕地1199亩(其中:水田172亩,旱地1027亩),人均1.1亩,主要种植玉米、水稻、辣椒等作物;有林地2505亩,森林覆盖率达23%以上,其中经过林地105亩,主要种植核桃等种类。 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25万元,主要来源于种植、养殖、外出务工等方面;农民人均纯收入1190元,人均占有粮食200公斤。 发展口号:扩大科学种养殖,助农增收致富。 基础设施 截止2010年底,田堡村已实现水、电、路、电视、电话全面贯通。全村有30户通自来水,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达到150户,占农户总数的70%。拥有农用车辆、摩托车15辆。 2010年底,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0户,有1个小组未通路,有5个小组还存在饮水困难。全村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为主,其中有30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2010年止,实施危房改造12户。 --人口总数:1056人 农业人口:1050人 非农业人口:6人 --行政区面积:8.43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199.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 发展口号:扩大科学种养殖,助农增收创致富 --所辖村:桥头,田坝,打堡寨,堡上,机场沟,杨家湾 生产总值:125.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养殖,外出务工 名特产品:辣椒等 办公所在地:桥头组 |
猫场村 |
猫场村位于紫云自治县南部,据猴场镇政府驻地5公里,东邻打啷村,南抵田坝村,西接马寨村,北靠克座村,国土面积12.64平方公里,海拔1065米,年平均气温15℃,年降水量980毫米,共13个村民小组25个自然村寨,2010年底共596户2796人,民族有汉族、苗族,其中以苗族为主,少数民族占全村人口的60%。全村农业人口2781人,非农业人口15人。 自然资源 全村共有耕地3664亩,人均0. 5亩,主要种植水稻、玉米、油菜等作物;有林地1399亩,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 基础设施 该村安装固定电话或移动电话的农户达到500户,占农户总数的90%。其中有130户农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2010年止,实施危房改造76户。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6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00元,主要来源于外出务工、种养殖。 文化教育 村级小学1所,在校学生565人,村级活动场所1个。 --人口总数:2796人 农业人口:2781人 非农业人口:15人 --行政区面积:12.64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664.0亩 --主要民族成分:苗族,汉族 发展口号:解放思想找差距,真抓实干促发展 --所辖村:上街组,下街组,桥边组,半坡组,坪寨湾组,鱼塘坳组等 生产总值:5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辣椒 办公所在地:上街组 --自然条件:山川秀美,气候宜人 |
腾道村 |
腾道村位于紫云县南部,据猴场镇政府驻地25公里,东邻大营乡,南抵麻思坪村,西接坪坝村,北靠大营乡,国土面积4.38平方公里,海拔1065米,年平均气温15℃,年降水量1100毫米,共9个村民小组13个自然村寨,2010年底共228户999人,民族有汉族、苗族,其中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占全村人口的17.7%。全村农业人口987人,非农业人口12人。 自然资源 全村共有耕地1363亩,人均0.4亩,主要种植水稻、玉米、油菜等作物;有林地384亩,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其中经果林100亩,主要种植核桃、梨子等。 基础设施 该村安装固定电话或移动电话的农户达到100户,占农户总数的45%。其中有45户农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2010年止,实施危房改造40户。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00万元,主要来源于外出务工、种养殖。 文化教育 村级小学1所,在校学生150人,村级活动场所1个。 --人口总数:999人 农业人口:987人 非农业人口:12人 --行政区面积:4.38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363.0亩 --主要民族成分:苗族,汉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宋家湾,长湾组,回龙组,大土组,腾道组,胡家湾组等 生产总值:2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核桃 办公所在地:宋家湾组 |
克座村 |
