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村位于宗地乡东南方向,距乡政府驻地 25 公里,辖7个村民小组,有9个自然村寨,全村161户, 772人口,其中苗族占100 %,全村党员15名,独生子女 2户、双女结扎3户,婚育龄妇女190人,已婚育龄妇女 156人,全村外出务工345人。全村计税种植面积 733.87亩,其中田0亩,地 733.87亩,实际种植面积1011.3 亩,其中田0 亩,地1011.3亩,全村有林地面积3920亩,其中封山育林(公益林3920亩),退耕还林0亩,株防、长防工程0亩,坡改梯 0亩,小水窖 0个,水池 22个(30立方米以下),大水池3个,每年缺水时间约 6个月,( 10 月 1 日- 3 月 1 日)。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收入来源主要依靠种植玉米、 养牛、养羊、养猪、外出务工等。
全村适宜种植玉米 农作物,养殖鸡、鸭、狗家禽,牛、马 、猪牲畜。
全村通车的组是无。
全村不通路,不通电的组是全村全组不通电不通车 。
全村摩托车0辆。
砖混结构房屋:24所。
--人口总数:772人 农业人口:772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3.4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011.3亩
--主要民族成分:苗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 生产总值:/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核桃,大蒜 办公所在地:竹林组
人口 | 面积 | 行政代码 | 邮编 | 区号 | 地图 |
---|---|---|---|---|---|
-- | -- | 520425201 | 550800 | -- | 查看 竹林村谷歌卫星地图 |
地区 | 人口 | 面积 | 下属行政区域 | 卫星地图 |
---|---|---|---|---|
暂无数据 |
地区 | 简介 |
---|---|
打郎村 |
打郎村位于宗地乡东南方向,距乡政府驻地13公里,辖8个村民小组,有 9个自然村寨,全村176户, 841人口,其中苗族占 100 %。全村计税种植面积742亩,其中田0 亩,地742亩,实际种植面积841亩,其中田0亩,地841亩,全村有林地面积5580亩,其中封山育林(公益林5580亩),退耕还林0亩,株防、长防工程0 亩,坡改梯321亩,每年缺水时间约6个月,(10月1日-3月30日)。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收入来源主要依靠种植玉米、大蒜、养牛、养羊、养猪、外出务工等。 全村适宜种植玉米 、小米、红薯农作物,养殖鸡、狗、鸭家禽,牛、猪、羊牲畜。 --人口总数:841人 农业人口:841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12.14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841.0亩 --主要民族成分:苗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打郎,构皮,号寨,叫寨,小打毫,朱山脚,打王,打落8个村民组 生产总值:1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养殖业,种植业 名特产品:宗地花猪,大蒜,核桃,苗药 办公所在地:打郎村 |
鼠场村 |
鼠场村位于宗地乡南北方向,距乡政府驻地16公里,辖4个村民小组,有 5个自然村寨,全村101户,501人口,其中苗族占100%。全村计税种植面积440.48亩,其中田66亩,地374.48亩,实际种植面积615.3亩,其中田107亩,地498.2亩,全村有林地面积 450亩,其中封山育林(公益林300亩),退耕还林0亩,株防、长防工程0亩,坡改梯 362亩,每年缺水时间约5个月,(12月1日- 5月1日)。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收入来源主要依靠种植玉米、水稻、大蒜、养牛、养羊、养猪、外出务工、进厂、建筑、等。 全村适宜种植甘蔗 、芭蕉、农作物,养殖 鸡、 鸭 、狗家禽,牛、马牲畜。 --人口总数:558人 农业人口:558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4.23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440.48亩 --主要民族成分:苗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鼠场,金春,同撬,翁坝4个组 生产总值:/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养殖业 名特产品:猪,羊 办公所在地:鼠场村 |