克座村位于紫云县南部,据猴场镇政府驻地3公里,东邻大营乡,南抵猫场村,西接打哈村,北靠猴场村,国土面积9.41平方公里,海拔8500米,年平均气温17℃,年降水量1120毫米,共13个村民小组8个自然村寨,2010年底共464户1973人,民族有汉族、苗族、布依族、壮族,其中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占全村人口的13%。全村农业人口1941人,非农业人口32人。 自然资源 全村共有耕地2791.3亩,人均0.7亩,主要种植水稻、玉米、油菜等作物;有林地2315亩,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其中经果林454亩,主要种植桃子、山苍子等。 基础设施 全村户户通自来水,安装固定电话或移动电话的农户达到355户,占农户总数的70%。其中有197户农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2010年止,实施危房改造174户。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470万元,主要来源于外出务工、种养殖。 文化教育 村级小学1所,在校学生63人,村级活动场所1个。 --人口总数:1973人 农业人口:1941人 非农业人口:32人 --行政区面积:9.41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791.3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布依族,壮族 发展口号:大力发展种养殖,增加我村农民收入 --所辖村:田坎寨组,岩上组,黄家湾组,韦家院组,摆亮组,绞洞组,摆坳组 生产总值:47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水稻,玉米 名特产品:桃子,上苍子 办公所在地:田坎寨组 |
打身小村 |
打身小村位于紫云县东南部,距猴场镇政府驻地16公里,东邻田堡村,南抵新龙堡村,西接猫场村,北靠尅座村,国土面积8.43平方公里,海拔1400米,年平均气温20℃,年降水量50毫米,共13个村民小组28个自然村寨,2010年底共302户1294人,民族有汉族、苗族、布依族、侗族,其中以苗族为主,少数民族占全村人口的23%,全村常年外出务工群众100余人,占全村人口12%,全村农业人口1292人,非农业人口2人。 全村共有耕地1200亩,人均0.92亩,主要种植水稻、玉米、辣椒等作物;有林地3500亩,森林覆盖率达40%以上,其中有经果林300亩,主要为核桃。全村202户通自来水,安装固定电话或移动电话的农户达到240户,占农户总数的79.5%。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00万元,主要来源于水稻、玉米、核桃、外出务工等。 --人口总数:1294人 农业人口:1292人 非农业人口:2人 --行政区面积:8.43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20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布依族,侗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打身小,老屋基,大坡上,茅草寨,新寨,杨家沟,高坡寨,盖上 生产总值:3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核桃,山苍子 名特产品:山苍子 办公所在地:打身小组 |
猴场村 |
猴场村位于紫云县西南部,距猴场镇政府驻地0.5公里,东邻黎明村,南抵尅座村,本接平阳村,北靠曙光村,国土面积12平方公里,海拔1195米,年平均气温17℃,年降水量1120毫米,共15个村民小组18个自然村寨,2010年底共765户3526人,民族有汉族、苗族、布依族、侗族,其中以苗族为主,少数民族占全村人口的17.6%,全村常年外出务工群众1326人,占全村人口37.6%,全村农业人口2678人,非农业人口848人。 全村共有耕地1399亩,人均0.52亩,主要种植水稻、玉米、油菜等作物;有林地3200亩,森林覆盖率达40%以上,其中经果林500亩,主要种植核桃、山苍子等。全村551户通自来水,安装固定电话或移动电话的农户达到603户,占农户总数的78.8%。其中有280户农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2010年止,实施危房改造78户。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650万元,主要来源于外出务工、种养殖。 --人口总数:3526人 农业人口:2678人 非农业人口:848人 --行政区面积:12.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399.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布依族,侗族 发展口号:良机匆错过,和谐唱新歌 --所辖村:长冲,路马,岜布,关门寨,院子头,猴子岩,摆永沟,莫家寨 生产总值:65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核桃,山苍子 名特产品:核桃 办公所在地:猴场村街上一组 --自然条件:环境优美,气候宜人 资源:大理石,溶洞 |
田坝村 |
田坝村位于紫云县南部,据猴场镇政府驻地9公里,东邻新龙堡村,南抵瓦厂村,西接坪上村,北靠猫场村,国土面积6.04平方公里,海拔1065米,年平均气温18℃,年降水量1125毫米,共7个村民小组21个自然村寨,2010年底共214户1146人,民族有汉族,苗族,布依族,白族,壮族,其中以苗族为主,少数民族占全村人口的30%。全村农业人口1141人,非农业人口5人。 自然资源 全村共有耕地686亩,人均0.3亩,主要种植水稻、玉米、油菜等作物;有林地3716亩,森林覆盖率达70%以上,其中经果林204亩,主要种植核桃、梨子等。 基础设施 截止2010年底,该村全村128户通自来水,安装固定电话或移动电话的农户达到97户,占农户总数的45%。其中有37户农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2010年止,实施危房改造40户。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10万元,主要来源于外出务工、种养殖。 文化教育 村级小学1所,在校学生276人,村级活动场所1个。 --人口总数:1146人 农业人口:1141人 非农业人口:5人 --行政区面积:6.04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686.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布依族,白族,壮族 发展口号:大力扩大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种养殖业。 --所辖村:打阴沟组,坟山组,关门寨,高寨,田坝组,靛山组,毛破山组 生产总值:21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水稻,玉米,辣椒 名特产品:辣椒,蓝靛,山苍子,竹笋 办公所在地:田坝组 |
曙光村 |
曙光村位于紫云县南部,距猴场镇政府驻地5公里,东临黎明村,南抵猴场村,西接平阳村,北靠小湾村。全村国土面积9.89平方公里,平均海拔900米,年平均气温26℃,年降水量1100毫米。全村共辖10个村民小组28个自然村寨。2010年底全村共有454户2189人,民族组成有汉、苗、布依、仡佬等,其中以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占全村人口的50%。全村常年外出务工人口620人,占全村人口的28%。 全村共有耕地1310亩(其中:水田664亩,旱地646亩),人均0.59亩,主要种植玉米、水稻、小麦、油菜等作物;有林地1200亩,森林覆盖率达50%以上,其中经过林地50亩,主要种植桃树、李树、干桔等种类。 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480万元,主要来源于种植、养殖、经商、务工等方面;农民人均纯收入1500元,人均占有粮食210公斤。 发展口号:三年内修复洪灾中损毁的各类基础设施,继续扩大种养殖规模及劳务输出,力争2013年人均纯收入达到3000元。 基础设施 截止2010年底,曙光村已实现水、电、路、电视、电话全面贯通。全村有310户通自来水,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达到420户,占农户总数的92%。拥有农用车辆、摩托车200辆。 2010年底,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5户,有2个小组未通路,有1个小组还存在饮水困难。全村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为主,其中有260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2010年止,实施危房改造121户。 曙光村建有村级小学1所,在校学生309人,建有文化活动室1个。 项目建设简介:维修加固2000米红沙坡大沟;实施完成摆金湾至高寨1500米道路硬化;实施完成杨吾桥至打耳3000米道路硬化。 --人口总数:2人 农业人口:2人 非农业人口:7人 --行政区面积:9.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31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布依,仡佬 发展口号:三年内修复洪灾中损毁的基础设施,继续扩大种养殖规模及劳务输出,力争2013年人均纯收入达到3000元 --所辖村:打耳,挡介,卡朝湾,陆陇,翁扎湾,平寨,高寨,坳上等10个 生产总值:48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养殖,经商,务工等 名特产品:种植,养殖等 办公所在地:翁扎湾组杨吾桥处 |
打联村 |
打联村位于紫云县南部,据猴场镇政府驻地9公里,东邻田坝村,南抵高山村,西接望谟,北靠马寨,国土面积8.87平方公里,海拔960米,年平均气温15℃,年降水量1100毫米,共10个村民小组22个自然村寨,2010年底共396户2018人,民族有汉族、苗族、布依族,仡佬族,其中以苗族为主,少数民族占全村人口的92%。全村农业人口2016人,非农业人口2人。 二、自然资源 全村共有耕地1686亩,人均0.83亩,主要种植水稻、玉米、油菜等作物;有林地2816亩,森林覆盖率达76%以上,其中经果林305亩,主要种植核桃、辣椒等。 三、基础设施 全村168户通自来水,安装固定电话或移动电话的农户达到218户,占农户总数的55%。其中有91户农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2010年止,实施危房改造36户。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03万元,主要来源于外出务工、种养殖。 四、文化教育 村级小学1所,在校学生338人,村级活动场所1个。 --人口总数:2018人 农业人口:2016人 非农业人口:2人 --行政区面积:8087.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686.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布依族,仡佬族 发展口号:你我互助,让人民群众早日脱贫致富奔小康。 --所辖村:林阴组,卡乌组,打联组,坪土组,杨家湾组,国林组,保上组等 生产总值:203.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辣椒 办公所在地:卡乌组 --自然条件:山川秀美,气候宜人 |
黎明村 |
黎明村位于紫云县西部,距猴场镇政府驻地5公里,东邻宗地乡,南抵曙光村,西接大营乡大进村,北靠猴场村,国土面积8.55平方公里,海拔886米,年平均气温23℃,年降水量960毫米,共9个村民小组12个自然村寨,2010年底共331户1277人,民族有汉族、苗族、布依族,其中以苗族为主,少数民族占全村人口的23%,全村常年外出务工群众125余人,占全村人口11%,全村农业人口1262人,非农业人口15人。 全村共有耕地1446亩,人均0.75亩,主要种植水稻、玉米、油菜等作物;有林地800亩,森林覆盖率达35%以上。全村280户通自来水,安装固定电话或移动电话的农户达到216户,占农户总数的65.9%。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50万元,主要来源于水稻、玉米、油菜、种养殖、外出务工等。 --人口总数:1277人 农业人口:1262人 非农业人口:15人 --行政区面积:8.5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446.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布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杨家湾,盖榜,堡上,田坝,沙坝,龙湾,大坪 生产总值:25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水稻,玉米,油菜 名特产品:山苍子 办公所在地:田坝 |