竹林村 |
竹林村位于宗地乡东南方向,距乡政府驻地 25 公里,辖7个村民小组,有9个自然村寨,全村161户, 772人口,其中苗族占100 %,全村党员15名,独生子女 2户、双女结扎3户,婚育龄妇女190人,已婚育龄妇女 156人,全村外出务工345人。全村计税种植面积 733.87亩,其中田0亩,地 733.87亩,实际种植面积1011.3 亩,其中田0 亩,地1011.3亩,全村有林地面积3920亩,其中封山育林(公益林3920亩),退耕还林0亩,株防、长防工程0亩,坡改梯 0亩,小水窖 0个,水池 22个(30立方米以下),大水池3个,每年缺水时间约 6个月,( 10 月 1 日- 3 月 1 日)。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收入来源主要依靠种植玉米、 养牛、养羊、养猪、外出务工等。 全村适宜种植玉米 农作物,养殖鸡、鸭、狗家禽,牛、马 、猪牲畜。 全村通车的组是无。 全村不通路,不通电的组是全村全组不通电不通车 。 全村摩托车0辆。 砖混结构房屋:24所。 --人口总数:772人 农业人口:772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3.4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011.3亩 --主要民族成分:苗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 生产总值:/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核桃,大蒜 办公所在地:竹林组 |
宗地村 |
宗地村位于宗地乡正中方向,距乡政府驻地0公里,辖5个村民小组,有1个自然村寨,全村364户,1206人口,其中苗族占30 %。全村计税种植面积814亩,其中田410亩,地404亩,实际种植面积702.7亩,其中田356亩,地346.7亩,全村有林地面积 0亩,其中封山育林(公益林116亩),退耕还林0亩,株防、长防工程0亩,坡改梯0亩。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收入来源主要依靠种植玉米、水稻、大蒜、养牛、养羊、养猪、外出务工、进厂、建筑、等。 全村适宜种植玉米 、水稻农作物,养殖鸡、鸭、狗家禽,牛、猪牲畜。 --人口总数:1497人 农业人口:650人 非农业人口:847人 --行政区面积:2.23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814.0亩 --主要民族成分:苗族,汉族,布依族 办公所在地:宗地村 --所辖村:一组,二组 生产总值:/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养殖业,种植业 名特产品:花猪,大蒜,黑山羊,中草药 |
大地坝村 |
大地坝村位于宗地乡东南方向,距乡政府驻地 19 公里,辖15个村民小组,有 18个自然村寨,全村389户,1963人口,其中苗族占 96.2%,全村党员44 名,独生子女 0 户、双女结扎6户,婚育龄妇女458人,已婚育龄妇女327人,全村外出务工478人。全村计税种植面积 1446亩,其中田0亩,地1446亩,实际种植面积1846 亩,其中田 0亩,地1446亩,全村有林地面积8725.5亩,其中封山育林(公益林 8725.5 亩),退耕还林 0 亩,株防、长防工程0亩,坡改梯 1080亩,小水窖37个,水池32个(30立方米以下),大水池17个,每年缺水时间约4个月,( 11 月 1 日- 3 月 1日)。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收入来源主要依靠种植玉米、养牛、养羊、养猪、外出务工、 进厂、 建筑等。 全村适宜种植玉米、五彩苕农作物,养殖 鸡、 鸭 、鹅家禽,牛、马 、猪 牲畜。 全村通车的组是大地坝、打拱、打告。 全村不通路,不通电的组是 马中、牛寨、打叫 、白岩、偏岩、猴寨、打郎、摆弄、手巴岩、格帮、坝朋、蜂塘 。 砖混结构房屋:砖瓦0 所。平房23所。 --人口总数:1963人 农业人口:1963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7.1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846.0亩 --主要民族成分: 发展口号: --所辖村: 生产总值:7.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宗地花猪 办公所在地:大地坝组 |
德昭村 |
德昭村位于宗地乡正北方向,距乡政府驻地7公里,辖11个村民小组,有13个自然村寨,全村406户,2093人口,其中苗族占73%。全村计税种植面积1527.7亩,其中田883.1亩,地644.6亩,实际种植面积1720亩,其中田962亩,地758亩,全村有林地面积 6000亩,其中封山育林(公益林0亩),退耕还林 684.5亩,株防、长防工程0亩,坡改梯0亩,每年缺水时间约4个月,(2月 1日-5月31日)。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收入来源主要依靠种植玉米、水稻、大蒜、养牛、养羊、养猪、外出务工、 小经营等。全村适宜种植高粱 、小米、大豆农作物,养殖 鸡、鹅、鸭、狗家禽,牛、马 牲畜。 --人口总数:2093人 农业人口:2093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15.8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720.0亩 --主要民族成分:苗族,汉族,布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长冲,打落田,大寨,老山,猫寨,平寨等11个组 生产总值:/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养殖业,种植业 名特产品:猪,羊,核桃,大蒜 办公所在地:德昭村 |
新寨村 |
新寨村位于宗地乡北面方向,距乡政府驻地2公里,辖8个村民小组,有8个自然村寨,全村291户,1391人口,其中苗族占60 %。全村计税种植面积791亩,其中田350 亩,地441亩,实际种植面积714亩,其中田 335亩,地379亩,全村有林地面积 1096亩,其中封山育林(公益林520亩),退耕还林62 亩,株防、长防工程 0 亩,坡改梯0亩,每年缺水时间约5个月,(12月1日-5月1日)。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收入来源主要依靠种植玉米、水稻、大蒜、养牛、养羊、养猪、外出务工、 烤烟、 油菜、小麦等。 全村适宜种植玉米 、水稻、 烤烟、 大蒜农作物,养殖 鸡、狗家禽,牛、猪 牲畜。 --人口总数:1391人 农业人口:1391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8.74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714.0亩 --主要民族成分:苗族,布依族,汉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打卡,黄泥塘,落木山,马路,牛寨,水井平,瓦窑坡等8个村民组 生产总值:/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养殖业,种植业 名特产品:核桃,大蒜,花猪 办公所在地:新寨村 |
坝绒村 |
坝绒村位于宗地乡南北方向,距乡政府驻地10公里,辖13个村民小组,有20个自然村寨,全村316户,1551人口,其中苗族占100%。全村计税种植面积1564亩,其中田8 亩,地1556亩,实际种植面积1639亩,其中田8亩,地1631亩,全村有林地面积15464亩,其中封山育林(公益林15055亩),退耕还林0亩,株防、长防工程0亩,坡改梯240亩,每年缺水时间约5个月,(8月1日- 12月31日)。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收入来源主要依靠种植玉米、水稻、大蒜、养牛、养羊、养猪、外出务工等。 全村适宜种植烤烟、玉米、大蒜农作物,养殖鸡、鸭、狗家禽,牛、猪、羊牲畜。 --人口总数:1551人 农业人口:1551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15.64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564.0亩 --主要民族成分:苗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辖摆通,坝绒,摆同,打港,打拱,打亚,黄泥等13个组 生产总值:/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养殖业,种植业 名特产品:烤烟,大蒜,花猪等 办公所在地:坝绒村 |
猛坑村 |