瓦厂村 |
瓦厂村位于紫云县猴场镇西北部,距猴场镇政府驻地8公里,东临猴场村,南抵四大寨乡,西接四大寨乡,北靠小湾村。全村国土面积8.9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800米,年平均气温15℃,年降水量1000毫米。全村共辖9个村民小组21个自然村寨。2010年底全村共342户1658人,民族组成有汉、苗、布依等,其中以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占全村人口的83%。全村常年外出务工人口450人,占全村人口的24%。 全村共有耕地1351.68亩(其中:水田110亩,旱地1241.68亩),人均0.8亩,主要种植玉米、水稻等作物;有林地7400亩,森林覆盖率达70%以上,其中经果林地1000多亩,主要种植灌木、松木等种类。 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8.24万元,主要来源于种植、养殖、外出务工等方面;农民人均纯收入1100元,人均占有粮食250公斤。 发展口号:大力发展种养殖业,促进村级经济发展。 基础设施 截止2010年底,瓦厂村已实现水、电、路、电视、电话全面贯通。全村有33户通自来水,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达到310户,占农户总数的80%。拥有农用车辆、摩托车61辆。 2010年底,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0户,有3个小组未通路,有8个小组还存在饮水困难。全村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为主,其中有118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2010年止,实施危房改造118户。 瓦厂村建有村级小学1所,在校学生321人。 项目建设简介:2010年,瓦厂村实施央企援助基金红十字会小水窖工程,于2010年6月开工,10月份完工。该工程共建小水窖50口,每口30平方米以上,直接受益人口50户243人,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该村部分人口的饮水困难。 --人口总数:1658人 农业人口:1652人 非农业人口:6人 --行政区面积:8.9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351.68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布依 发展口号:大力发展种养殖业,促进村级经济发展 --所辖村:卡备,后元寨,蒿枝托,上打易,打易平,陈家沟,岩板寨等9个组 生产总值:28.24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养殖,外出务工 名特产品:种植,养殖等 办公所在地:上扁平组 |
冗瓦村 |
冗瓦村位于紫云县南部,距猴场镇政府驻地6公里,东邻宗地乡,南抵黎明村,西接猴场村,北靠四合村,国土面积10.15平方公里,海拔1200米,年平均气温22℃,年降水量950毫米,共13个村民小组13个自然村寨,2010年底共460户2083人,民族有汉族、苗族、布依族、,其中以苗族为主,少数民族占全村人口的60%,全村常年外出务工群众600余人,占全村人口30%,全村农业人口2055人,非农业人口28人。 全村共有耕地2545亩,人均1.22亩,主要种植水稻、玉米、油菜等作物;有林地1063亩,森林覆盖率达40%以上。全村68户通自来水,安装固定电话或移动电话的农户达到380户,占农户总数的90%。其中有25户农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2010年止,实施危房改造22户。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80万元,主要来源于水稻、玉米、油菜、外出务工等。 --人口总数:2083人 农业人口:2055人 非农业人口:28人 --行政区面积:10.14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545.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 发展口号:抓机遇,促发展,种核桃,创增收 --所辖村:打规,大山脚,冗盖,者龙,瓦啄,竹林堡,尅城,纸厂,中寨 生产总值:38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水稻,玉米,油菜 名特产品:核桃 办公所在地:打规组 |
打哈村 |
一、村情概况 打哈村位于紫云县南部,据猴场镇政府驻地12公里,东邻猴场镇,南抵马寨村,西接卡坪村,北靠忠心寨,国土面积9.99平方公里,海拔1600米,年平均气温15℃,年降水量1100毫米,共6个村民小组15个自然村寨,2010年底共176户934人,是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村,全村均为苗族,全村农业人口933人,非农业人口1人。 二、自然资源 全村共有耕地586亩,人均0.6亩,主要种植水稻、玉米、油菜等作物;有林地3363亩,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其中经果林200亩,主要种植核桃、花椒等。 三、基础设施 截止2010年底,该村已安装路灯13盏,全村91户通自来水,安装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的农户达到115户,占农户总数的65.3%。其中有55户农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2010年止,实施危房改造60户。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60万元,主要来源于外出务工、种养殖。 四、文化教育 村级小学1所,在校学生216人,村级活动场所1个。 --人口总数:934人 农业人口:933人 非农业人口:1人 --行政区面积:9.99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586.0亩 --主要民族成分:苗族 发展口号:大力发展种养殖,推动全村经济发展 --所辖村:打哈组,路吉组,高寨组,金竹组,打望组,伍家寨组 生产总值:256.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核桃,辣椒 办公所在地:打哈组 |
四合村 |
四合村位于紫云县南部,据猴场镇政府驻地9公里,东邻宗地乡,南抵冗瓦村,西接大田村,北靠水塘镇,国土面积9.98平方公里,海拔1065米,年平均气温15℃,年降水量1000毫米,共9个村民小组25个自然村寨,2010年底共505户2520人,民族有汉族、苗族、布依族,其中以苗族为主,少数民族占全村人口的26%。全村农业人口2517人,非农业人口3人。 自然资源 全村共有耕地2000亩,人均0.8亩,主要种植水稻、玉米、油菜等作物;有林地1200亩,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其中经果林850亩,主要种植核桃、梨子、水蜜桃等。 基础设施 全村300户通自来水,安装固定电话或移动电话的农户达到420户,占农户总数的84%。其中有208户农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2010年止,实施危房改造56户。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420万元,主要来源于外出务工、种养殖。 文化教育 村级活动场所1个。 --人口总数:2520人 农业人口:2517人 非农业人口:3人 --行政区面积:9.98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424.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 发展口号:打造四合村观音洞乡村旅游景点,做大做强核桃基地。 --所辖村:桐麻沟组,新寨湾组,摆理组,新院组,盖王组,干田坝组等 生产总值:42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辣椒 办公所在地:盖王组 |
坪上村 |
坪上村位于紫云县南部,据猴场镇政府驻地16公里,东邻茶山村,南抵望谟县,西接高山,北靠高山、打联村,国土面积5.1平方公里,海拔1065米,年平均气温15℃,年降水量1100毫米,共7个村民小组12个自然村寨,2010年底共199户996人,民族有汉族、苗族、布依族、侗族,其中以苗族为主,少数民族占全村人口的18.8%。全村农业人口974人,非农业人口22人。 自然资源 全村共有耕地1085亩,人均1.08亩,主要种植水稻、玉米、油菜等作物;有林地3120亩,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其中经果林550亩,主要种植核桃、茶叶等。 基础设施 全村75户通自来水,安装固定电话或移动电话的农户达到98户,占农户总数的49%。其中有15户农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2010年止,实施危房改造26户。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18万元,主要来源于外出务工、种养殖。 文化教育 村级小学1所,在校学生155人,村级活动场所1个。 --人口总数:996人 农业人口:974人 非农业人口:22人 --行政区面积:5.1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085.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布依族,侗族 发展口号:抓机遇,谋发展,埋头苦干奔小康 --所辖村:坪上组,苗寨组,下坝达组,打哨组,唐家坳组,盖上组。 生产总值:118.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茶叶,葛根,核桃 办公所在地:坪上组 |
小湾村 |
小湾村位于紫云县南部,据猴场镇政府驻地9公里,东邻宗地乡,南抵曙光村,西接四大寨乡,北靠水塘镇,国土面积9.3平方公里,海拔1065米,年平均气温15℃,年降水量1100毫米,共7个村民小组25个自然村寨,2010年底共375户1721人,民族有汉族、苗族、布依族,其中以苗族为主,少数民族占全村人口的37.5%。全村农业人口1706人,非农业人口15人。 自然资源 全村共有耕地1299亩,人均0.75亩,主要种植水稻、玉米、油菜等作物;有林地600亩,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其中经果林200亩,主要种植核桃、梨子等。 基础设施 全村360户通自来水,安装固定电话或移动电话的农户达到337户,占农户总数的90%。其中有150户农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2010年止,实施危房改造154户。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68万元,主要来源于外出务工、种养殖。 四、文化教育 村级小学1所,在校学生542人,村级活动场所1个。 --人口总数:1721人 农业人口:1706人 非农业人口:15人 --行政区面积:9.3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299.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苗族,布依族 发展口号:解放思想找差距,真抓实干促发展 --所辖村:大田堡组,小湾组,坳上组,和平组,潘家湾组,秦家寨组,卡益组 生产总值:268.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水稻,玉米,油菜 名特产品:桃子,梨子 办公所在地:小湾组 |
高山村 |