猛坑村位于宗地乡北面方向,距乡政府驻地8公里,辖12个村民小组,有2个自然村寨,全村488户,2606人口,其中苗族占73.8 %。全村计税种植面积1505.1亩,其中田708亩,地797.1亩,实际种植面积1801亩,其中田743亩,地1058亩,全村有林地面积 830亩,其中封山育林(公益林1348亩),退耕还林797.1 亩,株防、长防工程0亩,坡改梯0亩,每年缺水时间约 6个月,(12月1 日-5月1日)。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收入来源主要依靠种植玉米、水稻、大蒜、养牛、养羊、养猪、外出务工、 进厂、 建筑等。 全村适宜种植玉米 、 油菜、 水稻农作物,养殖 鸡、 鸭 、狗家禽,牛、猪 牲畜。 --人口总数:2606人 农业人口:2606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13.51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801.0亩 --主要民族成分:苗族,汉族,布依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北门,大保,格闹,黑关,廖家平,南门,沙包等12个村民组 生产总值:1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养殖业 名特产品:花猪,大蒜,核桃,苗药 办公所在地:猛坑村 |
戈枪村 |
戈枪村位于宗地乡西南方向,距乡政府驻地 22公里,辖戈枪,格标,格冲,纳绒,叫井,石板,摆纳,达灯,海虫,大剥皮,小剥皮11个村民小组,有20个自然村寨,全村319户, 1731人,其中苗族占 100 %,全村党员18 名,独生子女 0户、双女结扎5户,婚育龄妇女268人,已婚育龄妇女 249人,全村外出务工405人。全村计税种植面积1604.2亩,其中田 0 亩,地 1604亩,实际种植面积1893亩,其中田0亩,地1893亩,全村有林地面积6205亩,其中封山育林(公益林1822亩),退耕还林242 亩,株防、长防工程4141 亩,坡改梯 0亩,小水窖180个,水池11个(30立方米以下),大水池11个,每年缺水时间约2个月,( 12月 1 日-2月 1 日)。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收入来源主要依靠种植玉米、水稻、大蒜、养牛、养羊、养猪、外出务工等。 全村适宜种植豌豆 、胡豆、 红薯农作物,养殖鸡、狗家禽,牛、猪、羊 牲畜。 全村通电但摆纳,达灯,海虫三个组未进行网改,通车的组是戈枪,格标,格冲,纳绒,叫井。 全村不通路的组是石板,摆纳,达灯,海虫,大剥皮,小剥皮不通。 全村摩托车30辆。 砖混结构房屋:40栋。 --人口总数:1731人 农业人口:1728人 非农业人口:3人 --行政区面积:14.2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403.0亩 --主要民族成分:苗族 发展口号:要致富,先修路; --所辖村:戈枪,格标,格冲,纳绒,叫井,石板,摆纳,达灯,海虫,大剥皮,小剥皮 生产总值:/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宗地花猪 办公所在地:戈枪组 |
山脚村 |
山脚村位于宗地乡北面方向,距乡政府驻地9 公里,辖9个村民小组,有16个自然村寨,全村232户, 1193人口,其中苗族占89%,全村计税种植面积 1082亩,其中田57亩,地1025亩,实际种植面积1496亩,其中田 131.5亩,地1364.5亩,全村有林地面积 6000.5亩,其中封山育林(公益林5146.5 亩),退耕还林0亩,株防、长防工程0亩,坡改梯369亩每年缺水时间约3个月,(3月10日- 5月10日)。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收入来源主要依靠种植玉米、大蒜、养牛、养羊、养猪、外出务工、 进厂、 建筑等。 全村适宜种植烤烟、大蒜、红薯农作物,养殖 鸡、狗家禽,牛、猪 、羊 牲畜。 --人口总数:1193人 农业人口:1193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10.44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496.0亩 --主要民族成分:苗族,汉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白朋,摆架,打猜,打哪,平寨,山脚,下寨,新院,盖角9个村民 生产总值:1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养殖业,种殖业 名特产品:宗地花猪,宗地大蒜,核桃 办公所在地:山脚村 |
打若村 |