高山村位于紫云县猴场镇南部,距猴场镇政府驻地16公里,东临坪上,南抵打易,西接纳降,北靠打联。全村国土面积5.97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000米,年平均气温21℃,年降水量1200毫米。全村共辖6个村民小组27个自然村寨。2010年底全村共212户814人,民族组成有汉、苗、布依、仡佬、侗等,其中以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占全村人口的11.2%。全村常年外出务工人口310人,占全村人口的36%。 全村共有耕地749亩(其中:水田71亩,旱地678亩),人均0.92亩,主要种植玉米、水稻、油菜等作物;有林地4200亩,森林覆盖率达60%以上,其中经果林地200多亩,主要种植、核桃、桐子、杉树、松木等种类。 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0万元,主要来源于种植、养殖、外出务工等方面;农民人均纯收入1430元,人均占有粮食250公斤。 发展口号:实事求是找差距,敬业奉献争上进。 基础设施 截止2010年底,高山村已实现水、电、路、电视、电话全面贯通。全村有180户通自来水,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达到30户,占农户总数的3.8%。拥有农用车辆、摩托车25辆。 2010年底,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0户,有2个小组未通路,有2个小组还存在饮水困难。全村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为主,其中有27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2010年止,实施危房改造25户。 --人口总数:814人 农业人口:813人 非农业人口:1人 --行政区面积:5.97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749.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布依,仡佬,侗 发展口号:实事求是找差距,敬业奉献争上进 --所辖村:上打号,伍家寨,水井湾,半坡,打土,姚家湾 生产总值:3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养殖,外出务工 名特产品:种植,养殖等 办公所在地:半坡组 |
大田村 |
大田村位于紫云县南部,据猴场镇政府驻地12公里,东邻宗地乡,南抵猴场,西接水塘镇,北靠水塘镇,国土面积9.11平方公里,海拔1065米,年平均气温18℃,年降水量1125毫米,共6个村民小组8个自然村寨,2010年底共280户1225人,民族有汉族、仡佬族、布依族,其中以布依族为主,少数民族占全村人口的85%。全村农业人口1220人,非农业人口5人。 自然资源 全村共有耕地731亩,人均0.3亩,主要种植水稻、玉米、油菜等作物;有林地770亩,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其中经果林500亩,主要种植核桃、梨子等。 基础设施 截止2010年底,该村全村100户通自来水,安装固定电话或移动电话的农户达到250户,占农户总数的85%。其中有92户农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2010年止,实施危房改造42户。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400万元,主要来源于外出务工、种养殖。 文化教育 村级小学1所,在校学生542人,村级活动场所1个。 --人口总数:1225人 农业人口:1220人 非农业人口:5人 --行政区面积:9.11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731.0亩 --主要民族成分:布依族,仡佬族,汉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高寨组,石头寨组,大田湾组,搬弓寨组,达纳寨,鸡爪寨组 生产总值:40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水稻,玉米,油菜 名特产品:核桃,梨子 办公所在地:大田村鸡爪寨组 |
平阳村 |
平阳村位于紫云县猴场镇西北部,距猴场镇政府驻地8公里,东临猴场村,南抵四大寨乡,西接四大寨乡,北靠小湾村。全村国土面积8.9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800米,年平均气温15℃,年降水量1000毫米。全村共辖9个村民小组21个自然村寨。2010年底全村共342户1658人,民族组成有汉、苗、布依等,其中以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占全村人口的83%。全村常年外出务工人口450人,占全村人口的24%。 全村共有耕地1351.68亩(其中:水田110亩,旱地1241.68亩),人均0.8亩,主要种植玉米、水稻等作物;有林地7400亩,森林覆盖率达70%以上,其中经果林地1000多亩,主要种植灌木、松木等种类。 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8.24万元,主要来源于种植、养殖、外出务工等方面;农民人均纯收入1100元,人均占有粮食250公斤。 发展口号:大力发展种养殖业,促进村级经济发展。 基础设施 截止2010年底,瓦厂村已实现水、电、路、电视、电话全面贯通。全村有33户通自来水,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达到310户,占农户总数的80%。拥有农用车辆、摩托车61辆。 2010年底,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0户,有3个小组未通路,有8个小组还存在饮水困难。全村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为主,其中有118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2010年止,实施危房改造118户。 平阳村建有村级小学1所,在校学生321人。 项目建设简介:2010年,平阳村实施央企援助基金红十字会小水窖工程,于2010年6月开工,10月份完工。该工程共建小水窖50口,每口30平方米以上,直接受益人口50户243人,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该村部分人口的饮水困难。 --人口总数:1658人 农业人口:1人 非农业人口:6人 --行政区面积:8.9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351.68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布依 发展口号:大力发展种养殖业,促进村级经济发展 --所辖村:卡备,后元寨,蒿枝托,上打易,打易平,陈家沟,岩板寨等9个组 生产总值:28.24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养殖,外出务工 名特产品:种植,养殖等 办公所在地:上扁平组 |
茶山村 |
茶山村位于紫云县猴场镇南部,距猴场镇政府驻地15公里,东临三合,南抵郊纳,西接坪上,北靠瓦厂。全村国土面积6.83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400米,年平均气温15℃,年降水量1050毫米。全村共辖9个村民小组21个自然村寨。2010年底全村共401户1586人,民族组成有汉、苗等,其中以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占全村人口的30%。全村常年外出务工人口520人,占全村人口的32%。 全村共有耕地1333.94亩(其中:水田297.14亩,旱地1036.8亩),人均1亩,主要种植玉米、水稻油菜等作物;有林地5718亩,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其中经果林地500多亩,主要种植杉树、松木等种类。 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03万元,主要来源于种植、养殖、外出务工等方面;农民人均纯收入1280元,人均占有粮食233公斤。 发展口号:夯实基础设施,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基础设施 截止2010年底,茶山村已实现水、电、路、电视、电话全面贯通。全村有401户通自来水,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达到300户,占农户总数的74%。拥有农用车辆、摩托车35辆。 2010年底,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0户,有0个小组未通路,有0个小组还存在饮水困难。全村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为主,其中有84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2010年止,实施危房改造26户。 --人口总数:1586人 农业人口:1586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6.83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333.94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 发展口号:夯实基础设施,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所辖村:泥湾,国庆,田边,老山,田湾,茶山,安家寨,打糯坪,打亮 生产总值:203.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养殖,外出务工 名特产品:种植,养殖等 办公所在地:安家寨组 |
猫寨村 |
猫寨村位于紫云县南部,距猴场镇政府驻地16公里,东临马寨村,南抵老寨村,西接把才村,北靠卡坪村。全村国土面积7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000米,年平均气温15℃,年降水量1000毫米。全村共辖5个村民小组12个自然村寨。2010年底全村共有149户638人,民族组成有汉、苗等,其中以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占全村人口的95%。全村常年外出务工人口220人,占全村人口的34%。 全村共有耕地664亩(其中:水田48亩,旱地616亩),人均1.04亩,主要种植玉米、水稻、甘蔗等作物;有林地200亩,森林覆盖率达20%以上,其中经过林地100亩,主要种植冰脆李、柑橘等种类。 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50万元,主要来源于种植、养殖、外出务工等方面;农民人均纯收入1120元,人均占有粮食250公斤。 发展口号:筑牢基础设施,发挥气候资源优势,扩大甘蔗、柑橘等种植,助农增收致富。 基础设施 截止2010年底,猫寨村已实现水、电、路、电视、电话全面贯通。全村有120户通自来水,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达到100户,占农户总数的65%。拥有农用车辆、摩托车15辆。 2010年底,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0户,有0个小组未通路,有3个小组还存在饮水困难。全村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为主,其中有78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2010年止,实施危房改造78户。 --人口总数:638人 农业人口:638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7.0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664.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 发展口号:筑牢基础设施,发挥气候资源优势,扩大甘蔗、柑橘等种植,助农增收致富 --所辖村:田坝,打丫,杨柳湾,喜布,猫寨 生产总值:15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养殖,外出务工 名特产品:甘蔗、柑橘等 办公所在地:猫寨组 |