打若村位于宗地乡东南方向,距乡政府驻地15公里,辖11个村民小组,有 12个自然村寨,全村272户, 1237人口,其中苗族占93 %。全村计税种植面积954.58亩,实际种植面积1155.25亩,其中田 62亩,地1093.25亩,全村有林地面积1408亩,其中封山育林(公益林1408亩),退耕还林0亩,株防、长防工程0 亩,坡改梯800亩,每年缺水时间约5个月,(10 月1日-2月28日)。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收入来源主要依靠种植玉米、水稻、养牛、养羊、养猪、外出务工等。 全村适宜种植烤烟 、柑橘、花椒农作物,养殖 鹅、 鸡、狗、鸭家禽,牛、猪、羊牲畜。 --人口总数:1237人 农业人口:1237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15.43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155.25亩 --主要民族成分:苗族,汉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按门,打若,核桃寨,鸡公山,烂高等11个村民小组 生产总值:10.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养殖业,种植业 名特产品:宗地花猪,宗地大蒜,苗药,核桃 办公所在地:打若村 |
湾塘村 |
湾塘村位于宗地乡东南方向,距乡政府驻地2公里,辖15个村民小组,有18个自然村寨,全村468户, 2132人口。全村计税种植面积 1695.5亩,其中田309.5亩,地1386亩,实际种植面积2021亩,其中田 309.5亩,地1717.5亩,全村有林地面积 12833亩,其中封山育林(公益林0亩),退耕还林0亩,株防、长防工程0亩,坡改梯 392亩,每年缺水时间约3个月,(2月1日- 5 月1日)。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收入来源主要依靠种植玉米、水稻、 养牛、养羊、养猪、外出务工、挖药材等。 全村适宜种植玉米 、高粱、水稻农作物,养殖 鸡、 鸭 、狗家禽,牛、猪、羊牲畜。 --人口总数:2132人 农业人口:2132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17.73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021.0亩 --主要民族成分:苗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辖一组,二组,白刀,打哪,打螂,打坐,火烧等11个组 生产总值:57.0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养殖业,农业 名特产品:宗地花猪,大蒜,黑山羊 办公所在地:宗地乡湾塘村一组 |
打毫村 |
打毫村位于宗地乡东面方向,距乡政府驻地8 公里,辖10个村民小组,有17个自然村寨,全村252户,1148人口,其中苗族占99.9 %,全村党员39名,独生子女1户、双女结扎5户,育龄妇女218人,已婚育龄妇女66人,外出务工496人。全村计税种植面积1573亩,其中田0亩,地1573亩,实际种植面积1573亩,其中田 0 亩,地1573亩,全村有林地面积10243亩,其中封山育林(公益林6891亩),退耕还林 0亩,珠防、长防工程0亩,坡改梯631 亩,小水窖24个,水池0个(30立方米以下),大水池( 10 )个,每年缺水时间约 5 个月,( 11月 1日-3月30日)。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收入来源主要依靠种植玉米、大蒜、养牛、养羊、养猪、外出务工等。 --人口总数:1148人 农业人口:1148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7.8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573.0亩 --主要民族成分:苗族,汉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 生产总值:/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花猪 办公所在地:纳行组 |
红岩村 |
红岩村位于宗地乡东南方向,距乡政府驻地 8 公里,辖15个村民小组,有16个自然村寨,全村361户, 1891人口,其中苗族占100%,全村党员 36 名,独生子女 1户、双女结扎13户,婚育龄妇女 419人,已婚育龄妇女 402人,全村外出务工469人。全村计税种植面积 2032.52亩,其中田0亩,地2032.52亩,实际种植面积2255.8亩,其中田0亩,地2255.8亩,全村有林地面积12013亩,其中封山育林(公益林12013亩),退耕还林0亩,株防、长防工程 0 亩,坡改梯 0亩,小水窖0个,水池 41个(30立方米以下),大水池9个,每年缺水时间约 5个月,( 10 月 1 日- 3 月 1 日)。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收入来源主要依靠种植玉米、大蒜、养牛、养羊、养猪、外出务工等。 全村适宜种植玉米 、大蒜、小麦农作物,养殖 鸡、 鸭 、狗家禽,牛、猪、羊、马 牲畜。 全村通车, 通电的组是全村全组通电通路。 全村不通路,不通电的组是 无。 全村摩托车0辆。 砖混结构房屋: 2栋。 --人口总数:1891人 农业人口:1891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9.5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2255.8亩 --主要民族成分:苗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 生产总值:/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核桃,花猪 办公所在地:高寨组 |