坪坝村 |
一、村情概况 坪坝村位于紫云县南部,据猴场镇政府驻地19公里,东邻联八村,南抵新龙堡村,西接田堡村,北靠麻思坪村,国土面积9.09平方公里,海拔800米,年平均气温15℃,年降水量1100毫米,共13个村民小组26个自然村寨,2010年底共328户1408人,民族有汉族、苗族、白族,其中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占全村人口的30%。全村农业人口1377人,非农业人口21人。 二、自然资源 全村共有耕地1732亩,人均1.2亩,主要种植水稻、玉米、油菜、蓝靛、辣椒等作物;有林地850亩,森林覆盖率达57%以上,其中经果林400亩,主要种植核桃、梨子等。 三、基础设施 该村安装路灯10盏,全村328户通自来水,安装固定电话或移动电话的农户达到308户,占农户总数的92%。其中有150户农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2010年止,实施危房改造15户。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00万元,主要来源于外出务工、种养殖。 四、文化教育 村级小学1所,在校学生580人,村级活动场所1个。 --人口总数:1408人 农业人口:1377人 非农业人口:21人 --行政区面积:9.09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732.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族,白族,苗族 发展口号:大力发展种养殖,促进我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早日实现共产主义而努力奋斗。 --所辖村:瓦厂坪组,还路上组,林山组,达拉一组,达拉二组,大坪组等 生产总值:25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蓝靛,辣椒 办公所在地:瓦厂坪组 --自然条件:山川秀美,气候宜人 |
塘贯村 |
塘贯村位于紫云县猴场镇西南部,距猴场镇政府驻地32公里,东临老寨,南抵二泥,西接纳慕,北靠把才。全村国土面积4.2平方公里,平均海拔982.7米,年平均气温25℃,年降水量1102.5毫米。全村共辖4个村民小组9个自然村寨。2010年底全村共128户1628人,民族组成有瑶、苗、布依等,其中以瑶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占全村人口的52.4%。全村常年外出务工人口172人,占全村人口的27.3%。 全村共有耕地624亩(其中:水田64亩,旱地560亩),人均0.99亩,主要种植玉米、水稻、油桐等作物;有林地525亩,森林覆盖率达45%以上,其中经果林地100多亩,主要种植柑橘、冰脆李等种类。 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5万元,主要来源于油桐种植、外出务工等方面;农民人均纯收入425元,人均占有粮食385公斤。 发展口号:绿色塘贯—大力发展经果林,把塘贯打造成一个集旅游、休闲的好地方。 基础设施 截止2010年底,塘贯村已实现水、电、路、电视、电话全面贯通。全村有0户通自来水,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达到112户,占农户总数的87.5%。拥有农用车辆、摩托车25辆。 2010年底,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0户,有1个小组未通路,有1个小组还存在饮水困难。全村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为主,其中有43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2010年止,实施危房改造85户。 塘贯村建有村级小学1所,在校学生102人。 --人口总数:628人 农业人口:622人 非农业人口:6人 --行政区面积:4.2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624.0亩 --主要民族成分:瑶,苗、布依 发展口号:绿色塘贯—大力发展经果林,把塘贯打造成一个集旅游、休闲的好地方 --所辖村:塘贯,中院,这林,新寨 生产总值:15.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养殖,外出务工 名特产品:柑橘,冰脆李,油桐 办公所在地:中院组 |
新龙堡村 |
新龙堡村位于紫云县南部,距猴场镇政府驻地14公里,东邻坪坝村,南抵瓦厂村,西接猫场、田坝村,北靠打身小村,国土面积4.5平方公里,海拔2200米,年平均气温22℃,年降水量1225毫米,共9个村民小组22个自然村寨,2010年底共221户1056人,民族有汉族、苗族、布依族、侗族、白族,其中以苗族为主,少数民族占全村人口的14%,全村常年外出务工群众400余人,占全村人口41%,全村农业人口1050人,非农业人口6人。 全村共有耕地680亩,人均0.64亩,主要种植水稻、玉米、辣椒等作物;有林地1450亩,森林覆盖率达70%以上,其中有经果林50亩,主要为板栗、核桃。全村165户通自来水,安装固定电话或移动电话的农户达到150户,占农户总数的48%。25户。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80万元,主要来源于水稻、玉米、油菜、外出务工等。 --人口总数:1056人 农业人口:1050人 非农业人口:6人 --行政区面积:7.11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680.0亩 --主要民族成分:汉,苗,布依,侗,白 发展口号:桥抓机遇打造地方品牌,诚实信用开创绿色财富 --所辖村:水寨,田坎寨,回龙坪,板栗湾,新一,新二,沙湾,姚家寨,新桥 生产总值:18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养殖,外出务工 名特产品:核桃,板栗等 办公所在地:新二组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