戈岜村 |
戈岜村位于宗地乡南面方向,937人人口,其中苗族占100%,全组农村党员1名,独生子女0户、双女结扎1户,婚育龄妇女30 人,已婚育龄妇女28人,外出务工 53人。全组种植面积 200 亩,其中田0亩,地 200亩,实际种植面积 234亩,其中田0亩,地234亩,全组有林地面积670 亩,其中封山育林(公益林670 亩),退耕还林0亩,株防、长防工程0亩,坡改梯 0亩,小水窖0 个,水池0个(30立方米以下),大水池1个,每年缺水时间约 5个月,( 10 月1 日- 2 月 1 日)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收入来源主要依靠种植玉米、大蒜、养牛、养羊、养猪、外出务工等。 全组适宜种植玉米农作物,养殖鸡家禽,猪、羊、牛牲畜。 --人口总数:937人 农业人口:937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2.6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508.0亩 --主要民族成分:苗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 生产总值:/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核桃,大蒜 办公所在地:平寨组 |
歪寨村 |
歪寨村位于宗地乡西南方向,距乡政府驻地 5.5 公里,辖16个村民小组,有25个自然村寨,全村507户, 2543人口,其中苗族占100%,全村党员45名,独生子女2户、双女结扎2户,婚育龄妇女680人,已婚育龄妇女 526人,全村外出务工1186 人。全村计税种植面积 1704.86亩,其中田 117 亩,地 1587.86亩,实际种植面积1704.86 亩,其中田117亩,地1587.86亩,全村有林地面积15272.5亩,其中封山育林(公益林4645.5亩),退耕还林0亩,株防、长防工程1000亩,坡改梯 0亩,小水窖 170个,水池 12个(30立方米以下),大水池(8)个,每年缺水时间约4个月,( 12月1日- 4月1日)。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收入来源主要依靠种植玉米、水稻、大蒜、 养牛、养羊、养猪、外出务工等。 全村适宜种植玉米 、水稻、大蒜 农作物,养殖 鸡、 鹅、鸭、狗家禽,牛、马 、猪 、羊牲畜。 全村通车的组是坝羊、打岜、中寨、歪寨、噜哩、岩寨、岜好、摆项厂、绞帮。 全村不通路组是葡萄地、摆项、上板桥、下板桥、山脚、摆扰、打老 。 全村通电的组是全村全组全部通电 --人口总数:2543人 农业人口:2543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11.4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704.86亩 --主要民族成分:苗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 生产总值:/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 名特产品:大蒜,核桃 办公所在地:歪寨组 |
牛角村 |
牛角村柴寨组位于村委会驻地方向,距宗地乡驻地3公里,有2个自然组寨,全组149户,771人口,其中苗族占100 %。全组种植计税面积163亩,其中田0亩,地163亩,实际种植面积163亩,其中田0亩,地163亩,全组有林地面积1100亩,其中封山育林(公益林1100亩),退耕还林0亩,株防、长防工程0亩,坡改梯30亩,每年缺水时间约3个月,(2月28日-3月31日)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收入来源主要依靠种植玉米、大蒜、养牛、养羊、养猪、外出务工等。全组适宜种植玉米农作物,养殖 鸡、鸭家禽,牛、羊、猪牲畜。 --人口总数:771人 农业人口:771人 非农业人口:/人 --行政区面积:9.3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163.0亩 --主要民族成分:苗族 发展口号: --所辖村:柴寨,卡耳,开岩,立寨,牛角,塘备,塘水7个村民组 生产总值:/ 万元 --主要经济产业:种植业,养殖业 名特产品:猪,养 办公所在地:牛角村 |
暂无数据
暂无数据